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非正常專利是什麼
法律分析:《關於規范申請專利行為的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非正常申請專利行為是指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以保護創新為目的,不以真實發明創造活動為基礎,為牟取不正當利益或者虛構創新業績、服務績效,單獨或者勾聯提交各類專利申請、代理專利申請、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等行為。
法律依據:《關於規范申請專利行為的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非正常申請專利行為是指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以保護創新為目的,不以真實發明創造活動為基礎,為牟取不正當利益或者虛構創新業績、服務績效,單獨或者勾聯提交各類專利申請、代理專利申請、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等行為。
下列各類行為屬於本辦法所稱非正常申請專利行為:
(一)同時或者先後提交發明創造內容明顯相同、或者實質上由不同發明創造特徵或要素簡單組合變化而形成的多件專利申請的;
(二)所提交專利申請存在編造、偽造或變造發明創造內容、實驗數據或技術效果,或者抄襲、簡單替換、拼湊現有技術或現有設計等類似情況的;
(三)所提交專利申請的發明創造與申請人、發明人實際研發能力及資源條件明顯不符的;
(四)所提交多件專利申請的發明創造內容系主要利用計算機程序或者其他技術隨機生成的;
(五)所提交專利申請的發明創造系為規避可專利性審查目的而故意形成的明顯不符合技術改進或設計常理,或者無實際保護價值的變劣、堆砌、非必要縮限保護范圍的發明創造,或者無任何檢索和審查意義的內容;
(六)為逃避打擊非正常申請專利行為監管措施而將實質上與特定單位、個人或地址關聯的多件專利申請分散、先後或異地提交的;
(七)不以實施專利技術、設計或其他正當目的倒買倒賣專利申請權或專利權,或者虛假變更發明人、設計人的;
(八)專利代理機構、專利代理師,或者其他機構或個人,代理、誘導、教唆、幫助他人或者與之合謀實施各類非正常申請專利行為的;
(九)違反誠實信用原則、擾亂正常專利工作秩序的其他非正常申請專利行為及相關行為。
② 談如何避免非正常申請 ——兼談發明人在高質量專利申請中的作用
How to Avoid Abnormal Applications
——And the role of inventors in high quality patent applications
摘要:
本文結合當下業內熱烈討論的非正常申請,指出了比這種為吃政策紅利而進行的非正常申請,更為嚴峻、更廣泛存在,也更有現實討論意義的,實際上也是非正常申請的低質量專利申請。並試著提出了針對該問題的一些解決之道,即讓發明人從「要我申請」轉變為「我要申請」。因為只有發明人自己主動了、積極了,覺得專利申請的事更主要是自己的事,而非只是單位和老闆的事,他才可能花很多心思在這上面。才會在提出任何一個申報計劃時,先去花時間調查研究現有技術大體都是怎麼做的。才會在與專利代理人進行技術方案溝通時,唯恐專利代理人沒有時間,而不是唯恐浪費自己的時間。
關鍵詞:
非正常申請、高質量專利申請、要我申請、我要申請、激勵相容
今年以來,尤其在國家知識產權局01月27日和03月11日,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相繼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嚴格規范專利申請行為的通知》和《關於規范申請專利行為的辦法》之後,非正常申請和打擊非正常申請顯然已經成為知識產權相關領域最為熱門的話題。
而沒有排他性保護作用的專利,非但包括那些從申請之初就不是為了保護創新的專利申請,而且更多包括的是那些以為能保護創新,最終卻沒有一分錢的排他性保護價值的專利。而且這種低質量的專利申請在非正常專利申請中的比例甚至可能還要遠高於那些更為明顯的或故意為之的非正常申請。
筆者這里並不想談那些故意為之的非正常申請,因為那種情況可能更是申請人的一種政策套利的玩法,它自有一套邏輯體系。但也只是特殊時期、特殊政策下的特殊產物,隨著時間推移、政策改變這些特殊產物自然就會消失,不足為患也不足為道。筆者在此想重點討論的是,申請人應該如何避免非正常申請。或者說,如何避免使自己的專利申請成為實質上的低質量的非正常申請,或者說,如何才能做到高質量專利申請。
