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去年一年中國在專利申請數量上排名第一,為何我們依然需要進步
要始終記住世界都在發展,你若停滯不前,必定會落後,然而落後就要挨打。3月2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公布了全球2020年的PCT專利申請情況。據悉,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2020年的PCT專利申請量還是增長了4%,達到27.59萬件的歷史新高。本次,在全球教育機構中,深圳大學以252件位居全球第三!中國第一!僅次於加利福尼亞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 2019年,中國總共提交了58990份國際專利申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國際專利申請量最大的國家。而2020年,中國共提交了68720件申請,同比增長16.1%,仍是產權組織PCT體系的最大用戶。
在教育機構中,深圳大學以252件的PCT國際專利申請公開數量,連續第三年進入全球教育機構三甲,僅次於加利福尼亞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清華大學(231件)和浙江大學(209件)位居第四和第五位。上榜的前十所高校中,有5所來自中國、4所來自美國,1所來自日本。
② 2020年全球專利申請量達到多少
3月2日消息,今日,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最新公布的數據,2020年中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申請了68720件專利,穩居世界第一。中國自1993年起向WIPO提交專利申請。據悉,當年申請量只有1件,直到1999年也不過276件,經過28年時間,這個數字增長百倍。
緊隨其後的是專利申請量59230件的美國,日本、韓國分列三、四位。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專利申請量增長4%,總申請量達到27.59萬件,創下了有史以來最高數量。
(2)2013年pct國際專利申請排名擴展閱讀
企業方面中國華為申請量遙遙領先:
企業方面,中國華為憑借5464件申請量遙遙領先,連續四年成為世界最大申請來源。位居其後的是韓國三星(3093件)、日本三菱(2810件)、韓國LG(2759件)、中國京東方(1892件)以及中國OPPO(1801件)等。前十名中,中國企業占據三位,主營數字通信領域企業過半。
教育機構方面,加州大學以559件申請位居首位,深圳大學、清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緊隨其後。據統計,上榜的前十所高校中,有五所來自中國,四所來自美國,一所來自日本。
③ 近年來,中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迅速,2011年排名世界第幾位
直接網路「WIPO公布《2011年世界知識產權指標》」即可找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上的。
④ 什麼是PCT專利
PCT為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專利合作協定)的簡寫,從名稱上可以看出,專利合作條約是專利領域的一項國際合作條約。
自採用巴黎公約以來,它被認為是該領域進行國際合作最具有意義的進步標志。但是,它主要涉及專利申請的提交,檢索及審查以及其中包括的技術信息的傳播的合作性和合理性的一個條約。
PCT不對「國際專利授權」:授予專利的任務和責任仍然只能由尋求專利保護的各個國家的專利局或行使其職權的機構掌握。PCT並非與巴黎公約競爭,事實上是其補充。的確,它是在巴黎公約下只對巴黎公約成員國開放的一個特殊協議。
申請目的:
PCT的主要目的在於,簡化以前確立的在幾個國家申請發明專利保護的方法,使其更為有效和經濟,並有益於專利體系的用戶和負有對該體系行使管理職權的專利局。
在引進PCT體系前,在幾個國家保護發明的唯一方法是向每一個國家單獨提交申請;這些申請由於每一個要單獨處理,因此,每一個國家的申請和審查都要重復。
為達到其應有的目的,PCT提出:
1、建立一種國際體系,從而使以一種語言在一個專利局(受理局)提出的一件專利申請(國際申請)在申請人在其申請中(指定)的每一個PCT成員國都有效;
2、可以由一個專利局,即國際檢索單位對國際申請進行形式審查;
3、對國際申請進行國際檢索,並出具檢索報告說明相關的現有技術(與過去的發明相關的已出版的專利文獻),在決定該發明是否具有專利性時可以參考該報告;該檢索報告應首先送達申請人,然後公布;
4、提供對國際申請進行國際初步審查的選擇,供專利局決定是否授予專利權,並為申請人提供一份包含所要求保護的發明是否滿足專利性國際標準的觀點的報告。
⑤ 去年中國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有多少
中國專利 亮出更多國際范兒(大數據觀察·專利支撐創新發展(下))
