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專利申請成功這么難
想個人申請成功專利,確實有些難度,比較知識產權裡麵包含了不少東西。內最好的辦法還是找代理公司。容
以下是申請專利需要注意的事項。
(1)申請的主題不是發明;
(2)申請的主題違反國家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
(3)申請的主題屬於不授予專利權的技術領域;
(4)申請的主題不具有新穎性、創造性或實用性;
(5)申請的主題不符合「對同樣的發明創造只能被授予一項專利」的規定;
(6)申請的說明書沒有對發明創造作出清楚、完整的說明;申請的權利要求書沒有以說明書為依據,說明要求專利保護的范圍;
(7)申請的主題不符合對發明專利申請的單一性要求的規定;
(8)申請文件的修改或者分案的申請超出了原說明書或者權利要求書記載的范圍
Litecarve專利,為你解答。
②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一年半還沒結果 專利公司是騙人嗎
一般都不會這么久的,實用新型通常是6~8個月左右,你這個那麼長可能進行駁回或者怎麼樣的,建議你先去詢問專利公司再去國家知識產權局上查查看,看看是不是與專利公司所講的一樣。
③ 專利申請不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很多個人知識產權專利申請,幾年都沒有申請成功,而有些人的專利卻很快就能得到授權。這是為什麼呢?專利申請不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專利申請不成功的原因有哪些首先,專利分為3類,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專利權人享有該項專利的製造權、使用權、許諾銷售權、銷售權、進口權、轉讓權和許可使用權。非專利權人要使用他人的專利技術,必須依法徵得專利權人的同意或許可。其次,專利申請的主要程序包括:初步審查和公告,實質審查,授予專利權幾部分。1.初步審查和公告: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收到發明專利申請後,經初步審查認為符合相關法律要求的,自申請日起滿18個月,即行公布。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可以根據申請人的請求早日公布其申請。2.實質審查:a.發明專利申請自申請日起3年內,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可以根據申請人隨時提出的請求,對其申請進行實質審查。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請求實質審查的,該申請即被視為撤回。b.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自行對發明專利申請進行實質審查。c.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不必進行實質審查即可授權。3.授予專利權:發明專利申請經實質審查,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經初步審查,沒有發現駁回理由的,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作出授予發明專利權、實用新型專利權及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決定,發給相應專利證書,同時予以登記和公告。專利權自公告之日起生效。最後,為何很多個人申請專利屢次不成功呢?原來,個人申請專利,可以直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郵寄相關申請資料辦理專利申請,也可以通過有資質的代理組織代為申報。但是由於有很多資料填寫不正確,表述不專業,或描述不夠詳細清楚等問題,很多申請可能要經過多次修改才能符合要求。要想在申請專利錢知道都有哪些專利進而提高申請率,那你需要學會查詢。中國專利法規定可以獲得專利保護的發明創造有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其中發明專利是最主要的一種。下面由小編為您介紹發明專利的查詢方法:1、登陸國家知識產權局或中國專利網網站2、點擊右邊的專利檢索版塊的高級檢索3、鍵入你知道的關鍵詞,如專利號或者專利名稱或產品,點檢索按鈕4、得到所有相關專利檢索表單,選擇一個專利進入該專利具體的扉頁面5、如果提示安裝插件,則按要求安裝否則無法瀏覽說明書6、點擊專利號下方的說明書按鈕進入說明書頁面,即可瀏覽具體內容7、點擊最上排的保存按鈕選擇下載路徑,選擇確定即下載成功
④ 關於專利申請的一些問題。
1.不會影響發明專利的授權,因為發明專利的申請日是在實施專利之前,因此,不構成發明專利的現有技術,不影響發明的新穎性和創造性。
2、專利保護具有地域性,外國人在其它你沒有申請專利的國家可以進行盈利為目的的生產,銷售等行為。但是他們不能再申請專利,或者申請了,也沒有用,因為你的專利已經公開,公開後即影響外國人申請的專利的新穎性。
3、如果不想讓外國人在國外生產、銷售,可以在申請日起12個月內,向其它國家提出專利申請。
⑤ 遞交的專利案件一直沒有動靜,怎麼處理
受理後2個月內未進行繳費的專利案件,視為非正常申請,技術文本的文件不予公開。申請者可以直接重新提交申請即可。不會影響第二次申請案件的授權前景。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提出了專利申請優先權,優先權分專利國際申請優先權和專利國內申請優先權兩種。 專利申請優先權,是指專利申請人就其發明創造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後,
專利申請費應當按規定的期限繳納,沒有在規定的期限繳納或者沒有按規定的費用足額繳納的,視為沒有繳納:
申請費、公布印刷費、申請附加費:申請人在收到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的受理通知之日起兩個月內繳清;
⑥ 專利申請了一個月什麼消息都沒有神馬情況
專利申請文件提交後會下受理通知書,此後就是審查的過程,實用新型和外觀一般4-6個月才會有消息,發明1-2月會下初審合格通知書,不過最終有結果得1.5年-2年。
⑦ 先申請專利再銷售,就萬無一失了嗎
如果一個產品、技術方案或設計在提交專利申請前,已經在市場中銷售或公開,嚴重的後果是專利申請可能會因在先公開而無法授權,或者即使專利申請僥幸通過審核獲得授權後,在之後的專利維權中,因專利的先天缺陷,有很大可能專利會被無效或被訴者提現有技術抗辯不侵權的風險。
因此,代理人和代理機構往往會建議或者要求客戶在專利申請提交後再銷售其產品,因為如果專利授權後,其保護期限是從專利申請日開始計算的。
但專利申請提交後再銷售該產品,這樣就萬無一失了嗎?筆者明確告訴你,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知道,發明專利最晚自申請日起滿18個月公布,發明申請至結案一般2-3年;實用新型審核周期7-14個月;外觀設計專利審核周期一般3-6個月。那麼在專利申請日至授權公開期間,他人的實施行為是否構成侵權?應當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專利申請人應當如何應對呢?