實際上在《通知》和《辦法》這兩份文件中,除了非正常申請外,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就是「高質量專利申請」。但鑒於業內經常熱衷於談論「高價值專利」,所以筆者覺得有必要先對「高價值專利權利」和「高質量專利申請」作一個區別論述。
首先,專利權本質上是一種排他性和禁止性權利。所以不能在實質上達成排他和禁止的專利權本質上就是毫無價值的專利權利。
或有人說,排他性只是專利權的法律價值和市場價值,專利還有其作為技術文獻的技術價值呢?我想這樣說的人,首先是混淆了專利權與專利文獻的區別,因為即使專利文獻有一些內在價值,也不必然得出專利權就具有價值的結論。其次如果發明人在申請專利的同時或之後也發表了技術內容更為詳實的相關論文,那專利文獻作為技術文獻的價值也是盪然無存的,更妄論專利權的技術價值。
所以說,「高價值專利」成立的基本前提應是專利申請文件的撰寫是合格的,缺少這個基本前提而談高價值專利是沒有意義的。所以「高質量專利申請」某種程度上就是「高價值專利權利」的必要條件,但卻並不是充要條件。也就是說,通過「高質量專利申請」獲得的專利權未必就一定會有「高價值專利權利」,而具有「高價值專利權利」的專利也未必就是「高質量專利申請」。兩者只能說是有一個密切的相關性,正如所謂的「成功人士」與個人的優秀與努力也只具有較強的相關性,而並不具有必然性。
雖然對於「高價值專利權利」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對於「高質量專利申請」,只要申請人能明白專利保護的基本邏輯,能找到合格的專利代理機構,能讓發明人積極配合專利代理人,最終那完成一份較高質量的專利申請卻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而且也是專利代理機構的代理服務在獲得合理對價後的應有之義。
但現實中很多申請人經常又是很難獲得一份高質量專利申請。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申請人不願意為自己的專利申請支付合適的價格,一分錢一分貨,拿兩千塊錢的代理費希望得到一個一萬塊錢水平的撰寫案顯然是不現實的。當然也包括申請人自己對專利保護邏輯的一些錯誤認識,以為自己只要獲得了授權證書,就達到專利保護目的了。所以對獲得的專利權的質量根本漠不關心,甚至也不知道怎麼關心或怎麼評判專利權的價值,以及有沒有價值。
但在所有這些原因中,還有一個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發明人根本就沒有意願和動力去配合專利代理人完成一份高質量專利申請(本文說的專利申請主要都是指單位申請人的申請)。
筆者作為專利代理人就經常會遇到那種發明人裝糊塗的情況,他們心裡好像在說,不就是申請個專利嘛,你較什麼真呢?可是發明人一旦不願較真、一旦裝起糊塗,想糊弄事。那最後申請人即使僥幸獲得專利權,八成也是那種為專利而專利的垃圾專利。
舉一個我親身經歷的例子。在我代理的一個案子中,對發明要解決的一個核心技術問題,我問發明人現有技術是怎麼做的?他告訴我他也不知道。我說依據常識性判斷,這件事現實中是有人在做的。所以現有技術中肯定會有不至一種的做法,那麼我們就應該先弄清楚現有技術都是怎麼做的,這樣我們才可能界定出我們的技術方案到底不同在什麼地方。現有技術的做法就是我們想要申請保護的技術方案的參照系,沒有一個明確和確定的參照系而談運動、談增量、談變化,就都是扯淡,都是耍流氓。但是我的這位發明人在網上找了半天或許也尋問了一些人後,告訴我說,這件事現有技術中沒有人這么做。
我能說什麼呢?我頂多就是以我的常識性判斷再去做一些查新檢索,但我畢竟並不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我所能了解的情況,一般不會比發明人更多。所以,我即使做完查新檢索也很難就有什麼更好的結果。所以,最後的申請文件撰寫大概率只能按發明人說的,現有技術中不存在相關技術方案的情況去撰寫。這樣撰寫當然是容易寫的,但這樣撰寫的申請文件,就授權估計都會比較難,更勿論授權後的專利權質量。
而這種低質量的專利申請本質上來說,就是為專利而專利,不為保護創新而進行的非正常申請,即使技術方案中可能有創新性的技術貢獻。而且,這時申請人肯定會為自己的申請被評價為非正常申請大為不服、大叫冤屈,但實際上這種專利申請,在筆者看來就是切切實實的低質量的非正常申請。
而要命的是,目前國內的大多專利申請可能都是這種低質量的專利申請。而這種低質量專利申請的一些顯著特點就是,申請人以為自己進行的是正常的、有質量的專利申請,而發明人其實只是在應付差事或完成指標。發明人不上心的結果就是,技術交底書寫的邏輯混亂、不清不楚,又很不情願花費自己的時間跟專利代理人做深入溝通。而致使專利代理人在撰寫申請文件時通常連徹底搞懂技術方案都很難,更不要說去抓取和提煉發明構思的本質和實質。但申請文件的權利要求如果不能准確界定出發明構思的本質和實質,而只停留在對技術方案表象與形式上的照貓畫虎,那這樣的權利要求即使僥幸授權,在最後真正想行權時通常也是廢的。
