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通用技術的問題
1,技術的目的性:
技術總是從一定的具體目的出發,針對具體的問題,形成解決的方法,從而滿足人們的某方面的具體需求.
【案例分析:助聽器的發明】
人類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技術活動推進了技術的不斷發展.
2. 技術的創新性:
①創新是技術發展的核心.
②技術的發展需要創新.
③技術創新是一個艱難的歷程.
技術革新
技術發明
案例分析:
瓦特蒸汽機與第一次技術革命
3. 技術的綜合性:
①技術活動往往需要綜合運用多種知識.
比如:製作一個普通的凳子,建造太空梭
②技術與科學的區別與聯系.
科學側重認識自然,力求有所發現.
技術側重於利用和改造自然.
(科學是回答"為什麼")
(技術是解決"怎麼辦")
科學促進了技術的發展,而技術推動了科學的進步
③技術與其它學科的都有聯系.
技術與藝術,技術與工藝學,技術與材料學
技術與科學的區別:
技術則是人類為滿足自身的需求和願望對大自然進行的改造
科學是對各種事實和現象進行觀察,分類,歸納,演繹,分析,推理,計算和實驗,從而發現規律,並予以驗證和公式化的知識體系
定義
技術
科學
認識自然
利用和改造自然
" 是什麼 "" 為什麼 "
" 怎麼辦 "
科學促進了技術的發展,技術推動了科學的進步
驗證假設,形成結論
驗證方案的可行性與合理性,
並實現優化
4. 技術的兩面性
技術也具有兩面性.可能帶來福音,也可能帶來危害.
(閱讀案例: 胎兒鑒別技術)
討論:
你對"決定胎兒性別的技術"是支持還是反對 為什麼
5. 技術的專利性
技術作為創造性勞動的成果,是技術發明人的智慧和勞動的結晶,他包含豐富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在技術實現其價值的過程中技術發明者對此享有一定的權利,這種權利受法律保護.
知識產權:
專利制度:
知識產權是人們在自己的努力活動創造的成果與經營管理活動的標記,信譽而依法享有的權利.狹義的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三部分.
專利制度是技術,法律,經濟三位一體的知識產權的重要形式,它以技術的發明創造為基礎,在《專利法》的保護下,以獨占市場為主要特徵,以謀求發明獲得最大經濟效益為目標的國際公認和通行的手段.
專利的申請流程
1
提交申請階段
2
受理階段
3
初審階段
4
發明專利申請公布階段
5
發明專利申請實質審查階段
6
受權階段
1.3 技術的未來
人類的需要推動了技術的發展,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未來的技術將走向何方
辯 論
有人認為,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可以解決當前技術自身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我們要相信技術,依賴技術.
有人認為,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固然可以消除它所帶來的一切已知的危害,但是誰能保證,它不會給我們帶來新的更為嚴重的災難呢
技術的未來
要從人類根本的,共同的,長遠的利益出發,理性地看待技術,要更為負責,更有遠見,更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術.
技術的未來既充滿希望,也隱含威脅.理性地看待技術的未來,才不至於迷失在技術的世界裡.
『貳』 高中通用技術--技術與設計1課本問題及習題答案
這個應該沒有吧。我高中時所用通用技術就是改革後的新版,裡面沒有課後習題。估計你是山東的學生吧,高考基本能力考試對於通用技術的考點佔8分,主要集中在專利、設計的原則(尤其人機工程),技術與設計2中的重點就是各種工具的用途,在高考中體現為綜合考察。舉個例子,他要製作一個木製品,他會考你用什麼材料,用什麼工具,塗什麼顏色體現XX氛圍(考查美術),甚至問你相關物理原理。
『叄』 誰有通用技術重要知識點的總結啊,急用,拜託了,O(∩_∩)O謝謝
第四章 發現與明確問題一、發現問題1、 問題的來源生活中,有許多形形色色我們所不知道的需要解答的問題,這就是問題。在技術課程中,我們討論的主要是技術方面的問題。從技術角度看,人類進步與發展的過程就是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進行設計,從而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是如何產生的?第一種:人類生存活動中必然會遇到的問題。第二種:由別人給出問題,設計者必須針對問題尋求解決方案。第三種:基於一定的目的由設計者自己主動發現問題,並試圖解決它。第一、第二種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較明確,主要是針對一般的和已有的問題提出的,而第三種問題卻是全新的,它需要我們積極主動的思考,需要我們細致入微的工作,需要我們獨具慧眼的發現。這類問題的發展,一方面可以挑戰和拓展我們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要,推進技術的發展和創新。2、 發現問題的途徑和方法a、 觀察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我們尋在的背景和基礎,它往往蘊藏著豐富的問題資源,同時也離我們最近。對於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我們還可以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觀察來加以發現。