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理解《專利權法》第28條
1、申請人郵寄的申請文件,凡符合受理條件的,以郵件寄出日為申請日。寄出郵版件的郵戳日期不清楚權的,以郵件寄到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的郵戳日為申請日。郵件的郵戳都不清楚的,以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收到日為申請日。如果你郵件的申請文件符合受理條件的話,申請日為:2008.5.6
2、專利申請日對專利申請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專利申請人是否能獲得專利權有直接關系。如果獲得了專利權,專利權的保護期限也從申請日起算。一件專利申請的首次申請日的確定對於專利申請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此後再有相同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就會因為喪失新穎性而不能獲得專利。其次,自首次申請日以後,發明人或申請人就可以實施申請案中申請案中的發明創造或在出版物上發表有關的技術信息,不會由此而破壞專利申請的新穎性。第三,在以後進行的專利審查中,判定新穎性和創造性的"現有技術"都是以首次申請日以前的技術為准。第四,當申請人要求專利申請程序中的國際優先權時,首次申請日可以作為"優先權日"。
② 我國專利法對職務作品的專利權歸屬是如何規定的
新專利法第六條: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專利法》規定,專利申請經實質審查沒有發現駁回理由的,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作出授予專利權的決定,發給專利證書。1992年12月31日以前申請獲得的發明專利權保護期為申請日起十五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權保護期為申請日起五年,期滿前專利權人可申請延展三年。1993年1月1日後至今2013年申請獲得的發明專利權的保護期為申請日起二十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期限為申請日起十年。
③ 專利權有哪些法律特徵
(1)獨占性。是指專利權是一種無形財產權,具有排他性質,任何人要實施專利,回除法律另有規答定的以外,必須得到專利權人的許可,並按雙方協議支付使用費,否則構成侵權。(2)時間性。是指專利權只在授權有效期限內有效,期限屆滿或終止失效後該發明創造就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財富,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利用,專利權的期限是由專利法規定的。(3)地域性。是指一個國家授予的專利權只在授予國或地區的區域范圍內有效,對其它國家或地區沒有法律約束力,每個國家或地區所授予的專利權,其效力是互相獨立的。
④ 如何理解專利法第69條
第69條是關於不構成侵犯專利權的行為的規定。本條屬於例外條款,規定了專利權行使的若干例外情況,這些例外構成了對專利權的限制,以平衡專利權人與專利技術使用者和社會公眾之間的利益,這是各國的普遍作法,各國的專利立法一般都有類似的規定。
本條第一款規定了不視為侵犯專利權的幾種情況,包括專利權用盡、在先使用、外國交通工具臨時過境以及為科學研究和實驗的使用。
①權利用盡:利權人通過自己製造、進口或者通過許可他人製造、進口的專利產品,並予以銷售,就可以從中獲利,權利人的權利已經實現,權利人不應當就同一產品重復獲利。
②先用權:在專利申請以前實施或者准備實施專利技術的行為被稱為在先使用。在先使用產生先用權,可以對抗專利權。這樣規定的原因在於申請並獲得專利權的人不一定是首先作出發明創造的人,也不一定是首先實施該發明創造的人。在專利權人提出其專利申請之前,可能有人已經研究開發出同樣的發明創造,並且已經實施或者准備實施,這樣的人被稱為先用者。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在授予專利權後禁止先用者繼續實施發明創造,顯然有失公平,而且會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因此,有必要對專利權大的權利進行限制。
③過境的外國交通工具上使用專利的行為:交通運輸工具處於不斷運動的過程中,對運輸工具自身使用的專利技術要求專利保護,可能會限制運輸工具進人某些地區,影響國際交通運輸自由;同時,由於運輸工具進入某些地域的時間非常短暫,對其使用的專利技術提供專利保護,在實際操作中也比較困難。
④為科學研究和實驗目的而使用專利的行為:本項規定的原因是,科技創新總是需要在原有的技術基礎上進行,如果為科學研究和實驗的目的而使用有關專利都需要徵得專利權人的許可,可能會妨礙他人進行研究開發,不利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從而有悖於專利法的立法宗旨。
⑤ 誰知道專利法第33條的內容是什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申請人可以對其專利申請文件進行修改,但是,對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記載的范圍,對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圖片或者照片表示的范圍。
專利制度是通過賦予申請人或者專利權人一定的權益並要求其完成一定的義務來實現鼓勵創新的制度目的。申請日則是申請人或者專利權人權益和義務產生的時間起點,其申請日提交的專利申請文件是劃定申請人與社會公眾權益界限的基礎。
如果申請人對專利申請文件的修改破壞這項基礎,則會使得申請人通過該修改不當獲利,損害依賴於該原始申請文件的社會公眾的法律安全性。另一方面,由於文字描述本身存在天然的局限性或者片面性。
因此,申請人在申請日提交的專利申請文件不可能盡善盡美地描述其真實的意思表示,而且其在專利申請文件中不可能也不需要對其發明創造進行事無巨細的描述,因此,如果僅依據專利申請文件明確記載的文字作為劃定申請人與社會公眾的權益界限的基礎。
而忽視申請人在專利申請文件中對其發明的真實意思表示,則不能給予申請人更合理的權益保護,也不符合專利法鼓勵發明創造、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立法目的。
(5)專利權法條擴展閱讀:
專利法第三十三條的立法本意實際上是基於申請人與社會公眾的權益關系的產生始於申請日,需要且必須通過申請日提交的申請文件表達、固定申請人在申請日完成的發明創造,從而確定劃分申請人與社會公眾之間權益界限的基礎。
簡而言之,允許申請人基於其在申請日的真實意思表示對專利申請文件進行修改,但不得通過修改使得申請人不當獲利,損害依賴於原始申請文件的社會公眾的法律安全性。
專利法第三十三條的適用不能僅僅局限於該明確記載的文字信息,而是要立足於專利法第三十三條的立法本意,客觀地去確定「原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記載的范圍」究竟有多大。這個確定的過程就是所說的「直接地、毫無疑義地」的判斷過程。
