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6年我國的知識產權申請居多少位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11月23日在日內瓦發布報告稱,2015年中國專利申請量首次在單一年度內超過100萬件,推動全球專利申請量創下新高。
據當天發布的《世界知識產權指標》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世界各地的創新者共提交了約290萬件專利申請,比2014年增長了7.8%,專利保護需求連續第六年保持增長。
2015年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了110多萬件專利申請,申請量幾乎相當於全球排名第二至第四位的美國、日本、韓國專利主管機構受理的專利申請總量。其中,美國以約58.9萬件專利申請位居第二,日本和韓國分別以約31.8萬件和約21.3萬件申請分列第三、四位。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弗朗西斯·高銳表示,2015年世界各地的決策者都尋求刺激經濟增長,促使知識產權申請取得良好進展。除了中國繼續推動全球專利申請增長,大多數國家對知識產權的利用也都在增加,表明知識產權在全球化知識經濟中越來越重要。
此外,2015年全世界共授權約124萬件專利,得益於中國專利授權量增加,較此前一年增長了5.2%。中國2015年專利授權量達到約35.9萬件,超過美國的約29.8萬件,成為授權量最多的國家。另外,在商標和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方面,中國也位居世界第一。
Ⅱ 中國的專利佔世界多少
世界知識產權組來織(自WIPO)發布的最新年度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的全球專利、商標和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量再創新高。其中,由中國受理的專利申請量超過美國、日本、韓國和歐洲專利局的總和,名列世界第一,中國專利申請增量佔全球總增量的98%。
Ⅲ 中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量排名如何
人工來智能領域成為我國可能實現彎源道超車的領域之一。烏鎮智庫的數據顯示,在人工智慧專利數上,2016年中國新增的人工智慧專利數突破9000,超過美國的兩倍。中國人工智慧企業數量、專利申請數量及融資規模均僅次於美國,位列全球第二。
雲計算也是如此。全球權威的調查機構加特納(Gartner)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伺服器市場報告顯示,全球伺服器市場份額前6位企業中,有3家來自中國,雲伺服器市場份額前6位中,包括浪潮、聯想、曙光、華為4家中國企業。而在技術創新方面,中國企業申請的伺服器專利數也位居全球前列。
Ⅳ 嚇一跳,你知道中國一年的專利申請量有多少
國家知識產權局在京發布了2017年主要工作統計數據及有關情況。
2017年,我國發明專利申內請量為138.2萬件,同比增容長14.2%。共授權發明專利42.0萬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授權32.7萬件,同比增長8.2%。
截至2017年底,我國國內(不含港澳台)發明專利擁有量共計135.6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9.8件。
我國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排名前十位的省(區、市)依次為:北京(94.5件)、上海(41.5件)、江蘇(22.5件)、浙江(19.7件)、廣東(19.0件)、天津(18.3件)、陝西(8.9件)、福建(8.0件)、安徽(7.7件)和遼寧(7.6件)。
Ⅳ 我國人工智慧實力有多強勁,看專利申請數
2017年,我國在人工智慧領域取得重要進展。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近日發布的第41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人工智慧領域在技術研發和產業應用層面均取得突出成果:截至2017年6月,中國擁有人工智慧企業592家,佔全球總數的23.3%。《報告》還顯示,2016年中國人工智慧相關專利年申請數為30115項,同比增長37.73%,創下新高。作為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圍繞人工智慧發展的全球競爭日益白熱化。我國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蓄勢待發,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日新月異,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相結合,給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人工智慧首次進入CNNIC報告作為國內互聯網發展研究的專業機構,CNNIC首次披露了當前AI發展數據,這正說明了人工智慧的發展如火如荼,成為提振經濟的一大利器。而中國儼然已成為該領域重要競爭者,並緊追美國這個領頭羊。《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慧企業總數達到2542家,其中美國擁有1078家,占據42.4%;中國其次,擁有592家,占據23.3%。中美兩國相差縮短至486家。《報告》分析稱,《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等國家戰略表明了我國對人工智慧的重視和發展的決心。與此同時,《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人工智慧支持政策在2017年密集發布。中國龐大的用戶市場規模,以及大量從事數字活動的互聯網領軍企業,將提供大量原始數據助推人工智慧的興起。