在專利的申請日至公布日(發明專利)和專利的申請日至授權公告日(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期間,他人未經允許實施專利的行為是否應承擔法律責任,《專利法》並沒有明文規定。就此問題,筆者站在專利申請人的角度,簡要分析其中的維權風險和可施行的應對措施。
《專利法》中有幾個時間點對專利權人和公眾的權利義務關系有重大影響;在不同的時間,他人未經許可,實施專利,均需要承擔其相應的法律責任。
對於發明專利,這幾個時間點分別為申請日、公布日和授權公告日;
對於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這幾個時間點為申請日和授權公告日;
在申請日前、申請公布日至授權公告日(發明專利)、授權公告日後的他人實施行為,相關法律皆有明文規定,因此筆者僅做簡要概述。
一、申請日以前
1、現有技術抗辯,現有技術是指專利申請日前已經公開的技術,若實施人所實施的技術方案落入了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但現有技術抗辯成立,實施人的行為不構成侵犯專利權,實施人可以自由的實施該技術方案。
2、先用權抗辯,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製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做好製造、使用的必要准備,並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製造、使用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上述情形下製造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也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先用權抗辯是不視為侵權的抗辯,現有技術抗辯是不侵權抗辯;不視為侵權的抗辯屬於侵犯專利權的例外情形,其在專利權授權後的實施自由度要小於現有技術抗辯的實施自由度,受到「僅在原有范圍」和「不能轉讓自己的在先實施技術」等限制。
二、公布日至授權公告日
發明專利的公布日至授權公告日即為臨時保護期,在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授權公告日之前的實施行為,專利授權後的專利權人可以要求實施其發明的實施者支付適當的費用。其實施行為不屬於侵犯專利權的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
1、發明專利的申請公布日文本和授權公告文本保護范圍不一致的,實施者實施的技術方案僅落入其中一個保護范圍的,應當認定在臨時保護期內未實施該發明。
2、專利權人對於實施者專利臨時保護期內實施其發明的行為並不享有請求停止實施的權利;在專利臨時保護期內製造、銷售、進口被訴侵權產品的實施行為,即使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在專利授權後,實施者還可以繼續使用、許諾銷售、銷售該產品,即專利權人無權禁止他人對專利臨時保護期內製造、銷售、進口的被訴專利侵權產品的後續使用、許諾銷售、銷售。(後續不得再製造,僅限使用、和銷售已經製造的庫存)。
3、若實施者既沒有支付適當的合理費用也沒有明確表示願意支付適當費用的,在專利授權公告日後,實施者在臨時保護期內已製造、進口的產品,專利權人也可以依法主張要求實施者停止繼續使用、許諾銷售、銷售。
三、申請日至公布日
重點來了,從上分析可知,以發明專利為例,專利申請日→公布日→授權公告日,隨著時間的遞進,專利權人的權利不斷加強,公眾的權利逐漸受到限制。根據法律舉重明輕原理,他人在申請日至公布日期間實施專利所應承擔的責任,不應低於申請日之前實施應承擔的責任,也不應高於公布日至授權公告日期間所應承擔的責任。
毫無疑問的是,在專利申請日至公布日,他人可以在該期間內實施該技術方案,問題在於:
1、專利授權公告後,專利權人是否可以要求其就此期間的實施行為支付費用?
2、在該期間實施該技術方案所生產的產品,製造者或銷售、購買者(非普通消費者)繼續銷售、許諾銷售或者使用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是否應當禁止?
3、在專利授權公告後,他人是否可以繼續製造專利產品、使用該專利技術方案?
