A. 專利權評價報告
專利權評價報告是人民法院或者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審理、處理專利侵權糾紛的證據,主要用於人民法院或者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確定是否需要中止相關程序。專利權評價報告不是行政決定,因此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不能就此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根據專利法的規定,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只進行初步審查,不進行實質審查,因此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法律穩定性較差。如果專利權人對實際上不符合專利法規定的授權條件的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權過於輕率地行使其權利,則容易浪費專利權人的人力財力,損害公眾權益,浪費行政部門和司法機關的資源。
近年來,我國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和授權數量的快速增長,使得上述問題更加突出。
因此,第三次修改後的專利法將專利檢索報告制度的對象范圍由實用新型專利擴大到包括外觀設計專利,並將報告的名稱改為「專利權評價報告」,由僅評價是否具備新穎性、創造性擴大到對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是否符合專利法規定的授權條件進行全面分析和評價,同時將請求人的范圍由專利權人擴大到包括利害關系人。
(1)檢索報告改為專利權評價報告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規定:
第五十六條授予實用新型或者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決定公告後,專利法第六十條規定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作出專利權評價報告。
請求作出專利權評價報告的,應當提交專利權評價報告請求書,寫明專利號。每項請求應當限於一項專利權。
專利權評價報告請求書不符合規定的,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應當通知請求人在指定期限內補正;請求人期滿未補正的,視為未提出請求。
第五十七條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專利權評價報告請求書後2個月內作出專利權評價報告。對同一項實用新型或者外觀設計專利權,有多個請求人請求作出專利權評價報告的,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僅作出一份專利權評價報告。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可以查閱或者復制該專利權評價報告。
B. 什麼是專利權評價報告
專利權評價報告:國家知識產權局根據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的請求,對相關實用新型專利或者外觀設計專利進行檢索,並就該專利是否符合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規定的授權條件進行分析和評價,而作出的文件。
首先,專利權評價報告是針對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的,不是針對發明專利,發明專利申請在專利局實質審查的時候會進行檢索,所以發明不需要專利權評價報告。而實用新型在審查的時候未進行檢索,所以專利權不穩定,有的公司為了確定專利在後續實施過程中不會造成侵權或者被無效,會請求作出評價報告,以從一定程度上確定本專利的穩定性。
其次,專利權評價報告是人民法院或者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審理、處理專利侵權糾紛的證據,主要用於人民法院或者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確定是否需要中止相關程序。這是法律問題。
所以,你需要注意,你們公司的專利是實用新型或者外觀設計的時候,才需要申請作出評價報告。
至於對你們公司的好處,上面已經說了,使用專利比較放心,經過檢索的專利穩定性好一些,基本確定不會侵權或者無效。
但是,有些專利本身沒有新穎性或者創造性,一經檢索,發現該專利很不穩定。由此,公司可以根據評價報告的結果,對該專利不去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物力。或者提前做好後續侵權或者無效的應對准備。
總的來說,作出評價報告對公司的好處遠遠大於壞處。
C. 專利檢索報告與專利評價報告的不同之處有哪些相應的依據是什麼
專利權評價報告與專利檢索報告有何不同:
一、報告針對的對象不同
專利權評價報告:只能針對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作出
專利檢索報告:不僅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還可以針對發明專利作出
二、報告針對的請求人不同
專利權評價報告:只能由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請求國家知識產權局作出,其中,利害關系人是指有權根據專利法第六十條的規定就專利侵權糾紛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的人,例如專利實施獨占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和由專利權人授予起訴權的專利實施普通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實用新型或者外觀設計專利權屬於多個專利權人共有的,請求人可以是部分專利權人。
專利檢索報告: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請求。
三、報告出具的單位不同
專利權評價報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作出
專利檢索報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檢索中心作出
D. 專利申請中的檢索報告是怎樣的