這樣的觀察,往往需要根據一定的目的,先制定一個觀察提綱或觀察表,然後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觀察日常生活的某一個方面,最後在一定的總結與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問題。b、 收集和分析信息我們通過對信息的收集、檢索和分析,往往可以發現有些有價值的問題;通過問卷調查、詢問訪談等方式進行信息的收集,也會有驚人的發現。我們把對已有文獻信息進行收集、分析的方法稱為文獻法;把問卷的方式進行實際調查,獲取信息、發現問題的方法稱為問卷調查法;把以詢問的方式收集和獲取信息、發現問題的方法稱為詢問法。其中,詢問法包括直接詢問法、間接詢問法、集體詢問法、家庭走訪詢問法、個別詢問法。c、 技術研究與技術試驗技術研究、技術試驗是重要的技術活動,也是發現問題的途徑和方法。通過技術研究、技術試驗,我們有可能從對已有技術問題的研究中發現與之相聯系的問題,從已有的研究結論中發現新的問題,也有可能在技術研究、技術試驗中獲得靈感、體悟,進而發現新的問題。二、明確問題1、 明確問題的內容和價值a、 問題是否明確採用各種方法可以發現很多問題,但這些問題有時可能是模糊不清的,需要我們進一步加以明確。明確問題需從問題表述本身是否明確、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否明確、提出問題的目的是否明確等方面進行考慮。b、 問題的價值明確了問題的內容以後,還需要確定問題是否有價值。(1)所提出的問題是否尊循了基本的科學原理。(2)迄今為止,能否確認該問題尚未得到充分解決。(3)在調查的范圍內,該問題是否有普遍意義,在更廣的范圍內,該問題是否有意義?(4)在多個問題同時發生時,該問題是否是主要問題?(5)現有的技術條件能否解決這個問題?技術發展以後呢?(6)解決該問題所需要的投入是多少?投入與產出的比是否理想?明確問題的內容和價值,除了需要一些主觀的分析外,還可以藉助於一些研究手段來進行。這樣,既可以深化對問題的認識,進一步明確問題的內容和價值,又可以為分析問題解決的條件及實現的可行性、提出設計要求奠定的基礎。2、 明確解決問受到的限制及具體的設計任務在明確問題的內容與價值後,還應該明確解決這一問題所受到的主觀條件的限制,明確設計所應受到的限制和所應達到的標准,進而提出設計任務。無論是一個問題的解決,還是一項設計的進行,它的限制主要是由兩方面決定,一是設計對象的特點和問題解決的標准,二是設計者的技術能力和條件。當我們對解決問題所受到的限製作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後,就可以將該問題明確地視為一個設計對象,並依據已有的調查、研究和分析,提出具體的具有一定可行性的設計要求了。3、 設計計劃為了保證設計的順利實現,我們需要制定設計計劃。設計計劃可以更好地保證設計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它可以通過工作程序的排列來表示。為了統籌安排設計進度,合理利用設計資源,並根據時間要求以及設計各個階段的工作量和設計的難易程度,科學、合理地分配時間,在完成設計計劃的基礎上,還需要制定一份時間進度計劃表。設計各階段工作的展開有的可以同時進行,有的需要依次推進。根據需要,時間進度計劃表還可以用設計計劃書的形式來表達。第五章 方案的構思方法一、方案的構思方法1、 設計分析合理的設計分析是成功地進行技術設計的關鍵一步,分析得當可以指引以後的技術上可以少走或不走彎路。產品本身是一個整體,包括功能、造型、材料等,但任何產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方面,它是為人服務的,人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產品的設計;另一方面,它是在一定的環境中使用的,必然受到環境的制約,並對環境產生影響。因此,設計任何產品都應綜合考慮物、人、環境三個方面。詳見書本P95台燈分析的例子。2、 方案的構思方法方案的構思是指人們在一定的調查研究和設計分析的基礎上,通過思考將客觀存在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規律架構起來,形成一個完成的抽象物,並採用圖、模型、語言、文字等方式呈現思維過程。方案的構思過程中,考慮到的許多問題是模糊的、零散的、不系統的,而且也是不具體的,怎樣把這些模糊的、零散的、不系統的設計想法變成我們能看到的、比較完整的具體方案呢?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1)草圖法設計時,我們可以運用草圖法進行構思。草圖不僅能將一些想法明確地表達出來,而且可以隨意修改。在運用草圖法進行構思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捕捉靈感、自由發揮、不受約束。(2)模仿法模仿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事物進行方案的構思。如仿生技術(3)聯想法要用聯想的方法進行方案的構思,人們就必須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較廣的見識、較好的知識基礎及豐富的想像力。利用聯想法進行方案的構思,不一定能使技術設計一次性成功,但它有可能為構思找到一種方法或一條形成方案的路徑。運用聯想法進行構思後,我們不能盲目地實踐,而應該首先對方案進行科學論證,而後再進行製作和實施。(4)奇特性構思法奇特性構思法所形成的方案一般具有原創性。這些構思在歷史上很少發生,或從來沒有發生過,甚至有些構思在當前的科學、技術、經濟條件下無法實現。3、 方案的比較和權衡在多個方案經構思形成後,我們往往要對這些方案進行評判和比較,同時要從設計的目的出發,針對一些相互制約的問題進行權衡和決策,最後選出較為滿意的方案或集中各方案的優點進行改進。對方案進行比較和權衡的過程是一個綜合考慮的過程,各個指標並不是獨立的,它們相互關聯、相互制約。