本領域技術人員依據原始申請文件明確記載的信息,從申請人真實意思表示的角度「直接地、毫無疑義地」確定的申請文件客觀、准確表達的技術信息集合,構成了允許申請人修改的最大范圍,即專利法第三十三條所稱的原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記載的范圍。
⑥ 請問專利法第25條是什麼內容謝謝。
您好,根據您提供的資料,查詢到的結果為:
專利法:
第二十五條 對下列各項,不授予專專利權:
(一)屬科學發現;
(二)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
(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四)動物和植物品種;
(五)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
(六)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
對前款第(四)項所列產品的生產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規定授予專利權。
實施細則:
第二十五條 發明專利申請人依照本細則第二十四條的規定保藏生物材料樣品的,在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需要將該專利申請所涉及的生物材料作為實驗目的使用的,應當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請求,並寫明下列事項:
(一)請求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地址;
(二)不向其他任何人提供該生物材料的保證;
(三)在授予專利權前,只作為實驗目的使用的保證。
如果您還有什麼問題需要咨詢,可以隨時網路HI我,竭誠為您解答相關問題。
⑦ 如何理解專利法第9條第1款 同樣的發明創造只能授予一項專利權
提問者,對「專利法第9條第1款 同樣的發明創造只能授予一項專利權」,專利法釋義-第一章 總則對此有明確釋義,即專利權是獨占權、專有權。對一項發明創造,只能向一個特定主體授予一項專利,即所謂的「一發明一專利」原則或稱「專利不重復」原則。如果對同一項發明創造向兩個以上的不同主體授予專利權,顯然與專利權的獨占或專有的性質相悖。那麼,當有兩個以上的主體完成了同樣的發明創造並都提出專利申請時,應當如何處理呢?國際上有兩種處理辦法。一種辦法稱為先發明原則。即兩個以上的主體就同樣的發明創造提出專利申請時,不論提出申請的先後,專利權授予最先發明的申請人。這種處理辦法,有利於保護先發明人的利益,但是,也有其明顯的不足。一是不利於充分發揮專利制度鼓勵技術公開和交流的作用。因為按照先發明原則,不論先發明人是否提出專利申請,都不影響其在後提出申請時可優先取得專利的權利。因此,先發明人完全可以先不提出專利申請,對其發明保密,一旦他人就同樣的發明創造提出專利申請時,先發明人仍可因其發明在先而申請並取得專利。二是對已取得的專利權而言,也會因發明在先原則而影響其穩定性。同時,也給專利審查造成很多麻煩。因為查清誰的發明在先往往比較困難,會增加審查的費用,降低審查效率。目前實行先發明原則的只有美國等極少數國家。另一種辦法是先申請原則。即當兩個以上的主體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時,不論誰發明在先,專利權授予最先提出專利申請的人。實行這一原則,可以克服先發明原則的弊端,有利於鼓勵發明人及時提出專利申請,充分發揮專利制度促進技術公開和交流的作用;同時,由於只需要看誰的申請在先,而不需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確定誰是先發明人,可以大大提高對專利申請審查的效率。因此,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實行申請在先的原則。按照本條的規定,我國專利法在處理兩個以上的主體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時,也實行申請在先的原則。
⑧ 侵犯專利權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都知道專利權受到法律保護,而嚴重的侵犯專利權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侵權人依法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在法律中規定的侵犯專利權需要承擔什麼責任?對此,小編將在下面的文章中就該問題做詳細的闡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侵犯專利權需要承擔什麼責任一、侵犯專利權需要承擔什麼責任專利侵權的行為是常見的,侵犯專利權就是通過假冒、擅自銷售等方式對專利權人合法所有的專利進行侵犯,那麼專利侵權行為應負哪些法律責任?根據有關法律的規定,專利侵權行為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與刑事責任。1、行政責任對專利侵權行為,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有權責令侵權行為人停止侵權行為、責令改正、罰款等,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還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2、民事責任(1)停止侵權,是指專利侵權行為人應當根據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的處理決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實施的專利侵權行為。(2)賠償損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專利權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確定;被侵權人所受到的損失或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可以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3)消除影響。在侵權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給專利產品在市場上的商譽造成損害時,侵權行為人就應當採用適當的方式承擔消除影響的法律責任,承認自己的侵權行為,以達到消除對專利產品造成的不良影響。3、刑事責任依照專利法和刑法的規定,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應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二、專利侵權的取證方法權利人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選擇一種最為有利可行的取證方法,尤為重要。