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登記生效主義有哪些
法律分析:登記生效主義,又稱登記要件主義,是指將登記作為不動產物權變動的要件,非經登記不能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物權變動的效果,更不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而且其登記還有公信的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零九條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B. 物權追及效力和善意取得是否矛盾
不矛盾
善意取得是指無權處分他人動產的佔有人,在不法將動產或不動產轉讓給第三人後,如果受讓人在取得該動產時出於善意,就可依法取得對該動產的所有權。受讓人在取得動產的所有權以後,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讓人返還財產,而只能請求轉讓人(佔有人)賠償損失。
善意取得應該符合的條件:
一:處分人沒有處分權而處分了別人的東西;
二:買售人不知情,是善意的;
三:雙方買賣價格是合理的;
四:買賣雙方完成了所有權轉移的程序。
這四個條件必須都符合才行。
物權的追及效力,是指物權的標的物無論輾轉落入何人之手,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物權人均可追及至物之所在行使物權的法律效力.
物權的追及效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兩種情況中:一是當標的物由無權處分人轉讓給第三人時,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物權人有權向第三人請求返還原物.物權在此種情況下所具有的追及效力屬於物上請求權的一種形式.二是當抵押人擅自轉讓抵押物給第三人時,抵押權人得追及至抵押物之所在行使抵押權.
物權的追及效力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物權法為維護交易安全,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對物權的追及效力設有若干限制.第一,善意第三人對標的物佔有受即時取得制度和時效取得制度的保護.當善意第三人按即時取得制度或時效取得制度取得標的物所有權時,原所有人無權請求善意第三人返還原物,只能請求無權處分人賠償損失.第二,物權未按法定方式公示者,不具有對抗善意第三人的法律效力,即對善意第三人不具有追及效力.例如,未經登記的抵押權,如抵押人將抵押物擅自讓與第三人,抵押權人不得追及至第三人行使抵押權.第三,物權登記錯誤時,與登記名義人進行交易的善意第三人受登記公信力的法律保護,真權利人對善意第三人無追索力!
C. 善意取得制度詳細內容
僅就「善意」的本源、主體如何判斷「善意」、善意取得的客體及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等問題進行了中外比較論述。指出:善意取得制度,又稱即時取得或即時時效,是世界各國尤其是大陸法系國家普遍採用的一項民事制度。在我國改革開放的今日,引進與吸收外國先進的立法制度,促進我國立法的完善與發展並與國際立法接軌,具有很深遠的現實意義。
一善意取得制度,又稱即時取得或即時時效,是世界各國尤其是大陸法系國家普遍採用的一項民事制度。其含義是,無權轉讓財產的佔有人在將財產轉讓給第三人後,如果受讓人是善意地取得,則其對該財產就享有合法的所有權。財產的原所有人不能要求第三人返還,只能要求轉讓人賠償損失。
在古羅馬法上,徹底地貫徹「意思主義」,認為「無論任何人,不能以大於自己所有的權利讓與他人」,「我發現我的財產時,我就收回」。《摩奴法典》也規定:「真正物主以外的其他人的贈與或出賣,應視為無效」。早期英國也有法諺認為,「如果讓與人的權利有瑕疵,受讓人的權利也有瑕疵。所以,所有人有權向任何人,包括不知情的受讓人追回無權轉讓的財產。善意受讓人不能合法地對該項財產行使所有權。但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這種制度在實際中產生許多不利之處,尤其是對於善意受讓人來說,不太合理,甚至有失公平。在某種情況下對社會造成的損害比嚴格保護所有人利益所能得到的好處要大得多。因此,人們開始認為,在一定條件下,法律應當保護不知情受讓人,允許其取得財產的所有權,中止所有人的追及權,通過由所有人要求無權轉讓人賠償的方式來保護其所有權。這也就是善意取得制度的觀念。
一般認為,善意取得制度源於日耳曼習慣法上的「HandmassHandwahren」即「以手護手」或「一手還一手」原則。這一原則意指財產的權利人在財產被他人無權轉讓的情況下,只能向侵犯其權利的相對人要求返還或賠償,而不能向第三人要求返還,不知情的第三人對於財產的受讓佔有,其有轉移所有權的效力。當然,對善意第三人利益的保護並非僅限於日耳曼習慣法中,在其他一些國家的早期立法中,也有類似記載。如14世紀前後的英國普通法規定,在公開市場善意地從無處分權人買受財產或委託行紀人所為的善意買受,可取得財產的所有權,所有人對善意買受人無直接請求權。