抓住設計的核心與關鍵是權衡設計方案的必要條件。考慮的方面:實用、美觀、創新、穩定性、安全性、環保性、加工難易程度、經濟成本。第六章 設計圖樣的繪制一、設計表現圖1、技術語言的種類與應用技術語言是一種在技術活動中進行信息交流的特有的語言形式。技術活動的豐富性使得技術語言具有多樣性。比如圖樣、圖表、模型、符號等。技術語言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按照專業類型來分, 有計算機程序語言、工程圖學語言等;依照人的感覺類型的不同來分,有視覺語言、聽覺語言和觸覺語言等;依據人的視覺形式的不同來分,有圖形符號語言、文字元號語言等。技術語言的兩大特徵:言簡意賅、通俗直觀。不同的技術語言往往適用於不同的應用范圍,具有不同的功能。口頭語言:較多適用於面對面的、規范要求並不過於嚴格的場合,其特點是簡潔、方便。技術圖樣:是採用某種規范形式將設計用圖樣的形式表達出來的一種設計交流的語言。具有直觀性、高效性、准確性和永久性。說明和陳述比較詳細。模型:具有感性、直觀的特點,容易吸引觀眾或讀者的注意,並使人更容易把握技術的特徵,是最具有技術特徵的一種表達方式圖表包括相關的表格、草圖、效果圖等。圖表是表達設計思想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文本、圖表之類的交流方式相對比較正式,適用於具體有一定技術要求的交流,其特點是較為規范,可以反復查閱、核對。計算機演示、網頁:是各組成部分和運作一目瞭然,比較生動、形象,其中網頁的方式還具有交流時間靈活、開放性強等特點。網路語言:幫助人們實現了遠程的設計交流的需要。除了上述技術語言外,在技術活動中,我們還需要藉助另外的技術語言如技術符號、精度要求、必要的文字說明等。各種技術語言的靈活應用構成了對設計的完美表達。2、草圖的繪制徒手繪圖: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徒手自由畫線練習,提高對筆的控制能力。網格徒手畫:作圖的要領是與地面垂直的線垂直畫,與地面平行的線按網格上的斜線畫,同時以網格上的小格來確定物體的比例關系。作圖時,先按照作圖的要領,用鉛筆畫出物體的結構線,使物體的各部分結構關系能清楚地表達出來,然後用墨線描出物體的輪廓線,注意外輪廓的實線要略為粗一點。基本圖形的繪制請參看書本P113草圖也叫方案草圖或設計速寫,它能迅速捕捉和記錄設計者轉瞬即逝的創作靈感,表達設計創意,是把設計構思轉化為現實圖形的有效手段之一。可分為構思草圖和設計草圖。構思草圖是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產生的設計想法的記錄,它以具體圖形的形式記錄和描繪設計者頭腦中的諸多想法。設計的主體構思基本上是在繪制構思草圖階段完成的。設計草圖是經過設計者整理、選擇,修改和完善的草圖,它是一種正式的草圖方案。設計草圖是構思草圖中挑選出來的,可以繼續深入的,可行的實際方案,是通過對細節的完善得到的。草圖的繪制步驟,詳細參看P1153、 透視效果圖的識讀學會識讀效果圖,可以通過畫面所表現的形式獲取需要的設計信息。與草圖相比,效果圖更能真實地表現產品的式樣、材質和空間效果等。因此在識圖時要注意從整體上把握產品的形態、功能和特徵,要注意從中了解產品外觀上的實際比例關系和色彩搭配及材質感,了解產品內部結構和色彩裝飾效果。4、 正等軸測圖正等軸測圖是一種可以表現物體三維結構特徵的圖形。採用這種投影圖可以表示最初的設計思想。建立坐標軸的時候,各軸的夾角是120度。具體繪制過程參看P117-118。二、常見的技術圖樣1、正投影和三視圖正投影法就是假設投影光線與投影平面垂直,在投影平面上求取物體的投影的方法。為了確定物體的結構形狀,需要採用多面正投影。三視圖:物體的正面投影,即物體由前向後投影所得的圖形,通常反映物體的主要形狀特徵,稱為主視圖;物體的水平投影,即物體由上向下投影所得的圖形,稱為俯視圖;物體的側面投影,即物體由左向右投影所得的圖形,稱為左視圖。為了在同一張紙上畫三視圖,三個投影面必須展開,在同一個平面上。俯視圖在主視圖的正下方,左視圖在主視圖的正右方。主視圖反映物體的長和高,俯視圖反映物體的長和寬,左視圖反映物體的高和寬。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三視圖的繪制步驟見P122-123。2、形體的尺寸標注四個基本的要求:正確(符合國家標准)、完整(不重復、不遺漏)、清晰、合理尺寸三要素:(1)尺寸界線尺寸界線用細實線繪制,並由圖形的輪廓線、軸線或對稱中心處引出,也可利用輪廓線、軸線或對稱中心作尺寸線。(2)尺寸線尺寸線用細實線繪制。尺寸線必須單獨畫出,不能與其他圖線重合或在其延長線上。一般採用箭頭作為尺寸線終端。(3)尺寸數字圖樣上所注尺寸表示形體的真實大小,形體的真實大小與圖樣的大小及繪圖的准確度無關。圖樣上的尺寸,以毫米mm為單位時,不注寫單位,否則必須註明。線性尺寸的尺寸數字一般注寫在尺寸線上方或其中斷處,水平方向尺寸字頭向上,垂直方向尺寸數字寫在尺寸線的左側且字頭向左。標注舉例:尺寸界線超過箭頭2mm,尺寸線與尺寸線,尺寸線與輪廓線相距5-7mm。如P124直徑:符號為ø,整圓或大於半圓的圓弧需要標注直徑。標注直徑的方式有多種,選用何種方式通常由圓的大小和位置來決定。如P125。半徑:符號為R,半圓或者不足半圓的圓弧需要標注半徑。標注半徑的方式也有多種,採用方式也應根據圓弧的尺寸與位置來確定。如P1253、機械加工圖以三視圖的形式來表達機械加工方法的一種技術圖樣,是完成產品機械加工的主要依據。它通常由三視圖及其尺寸標注,必要的其他視圖、標題欄和文字說明幾部分組成。必要的其他視圖如局部放大圖、剖視圖等可以用來將三視圖不能完全表示的物體形狀表現清楚。詳見P1264、剖視圖假想採用剖切平面的方法剖開物體,將處於觀察者與剖切面之間的部分移去,將其餘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圖形稱為剖視圖。剖切平面一般具有以下兩個特徵:(1)包含內部結構如孔、槽的軸線,或物體的對稱面(2)平行於相應的投影面。