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商標專利 > 古代有無專利權

古代有無專利權

發布時間:2022-09-17 23:22:36

A. 言為公器:古人有知識產權觀念嗎

隨著我國知識產權戰略的提出,知識產權的制度構建和保護日益成為學界關注的焦點。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建設,在初始階段就展示出了面向世界、面向國際保護水平的高起點。中國知識產權立法速度之快,也是前所未有的,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知識產權管理體制不是很健全,有很多不足之處。回望中國幾千年的發展史,不難看出知識產權思想在中國古代就已有萌芽,只是受到古代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和科技發展水平的影響未形成一種法律制度確定下來。學古通今,分析研究中國古代的知識產權思想,可以對我國現代知識產權法律保護體系的完善作出一定的指導意義。

一、我國古代存在知識產權思想

英國學者李約瑟博士( J. Needham 1900 - 1995) 在1954年出版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一卷中提出了一個問題: 在近代以前的十四個世紀里,中國對於自然現象的認識和用以造福人類的知識和技術遠勝歐洲,但是為什麼在近代科學,經得起世界考驗並得到普遍贊揚的伽利略、哈維、維薩笛斯、格斯納、牛頓的思想都產生於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而在中國或亞洲任何其他地方沒有發展起來? 這一問題隨後被學術界命名為李約瑟難題。對於這一難題,科技界、經濟界、教育界等國內外的學者從各種角度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法律界的研究卻寥寥無幾,最近,有部分學者開始從法律角度研究這一問題,對於我國知識產權法制史來說,這也是有研究必要的。

中國古代的知識產權保護確實存在這一觀點的代表人物是鄭成思教授,在其2003 年出版的《知識產權論》一書中,就有關知識產權的起源,作者明確指出在中國古代即存在各種形式的知識產權,認為國家對觀念的控制並不一定就不能產生知識產權保護,此外,雖然中國古代商品經濟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沒有商品經濟。只要商品經濟存在,關於知識產權保護的客觀要求就客觀存在。統治階級本身對於知識產權保護沒有興趣,但是不能排除在某些情況下,以保護知識產權為達到其他政治目可能是其一種手段。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通過對中國古代歷史數據進行深入研究的學者,發現了大量的知識產權保護的情況,特別是在版權保護方面。

筆者認為,知識產權誠然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我國古代時期交通閉塞,資訊匱乏,信息流通極度不暢,發明創造沒有保護的客觀條件,也沒有必要。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慢慢才衍生發明創造,雖然集中的王權並不認可私人創造的獨占性,在我國古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什麼都是皇帝的,但並不表示保護知識產權的思想或者行為並不存在,也許其所體現的保護並不符合相關知識產權保護的嚴格定義,但是並不說明它們就不是知識產權保護,只是這種保護不完全,較為片面而已。

二、古代的知識產權保護狀況

( 一) 版權制度

版權又稱為著作權,是作者對其創作的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已發享有的某些特殊權利,非經同意,他們不得出版或者更改,原始版權制度在中國延續了七百多年,在印刷術發明以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傳播主要靠手抄,抄本作為商品在市場上出售的情況很少見。活字印刷術發明以後,一件作品可以印製多冊出售,作品載體的復製品──圖書成為印刷商謀取利潤的商品。為了壟斷某些作品的印製與銷售,印刷商將待印的作品送請官府審查,請求准許其獨家經營。中國南宋期間刻印的四川眉州人王充所著《東都事略》,目錄頁上有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許覆板的聲明。我國以禁令形式保護刻印出版者,在歷史上一直沒有建立通行全國的著作權保護制度。直至1903 年清政府與美國簽訂《中美通商行船修訂條約》,從而在中文裡使用版權一詞之前,光緒皇帝仍為保護《九通分類總纂》的翻印專有權下過敕令。我國晚清時,受西方文化影響,清王朝仿歐洲大陸法系立法體系,編纂新律。1910 年,《大清著作權法》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著作權法。