其主要方式如下:1、自行取證和委託律師調查取證由於知識產權案件專業性較強,由權利人自行取證,對取證的方向和范圍把握的十分准確會有一定的難度。律師是專門從事法律工作的,以向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為職業。律師不僅具有豐富的法律知識,而且具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和熟練的訴訟技巧,能在不同的訴訟階段為當事人做出適當的選擇。一般說來,律師調查取證要比當事人調查取證方便得多,收集證據的范圍也更加廣泛、精確。在司法實踐中法官往往也會對律師另眼相待、提供更多的方便。2、申請公證機關進行證據保全公證機關的法定業務之一便是保全證據。公證證據具有推定為真的效果。《民事訴訟法》第59條規定:人民法院對經過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應當確認其效力。但是,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公證機關對證據進行保全,其效果與法院依職權所進行的保全,是相等的。在訴前,當事人能夠充分運用公證機關收集、保全證據,是一個做好訴前准備的有效措施。3、申請法院進行訴前證據保全2002年最高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5條:法律、司法解釋規定訴前證據保全的,依照其規定辦理。這就為當事人或利害關系人向法院申請訴前證據保全確定了一個合法依據。最高法院2002年1月實施的司法解釋《關於訴前停止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和保全證據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規定了在商標權侵權案件中,可以申請訴前證據保全。最高法院2001年7月1日實施的《關於訴前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16條也規定了訴前證據保全。最高法院2002年10月15日實施的《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以下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其中有一項就是: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訴前證據保全案件。可見,申請訴前證據保全在知識產權侵權案件中是大量存在的。保全措施後,當事人或利害關系人應在法定時間段里提起訴訟。如果沒有向法院提起訴訟,則此種保全措施應當予以解除,或者將有關證據予以銷毀或發還,同時申請人還要就此所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4、申請人民法院調取證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取得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基於此當事人往往在提起專利侵權,商標侵權和著作權侵權訴訟的同時,提出一份調取證據申請,調取的證據通常又分為三類:(1)保全被控侵權產品(2)調查被控侵權單位的財務賬冊,以便確定賠償額(3)調取被控侵權人存在侵權的證據。根據《民事訴訟法》及最高法院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法院調查收集證據有兩種運作方式:一是主動依職權調查收集證據。在涉及可能有損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事實以及有關程序事項時,法院應當主動依職權調查和收集證據,而無需當事人提出取證申請。二是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取證。在法院主動依職權調取證據的范圍被縮小了以後,當事人提出證據調查的申請變得日益重要。如果缺乏當事人及時提出的證據調查申請,法院一般不主動調查證據。在當事人提出證據調查申請後,法院是否啟動調查取證的機制還取決於法院的審查判斷,只有在當事人提出的該項申請符合法院取證范圍之時,法院才有義務調查取證,否則法院應當駁回該項申請。當事人申請法院調查取證應當注意兩點:一是申請調查的證據范圍,必須符合法定情形;二是此項申請必須注意舉證時限。法院通常採取的措施是對易拍照的被控侵權產品採用拍照的方式,或採用記錄下被控侵權產品的技術特徵的方式,對易於調取的書籍、商標實物等採用扣押、提取等手法,而對於被控侵權人的財務賬冊往往因侵權人的阻撓或隱藏而極難得到。5、申請行政機關調查取證我國的《專利行政執法辦法》第五章對調查取證有專章規定。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在查處案件的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依職權調查收集有關證據。可以查閱、復制與案件有關的合同、帳冊等有關文件;詢問當事人和證人;採用測量、拍照、攝像等方式進行現場勘驗。涉嫌侵犯製造方法專利權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要求被調查人進行現場演示。涉及產品專利的,可以從涉嫌侵權的產品中抽取樣品。不管採取那種方法收集證據,都要以客觀性為前提,只有客觀真實的證據才有證明力。千萬不能篡改、偽造證據,否則要承擔法律責任。
⑨ 我國專利法對專利權歸屬的規定
一、專利權專利權主要是指專利;專利是一項發明創造,即發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向國家專利審批機關提出專利申請,經依法審查合格後,向專利申請人授予在規定的時間內對該項發明創造享有的權利。
專利可以保護技術創新,如果發明人創造了具有創新及實用性的工藝方法、機器、產品或者對它們有所改進,都可以申請專利。在一個國家獲得了專利,專利權人在這個國家就對其發明創造享有獨占權,即享有壟斷性的生產、製造、使用、銷售和進口的權利。可見;專利權人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
專利權是各國專利局或專利主管部門依法授予專利申請人的一種專有權利。我國專利權,是由國務院專利行政主管機關授予的,在專利權的保護有效期限內,專利權可以贈與、轉讓、繼承。所以,專利權人是可以變更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10條的規定:「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可以轉讓。」
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向外國人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必須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批准。