畫圖時應注意:(1)物體被剖開後,用粗實線畫出物體的剖面輪廓及剖切平面後的可見輪廓。(2)採用剖視圖後,應省略不必要的虛線,只有對尚未表達清楚的物體結構才畫出虛線。(3)由於剖切平面是假想的,因此在一個視圖上取剖視,並不影響其他視圖的投影(4)剖面需按規定畫出與物體材料相應的剖面符號,金屬材料的剖面符號為與水平線成45度的一組平行細實線,同一物體的各剖視圖的剖面線應間隔相等、方向一致。5、線路圖電子線路圖一般是指用圖形符號和線段組成的電子工程用的略圖,包括電路原理圖、接線圖和邏輯圖。在識讀線路圖的過程中,首先要認識線路圖中的元器件符號,知道它所代表的元器件;其次要弄清楚元器件符號相互之間的連接方式;最後確定信號如何流通。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製作一、模型原型:是在產品生產之前製作的與產品大小相同、使用功能一致的物體。可以是產品本身。模型:是根據實物、設計圖樣或構思,按比例、生態或其他特徵製成的與實物相似的一種物體。由於模型有製作成本低、便於修改等優點,設計者一般通過模型來呈現產品的設計方案。模型製作是產品設計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模型製作的過程不僅是設計思想體現的過程,也是發展構思的創造性過程。模型具有以下兩個功能:(1)使設計對象具體化。模型可視、可觸、可控制,可以形象地表達所設計的產品的比例、尺度、線型、 色彩、材質以及每一個構成面。它是一種實體設計語言,為設計的表達和交流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使設計委託者、生產單位和設計人員之間能夠直接溝通,全面認識設計方案。(2)幫助分析設計的可能性由於現代工業產品大部分是在大規模、自動化和巨額資金投入下生產出來的,因此,僅憑圖紙提供設計意圖,很難把握設計的可靠性。如果設計一旦失敗,損失將十分巨大,所以,設計一件復雜的產品,必須通過模型製作,才能投入生產。模型製作是技術設計中的一個環節,也是一種技術方法。通過模型可以研究技術活動的規律和特徵。在設計過程的不同階段,根據不同的要求往往需要製作不同的模型。草模:用於產品造型設計的初期階段,它可以採用立體模型將設計構思簡單地表示出來,供設計人員深入探討時使用。概念模型:用於設計構思初步完成之後,在草模的基礎上,用概括的手法表示產品的造型風格、布局安排,以及產品與人、環境的關系等,從整體上表現產品造型的整體概念。結構模型:用於研究產品造型與結構的關系,清晰地表達產品的機構尺寸和連接方法,並用於進行結構強度試驗等。功能模型:主要用於研究產品的各種性能以及人機關系,同時也用於分析檢查設計對象各部分組件尺寸與機體的相互配合關系,並在一定條件下用於試驗。展示模型:展示模型是在 結構模型和功能模型的基礎上,採用真實材料,按照準確的尺寸,做成的與實際產品幾乎一致的模型。作為產品的樣品,展示模型為研究人機關系、結構、製造工藝、外觀、市場宣傳等提供實體形象,並可以直接向設計委託方徵求意見,為審核方案提供實物依據。二、工藝工藝是利用工具和設備對原材料、半成品 進行技術處理,使之成為產品的方法。她體現了生產活動中的知識和經驗,並隨著人們認識的深入和經驗的積累而不斷地改進和發展。因目的和功能不同,工藝有很多種,常見的有加工工藝、裝配工藝、檢測工藝、鑄造、表面處理工藝等。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工種、不同的工序,往往有其特定的工藝要求和嚴格的工藝規范。工藝對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影響產品的功能、強度以及外觀等方面。金屬材料的加工工藝金屬材料;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和特殊金屬材料。不同的金屬材料用不同的性能。金屬的加工工藝包括劃線、鋸割、銼削、鑽孔、連接和表面處理。劃線:就是在待加工的材料上用相應的工具劃出加工部件的輪廓線或基準點或基準線。一般步驟為:(1)劃出基準(2)劃尺寸線(3)劃輪廓線(4)沖眼。工具一般有:劃針、鋼直尺、角尺、劃規和樣沖。詳見P144鋸割:手鋸的安裝和握法,起鋸方法和操作要領。詳見P145。銼削:為了使工件符合設計所要求的形狀、尺寸和粗糙度,往往需要進行銼削,銑削和磨削。其中銼削加工操作方便,使用廣泛。有扁平銼、半圓銼、圓銼、三角銼。操作要領和方法詳見P146鑽孔:用鑽頭在實體材料上打孔的方法,稱為鑽孔。常用的設備是台鑽,鑽頭是麻花鑽。鑽孔的操作步驟:(1)劃線定位(2)裝夾工件(3)裝夾鑽頭(4)鑽孔。二要二不:操作時要集中注意力;要戴防護眼睛;不準帶手套操作;不能直接用手扶持小工件,薄工件。連接:通過固定連接和半固定連接的方法可以實現金屬件之間的連接。連接方法見P148表面處理:表面刷光,噴塗油漆、鍍層。詳見P150三、模型製作模型製作的一般步驟:(1)選擇合適的材料(2)根據本地的條件,准備適當的工具和加工設備。(3)按設計圖樣劃線(4)對材料進行割據、切削等加工(5)裝配(6)對模型進行表面處理(7)對產品的外觀造型和色彩進行評價,對產品結構、功能進行檢測和試驗,檢驗是否符合設計要求(8)對設計方案進行修改,做成展示模型。在模型或原型製作完成之後,根據審美的需要,一般要對產品的外觀加以一定的潤色,以使產品更美觀,更符合人們的心理需求。第八章 技術產品的使用和保養一、產品說明書及其編寫1、定義:是指導用戶選擇產品、使用產品的「路標」和「向導」。2、作用:介紹產品特性,確保用戶正確、安全地使用產品,幫助用戶解決問題3、結構:標題、正文、標記4、形式:條款直述式、自問自答式5、寫作要求:(1)充分考慮用戶的閱讀需要(2)體現產品的設計特點(3)不必平均用力,而應有所側重(4)語言准確、通俗、簡潔,內容條理清楚二、技術產品的使用、維護和保養1、 用戶應認真閱讀說明書2、 明確產品維護和保養的要點,熟悉產品維護的途徑和方法3、 明確產品常用的服務途徑
『肆』 請問在原來的通用技術上在局做了改動可以申請專利嗎謝謝!
