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逆境成才名人事例
1、諾貝爾
1864年9月3日這天,寂靜的斯德哥爾摩市郊,突然爆發出一連串震耳欲聾的巨響,滾滾的濃煙霎時間沖上天空,一股股火苗直往上竄。僅僅幾分鍾時間,一場慘禍發生了。
當驚恐的人們趕到出事現場時,只見原來屹立在這里的一座工廠已盪然無存,無情的大火吞沒了一切。火場旁邊,站著一位30多歲的年青人,突如其來的慘禍和過度的刺激,已使他面無血色,渾身不住地顫抖著——這個大難不死的青年,就是後來流芳百世的大化學家諾貝爾。
諾貝爾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所創建的硝化甘油炸葯的實驗工廠化為灰燼。人們從瓦礫中找出了5具屍體,其中一個是他正在大學讀書的、活潑可愛的小弟弟,另外4人也是和他朝夕相處的親密的助手。燒得焦爛的5具屍體,令人慘不忍睹。
諾貝爾的母親得知小兒子慘死的噩耗,悲痛欲絕。年老的父親因太受刺激引起腦溢血,從此半身癱瘓。然而,諾貝爾在失敗和巨大的痛苦面前卻沒有動搖。
慘案發生後,警察當局立即封鎖了出事現場,並嚴禁諾貝爾恢復自己的工廠。人們像躲避瘟神一樣避開他,再也沒有人願意出租土地讓他進行如此危險的實驗。
這一連串挫折並沒有使諾貝爾退縮。幾天以後,人們發現,在遠離市區的馬拉侖湖上,出現了一隻巨大的平底駁船,駁船上並沒有什麼貨物,而是擺滿了各種設備,一個青年人正全神貫注地進行一項神秘的試驗。他就是在大爆炸後被當地居民趕走了的諾貝爾!
大無畏的勇氣往往會令死神也望而卻步。在令人心驚膽顫的實驗中,諾貝爾沒有連同他的駁船一起葬身魚腹,而是經過多次試驗,他發明了雷管。雷管的發明是爆炸學上的一項重大突破。接著,他又在德國的漢堡等地建立了炸葯公司。
一時間,諾貝爾生產的炸葯成了搶手貨,源源不斷的訂貨單從世界各地紛至沓來,諾貝爾的財富與日俱增。然而,獲得成功的諾貝爾並沒有擺脫挫折。
不幸的消息接連不斷地傳來:在舊金山,運載炸葯的火車因震盪發生爆炸,火車被炸得七零八落;德國一家著名工廠因搬運硝化甘油時發生碰撞而爆炸,整個工廠和附近的民房變成了一片廢墟。
在巴拿馬,一艘滿載著硝化甘油的輪船,在大西洋的航行途中,因顛簸引起爆炸,整個輪船全部葬身大海……
面對接踵而至的災難和困境,諾貝爾沒有被嚇倒,沒有被壓垮,更沒有一撅不振,他身上所具有的毅力和恆心,使他對已選定的目標義無返顧,堅忍不拔。
在奮斗的路上,他已習慣了與死神朝夕相伴。諾貝爾把挫折踩在了腳下,贏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一生共獲專利發明權355項。他用自己的巨額財富,創立的諾貝爾科學獎,被科學界視為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
2、海倫-凱勒 殘疾人的驕傲
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一歲半時因病喪失了視覺和聽力,這對於一般人來說是不可想像、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倫並沒有向命運屈服。在老師的教育、幫助下,她憑借堅強的毅力戰勝了病殘,學會了講話,用手指「聽話」並掌握了5種文字。
24歲時,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著名的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以後她把畢生的精力投入到為世界盲人、聾人謀利益的事業中,曾受到許多國家政府、人民的贊譽和嘉獎。
1959年,聯合國曾發起「海倫•凱勒」運動。她寫的自傳作品《我生活的故事》,成為英語文學的經典作品,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廣泛發行。
3、落第撰巨著(挫折能磨煉人的意志)
蒲松齡,清初山東人。由於當時科場中賄賂盛行,舞弊成風,他四次應試舉人都落第了。但他並未因此而悲觀失望,他立志要寫一部「孤憤之書」。他在壓紙的銅尺上篆刻了一副對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蒲松齡以此自警自勉,終於寫出了一部文學巨著——《聊齋志異》。
