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商標專利 > 陳越增專利權的終止

陳越增專利權的終止

發布時間:2021-03-20 00:07:58

專利權法中對專利申請的復審有哪些規定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專利權法對專利權的保護有了明確的規定。其中,《專利法實施細則》是2010年修訂的,不但對專利法增加和修改的內容做了進一步的細化規定,而且對專利法實施細則本身的規定也做了諸多的修改。那麼,你知道專利權法中對專利申請的復審有哪些規定?下面,就讓我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專利權法中對專利申請的復審有哪些規定?第五十九條 專利復審委員會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指定的技術專家和法律專家組成,主任委員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負責人兼任。第六十條 依照專利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向專利復審委員會請求復審的,應當提交復審請求書,說明理由,必要時還應當附具有關證據。復審請求不符合專利法第十九條第一款或者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的,專利復審委員會不予受理,書面通知復審請求人並說明理由。復審請求書不符合規定格式的,復審請求人應當在專利復審委員會指定的期限內補正;期滿未補正的,該復審請求視為未提出。第六十一條 請求人在提出復審請求或者在對專利復審委員會的復審通知書作出答復時,可以修改專利申請文件;但是,修改應當僅限於消除駁回決定或者復審通知書指出的缺陷。修改的專利申請文件應當提交一式兩份。第六十二條 專利復審委員會應當將受理的復審請求書轉交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原審查部門進行審查。原審查部門根據復審請求人的請求,同意撤銷原決定的,專利復審委員會應當據此作出復審決定,並通知復審請求人。第六十三條 專利復審委員會進行復審後,認為復審請求不符合專利法和本細則有關規定的,應當通知復審請求人,要求其在指定期限內陳述意見。期滿未答復的,該復審請求視為撤回;經陳述意見或者進行修改後,專利復審委員會認為仍不符合專利法和本細則有關規定的,應當作出維持原駁回決定的復審決定。專利復審委員會進行復審後,認為原駁回決定不符合專利法和本細則有關規定的,或者認為經過修改的專利申請文件消除了原駁回決定指出的缺陷的,應當撤銷原駁回決定,由原審查部門繼續進行審查程序。第六十四條 復審請求人在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決定前,可以撤回其復審請求。復審請求人在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決定前撤回其復審請求的,復審程序終止。關於專利權法中對專利申請的復審有哪些規定?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有更多關於專利的問題,大家可以繼續關注八戒知識產權,或電話聯系我們。

⑵ 我國碘鹽發明專利者是誰確定是顏懷瑋教授嗎誰有有關他碘鹽專利方面的信息

我國碘鹽發明專利者顏懷瑋教授;
名稱: 抗碘升華和缺素的保健食鹽調味品添加劑及制內造方法
法律狀態容 專利權的終止未繳年費專利權終止
申請(專利)號: CN93115362.X 申請日: 1993.10.30
申請(專利權)人: 顏懷瑋
發明(設計)人: 顏懷瑋;易敏;顏懷琦;顏懷璋;顏懷瑨;顏懷璞
地址: 610072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宮四川省農干學院
摘要:
一種抗碘升華和缺素的保健食鹽調味品添加劑及製造方法,以甘油保護碘素,以鋅、硒、鍶、鍺化合物來補充人體特別是中老年人易缺乏的微量元素,從而有效防止碘損失,擴大調味品的保健功效,利於國家立法加碘決策的實施,對當今危害日益嚴重的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病等與缺素相關的疾病有較好防治及緩解效果,增強免疫功能,提高健康水平。該產品還可稀釋到規定含量,製成片劑或飲劑直接食用以補充微量元素,保健效果相同,用量按GMP。

⑶ 「農葯新品種的中國專利法律狀況」這個大家有沒有啊我看到豆丁上有,可是要付費的。有的能分享下嗎謝

農葯新品種的中國專利法律狀況
楊明
(國家知識產權局)
