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日本四大財團旗下分別有哪些品牌
三菱財團
成立於1954年,共有28家大企業組成,是日本數一數二的巨大企業集團。其核心企業有:東京三菱銀行、三菱商事、三菱重工、三菱電機、本田技研、麒麟啤酒、旭玻璃等。
三井財團
成立於1961年,目前有25家大企業組成。其核心企業有櫻花銀行、三井物產、新王子制紙、東芝、豐田汽車、三越、東麗、三井不動產等。
住友財團
成立於1951年,目前有20家大企業組成。該財團在金屬業、金融業以及電氣產業方面有較強的實力。其核心大企業有住友銀行、住友金屬、住友化學、住友商事、松下電器、日本電器(NEC)、三洋電機、朝日啤酒等。
富士財團
日本人稱富士山為"芙蓉之峰",所以富士集團又稱芙蓉集團,成立於1966年,目前有29家大企業組成。該財團在日本製造業、商業和金融業等各重要領域有較大的影響力。其核心企業有富士銀行、日產汽車、日本鋼管、札幌啤酒、日立、丸紅、佳能、以及日本生產軸承最大企業「日本精工」 及農業機械最大廠家「久保田」等。
三和財團
成立於1967年,目前有44家大企業組成。其核心企業有三和銀行、日商岩井、日本電信電話(NTT)、日棉、科思摩石油、神戶制鋼所、夏普、日本通運、積水化學工業等。
第一勸銀財團
成立於1978年,目前有48家大企業組成。該財團是六大財團中成立時間較晚而成員最多的一個財團。其核心企業有第一勸業銀行、伊藤忠商事、富士通、兼松、清水建設、川崎制鐵、旭化成工業、富士電機、橫濱橡膠等。
其中最有實力的是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家,通稱日本的「四大財閥」。
㈡ 李嘉誠旗下有哪些公司
1、長江基建
長江基建擁有具規模的中國及澳洲能源基建投資組合。這些投資項目主要為受管制業務,多年來一直為集團提供穩健的現金收入及可觀的回報。
長江基建連同香港電燈是現今澳洲最大海外投資者之一,投資項目包括配電網路、天然氣配氣、交通及水處理業務。長江基建經營范圍包括水泥、混凝土、石灰、石料及瀝青業務。
2、電能實業
電能實業投資世界各地的能源及公用事業相關業務,范圍包括火力及可再生能源發電、輸電和輸油,配電及配氣等。
集團植根香港逾一個世紀,至今業務已遍布全球,包括英國、澳洲、紐西蘭、中國內地、泰國、荷蘭等。2016年,電能實業收購加拿大赫斯基能源的輸油管道資產,增強了集團北美洲的業務。
3、和記黃埔
和記黃埔有限公司是《財富》全球500大企業,也是香港交易所最大上市公司之一。現時,長江實業持有和黃49.97%股權。和黃是業務遍布全球的大型跨國企業,經營多元化業務,包括全球多個市場最大的貨櫃碼頭經營商、零售連鎖集團、地產發展與基建業務,以至電訊及電台廣播服務。
4、TOM集團有限公司
TOM集團於一九九九年十月成立,是和黃與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和其他策略性投資者組成的合營公司。集團總部設於香港,地區總部分別設於北京、上海及台北,在二十多個城市聘用超過三千八百名員工。
5、長江生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長江生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簡稱長江生命科技,於港交所的主板上市,為長江集團成員之一,主席是長江集團主席李嘉誠先生長子李澤鉅先生。公司主要從事生物科技產品的研發、商品化、推廣及銷售業務。
㈢ 請問正大集團是不是李嘉誠旗下的如果不是,那是誰的