4、儒勒·凡爾納
19世紀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第一部作品《氣球上的五星期》一連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賞識,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美國作家傑克·倫敦最初投稿,也沒有一家出版社願意發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
後來他的《北方故事》才由一家有眼力的《西洋月刊》看中,一舉成名。丹麥著名童話家安徒生處女作問世,有人知道他是一個鞋匠的兒子,即攻擊他的作品「別字連篇」、「不懂文法」、「不懂修辭」。
但他毫不氣餒,筆耕不輟,終於成名。英國詩人拜倫19歲時寫作的《閑散的時光》出版後,即有人把他罵得「狗血淋頭」,說他「把感情抒發在一片死氣沉沉的沼澤上」。然而拜倫並未退卻,而是以更為優秀的詩作來回敬那個誹謗者。
5、高士其
高士其是我國科普作家。在外國留學時,有一次做實驗,一個裝有培養腦炎過濾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腦。從此留下了身體致殘的禍根。他忍受著病毒的折磨,學完了芝加哥大學細菌學的全部博士課程。
回國以後,他拖著半癱的身子,到達延安工作。解放後病情惡化,說話和行動都十分困難,連睜、合眼都需要別人幫助。但他仍以驚人的吃苦精神進行創作,先後寫成100多萬字的作品。有人問他苦不苦,他笑著說:「不苦!因為我每天都在斗爭,斗爭是有無窮樂趣的。」
❷ 言為公器:古人有知識產權觀念嗎
隨著我國知識產權戰略的提出,知識產權的制度構建和保護日益成為學界關注的焦點。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建設,在初始階段就展示出了面向世界、面向國際保護水平的高起點。中國知識產權立法速度之快,也是前所未有的,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知識產權管理體制不是很健全,有很多不足之處。回望中國幾千年的發展史,不難看出知識產權思想在中國古代就已有萌芽,只是受到古代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和科技發展水平的影響未形成一種法律制度確定下來。學古通今,分析研究中國古代的知識產權思想,可以對我國現代知識產權法律保護體系的完善作出一定的指導意義。
一、我國古代存在知識產權思想
英國學者李約瑟博士( J. Needham 1900 - 1995) 在1954年出版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一卷中提出了一個問題: 在近代以前的十四個世紀里,中國對於自然現象的認識和用以造福人類的知識和技術遠勝歐洲,但是為什麼在近代科學,經得起世界考驗並得到普遍贊揚的伽利略、哈維、維薩笛斯、格斯納、牛頓的思想都產生於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而在中國或亞洲任何其他地方沒有發展起來? 這一問題隨後被學術界命名為李約瑟難題。對於這一難題,科技界、經濟界、教育界等國內外的學者從各種角度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法律界的研究卻寥寥無幾,最近,有部分學者開始從法律角度研究這一問題,對於我國知識產權法制史來說,這也是有研究必要的。
中國古代的知識產權保護確實存在這一觀點的代表人物是鄭成思教授,在其2003 年出版的《知識產權論》一書中,就有關知識產權的起源,作者明確指出在中國古代即存在各種形式的知識產權,認為國家對觀念的控制並不一定就不能產生知識產權保護,此外,雖然中國古代商品經濟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沒有商品經濟。只要商品經濟存在,關於知識產權保護的客觀要求就客觀存在。統治階級本身對於知識產權保護沒有興趣,但是不能排除在某些情況下,以保護知識產權為達到其他政治目可能是其一種手段。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通過對中國古代歷史數據進行深入研究的學者,發現了大量的知識產權保護的情況,特別是在版權保護方面。