原有的技術是背景技術
你的方案是對原有技術的創新,可以申請專利。
可以就你改動的地方申請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
『伍』 陝西省學業水平測試通用技術都考什麼內容
高二年級通用技術《技術與設計I》復習提綱
第一章 走進技術世界
一、技術的價值:
1、技術與人的關系
技術是人類滿足自身的需求、願望,更好的適應大自然,而採取的方法和手段。
⑴、人類需要著衣遮身避寒---------紡織、印染、縫制技術。
⑵、人類學要進食補充能量---------食品烹飪加工、農作物栽培、家禽飼養技術。
⑶、人類需要住所以避風擋雨------建築技術。
⑷、人類需要抵禦野獸攻擊和傷害-----武器製造技術。
⑸、人類需要出行--------車、船製造技術。
⑹、人類需要交往、保持聯系------通訊技術。
技術的產生和發展,能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使人們的生活更加精彩。
技術的作用:
保護人:提供抵抗不良環境,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解放或延長身體器官,拓展活動空間,提高勞動效率,增強各方面的能力。
發展人:技術促進人的精神和智力的發展,使得人的創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思維方式發生轉變,自我價值得以體現。
2、技術與社會的關系
技術促進社會的發展。技術豐富社會文化內容。技術改變社會生活方式。是推動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主要動力之一。具體為:
⑴、技術是社會財富積累的一種形式,對社會生產具有直接的經濟意義。它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增長,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升級,並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如福特T型車的生產流水線。
⑵、隨著技術的發展,勞動力結構也發了較大的變化,第一第二產業從業者數量減少,第三產業從業者數量大幅度增加。如因為農業技術的發展與勞作方式的變革使農業從業人口減少。
⑶、技術不僅為生產提供了先進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而且豐富了人們的社會生活,使人們衣、食、住、行、交往、娛樂、教育等方面都發生了改變。
⑷、技術進步不僅帶動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社會活動的變化,而且滲透到軍事、政治、文化各領域。
3、技術與自然的關系
⑴、利用技術,人類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如:都江堰、荷蘭的風車。
⑵、人類利用技術和改造自然要有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對自然的保護,不能忽視對自然的保護,不能忽視一些技術或產品對環境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
⑶、技術的發展給自然環境帶來了問題,但也給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可能。
「綠色」技術:主要包括綠色產品的生產技術以及清潔工藝等。
二、技術的性質
1、技術的目的性
技術總是從一定的目的出發,針對、具體的問題,形成解決方案,從而滿足人們的某方面的需求。如:助聽器的發明。人類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技術活動推動了技術的不斷發展。
2、技術的創新性
創新是技術發展的核心。技術的發展需要創新。技術創新常常表現為技術革新和技術發明。技術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術的基礎上的變革和改進,技術發明則是一項新技術的產生。技術創新是一個艱難的歷程。
3、技術的綜合性
⑴、技術活動往往需要綜合運用多種知識。
技術具有跨學科的性質,綜合性是技術的內在特性。一般地,每一項技術都需要綜合運用多個學科、多方面的知識。
⑵、技術與科學的區別與聯系
科學是對各種事實和現象進行觀察、分類、歸納、演繹、分析、推理、計算和實驗,從而發現規律,並予以驗證和公式化的知識體系。科學側重認識自然,力求有所發展(科學是回答「為什麼」);科學通過實驗驗證假設,形成結論。
技術則是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和願望對大自然進行的改造。技術側重改造和利用自然(技術是解決「怎麼辦」),科學促進了技術的發展,技術推動了科學的進步。技術通過試驗,驗證方案的可行性與合理性,並實現優化。
例如:科學活動有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伽利略提出自由落體定律;技術活動有瓦特發明蒸汽機、貝爾發明電話、莫爾斯發明電報。
科學研究為技術發展拓展空間,成為技術發展的重要基礎,技術發展也促進科學的應用與延伸,科學促進技術發展,技術推動科學進步。
⑶、技術與其他科學都有聯系,如技術與藝術,技術與工藝學,技術與材料學等。
4、技術的兩面性
任何事物客觀上都有兩面性,技術也不例外。它既可以給人們帶來福音,也可能給人們帶來危害。例如:電池可以帶來光明和動力,也可以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
試講述一下下列技術的正反兩方面的影響:
網路技術 (方便人們交流溝通,但也有人利用網路犯罪)、
B超技術 (可以用於醫療,但也有人進行胎兒鑒別)、
克隆技術 (克隆人體器官用於醫療,但也會挑戰人類倫理道德)、
核技術 (發電,但也會用於戰爭)、
空間技術 (科學實驗,衛星通訊。產生太空垃圾)。
轉基因技術(可製造符合人類要求的動植物,但其負作用還未知)
5、技術的專利性
技術作為創造性勞動成果,是技術發明人的智慧和勞動的結晶,它包含豐富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在技術實現其價值的過程中,技術發明者對此項有一定權力,這種權利受法律保護。
知識產權:是人們基於自己的智力活動創造的成果和經營活動的標記、信譽而依法享有的權利。狹義的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三部分。
專利權是指依法批準的發明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對其發明成果在一定年限內享有的獨占權或專用權。專利權是一種專有權,一旦超過法律規定的保護期限,就不再受法律保護。
專利的特性:獨占性、時間性、地域性
專利申請步驟:
寫好專利文件à遞交專利文件並交納申請費à專利局審查文件à批准專利à領取專利證書並繳納年費及證書費。
三、技術的未來
對「技術的未來」的思考和憧憬,既不需要技術迷惘中的曠世悲愴,也不需要技術崇拜中肓目樂觀。理性地看待技術,以負責、更有遠見、有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術。
