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商標專利 > 專利權優先權日

專利權優先權日

發布時間:2021-03-20 22:54:10

㈠ 如何理解專利申請中的優先權日

申請日是專利申請提出的日期,見專利申請受理通知書。
優先權日,是當申請人使用優先權申請時,所指定的優先權文件的專利申請日。

專利權期限有優先權日是自申請日起還是自優選權日起

《專利法細則》第十一條 除專利法第二十八條和第四十二條規定的情形外,專利法所稱申請日,有優先權的,指優先權日。

㈢ 什麼是專利申請日和優先權日

專利申請日是專利法規中使用的術語,申請日是從專利申請文件遞交到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之日算起。如果申請文件是郵寄的,以寄出的郵戳日為申請日。申請人享有優先權的,優先權日視為申請日。
優先權日是對應於專利(或實用新型)申請過程中的要求優先權的日期。優先權分為外國優先權和本國優先權兩種類型。
外國優先權指專利申請人就一項發明在一個締約國提出申請專利後,在規定時間內又向其他締約國提出申請時,申請人有權要求以第一次提出的日期作為後一個提出申請的申請日期的權利。提出這一申請的日期要求,稱為優先權日。
優先權日也可以針對本國優先權而言。下面針對本國優先權對優先權日進行解釋。假設某個人在2012年1月1日向中國國家版權局申請了一個專利,但由於某些原因(比如:當時寫這個專利的申請文件寫得不夠好,或者是所寫的保護范圍過小,或者是當時所申請的專利存在漏洞),造成這個專利的申請被版權局駁回,或者是自己覺得不好而主動撤回,然後在一年之內(也就是在2012年12月31日之前),經過完善以後,此人再次向國家版權局提出一個類似的專利的申請。那麼此人就會擔心,在自己的第一次申請到第二次申請的時間之間,如果有其它人了解了自己的專利技術,也跑去申請了一個專利,且在自己第二次申請的時間之前,那麼自己的第二次申請豈不是就作廢了嗎?在這種情況下,此人在第二次申請的時候,就可以在專利請求書中要求優先權聲明,聲明自己對第一次申請的專利有優先權。此時第一次申請的日期(2012年1月1日)就是第二次申請的優先權日。

㈣ 什麼是專利申請日和優先權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來專利法源》第二十八條規定:「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收到專利申請文件之日為申請日。」指申請人向專利機關提出申請的日期。當專利申請人向專利局提交了有關的申請文件後,就表明他正式提出了專利申請。而專利局在收到申請文件後,也應當就有關的申請案確定申請日和申請號,並通知申請人。如果獲得了專利權,專利權的保護期限也從申請日起算。
優先權日是對應於專利(發明或實用新型)申請過程中的要求優先權的日期。優先權分為外國優先權和本國優先權兩種類型。
外國優先權指專利申請人就一項發明在一個締約國提出申請專利後,在規定時間內又向其他締約國提出申請時,申請人有權要求以第一次提出的日期作為後一個提出申請的申請日期的權利。提出這一申請的日期要求,稱為優先權日。

㈤ 專利優先權日指的是什麼

優先權日是指作為外國優先權或者本國優先權基礎的首次提出申請的申請日。當在後的專利申請要求優先權成立時,第一次提出申請的申請日就是該項在後申請的申請日,即優先權日。如果優先權不成立時,在後申請的申請日就是申請的面交日或者是郵戳日。

