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商標專利 > 什麼戰略是繞過對方專利權項

什麼戰略是繞過對方專利權項

發布時間:2022-09-01 19:22:59

1. 專利戰略的專利戰略分類

作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和護身符,專利戰略有各種行之有效的形式,但最主要的可分為進攻戰略和防禦戰略兩種。
1、 專利進攻戰略
專利進攻戰略是指積極、主動、及時地申請專利並取得專利權,以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主動權,為企業爭得更大的經濟利益的戰略。專利進攻戰略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基本專利戰略,這是准確地預測未來技術的發展方向,將核心技術或基礎研究作為基本方向的專利戰略。
(2)外圍專利戰略,即採用具有相同原理並環繞他人基本專利的許多不同的專利,加強自己與基本專利權人進行對抗的戰略。或者在自己的基本專利受到沖擊時,在基本專利周圍編織專利網,採取層層圍堵的辦法加以對抗。
(3)專利轉讓戰略,即在自己眾多技術領域取得的專利權中,對自己並不實施的專利技術,積極、主動地向其他企業轉讓的戰略。
(4)專利收買戰略,即將競爭對手的專利全部收買,來獨占市場的戰略。
(5)專利與產品結合戰略,即在許可他人使用本企業專利的同時,將自己的產品強加於對方,提高自己在市場競爭中地位的戰略。
(6)專利與商標結合戰略,即把專利的使用權和商標的使用權相互交換的戰略。
(7)資本、技術和產品輸出的專利權運用戰略,即在資本、技術和產品輸出前,先在輸入國申請專利,保護資本、技術和產品的獨占權的戰略。
(8)專利回輸戰略,即對引進專利進行消化吸收、創新後,形成新的專利,再轉讓給原專利輸出企業的戰略。
2、 專利防禦戰略
專利防禦戰略是指防禦其他企業專利進攻或反抗其他企業的專利對本企業的妨礙,而採取的保護本企業將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的一種戰略。專利防禦戰略主要有以下幾種:
(1)取消戰略,即針對對方專利的漏洞、缺陷,運用撤銷以及無效等程序,使對方所取得的專利不能成立或者無效的戰略。
(2)公開戰略,即本企業沒有必要取得專利權但若被其他企業搶先取得專利又不利於本企業時,採取搶先公開技術內容而阻止其他企業取得專利的一種戰略。
(3)交叉許可戰略,即企業間為了防止造成侵權而採取的相互間交叉許可實施對方專利的戰略。

2. 企業知識產權投資戰略的特點是什麼呢

您這個范圍太廣了點。
大致說下企業知識產權的戰略,希望幫到你。
 1發現新的產業開發機會:
 2引進技術和人才:
 3排除障礙專利戰略:繞過已有專利的權利要求、主張先用權、在不受專利地域保護范圍內使用他人的專利技術等。
 4有價值的無效專利利用:企業可無償使用或以失效專利作為研發、創新的起點,在此基礎上申請新的專利。
 5引進技術的教訓與經驗:
 6進入新技術領域分析應用:
 7借鑒創新開發新產品:
 8避免重復研究浪費資源:
我講講知識產權中的專利戰略!
所謂專利戰略,是企業面對激烈變化、嚴峻挑戰的環境,主動地利用專利制度提供的法律保護及其種種方便條件有效地保護自己,並充分利用專利情報信息,研究分析競爭對手狀況,推進專利技術開發、控制技術市場;為取得專利競爭的優勢,為求得長期生存和不斷發展而進行的總體性謀劃。

3. 常見的專利進攻戰略有哪些

目前較為常見的進攻戰略包括以下八類:1、基本專利:這是准確地預測未專來技術的屬發展方向,將核心技術或基礎研究作為基本方向的專利戰略。2、外圍專利戰:即採用具有相同原理並環繞他人基本專利的許多不同的專利,加強自己與基本專利權人進行對抗的戰略。或者在自己的基本專利受到沖擊時,在基本專利周圍編織專利網,採取層層圍堵的辦法加以對抗。3、專利轉讓:即在自己眾多技術領域取得的專利權中,對自己並不實施的專利技術,積極、主動地向其他企業轉讓的戰略。4、專利收買:即將競爭對手的專利全部收買,來獨占市場的戰略。5、專利與產品結合:即在許可他人使用本企業專利的同時,將自己的產品強加於對方,提高自己在市場競爭中地位的戰略。6、專利與商標結合:即把專利的使用權和商標的使用權相互交換的戰略。7、資本、技術和產品輸出的專利權運用:即在資本、技術和產品輸出前,先在輸入國申請專利,保護資本、技術和產品的獨占權的戰略。8、專利回輸:即對引進專利進行消化吸收、創新後,形成新的專利,再轉讓給原專利輸出企業的戰略。

4. 制定專利戰略的三種方

(1)基本專利戰略,這是准確地預測未來技術的發展方向,將核心技術或基礎研究作為回基本方向的專利答戰略。

(2)外圍專利戰略,即採用具有相同原理並環繞他人基本專利的許多不同的專利,加強自己與基本專利權人進行對抗的戰略。或者在自己的基本專利受到沖擊時,在基本專利周圍編織專利網,採取層層圍堵的辦法加以對抗。

(3)專利轉讓戰略,即在自己眾多技術領域取得的專利權中,對自己並不實施的專利技術,積極、主動地向其他企業轉讓的戰略。

(4)什麼戰略是繞過對方專利權項擴展閱讀:

多數人認為,專利戰略分為三個層次。

一是國家級專利戰略,這個層次的專利戰略基本上是為國家制定內外政策服務的;