2017年我國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5.1萬件
近年來,我國企業海外專利布局能力在不斷增強。2017年,年度提交PCT(專利合作條約)國際專利申請100件以上的國內企業達到44家,較2016年增加18家。
2016年,中國申請人的PCT申請量為4.3萬件,排名全球第三;2017年,我國知識產權局共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5.1萬件,同比增長12.5%,其中4.8萬件來自國內。我國利用PCT申請專利的情況越來越活躍,體現了我國創新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在不斷提升。「這說明我們的創新者開始在全世界開拓市場、謀求利益。」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劉海波說。
近年來,中國企業在美國獲得專利數量也在穩步上升,受到業界關注。美國商業專利資料庫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不到10年時間,中國企業在美國擁有的專利數量增長了近10倍;特別是2017年,較2016年增長28%,達到11241件,成為僅次於美國、日本、韓國、德國的第五大專利申請來源地。
應當看到的是,我國與國外專利強國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從2016年各國在海外獲得的發明專利授權量來看,中國僅為2.0萬件,排名全球第七位,與排名第一的美國(13.3萬件)相比僅為其1/6。
16%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申請量增長
更精準:為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
2017年12月,歐亞專利局頒發第五萬件專利申請證書,包攬了吉爾吉斯斯坦海關安檢設備的中國同方威視公司作為聯合申請人,獲得了由歐亞專利局局長索里·特萊芙列索娃頒發的證書和獎章。該專利申請系「準直器和檢查系統」,主要應用於車輛安全檢查領域。這也是中國申請人向歐亞專利局提交的第625件專利申請。
2017年,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京順利召開,國家知識產權局代表中國政府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簽署加強「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協議,初步建立「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國際合作常態化機制。
藉助「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專利申請加快落地,這也體現了專利布局對於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的支撐作用。2017年,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不含中國)專利申請公開量為5608件,同比增長16.0%。其中,在印度專利申請公開量為2724件,在俄羅斯專利申請公開量為1354件,專利申請初具規模。2017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華申請專利4319件,較2016年增長16.8%;在華申請專利的國家數達到41個,較2016年增加4個。
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進行統計,2017 年,中國在其他沿線國家專利申請公開量排名前十的產業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是專利申請公開涉及最多的產業,申請公開量遠高於其他行業。
劉海波表示,加大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專利申請力度,提前謀篇布局,既有利於我國企業構築相應的競爭優勢高地,也有利於我國和沿線國家、地區開展多向、雙向和單向的技術轉移業務,還有利於促進沿線經濟欠發達國家、地區建設符合國際規則的經貿制度,更有利於「一帶一路」倡議的全面、充分展開。
全球第二
中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量
更智能:新興產業積極投身國際競爭
一邊由機器人進行腦部血管瘤的外科手術,一邊病人在清醒地拉著小提琴,這不是科幻電影中的一幕,而是來自柏惠維康的手術機器人Remebot(睿米)進行的一次輔助手術。
執行手術的機器人睿米今年即將滿20歲,它是國內第一台可以做腦外科手術的機器人,創造了多項國內第一的紀錄:第一次在國內成功應用於臨床,第一次在國內實現遠程手術,第一個在國內進入醫保的機器人手術項目……「20年間做到這樣的成就,最根本在於我們對核心技術的掌握。」柏惠維康創始人劉達說,迄今,柏惠維康已獲得相關領域18件專利,已提交的專利申請有40件。