同時各地方政府紛紛出台地方性的規劃和方案,大力扶持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報告》顯示,目前國內的人工智慧企業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廣州,香港,成都,南京,廈門,蘇州。發展人工智慧產業大勢所趨人工智慧研究和應用遍地開花。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人工智慧產業規模2016年已突破100億元,增長率達到43.3%,預計2017年增長率將提高至51.2%,產業規模達到152.10億元,並於2019年增長至344.30億元。據咨詢公司埃森哲2017年6月發布的《人工智慧:助力中國經濟增長》報告顯示,製造業、農林漁業、批發和零售業將成為從人工智慧應用中獲益最多的3個行業。到2035年,人工智慧將推動這三大行業的年增長率分別提升2%、1.8%和1.7%。如今人工智慧已經全面走入人類的生活,廣泛滲透到生產和生活的各個領域。比如,在金融領域,生物識別技術的應用使得刷臉支付已成為現實,以較低成本提供個性化專屬財富管理方案的智能投顧也已在不斷發展中;在物流領域,智能分單、智能配送機器人、無人倉、無人機等產品和服務,已在不斷幫助快遞業提升物流速度和服務水平;在零售領域,除了無人超市等吸引眼球的探索性應用外,人工智慧還被用來對超市的生鮮商品進貨量進行預測;在交通領域,除了地圖、導航等應用外,備受關注的無人駕駛也有了新的進展;在醫療領域,利用AI和大數據的能力,可以讓機器篩查和分析醫學影像,來輔助醫生診斷……全方位布局打造AI強國目前人工智慧還處於「黑箱」決策階段,而且主要方法論仍是基於大數據、大計算模式,想讓機器像人類那樣思考,就必須「喂」給它天量數據,由此導致目前人工智慧落地還存在行業局限。人工智慧技術研發支持、人才培養、產業應用體系搭建、新業態培育等都是應有之義。但政策、法律、倫理方面的全球影響同樣重要。當前,美國、英國、歐盟等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在搶佔先機,包括出台自動駕駛、機器人等細分領域的法規政策,旨在破除既有制度性障礙,為技術和產業發展創設新的規則。將來,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可能帶來諸如數據保護、責任承擔、演算法規制等人工智慧法律,且有望重塑諸多國際規則。除此之外,從研發角度看,目前我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儲備也不足。人工智慧總歸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人工智慧只有向人類學習,才能給人類帶來新的財富。反過來看,人只有適應機器,機器才能適應人的發展。
Ⅵ 中國注冊專利數量在世界上的排名和其他國家的排名
2006年上半年韓國PCT申請量升至全球第5
據WIPO 2006年9月25日消息,2006年1月至7月,韓國PCT申請量達2,554件,全專球排名屬第5。2002年、2003年和2004年的韓國排名分別為全球第9、第7和第6。同期,美國PCT申請量高達21,742件,繼續保持全球領先;日本13,392件,居第二;其次是德國,為7,892件;英國 2,790件;法國2,343件,降至第6(2005年排名第4)。(夏佩娟)
Ⅶ 2016年中國向歐洲專利局遞交專利申請增幅第一是真的嗎
2016年中國向歐洲來專利源局遞交專利申請增幅第一是真的
據新華社布報道
歐洲專利局3月7日發布的2016年度報告顯示,去年中國在向該局遞交專利申請數量增幅上排名第一,中國各項專利申請中有51%來自數字通信、計算機和電信技術領域。
Ⅷ 2016年中國的國家專利申請量增長了多少
2016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受理發明專利申請133.9萬件,同比增長21.5%,連續6年位居世界首位。共授權發明專利40.4萬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授權30.2萬件,同比增長14.5%。截至2016年底,我國國內(不含港澳台)發明專利擁有量共計110.3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8.0件。
Ⅸ 去年中國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有多少
中國專利 亮出更多國際范兒(大數據觀察·專利支撐創新發展(下))
2017年我國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5.1萬件
近年來,我國企業海外專利布局能力在不斷增強。2017年,年度提交PCT(專利合作條約)國際專利申請100件以上的國內企業達到44家,較2016年增加18家。
2016年,中國申請人的PCT申請量為4.3萬件,排名全球第三;2017年,我國知識產權局共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5.1萬件,同比增長12.5%,其中4.8萬件來自國內。我國利用PCT申請專利的情況越來越活躍,體現了我國創新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在不斷提升。「這說明我們的創新者開始在全世界開拓市場、謀求利益。」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劉海波說。
近年來,中國企業在美國獲得專利數量也在穩步上升,受到業界關注。美國商業專利資料庫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不到10年時間,中國企業在美國擁有的專利數量增長了近10倍;特別是2017年,較2016年增長28%,達到11241件,成為僅次於美國、日本、韓國、德國的第五大專利申請來源地。
應當看到的是,我國與國外專利強國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從2016年各國在海外獲得的發明專利授權量來看,中國僅為2.0萬件,排名全球第七位,與排名第一的美國(13.3萬件)相比僅為其1/6。
16%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申請量增長