二是行業專利戰略,這個層次的專利戰略基本上是圍繞著本行業的整體發展規劃進行的。

這兩個層次的專利戰略的共性是同屬宏觀管理層次,且涉外性較強。

三是企業專利戰略的制定與實施,基本上是圍繞著本企業的新產品、新技術應如何去面對市場而進行的。

目前不論是國際、還是國內,制定企業專利戰略或策略通常採用3種方法:一種是專家問答法,一種是數理統計法,另一種是市場調研法。

5. 列舉10個以上的具體專利策略模式,並做簡單解釋

從不同的角度,可對專利戰略的戰略模式進行歸納。例如為應對競爭而採取的專利戰略,有基本專利戰略、外圍專利戰略、引進專利戰略、文獻公開專利戰略等;為適應市場變化需要而採用的專利收買戰略、交叉許可戰略、專利與商標相結合的戰略、專利與標准相結合的戰略、專利權投資與產品輸出戰略;為謀求企業自身發展而採取的專利協作戰略、共同開發戰略、專利回輸戰略、基本專利終了戰略和國外專利戰略等。簡述如下:

(一)專利基本戰略

實施專利戰略的起點,包括三個方面的基本認識:第一,沒有發明創造就沒有專利,專利戰略也就無從談起;第二,不是任何技術成果申請了專利後就能身價百倍而獨占市場,關鍵在企業是否准確地選定了開發目標;第三,只有依據本國、本企業的實力和基礎,選擇適當的技術開發戰略,才能加速通過技術將資源轉化為產品或服務,光有專利而不加以創造性地運用,是不能取得經濟效益的。

(二)專利申請戰略

對於企業開發出的技術是申請專利還是作為技術秘密或其他方式取決於企業專利戰略和經營戰略的需要。通常企業應建立一種制度,由企業的管理、技術、法律、銷售等方面人員組成的機構來評價企業作出的發明創造,並決定是否申請專利。一旦決定申請,應對在哪些國家申請專利進行分析。一般採用「市場導向」申請戰略,即優先選擇市場最大或人口最多的國家申請專利。但是,如果發明創造屬於高技術范疇,如微電子、遺傳工程等,只有極少數企業能夠生產這種產品,在這種情況下,「市場導向」申請戰略也許並不是最好的。此時則應考慮「生產導向」申請戰略,即在競爭對手從事生產經營的國家申請專利,一旦發生侵權,專利權人可以採取法律手段在原產地扣押侵權產品而不論其將要行銷的國家。對於有高度發達的工業又有廣闊市場的國家,可以同時應用這兩種戰略。總之,企業應當考慮在有潛在市場或潛在競爭對手的國家申請專利,以保護自己在這些國家的市場利益和競爭優勢。

(三)專利利用戰略

包括對本企業申請獲權專利的利用和對其他企業專利的利用及其他企業利用本企業專利三個方面。具體戰略的選擇、運用、組合應科學分析本企業與競爭對手或者合作方的企業規模、企業類型、企業業績、企業信譽、企業技術實力、企業品牌實力、企業信息能力、企業發展策略等多方面因素,在實踐中靈活地選擇和實施。

1.專利獨占戰略,對任何國家的企業都不授予許可實施權,只追求專利權企業獨家利益。但該企業要能承擔開拓市場的風險和具有投資的條件。

2.許可實施戰略,許可其他企業實施本企業專利,收取一定的費用,該戰略在本企業無條件實施的情況下採用。

3.許可使用戰略,自身生產能力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情況下,可許可其他企業使用本企業專利,收取一定使用費用的戰略。

4.專利與產品相結合的戰略,持有基本專利的企業,允許其他企業使用自己的專利,但作為交換的條件,把本企業的產品強加給對方以提高自己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

5.專利與商標相結合的戰略,商品投放市場後,為了更大利益,可以將專利權和相關商標權捆綁在一起出讓或者許可。商標的作用很大,可為了商標在市場上站住腳跟,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投資。為了減少商標的廣告投資,可以採用強制使用商標作為使用專利權交換條件的戰略。

6.專利投資戰略,以專利技術入股,與當地資本聯合逐步在各國設立合資公司或合營公司,在該公司利用本企業的專利技術,從而掌握其支配權。美國的杜邦公司擅長採用此戰略。

7.交叉許可戰略,隨著技術的復雜化、復合化發展趨勢的加強,即使是大企業,也不可能獨占技術,於是出現將各自擁有的技術互相靠攏,簽訂以相互的專利權交叉實施許可合同的戰略,從而形成聯合技術優勢。另外,在與同行也的其他企業的技術十分接近、甚至權力歸屬錯綜復雜的情況下,為了防止混亂,也可採用交叉許可戰略。可以是同類技術交換,也可以是不同的技術相互交換來彌補自身的薄弱環節。

8.專利協作戰略,各企業將相互擁有的專利權拿出來合作,是一種協同合作的戰略。多以生產合作的形式出現,以防止出現專利糾紛

9.引進專利戰略,本企業自身不搞技術開發,專門引進其他企業優秀專利技術的戰略。

10.專利收買戰略,將競爭對手的專利全部買下,從而達到獨占市場的戰略,與引進專利戰略不同,收買專利的目的不限於引進技術,最終是為了獨占市場,專利收買戰略要適可而止,否則就可能違反「反壟斷法「。