專利和科技研發、產業發展、市場環境密不可分。當前,傳統產業積極謀劃專利布局,重視研發開拓創新,新興產業更是抓住機遇強化核心競爭力,積極投身國際競爭,在許多領域都有不俗表現。劉海波表示,這些新興技術領域,都是專利密集型領域,科技、產業的發展,高度依賴於專利布局的情況。因此,要在這些領域實現彎道超車,專利布局必須未雨綢繆、提前行動。
人工智慧領域成為我國可能實現彎道超車的領域之一。烏鎮智庫的數據顯示,在人工智慧專利數上,2016年中國新增的人工智慧專利數突破9000,超過美國的兩倍。中國人工智慧企業數量、專利申請數量及融資規模均僅次於美國,位列全球第二。如今,中國人工智慧領域正在頂層設計與實踐落實兩個方面努力發展,抓住機遇,蓄勢待發,開啟新一輪的沖刺。
雲計算也是如此。全球權威的調查機構加特納(Gartner)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伺服器市場報告顯示,全球伺服器市場份額前6位企業中,有3家來自中國,雲伺服器市場份額前6位中,包括浪潮、聯想、曙光、華為4家中國企業。而在技術創新方面,中國企業申請的伺服器專利數也位居全球前列。
證明創造能力高了。
⑥ 華為創業紀錄片發布,這個國產品牌到底有多強
華為是一家科技水平很發達的公司,在2019年7月22日美國《財富》雜志發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500強名單,華為排名第61位。華為不僅僅是世界500強,而且是全球第一大電信設備商。
(6)2013年pct國際專利申請排名擴展閱讀:
1996年,華為與長江實業旗下的和記電訊合作,提供以窄帶交換機為核心的「商業網」產品。華為的C&C08機打入香港市話網,開通了許多國內未開的業務。使華為大型交換機進軍國際電信市場邁出了第一步。
2008年,華為提交了1737項PCT國際專利申請,超過了第二大國際專利申請大戶松下(日本)的1729項,和皇家飛利浦電子有限公司(荷蘭)的1551項」。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在其網站上公布2008年全球專利申請情況,華為公司2008年名列PCT申請量榜首。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專利申請世界之最。
⑦ 2021年PCT國際專利申請達6.9萬件,這個數據代表了什麼
2021年我國PCT國際專利申請數量達到了6.9萬件,位居全球首位。對於專利的申請,我國在近幾年當中對這一領域的申請數量呈指數上升。相比於2015年,我國在2020年的創新指數排名當中上升了15位,目前位列全球第14位。這一系列的數據表明,我國在專利技術方面的重視程度相比於以前更高。同時,我國人們對於專利技術的認識和保護觀念越來越強。專利技術是無形資產的一種,除了專利技術以外,非專利技術,商標等都是無形資產的體現。目前許多的高新技術企業對於無形資產的研發投入比例占收入的3%~5%。這已經是一個非常高的數據,因此只有通過不斷的研發,才能夠更好的推動企業的發展,推動技術的進步。
科學進步是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研發一直都是對於綜合國力提高最大的動力。因此,加大對於技術研發以及其他領域上的突破,是每一個國家向前發展的必要因素。
⑧ 華為手機出口哪些國家 華為手機出口現狀分析
為手機出口到海外的主要方式是經過香港,然後轉口到其他國家或地區。2014年,華為手機經過香港轉口出口的手機銷售額為25億美元,在出口總額中所佔比例為73.7%。其中緬甸、哥倫比亞、委內瑞拉、阿聯酋是華為手機的主要目的出口市場,成交額分別為3.3億美元、1.4億美元、1.3億美元和0.7億美元,。
華為在2015年將在全世界10多個主要目標市場進行重要布局,並對該領域內的龍頭:蘋果以及三星發出挑戰。華為手機2014年海外消費者終端市場銷售額在總銷售額中的所佔比例為52%,2015年華為將提高海外消費者終端市場銷售額在總銷售額中的比例,達到60%,並且榮耀也會在全球14個國家重點設立B2C電商平台,全方位進軍全球消費者終端市場。
數據來源:旭日移動終端產業研究所
現在華為在全世界范圍內已經有11個主要國家手機市場所佔比例突破5%。這當中占白俄羅斯手機市場份額達到13%,佔中國手機市場比例為8.1%,占緬甸手機市場比例達到50%,佔南非手機市場比例為7.4%,占巴基斯坦手機市場份額達到13%,占荷蘭手機市場比例為7.5%,占義大利手機市場比例為7%,佔西班牙手機市場比例為7.6%。
中國手機在2014年上半年出口量依然保持穩定的上市趨勢,然而因為平均出口價格回落的不利影響因素,中國手機的出口成交額增漲幅度小於出口量增漲幅度。2014年6月份,中國手機的整體出口單價是81美元。華為作為國產手機品牌的一員,所出口的手機價格也很低廉。截止到2012年出口的39種機型包括:HUAWEI T8300、HUAWEI T8100、HUAWEI C8600、HUAWEI C8500S、HUAWEI C8800、HUAWEI C8500、HUAWEI U8110、HUAWEI U8500等,其出口價格從50到200美元不等。處於低端的手機出口貿易。但2013年華為P6在英國倫敦面世,海外銷售價格為469歐,同樣2014年發布的華為P7海外銷售價格為499歐,華為Mate7海外銷售價格為599歐,2015年4月15號華為P8的海外銷售價格發布,高配版銷售價格為599歐元,標配版銷售價格為499歐元。經過高檔產品的不斷面世,華為手機漸漸獲取了一定程度的市場肯定,特別是精品手機市場。
3.加速開發海外市場的原因