中國專利法已經實施了20年,國民的專利意識有了極大的增強。就專利申請量而言,1985年專利法剛實施時,三種專利(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年申請總量不足15,000件,到2003年總量已經突破30萬件,其中發明專利年申請量首次超過10萬件。
在這20年間,農葯方面的專利申請同樣也有很大的增長,特別是1993年1月1日第一次專利法修改給予化合物專利保護之後,申請量逐年增長,近10年來年增長率約為11%,到2003年申請量已接近1,000件。截止到2005年上半年,涉及農葯方面的專利申請公開量接近1萬件(9991件),其中,國內申請約為5,100件,約占申請公開總量的51%;國外申請占前三位的依次是美國(1,441件)、德國(1,082件)和日本(917件)。以申請領域來劃分,涉及有機化學方面的專利申請公開為2,720件,約佔27%,其餘為制劑、混配和用途等方面的專利申請,而國內的大部分農葯專利申請集中於此。
按照專利法的相關規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授權的)權利要求書為准。在大多數情況下,權利要求書的內容不會是一個很具體的點,換句話說,它通常會是一個寬泛的保護范圍,特別是在化合物專利的情況下,化合物常採用通式方式來表示。專利權的保護特點與農葯登記涉及一個具體產品,行政保護條例保護具體農葯品種是完全不一樣的。一方面,在眾多的專利公開及授權專利中,到底有哪些農葯品種在中國獲得了專利保護或者正在等待實質審查,是農葯生產經營者生產經營過程中必須關注的問題,否則很可能因觸犯他人專利權而遭遇侵權訴訟。另一方面,由於專利權具有的時間性特點,一些專利權也會因費用或屆滿等原因滅失,從而成為公有技術,而對於已滅失的專利權,企業如能及時把握信息,可以在市場上佔得先機。
國內外市場上有眾多的農葯品種在研發和生產銷售。1985年以前開發的農葯品種在中國境內已經不存在專利問題,因此,生產經營1985年前開發的人們已熟知和國內廠家已進行農葯登記的品種基本不存在專利問題。本文著重列出農葯新品種在中國有無專利申請、是否授權、其法律狀況及行政保護狀況。本文中,所述的「農葯新品種」是指1985年以後開發的或國外早些時候開發但國內尚未登記的農葯品種,涉及除草劑、安全劑、殺蟲殺蟎劑、增效劑、殺菌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等約250個品種。
下表中,所列農葯品種的專利是指新化合物、以新化合物為發明點的組合物、其除草用途和制備工藝專利,本文中不涉及這些農葯品種的混劑、制劑等專利。公告號欄中,專利公告號之後列出的數字表示專利權主題的類型:(1)是指化合物;(2)是指以化合物為發明點的組合物;(3)是指制備工藝;(4)是指除草用途;(5)是指混配。法律狀態欄中,「<1985」是1985年前開發的產品;「屆滿」是指保護期已過,「終止」是指因某種原因(例如費用)專利權終結,「無效」是指專利權已被宣告無效;「有效」是指專利權處於專利有效期,有效期屆滿日為申請日起計算20年,例如雙苯嘧草酮的專利期限為1993年8月26日到2013年8月25日。行政保護欄中,給出的日期是授予行政保護的日期,行政保護期限為7年6個月。
除草劑品種:
英文名或代碼 中文名 公司 國內申請日 公告號 法律狀態 行政保護
amicarbazone 醯胺磺隆;
氨唑草酮 拜耳 無
amidosulfuron 醯嘧磺隆;
磺胺磺隆 拜耳 無
aminopyralid 二氯氨基吡啶羧酸 道農科 無
azafenidin 唑啶草酮 杜邦 無 <1985
azimsulfuron 四唑嘧磺隆 杜邦 1986.11.24 CN1027999C(2) 屆滿 1998.02.18
beflubutamid 氟丁醯草胺 宇部產業 無
benzfendizone 雙苯嘧草酮 FMC 1993.08.26 CN1035434C(1) 有效
benzobicylon 雙環磺草酮 SDS公司 1994.01.08 CN1041916C(1) 有效
bispyribac-Na 雙草醚 日本組合化學 1988.12.22 CN1024664C(3)
CN1033201C(2)
CN1033200C(4) 有效
butafenacil 氟丙嘧草酯 先正達 無 2003.03.05
butroxydim 丁苯草酮;
三甲苯甲酮 先正達 無
cafenstrole 唑草胺 中外製葯 無
carfentrazone-ethyl 唑草酮;
唑草酯 FMC 1989.08.24 CN1031307C(2) 有效 1999.01.04
cinidon-ethyl 吲哚酮草酯 巴斯夫 無
clefoxidim;
clefocidim 環苯草酮 巴斯夫 無
clodinafop
-propargyl 炔草酸;
炔草酯 先正達 無 <1985 2002.07.31
cloransulam-methyl 氯酯磺草胺 道農科 1989.05.24 CN1030606C(3)
CN1037605C(2) 有效