筆者的給出的答案如下:
問題1:不可以;從立法目的看,在專利申請日至公開日期間生產專利產品的責任應低於或等於在專利公開日至授權日期間生產專利產品的責任。對於專利公開日至授權日期間生產產品所應承擔的責任,法律只規定支付使用費,並未規定承擔停止侵權的責任。因此,對於專利申請日至公開日期間生產的產品,在專利授權日之後,對其進行銷售或使用,不構成侵權行為,也不應向專利權人支付費用。只有這樣解釋,才符合法律舉重明輕的邏輯。
問題2:不構成侵權,不應當禁止;在專利申請日至公開日期間生產的專利產品,如果在專利授權後,禁比其銷售或使用,勢必造成社會整體財產的浪費。而如果允許其銷售或使用,則並不會妨礙《專利法》立法目的的實現,不會阻礙申請人申請專利,公開技術。相反,如果專利不盡早公開,就會影響專利申請人的利益,所以它會促進專利申請人盡早公開專利,以期獲得保護。因此,在專利申請日至專利公開日期間生產的專利產品,生產者、銷售者或使用者在專利授權日後繼續銷售或使用,不構成侵權行為,不承擔法律責任。
問題3:不可以,若他人繼續實施製造專利產品、使用專利技術;仍然構成侵犯專利權;因為此期間不足以構成先用權,其享有的權利邊界應當低於先用權抗辯的權利邊界,如前所述,先有權的抗辯是視為不侵權,是侵權行為的例外性規定,其在專利授權後的繼續實施受「僅在原有范圍」等重重限制;因此,舉輕以明重,在該期間內,他人己經製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己經作好製造、使用的必要准備,亦不能構成先用權,在專利授權後,即使只在原有范圍內繼續製造專利產品、使用專利技術的,仍構成侵犯專利權的行為。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日至專利授權公告日期間等同於發明專利的專利申請日至公布日期間,相關責任亦相同。
四、應對建議
市場瞬息萬變,專利申請提交後再將產品鋪向市場,已經是忍耐的極限了,如果等到專利授權後再將產品推向市場,黃花菜都涼了;有些快消品,設計定型推向市場到其換季下架只有1-3個月的市場壽命,產品及時推向市場是商業經營的必然考量,但現在很多客戶的產品提交專利申請後一推向市場,急短的時間內市場上就不計其數的仿冒品出現,而此時專利申請尚未授權,維權無門;面對這種困境,有什麼辦法呢?筆者有如下幾點建議:
1、做好商業秘密保護,普通公眾可能會知道專利是一種以公開換保護的規則制度,但不知道專利申請是一種跑馬圈地的技術博弈;打個比喻你需要保護的技術方案是一株人參,一位合格專業的專利代理人撰寫的專利文件會努力把生長這株人參的山圍起來給你,相當於專利文件公開的只是這座山裡有株人參,而人參具體生長在哪,最快到人參的路怎麼走,掌握在你的手上。具體到實踐中,競爭對手拿著專利文件能做出產品,但做不出或者很長時間內做不出你們做的產品這么好;因此,在申請專利的同時,不可輕視對商業秘密保護,可以做以下幾點:提升員工知識產權意識,定期全員組織知識產權培訓,簽訂必要的保密協議和競業協議,設置技術工藝的的涉密級別和員工許可權級別,關鍵工序的生產線不同工位絕緣阻斷,防止串崗導致整個生產線的工藝泄露,特殊生產車間做好保密措施,設置門禁管理,禁止拍照等。若他人的實施技術方案構成侵犯商業秘密,權利人可以以《反不正當競爭法》對自己的技術請求保護。附帶說一句:雖然很多企業的知產貫標都是為了拿政府補助,但GB/T29490-2013的知產管理體系標准還是有不錯的參考借鑒價值了,有條件的企業可以選擇性的推行。
2、供應鏈管理,一個技術方案的完整實現,往往包括材料、模具等下游供應鏈的支持,材料的規格選型、模具的調試磨合都是需要時間,也會影響到產品質量;管理好自己的供應鏈,盡量不要讓自己的競爭對手知悉自己的下游供應商;必要時和供應商簽訂保密協議和獨家供貨協議。以模具為例,避免自己花大價錢長周期調試定型的模具,競爭對手找到我們的模具供應商,說:「我要一副和他們一樣的模具。」模具供應商說:「哎喲,你是找對人了,你是不知道啊,這副模具我們和他們調試返工了N個月才成功,終稿圖紙已經成熟歸檔了,你再要一副的話圖紙拿來就能用,按給他的價算你7.5折,交期1個月....」
3、申請優先審查,《專利優先審查管理辦法》已經於2017年8月1日起施行了,只要滿足必要的條件,專利申請或者專利復審案件都可以請求優先審查,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在兩個月內結案;發明專利申請在四十五日內發出第一次審查意見通知書,並在一年內結案。遠遠縮短專利申請審查周期。
4、同時做版權登記,根據著作權法第三條的規定,產品設計圖和工業產品外觀本身是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因此,對於一些外觀設計產品,作為權利人,可以在申請外觀設計專利的同時,做工業產品版權登記,版權登記加急1天即可以拿到版權登記證。在無法主張專利權時,可以對實施的他人主張著作權,著作權停止侵權的責任也包括停止使用和賠償損失。至於為什麼既要申請專利又要申請版權登記,它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移步筆者以前的兩篇文章《與轎車相似的玩具汽車構成外觀專利侵權嗎?》和《外觀設計終止對其中圖片著作權的影響》(詳情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5、巧用專利標識,專利權人有權在其專利產品或者該產品的包裝上標明專利標識;專利標識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威懾競爭對手,值得注意的是,《專利標識標注辦法》對如何標示專利標識有相應規定,在專利授權前,按照《專利標識標注辦法》的規范使用標識專利,威懾力不大,但違反該《辦法》的規定,會有相應的懲罰措施,其中罰則中的「可以」是法官和執法單位的可以根據實際個案情況自由裁量;所謂自由裁量就是HR常發的招聘信息,某某崗位,薪資5000-50000元/月,招聘企業可以自由裁量是5000元/月還是100000元/月,筆者言盡於此,以下會列明法條,以作風險告知。
因考慮到文章篇幅,文中提及的若干要點並未全部展開,如現有技術抗辯具體比對規范;享有先用權抗辯的條件和限制;優先審查的要求和具體流程;為什麼既要申請專利又要申請版權登記,外觀專利和著作權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歡迎添加文末筆者微信一起溝通探討。