正大集團(Chia Tai Group)是泰籍華人創辦的知名跨國企業,在中國以外稱作Charoen Pokphand Group(卜蜂集團)。目前,正大集團業務遍及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下屬400多家公司,員工人數近20萬人。正大集團創建於1982年,是一家集科工貿為一體的國際性集團企業。集團以運動鞋服為龍頭,多行業發展,目前集團下屬有正大(中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福建正億實業有限公司等。 正大集團董事長-郭廷志先生正大集團位於福建泉州台商投資區,佔地面積600多畝,包括標准化的鞋底生產車間,現代化製鞋流水車間,省級研發設計中心,辦公大樓及員工宿舍樓,全部坐落其中,現有員工2000多名,年產運動鞋、鞋底數千萬雙、服裝數百萬套,產品遍布中國大江南北並遠銷世界其他2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大公司被評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正大商標被評為福建省著名商標,正大品牌先後榮獲福建名牌產品、國家免檢產品、亞洲品牌500強等殊榮。 正大集團自成立以來,在創始人兼現任董事長郭廷志先生的帶領下,始終堅持以消費者滿意為准則,追求時尚、健康、品位,注重產品的創新和產品的科技含量,不斷致力於產品技術和生活運動裝備的研究與製造。正大聘請杜邦公司前全球鞋業小組亞太地區組長黃振基博士為公司技術中心研發顧問,並與福建省第二輕工業研究所進行長期合作項目研發。公司現已擁有高彈性、超防滑、超耐磨、強耐油、強吸震、防靜電、無劃痕、氣芬芳和高浮力等幾大國家級和世界級專利,同時,創造國際領先的P?P可降解綠色環保材料,並將其應用於正大鞋產品中,部分技術特徵和功能,在世界范圍內為我司所獨有。 正大品牌正大集團是一家與中國改革同齡的企業,一段30年的創業歷史,從默默無聞到體育用品行業知名品牌,從零到亞洲品牌500強,正大一路成長,不斷演繹奇跡實現新發展。如今,公司正從各方面進行全面的、深層次的資源整合,開始全新征程,正大將充分發揮資本的力量、創新的力量、合作的力量和團隊的力量,致力於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體育用品骨幹企業,成為有中國特色和國際影響力的體育產品品牌。
㈣ 711便利店是不是李嘉誠開的
不是李嘉誠開的。
7-11公司是日本零售業巨頭,世界最大的連鎖便利店集團,創立於1973年11月,在日本和全球擁有便利店、超級市場、百貨公司、專賣店等。旗下的隔夜燉低廉預訂品也是頗受廣大消費者熱衷。
7-11很能把握市場的每一個脈搏在適當的時候能准確判斷市場走向,這也是成功之道,每一個加盟主無不為加盟7-11而自豪,高興,用7-11日本加盟主的一句話:加盟7-11就是選擇了對的人生。
(4)李嘉誠公司商標擴展閱讀
7-11的正式商標表記方式為「7-ELEVEn」,其中除了結尾的n為小寫外,其餘英文為大寫;此種設計的原因,在華人地區(尤其是台灣)的民間說法是因為風水的因素(大寫N的最後一劃為往外,表示會將錢財散出去,而小寫n的結尾為往內,表示會吸引錢財進來)。
不過官方說法則表示此設計在美國南方公司時期就已存在,而當初設計者只是因為美觀問題才創造出此商標。
然而由2009年2月4日日本電視娛樂節目《雜學王》中所采訪得到的推論是「可能當時的商標法中不允許一般名詞(這里是數詞)作為商標來注冊登錄」,許多民間說法是:小寫n是為了提醒顧客eleven是晚上(night)的時間。
參考資料
網路--7-11
㈤ 李嘉誠有哪些超市
1、個人護理類屈臣氏超市
屈臣氏是長江和記有限公司旗下的國際零售及食品製造機構,業務遍布24個國家/地區,共經營超過12000間零售商店,聘用117,000名員工。集團涉及的商品包括有保健產品、美容產品、香水、化妝品、日用、食品、飲品、電子產品、洋酒及機場零售業務。
屈臣氏在中國438個城市擁有超過3,200家店鋪和逾6,400萬會員,是中國目前最大的保健及美容產品零售連鎖店。
2、百佳超市
百佳超級市場是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屬下屈臣氏集團(香港)有限公司所經營的超級市場業務。由一八二八年至今,屈臣氏集團已在亞洲和歐洲三十六個市場發展國際性零售業和製造業。
集團經營超過七千一百所零售店、製造和供應多款飲品,包括瓶裝水、果汁、汽水,和銷售世界優質名酒。集團於全球聘用超過九萬名員工。
(5)李嘉誠公司商標擴展閱讀
新零售的戰爭:李嘉誠的百佳超市投入騰訊(00700)、永輝懷抱