第二章 技術世界中的設計
一、技術與設計的關系
1、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設計
設計的定義:設計是基於一定設想的、有目的的規劃及創造活動。一項技術的創新需要設計,一個技術產品的更新需要設計,一項新工藝的改進也需要設計。如:書寫工具的發展、電動剃須刀的發展。
(1)、設計是技術成果轉化的橋梁和紐帶。案例: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
(2)、設計促進技術的革新。案例:移動通信系統的發展歷程
2、技術的更新對設計產生重要影響
(1)、技術是設計的平台,沒有技術作基礎,設計將難以表現和實現。如:達•芬奇的研究和發明
(2)、技術更新為設計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使設計的主題更加豐富,設計的表達方式更加多樣,設計的效率更高。同時,技術更新也為產品的更新換代創造了更加便利的條件。如:燈具的發展
(3)、技術進步還促進人們設計思維和手段的發展。發展的技術不斷豐富著人們的設計思維,它促使人們不斷考慮如何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來改進現有的產品,如何有機地結合各種技術來開發新產品等問題。發展的技術不斷豐富著人們的設計手段和方法。如:奧運場館「鳥巢」中使用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
3、設計的豐富內涵
技術世界的設計,其核心是技術設計。設計主要分為:技術設計與藝術設計。技術設計側重:功能、結構、材料、程序、工藝;藝術設計側重:欣賞、審美、色彩、造型、聽覺效果、情感。在很多情況下,技術設計和藝術設計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
二、設計中的人機關系
1、什麼是人機關系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時每刻都會與身邊的物品發生聯系。當我們使用這些物品時,物品就與人產生了一種相互關系。這種相互的關系就稱為人機關系。
當然「人機關系」中的機並不僅僅是指計算機或機器。還包括各種各樣的工具、儀器、儀表、設備、設施、傢具、交通車輛以及勞動保護用具等,當人們身處某一環境的時候,這時的人機關系就體現為人與環境的相互關系。案例:乘電梯、進門中存在的人機關系。
在人與某個產品構成的人機關系中,往往存在復雜的多方面關系。
2、人機關系要實現的目標
(1)、高效
在設計中,應該把人和機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合理或最優地分配人和機的功能,促進二者的協調,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也可通過改變環境因素來提高工作效率,環境因素包括溫度、濕度、雜訊、照明、振動、污染和失重等。如:「科學管理之父」美國人泰勒「鐵鍬作業試驗」。
(2)、健康
人機關系所追求的健康 , 是指在長期操作或使用的情況下 , 產品對人的健康不會造成不良的影響。案例:高跟靴、煙
(3)、舒適
人機關系中的舒適是指人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人體能處於自然的狀態, 操作或使用的姿勢能夠在人們自然、正常的肢體活動范圍之內, 而使人不致過早地產生疲勞。心理上的舒適感受也是人機關系應當考慮的目標。案例:培土小工具
(4)、安全
安全是指在人們的操作使用中,產品對人不構成生理上的傷害,產品與人接觸的部分不允許有尖角和鋒利的邊槽。如:安全帽、安全帶、安全氣囊等
3、如何實現合理的人機關系
(1)、考慮到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
現在大多數產品是為了普通人群設計的,設計參照的標準是依據普通人群的數據確定的。但是特殊人群也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往往有著獨特的需要。所以在設計時,還應充分地考慮特殊人數的特點和需要。如:要考慮到殘疾人的需求。
(2)、考慮靜態的人與動態的人的關系
人們使用產品時時常處於動態和靜態兩種狀態之中,因此,設計的產品不但要符合人體靜態的尺寸,也要符合人體的動態尺寸。要讓人在使用它時,能夠方便施力、有足夠的空間等。這樣的設計有利於減少人體疲勞,提高效率,滿足健康、舒適的要求。
(3)、滿足人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
設計中的人機關系,不僅要滿足人的生理需求,而且要滿足人的心理需求。產品的色彩、材質等都會對人的心理產生影響。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都影響人的心理感受,如果能在設計中注意滿足人在這些方面的心理需求,就可以將人機關系處理得更好。
案例:茶座、咖啡屋的設計應以暖色調為主,將空間處理得小一些,以營造溫馨、寧靜的效果;而辦公空間一般應以冷色調為主,空間處理要簡潔明快,以求產生嚴謹、高效的工作氛圍。這樣的設計都是為了滿足人的心理需求。
(4)、信息的交互
人與產品的互動過程就是人與產品之間信息傳遞的過程.即人機之間運用信息語言交流的過程。改善信息傳遞的途徑能夠獲得更好的人機關系。
如:電話機的無液晶屏顯示、有液晶屏顯示、可以視屏通話。案例:汽車的顏色
三、技術試驗及其方法
1、什麼是技術試驗
(1)定義;我們通常將技術活動中為了某種目的所進行的嘗試、檢驗、優化等探索性實踐活動稱為技術實驗。如:技術試驗衛星
要注意技術試驗與科學實驗並不一樣。
(2)作用:技術試驗是技術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對技術應用的實現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通過技術試驗,可以使設計得以改進和完善,將設計的風險和失誤降到最低。如:阿什塔比拉河橋的垮塌、青梅素皮試試驗
(3)分類:對技術實驗,我們可以根據應用的范圍不同進行分類,如農業試驗、工業試驗、國防試驗、科學技術試驗等;還可以根據目的的不同進行分類,如性能試驗、優化試驗、預測試驗、信息試驗等。
2、技術試驗方法
(1)優選試驗法:運用數理統計的方法,選定若干次典型意義的試驗,邏輯地推出全部試驗所達到的最佳效果。如不同品種水稻的對比試驗等。
(2)模擬試驗法:是通過再現的形式來模擬現實發生情況的方法。如汽車碰撞試驗。還可以通過縮小(放大)比例來模擬所設計的現場效果。大壩水利試驗等。
(3)虛擬試驗法:利用計算機技術來虛擬現實中的技術設計原型並進行試驗的方法稱為虛擬試驗法。如:計算機虛擬火星探測器模擬登陸動畫等。
(4)強化試驗法:是在技術試驗中通過擴大和強化試驗對象的作用,提高試驗效率的方法。
(5)移植試驗法: 在相互有差異的事物之間,將某些共同相關的因素從一物移植到另一物進行試驗的方法。如橘子從長江以南移植到長江以北的種植試驗。這就是一種非常典型的移植試驗。如:小白鼠等。
3、技術試驗的實施與報告的寫作