作者:羅賢水律師(實習)/專利代理人
⑧ 關於我們身邊的法律案例
國際私法案例
2006年04月07日 郝中華
國際私法案例分析
2005年12月22日 管理員
1.1997年8月,法國商人比爾從武漢市某大酒店打的到火車站。車到站後,比爾將一裝有貴重物品的手提包遺忘在計程車內。司機凌某發現皮包後,尋找失主,未果。
比爾丟包後,在武漢人民廣播電台《武漢晚報》上播發尋物啟事,稱送還丟失皮包將給以酬謝,並公布了聯系方式。
第二天,凌某將皮包送還比爾。比爾兌現承諾,付了酬金。
比爾皮包失而復得後,委託中國籍的范女士向武漢市公管處投訴。公管處幾經周折,查到收受酬金的凌某。公管處通知凌某到公管處說明情況。凌某承認接受酬金的事實,並寫下"拾物經過"。3月10日,凌某將酬金交到公管處,由公管處交給失主。公管處以"舉報待查"為由,暫扣計程車凌某上崗證,要求在指定時間和指定地點接受處理。
凌某感到委屈,遂向武漢市漢口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公管處返還酬金。法院受理案件後,進行了審理。 問:
1)本案中的涉外民事關系應以何國法律作準據法? 答:
比爾乘坐出租汽車,與凌某構成涉外運輸合同關系。依據最密切聯系的原則,這一法律關系的准據法是中國法律。
比爾發布懸賞廣告,凌某歸還皮包,這構成懸賞合同關系,依據最密切聯系的原則,應以中國法律為准據法。
比爾皮包失而復得後,委託代理人進行投訴,使凌某在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情況下交出酬金,比爾索要酬金構成不當得利。這一法律關系適用國際慣例、中國法律作準據法。
2.美國籍人愛默生根據來到中國某大學任教。任教期間與在該大學任教的中國女教師田某結婚。婚後,因雙方性格不和等因素,愛默生向上海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要求離婚。起訴後。愛默生任教期滿,准備回國。愛默生向法院提出,委託同在該校任教的美國籍教師或委託美國駐上海領事館領事代理訴訟。
問: 在本案中,愛默生委託他人代為訴訟的做法是否正當,為什麼? 答:
愛默生的做法是正當的。在我國,中國公民可以接受委託擔任訴訟代理人。我國對在我國的外國人實行國民待遇,允許外國人委託與之有同一國籍的外國人擔任訴訟代理人。
外國駐華大使館、領事館官員,可以接受本國公民的委託,以個人名義擔任訴訟代理人。根據我國參加的《維也納領事關系公約》的規定,當作為當事人的外國人不在我國境內、
或由於其他原因不能適時到我國法院出庭時,該外國的駐華領事可以在沒有委託的情況下,直接以領事名義擔任其代表或安排代表在我國法院出庭。
3.中國公民錢某,1992年到日本留學。1995年回國前夕,在上班途中,被運貨卡車撞倒,經搶救無效死亡。錢某的妻子利某以全權代理人的身份在錢某弟弟的陪同下到日本料理後事。經協商,日本方面賠償500萬日元。
回過後,為遺產分配一事,利某與錢某的家人發生爭執,協商未果。錢某的家人以利某及其女為被告,訴至當地人民法院。
問:本案應如何適用法律?說明理由。 答: 本案應以日本法律為准據法。
錢某死亡前未留遺囑,其繼承屬法定繼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49條"遺產的法定繼承,動產適用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法律"的規定,日本法律應為本案的准據法。
錢某有兩處住所。一處是位於中國的法定住所,一處是位於日本的臨時住所。因李某在日本已居住兩年,日本的臨時住所視為住所。根據中國有關法律規定,李某死亡時的住所是在日本的住所。
4.日本某公司於1988年5月7日向日本專利機構提出"防眼疲勞鏡片"發明專利申請。之後,該公司於1988年10月3日以相同的主題內容向中國專利局提出了發明專利申請,同時提出了優先權書面聲明,並於1988年12月25日向中國專利局提交了第一次在日本提出專利申請的文件副本。
中國某大學光學研究所於1988年7月也成功地研製出一種用於減輕因熒屏所造成眼疲勞的鏡片,這種鏡片和日本某公司的鏡片相比,無論在具體結構、技術處理,還是在技術效果上都是相同的。中國某大學光學研究所於1988年9月10日向中國專利局提交"保健鏡片"的發明專利申請。
(註:中國、日本同是1883年《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的加入國》) 問:中國專利局應將專利權授予給誰?為什麼? 答:
中國專利局應將專利權授予日本某公司。
中國、日本兩國共同參加了《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因此,本案中專利權授予給誰的爭議應以《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為依據進行斷定。
《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規定了優先權原則,發明專利申請的優先權為12個月。我國法律規定外國人在我國申請專利,只要按我國的法律規定提交了必要的文件,就享有公約規定的優先權。
中國某大學光學研究所雖然先於日本某公司在中國專利局申請專利,但這種申請行為不足以對抗公約規定的優先權,所以,該想專利權應授予日本某公司。
5.邊某和王某夫妻二人均為中國公民,婚後旅居巴西。因發生婚姻糾紛,巴西法律又不允許離婚,夫妻二人於1986年按巴西法律規定的方式達成長期分居協議,並請求中國駐巴西大使館領事部予以承認和協助執行。
問: 我國應否承認和協助執行邊、王二人達成的分居協議?為什麼? 答:
我國駐外使館辦理中國公民間的有關事項應當執行我國法律,該分居協議不符合我國婚姻法的規定,故不能承認和協助執行。該分居協議系按照巴西法律允許的方式達成的,故只能按照巴西法律規定的程序向巴西有關方面申請承認。
邊、王二人的分居協議是按照巴西法律達成的,巴西不準離婚的法律與我國婚姻法的有關規定相抵觸,承認和協助執行邊、王二人達成的分居協議有悖我國的公共秩序,所以我國不能承認邊、王二人分居協議的效力。
一國法院及一國駐外使館承認與執行的只能是一國法院的判決或仲裁機構的裁決,而不能是當事人之間的協議。 6.