11.專利出售戰略,當本企業專利閑置,成為虛價值或者低價值資產存量時,可將專利權當作普通商品出售,達到盤活企業資本的目的。

12.專利回輸戰略,國家和企業均可採取專利回輸戰略。

13.專利與標准相結合的戰略。美國每年花費7億多美元用於研究和制定技術標准。這些標准大都捆綁了大量的美國專利。相反,中國每年僅僅用8000多萬人民幣研究和制定技術標准。由於我國每年要簽發約4000個技術標准,因此每個標准能夠獲得的研究和制定費用僅約2萬元。目前,許多發達國家、跨國公司和產業聯盟都力求將自己的專利技術提升為標准,以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技術專利化、專利標准化、標准壟斷化」 已經成為知識經濟條件下國際競爭的新游戲規則。標準的實質和特徵就是技術體系中對於技術的知識產權,由於專利權具有地域性和排他性,一旦這種標准得到普及,會形成一定形式的壟斷,尤其是在市場准入方面,它會排斥不符合該標準的產品,只將符合自己標準的產品奉為嫡傳,從而達到排斥異己的目的。這就是技術標准和知識產權關系的關鍵所在。我們要與現在國際的技術標准與知識產權政策的游戲規則相接軌,並制定出自己的技術標准與知識產權政策相結合的最佳方案。近年來,我國也已經開始在一些重大領域投巨資研究和制定技術標准。例如:我國實施了三大領域(數字電視、EVD、等離子顯示屏)的標准戰略,清華大學、上海交大獲得了國家3億多元的撥款用於研究和制定數字電視的技術標准;在激光視盤機領域,我國信息產業部對北京阜國公司EVD技術標準的研究和制定提供了大力支持;在等離子顯示屏領域,我國東南大學獲得了較大的支持。我國近年來還公布了無線通訊方面的加密技術標准。在制定上述技術標準的過程中,均要捆綁我國企業的專利,尤其是核心專利。在標准中推行專利戰略的措施有:力爭將自有專利技術納入標准體系;組建知識產權聯盟參與標準的制定;適度使用專利標准等技術壁壘。Phillips公司早在1998年就成立了「系統標准特許部」 ,負責技術標准管理工作和專利許可工作,形成了具有自己企業特色的「專利許可的特色套餐」。

(四)專利防禦戰略

在其他企業進行專利改進,或者其他企業的專利妨礙了本企業,為保護本企業,使本企業不受損失或使本企業所受損失減少到最低,需要採用專利防禦戰略。包括:1.專利地圖戰略;2.文獻公開戰略;3.異議干擾戰略;4.異議獲取技術信息戰略;5.外圍專利戰略;6.繞開權項戰略;7.權項落空戰略;8.先使用權戰略;9.引進、收買、取得實施許可專利戰略;10.期滿使用戰略。

6. 常見的專利進攻戰略有哪些

目前較為常見的進攻戰略包括以下八類:
1、基本專利:這是准確地預測未來技術的發版展方向,權將核心技術或基礎研究作為基本方向的專利戰略。
2、外圍專利戰:即採用具有相同原理並環繞他人基本專利的許多不同的專利,加強自己與基本專利權人進行對抗的戰略。或者在自己的基本專利受到沖擊時,在基本專利周圍編織專利網,採取層層圍堵的辦法加以對抗。
3、專利轉讓:即在自己眾多技術領域取得的專利權中,對自己並不實施的專利技術,積極、主動地向其他企業轉讓的戰略。
4、專利收買:即將競爭對手的專利全部收買,來獨占市場的戰略。
5、專利與產品結合:即在許可他人使用本企業專利的同時,將自己的產品強加於對方,提高自己在市場競爭中地位的戰略。
6、專利與商標結合:即把專利的使用權和商標的使用權相互交換的戰略。
7、資本、技術和產品輸出的專利權運用:即在資本、技術和產品輸出前,先在輸入國申請專利,保護資本、技術和產品的獨占權的戰略。
8、專利回輸:即對引進專利進行消化吸收、創新後,形成新的專利,再轉讓給原專利輸出企業的戰略。