技術試驗的實施包括:制定試驗計劃、抽取樣本、進行試驗、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技術試驗是一種探索性的實踐活動,需要試驗者具有科學的精神、嚴謹的態度;技術實驗往往要經歷一個曲折的過程。因此,科學的精神、嚴謹的態度、頑強的毅力等良好品質對於技術試驗的實施具有重要作用,實際書試驗者必須具備的基本品質。
技術試驗試驗報告的寫作順序:試驗目的、試驗准備、試驗步驟、試驗記錄、試驗總結
4、技術試驗在設計中的作用
通過試驗可以發現問題、深化認識、推動技術設計的發展。特別是在設計的後期,對設計進行綜合性的整體試驗,可以為設計的評價提供准確、客觀的數據。
第三章 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
一、設計的一般過程
1、 發現和明確問題
從本質上說,設計是一個問題求解的過程。它從問題出發,並圍繞問題展開各項活動。因此,設計必須從調查需求、分析信息、發現和明確需要解決和值得解決的問題開始,並在此基礎上提出設計項目,明確設計要求。
2、 制定設計方案
在發現和明確要求的基礎上,我們緊接著要做的就是通過各種渠道,盡可能廣泛地收集設計所需的信息,通過對各種信息的歸納和分析,挖掘影響設計的主要因素,大膽提出各種設計想法,並依據一定條件對各種想法進行篩選,確定最終的設計方案。這就是制定設計方案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要大膽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始終明確。
(1)運用不同的材料、結構可以產生不同的設計方案。
(2)任何設計方案都有改進的可能性,好方案決不會僅有一個。
收集信息:可以通過用戶調查,專家咨詢,查閱圖書資料,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瀏覽互聯網等渠道收集有關的信息。
設計分析:面對收集到的各種信息,要根據設計要求,找出設計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並分析其可能的解決辦法。面對設計要求和約束條件之間的相互矛盾,為了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應該提出盡可能多的設想,以便於權衡利弊,作出選擇。
方案構思:方案構思是設計過程中最富有挑戰性的環節,它要求我們根據設計要求,大膽構思,努力挖掘自己的創造潛力,提出解決問題的多個設想。
方案呈現:構思過程中產生的設計想法常常是模糊的,為了使其具體化,我們通常會用草圖把它們轉化為視覺形象。同時,這些想法又是零散的,從中我們並不能看到一個完整的設計方案,所以我們還要對這些想法進行綜合。
方案篩選:當多個設計方案產生以後,我們就要依據一定的原則,對這些方案進行篩選。
3、 製作模型或原型
完成方案篩選後,我們就要開始製作模型或者原形了。一般地,模型製作包括兩個階段,既繪制圖樣和製作模型或原型。對於圖樣,我們既可以手工繪制,也可以用計算機輔助制圖。對於小型、簡單的產品可以直接製作產品原型,而對於大型、復雜的產品先製作縮小、簡化的模型。
4、 測試、評估及優化
要明確設計方案是否可行,我們還必須進行各種測試、評估,以優化設計方案、完善產品原型。
測試:在模型或原型製作完成後,一般需要對其進行測試。測試的目的是檢驗產品在操作、使用過程中,在結構和技術性能等方面能否達到預定的設計要求。
評估:在測試的基礎上,我們還要對設計方案和產品進行較為全面的評估。這種評估,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反復進行。
優化:為了優化設計方案,我們既要分析測試和評估的具體記錄,也要重視對公眾意見的調查,以明確改進的方向。一般說來,我們可以對三種典型人群,即專家、潛在客戶和用戶進行調查,徵集優化的具體意見。
5、 產品的使用和維護
在產品使用過程中,正確的使用和維護既可以使產品更好地滿足人民的需求,又能延長其使用壽命。因此,掌握正確的使用和維護方法對於產品使用者來說尤為重要。為此,我們通常要設計一份產品設計說明書。
設計實際上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一項具體設計中,有些階段或步驟可能會發生變化,有些步驟之間則可能出現一定的循環。因此,我們不能將設計的過程簡單化、模式化,而應根據設計的需要進行靈活安排。
二、設計的一般原則
在長期的設計實踐中,人們逐漸總結出創新、實用、經濟、美觀、道德、技術規范、可持續發展等設計的一般原則。這些原則往往互相聯系,互相制約,互相滲透,並體現在設計過程的各環節中,成為指導設計過程和進行設計評價的基本准則。
1、 創新原則
設計是人類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進行的創造性活動。
創新就是通過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術等,或對已有的產品的革新來創造具有相當社會價值的事物或形式。創新是設計的核心。生活因設計而豐富多彩,設計因創新而魅力四射。
設計過程中,一般可以從原理、結構、技術、材料、工藝等方面進行考慮改進和突破,以實現創新的目標。要實現產品設計的創新,除了了要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智慧外,還應注意利用最新的技術成果和現代的設計理論和方法。
2、 實用原則
設計中的實用性是指設計的產品為了實現其目的而具有的基本功能。物理功能(性能、構造、效率精度和可靠性)、生理功能(方便性、安全性、宜人性)、心理功能(造型、色彩、機理和裝飾)、社會功能(個人價值、興趣、愛好和社會地位)。
產品的實用性是從設計的目的出發的,它隨時代的改變而改變,隨人群的改變而改變,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
3、 經濟原則
設計中的經濟原則是指以最低的費用最得最佳的效果。所謂最低的費用,是指產品在得到最優良的設計,實現最佳的功能的同時,所涉及到的各方面的成本和總量最小。由於產品所用的材料都有其特定的性能和加工的方法,作為設計者,如果只追求形式美而不了解生產工藝,往往就會出現無法生產或成本很高的情況。另一個方面,如果設計者只追求價廉而粗製濫造,就從根本上違背了設計的目的,可能會導致產品滯銷或虧本銷售,造成更大的浪費。
產品設計必須從消費者的利益出發,合理使用優質價廉、能優化產品質量的原材料,並在明確目標市場、控制生產成本、提高產品附加值等基礎上改進與完善產品設計,為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服務。
功能成本比=功能/成本。提高功能成本比的方法:在功能不變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在價格不變的前提下,增加功能;在增加功能的同時降低成本。
4、 美觀原則
產品外觀的美是通過對產品造型,大小比例,使用材料,色彩搭配,裝飾圖案等的設計組合來表達的。通過各種元素組合,表現產品不同的設計特點,強調形態美,技術美,材質美,色彩美等獨特的表現元素,就會產生不同的產品風格,帶給人們各種美的享受。
產品設計中的美觀原則是多元的,受到消費者、功能、技術、文化傳統等多方面的影響。
5、 道德原則
產品設計者必須具有寬廣的眼界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並力求用設計完美的產品奉獻社會,維護、完善社會倫理道德,推進人類文明的發展。