2018年10月25日下午,屈臣氏集團、永輝及騰訊舉行聯合發布會宣布,三方組建新合營公司「百佳永輝」,並將整合屈臣氏集團旗下百佳內地超市業務,以及永輝超市在廣東省的商超業務,三方持有股權比例分別為50%、40%、10%。
百佳超市歸屬李嘉誠的產業,為長江和記旗下屈臣氏集團全資擁有的附屬品牌,同時也是香港兩大連鎖超市之一。另一大超市為惠康,母公司為牛奶國際,後者與騰訊一起,同為永輝超市的大股東之一。
㈥ 李嘉誠旗下有哪些品牌
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和記黃埔有限公司
TOM集團有限公司
志鴻科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滙網集團有限公司
長江信息有限公司
經絡集團(香港)有限公司
北京網聯無限技術發展有限公司
長江生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㈦ 香港人說7-11是李嘉誠的
7-11是怡和集團
就像現在miniso或者其他在日本注冊商標一樣,目的是好營銷,好打開市場。
可以把營銷部門總部放日本,研發、生產放大陸或者其它低成本地方。
怡和集團在香港仍然維持相當的業務,屬下子公司包括:置地集團、牛奶國際、文華東方酒店集團、怡和太平洋、怡和汽車;投資的業務包括有:建築(金門建築)、地產(置地)、航運(香港空運貨站、怡中機場服務、香港貨櫃碼頭)、零售(惠康超級市場、7-Eleven,必勝客、萬寧葯房、美心飲食集團)、投資銀行、酒店(文華東方)、保險顧問等等,員工總數超過數十萬。
㈧ 李嘉誠旗下有什麼企業
1.長江實業
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長實)為長江集團的旗艦。長江集團是一家建基香港的跨國企業,集團在香港的成員包括三家同為恆生指數成份股的上市公司:長實(股份代號:0001)、和記黃埔有限公司(股份代號:0013)及電能實業有限公司(前稱香港電燈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代號: 0006);
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038)、長江生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代號: 0775)、和記電訊香港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 0215)、和記港陸有限公司(股份代號:0715)及TOM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代號:2383)。截至2013年10月31日,長江集團旗下在香港上市之公司的總市值為一萬億港元。長江集團的業務遍及全球五十二個國家,雇員人數約二十七萬名。
2.和記黃埔
和記黃埔是業務遍布全球的大型跨國企業,一向銳意創新,並勇於採用新科技,經營多元化業務,包括全球多個市場最大的零售連鎖集團、地產發展與基建業務,以至技術最先進的電訊服務。和黃在全球五十四個國家經營五項核心業務,雇員超過二十萬人,核心業務計有港口及相關服務、電訊、地產及酒店、零售及製造、能源及基建等業務。和黃是《財富》全球500大企業之一。
3.長江基建
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香港為基地的綜合基建公司,專注於發展、投資及經營本港、內地、澳洲、英國、加拿大、菲律賓以至全球的基建業務。長江基建為中國基建最大投資者之一,旗下主要附屬及聯營公司包括青洲英坭——香港唯一的綜合水泥產品製造商;及香港電燈——香港兩家供電及輸電公司之一。
4.電能實業
港燈國際有限公司包括香港電燈有限公司(港燈)、港燈國際有限公司(港燈國際)、港燈協聯工程有限公司(港燈協聯)及若干附屬公司。港燈成立於1889年,是港燈集團主要的營運公司,負責發電、輸電及配電予香港島及南丫島。港燈國際成立於1997年,是港燈集團的國際投資公司,與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經營多項香港以外的電力相關業務。