筆者認為,知識產權誠然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我國古代時期交通閉塞,資訊匱乏,信息流通極度不暢,發明創造沒有保護的客觀條件,也沒有必要。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慢慢才衍生發明創造,雖然集中的王權並不認可私人創造的獨占性,在我國古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什麼都是皇帝的,但並不表示保護知識產權的思想或者行為並不存在,也許其所體現的保護並不符合相關知識產權保護的嚴格定義,但是並不說明它們就不是知識產權保護,只是這種保護不完全,較為片面而已。
二、古代的知識產權保護狀況
( 一) 版權制度
版權又稱為著作權,是作者對其創作的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已發享有的某些特殊權利,非經同意,他們不得出版或者更改,原始版權制度在中國延續了七百多年,在印刷術發明以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傳播主要靠手抄,抄本作為商品在市場上出售的情況很少見。活字印刷術發明以後,一件作品可以印製多冊出售,作品載體的復製品──圖書成為印刷商謀取利潤的商品。為了壟斷某些作品的印製與銷售,印刷商將待印的作品送請官府審查,請求准許其獨家經營。中國南宋期間刻印的四川眉州人王充所著《東都事略》,目錄頁上有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許覆板的聲明。我國以禁令形式保護刻印出版者,在歷史上一直沒有建立通行全國的著作權保護制度。直至1903 年清政府與美國簽訂《中美通商行船修訂條約》,從而在中文裡使用版權一詞之前,光緒皇帝仍為保護《九通分類總纂》的翻印專有權下過敕令。我國晚清時,受西方文化影響,清王朝仿歐洲大陸法系立法體系,編纂新律。1910 年,《大清著作權法》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著作權法。
版權是一種財產權,從歷史書籍或者非正統的歷史記載中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的文人很早就有了支付稿酬的現象,大家耳熟能詳的有陳皇後千金買賦,復得幸,一篇《長門賦》價值一千金,這一千金放在現代就是所謂的稿酬。據有關史料記載,春秋戰國以來大量的古典文獻作品都會有作者的署名,比如流傳至今的《老子》、《孟子》等,這說明古代的文人已經意識到作者署名權等權利的重要性,而對於剽竊抄襲的,會受到社會的強烈譴責。從中不難看出,我國古代民間人們對文人的知識產權也普遍持尊重態度。之所以版權權利在民間廣泛存在,而法律上未對其做一定的規定,沒有將其納入制度化的軌道,這和封建社會重農抑商,思想帝王控制,不尊重個體的思潮有直接關系。
( 二) 商標權制度
商標是商品的生產者、經營者在其生產、製造、加工、揀選或者經銷的商品上或者服務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務上採用的,用於區別商品或服務來源的,是使用於商品上的專用標記,用來區分生產者和產地。
據史詩記載,我國最早的商店招牌出現在兩千多年前,是用布帛做成的旗或招,比如龍門鏢局,這就是有標記識別作用的店牌。宋代時我國的商標已較為完整,名牌和商號增多,一些標識用在商品包裝上,有目的地使消費者認明商品來源,不僅有文字記載而且有實物流傳至今。茶業、絲綢、服裝、醫葯以及其他行業的生產者,通過在其器物上打出標記,公開聲明他人不得使用期相關標記,在行會和地方官署登錄其標記等方法,來維系他們使用的商標。歷朝的法典確曾通過一套精心制定的法令限制使用某些與皇族或者官府聯系在一起的標記,如代表皇權的五爪的龍,還禁止模仿由景德鎮的陶藝藝人和其他專為皇家製作器物的人使用的標志,規定某些手藝人將其技藝傳至外國為非法。然而,這些禁令並沒有預示有一個比較集中化的法規模式。