不過,善意取得作為一項真正切實可行的民事制度在各國法律體系中佔有一席之地,則是在大規模的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得到蓬勃發展,伴隨著資產階級革命勝利之後的民事立法開始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的規定,法國民法典完成了善意取得由習慣法到成文立法的轉化過程,而進一步得到完善的則是由德國民法典完成的,它明確指出了善意取得的適用范圍,明確了善意的判斷標准以及相關的其他問題。1922年和1964年的蘇俄民法典也都詳細地規定了財產的善意取得。除此之外,瑞士民法第714條和第884條、荷蘭民法第2014條、義大利民法第709條、日本民法第189—196條、匈牙利民法典第118—119條也規定了善意取得。
英美等國的傳統法律中,雖無系統成文的善意取得制度,但也有同善意取得起著同一效果的規定。而在現代,在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逐漸融合的趨勢下,善意取得制度在英美等國的成文法中也有表現。例如1979年英國貨物買賣法規定,「如果貨物是在公開市場上購買的,根據市場慣例,只要買方是善意的,沒有注意到賣方的權利瑕疵,就可以獲得貨物完全的權利。」美國統一商法典中也有類似規定。值得指出的是,在一些國際公約中也體現了對善意買受人的保護。如1980年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以及羅馬統一私法協會擬定的有關國際商法的公約草案。
二在善意取得制度中,「善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那麼,何謂「善意」呢?在民法上,「善意」(bonafides,goodfaith)主要指不知情,即「行為人不知存在足以影響其法律行為效力的事實而為法律行為」。「行為人的行為是真誠的,不知道也沒有理由相信其請求是不合理的」。善意取得制度中的「善意」,是指受讓人不知轉讓人無所有權或處分權的事實。不過,善意並非指受讓人不知道法律規定而為的民事行為,「佔有人不能用法律上的錯誤而主張其佔有出於善意」,對法律的無知不能作為善意的借口。善意的反面是惡意,即知情,明知轉讓人無轉讓權或有責任知道但出於疏忽而未知道的,是為惡意第三人。惡意通常不能合法地取得財產的所有權。所以,善意是受讓人取得財產所有權或主張其他權利的法律前提和道德上的立足點。一個明知轉讓人無處分權而仍受讓該財產的人同違反所有人意志轉讓財產的人一樣,均屬於一種故意侵犯他人所有權的行為,不僅在法律上不能主張權利,還應受到法律的制裁。
至於善意的主體,一般以受讓人為善意即可,出讓人是否善意,並不影響善意取得的成立,出讓人非善意,一般不能要求返還財產。如果受讓人是代理人,只要代理人是善意的,被代理人一般就可取得財產所有權。但在委託代理中,如果代理人是善意而被代理人非善意,則不應成立善意取得,以免惡意第三人假借他人之手合法地取得財產所有權。善意的時間,以受讓人受讓財產的當時為善意即可,受讓之後是否善意,可不涉及,所以有的國家民法稱善意取得為即時取得。這對於財產的流通和社會經濟關系的穩定,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否善意是受讓人能否取得財產所有權的一項重要標准,因此往往成為當事人爭執的焦點。由於社會生活實際紛繁復雜,在許多情況下,要正確判斷受讓人是否善意並非易事。所以,各國民法一般都未對此作出具體規定,而留給司法實踐去掌握。
我們認為,在通常情況下,判斷是否善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察:(1)受讓人有無法定了解的義務;(2)財產轉讓時的價格情況;(3)受讓人的專業以及文化知識水平;(4)受讓人對轉讓人的熟悉和了解程度;(5)交易場所因素;(6)受讓人與轉讓人的關系以及其對轉讓人的態度。當然,在實踐當中,判斷是否善意還有其他一些因素,並沒有一個絕對的標准,上面提到的也不能適用於所有的情況。要想正確地把握,還需要因時、因地、因人、因事具體分析。
三、善意取得的客體是財產,但並非所有的財產都可以適用善意取得。至於財產的適用范圍如何界定,在不同的國家情況有所不同。從各國實踐看,主要有兩種劃分標准。一是德國、日本等資本主義國家,一般根據傳統的動產與不動產的劃分標准來確定善意取得的適用,即善意取得只適用於動產,而不適用於不動產。二是前蘇聯等國家,以財產的所有制形式為標准來確定。善意取得只適用於公民所有的財產,國家、集體農庄以及其他合作社組織和社會團體的財產,不論以什麼方式被非法轉讓,有關組織都可以向任何取得人要求返還。