7. 企業專利戰略的性質特徵

專利戰略除具有企業戰略所具有的全局性、長遠性、抗爭性、綱領性的一般特性以外,還具有下列特徵: 實施專利戰略的起點,包括三個方面的基本認識:
第一,沒有發明創造就沒有專利,專利戰略也就無從談起;
第二,不是任何技術成果申請了專利後就能身價百倍而獨占市場,關鍵在企業是否准確地選定了開發目標;
第三,只有依據本國、本企業的實力和基礎,選擇適當的技術開發戰略,才能加速通過技術將資源轉化為產品或服務,光有專利而不加以創造性地運用,是不能取得經濟效益的。
在專利戰略的起始階段包括激勵發明戰略、開發目標選定戰略、技術開發戰略:
1.激勵發明戰略及戰術:激勵發明創造,需要國家級戰略和企業級戰略的配合。國家級激勵發明創造戰略,以日本最為典型和成功。企業級激勵發明創造戰略,可採取一系列措施,如:
(1)建立合理的獎勵制度;
(2)增加研發投入;
(3)在企業建立鼓勵合理化建議制度;
(4)建立專利戰略時代的研發工作規章和規程;
(5)加強國內外技術引進工作,尤其是加強從國內高校和研究所的技術引進工作,做好產學研合作開發的專利管理工作。
日本三菱公司的對員工發明的終生多次獎勵是值得我們參考和借鑒的:在申請專利後到獲准之前,只要是好的發明,不論獲准與否,三菱公司給予「優秀發明表彰」,頒發獎金和獎狀。如果這項發明獲得專利並在公司內部實施,三菱公司會給予發明人「實績補償」。每年最少3萬日元,實施至何時即給到何時。如果這項發明被許可給其他公司實施,三菱公司也會依所獲得的權利撥出一定比例作為發明人的「實績補償」。如果一項發明同時在公司內外實施,則發明人的「實績補償」一年最高可以拿到日幣100萬元。發明人離職後仍能領取「實績補償」。甚至死亡後其繼承人也可以續領,直到公司不再使用或不再許可他人使用這項專利為止。此外,三菱公司還設有累計專利件數的「登記表彰」,員工所獲的國內專利件數達到一定數量時,即給予一定數額的獎金。各廠、事業本部和三菱公司的社長也設有「工場和表彰」、「本部長表彰」和「社長表彰」,獎勵方式由廠長、本部長和社長自行決定。
2.目標選定戰略:企業在目標選定戰略階段的專利戰略主要表現在利用專利文獻的情報價值上。通過專利分析,可以准確了解到:
(1)現有技術所處成長階段;
(2)新技術的發展動態和可能的應用領域;
(3)本行業的技術發展動態;
(4)競爭最熱的技術領域;
(5)競爭對手的研發動態;
(6)新產品的可能壽命、潛在市場和經濟價值。
在選擇技術開發目標時,對於一些開創性的專利技術,其市場預測有獨特的規律。對那些前所未有的技術和產品,消費者對它一無所知,不能對其進行市場調查和預測。因此,對於專利技術的開發目標來說,有些主要依賴於技術預測;有些只能在產品做出來以後,通過向潛在的買主宣傳其真正的價值,開辟新的市場;並且因為預測工作本身含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和偏差,可能帶來風險,從而會影響企業的成敗,因此,發明、設想或者建議可能從基層提出,也可能要經過有各個單位負責人和專家參加的會議討論後提出,但最後決策的仍是企業的最高領導人。
3.技術開發戰略:技術開發戰略大致有兩種,
一種是以美國為代表的開拓型技術開發戰略,其成果多屬於基本專利;
另一種是以日本為代表的追隨型技術開發戰略,其成果多屬於改進專利、應用專利等外圍專利。後者具有起點高、成本低、風險小等優點。
中國企業目前的技術水平,在多數領域還是落後的,因此,應採用追隨性戰略,緊緊跟著國外同行的研發工作,及時了解國外同類企業的研發動態和最新成果,適時引進新技術、並盡快加以消化吸收,然後在引進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和自主創新,研發出更好的技術或者產品,並適時申請專利,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技術成果。 對於企業開發出的技術是申請專利還是作為技術秘密或其他方式取決於企業專利戰略和經營戰略的需要。通常企業應建立一種制度,由企業的管理、技術、法律、銷售等方面人員組成的機構來評價企業作出的發明創造,並決定是否申請專利。一旦決定申請,應對在哪些國家申請專利進行分析。一般採用「市場導向」申請戰略,即優先選擇市場最大或人口最多的國家申請專利。但是,如果發明創造屬於高技術范疇,如微電子、遺傳工程等,只有極少數企業能夠生產這種產品,在這種情況下,「市場導向」申請戰略也許並不是最好的。此時則應考慮「生產導向」申請戰略,即在競爭對手從事生產經營的國家申請專利,一旦發生侵權,專利權人可以採取法律手段在原產地扣押侵權產品而不論其將要行銷的國家。對於有高度發達的工業又有廣闊市場的國家,可以同時應用這兩種戰略。總之,企業應當考慮在有潛在市場或潛在競爭對手的國家申請專利,以保護自己在這些國家的市場利益和競爭優勢。
專利申請戰略,主要要回答三個問題:(1)是否所有的發明創造都要申請專利?(2)何時申請專利?(3)申請什麼樣的專利?
1.權利選擇,有的技術成果不必申請專利、以技術秘密(Know-how)來保護更為有利,如:美國的「可口可樂 」飲料配方,作為企業的技術秘密,至今已經有100多年;有的發明可以一部分技術申請專利、另一部分作為技術秘密保密;或者在專利申請文件中掩蓋一部分技術訣竅。
2.申請時機的抉擇:
(1)對於基本發明,一般要等其應用研究和周邊研究大體成熟後,再提出專利申請。防止其他企業在基本發明的基礎上,作繼續改進性研究,或搶先申請應用發明專利,而造成對自己基本發明的封鎖保護;
(2)競爭對手很多,或者市場需求量大,或者是容易被模仿的技術,應盡快申請專利;
(3)對本企業領先的不易被模仿的技術,可以在競爭對手快要追上的時候再申請專利,一方面延長了保護期,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技術過早地公開而給對手可乘之機。
申請類型的選擇:
(1)申請基本專利(基本專利戰略),基本專利是獨創性非常高的發明,它具有廣泛應用的可能性和獲取重大經濟效益的前景。基本專利有以下特徵:
a.競爭對手無法繞過基本專利而模仿;
b.在實用化時,它還需要解決一系列的技術問題,從而可衍生出大量的相關專利;
c.開發周期長,費用大,需要社會技術力量的支持;
d.發展前景大,有的基本發明對產業活動會產生根本性的影響,甚至引發新的工業革命。申請基本發明專利,需在申請前、後高度重視外圍專利保護,形成專利保護網;對產生基本專利的技術要進一步貯存技術,取得改進專利,以便在基本專利到期後,仍能夠起到保護作用。
(2)申請外圍專利(外圍專利戰略),外圍專利又稱改進專利。外圍專利戰略是日本企業最擅長的戰略。所謂外圍專利戰略,指在只依靠基本型專利不能很好保護自己的時候,採用具有相同原理並圍繞基本專利的許多不同專利來加強自己,與基本專利權人進行對抗的戰略。在核心專利周圍部署改進專利、下游專利可以幫助本企業獲得核心專利權人的交互授權。例如,台灣富士康、台灣鴻海、韓國三星跟蹤國外企業的核心技術,大量部署外圍專利,也創造了可靠的殺手鐧。
a.在先申請制國家或條件下,當已經知道對手也在研發同一技術項目,且已經接近成功時,則先以基本專利廣泛地控制核心技術,然後在其周圍不斷地、逐步地申請應用、改進專利,最後構成以基本專利為中心的專利網;
b.盡可能將基本專利和外圍專利同時申請,以避免先公開基本專利後引起其他企業申請外圍專利的競爭;
c.當本企業的產品無法繞過他人的基本專利時,可對基本專利作改進產生應用發明,申請外圍專利,在基本專利的周圍形成一道牆(專利保護網),使基本專利權人在此領域喪失活動餘地,使其動輒侵權,迫使基本專利權人放棄競爭,或者向本企業提出專利許可談判。
(3)申請防衛專利,有的發明雖然是本企業暫時不實施的,但作為一種技術儲備或將來實施更新發明的基礎,應當申請防衛專利,以免被其他企業搶先申請而形成對自己的限制。
(4)申請迷惑專利,在同行之間競爭異常激烈時,為了不讓對手清楚地掌握本企業的技術發展方向,故意將一些並非本企業所需的技術申請專利,讓對手無法跟蹤自己的發展。還可以在專利「授權人(assignee)」一欄隱匿真實身份。這是國外公司慣用的競爭策略。很多西方大企業往往用100多個名稱充當本企業擁有的專利的授權人,有些公司甚至用300多個名稱給自己的技術申報專利。例如,Aventis擁有2.9萬多項專利,其中僅僅約1%的專利在授權人中包含Aventis這個詞。這些用其他名字秘密部署的專利,使競爭對手無法了解自身真正的實力,相當於埋藏了一些專利地雷。 專利利用戰略包括對本企業申請獲權專利的利用和對其他企業專利的利用及其他企業利用本企業專利三個方面。具體戰略的選擇、運用、組合應科學分析本企業與競爭對手或者合作方的企業規模、企業類型、企業業績、企業信譽、企業技術實力、企業品牌實力、企業信息能力、企業發展策略等多方面因素,在實踐中靈活地選擇和實施。
1.專利獨占戰略,對任何國家的企業都不授予許可實施權,只追求專利權企業獨家利益。但該企業要能承擔開拓市場的風險和具有投資的條件。
2.許可實施戰略,許可其他企業實施本企業專利,收取一定的費用,該戰略在本企業無條件實施的情況下採用。
3.許可使用戰略,自身生產能力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情況下,可許可其他企業使用本企業專利,收取一定使用費用的戰略。
4.專利與產品相結合的戰略,持有基本專利的企業,允許其他企業使用自己的專利,但作為交換的條件,把本企業的產品強加給對方以提高自己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
5.專利與商標相結合的戰略,商品投放市場後,為了更大利益,可以將專利權和相關商標權捆綁在一起出讓或者許可。商標的作用很大,可為了商標在市場上站住腳跟,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投資。為了減少商標的廣告投資,可以採用強制使用商標作為使用專利權交換條件的戰略。
6.專利投資戰略,以專利技術入股,與當地資本聯合逐步在各國設立合資公司或合營公司,在該公司利用本企業的專利技術,從而掌握其支配權。美國的杜邦公司擅長採用此戰略。
7.交叉許可戰略,隨著技術的復雜化、復合化發展趨勢的加強,即使是大企業,也不可能獨占技術,於是出現將各自擁有的技術互相靠攏,簽訂以相互的專利權交叉實施許可合同的戰略,從而形成聯合技術優勢。另外,在與同行也的其他企業的技術十分接近、甚至權力歸屬錯綜復雜的情況下,為了防止混亂,也可採用交叉許可戰略。可以是同類技術交換,也可以是不同的技術相互交換來彌補自身的薄弱環節。
8.專利協作戰略,各企業將相互擁有的專利權拿出來合作,是一種協同合作的戰略。多以生產合作的形式出現,以防止出現專利糾紛。
9.引進專利戰略,本企業自身不搞技術開發,專門引進其他企業優秀專利技術的戰略。
10.專利收買戰略,將競爭對手的專利全部買下,從而達到獨占市場的戰略,與引進專利戰略不同,收買專利的目的不限於引進技術,最終是為了獨占市場,專利收買戰略要適可而止,否則就可能違反「反壟斷法「。
11.專利出售戰略,當本企業專利閑置,成為虛價值或者低價值資產存量時,可將專利權當作普通商品出售,達到盤活企業資本的目的。
12.專利回輸戰略,國家和企業均可採取專利回輸戰略。
是指一國或一企業在引進他國或他企業的專利後, 對其進行消化和吸收, 然後加以創新, 將創新後的技術以專利的形式賣給原專利輸出國的戰略。
13.專利與標准相結合的戰略。