產品的設計應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出於某種不道德的目的。產品的設計不能單純為了謀取利益而損害人類所居住的環境,更不能為了私利而設計製造低級趣味的產品,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甚至用報廢、有毒材料製造食品、葯品等關繫到人們身體健康的產品。此外,設計是創造性的活動,在利用有關知識產權和專利的法律法規保護自己的成果的同時,還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技術成果的道德觀念。
6、 技術規范原則
產品的設計必須符合一定的技術規范。技術規范是有關開發生產技術的知識、領域、方法和規定的綜合。
技術規范既有強制性的標准,也有推薦使用的技術規范。強制性標準是產品設計製造必須達到的要求,否則將出現各種質量和安全方面的事故。推薦性的技術規范不是產品製作必須要達到的,而是對企業形象和產品的質量有很大影響的要求。
7、 可持續發展原則
在技術世界中,技術產品是與生態、環境、資源等緊密相連的。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體現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不僅是產品設計者應當遵守的原則,而且是產品設計者應當承擔的責任。
技術設計的可持續發展原則是指產品的設計既滿足當代發展的需求,又要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不以犧牲後人的利益和長遠的利益為代價來滿足當代人的需求。
可持續發展原則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人類認識的深入而不斷發展變化的。
總之,產品的設計要考慮到人類長遠的發展,資源與能源的合理利用、生態的平衡等可持續發展的因素。
設計是一項綜合活動,其一般原則對設計的成功具有重要影響。但是在實際運用中,各種原則並不是各自獨立的,它們之間有著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關系。最基本的原則是使用原則,創新是核心。
三、設計的評價
設計的評價是指依據一定的原則,採取一定方法和手段,對設計所涉及的過程及結果進行事實判斷和價值認定的活動。它對設計者樹立質量管理意識、強化質量管理、高質量完成設計任務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有助於設計中的信息交流和工作反思。
評價涉及到評價對象和評價者。從評價對象來看,設計的評價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對設計過程的評價,二是對設計成果的評價。從評價者來看,也有兩類:一是設計者自我評價,二是他人的評價。
無論是對設計過程的評價還是對設計成果的評價,都應建立在事實判斷的基礎上。也就是說,評價者首先應對設計過程和設計方案的各個細節進行准確的判斷、說明、闡述。只有在事實確定的前提下,評價才會有效,才不至於失真。
進行評價必須制定相應的標准。由於設計的目標和內容不同,設計評價的標准也就不同,有時可以有所側重。評價標準的制定應當客觀、明確,體現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1、 對設計過程的評價
加強對設計過程的評價是樹立質量管理意識、加強質量管理、實現設計目標的關鍵。
對設計過程的評價要注意把握各個環節或階段的主要任務和目標,要注意把握設計過程中各個環節或階段之間的銜接和協調,要注意階段性成果的質量。對設計過程的評價應服務於完善設計方案、促進個人發展的根本目標,不僅僅是設計過程終結時的回顧性、反思性評價,而且也包括設計過程之中的即時性、階段性評價。因此,對設計過程的評價應寓於設計的全過程。
2、 對最終產品的評價
最終產品是設計過程的結晶,是設計質量、設計水平的集中體現。對最終產品的評價,有兩個基本的依據:一是參照設計的一般原則進行評價,二是依據事先制定的設計要求進行評價。在實際評價中,這兩個方面也可以結合起來。
由於對最終產品的評價是對設計成果的總評價,因此,應從多方面把握評價內容。對於不同的產品,評價的內容及標准可能有所不同。
3、 設計的評價和設計的交流
很多情況下,設計的評價目的往往不是為了甄別,而是為了相互交流信息、徵求意見、共同研討,進而完善設計方案。即使是從參與設計成果的評價出發而進行的評價,也離不開設計的交流。因此,設計的交流貫穿於設計的全過程,是設計評價的基礎。
設計的交流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其方式有口頭語言、文本、技術圖樣、圖表、模型、計算機演示、網頁等。具體方式的選用可根據不同的場合、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對象等因素進行選擇。
在設計的交流過程中,應當注意提煉關鍵的技術信息。對他人所提出的理念、信息、意見要做客觀的、有意義的、實事求是的分析,要能敏捷地抓住他人的意見、建議中的創新點或對自己設計活動有啟發意義的部分,用以改進自己的設計,從而師交流的過程成為改進自己設計、開闊自己視野的過程。
『陸』 設計中可否使用專利權
可以,只要滿足以下專利法規定的授權條件,另外授權後實施在後專利,需要獲得在先專利權人的許可。有下列情形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由專利權人或者經其許可的單位、個人售出後,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該產品的。
【法律依據】
《專利法》第二十二條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柒』 專利權與設計人有什麼區別
專利來法所稱發明人或者設源計人,是指對發明創造的實質性特點作出創造性貢獻的人。在完成發明創造過程中,只負責組織工作的人、為物質技術條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從事其他輔助工作的人,不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發明人只能是個人不能是單位專利發明人是名譽權不是財產權,只能變更不能轉讓專利申請人或專利權人可以為個人和單位,是財產權可以轉讓專利沒授權前的申請人叫專利申請人,授權後叫專利權人。
專利權人是專利權的所有人及持有人的統稱。即專利申請被批准時,被授予專利權的專利申請人。專利權人既可以是單位也可以是個人。專利權人的權利包含專利人身權和專利財產權兩個方面。
『捌』 高二通用技術,專利權包括哪3種
專利三種類型: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
專利三個特性:獨占性;時間性;地域性
授予專利權的三個條件:實用性;新穎性;創造性
『玖』 通用技術題目 模仿他人的設計會不會構成侵權
第一,要看其他人是否有「權」,例如專利權、商標權或著作權,如沒有當然也就不會侵權了。
第二,要看模仿設計的相似程度如何,如果差別較大就不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