當然,擁有商標不意味著擁有對商標的保護。中國古代社會統治者根深蒂固的重農抑商觀念和整體性的私法缺失,商標保護缺乏必要的政治支持和制度基礎,中國古代確實沒有產生完整的商標保護法律,在古代中國。調整民事關系的主要方式是封建禮教,封建禮教的核心之一就是仁義禮智信,沒有什麼比確定道德與舉止合宜的禮儀更有用了,就這樣,禮促成了社會的秩序化,也約束了個人的行為。因此,中國古代社會尤其是商人在交易中是很重視信用的,通過禮教規范的約束,商標的專用權受到了實際有效的保護。
雖然古代的作家或者商人曾很努力的想要保護專有的標記和程序,但是要達到這一目的還是存在了極大的困難,不僅因為政治制度,也是由於交通的閉塞,信息的不對稱性等。所以,在遇到例如現代的侵權問題時,商人和生產者會直接的通過行會或者組織應對解決這些問題,當組織解決不了時,就轉於官府機構,向官府求救並不是說起訴仿造者違法,古代的中國並未對此類侵權做出明確的成文法規定,而是請求官員防止不公和欺詐,利用權力命令侵犯者終止仿製行為。其實古代的封建中國,對於知識產權保護的事例完完全全都是為了鞏固皇權,這些官方的對私人的創造活動的保護只是捎帶的行為,或者是在知識產權人的金錢或者權利支配下的行為。
自鴉片戰爭開始,西方列強的入侵,市場的被迫打開,民族工業的發展,近代中國隨之開始形成商標法制。在1902 年中英關於《續議通商行船條約》的談判過程中,英方強烈要求中國就商標保護問題制定法律。這是我國中央政府首次和外國簽署有關商標保護、商標注冊和商標管理的內容。1904 年清政府頒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商標法《商標注冊試辦章程》,為中國以後的商標立法提供了體系較為完整的藍本。1923 年北洋政府制定的《商標法》及其實施細則就是以《商標注冊試辦章程》為基礎,為實施上述《商標法》,正式成立了我國商標史上第一個中央政府商標注冊管理機構北洋政府農商部商標局。按照《商標法》審定、核准注冊了第一件產品商標,編輯出版了我國商標史上第一本宣傳商標法律、法規,公告商標注冊等內容的綜合性刊物《商標公報》等。所有這些中國商標發展史上的第一,都是在1923 年北洋政府執政時期誕生的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初期,南京國民政府又於1935 年和1940 年對《商標法》進行了修訂,使商標的構成要素、商標專用權的范圍、保護程序等更適合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 三) 專利權制度
1859 年太平天國的領導人洪仁玕總管朝政後,在《資政新篇》中提出過建立專利制度的主張。1881 年資產階級改良派鄭觀應向清朝北洋大臣李鴻章上書,要求給予上海機器織布局的機器織布工藝以十年專利。隨後,不斷有一些新工藝和新技術提出專利申請,被批准為專利的日漸增多。在維新運動的推動下,光緒帝於1898 年5 月頒布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關專利的法規《振興工藝給獎章程》。後由於頑固派極力反對,改良派主張的興專利一直未能付諸實施。因此,直到清朝末年專利制度也未能在我國建立和發展。1912 年12 月當時的工商部頒布了《獎勵工藝品暫行章程》。這成為我國第一部成文法,具有現代專利法基本原則的若干因素。
對於知識產權的發明專利方面來說,據記載: 古代有一個世家家族研製出了一種不龜手之葯。一個謀士以千金巨資買走了葯方,後來配製給本國將士使用,打敗了強敵,該謀士也封官晉爵。由記載可知,兩千多年前的人們有將發明創造當作特殊財產加以利用的覺悟,但當時沒有發展出獨立的知識產權制度。中國古代缺乏規范性、成文性的保護創新的情況下,民間通過自己的一些方式保護自己的權益。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就是通過對技術的保密以達到保護自己經濟利益的目的,比如著名的同仁堂系草葯生產者們,只靠僱傭家族成員或者閹人,靠保守關鍵生產程序的秘密,不讓家族以外的人知曉,來維系其生產過程的機密性。還比如自立門派,祖傳秘方,傳子不傳女等。古代政府對諸如此類的民問保護措施也採取了默許的態度。這支撐了中國幾千年來領先世界的民間科技的發展,雖然沒有以法律條文將其一一羅列,但是不能否認其確實是有效的。