而且如果發明人很不上心,那他也就幾乎不太可能花很多時間,去對相關的現有技術做充分的調查研究。但發明人如果連自己提出的技術方案的現有技術大體都是怎麼做的都不清楚,那這種專利申請根本上其實是很可笑、很滑稽的。
試想現有技術中明明早就有了相關問題的解決方案,發明人卻為了應付差事或完成指標,非得靠自己「聰明」的大腦去想出一個該問題的解決方案來,還美其名曰是自己完成的發明構思,並要以此申請專利。那豈不可笑、可嘆、又可悲。
而且,或還有一種更可悲的情況,就是申請人投入大量科研經費讓一堆技術人員去完成一個技術攻關,最後確實解決了一些相關技術問題,並且信心滿滿地要去申請專利。而且可能還會想,我們實際解決了一些技術問題,完成了一些發明創造,當然可以拿相關的技術方案去申請專利了。但問題是他們在做技術攻關前,可能並沒有做充分的現有技術檢索,而實際上完成的不過是「重新發明輪子」的多餘之舉。而對現有技術已經存在的,自己又重新發明的輪子要去申請專利,顯然也是不可能有什麼結果的。最典型的就是有一個發明人曾經質問我,我們自己完成的發明難道就不叫發明嗎?真叫我無言以對。
以上這些林林總總的情況,說到底其實只有一個問題,就是發明人對專利申請,尤其對高質量專利申請可能並不感冒。因為發明人在拿著既定工資的情況下,只要讓老闆高興了,只要完成差事、完成指標就好。他沒有理由、也沒有意願,在專利申請這件事上過於浪費自己的時間去跟專利代理人較真,而且這還得是專利代理人有意願去較真的情況下。而實際情況是,專利代理人如果接到的只是一個低價格的案子,那他巴不得發明人不要跟他較真,巴不得相互之間糊弄一下,快速完成申請文件的撰寫,快速提交上去完事。而這樣完成的低質量的專利申請能不是垃圾專利才怪?而這種專利即使國家知識產權局不評判其為非正常申請,但顯然它就是地地道道、切切實實的非正常申請。而且更應當是申請人、國知局、全社會、全國家,要努力阻止和避免的非正常申請。相比而言,那些為吃點政策紅利的非正常申請,在這種更廣范圍、更大比例的非正常申請的「主力軍」面前則是小巫見大巫了。
所以,筆者認為國家知識產權局在肅清專利資助政策造成的為吃政策紅利而進行的非正常申請的同時,更應關注更廣泛存在那些申請人自知或不自知、自覺或不自覺的低質量申請,也只有改進這種廣泛存在的低質量專利申請,全面高質量專利申請的美好願望才有可能最終實現。否則,如果只將關注焦點放在那些因過去政策導致的為吃政策紅利而進行的非正常申請上,而忽視了這種更大范圍,更具實質意義的「非正常申請」,也即廣泛存在於單位申請人中的低質量專利申請,那我們實現高質量專利申請的路可能還要走很遠很遠。別說「十四五」期間讓萬人高質量專利申請達到多少,就是再過兩個五年計劃,實現全面而廣泛的高質量專利申請也很難。
而真正的高質量申請說一千道一萬,在筆者看來,其實只有一點,就是讓發明人從「要我申請」轉變為「我要申請」。只有發明人自己主動了、積極了,覺得專利申請的事更主要是自己的事,而非只是單位和老闆的事,他才可能花很多心思在這上面。才會在提出任何一個申報計劃時,先去花時間調查研究現有技術大體都是怎麼做的。才會在與專利代理人進行技術方案溝通時,唯恐專利代理人沒有時間,而不是唯恐浪費自己的時間。而這背後必然是對發明人恰當的利益分配,或者叫單位申請人與職務發明人之間的激勵相容。或者就直接讓發明人或發明人團隊去主導專利申請、運營以及轉讓,而單位只起一個平台整合的作用,主要保有對專利權的名義持有權和實際使用權就夠了。當然專利申請和維持的相關費用主要還應該由單位來出,發明人或發明人團隊也可以根據其與單位之間的協議承擔一部分。這一點或也恰恰是美國的拜杜法案得以產生成效的根本原因,而各種中國版的「拜杜法案」之所以難以奏效,根本原因還在於沒有突出發明人或發明人團隊在專利申請和運營中的主導地位,也即沒有在根本上實現發明人從「要我申請」到「我要申請」的轉變。
而且在筆者看來,職務發明人與單位申請人至少在技術研發與專利申請這件事上應該是藉助單位平台相互成就的合作共贏關系,而不是給一分錢、出一分力的買賣僱用關系。如果單位申請人不願讓利給職務發明人,職務發明人就不太可能心甘情願地花費時間精力,配合專利代理機構完成高質量專利申請,單位申請人也就很難得到真正有用的高價值專利權利,最終就只會形成一個職務發明人與單位申請人兩敗俱傷的雙輸局面,而難有雙贏的可能。
以上就是筆者對如何避免非正常申請的一些粗略想法。這件事可能是很難,但就其現實意義而言卻不容忽視。非但申請人層面不應該忽視,國家層面也不應該忽視。因為於申請人這是關系自己切身利益的事,而於國家這則是從根本上全面提高專利申請質量的關隘與挑戰所在。而那些為吃政策紅利而進行的非正常申請,相比這一真正的關隘和挑戰,或只是國家層面應為之事的開胃小菜。
③ 專利惡意非正常申請的法律行為是什麼意思
《關於規范專利申請行為的若干規定》(根據第75號局令修正)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非正常申請專利的行為是指:
(一)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內容明顯相同的專利申請;
(二)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明顯抄襲現有技術或者現有設計的專利申請;
(三)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不同材料、組分、配比、部件等簡單替換或者拼湊的專利申請;
(四)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實驗數據或者技術效果明顯編造的專利申請;
(五)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利用計算機技術等隨機生成產品形狀、圖案或者色彩的專利申請;
(六)幫助他人提交或者專利代理機構代理提交本條第一項至第五項所述類型的專利申請。
規定指出,國家知識產權局對非正常申請專利的行為,除依據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對提交的專利申請進行處理外,可以對其予以通報,或建議各地專利管理部門不予資助或獎勵;已經資助或獎勵的,建議全部或部分追還。通過非正常申請專利的行為騙取資助和獎勵,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有關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案例:
近日,天台法院依法對一名故意隱瞞事實、惡意申請執行、妨礙人民法院正常執行秩序的申請執行人李某作出拘留15日的決定。
李某原系某房地產公司的一名設計師,在職期間因勞動報酬問題跟公司發生糾紛。李某於2017年將公司訴至天台法院,該院經審理後判決房產公司支付李某各項報酬合計29399.79元。
李某因為不服一審判決,隨後向台州中院提起上訴。上訴期間,雙方經自行協商後達成和解,房產公司支付李某報酬合計9萬元,李某在收到款項後向二審法院撤回了上訴,這起糾紛就此圓滿解決。
事情過去一年半後,天台法院卻收到一份李某從香港郵寄的執行申請,要求房產公司履行一審判決確定的支付勞動報酬合計29399.79元,法院於同日立案執行。
在執行過程中,天台法院依法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書、財產報告令,並通過網路查控系統凍結了該公司名下銀行存款30000元。
在立案後第三天,該房產公司法務代表向法院提交了一份關於李某濫用訴權、惡意訴訟的報告,並提供了銀行付款憑證和李某的撤訴申請書復印件各一份,以此證明雙方自行和解並履行完畢的事實。
為查明事實,承辦法官立即電話聯系李某核實情況,但李某多次拒接電話,並在電話接通時含糊其辭,迴避問題。
經傳喚,李某到法院接受調查時承認與房產公司除勞務糾紛外無其他經濟糾紛,也收到房產公司支付的人民幣9萬元,並在收到款項後向台州中院書面申請撤訴,但始終否認雙方糾紛已經結清的說法。在接受傳喚後,李某還多次報警稱法院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其行為嚴重擾亂法院正常執行秩序。
④ 非正常專利申請是什麼意思
非正常申請專利的行為包括:
1、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內容明顯相同的專利申請;
2、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明顯抄襲現有技術或者現有設計的專利申請;
3、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不同材料、配比部件等簡單替換或者拼湊的專利申請;
4、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實驗數據或者技術效果明顯編造的專利申請;
5、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利用計算機技術等隨機生成產品形狀、圖案或者色彩的專利申請。
申請發明專利的流程有哪些
1、申請。申請人按照規定提交申請材料;
2、受理和繳費。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申請,當事人繳納專利申請費;
3、初審。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後進行初步審查;
4、提前公布。初步審查後即行公布;
5、實質審查。國家知識產權局根據申請人的請求進行實質審查;