㈥ 專利法為何不以優先權日作為計算專利保護期限的日期

這幾天我是真正的「在路上」。^_^ 很幸運今天所在的地方有網路,能夠繼續跟大家一起討論。本擬回帖的,結果太長,無法回復,只能重啟一帖了。 網友對多項優先權和其他內容的英文論述,自然是正確的,但似乎沒有針對偉君的問題所在。對偉君的問題(為何專利法規定優先權,卻不以優先權日作為計算保護期限的起算日),我又做了點思考,因此想再補充一些回應。 上次在回應討論時,我就覺得偉君的問題已經不再是一個本國優先權的問題,而是涉及優先權本身的起源。我自己一直希望分析第一手的歷史材料,梳理出一個清晰的脈絡出來,但目前時間精力所限,只能姑且做些臆測,深入分析只能留待以後了。 偉君之前用了「無奈」這個詞眼,我想,用它來說明優先權的存在,未嘗不可。因為,優先權的產生,本身就是專利地域性和專利國際協調的第一批重要成果之一(巴黎公約)。說是成果,實際就是妥協的結果,也就是一種「無奈」。但妥協和無奈,恰恰又是能進行實際操作的! 這種無奈,源自國際合作和法律地域性的沖突。這是兩個無法迴避和短期無法改變的前提。當面對一個國際市場時,要每個發明人,同時准備許多份申請,用不同語言,僱用多個代理機構,在同一時間提起專利申請,相當扼殺了發明人進行國際專利申請的慾望。而國際經貿技術合作,又是歐洲當時所希望,那麼怎麼辦呢?能實際操作的無奈之舉,就是同意先提起一國的申請,再隨後提起其他國家申請,同時給予新穎性損害的豁免。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優先權制度緊緊與新穎性判斷聯系在一起的原因。它的初衷,就是在專利地域性的大背景下,用來彌補新穎性損失的。申請時間與創造性——美國人對專利制度的主要貢獻之一——的關系,則是後來的事情了,在當時還沒有影子。 從這點,也能理解,為何巴黎公約中,國民待遇原則如此之重要,因為大家互相「給面子」,你給我一個新穎性損失的豁免,我也給你一個豁免。而且,除了新穎性之外,國民待遇原則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暗示,即在巴黎公約之後,例如,當一個德國國民在申請專利時,將被視為法國國民(反之也然):假如他在德國申請之後,再到法國去申請,在理論上就可以假設為法國國民在法國的第一個申請,進而完全按照在法國的申請日計算專利保護期。 應該說,這是專利國際協調的一個無奈同時又務實的法律技巧。即優先權是國際間處理新穎性損失的無奈之際,在處理完專利申請的新穎性判斷之後(即不影響發明人分別提起多個國家申請),就應該回到原來的制度了,也即從專利的申請日起算專利保護期(我想在出現優先權制度之前,各國法律就是這個樣子),否則會導致一國的專利保護期因優先權期間而縮短,從而損害申請人在該國的市場的情形。 那麼,這屬不屬於申請人在在後申請的國家,「實際延長」了保護期呢?對完整的專利權而言,自然沒有,因為法律規定自實際申請日起算。但申請人在優先權期間,確實獲得了一個優先權,它排除優先權期間的公開和申請,這意味著在first-to-file上,它起到申請日的作用,起到了一般專利申請的效力。不過這是一個程序性權利,僅在申請權利沖突時起作用,而且也僅就新穎性和創造性而言。 隨著國際經貿和法律協調的深入,優先權的地位,將會逐漸減低。我想,在目前歐洲國家之間,優先權的作用肯定就要低於它在中歐、美歐、美日之間專利合作的作用。 路途上,時間不多,只能作此補充,留待繼續討論。

㈦ 專利法所稱的優先權日是怎樣規定的

專利法的:
第二十九條 申請人自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十二個月內,或者自外觀設計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六個月內,又在中國就相同主題提出專利申請的,依照該外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相互承認優先權的原則,可以享有優先權。
申請人自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中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十二個月內,又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就相同主題提出專利申請的,可以享有優先權。
第三十條 申請人要求優先權的,應當在申請的時候提出書面聲明,並且在三個月內提交第一次提出的專利申請文件的副本;未提出書面聲明或者逾期未提交專利申請文件副本的,視為未要求優先權。