中國公民夏某(男)與中國公民馮某(女)1997年在沈陽結婚。婚後夏某自費到加拿大留學,2001年獲得碩士學位,後在美國紐約州一家公司找到工作。2002年8月,夏某以夫妻長期分居為由在紐約州提起離婚訴訟,離婚訴狀由夏某的代理律師郵寄送達馮某。馮某在經過一番咨詢後,在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問:在紐約州法院已經受理夏某離婚訴訟後,我國法院能否受理馮某的離婚訴訟?
答:紐約州法院受理夏某離婚訴訟後,我國法院仍可以受理馮某的離婚訴訟。對涉外離婚案件,為了最大限度的保護中國公民的利益,我國不反對一事兩訴,當事人一方在外國提請離婚訴訟,不妨礙我國法院受理中國公民提請離婚訴訟。
7.1997年,中國籍公民俞某與日本籍公民山口在中國結婚,婚後在中國生有一子。1999年,山口獨自回日本居住。2001年,俞某以夫妻長期兩地分居,感情淡漠為由,在中國法院提請離婚訴訟。山口同意離婚。在子女監護權和撫養權問題上,雙方產生爭議。山口要求將兒子帶回日本,由她撫養,俞某要求將兒子留在中國,由他撫養。
問:本案應適用何國法律?為什麼? 答: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48條規定:"扶養適用與被扶養人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俞某與山口的兒子在中國出生,具有中國國籍,其父是中國公民,具有中國國籍,他出生後,一直在中國生活,這表明中國與其有最密切聯系,本案應適用中國法律。
另外,日本《法例》20條規定:"父母子女間的法律關系,依父之本國法"。父親俞某是中國公民,根據日本的法律,本案也應適用中國法律。
8.中國公民沈某(男)與中國公民梁某(女)1939年在中國結婚,婚後生育二女。沈某1949年去台灣,1988年加入加拿大國籍。雙方分離後,常有通訊聯系。梁某1975年赴加與沈某共同生活。1984年以後,沈某每年回國一次,並購買、翻建了三套住宅。1989年,梁某與沈某在美國發生矛盾,沈某獨自來中國並與一婦女同居。梁某知道這一情況後,要求沈某與同居婦女斷絕關系。曹不聽,反到加國法院起訴離婚並獲准。1991年3月,沈某又來道中國,於8月17日與原同居婦女到紹興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記處辦理了婚姻登記。
1991年12月14日,梁某向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與沈某離婚,分割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的共同財產,要求判令沈某支付生活費和撫養費。
問: 1.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是否具有管轄權?說明理由。 2. 本案應如何適用法律? 答:
1.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可以受理這一離婚案件。沈某在加拿大法院離婚並獲准,沈某與梁某的婚姻關系在加拿大解除。加拿大法院的判決在中國並不自動發生法律效力,只有當事人在中國向中國法院提出承認與執行的請求,中國法院經審查,認為該判決的承認與執行不與中國的公共秩序相抵觸,中國法院作出裁定,承認外國法院的判決在中國發生法律效力,該外國法院的判決才能在中國生效。沈某未在中國法院提出承認外國法院判決的申請,故該加拿大法院的判決在中國未發生法律效力,所以中國法院有權受理梁某提出的離婚訴訟。
2.中國受理離婚訴訟案件後,應適用中國法律為准據法。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47條"離婚適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9.一英國人到宏都拉斯一家賭場賭博,輸錢後向賭場借款10萬美元,並將這10萬美元又輸掉,且未償還。開設賭場的宏都拉斯人到英國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法院判令借款人償還借款。英國法律規定經營賭場是犯罪行為,但是洪都拉法律允許開設賭場。
問: 本案中的合同關系是否成立?英國法院應如何適用法律? 答:
本案中的借款合同是成立的。因為借款合同是在宏都拉斯簽訂並在宏都拉斯履行的,判斷合同的效力應適用合同締結地法、合同履行地法,即宏都拉斯法,根據宏都拉斯的法律,該借款合同具有效力。
然而,宏都拉斯政府允許開設賭場的法律與英國禁止開設賭場的法律相抵觸,英國法院可以適用公共秩序保留,排除宏都拉斯法律在美國的效力,駁回宏都拉斯人的起訴。
10.香港甲銀行與我國乙公司簽訂貸款合同和抵押合同各一份。合同中當事人約定,發生爭議適用香港法為准據法。合同簽訂後,香港甲銀行依約提供了全部貸款。貸款到期時,我國乙公司只償還了一小部分貸款。香港甲銀行在被告住所地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法院判令被告償還貸款。法院受理了案件。根據合同中當事人關於法律適用的約定,法院通知雙方當事人提供香港關於貸款合同、抵押合同方面的法律。雙方當事人在法院限定的時間內沒有提供香港關於貸款合同、抵押合同方面的法律。
問: 1.本案是否可以適用香港法為准據法?