我們認為,我國目前正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市場上進行交換的財產具有平等的地位,這是民事交換關系的一個基本原則,因此不能以不同所有制形式來劃分善意取得制度的適用范圍,而以動產不動產的標准來確定善意取得立法時應當考慮到的各種精神。從長遠看,這種劃分方法也是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的。那麼,是否所有的動產都可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呢?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認為,為了保護國家利益,保護社會的安全與穩定,下列動產一般不宜適用善意取得制度:
1、禁止和限制流通的動產。善意取得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護交易安全,促進財產流轉。其前提是這些財產能夠在市場上自由流通。如果轉讓的財產不能隨便流通或只能在特定的主體之間流通,交易行為本身就違反了法律規定,善意取得自然不能保護和促進這一層次的財產流轉,受讓人無權要求適用善意取得。如轉讓毒品、劇毒物、爆炸物,倒賣國家不允許自由買賣的珍稀動物以及國家重點保護的文物等,都不能適用善意取得制度。
2、須經登記才能轉讓所有權的動產。有些動產,由於其價值較大,對社會經濟生活具有相當重要性,為了加強管理,法律對此特別規定轉讓時應履行一定的登記手續。這類財產主要是自行車、機動車輛等。公民或法人在買賣贈與這類財產時,須提供相應證明,到有關部門辦理登記過戶手續,法律關系才能生效。因此,通常不會發生無權轉讓而第三人又不知情的情況。
3、被查封的財產。財產被查封後,當事人的處分權受到限制,如將財產轉讓他人,將破壞查封的效力,劃歸債權人的債權,屬於無權轉讓。因此,第三人即使是善意,也不應取得所有權。
4、盜竊物和遺失物。在各國法例上,盜竊物和遺失物一般都不能適用善意取得。羅馬法規定,凡佔有盜贓和遺失之物,不因時效消失,權利人無論何種情況都可提起回收之訴。其他如日耳曼習慣法、摩奴法典、漢謨拉比法典、我國法律等都有類似規定。近現代民法也貫徹了這一精神。但要指出的是,遺失物與盜竊物應有所區別。在某些國家,如德、日等國民法規定拾得遺失物的人可在一定條件下取得所有權。因此,這種情況下發生的轉讓屬有權轉讓,不適用善意取得。我國司法實踐一般是不作區別,只要是盜竊物或遺失物,不論轉讓幾手,所有人均可要求善意佔有人返還。但是,這種做法受到理論上的反對。因為在復雜的商品交換中,受讓人要判斷出讓人是否為真正權利人已屬不易,更何況要判斷財產是否屬於盜竊物或遺失物。對此,我們認為,從精神文明建設和維護社會治安狀況出發,對於遺失物和盜竊物不適用善意取得是合理的,但也不能絕對化。
對之,應有一定的限制或例外:
第一、所有人的追及權應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在一定期間內,所有人有權向善意第三人要求返還,超過此期間,則無權要求返還。這一期間也即除斥期間。從所有人的財產被盜或遺失時起算,具體期間長短各國規定不一,如日本為二年,法國為三年,瑞士為五年。
第二、在某些情況下,善意第三人可不必適用除斥期間,即時取得所有權。如財產被多次轉讓,一旦返還波動很大,或者財產是易消耗物,或者根據具體情況財產不宜返還,如善意第三人正在使用的對其生產必不可少的零部件,或財產在市場上被眾多不知情的顧客受讓,收回難度大等,應即時取得所有權。
第三、貨幣和無記名有價證券即使為盜贓,善意第三人也可即時取得,這在各國立法上有較為一致的規定。因為它們作為一般等價物,流通頻繁,如要求返還,會牽涉眾多的經濟關系。而且,貨幣和無記名有價證券的信用不應當被懷疑,在實際生活中,商店或個人在出售財物時要求買受人提供貨幣的來源證明是違悖常理的。當然,某些貨幣和無記名有價證券依法不能進入流通領域,受讓人自然不能善意取得。而記名有價證券,由於其所有權屬於特定的人,一般無適用善意取得制度的必要。
第四、對某些在國營商店或公開拍賣場合善意受讓盜竊物的,為維護這些交易場所的信用,保護善意受讓人的利益,可考慮由所有人給付善意第三人一定補償後要求返還。補償的范圍主要包括財產的價值,善意第三人為保存佔有物維持物之本來狀況、預防減毀損失或減少價值所支出的費用,因加工和改良佔有物所增加的價值。
5、無償取得的財產。善意受讓人取得財產可能是有償的,也可能是無償的。在有償的情況下,其善意取得一般受法律的保護。但如果善意第三人是在無償情況下取得財產的,一般不應適用善意取得。首先,從商品流通的整體而言,絕大部分是等價或有償的,無償轉讓只是一種例外情況,在商品流通中所佔比例極小,一個雖屬善意但無償佔有他人財產的人將財產返還,一般來說無礙商品交易的安全和財產的流轉。另一方面,從利益角度說,由於第三人在受讓時未給予相應的給付,如另將財產返還原有人,也並不影響他原有的利益。如因保管、搬運等付出了代價,可向無權轉讓人要求賠償。再者,將未付出適當代價的財產據為己有而傷害他人利益,與民法上的公平原則不符,且與傳統道德不合。在前蘇聯及德國民法上,無償取得的善意第三人也負有返還財產的義務。如1964年蘇聯民法典第152條規定:「如果財產是無償地從沒有出讓該財產權利的人那裡取得的,則所有人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權要求返還財產。」德國民法典第816條也有類似規定。