優先權日是對應於專利(或實用新型)申請過程中的要求優先權的日期。優先權分為外國優先權和本國優先權兩種類型。
外國優先權指專利申請人就一項發明在一個締約國提出申請專利後,在規定時間內又向其他締約國提出申請時,申請人有權要求以第一次提出的日期作為後一個提出申請的申請日期的權利。提出這一申請的日期要求,稱為優先權日。
優先權日也可以針對本國優先權而言。下面針對本國優先權對優先權日進行解釋。假設某個人在2012年1月1日向中國國家版權局申請了一個專利,但由於某些原因(比如:當時寫這個專利的申請文件寫得不夠好,或者是所寫的保護范圍過小,或者是當時所申請的專利存在漏洞),造成這個專利的申請被版權局駁回,或者是自己覺得不好而主動撤回,然後在一年之內(也就是在2012年12月31日之前),經過完善以後,此人再次向國家版權局提出一個類似的專利的申請。那麼此人就會擔心,在自己的第一次申請到第二次申請的時間之間,如果有其它人了解了自己的專利技術,也跑去申請了一個專利,且在自己第二次申請的時間之前,那麼自己的第二次申請豈不是就作廢了嗎?在這種情況下,此人在第二次申請的時候,就可以在專利請求書中要求優先權聲明,聲明自己對第一次申請的專利有優先權。此時第一次申請的日期(2012年1月1日)就是第二次申請的優先權日。
要求優先權以後,國家版權局要進行核查,如果確實的話(第二次申請是在第一次申請的基礎上進行的),對於優先權日以後的其它人的類似專利申請,可以駁回,這樣就可以起到保護本人的第二次申請的目的。
但是並不是第二次申請的全部內容都享有優先權。如果其中有新的不同於第一次申請的內容,新的內容不享有優先權。
優先權客觀上可以起到延長專利的保護期限的作用。比如上述的案例,此人第二次申請的專利,其授權的保護期限從第二次申請的日期開始算起(2012年12月31日-2022年12月30日)。實際操作過程中,不少人就是這樣操作的,在有了一個好的創意以後,先申請一個專利,然後在一年之內再申請第二個專利,同時要求第一個專利的優先權日。
對外國優先權的定義也差不多。比如某人先在美國申請了一個專利,然後又在中國申請這個專利,此時就可以要求以在美國申請專利的日期為在中國申請專利的優先權日。根據最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外國優先權日目前為三十個月。

㈧ 1專利申請日和優先權日的關系

優先權分為外國優先權和本國優先權:
l.《巴黎公約》第4條A款第(1)項規定:「在本聯盟的任何一個國家正式提出發明專利、實用新型或者外觀設計注冊申請的任何人或者權利繼受人,從最初的申請日(稱為『優先權日』)起,在一定期間(稱為『優先權期間』)內,在聯盟的其他成員國提出的同樣的內容的申請("專利申請日")的應當享有優先權。」
要求外國優先權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a.優先權日必須是在外國第一次提出申請的日期,而不能以第二次、第三次等申請的日期作為要求優先權的基礎。
b.優先權只適用於第一次提出發明創造專利申請的內容。
c.在外國第一次提出申請的申請人應當與在中國提出申請的申請人是同一人,才有權要求優先權。同一申請人包括申請人的權利繼受人。
d.必須在優先權期間內向中國提出申請(發明和實用新型自在外國第一次提出申請的申請日起12個月內,外觀設計在6個月內)

2.我國《專利法》第29條第2款規定「申請人自發明或實用新型在中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12個月內,又以該發明專利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為基礎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實用新型或發明專利申請的可以享有本國優先權。
要求本國優先權應注意以下問題:
a.要求本國優先權在後申請的申請人和先申請的申請人是同一人。「同一人」包括申請人的繼承人或權利繼受人。
b.本國優先權的規定僅適用於發明或實用新型,不適用於外觀設計。
c.同外國優先權一樣,本國優先權可以要求一項或多項優先權,也可以要求部分優先權。
d.要求本國優先權的,在後申請提出時,在先申請即被視為撤回。
e.在要求多項本國優先權時,平行將幾項合於一案要求本國優先權可以;垂直互為基礎要求國內優先權則不行。

閱讀全文

與專利權優先權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