2.雙方當事人在法院限定的時間內沒有提供香港關於貸款合同、抵押合同方面的法律的情況下,法院應適用什麼法律? 答:
1.本案可以適用香港法律作為准據法,因為當事人雙方在合同中約定發生爭議適用香港法,符合我國法律規定。
2.若雙方當事人和法院都不能查明所應適用的法律內容,法院則應適用中國法律。
11.法國人皮埃爾在20歲時與中國甲公司在中國簽訂一份原料購銷合同。合同簽訂後,原料的價格在國際市場上大漲,皮埃爾沒有履行合同。中國甲公司在中國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皮埃爾承擔違約責任。
皮埃爾答辯稱,法國法律規定的成年人的年齡為21歲,簽訂合同時他19歲,屬未成年人,不具有完全的行為能力,所以不應承擔違約責任。 問:
皮埃爾是否應當承擔違約責任?為什麼? 答: 皮埃爾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我國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規定:外國人在我國領域內進行民事活動,如依其本國法不具有行為能力,而依行為地法有行為能力的,應當認定具有民事行為能力。
本案中的合同是皮埃爾與中國甲公司在中國簽訂的,合同的履行地也是中國,應認定合同的行為地在中國,應適用中國法律認定皮埃爾是否具有行為能力。
中國法律規定,18歲為成年人,皮埃爾簽約時已19歲,具有完全的行為能力,應承擔違約責任。
12.中國某土產公司與新加坡某公司簽訂紅棗買賣合同,由中國某土產公司向新加坡某公司出口一批紅棗。合同規定,中國某土產公司向新加坡某公司出口的紅棗的等級為三級。合同簽訂後,新加坡某公司向銀行申請開具了信用證。交貨時,中國某土產公司因庫存三級紅棗缺貨,遂改用二級紅棗交貨,並在發票上註明:二級紅棗,價格不變,仍以三級貨價計收。中國某土產公司認為,貨物的品級比合同規定的高,且價格不變,買方不會提出異議。可事實恰好相反,發貨後,中國某土產公司到銀行議付貨款,開證行拒付貨款,理由是單據與合同不符。中國某土產公司要求新加坡某公司修改信用證,被拒絕,新加坡某公司指責中國某土產公司違約,要求承擔違約責任。
問: 1)調整信用證關系的法律是什麼? 2)開證行是否有權拒付貨款? 答:
1)在國際貨物買賣關系中,調整信用證關系的法律通常是各國普遍選用的《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
2)銀行有權拒付貨款。《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規定,賣方交付的議付貨款的單據,必須與合同中的約定相一致,做到單單相符,單證相符。如果賣方交付的議付貨款的單據與合同中的約定不一致,單單不符或單證不符,銀行有權拒付貨款。本案中,中國某土產公司交付的發票與合同中的規定不符,銀行有權拒付貨款。
13.中國籍公民王美玫1948年隨父母到印度尼西亞定居,1958年加入印度尼西亞國籍。1995年,王美玫丈夫去世,王美玫除有一子外,無其他親屬。1996年,王美玫變賣在印度尼西亞的財產,與其子回中國定居。回國後,王美玫購買一套公寓居住。王美玫的兒子有業不就,靠王美玫的積蓄生活。王美玫對其子好逸惡勞十分反感,多次勸說兒子自食其力,兒子置若罔聞。王美玫遂加強了對財產的控制。王美玫的兒子對其母不滿,先後在1997年、1998年兩次加害其母,均被與其母朝夕相伴一條愛犬救解。王美玫年事已高,又遭逆子兩次暗算,心力交瘁,自知不久將絕於人世。1998年底,王美玫找到律師立下書面遺囑:
一、取消兒子的繼承權。 二、我死後,尚可留存人民幣10萬元左右,由愛犬繼承,這筆錢由律師掌管,用於愛
犬的生活費用。愛犬的日常生活,由律師照料。 一、 在律師履行交付的義務後,公寓一套歸律師所有。
王美玫立遺囑後不久就去世了。律師安葬了死者。王美玫的愛犬在王美玫的墓地守候, 四天四夜不吃不喝,悲壯死去。 問:
1)王美玫遺囑的效力適用何國法律來認定? 2)王美玫的遺產如何處理? 答:
1)我國法律對涉外遺囑的法律適用未作出明確規定。在司法實踐中,對遺囑的形式要
件,依場所支配行為原則,適用立遺囑地法,對遺囑實質要件,參照法定繼承的法律適用原則處理。王美玫的遺囑是在中國立下的,遺囑的形式要件適用中國法律。對遺囑實質要件,應參照我國法定繼承的法律適用原則處理,不動產遺囑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動產遺囑適用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法律。被繼承人所遺留的不動產在中國,被繼承人死亡時的住所地亦在中國,所以,遺囑的實質要件應適用中國法律。
2)根據中國法律,該遺囑是部分有效遺囑。剝奪其子繼承權部分有效。
愛犬繼承部分遺囑無效,在我國,狗不能成為繼承主體。狗死後,這部分遺產成為無人繼承財產,收歸國有。
付給律師報酬部分的遺囑有效。因為忠貞的狗隨主殉難,律師不能按遺囑要求履行照料義務,所以,律師應在遺產中獲取付出勞動部分的報酬,剩餘部分屬無人繼承財產,收歸國有。
14.1986年4月30日,大連市土產進出口公司和挪威艾格利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塑料編織袋買賣合同,挪威艾格利股份有限公司向大連市土產進出口公司購買110噸塑料編織袋,價格條件CIF950美元/噸,裝期1987年2-3月。大連市土產進出口公司按照合同交付的第一批貨物於1987年2月27日在大連港裝運,第二批貨物分兩批於同年3月7日和3月27日在大連港裝運。對上述兩批貨物,挪威艾格利股份有限公司均自提單開出之日起90天內信用證付款。但挪威艾格利股份有限公司收到貨物後以大連市土產進出口公司違約為由,申請挪威王國法院扣押上述兩份信用證項下款項。據此,開證行東方惠理銀行已書面通知中國銀行,該兩批貨物價款至今未付。大連市土產進出口公司因此提起訴訟,要求解除合同,判令挪威艾格利股份有限公司支付拖欠的貨款。挪威艾格利股份有限公司未提出抗辯。
請問: 1)本案大連市土產進出口公司向中國法院起訴,當地中國法院是否有管轄權? 2)本案能否適用中國法律,其法律依據是什麼?