版權是一種財產權,從歷史書籍或者非正統的歷史記載中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的文人很早就有了支付稿酬的現象,大家耳熟能詳的有陳皇後千金買賦,復得幸,一篇《長門賦》價值一千金,這一千金放在現代就是所謂的稿酬。據有關史料記載,春秋戰國以來大量的古典文獻作品都會有作者的署名,比如流傳至今的《老子》、《孟子》等,這說明古代的文人已經意識到作者署名權等權利的重要性,而對於剽竊抄襲的,會受到社會的強烈譴責。從中不難看出,我國古代民間人們對文人的知識產權也普遍持尊重態度。之所以版權權利在民間廣泛存在,而法律上未對其做一定的規定,沒有將其納入制度化的軌道,這和封建社會重農抑商,思想帝王控制,不尊重個體的思潮有直接關系。

( 二) 商標權制度

商標是商品的生產者、經營者在其生產、製造、加工、揀選或者經銷的商品上或者服務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務上採用的,用於區別商品或服務來源的,是使用於商品上的專用標記,用來區分生產者和產地。

據史詩記載,我國最早的商店招牌出現在兩千多年前,是用布帛做成的旗或招,比如龍門鏢局,這就是有標記識別作用的店牌。宋代時我國的商標已較為完整,名牌和商號增多,一些標識用在商品包裝上,有目的地使消費者認明商品來源,不僅有文字記載而且有實物流傳至今。茶業、絲綢、服裝、醫葯以及其他行業的生產者,通過在其器物上打出標記,公開聲明他人不得使用期相關標記,在行會和地方官署登錄其標記等方法,來維系他們使用的商標。歷朝的法典確曾通過一套精心制定的法令限制使用某些與皇族或者官府聯系在一起的標記,如代表皇權的五爪的龍,還禁止模仿由景德鎮的陶藝藝人和其他專為皇家製作器物的人使用的標志,規定某些手藝人將其技藝傳至外國為非法。然而,這些禁令並沒有預示有一個比較集中化的法規模式。

當然,擁有商標不意味著擁有對商標的保護。中國古代社會統治者根深蒂固的重農抑商觀念和整體性的私法缺失,商標保護缺乏必要的政治支持和制度基礎,中國古代確實沒有產生完整的商標保護法律,在古代中國。調整民事關系的主要方式是封建禮教,封建禮教的核心之一就是仁義禮智信,沒有什麼比確定道德與舉止合宜的禮儀更有用了,就這樣,禮促成了社會的秩序化,也約束了個人的行為。因此,中國古代社會尤其是商人在交易中是很重視信用的,通過禮教規范的約束,商標的專用權受到了實際有效的保護。

雖然古代的作家或者商人曾很努力的想要保護專有的標記和程序,但是要達到這一目的還是存在了極大的困難,不僅因為政治制度,也是由於交通的閉塞,信息的不對稱性等。所以,在遇到例如現代的侵權問題時,商人和生產者會直接的通過行會或者組織應對解決這些問題,當組織解決不了時,就轉於官府機構,向官府求救並不是說起訴仿造者違法,古代的中國並未對此類侵權做出明確的成文法規定,而是請求官員防止不公和欺詐,利用權力命令侵犯者終止仿製行為。其實古代的封建中國,對於知識產權保護的事例完完全全都是為了鞏固皇權,這些官方的對私人的創造活動的保護只是捎帶的行為,或者是在知識產權人的金錢或者權利支配下的行為。

自鴉片戰爭開始,西方列強的入侵,市場的被迫打開,民族工業的發展,近代中國隨之開始形成商標法制。在1902 年中英關於《續議通商行船條約》的談判過程中,英方強烈要求中國就商標保護問題制定法律。這是我國中央政府首次和外國簽署有關商標保護、商標注冊和商標管理的內容。1904 年清政府頒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商標法《商標注冊試辦章程》,為中國以後的商標立法提供了體系較為完整的藍本。1923 年北洋政府制定的《商標法》及其實施細則就是以《商標注冊試辦章程》為基礎,為實施上述《商標法》,正式成立了我國商標史上第一個中央政府商標注冊管理機構北洋政府農商部商標局。按照《商標法》審定、核准注冊了第一件產品商標,編輯出版了我國商標史上第一本宣傳商標法律、法規,公告商標注冊等內容的綜合性刊物《商標公報》等。所有這些中國商標發展史上的第一,都是在1923 年北洋政府執政時期誕生的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初期,南京國民政府又於1935 年和1940 年對《商標法》進行了修訂,使商標的構成要素、商標專用權的范圍、保護程序等更適合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 三) 專利權制度