更精準:為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
2017年12月,歐亞專利局頒發第五萬件專利申請證書,包攬了吉爾吉斯斯坦海關安檢設備的中國同方威視公司作為聯合申請人,獲得了由歐亞專利局局長索里·特萊芙列索娃頒發的證書和獎章。該專利申請系「準直器和檢查系統」,主要應用於車輛安全檢查領域。這也是中國申請人向歐亞專利局提交的第625件專利申請。
2017年,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京順利召開,國家知識產權局代表中國政府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簽署加強「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協議,初步建立「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國際合作常態化機制。
藉助「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專利申請加快落地,這也體現了專利布局對於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的支撐作用。2017年,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不含中國)專利申請公開量為5608件,同比增長16.0%。其中,在印度專利申請公開量為2724件,在俄羅斯專利申請公開量為1354件,專利申請初具規模。2017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華申請專利4319件,較2016年增長16.8%;在華申請專利的國家數達到41個,較2016年增加4個。
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進行統計,2017 年,中國在其他沿線國家專利申請公開量排名前十的產業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是專利申請公開涉及最多的產業,申請公開量遠高於其他行業。
劉海波表示,加大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專利申請力度,提前謀篇布局,既有利於我國企業構築相應的競爭優勢高地,也有利於我國和沿線國家、地區開展多向、雙向和單向的技術轉移業務,還有利於促進沿線經濟欠發達國家、地區建設符合國際規則的經貿制度,更有利於「一帶一路」倡議的全面、充分展開。
全球第二
中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量
更智能:新興產業積極投身國際競爭
一邊由機器人進行腦部血管瘤的外科手術,一邊病人在清醒地拉著小提琴,這不是科幻電影中的一幕,而是來自柏惠維康的手術機器人Remebot(睿米)進行的一次輔助手術。
執行手術的機器人睿米今年即將滿20歲,它是國內第一台可以做腦外科手術的機器人,創造了多項國內第一的紀錄:第一次在國內成功應用於臨床,第一次在國內實現遠程手術,第一個在國內進入醫保的機器人手術項目……「20年間做到這樣的成就,最根本在於我們對核心技術的掌握。」柏惠維康創始人劉達說,迄今,柏惠維康已獲得相關領域18件專利,已提交的專利申請有40件。
專利和科技研發、產業發展、市場環境密不可分。當前,傳統產業積極謀劃專利布局,重視研發開拓創新,新興產業更是抓住機遇強化核心競爭力,積極投身國際競爭,在許多領域都有不俗表現。劉海波表示,這些新興技術領域,都是專利密集型領域,科技、產業的發展,高度依賴於專利布局的情況。因此,要在這些領域實現彎道超車,專利布局必須未雨綢繆、提前行動。
人工智慧領域成為我國可能實現彎道超車的領域之一。烏鎮智庫的數據顯示,在人工智慧專利數上,2016年中國新增的人工智慧專利數突破9000,超過美國的兩倍。中國人工智慧企業數量、專利申請數量及融資規模均僅次於美國,位列全球第二。如今,中國人工智慧領域正在頂層設計與實踐落實兩個方面努力發展,抓住機遇,蓄勢待發,開啟新一輪的沖刺。
雲計算也是如此。全球權威的調查機構加特納(Gartner)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伺服器市場報告顯示,全球伺服器市場份額前6位企業中,有3家來自中國,雲伺服器市場份額前6位中,包括浪潮、聯想、曙光、華為4家中國企業。而在技術創新方面,中國企業申請的伺服器專利數也位居全球前列。
證明創造能力高了。
Ⅹ 2016年深圳產生了多少專利
知識產權正在有力地支撐深圳這座創新之城。2017年4月28日,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發布2016年知識產權發展狀況白皮書稱,去年深圳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80.1件,約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0倍。
深圳一個鮮明的特色是,企業尤其是民企是深圳研發的主力軍和創新的主體。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夏崑山說,深圳已經形成了具有深圳特色的六個「90%」:即90%的創新型企業是本土企業、90%的研發人員在企業、90%的科研投入來源於企業、90%的專利申請來自企業、90%的研發機構建在企業、90%以上的重大科技項目發明專利來源於龍頭企業。
就拿專利申請量來說,2016年深圳市國內專利申請量排名前3名依次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努比亞技術有限公司。
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也成為了深圳經濟增長的新亮點。夏崑山說,去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增加值增長10.6%,高於全年本地生產總值增長率1.7個百分點。
夏崑山補充道:「當然,我們的知識產權綜合體制還需進一步深化改革,知識產權保護能力還有待提升,知識產權人才還相對匱乏等,這些都需要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