5.儲地布局
華人首富李嘉誠旗下長和系兩大旗艦長江實業和和記黃埔公告中期業績,長和系在內地房地產市場的舉措備受關注。長和系在全球擁有的土地儲備為2092萬平方米,其中中國內地土地儲備為1652萬平方米。也就是說,中國內地土地儲備占整個長和系的78 .96%。按2013年內地土地儲備平均成本為每平方米2400元計算,長和系在中國的土地儲備總值約為396億元。
(8)李嘉誠公司商標擴展閱讀:
李嘉誠(1928年7月29日—),漢族,出生於廣東潮州潮安縣,祖籍福建莆田,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及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資深顧問。是香港開埠後第三任首富。
1939年6月,剛讀初中的李嘉誠在與家人輾轉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靜庵的家裡。1958年開始投資地產。1979年購入老牌英資商行「和記黃埔」,成為首位收購英資商行的華人。1981年獲選「香港風雲人物」和太平紳士。
1989年獲英國女王頒發的CBE勛銜、1992年被聘為港事顧問、1993年度香港風雲人物、1995年至1997年任特區籌備委員會委員。自從1999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華人首富以來,連續15年蟬聯華人首富寶座。2011年,李嘉誠工夫茶傳奇故事入選國家孔子學院漢語外教文章。2014年《福布斯》雜志公布的全球富豪排名,李嘉誠的凈資產總值高達310億美元,蟬聯亞洲首富,全球排行第20位。
2014年3月,李嘉誠將屈臣氏股份近25%作價440億港元賣給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在8個月中已套現超過710億港元。2015年3月下旬,李嘉誠旗下公司和記黃埔與西班牙電信公司Telefonica達成最終協議,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將斥資約102.5億英鎊(約合956億元人民幣)收購英國第二大移動電信運營商O2。
2017年11月,李嘉誠基金會決定未來8年再捐資20億元支持汕頭大學建設,曾被傳要從汕頭大學撤出被證實為謠言。2018年5月10日,李嘉誠正式退休;6月29日,李嘉誠辭去汕頭大學校董會名譽主席職務;9月,李嘉誠入選「世界最具影響力十大華商人物」。
李嘉誠的硬幣故事:李嘉誠一次從家中出來,正當秘書為其開車門彎腰欲上車的剎那,不小心從上衣口袋掉出一個硬幣,滾落到路邊的井蓋下面。於是李嘉誠先生讓秘書通知專人前來揭開井蓋,最終找到了硬幣,於是李嘉誠先生「獎勵」這位服務人員100元港幣。有人不解,以為「落井」的這枚硬幣有特殊身份,其實就是普通硬幣。
李嘉誠先生這樣解析:一枚硬幣也是財富,如果你忽視它,它「落井」了,你不去救它,那麼慢慢地財神就會離你而去;錢可以使用出去,但不能浪費。100元港幣則是李嘉誠先生對服務的滿意、也是該得的報酬。
李嘉誠獲得了中國北京市、汕頭市、廣州市、深圳市、南海市、佛山市、珠海市、潮州市及加拿大溫伯尼市榮譽市民稱號。
1979年,與霍英東等人出任中國中信集團公司董事。
1981年,獲委任為太平紳士,獲選為「香港風雲人物」。
1982年,獲得巴拿馬國Grand Officer of the Vasco Nunez de Balboa勛銜。
1985年至1990年,出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
1986年,被比利時國王封為勛爵,香港大學校監、港督尤德爵士授予李嘉誠名譽法學博士稱號。2月6日香港《信報》排出香港十大財團,長實系四家上市公司市值達三百四十三億港元,名列榜首。
㈨ 李嘉誠的車是什麼品牌的
他什麼車買不起。有一輛7系防彈寶馬轎車,還有一輛勞斯萊斯只有去機場接貴賓時才會坐,別的那些車就不提了。。。。
圖上車貌似是紅旗,不太清楚。也有點像勞斯萊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