專利申請中的檢索報告,在進行專利申請的時候,需要按照相關的規定來進行辦理,才能符內合法律的規容定,那麼專利申請中的檢索報告是怎樣的?專利申請中的檢索報告國家知識產權局根據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的請求,對相關實用新型專利或者外觀設計專利進行檢索,並就該專利是否符合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規定的授權條件進行分析和評價,作出的報告。專利權評價報告是人民法院或者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審理、處理專利侵權糾紛的證據。專利申請中的檢索報告:1、發明專利的授予,要接受國務院專利行政部分對其新奇性、創造性、適用性以及權利要求書、說明書等的實質性審查後才能被授予,該專利具有足夠的法律穩定性;2、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的授予,不需要對其新奇性、適用性、創造性進行實質審查,而只進行初步審查即授予專利權,與發明專利相比,其法律穩定性就相對較差。
E. 專利權評價報告與專利檢索報告有何不同
一、報告針對的對象抄不同
專利權評價報告:只能針對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作出
專利檢索報告:不僅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還可以針對發明專利作出
二、報告針對的請求人不同
專利權評價報告:只能由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請求國家知識產權局作出,其中,利害關系人是指有權根據專利法第六十條的規定就專利侵權糾紛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的人,例如專利實施獨占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和由專利權人授予起訴權的專利實施普通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實用新型或者外觀設計專利權屬於多個專利權人共有的,請求人可以是部分專利權人。
專利檢索報告: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請求。
三、報告出具的單位不同
專利權評價報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作出
專利檢索報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檢索中心作出
F. 專利權評價報告與專利檢索報告有何不同
一、報告針對的對象不同
專利權評價報告:只能針對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作出
專利檢索報告:回不僅答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還可以針對發明專利作出
二、報告針對的請求人不同
專利權評價報告:只能由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請求國家知識產權局作出,其中,利害關系人是指有權根據專利法第六十條的規定就專利侵權糾紛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的人,例如專利實施獨占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和由專利權人授予起訴權的專利實施普通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實用新型或者外觀設計專利權屬於多個專利權人共有的,請求人可以是部分專利權人。
專利檢索報告: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請求。
三、報告出具的單位不同
專利權評價報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作出
專利檢索報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檢索中心作出
G. 實用新型檢索報告和專利權評價報告的區別
檢索報告是申請前的查重結果,一般是代理機構出的,不具權威性。
評價報告是針對該專利價值大小的客觀評價,是申請後才能做的;由專利局出具的權威客觀評價。
H. 專利權「檢索報告」和「書面專利權評價報告」有什麼區別
檢索報告是非專利權人可以做的,專利權評價報告是只有專利權人以及專利權利害關系人(利害關系人是指專利被許可人)才能做的。
I. 實用新型專利檢索報告和專利權評價報告有什麼區別
專復利檢索報告:其僅制針對於實用新型,是根據修改前專利法第五十七條第二款和修改前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五十五條、第五十六條的規定,請求對實用新型專利作出檢索報告。
檢索報告用於記載檢索的結果,特別是記載構成相關現有技術的文件。檢索報告採用專利局規定的表格。審查員應當在檢索報告中清楚地記載檢索的領域、資料庫以及所用的基本檢索要素及其表達形式(如關鍵詞等)、由檢索獲得的對比文件以及對比文件與申請主題的相關程度,並且應當按照檢索報告表格的要求完整地填寫其他各項。
專利權評價報告:針對於實用新型與外觀設計,相當於發明專利的第一次審查意見通知書。
專利權評價報告是人民法院或者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審理、處理專利侵權糾紛的證據,主要用於人民法院或者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確定是否需要中止相關程序。專利權評價報告不是行政決定,因此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不能就此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具體可以參考《審查指南》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
如果您還有什麼問題需要咨詢,可以隨時網路HI我,竭誠為您解答相關問題。
【希望您點一下右下角大拇指"贊同"送上您寶貴的1分,謝謝】
J. 專利權評價報告和檢索報告有區別嗎
專利權評價報告是全方位的審查,極大地提高了「專利權評價報告」的質量和可信度。由於我國對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採取「初步審查制」,「專利權評價報告」的審查范圍擴大,使之更接近「實質審查」。目前,申請「檢索報告」的主體還只限於專利權人;「專利權評價報告」的主體為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