美國每年花費7億多美元用於研究和制定技術標准。這些標准大都捆綁了大量的美國專利。相反,中國每年僅僅用8000多萬人民幣研究和制定技術標准。由於中國每年要簽發約4000個技術標准,因此每個標准能夠獲得的研究和制定費用僅約2萬元。目前,許多發達國家、跨國公司和產業聯盟都力求將自己的專利技術提升為標准,以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技術專利化、專利標准化、標准壟斷化」已經成為知識經濟條件下國際競爭的新游戲規則。標準的實質和特徵就是技術體系中對於技術的知識產權,由於專利權具有地域性和排他性,一旦這種標准得到普及,會形成一定形式的壟斷,尤其是在市場准入方面,它會排斥不符合該標準的產品,只將符合自己標準的產品奉為嫡傳,從而達到排斥異己的目的。這就是技術標准和知識產權關系的關鍵所在。我們要與現在國際的技術標准與知識產權政策的游戲規則相接軌,並制定出自己的技術標准與知識產權政策相結合的最佳方案。近年來,中國也已經開始在一些重大領域投巨資研究和制定技術標准。例如:中國實施了三大領域(數字電視、EVD、等離子顯示屏)的標准戰略,清華大學、上海交大獲得了國家3億多元的撥款用於研究和制定數字電視的技術標准;在激光視盤機領域,中國信息產業部對北京阜國公司EVD技術標準的研究和制定提供了大力支持;在等離子顯示屏領域,中國東南大學獲得了較大的支持。中國近年來還公布了無線通訊方面的加密技術標准。在制定上述技術標準的過程中,均要捆綁中國企業的專利,尤其是核心專利。在標准中推行專利戰略的措施有:力爭將自有專利技術納入標准體系;組建知識產權聯盟參與標準的制定;適度使用專利標准等技術壁壘。Phillips公司早在1998年就成立了「系統標准特許部」,負責技術標准管理工作和專利許可工作,形成了具有自己企業特色的「專利許可的特色套餐」。 在其他企業進行專利改進,或者其他企業的專利妨礙了本企業,為保護本企業,使本企業不受損失或使本企業所受損失減少到最低,需要採用專利防禦戰略:
1.專利地圖戰略,在選定專利技術開發目標階段,應充分利用專利文獻製成專利地圖等工具,分析、了解其他企業的專利情況,將產品開發引導到不侵犯他人專利的方向上,然後,還要密切注意其他企業專利的動向和最近進展,將此工作作為日常工作;
2.文獻公開戰略,當沒有必要取得獨占權但若被其他企業搶佔在先申請專利又不妥當時,可搶先將技術內容在雜志上公開,雖然自己未能取得專利,但也達到了防止其他企業取得專利的目的;
3.異議干擾戰略,對其他企業申請專利權可以採取經常性的妨礙活動,提異議,請求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無效。在中外法院受理的專利侵權案件中,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受理的337個案件中,絕大多數被告都會反訴對方專利無效。這些案件中,相當多的專利會被無效掉。例如,中國台灣的一個制傘專利文獻構成在先技術,而且被中國大陸專利審查員漏檢了。針對後來的侵權訴訟,反訴相關專利無效的策略獲得了成功。在中國大陸,國家專利局復審委員會每年受理的約4000件專利無效案中,大約2000多件會被宣告無效。也就是說,中國專利局簽發的數百萬件專利中,可能有一半會被漏檢的外國專利、各國期刊論文,以及其他事實和規則予以推翻。通過商業檢索、分析提高自有專利的質量,或者了解他人專利的殺傷力,這對於各類企業都非常必要。其實根據創造性要求、實用性要求、書面描述要求、可實施性要求、實施例要求等「專利性要件」提出的專利無效請求也有很大的勝算。英美一些專利分析公司往往對專利文獻,甚至非專利文獻進行深加工,以幫助企業更順利地打贏無效案件。例如,美國Wisdomain公司按照自己獨自發明的「平行檢索」策略加工原始專利文獻,以幫助企業發現類似技術。很多發明、產品往往是產業成熟後才有一個較為統一的名稱。在此之前,其名稱極富多樣性。有些核心電子配件發明在專利文獻中竟有上百個不同的名稱。僅僅用上述統一名稱實施「主題詞檢索」,人們根本無法在統一技術主題上檢索到全部,甚至會漏掉主要的在先技術(包含在專利文獻和非專利文獻中)。當針對的是外國人在中國的專利申請時,應盡量使專利局拖延批准專利。日本文獻報道說,日本對美國在日本的專利申請的批准,拖延10年到14年是不足為奇的。最典型的是日本對美國德州儀器公司的半導體專利申請推遲了30年才批准。
4.異議獲取技術信息戰略,以異議獲取更多的技術信息,對他人申請獲權的基本發明進一步研究,作出更具先進性的改進發明,或對基本發明作表面上的改動,申請大量外圍專利,迫使對方交叉許可,或者形成對抗的局面。
5.外圍專利戰略,在競爭對手已經獲得授權的基本專利的基礎上開發質量更好的改進專利,或者申請大量的外圍專利。
6.繞開權項戰略,繞過對方專利權項,開發不相抵觸的技術。
7.權項落空戰略,當無法繞過對方專利權項時,應認真研究對方的權利要求書,看本企業的產品是否在其權利要求保護范圍內,如若不在,提出證明。
8.先使用權戰略,若本企業的產品在對方專利的權利保護范圍之內時,可提出自己的先使用權。
9.引進、收買、取得實施許可專利戰略,引進、收買對方的專利,或取得對方的專利實施許可。
10.期滿使用戰略,有些基本專利無法突破,該基本專利若很快到期,可等到期滿後再使用。
如果本企業的專利技術被競爭對手侵權,應採取下述措施:向侵權人發出警告;要求對方簽訂專利實施許可合同或者專利轉讓合同;通過新聞媒體對侵權行為進行曝光;要求對方給予損害賠償;請求專利管理機關處理;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 時刻關注研究開發技術領域的新發展,注意對該技術領域的新信息,尤其是專利信息的收集與分析,這在專利戰略實施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
一是有助於研究者獲取最新的專利技術信息,調整研究方向,避免重復研究;
二是有利於啟發研究者的創新思路,縮短研究開發時間;
三是有利於掌握競爭對手的技術發展狀況,及時採取相應對策,避免侵犯他人專利權。
通過跟蹤調查技術發展動向,並根據出現的新情況不斷調整其專利戰略實施方案,使專利戰略的實施更為有效,以實現專利戰略的目標。專利文獻是體現專利制度根本目的的媒介,它傳播專利信息,促進科技進步,為經濟、貿易活動提供參考信息,是對專利實施法律保護的依據和專利機構審批專利的基礎。可以說專利文獻是人類的知識寶庫,是最新穎、最系統、最完整、最規范的技術信息源。有人將專利文獻比喻為世界科學技術的備忘錄、技術的大網路全書。與其它科技文獻相比,專利文獻具有以下特點:
1.內容廣泛,專利文獻說記載的技術內容和技術范圍極其廣泛,集技術、法律、經濟信息於一體,是數量巨大、內容廣博的戰略性信息資源。全世界發明成果的70%~90%僅僅出現在專利文獻中,而不會出現在雜志、論文、會議報告等媒體上。由於專利有地域性,而且全世界絕大部分專利文獻可以免費使用,例如,日本的專利申請中,申請人請求公開的僅有60%,被授權的僅有50%,完成保護期限的僅有2/3左右。日本權利人來中國申請專利的比例也很低,遠遠少於10%。因此,在日本受專利保護的技術大部分可以在中國免費使用。善用專利文獻,人們可以節約研發時間60%,節約研發經費40%。
2.報道速度快,專利文獻傳播最新技術信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實行的是先申請原則,對內容相同的發明,專利權授予最先申請的人。因此,發明人通常力求搶先提出專利申請。在如英國、德國、日本、中國等實行早期公開的國家,自申請之日起18個月,專利局就公開出版發明說明書,大大加快了技術交流過程。同一發明成果出現在專利文獻中的時間比出現在其他媒體上的時間平均早1~2年。
3.系統詳盡,實用性強。專利文獻格式統一規范,高度標准化,具有統一的分類體系,便於檢索、閱讀和實現信息化。 企業專利保護應急和預警,是指企業對突然出現的專利爭端及時作出反應,對可能發生的專利爭端提前發布警告,以維護企業利益和最大限度的減少損失。企業建立專利保護應急和預警機制是企業實施專利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專利應急和預警機制的建立需要完善的專利信息資源和有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和法律人員作基礎。將專利信息資源、人才資源集中使用,成立國家和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專利應急和預警機構為國內企業提供咨詢服務是適合中國國情的做法。另外,政府應鼓勵和吸引專利中介機構進入企業幫助企業提高專利應急和預警能力,並制定相應的規定。
企業專利保護應急和預警機制至少應包括下列各項工作:
1.企業制定技術開發項目之前,針對項目立項進行專利查新檢索,了解現有技術狀況和發展動態,並在借鑒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開展自主研究開發,避免低層次重復研究;專利信息分析對專利預警機制的建立起著相當至關重要的作用。業內人士認為,通過全面而嚴密的專利信息分析,企業可以由此找到技術的空白點和技術的發展趨勢,發現已有的和潛在的競爭對手,在此基礎上建立企業的專利戰略,可以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收益;
2.項目開發研究過程中,跟蹤相關技術的發展狀況,必要時更新專利檢索信息;
3.項目完成後,與項目開發人員研究共同制定專利保護方案;4.專利侵權訴訟發生之時,制定專利侵權技術判定報告,必要時,提出規避侵權的技術方案;
5.研究企業所屬行業技術發展現狀,跟蹤競爭對手專利技術發展情況,制定對策方案,提前發布警告;主要內容包括:發現在哪些重要的產業領域,國外有哪些企業提交了專利申請、所佔比例多大?以及這些專利申請涉及哪些重要的技術,這些技術所處水平如何?當上述對比的結果達到了預先設定的報警水平時,國家可以通過適當的機制發布預警信息,以提醒相關領域的企業、行業協會以及政府機構、研究機構,迅速採用應對措施;
6.制定企業專利申請、專利技術利用、專利權許可與轉讓方案。企業專利應急和預警機制的具體內容主要有:
(一)了解競爭對手在做什麼?
1、從專利資料庫中檢索競爭對手專利技術發展信息,包括專利申請、撤回、專利授權、終止和無效情況;
2、從非專利資料庫中檢索競爭對手技術研發信息,包括企業出版物、會議資料、項目發布、招投標、融資、廣告、合作、訪問等。
(二)對自主專利權的產生、專利技術的利用和保護的措施,特別是對自主專利權受到侵害時的反應.
1、制定技術研發的策略(研發首創發明還是改進發明,由企業的技術能力決定);
2、決定專利申請的時間、公開的內容、保護范圍和地域;
3、重視專利審查意見的答復和保護范圍的調整;
4、確定專利申請授權後的實施、許可和轉讓方案;
5、完善專利權的保護(通過防禦與進攻策略實施)。
(三)專利權和技術秘密的管理.
對專利權和技術秘密的管理至少包括以下各項:
1、對專利技術的實施許可與生產許可的規定;
2、對專利申請、專利權的轉讓規定;
3、對企業職工發明創造的申請權和專利權歸屬的規定,以及對發明人獎勵的規定,以防止技術的轉移;
4、制定防止商業秘密(包括技術秘密)泄露的規定;
5、啟動臨時措施與邊境措施的時機選擇;
6、政府獎勵的申報,包括文件的准備和數據統計,並要防止商業秘密的泄露。
(四)被訴侵犯專利權的應對.
在企業被控侵犯專利權時,企業應認真應對,具體措施包括:
1、由有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和法律人員及專利代理人製作是否侵權的技術判定報告;
2、合理利用司法或者專利法、行政規則;
3、利用無效請求進行反訴;
4、利用交叉許可與原告商談合作意向;
5、啟動快速反應程序,充分利用外部資源。
(五)警示發布
1、近期警告提示(被訴侵權的前兆);
2、提前發布警告(在研究競爭對手可尋找有專利技術跟蹤的中介服務誠科信咨詢的情況後隨時報告企業決策層);
3、作為被告對策方案的制訂(參見上述(四)的內容);
4、作為原告對策方案的制訂,包括警告的時間、選擇行政還是司法途徑、請求處理或起訴的時間、訴前證據保全、邊境措施等。