6、某些具有人身性質或重大感情價值的財產。某些因無權轉讓發生爭議的財產,與所有人或善意第三人具有身份上或特殊的感情聯系。與身份聯系的如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結婚證書、獎章、商品手稿等,與感情聯系的如愛情信物、祖傳傢俱、多年收集的郵品以及特定環境下形成的具有重大紀念意義的財物。很顯然,忽視這類財產所聯系的特定的人和特定的感情,僅就財產的使用價值或物理屬性,判斷其歸屬,並不能合乎情理地解決問題。因為如果是一般財產,原所有人的損失可以通過無權轉讓人賠的方式得到補償,但是上述的特定財產,除非善意第三人歸還,否則其損失是無法得以補償的。
從善意第三人方面談,他也沒有充分理由非擁有這些財產不可。他可以通過替換或者賠償回復損失。因此,這類財產不可一味地適用善意取得制度,而應視具體情況由特定身份或特定感情聯系的一方所有,另一方則得以此得到賠償或替換有關財產。
此外,還要說明的是,在所有人要求返還財產前,如果該項財產已經在善意第三人處取得一定收益,那麼,這種收益的去向一般是應同原物的去向聯系在一起的。它不能在原物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時,單獨保留於善意第三人處。如果原物依善意取得制度原由第三人所有,則第三人就對原物享有所有權,其收益一般應由善意第三人所有。如果依善意取得制度,所有人在向善意第三人收回財產之前應當補償善意第三人所支出的費用;所有人要求取得收益,一般也應對第三人在獲取收益時所支出的費用予以補償,特別是這種收益是由第三人經營獲得的。如果第三人不應適用善意取得原則,而需將財產返還所有人,一般認為第三人的收益也應當無條件的返還所有人。
不過,按照德、日等國民法的規定,這種收益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即返還「起訴之後」或「判決發生效力之後」或第三人知道是「非法佔有」之時起所獲得的收益。在此之前的收益,一般則不予返還。
四、善意取得制度一般是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原所有人遭受的損失不能要求善意第三人返還,而只能向不法轉讓人索賠;或者善意第三人將財產返還原所有人,不法轉讓人也應賠償其損失。但是,在實踐中大量發生的情況是向不法轉讓人索賠不成,使一方當事人蒙受損失。如不法轉讓人蹤跡全無,難以找到,也沒有可能執行的財產;不法轉讓人死亡,又無可以賠償的財產;刑事案件一時難以破案;不法轉讓人在被追究前將財產揮霍一空;不法轉讓人的少量財產不足以賠償損失;或者不法轉讓人因其他違法行為,其個人財產被優先償還其他債務,如國家稅收等等。
在這些情況下,如果要求賠償的一方不能通過別的途徑,如保險賠款得到補償,則有可能要單方面承擔大部分乃至全部損失,而這對當事人是十分不公平的。我們認為,在都無過錯的原所有人和第三人之間,一方取得原物之所以是公平的,是因為另一方的損失可以通過要求不法轉讓人賠償而得以彌補,兩者的利益在不同的保護方式下取得平衡。一方負有要求賠償的一方無法從無權轉讓人的賠償中彌補損失,使於危及這種已經形成的平衡,造成無過錯的雙方中一方獨擔損失,另一方則不受損失;顯得損益不均,有失公平。特別是在兩方相比,經濟條件本來相差懸殊的情況下,這種不公平性就有可能變得更加明顯。
有鑒於此,1965年《關於沒收和處理贓款贓物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中指出:「對於罪犯確實無力回贖或賠償損失時,可以根據買主與失主雙方的具體情況進行調解,妥善解決。」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32條也規定:「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但是,這些規定都不太具體、明確。我們認為,為了妥善地解決一方確實得不到賠償的情況,未受損失的一方應向遭受損失的一方提供一定的補償,以共擔損失。當然,如果把問題局限於某一方來談,由於分擔了另一方的損失,其原先的利益可能會受到一定的損害,可能有些人會以主觀上無過錯客觀上不違法來否定其應承擔的補償責任,在理論上也可能會有不同的意見。但是,鑒於民法上的「公平原則」、「誠信原則」以及《民法通則》的上述具體規定,由未受損失的一方給予一定的補償是有根據的、可行的。雖然其在主觀上無過錯,客觀上也不違法,但是他與另一方在利益上和因果關繫上存在著一定的聯系,作出這種對實際情況的補救,與一般意義上的賠償責任不同,並需要某一方構成一定的責任條件,只須有不公正的後果即可。
我們認為,從公平的需要出發,在原所有人或善意第三人確實無法從不法轉讓人處獲得賠償的情況下,由未受損失的一方給予受損失的一方一定的補償是合理的。不過,應該強調的是,這種補償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合理確定。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實現公平。