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當事人必須訂立書面合同,並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登記,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予以公告。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轉讓登記之日起生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有關規定,國務院專利局授予的專利有以下三種:(一)發明專利發明專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一款的規定:「專利法所稱的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該項規定說明發明專利包括「產品發明」和「方法發明」兩大類,同時對現有產品或者方法進行改進獲取的專利。
(二)實用新型專利實用新型專利;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二款的規定:「專利法所稱的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該項規定了實用新型是專指具有一定形狀、構造的產品或設計方案而獲取的專利。
(三)外觀設計專利外觀設計專利;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三款的規定:「專利法所稱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根據該項的規定外觀設計專利具有以下特點:1.是與產品相結合的外觀設計;2.能在工業上應用的外觀設計;3.能給人以美的享受的外觀設計。
由此而獲取的專利,則屬於外觀設計專利。
二、專利權的特徵專利權人對其發明創造享有獨占性的使用、銷售和進口的權利,其他單位或個人未經授權或者許可不得以生產經營為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和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和進口依照其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一個國家按照本國專利法授予的專利權,僅在該國法律管轄的范圍內有效,對其他國家沒有任何約束力,外國對該專利權不承擔保護義務,如果某人的發明創造在我國已獲得專利權,他只在我國享有專利權,其他人在我國未經專利權人授權或者許可使用該發明創造的,則為侵權,若他人在別國製造使用或銷售該發明創造則不構成侵權行為。專利權人對由法律賦予其發明創造的專利權只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內有效,期限屆滿後,專利權人對其不享有專有權,即任何單位或個人都可以無償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二十年,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十年。」由此可見;專利權具有專有性、地域性和時間性的特徵。
1.專有性:專有性也稱獨占性,這種權利具有壟斷的排他性;非專利權人要想使用他人的專利技術,必須依法徵得專利權人的同意或許可後方可使用。否則,就構成侵權。
2.地域性:是指一個國家的專利局或專利主管機關依照該國的專利法所授予的專利權,那麼專利權人只有在該國的法律管轄的范圍內享有專有權或獨占權。
3.時間性:是指專利權人對其發明創造擁有法律賦予的專用權只是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內有效,期限屆滿後,專利權人對其發明創造就不再享有製造、使用、銷售和進口的專有權。專利權的法律保護具有時間性,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二十年,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十年,均自申請之日起計算。至此,原來受法律保護的發明創造就成了社會的公共財富,任何單位或個人都可以無償地使用。
三、專利權的歸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歸下列人員所有:(一)職務發明創造的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歸單位所有;(二)非職務發明創造的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歸個人所有;(三)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其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依其合同約定決定;(四)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各方在協議中約定的以外,其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人屬於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五)單位或者個人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委託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委託書中有約定的外,其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歸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所有;(六)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專利權授予最先申請的人。如果有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同時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應在收到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的通知後自行協商確定申請人。
總之;專利權的歸屬與專利申請權的歸屬基本是一致的。在資本主義國家,職務發明的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均歸僱主所有;在社會主義國家,職務發明的專利申請權歸發明人所在單位所有。世界各國,就非職務發明的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均歸發明人所有。