1859 年太平天國的領導人洪仁玕總管朝政後,在《資政新篇》中提出過建立專利制度的主張。1881 年資產階級改良派鄭觀應向清朝北洋大臣李鴻章上書,要求給予上海機器織布局的機器織布工藝以十年專利。隨後,不斷有一些新工藝和新技術提出專利申請,被批准為專利的日漸增多。在維新運動的推動下,光緒帝於1898 年5 月頒布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關專利的法規《振興工藝給獎章程》。後由於頑固派極力反對,改良派主張的興專利一直未能付諸實施。因此,直到清朝末年專利制度也未能在我國建立和發展。1912 年12 月當時的工商部頒布了《獎勵工藝品暫行章程》。這成為我國第一部成文法,具有現代專利法基本原則的若干因素。

對於知識產權的發明專利方面來說,據記載: 古代有一個世家家族研製出了一種不龜手之葯。一個謀士以千金巨資買走了葯方,後來配製給本國將士使用,打敗了強敵,該謀士也封官晉爵。由記載可知,兩千多年前的人們有將發明創造當作特殊財產加以利用的覺悟,但當時沒有發展出獨立的知識產權制度。中國古代缺乏規范性、成文性的保護創新的情況下,民間通過自己的一些方式保護自己的權益。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就是通過對技術的保密以達到保護自己經濟利益的目的,比如著名的同仁堂系草葯生產者們,只靠僱傭家族成員或者閹人,靠保守關鍵生產程序的秘密,不讓家族以外的人知曉,來維系其生產過程的機密性。還比如自立門派,祖傳秘方,傳子不傳女等。古代政府對諸如此類的民問保護措施也採取了默許的態度。這支撐了中國幾千年來領先世界的民間科技的發展,雖然沒有以法律條文將其一一羅列,但是不能否認其確實是有效的。

三、結語

我國古代法制建設滋生的土壤是封建社會皇權至高無上,這種為我獨尊的皇權和封建政治不能為知識產權制度的發展提供充足的條件,在古代這種惡劣的環境中,人們尚且可以使得知識產權在夾縫中得到存在並發展,對於我們現代社會而言,國家法制進程的加快,知識產權制度應該作為重點去建設、去發展、去完善。在德法相輔相成的今天,不能只依靠古代的禮去規范人們的行為,而應該制定更完善的法律法規,將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上升到完備的法律規范層面。

B. 中國古代科技

是的,四大發明在中國和在西方所起的作用有天淵之別。但是作用的話長期看來,各有利弊吧。
可以說,沒有中國的四大發明,就沒有近代西方的文藝復興和科技革命!就沒有近代西方的稱霸世界!但在中國,四大發明所起的作用卻截然不同:火葯用來做鞭炮;指南針(羅盤)用來看風水;造紙術和印刷術通常用來印製「天國銀行」的紙幣。這是否表明近代中國衰敗的主因之一是中國人思想太保守封建和迷信,缺乏像西方的哥白尼/布魯諾等等敢於挑戰傳統迷信思想的人?
傳統中國是農業國家,歷來輕商蔑工,對科舉卻十分重視,看看咱們的成語可窺一斑:無商不奸、雕蟲小技、不學無術,等等。所以,各種技術出現後不是充分的運用到生產和生活當中,而是用到娛樂方面,歐洲人相對來說比較重視技術,因此能夠使這些技術能充分運用到生產和生活當中,並不斷發展 。
這還要與當時的社會環境聯系起來。與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有關。一.閉關鎖國.

二.統治者的"中國世界第一"思想,排斥外來文化.

三.經濟文化中心在中東或是歐州一些國家,中國雖有貿易,但很少.一直都是國內自耕自做.偶爾幾次的鄭和下西洋呀,絲稠之路呀,都帶有政治色彩,而且少的可憐.