D. (物權問題)為什麼基於無權處分+善意取得制度取得的物權對有權處分人有效
首先,謝謝你的提問。你提問的方式很專業,問題也很好,我很樂意回答。
先糾正你一點提問的瑕疵。
善意取得是一種制度。
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是:無權處分、善意、支付合理對價、公示(動產完成交付、不動產登記)
故「無權處分+善意取得」的表述略有瑕疵。
為什麼有效:
一、從分析法學角度,因為法律規定了善意取得制度的存在,只要滿足上述幾個條件即可取得物權。提示一下,善意取得中最難搞清楚的是「無權處分」動產還簡單,就是沒有所有權但是合法佔有導致無權處分,不動產則分好幾種情況,在這里先不提了。
二、從自然法學角度,為什麼會有此制度,此制度公平合理嗎?善意取得制度的設立主要考慮了以下幾個點(包括、但不限於):1.整個社會的經濟秩序。第三人善意的與無權處分人簽訂合同,第三人已經合法的情況下,如果依然無法保障他的權益,對整個社會經濟秩序中最為重要的信譽制度是一個極大的沖擊,天知道你今天合法合理的簽訂一個合同買來東西第二天不屬於你了,你還相信合同和法律嗎?
2.如果不規定善意取得制度,可能會照成二次傷害,當善意取得達成後,對於所有權人顯然是一次傷害,當然法律規定所有權人可以向無權處分人請求損害賠償,但若此時善意取得規定無效,善意取得人應當返還原物,而此時原物可能已經磨損、折舊或其他原因,所有權人不願意接受。比如小孩子鬧脾氣,不行我就要一模一樣的~^_^。此觀點是我大學時期一篇論文的,可能不成熟。
其次,是你的詳細問題。我沒怎麼搞明白你的提問,首先債權是相對的,物權是絕對的。「債權取得的物權不具有對世性,只在債權雙方之間有效」這句話不知從何而來,總覺得有問題,你的意思是我買來的東西僅僅在買賣雙方之間東西才是我的,對於別人來說東西就不是我的了嗎?不是的。你的這種情況在法理上叫做「基於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物權變動後是對世效力的。
最後,是你案例,你的案例比較特殊在於房屋是不動產。不動產需要登記,不動產是登記生效主義。故你所說A是房屋所有權人,我理解為A為房屋產權登記人。那麼此時B並不是無權處分人,為什麼?因為無權處分是「合法佔有,非法處分」一定要記得這一點哦,這也是為什麼遺失物、盜竊所得物不適用善意取得,因為他不是合法佔有哦。所以對於不動產來說,合法佔有必須是房產證是你的名字,所以B顯然不是無權處分。B是侵權。而C也不是善意取得哦,即使不考慮B的佔有問題,C是租賃,怎麼會取得物權呢?他只是一個租賃的債權而已。
大概這么多,比較亂,不知道你是考司法考試,還是法律學習的人。善意取得比較有趣,有興趣可以聯系我,我們一起探討哦~。
E. 物權法中什麼是登記生效主義
登記生效主義簡單說,物權的轉移以登記為准。
比如:甲把房子賣給乙,雙方簽訂合同乙付了內全部房款容,甲也把房子交給乙使用了。但是房產登記處登記的還是甲的名字,那麼該房的物權還是屬於甲。乙要獲得該房的產權,就得和甲一起去房產處進行過戶登記。
F. 專利權何時生效,怎麼辦理專利權登記手續
法律分析:發明專利申請經實質審查沒有發現駁回理由的,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作出授予發明專利權的決定,發給發明專利證書,同時予以登記和公告。發明專利權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發出授予專利權的通知後,申請人應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2個月內辦理登記手續。申請人按期辦理登記手續的,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應當授予專利權,頒發專利證書,並予以公告。 期滿未辦理登記手續的,視為放棄取得專利權的權利。發明專利申請人自申請日起滿2年尚未被授予專利權的,自第三年度起應當繳納申請維持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 第五十四條 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發出授予專利權的通知後,申請人應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2個月內辦理登記手續。申請人按期辦理登記手續的,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應當授予專利權,頒發專利證書,並予以公告。期滿未辦理登記手續的,視為放棄取得專利權的權利。
G. 登記對抗主義與登記生效主義的區別
登記生效主義與登記對抗主義區別:
1、生效時間不同:登記對抗主義的生效時間為當事人達成合意之時,而登記生效主義的生效時間是登記之時。
登記對抗主義是指不動產物權依法律行為變動時一經當事人合意即可成立,登記生效主義是指不動產物權依法律行為變動時,不僅需要當事人具備物權變動的合意,並且必須將該合意予以登記,否則物權變動行為不能生效。