cumyluron 可滅隆;
苄草隆 八州化學等 無
cyclosulfamuron 環丙嘧磺隆;
環胺磺隆 巴斯夫 1991.02.09 CN1033452C(3)
1069813C(2) 有效 屆滿
cyhalofop-butyl 氰氟草酯 道農科 無 1999.01.04
diclosulam 雙氯磺草胺 道農科 1989.05.24 CN1030606C(3)
CN1037605C(2) 有效
diflufenzopyr 氟吡草腙;
二氟吡隆 巴斯夫 1986.08.19 CN1015363C(2) 終止
dimethenamide-p;
S- dimethenamide 高效二甲吩草胺 巴斯夫 無
dithiopyr 氟硫草定 孟山都 無 <1985
esprocarb 戊草丹;禾草畏 先正達 無 <1985
ethametsulfuron
-methyl 胺苯磺隆 杜邦 無
ethoxyfen-ethyl 氯氟草醚乙酯;氯氟草醚 布達佩斯化學工廠 1989.12.26 CN1022455C(2) 終止
ethoxysulfuron 乙氧磺隆;
乙氧嘧磺隆 拜耳 1989.05.15 CN1044427C(4)
CN1068593C(3) 有效 屆滿
etobenzanid 乙氧苯草胺 保土谷 無 <1985
fentrazamide 四唑醯草胺;
四唑草胺 拜耳 1994.02.25 CN1045958C(1)
CN1130126C(5) 有效
flazasulfuron 啶嘧磺隆 石原產業 1985.12.04 CN1009152C(2) 屆滿
florasulam 雙氟磺草胺 道農科 1989.05.24 CN1030606C(3)
CN1037605C(2) 有效
florasulam 雙氟磺草胺 道農科 1989.05.24 CN1030606C(3)
CN1037605C(2) 有效
flucarbazone-Na 氟唑磺隆;
氟酮磺隆 拜耳 無
flucetosulfuron 氟吡磺隆;
氟啶乙磺隆 LG 2000.10.12 CN1172931C(1) 有效
flufenacet 氟噻草胺 拜耳 無
flufenpyr-ethyl 氟噠嗪草酯 住友 1996.08.19 CN1117083C(1) 有效
flumetsulam 唑嘧磺草胺 道農科 無 屆滿
flumiclorac-pentyl 氟烯草酸;
氟胺草酯 住友 無 <1985
flumioxazin 丙炔氟草胺 住友 無
flupoxam 氟胺草唑;
胺草唑 孟山都 1988.03.10 CN1023224C(3) 終止
flupyrsulfuron
-methyl 氟啶嘧磺隆 杜邦 無
flurtamone 呋草酮 拜耳 無
fluthiacet-methyl 噠草氟 組合化學 無
fluthiamide 噻唑草醯胺 拜耳 無
foramsulfuron 甲醯氨基嘧磺隆 拜耳 1995.04.12 CN1066140C(1)
CN1205192C 有效
H1 拜耳 無
H2 羅姆-哈斯 1990.08.31 CN1036564C(2) 終止
halosulfuron-methyl 氯吡嘧磺隆 日產化學
/孟山都 無

haloxyfop-P-methyl 高效氟吡甲禾靈 拜耳/道農科 無 <1985 屆滿
H1 6-[(6,7-二氫-6,6-二甲基-3H,5H-吡咯並[2,1-c][1,2,4]噻二唑-3-基亞甲基)氨基]-7-氟-2H-1,4-苯並惡嗪-3(4H)-酮;
H2 4-炔丙基-6-[(N-3-三氟甲基)-戊二醯亞胺基]-7-氟-2H-1,4-苯並惡嗪-3(4H)-酮。
註:本文所公開的數據不作為投資依據。

⑷ 什麼樣的生物技術發明是可以被專利法さ

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是當前科技創新中最活躍的領域之一,由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引領的生物經濟將引起全球經濟結構的深刻變化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調整。我國生物技術發展較快,創新活躍,專利申請和授權數量也逐年遞增。在各高技術領域中,生物技術是我國最有希望實現跨越發展的領域之一,《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已把生物技術列為未來15 年科技發展的戰略重點。基於以上形勢,本文從申請授權狀況、所屬地區、國別、申請人類型、有效專利等多方面分析生物技術發明專利態勢,以多角度反映我國生物技術的發展狀況。一、近年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申請和授權總體狀況2002 年至2005 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的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申請1以年均23.0%的增長率遞增,其中國內發明專利申請年均增長29.0%,國外發明專利申請年均增長15.1%。