三、結語
我國古代法制建設滋生的土壤是封建社會皇權至高無上,這種為我獨尊的皇權和封建政治不能為知識產權制度的發展提供充足的條件,在古代這種惡劣的環境中,人們尚且可以使得知識產權在夾縫中得到存在並發展,對於我們現代社會而言,國家法制進程的加快,知識產權制度應該作為重點去建設、去發展、去完善。在德法相輔相成的今天,不能只依靠古代的禮去規范人們的行為,而應該制定更完善的法律法規,將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上升到完備的法律規范層面。
❸ 十二生肖,祥雲的動物是什麼
龍,作為我們中國人獨特的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淀,已紮根和深藏於我們每人人的潛意識里頭,不但人們的日常生活、生老病死幾乎都有打上龍文化的烙印,而且龍文化的視角,龍文化的審美意識已滲透入了我國社會文化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
龍,在中國與天地世間萬事萬物都有有聯系。
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權勢、高貴、尊榮的象徵,又是幸運和成功的標志。
龍之所以具有這種文化象徵意義,是與傳說及神話中龍在天則騰雲駕霧、下海則追波逐浪、在人間則呼風喚雨的無比神通有很大的關系,但更重要的,是因為龍幾千年來往往成為中國奴隸、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獨家專利",是皇權的代名詞,因此,皇帝自比為"真龍天子",全們的身體叫"龍體"《穿的衣服叫"龍袍",坐的椅子叫"龍椅",乘的車、船叫"龍輦"、"龍舟"……總之,凡是與他們生活起居相關的事物均冠以"龍"字以示高高在上的特權。
龍與皇權掛鉤的歷史也很久遠,從黃帝時就開始 了。
在傳說時代,有著龍的血緣的黃帝曾四處巡視體察民情。他叫人開采首山的同,然後運到荊山腳下鑄鼎以紀念自己大戰嗤尤的輝煌勝利。過了一段日子,鼎終於鑄完了,黃帝專門在荊山舉行了一個慶功大典來慶祝巨鼎鑄成。應邀出度典禮的不僅有各路神靈,而且還有八方百姓,大家都想看黃帝鑄的鼎到底是個什麼樣子。時辰一到,大概還是皇帝親自揭幕,只見一隻高逾丈三、口大如缸的銅鼎閃著耀眼的金光呈現於神、人之前,眾人嘖嘖稱羨,上前細看,鼎身刻著一條矯健的游龍在一片祥雲中穿梭,周圍是四方鬼神和各種珍禽異獸,可謂千姿百態,惟妙惟肖。
正當眾人眾神懷著崇敬的心情欣賞巨鼎和上面的圖案時,忽然天空中濃雲密布,擋住了陽光,天色很快陰暗下來,大家都以為要下雨了,認知一道金光穿透濃雲,一條披著金甲的神龍破雲而來,它的尾巴和下半身托在雲中,腦袋靠在寶鼎上,長長的龍須順著鼎足垂到地面。黃帝明白這是自己完成了人間的使命,上天派神龍來接他上天了,他縱身一躍,跨上龍背,飛回天庭。人間百姓捨不得放黃帝這樣賢良英明的君主回去,大夥兒扯著龍須不讓走,結果扯落了好多龍須,黃帝和神龍還是走了。據說這龍須落在地上,便生出許多細小修長的小草,人們以後就把這草叫做"龍須草"了。
傳說時代的著名君主,大都與龍有著說不清、道貌岸然不明的淵源關系。堯在位的時候,世界上出現了大洪荒,到處是洪水泛濫,為了拯救百姓,他命令鯀去治水。鯀偷了天帝的息壤,采有"堵"的辦法治水,勞而無功,被憤怒的天帝殺死在羽山,而燭龍剛好是這里的守護神。羽山這地主陽光照不到,常年靠燭龍嘴裡含著的一支蠟燭照明,因而鯀的遺體三年不腐。天帝惟恐鯀會復生找自己報復扯皮,真實性一不做二不休,派了人個名叫"吳刀"的神,大概就天上的"刀斧手"吧,拿著寶刀下界啐鯀之屍,當吳刀剖開鯀的肚腹時,突然從里邊咎出一條虯龍,長著一對尖而鋒利的角,在附近的山坡上翻騰跳躍了幾下,頓時成了一條大龍,它就是鯀的兒子--禹。說也奇怪,禹出生之後,鯀的身子就滾下羽淵,化成了一條蛟龍時時"揚須振鱗,橫修波之上"。
禹繼承父志,終於降服了洪水,獲得了萬民的敬仰,後來,年邁的舜順乎民意,把王位禪讓給了禹,禹就成了夏朝的開國君主,這可能也是"皇帝是真龍天子"的歷史依據之一。