2、能否對抗善意第三人不同:登記對抗主義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只有登記了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而登記生效要件則不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
3、登記是否有社會公信力不同:登記對抗要件登記只具有公示力而無公信力,不經過登記,只能在當事人中產生效力,而登記生效主義的登記具有公信的效力。
(7)專利權登記生效主義善意取得擴展閱讀:
《物權法》關於登記生效主義和登記對抗主義的法律規定:
第九條 不動產物權登記生效以及所有權可不登記的規定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第十條 不動產登記機構和國家統一登記制度
不動產登記,由不動產所在地的登記機構辦理。 國家對不動產實行統一登記制度。統一登記的范圍、登記機構和登記辦法,由法律、行政法規規定。
第十四條 登記效力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自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
第十五條 合同效力和物權效力區分
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
第二十三條 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生效時間
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四條 船舶等物權登記
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第二十五條 動產物權受讓人先行佔有
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權利人已經依法佔有該動產的,物權自法律行為生效時發生效力。
第二十六條 動產物權指示交付
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第三人依法佔有該動產的,負有交付義務的人可以通過轉讓請求第三人返還原物的權利代替交付。
H. 登記對抗主義和登記生效主義的區別
所謂登記對抗主義,是指某些特殊動產物權的變動不需要辦理登記,但一旦發生糾紛,動產取得人的所有權就無法對抗善意第三人。那麼大家知道登記對抗主義與登記生效主義的區別嗎?接下來找法網小編就為您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哦。
登記對抗主義與登記生效主義的區別
1、登記對抗主義的生效時間為當事人達成合意之時,而登記生效主義的生效時間是登記之時。
2、登記對抗主義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只有登記了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而登記生效要件則不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
3、登記對抗要件登記只具有公示力而無公信力,不經過登記,只能在當事人中產生效力,而登記生效主義的登記具有公信的效力。
【拓展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之規定:
第九條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第十條 不動產登記,由不動產所在地的登記機構辦理。 國家對不動產實行統一登記制度。統一登記的范圍、登記機構和登記辦法,由法律、行政法規規定。
第十四條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自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
第十五條 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
第二十三條 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四條 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第二十五條 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權利人已經依法佔有該動產的,物權自法律行為生效時發生效力。
第二十六條 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第三人依法佔有該動產的,負有交付義務的人可以通過轉讓請求第三人返還原物的權利代替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