2006 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的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申請估算為6300 件2。2006 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共授予生物技術發明專利2072 件,其中國內專利授權1366 件,約為2002 年(156 件)的9 倍,年均增長72.0%;國外專利授權706 件,約為2002 年(165 件)的4 倍,年均增長43.8%。(見圖1)圖1 近年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申請、授權狀況從2000 年開始,生物技術發明專利國內申請量一直超過國外申請量,國內所佔比重在六至七成左右。從2003 年起,生物技術發明專利國內授權量超過國外授權量,2006 年國內所佔比重達到66%(見圖2)。圖2 近年國內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申請、授權所佔比例截至2006 年12 月31 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累計受理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申請約37300 件,占總受理量的3.4%。其中國內申請約23300件,佔62.5%;國外申請約14000 件,佔37.5%。截至2006 年12 月31 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累計授權生物技術發明專利8011 件,占總授權量的2.7%。其中國內專利4606 件,佔57.5%;國外專利3405 件,佔42.5%。(一)國外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申請、授權所屬國家分布狀況截至2006 年12 月31 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的國外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申請中,美國佔35.2%,位居第一,其後依次是:日本(18.7%)、德國(8.2%)、英國(5.0%)、瑞士(4.8%)、丹麥(3.9%)、韓國(3.2%)、法國(3.1%)、荷蘭(3.1%)、加拿大(2.1%)(見圖3)。歐盟國家總申請量占國外發明專利申請的29.9%。圖3 國外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申請所屬國分布截至2006 年12 月31 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國外生物技術發明專利中,美國佔30.8%,亦居第一,其後依次是日本(23.5%)、德國(7.2%)、瑞士(5.6%)、英國(4.7%)、韓國(4.6%)、丹麥(3.8%)、法國(3.6%)、荷蘭(3.3%)、比利時(1.6%)(見圖4)。歐盟國家總授權量占國外發明專利授權量的28.5%。圖4 國外生物技術發明專利授權所屬國分布美國、歐盟、日本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申請量占國外申請總量的83.8%,授權量占國外授權總量的82.8%。歐盟國家中,生物技術發明申請和授權八成以上來自德國、英國、丹麥、法國、荷蘭和比利時。(二)國內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申請、授權所屬地區分布狀況截至2006 年12 月31 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的國內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申請中,上海(32.4%)和北京(17.4%)以較大優勢領先於其他地區。其後依次是廣東(6.2%)、江蘇(5.9%)、浙江(4.2%)、山東(3.9%)、湖北(3.7%)、遼寧(3.0%)、天津(2.5%)、四川(2.3%)(見圖5)。