參考答案
1)中國法院有管轄權。本案合同糾紛,雖然挪威艾格利股份有限公司己搶先在挪威王國法院申請扣押應付給大連市土產進出口公司的貨款,但由於雙方在合同中並未約定管轄法律,大連市土產進出口公司就合同糾紛在合同履行地所在地的中國法院起訴,該地的中國法院有管轄權。
2)關於法律適用。本案雙方當事人未在合同中約定法律適用條款,因此,根據《民法通則》第145條規定,本案應適用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由於本案合同簽訂地在中國,起運港在中國,而且按照CIF價格條件是由作為賣方的甲公司自付運費、保險費並承擔貨物越過船舷以前的風險,故本案中與合同由最密切聯系的國家是中國,應適用中國法律。
15.甲公司與乙公司同為在香港注冊成立的企業法人。1986年3月,乙公司與廣州市丙公司簽訂了合作經營廣州某酒店合同。為籌措合作經營的資金,乙公司與甲公司於1986年9月在香港簽訂貸款協議,合同中約定,貸款協議適用香港法律和中華入民共和國法律。後乙公司多次拖欠到期貸款和利息,甲公司要求乙公司還貸不成,遂向廣州市巾級人民法院起訴。乙公司應訴,並且同意適用中國法律處理本案。
請問: l)對於本案,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是否有管轄權? 2)院處理本案進能否以我國的實體法為准據法? 答:
1)有本案的管轄權。由於當事人雙方均為香港法人,合同簽訂地、履行地也為香港,當事人也無選擇內地法院管轄的書面協議,本案本不屬內地法院管轄。但乙公司取得的貸款投入了在廣州的合作企業,甲公司向廣州市的法院起訴,乙公司未提出異議並應訴答辯,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243條、第245條的規定,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為乙公司有可供扣押的財產所在地的法院和視為有管轄權的法院。對本案有管轄權。
2)應適用我國法律。原、乙公司在合同中約定爭議適用香港法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處理。但在訴訟中,雙方同意適用中華人戰共和國法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45條"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適用的法律"的規定,本案的准據法為我國的實體法。
16.
我山東一家進出口公司和某外國公司訂立進口尿素5000噸的合同,依合同規定我方開出以該外國公司為受益人的不可撤銷的跟單信用證,總金額為148萬美元。雙方約定如發生爭議則提交北京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1990年10月貨物裝船後,該外國公司持提單在銀行議付了貨款。貨到青島後,我公司發現尿素有嚴重質量問題,立即請商檢機構進行了檢驗,證實該批尿素是毫無實用價值的廢品。我公司持商檢證明要求銀行追回已付款項,否則將拒絕向銀行支付貨款。
請問: 1)銀行是否應追回已付貨款,為什麼? 2)我公司是否有權拒絕向銀行付款?為什麼?
3)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是否受理此案?為什麼? 答: 1)銀行不應追回已付貨款,因為其已經盡到審查單證相符的義務
2)我公司無權拒絕向銀行付款,因為在信用證結算中應堅持信用證的獨立原則,即信用證程序不受合同的履行情況影響,銀行只負有審查單證相符的義務,合同的問題由當事人自行解決。
3)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有權受理此案,根據是合同中的仲裁條款。
17.1997年8月英國甲公司(賣方)與中國乙公司(買方)在上海訂立了買賣200台電腦的合同,每台CIF上海1000美元,以不可撤銷的信用證支付,1997年12月紐約港交貨。1997年9月15日,中國銀行上海分行(開證行)根據買方指示向賣方開出了金額為20萬美元的不可撤銷的信用證,委託紐約的花旗銀行通知並議付此信用證。1997年12月20日,賣方將200台計算機裝船並獲得信用證要求的提單、保險單、發票等票據後,即到該英國議付行議付。經審查,單證相符,銀行即將20萬美元支付給賣方。與此同時,載貨船離開紐約港10天後,由於在航行途中遇上特大暴雨和暗礁,貨船及貨物全部沉人大海。此時開證行已收到了議付行寄來的全套單據,買方也已得知所購貨物全部滅失的消息。中國銀行上海分行擬拒絕償付議付行已議付的20萬美元的貨款,理由是其客戶不能得到所期待的貨物。
請問: (1)這批貨物的風險自何時起由賣方轉移給買方? (2)開證行能否由於這批貨物全部滅失而免除其所承擔的付款義務?依據是什麼?