四.歐州國與國之間的往來比較頻繁,交流較多,有時候為了戰爭或是別的原因,會你爭我趕的在進步. 中國雖然大,但只是一個國家,抬頭就那麼一點的天空,看哪? 看周圍都是比自已落後的國家,比如,泰國,朝鮮等

C. 中國從來沒有知識產權法,在古代手藝,技術怎麼保密的

知識產權法的目的不是壟斷技術秘密,是為了保護發明人的發明所產生的重大經濟利益。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總則第一條:為了保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鼓勵發明創造,推動發明創造的應用,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制定本法。清朝以前,因為國家沒有法律保護發明人的權益,只能發明人自己保護自己的權益。主要手段就是技術壟斷,技術封鎖,閉門造車,只把秘訣傳授給家族的接班人。專利制度要求發明人要把你的發明公之於眾。

D. 古代都有什麼發明是已經申請過專利的

古代沒趕上專利年代,都沒申請哈。
現代的倒是有一些,比如電視,但沒有電話。

E.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為什麼不申請專利

用現在的專業術語來說,我國古代的事發發明已經失去了時效性,這4種技術已經是全世界普遍使用的怎麼去申請?又有哪個相關部門會批一下這4種專利的申請裝備的人又是誰呢?問這種問題的人其實就是在搞笑而已,還有一點現在西方的科學界普遍不認同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也正是因為這一重要原因,就算你申請了裝備,人家也不會給你裝備費啊!別的不說,咱們就拿造紙術做一個比方,現在全世界都在用者,你能向全世界收取專利費嗎?你憑什麼收取專利費?人家要憑什麼給你裝備費,你說造紙術是蔡倫發明的人家還說,幾千年前在希臘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招之說,在這一點上我們無法證偽。

只要我們足夠自信,只要我們足夠強大,只要我們能夠去制定整個游戲規則,那麼所有的一切的問題都將會迎刃而解,所以我們不必去在意中國的四大發明究竟有沒有專利權。我們只需要知道這是我國文化以及科技發展裡面,最值得驕傲的東西就可以了。

F. 古代圖案有專利嗎

這樣說
如果作者已經死去超過50年
使用他的圖案就不算侵權
而歷史上的名作大多數超過50年

G.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為什麼不申請專利

專利來法第二章規定了自授予專利權的條件,四大發明已經喪失了新穎性,所以現在不能得到授權。

第二十二條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屬於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
創造性,是指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本法所稱現有技術,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技術。
第二十三條
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應當不屬於現有設計;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外觀設計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告的專利文件中。
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與現有設計或者現有設計特徵的組合相比,應當具有明顯區別。
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不得與他人在申請日以前已經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
本法所稱現有設計,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設計。

H. 古代中國為何沒有產生知識產權法律制度

首先,知識產權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古代時期交通閉塞,資訊匱乏,信息流通極度不暢,內發明創造沒有保容護的客觀條件,也沒有必要。
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慢慢才衍生發明創造,但是集中的王權並不認可私人創造的獨占性,從本質上來看,那個時期,所有的人都是皇帝的臣民,天下之大,莫非王土,什麼都是皇帝的,那還何談保護私權?
再後來衍生出了保護私權,但知產的保護也不是完全有利的,對落後的國家和地區來說,過度保護知產是一場災難。打個比方,在落後的A國強調完全開放市場並與國際接軌保護知識產權,那麼其他國家的專利、發明、現代化的科技只會一擁而入,實際上A國的發展只是農耕化的水平,既消費不起,自身的發展也受到了約束,因為別人把這些初級簡單的發明都注冊了,民族工業根本發展不起來。再比如葯品方面,國際葯廠對葯品的收取的專利費都是巨額的,專利費都付不起,還談治病救人嗎?沒葯沒器械,只靠醫生,怎麼救?

I. 中國古代早期的專利現象,專制的權力屬於誰

大臣 即早期的奴隸社會的貴族 因為早期的國家形式為酋邦聯合的社會形式,君主往往不能有絕對權力 在中國部分少數民族的酋邦內 甚至存在殺掉君主 另立新君的現象

閱讀全文

與古代有無專利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