圖5 國內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申請所屬地區分布截至2006 年12 月31 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國內生物技術發明專利中,北京佔22.4%,排名第一,其後依次是上海(15.7%)、江蘇(7.8%)、廣東(7.5%)、湖北(5.9%)、浙江(4.1%)、山東(3.8%)、四川(3.6%)、天津(3.5%)、遼寧(3.2%)(見圖6)。圖6 國內生物技術發明專利授權所屬地區分布以上十個地區申請量合計占國內申請總量的七成八,授權量占國內授權總量的八成一。(三)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申請人類型分布狀況截至2006 年12 月31 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的國內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申請中,企業申請約佔三成,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申請占近五成。但是,近幾年企業申請比重呈明顯下降趨勢:2001 年企業申請占國內申請總量的近四成,2005 年所佔比重已不足二成;而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申請比重呈上升趨勢,2005 年所佔比重已超過六成。特別是大專院校,近幾年申請比重明顯上升:2001 年大專院校申請占國內申請總量的二成,2005 年所佔比重已接近四成(見圖7)。國外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的申請人構成比較穩定,八成來自企業。圖7 近年國內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申請人類型分布表1 是截至2006 年12 月31 日,我國生物技術發明專利排名前十位的專利權人。排名前十的國內專利權人,都是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尤其大專院校占絕大部分;而排名前十的國外專利權人大多是企業。表1 生物技術發明專利排名前十的國內外專利權人(四)國內外生物技術研發的技術領域分布每一件專利文件都會按照國際專利分類(IPC)分類,以說明發明所涉及的具體技術領域。統計專利文件的IPC 分類號分布,可以發現技術研發熱點和技術創新集中的技術領域。與國別相結合,可以觀察國內外申請在不同技術領域中的分布,確定特定技術領域國內外的競爭程度。表2 列出截至2006 年12 月31 日,國內外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申請、授權數量排名前十的特定領域。表2 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申請排名前十的特定領域國內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申請排名前十位的領域依次是:具有多於20 個氨基酸的肽(C07K 14)*,突變或遺傳工程(C12N 15),酶或微生物的測定或檢驗方法(C12Q 1),微生物及其組合物(C12N 1),酶(C12N 9),含肽的醫葯配製品(A61K 38),生物物質的化學分析(G01N33),改良基因型的方法(A01H 1),未分化的人類、動物或植物細胞(C12N 5),含有抗原或抗體的醫葯配製品(A61K 39)。國外生物技術申請排名前十位的領域依次是:突變或遺傳工程,含肽的醫葯配製品,酶或微生物的測定或檢驗方法,具有多於20 個氨基酸的肽,含有抗原或抗體的醫葯配製品,生物物質的化學分析,酶,微生物及其組合物,未分化的人類、動物或植物細胞,免疫球蛋白(C07K 16)。*括弧內內容為技術領域的IPC 分類號,下同。(五)生物技術發明專利說明書頁數和權利要求項數美國《企業技術評論》援引美國專利商標局局長杜達斯的報告宣稱,隨著技術的發展,專利復雜程度不斷上升,導致說明書頁數不斷上升。國外學者Tong、Frmae 研究,權利要求項數能夠較好反映技術創新能力,權利要求數量越多,反映出的技術創新能力越強3。以專利文件的說明書頁數(包括附圖)和權利要求項數作為對比項加以分析,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國內與國外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的質量差距。圖8 顯示生物技術發明授權專利說明書平均頁數、權利要求平均項數變化趨勢,很明顯,近八年,國內外生物技術發明專利說明書平均頁數、權利要求平均項數總體上呈上升趨勢,表明生物技術在不斷發展和進步,發明專利技術含量越來越高,越來越復雜。不過,國內上升幅度小於國外。圖8 生物技術發明專利說明書頁數、權利要求項數變化趨勢(六)生物技術有效發明專利狀況發明專利權的保護期限為二十年。