四、對專利權人的限制專利權實質上是一種具有排他性的獨占權。然而,各國專利法都從本國利益和社會利益出發,對專利權人的權利作出一些限制性的規定,以防止專利權人濫用其專利權。我國《專利法》對此也作出了一些限制性的規定。主要有兩種;(一)不視為侵權的實施專利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63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1.專利權人製造、進口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進口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售出後,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該產品的;2.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製造有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已經作好製造、使用的必要准備,並且僅在原有的范圍內繼續製造、使用的;3.臨時通過中國領陸、領水、領空的外國運輸工具,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共同參加的國際公約,或者依照互惠原則,為運輸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裝置和設備中使用有關專利技術的;4.專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的。
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並售出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能證明其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二)強制許可或指令許可實施專利的行為1.依法強制許可實施有關專利的;強制許可是指不經專利權人自願同意,直接由專利局依照專利法的規定允許第三者實施有關專利的一項強制措施。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51、52、53條對強制許可作出了具體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54條並規定了取得強制許可的單位或個人應當給予專利權人支付合理的使用費。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14條的規定:「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的發明專利,對國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義的,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報經國務院批准,可以決定在批準的范圍內推廣應用,允許指定的單位實施,由實施單位按照國家規定向專利權人支付使用費。
中國集體所有制單位和個人的發明專利,對國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義,需要推廣應用的,參照前款規定辦理。「可見;國家對此作出了指令許可或計劃許可,但只適用於中國專利權人。
五、專利權人的權利和義務專利權人是專利權的所有人及持有人的統稱。即專利申請被批准時,被授予專利權的專利申請人。專利權人既可以是單位也可以是個人。
專利申請被授予專利權後,專利權人享有專有的專利權利。除專利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該專利,專利權人可依照自己的意願獨自利用自己的發明創造,也可以把專利實施權轉讓給他人。通過訂立許可合同,被許可方取得專利實施權並向專利權人技術專利使用費。被許可人無權允許合同規定以外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實施該專利。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申請人可以要求實施其發明的單位或者個人支付適當的費用。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應當對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給予將勵;發明創造專利實施後,根據其推廣應用的范圍和取得的經濟效益,對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給予合理的報酬。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有在專利文件中寫明自己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權利。
專利權人的權利包括:1.獨占權;專利權人對其專利享有獨占權,任何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以生產經營為目的,製造、使用或銷售其專利產品或使用其專利方法。
2.許可實施權;專利權人有許可任何人實施其專利的權利,這種許可必須通過訂立許可合同並向專利權人支付使用費的方式來取得許可實施權;但是,被許可方無權允許合同規定以外的任何人實施該專利。
3.轉讓權;專利權人有轉讓其專利權的權利;轉讓專利權必須訂立書面合同,並經專利局登記和公告後生效。
4.標記權;國家知識產權局規定:從2003年7月1日起標注專利標記和專利號應當標明專利類別,例如中國發明專利、中國實用新型專利、中國外觀設計專利,同時表明授權專利號。專利權人有權在其專利產品或者該產品的包裝上標明專利標記和專利號。
5.放棄權;專利權人有權通過向專利局提交書面申請或以不交納年費的方式放棄其專利權;專利權被放棄之後,其專利技術即成為全社會共同財富,任何人均可無償使用。
6.請求保護權;當專利權沒有得到專利權人的許可,擅自利用專利技術而構成的侵權行為,專利權人有權請求專利管理機關進行處理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以便獲得法律保護,專利權人有權要求侵犯人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經濟損失。
專利發明人有權獲得署名權,有權獲得獎勵和報酬,被授予專利權的國有企事業單位應當自專利權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內發給發明人獎金。一項發明專利最低不少於2000元,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不少於500元。實施專利後也應從利潤中提取2%和0.2%獎勵給發明和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發明人。
專利權人負有繳納年費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專利權人應當自被授予專利權的當年開始繳納年費。」可見;不按規定交納年費,其專利無效。因此專利權人每年必須按規定交納年費,來維持其合法權利,否則視為自動放充專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