龍的另一個文化象徵意義是出類拔萃,不同凡俗。龍是神物,非凡人可比,所以人們常常又把那些志向高潔、行為不俗、很有能耐、出息和成就的人稱為"龍"。當年諸葛亮葛孔明在南陽躬耕隴畝尚未出茅廬時,自比管仲樂毅,號卧龍先生,意思是空有鴻鵠之三志而懷才不遇。
在漢語中,龍、蟲是相對的,蟲者何物,蛇也。蛇又稱長蟲,隨處可見,種類繁多,稀鬆平常,不足為奇,不足為貴。"龍蛇混雜"即是說好東西和壞東西混在一起,很難辨別。這是從生物學上解釋不通的現象--龍的原型,或者說龍的基本生理牲是蛇,龍和蛇不說是兄弟,起碼也是同宗族(蛇的美稱也是"龍"),但龍一旦與蛇分家,則對蛇不悄一顧,甚至為了表示自己與蛇不可同日而語,還要對蛇"斬殺"一番。最典型的莫過於漢高祖劉邦斬白蛇的故事,說劉邦的母親劉媼夢與龍交合,懷孕生下了劉邦,他少有大志,一次野行路上,遇一條大蟒擋路,當即揮劍斬蛇,破腹取膽,傳為美談,時人以為不俗。正逢秦末天下大亂,劉邦乘機沛縣舉兵,削平群雄,建立了大漢帝國,成就了400年兩漢劉氏的江山基業。
龍不還象徵著出人頭地、不同凡響,古代把那些賢人高士也稱為"龍"。相傳孔子去見道家創始人老子李聃,回去後三天不開口講一句話,弟子們很奇怪,問他:"先生見了李聃,是怎樣教他的呢?"孔子說:"我見到的是一條順著陰陽變化無窮的龍,我張口結舌,哪裡還能教導他呢!"意思是所有的話都是多餘的,老聃是人中這龍,難得一見的大賢。
此外,諸葛孔明未出道時被稱為"卧龍先生",東漢大夫蔡邕飲酒上百斤醉倒路旁,大家叫他"醉龍"。所以凡是有品德、有才識,或者精工書文,或者為官清廉、或者行為舉止出眾的人,都可以比做"龍"。
俗話說"望子成龍",並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一個頭上長有、據上長鱗、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怪物,而是希望孩子能有出息,將來能出人頭地,做一番事業。近幾年流行的新兒歌中,有一首是〈〈100分是條龍〉〉,也是這個意思。另外,我們常常聽到電台、電視台、報刊雜志上有什麼"歌壇龍虎榜"之類的消息,什麼是"龍虎榜"?〈〈新唐書·歐陽詹傳〉〉中說歐陽詹中進士時,與韓愈、李觀、王涯、崔群等天下名士同登一榜,時稱"龍虎榜",意思是名流名家、巨星同聚於此,這里的"龍"反映的是成功者。
"龍鳳配"圖案在唐代以後,廣為流傳。它不但象徵帝王和帝後的權威,也可象徵人類所有夫妻間的美滿結合,而且還可象徵一切世間的精神與物質的陰陽兩極調和。可以說,龍鳳圖案是中華民族最有代表性的形象符號,是美妙的藝術形象。
甲骨文的龍鳳,雖無定形,何以於看出龍是因時屈伸的靈蟲,鳳是華美長尾的靈禽。 在上古的青銅器上,龍的形象表現出猙獰、神秘和端莊的總體效果。至漢代,它以奪取重的大面,奔放有力的弧線、精巧的點,構成大結構、大動勢的主調,突破了神秘離奇氣氛的束縛。唐時,賦予它平和溫馴的人化性格,形成富麗雍容、生楊勃勃的風貌。宋元至明清時期,講究靡麗之風,由精工細巧轉向繁瑣堆砌,介與間的龍鳳圖案卻始終保持著質朴、明朗、簡練、生動的風格,具有強烈的生活氣息。
在實際應用中,龍歷來代表一種權威或勢力,神性日增。
龍的各部位都有特定的寓意:突起的前額表示聰明智慧;鹿角表示社稷和長壽;牛耳寓意名列魁首;虎眼表現威嚴;魔爪表現勇猛;劍眉象徵英武;獅鼻復象徵寶貴;金魚尾象徵靈活;馬齒象徵勤勞和善良等。天安門前石華表的雲龍、山東曲阜孔子廟的盤雲龍石柱、故宮龍床等都是歷史上皇權的標記。而鳳鳥卻更多世俗的人情味,較少神性。古話稱"有鳳來儀"、"鳳凰於飛",這種理想的靈禽歷來被當作吉祥幸福的化身,並且還象徵著美滿的愛情。"龍鳳呈祥"的主題在宮廷藝術中比較滸,龍則表示皇帝,鳳則作為女性後妃的象徵。今天,龍鳳的圖案已和千萬人民藝術創造熱情重新結合,在建築、雕塑、繪畫和工藝美術等領域獲得了無限的藝術生命。
繪制龍紋圖案的突出表現是天子的"龍袍"。其色明黃,領袖俱石青片金綉,綉文金龍九,間以五色雲,領前後正龍各一,左右及交襟處行龍各一,袖端正龍各一,下幅八寶立水裾左右開。龍袍為至尊之服,製作精細,做工考察。如清代龍袍製作,由當時的清宮如意館第一流工師精密設計,作出圖樣,經過皇帝親自審定認可後,才派志差送南京或蘇杭精工督造。有時一件袍料即費工190天。其特種袍服,還要用孔雀尾毛捻線,滿地平鋪,另用細線橫界,上面再用米料大珍珠串綴,綉成龍鳳或團花圖案。其費工之大,用料之奢,都駭人聽聞。