事實上,並非所有專利都能保護至期限屆滿終止。能夠帶來直接或間接經濟效益的專利才有維持有效的必要性。專利被維持的時間越長,通常可以說明其創造經濟效益的時間越長,市場價值越高。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的有效狀況,能夠反映企業、地區甚至於國家的生物科技創新力和市場競爭力。截至2006 年12 月31 日,生物技術領域共有有效發明專利6501件,其中國內佔五成五,國外佔四成五。國外生物技術專利有效率為85%,國內生物技術專利有效率達到78%。國內不同類型專利權人的專利有效率存在一定差異:國內企業的有效率最高,達到86%,大專院校為81%,科研單位等約為74%(見圖9)。圖9 不同類型專利權人生物技術發明專利有效率圖10 顯示了當前國內外有效發明專利按申請日所在時間段的分布,其橫坐標為距今年限(指申請日距2006 年12 月31 日的時間跨度)。有效發明專利中,已維持5 年以下(含5 年)的(即申請日於2002 年1 月1 日之後)國內佔72%,而國外這一比例只有15%;已維持11年以上的(即申請日於1997 年1 月1 日之前),國內只佔3%,而國外這一比例達到26%;已維持6 至10 年的,國內佔25%,而國外這一比例達到59%。國內有效專利平均已維持年限(指有效專利從其申請日至2006 年12 月31 日之間的時間跨度)為4.8 年,國外為8.7 年。圖10 生物技術有效發明專利的已維持年限分布圖11 顯示距今不同年限生物技術發明專利有效率,很明顯,隨著距今年限的增長,國外有效率下降幅度較小,距今年限為9 的仍可保持50%左右的有效率。但國內有效率下降則比較明顯,保持50%左右有效率的年限為5 年,保持25%以上有效率的年限僅僅為6 年。圖11 不同年限生物技術發明專利有效率二、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申請和授權的特點(一)國內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申請、授權數量占優隨著生物技術被列為我國未來15 年科技發展戰略重點,近年國內生物技術申請、授權數量已經超過國外,並且國內申請、授權所佔比例繼續保持擴大趨勢,表明我國生物技術研發整體水平日益提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成果的積累不斷增加,社會公眾的知識產權意識不斷加強。(二)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申請和授權持續快速增長近五年,國內外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申請和授權均以兩位數以上的增長率快速增長,其中,國內申請增長比國外高近14 個百分點,國內授權增長比國外高近30 個百分點,顯示國內外生物技術產業發展迅猛,我國正迎頭趕上、呈現強勁發展勢頭。(三)專利制度促進生物技術發展的作用顯著在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申請、授權數量快速增長的同時,我國生物技術產業同樣保持了快速穩定的發展勢頭。科技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五」期間生物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超過30%。國內發明專利申請29.0%的年均增長率與前者基本吻合,顯示技術創新和專利制度在促進生物產業發展和提升行業市場競爭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四)國內外生物技術研發熱點基本一致,競爭日趨激烈多於20 個氨基酸的肽、突變或遺傳工程等九個技術領域的申請在國內外排名均進入前十,國內外排名前十的技術領域的申請分別占國內外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申請總量的八成以上,表明國內外生物技術結構比較類似,研發熱點趨於一致。同時也顯示為搶戰科技競爭的制高點、爭取對生物技術的市場主導和控制,國內外繼續以較大力度實施專利布局,圍繞生物技術專利展開控制與反控制、主導與反主導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在熱點技術領域中,含肽、含有抗原或抗體的醫葯配製品和免疫球蛋白三個技術領域的國外專利申請、授權數量均高於國內,突變或遺傳工程、酶兩個技術領域的國外授權數量也高於國內。而多於20 個氨基酸的肽,酶或微生物的測定或檢驗方法,微生物及其組合物,改良基因型的方法,生物物質的化學分析,和未分化的人類、動物或植物細胞六個技術領域的國內專利申請、授權數量均超過國外,顯示國內在生物技術研究的某些領域中占據了有利的位置,正在不斷沖擊國際前沿水平。