8. 如何避免侵犯別人的發明專利

在開發新產品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保密性
企業在開發新產品時,應將項目組的人員減少到最低限度,並要求其承擔保密義務。項目的名稱可採用代號。在申請專利之前不召開任何形式的發布會,不發表論文,也不召開鑒定會。這樣做的目的是不讓競爭對手了解本企業的開發動向和意圖,特別是新產品的技術方案,以避免競爭對手槍先申請專利,從而造成本企業的侵權行為。
2.專利調查
發展日新月異,專利文獻也以每年100萬件的速度增長,而且絕大部分的創造發明都屬於改進型發明,所以在申請專利和實施專利之前必須進行查新,避免落入他人專利的保護范圍。那種未經過查新就認為自己的發明屬於率先創新的樂觀態度和不會有相同發明存在的僥幸心理是萬萬要不得的。未經過查新的創造發明即使能夠取得專利權,那麼它的法律穩定性也是不牢固的。有可能得而復失,並因涉嫌侵權而受到法律的追究。
3.搶先申請
專利申請必須先發制人,特別是在採用先申請原則的國家。我國專利法第九條規定: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專利權授予最先申請的人。因此企業在制訂專利申請戰略時,不僅要採取預防措施,而且更重要的是應主動出擊、搶占制高點。這樣就會使相同的發明創造不會再被授予專利權。因此就會大大降低本企業侵犯他人專利權的概率。
4.文獻公開
在新產品獲得專利權後,仍需繼續研究對該新產品進一步改進的各種技術方案,並將那些本單位近期不準備實施,但一旦被其它企業搶先獲得專利權又會妨礙本單位實施的其它可能方案及時向社會公開。以防止其它企業採用外圍專利戰略與自己對抗,限制本企業的發展和造成侵權行為。
5.專利收買
就是收買競爭對手的專利為己所用,避免對方以專利侵權為由對自己不斷改進的新產品提起訴訟。

9. 怎樣規避專利侵權

企業在開發新產品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保密性
企業在開發新產品時,應將項目組的人員減少到最低限度,並要求其承擔保密義務。項目的名稱可採用代號。在申請專利之前不召開任何形式的發布會,不發表論文,也不召開鑒定會。這樣做的目的是不讓競爭對手了解本企業的開發動向和意圖,特別是新產品的技術方案,以避免競爭對手槍先申請專利,從而造成本企業的侵權行為。
2.專利調查
發展日新月異,專利文獻也以每年100萬件的速度增長,而且絕大部分的創造發明都屬於改進型發明,所以在申請專利和實施專利之前必須進行查新,避免落入他人專利的保護范圍。那種未經過查新就認為自己的發明屬於率先創新的樂觀態度和不會有相同發明存在的僥幸心理是萬萬要不得的。未經過查新的創造發明即使能夠取得專利權,那麼它的法律穩定性也是不牢固的。有可能得而復失,並因涉嫌侵權而受到法律的追究。
3.搶先申請
專利申請必須先發制人,特別是在採用先申請原則的國家。我國專利法第九條規定: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專利權授予最先申請的人。因此企業在制訂專利申請戰略時,不僅要採取預防措施,而且更重要的是應主動出擊、搶占制高點。這樣就會使相同的發明創造不會再被授予專利權。因此就會大大降低本企業侵犯他人專利權的概率。
4.文獻公開
在新產品獲得專利權後,仍需繼續研究對該新產品進一步改進的各種技術方案,並將那些本單位近期不準備實施,但一旦被其它企業搶先獲得專利權又會妨礙本單位實施的其它可能方案及時向社會公開。以防止其它企業採用外圍專利戰略與自己對抗,限制本企業的發展和造成侵權行為。
5.專利收買
就是收買競爭對手的專利為己所用,避免對方以專利侵權為由對自己不斷改進的新產品提起訴訟。

閱讀全文

與什麼戰略是繞過對方專利權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
馬鞍山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告 瀏覽:811
公司間商標授權書模板 瀏覽:115
上海市醫患糾紛預防與調解辦法 瀏覽:970
轉讓翻轉犁 瀏覽:705
門頭廣告牌使用費合同 瀏覽:835
廠轉讓樣本 瀏覽:8
攤銷土地有殘值嗎 瀏覽: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