6、授權登記。審查通過後,授權發給發明專利證書,同時予以登記和公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七條
對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非職務發明創造專利申請,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壓制。
第十四條
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共有人對權利的行使有約定的,從其約定。沒有約定的,共有人可以單獨實施或者以普通許可方式許可他人實施該專利;許可他人實施該專利的,收取的使用費應當在共有人之間分配。
除前款規定的情形外,行使共有的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應當取得全體共有人的同意。
⑤ 非正常申請專利的行為
因修來改文件漏洞在申請後提交的文件一源般不屬於「非正常申請專利」的行為,「非正常申請專利」一般指利用專利的形式而想達到其他的非專利保護的目的,比如,有人和/或事務所為了獲得高新企業,就隨便亂抄亂造專利的那種情況。
你的這種情況,唯一可能的就是,你的在後修改已經超出了第一次申請遞交的披露內容,這個不符合現行專利法第33條,會被要求放棄原申請或者被要求放棄本次的修改內容。
⑥ 專利非正常申請是什麼意思
非正常申請專利的行為是指: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內容明顯相同的專利申請;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明顯抄襲現有技術或者現有設計的專利申請;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不同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不同材料、組分、配比、部件等簡單替換或者拼湊的專利申請;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實驗數據或者技術明顯編造的專利申請;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利用計算機技術等隨機生成產品形狀、圖案或者色彩的專利申請;幫助他人提交或者專利代理機構代理提交1至5所述類型的專利申請。
非正常申請專利行為的相關處罰措施:
對於非正常申請專利行為,除依據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對提交的專利申請進行處理外,可以視情節採取下列處理措施:
1.不予減繳專利費用;已經減繳的,要求補繳已經減繳的費用;情節嚴重的,自年度起五年內不予減繳專利費用;
2.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政府網站以及《中國知識產權報》上予以通報,並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3.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利申請數量統計中扣除非正常申請專利的數量;
4.各級知識產權局不予資助或鼓勵;已經資助或者獎勵的,全部部分追還;情節嚴重的,自年度起五年內不予以資助或者獎勵;
5.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議對從事非正常申請專利行為的專利代理機構以及專利代理人採取行業自律措施,必要時專利代理懲戒委員會根據《專利代理懲戒規則(暫行)》的規定給予相應懲戒;
6.通過非正常申請專利的行為騙取資助和獎勵,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有關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第二十二條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屬於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創造性,是指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本法所稱現有技術,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技術。