(五)大專院校、科研單位漸成國內生物技術申請的主力軍與企業逐漸成為國內發明專利申請主力的大環境不同,近幾年國內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申請中,企業所佔比重由四成降至不足二成,而大專院校所佔比重明顯上升,近四成的生物技術專利申請集中在大專院校,二成以上掌握在科研單位手中。此外,生物技術發明專利排名前十的國內專利權人有八名是大專院校,其餘兩名是科研單位。顯示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生物技術研發比較活躍,而企業在生物技術方面的創新能力後勁不足。這反映出我國目前生物技術的產業化水平不高,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在研發中要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努力植根於商業應用中;同時企業也應當注意充分利用我國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的科研優勢,增強自身競爭力。否則,就會出現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的專利申請、授權數量高於企業,但在專利有效率上低於企業的現象,致使實驗室的科研成果難以產業化,或產業化成本很高甚至無經濟價值,而企業則缺乏創新成果和產品。國外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申請中,企業之所以占居絕對主導地位,就是因為科學研究和商業資本在產業化的環節中找到了契合點。(六)國內外生物技術發明專利質量仍有差距1、生物技術發明授權專利說明書平均頁數、權利要求平均項數國內外差距擴大盡管國內外生物技術發明專利說明書頁數、權利要求項數總體上呈現上升趨勢,但是,國內上升幅度小於國外。1999 年,國外專利說明書平均頁數是國內的3.6 倍,國外專利權利要求平均項數是國內的3.2 倍。2006年則分別擴大到3.8 倍、3.7 倍,換言之,在權利要求項數和說明書頁數上,近四件國內生物技術發明專利才相當於一件國外專利,差距十分明顯。初步顯示國外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相對於國內更復雜,技術含量更高。2、生物技術有效發明專利國內平均已維持年限不長、有效率低在生物技術有效發明專利中,雖然國內數量過半,但國內平均已維持年限比國外少近4 年,平均有效率低於國外七個百分點,且隨著年限的增長,國內有效率下降幅度顯著高於國外,初步顯示在市場價值、創造的經濟效益方面,國內生物技術發明專利低於國外。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國內生物技術已經具備一定的研發水平,國內外研發熱點趨於一致,國內在專利數量上占優,國內外圍繞生物技術展開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總體上,國內生物技術專利態勢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但是,還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國內生物技術發展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目前的轉變主要還是數量上的,而不是質量上的。雖然國內發明專利在數量上占優,但在體現專利質量的指標上國內仍然處於劣勢,不容樂觀。初步反映出國內外生物技術水平整體上尚有不小差距,國內掌握的經濟效益好、高附加值的核心技術不多;二是產學研結合不緊密、發展不均衡,沒有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生物技術發明專利申請的主力是大專院校、科研單位,企業專利數量增長後勁反而不足,這與目前企業逐漸成為自主創新主體、成為國內發明專利申請主力的大趨勢相背,嚴重製約了專利技術的產業化,專利申請數量上的優勢沒有轉化市場競爭的優勢。《中國生物產業發展報告2006》也指出,我國大量生物科技成果未能轉化為產品,全國生物醫葯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0.5%。因此,要實現到2020 年使我國生物技術研究開發與產業化整體達到世界先進國家水平的戰略目標,當前生物技術與產業發展應當從側重於技術積累調整到邊研究、邊產業化,創造與運用並重的新階段。

閱讀全文

與陳越增專利權的終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