古代還有繪制龍的圖案的龍旗。龍旗從周代就開始有了,到宋代龍旗已有12種之多,如黃龍旗、青龍旗等。龍旗的種類雖然比較多,但所有龍旗的圖案大致相似,皆為青質黃闌,赤火焰間彩腳步,再繪上各種不同形態的龍的圖象。如蟠龍戲珠旗就是龍旗的一種,上面畫有黃龍背負河圖的圖案,所以又稱"黃龍負圖旗"。
隋趄隋煬帝為了自己奢靡浮華游樂的需要,還建造了"龍舟"和"龍舟船隊"。其"龍舟"建造和陳設極其豪華考察。以"龍"命名的"龍尾硯",是歙硯中的珍品,因以婺源的龍尾石製成,故名。其硯石質剛而柔,潤瑩潔,撫之若膚,摩之無響,色碧似玉,紋理爛漫,為硯工因材施藝提供了廣闊的餘地。硯工根據石料形狀、顏色、花紋的殊異,精心設計,刻意雕琢,製成圖飾勻稱、刀法挺拔、剔透玲瓏的方硯、圓硯。
服飾上使用龍的圖案加以裝飾由來已久,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只是皇親國戚的專用產品,而且多半為皇帝,龍子,龍孫所壟斷。相傳黃帝認為龍的變化無窮,神通廣大,十分喜歡龍的樣子,就讓他的大臣史皇在他的衣服上畫上龍的圖像,塗以五彩,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件"龍袍"。因為皇帝自稱或被認為是"真龍天子",所以在他的家族中,龍是必不可缺的標識:皇帝頭戴龍冠--以雙龍圖案鑲邊的帽子;身穿龍袍--前後胸各有一條猛龍盤成一團,雜以雲朵;腰系龍帶--以龍為主要圖案的腰帶,佩以龍、鳳玉佩……這些我們在博物館、在皇陵、在民間藝術中都曾親眼見過。至於皇帝用的東西,也多與龍有關:龍案、龍椅、龍床、龍舟、龍輦等等,皇帝不舒服叫"龍體欠安",皇帝生氣了叫"龍顏大怒",連皇帝直的步子也獨具一傷口,叫"龍行虎步"。
既然是皇族專利,其他人自然就不能輕易染指了。明朝英宗在位時贈送發生過這樣一件趣事,至使後來有了龍袍、蟒袍之分。正德年間,安南國王到北京朝貢,明英宗見分心誠可嘉,一高興就說要賜一件龍袍給他,龍袍象徵江山,豈能輕易送人?但君地無戲言,說出的話,潑出的水,又不能收順回支,怎麼辦呢?大臣們商量了很久時間性,才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變通辦法--將龍袍上的龍減去一爪,變成四爪,三爪向前,一爪缶後,表面上稈起來和龍袍幾無二致辭,其實已不是龍,五爪為龍,四爪為蟒。安南領了一個"冒牌貨",樂不可支地回國去了。
以後皇帝又反蟒袍賜難最親近、最得力的大臣以示獎賞,穿上蟒袍的重臣無不引以為自豪;再往後,連皇宮的奴才,衛士們也穿上了蟒袍,蟒袍已被人看不起了,所以觀眾把戲台上打雜、耍旗、吆喝的人俗稱為"跑龍套",意思是沒有什麼真功夫,只是充個烤而已。
有趣的是,一般的老百姓在反對皇權的同時,也十分注意剝奪龍的皇家專利權,據史書記載,至到唐末及五代時期,民眾的起義就打出了經旗,穿上了自製的龍袍;到了宋朝,與兩宋分庭抗禮的遼、夏、金和後來的蒙元,吸收了中原的漢文化,其首領的服飾也多以龍點綴;更有意思的是在《水滸傳》中有個綠林英雄名字叫史進,渾號"九紋龍",相傳他的身上用墨線紋了九條龍。讎身的人大都有露出這一部分炫耀的潛意識,所以"紋龍"也是"衣"的一部分。
在中國古代神話會傳說中,黃帝和炎帝都是"龍子"。炎黃子孫自然也就是"龍的傳人"。少數民族神話傳說中,同樣也有不少祖先是龍的內容,最典型的是漢代以後就盛傳的哀牢人的祖先故事:
從前,在哀牢山下住著一個名叫沙壹的少女,一次到河邊洗衣服,看見一條魚游來游去,他一時玩心大起,淌進河水去抓它,不小心被子上游漂下來的一根木頭撞了一下,回去後不久就懷孕了,後來一胎生下10個兒子。孩子們漸漸在她撫養下長大了,這天好帶孩子們到河邊戲水,忽見一條龍跳出水面問她:"你為我生的孩子就是他們嗎?"沙壹點點頭,叫孩子們過來,見見父親。孩子們被龍的怪樣嚇得一鬨而散,只有最小的孩子不但不怕它,還好奇地摸摸它的角,扯扯它的須,最後一屁股坐到龍背上,龍很喜歡他,伸出舌頭去舔。沙壹誤以為龍要吃他,急得大叫龍背上的孩子,哀牢話背音近九,坐音近隆,龍以為這是孩子的名字,就叫他九隆。後來,九隆十兄弟娶了後山的十姐妹為妻,繁衍生息,自成一族,共推九隆做了族長。
❹ 中國歷史上有志向並成功的人的故事.