參考答案: (1〉風險自貨物交到裝運港的船上時起由賣方轉移給買方。
〈2)開證行無權拒付。根據國際商會制定的《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信用證交易獨立於買賣合同,銀行只負責審單,只要單據與信用證條款相符,銀行應必須承擔其付款義務。
18.一俄國代理商在俄國某港口將貨物裝上一艘德國船,途徑英國赫爾港,准備交給收貨人凱麥爾,收貨人是英國人,住所也在英國,船在挪威海岸附近出事,但貨物安全地卸到了岸上。船長把貨物賣給一個善意的第三人,第三人又在挪威把貨物賣給了本案被告塞威爾,由被告運往英國,收貨人凱麥爾到英國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返還貨物。根據挪威的法律,船長在本案所發生危難的情況下,有權出賣貨物,善意買方有權取得貨物所有權;但是船長如果沒有正當理由而出賣了貨物,則要對貨物的原所有人負責。英國法院認為被告塞威爾根據挪威法律取得貨物的合法所有權。挪威是買賣成立時的物之所在地,其法律應得到適用。因此,英國法院駁回了凱麥爾的訴訟請求。
請問: 本案中,英國法院採用了何種"系屬公式"? 並對這一系屬公式進行解釋。 參考答案:
在本案的審理中,英國法院是以"物之所在地法"處理本案糾紛的。
"物之所在地法"是國際私法解決物權法律沖突的一個重要原則。"物之所在地法",即物權關系客體所在地的法律。不動產物權依物之所在地法已成為世界各國普遍承認的原則。我國《民法通則》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中規定了對不動產的所有權、買賣、租賃、抵押、使用等民事關系,應適用物之所在地法。
"物之所在地法"適用於對動產與不動產的識別或區分,物權客體的范圍,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物權的取得、轉移、變更和消滅、物權的保護方式等。"物之所在地法"並非是解決一切物權問題的唯一沖突原則,例如運選中的貨物的物權關系、船舶、飛行器等運輸工具的物權關系等均為解決物權關系的例外。
19.1999年7月8日,委內瑞拉烽火航運公司所屬巴拿馬籍"烽火輪"自中國天津新港駛往目的港香港。7月10日,該輪與巴拿馬金光海外私人經營有限公司所屬的
"長江輪"相撞。碰撞結果是:"烽火輪"機艙和住艙進水,船尾下沉。長江輪右舷船尾以及左舷中部船體受傷。此後,長江輪恢復航線開往新加坡港。
同年12月,烽火輪獲悉長江輪抵達中國秦皇島港,遂向天津海事法院提起訴訟。天津海事法院受理了該案件,但未能查明巴拿馬法律的有關規定,在徵得雙方同意後,適用了《民法通則》並參照國際慣例處理了此案。
請問: 1)天津海事法院應適用何國法律?為什麼? 2)天津海事法院適用我國《民法通則》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答:
1)應適用巴拿馬法律。因為本案中的"烽火"輪和"長江"輪都在巴拿馬共和國登記注冊,都懸掛巴拿馬國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國際慣例,應該適用船旗國法,即巴拿馬共和國法律。
2)
兩個船東的經營地分別在委內瑞拉共和國和新加坡,在整個訴訟過程中,雙方當事人均未提供出有關巴拿馬的民事、海事、商事方面關於損害賠償的法律規定,我國法院也未能查明該國法律。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法院徵得雙方當事人的同意,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規定:"通過以上途徑仍不能查明的,遺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因而應適用了《民法通則》及國際慣例處理此案。
20.
1998年初,英國芳薇公司與寧波城市建設開發公司擬在寧波市某公園南大門合資興建綜合娛樂場所"寧波大世界"。開發公司遂要求赴英國就芳薇公司投資的設施性能等進行考察,費用可由芳薇公司墊付,待合作後補償。為此,芳薇公司於1998年11月15日、1999年1月6日兩次向原告發出邀請函,允諾在英國逗留期間食宿及交通等將予承擔。雙方經協商,於1999年2月5日達成《關於開發公司赴英考察事宜協議》。協議約定:(1)開發公司派以王某為首的五人小組?/ca>
⑨ 為什麼專利申請不通過
一, 資料漏缺。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情況。可能是申請專利時缺少所需的請求、說明書或圖片,具體信息主要取決於專利類型;也有可能是資料齊全,但是申請人的姓名、地址等。請求中缺少,此時提交的申請將不會被批准。
二,資料不規范。
有些時候,即使我們資料填寫齊全,也還是沒有通過,那麼就需要看一下,我們提交的資料是否符合規定的受理條件。第一,所有的申請文件必須是中文列印或列印的,第二,字跡線條清晰,圖畫以不會被擦掉的筆跡書寫,沒有任何塗改痕跡。如果請求書是用外文寫的,那是肯定不會被受理的了。
三,申請人限制。
目前國內專利注冊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須是中國國籍,在內地有固定住所或營業場所。外地戶口、外企、組織或港澳台地區的個人和企業,作為第一簽名申請人,不委託專利代理機構申請的,基本上不受理。
四,郵寄限制。
眾所周知,專利申請的所有資料都是需要郵寄給專利局進行受理審批,那麼,如果這些資料是直接從國外、或者港澳台地區郵寄過去的話,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