第二十六條 申請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應當提交請求書、說明書及其摘要和權利要求書等文件。請求書應當寫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名稱,發明人的姓名,申請人姓名或者名稱、地址,以及其他事項。說明書應當對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說明,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准;必要的時候,應當有附圖。摘要應當簡要說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要點。權利要求書應當以說明書為依據,清楚、簡要地限定要求專利保護的范圍。依賴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申請人應當在專利申請文件中說明該遺傳資源的直接來源和原始來源;申請人無法說明原始來源的,應當陳述理由。
⑦ 國家知識產權局對非正常申請專利行為的處理
國家知識產權局對非正常申請專利行為的處理一、什麼是非正常申請專利的行為國家知識產權局對非正常申請專利行為的處理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關於規范專利申請行為的若干規定》(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非正常申請專利的行為是指:(一)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內容明顯相同的專利申請,或者指使他人提交多件內容明顯相同的專利申請;(二)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明顯抄襲現有技術或者現有設計的專利申請,或者指使他人提交多件明顯抄襲現有技術或者現有設計的專利申請;(三)專利代理機構代理提交本條第(一)項或者第(二)項所述類型的專利申請。二、對非正常申請專利行為的處理國家知識產權局對非正常申請專利的行為,除依據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對提交的專利申請進行處理之外,可以視情節採取下列處理措施:(一)不予減緩專利費用;已經減緩的,全部或者部分追繳;(二)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政府網站以及《中國知識產權報》上予以通報;(三)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利申請數量統計中扣除非正常申請專利的數量;(四)建議各地人民政府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不予資助或者獎勵;已經資助或者獎勵的,建議全部或者部分追還;(五)建議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對從事非正常申請專利行為的專利代理機構以及專利代理人採取行業自律措施,必要時建議專利代理懲戒委員會根據《專利代理懲戒規則(暫行)》的規定給予相應懲戒;(六)通過非正常申請專利的行為騙取資助和獎勵,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有關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國家知識產權局在採取上述處理措施前,應當給予當事人陳述意見的機會。
⑧ 第三批非正常申請的專利有哪些
非正常申請的專利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走綠色通道,這種專利是能夠為國家創造巨大價值的。另一種是違規操作的,屬於違法行為,第三批非正常申請的專利有很多,設計科技,管理,電子,汽車等各個行業。
⑨ 如果專利被專利局認定為非正常專利申請,理由是抄襲, 針對已經申請的專利要求補交減免的費用。不交會如何
對於非正常專利申請,基本不可能被授予專利權。
因此,對於這種專利申請,建議不再繼續繳費,專利局繳費有一定期限,過期則視為申請人自動撤回該專利申請。
⑩ 外觀專利會被列入非正常嗎
會被列入非正常
比如: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利用計算機技術隨機生成產品形狀、圖案或色彩的專利申請。
實際例子:某企業集中提交了395件外觀設計申請,包括座墊套、環保袋、手機袋、扇子等平面產品,其中圖案部分絕大多數明顯為圓點,方形等簡單幾何形狀通過變換色彩隨機生成的,屬於沒有形成明顯可辨識的花紋的設計。
這個案例說明專利申請必須要符合專利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