一、張海迪
差率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被押送到吳國做奴隸,勾踐忍辱負重伺候吳王三年後,夫差才對他消除戒心並把他送回越國。
其實勾踐並沒有放棄復仇之心,他表面上對吳王服從,但暗中訓練精兵,強政勵治並等待時機反擊吳國。艱苦能鍛煉意志,安逸反而會消磨意志。勾踐害怕自己會貪圖眼前的安逸,消磨報仇雪恥的意志,所以他為自己安排艱苦的生活環境。
他晚上睡覺不用褥,只鋪些柴草(古時叫薪),又在屋裡掛了一隻苦膽,他不時會嘗嘗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
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王後與人民一起參與勞動,在越人同心協力之下把越國強大起來,最後並找到時機,滅亡吳國。
❺ 古代人們講究專利權嗎
古人很大來度,不收專自利費,也沒法收。但有時也由全體性的維權意識,比如紙、絲綢、瓷器、茶葉,之前僅有我國製造,我國因此賺了外國人很多很多錢,沒人會將這些東西的底細告訴外國人,官吏平民也不會帶外國人去造紙坊窯茶山之類的地方,所以這些東西我們賣了幾千年。古人是講版權的,作者將著作賣給出版商(書局),書局一般來說不會互相抄襲,比較講道德
❻ 古今中外名人勤學的故事
1、陸羽棄佛從文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
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這就是陸羽棄佛從文的勵志故事。
2、勤學好問的伽利略
伽利略17歲那年,考進了比薩大學醫科專業。他喜歡提問題,不問個水落石出決不罷休。有一次上課,比羅教授講胚胎學。他講道:「母親生男孩還是生女孩,是由父親的強弱決定的。父親身體強壯,母親就生男孩;父親身體衰弱,母親就生女孩。」比羅教授的話音剛落,伽利略就舉手說道:「老師,我有疑問。」
比羅教授不高興地說:「你提的問題太多了!你是個學生,上課時應該認真聽老師講,多記筆記,不要胡思亂想,動不動就提問題,影響同學們學習!」「這不是胡思亂想,也不是動不動就提問題。我的鄰居,男的身體非常強壯,可他的妻子一連生了5個女兒。
這與老師講的正好相反,這該怎麼解釋?」伽利略沒有被比羅教授嚇倒,繼續反問。「我是根據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的觀點講的,不會錯!」比羅教授搬出了理論根據,想壓服他。
伽利略繼續說:「難道亞里士多德講的不符合事實,也要硬說是對的嗎?科學一定要與事實符合,否則就不是真正的科學。」比羅教授被問倒了,下不了台。後來,伽利略果然受到了校方的批評,但是,他勇於堅持、好學善問、追求真理的精神卻絲毫沒有改變。正因為這樣,他才最終成為一代科學巨匠。
3、鑿壁借光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鄰家有蠟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牆壁上鑿了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讀書。縣里有個大戶人家不怎麼識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但不要報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希望讀遍主人家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借給匡衡書(用書資助匡衡)。於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學問家。
4、程門立雪
程顥、程頤兄弟倆都是宋代極有學問的人。進士楊時,為了豐富自己的學問,毅然放棄了高官厚祿,跑到河南穎昌拜程顥為師,虛心求教。後來程顥死,他自己也有40多歲,但仍然立志求學,刻苦鑽研,又跑到洛陽去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
於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塊兒到程家去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
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
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游酢並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後來就有了「程門立雪」這個成語,比喻尊敬老師,誠懇求學。從師必須尊師。
5、懸梁刺股
東漢時,有一個叫孫敬的年輕人,孜孜不倦勤奮好學,閉門從早讀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時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時候很容易打盹(瞌睡),為了不因此而影響學習,孫敬想出一個辦法。
他找來一根繩子,一頭綁在自己的頭發上,另一頭綁在房子的房樑上,這樣讀書疲勞打瞌睡的時候只要頭一低,繩子牽住頭發扯痛頭皮,他就會因疼痛而清醒起來再繼續讀書,後來他終於成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