2014年華為海外消費者市場的開拓進度進一步加快,2014年5月份華為在法國巴黎面世最新研發的智能手機 P7之後,華為又將目標定位於東南亞,在泰國將P7面世。除此之外,在美國,華為建立了B2C電商網站,向顧客面對面銷售Ascend Mate 2,目的在於和消費者形成一種直接的交流渠道,為了塑造華為的品牌知名度;在歐洲市場,華為經過大量的體育營銷工作讓銷售量有了極大的的上漲。許多跡象顯示,華為正在逐漸從中低端手機市場向高端手機市場過度,加快了其全球消費者終端市場的滲透力度,減少其與老牌三星、蘋果的不足。
3.1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激烈
品牌多、款式多、網路結構復雜、競爭激烈、利潤低是中國手機終端市場的現狀。手機銷售商如果缺少海外手機終端市場的利潤反饋將會不利於與其他廠商的競爭。Gartner首席分析師盛陵海認為,現在中國智能手機終端市場已經逐漸飽和,尤其是大量國際互聯網品牌手機進入中國智能手機終端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同樣對於華為來看,發展重點除了中國智能手機終端市場,還得在全球市場特別是歐洲市場實現巨大發展。「畢竟相對來看,歐洲手機終端市場比美國有優勢,就是其更加開放同樣也會更加有機會。」
3.2 國際品牌衰退明顯
從全球市場來看,因為諾基亞、摩托羅拉、LG、索尼、愛立信等世界著名品牌衰落顯著,空缺了巨大的市場份額,盈利增加,競爭變小,以上逐漸在吸引著中國手機品牌加快了向海外進軍的步伐。
華為手機出口現狀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中國著名的民營高新科技公司,其在全球電信通信技術領域居於領先地位。2003年開始進入手機領域,經過10多年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
2.1 華為概況
1987年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中國深圳正式成立,總部在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是一家生產和銷售電信通信設備的民營高新科技公司。華為公司的主要業務范圍包括通信網路中的交換網路、傳輸網路、無線及有線固定接入網路和數據通信網路及無線終端產品,在全球范圍內華為為許多電信通訊運營商及專業網路擁有者提供包括硬體設備、軟體開發、專業服務和高操作性解決方案在內的多種業務。
2007年華為在中國電子領域盈利和繳納稅收排名第一。截止到2008年底,華為在全球市場上為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排名國際前50名的電信通訊運營商中就有45家運用華為提供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
華為公司提供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目前已經運用在國際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球33%的人口。國際市場越來越成為華為公司銷售收入的重要來源。華為公司2009年的合同銷售收入為302億 美元,比2008年增長30%,並且有大於2/3的銷售收入來源於全球市場。2010年合同銷售收入達到340億美元,預測2011年的銷售收入將達到400億美元。
Dell'Oro是一家全球著名的市場研究公司,他的一份數據報告表示,華為已經成為國際第二大通訊設備商,趕超了阿爾卡特-朗訊和諾基亞—西門子,在2009年華為獲得全球第一個商用的LTE網路,而挪威的4G移動網路合同更使得整個行業震驚。
在「2010年最具創新力公司」排名中(美國專業商業媒體公司Fast Company排名),華為排名第五,前四位為Facebook,Amazon,蘋果和google。
隨著20多年的艱辛發展,華為漸漸成長為一個國際化公司。在國外建立了22個地區部,100多個分支機構,讓華為可以最大程度的了解顧客,了解客戶的
要求並迅速反應。並且華為在美國、印度、瑞典、俄羅斯和中國等地建立了17個研究基地,各個研發基地的開發重心和方向都不相同。運用全球化的同步研究開發體系,匯集全世界的高新科技、經驗及優秀人才來進行新產品的研發,讓新產品剛面世,科技就與全球同步。除了這些,華為還在全世界建立了36個培訓基地,為東道國培訓技術人才,並努力實現員工的本地化。全世界本地化推動,不但促進了華為對當地市場的熟悉,而且為東道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許多貢獻。
數據來源:IDC 2012年3月
2.2 華為手機出口狀況
2.2.1 華為手機全球銷量 國際市場研究公司IDC的數據表示,2012年第四季度,華為智能手機全世界供應量達到1080萬部,位居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銷售商,擁有全球智能手機4%的份額,而2013年華為同樣在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排行榜中位列第三。
2012、2013 年面向終端用戶的智能手機銷量(以千部計算)
數據來源:Gartner 2014年4月
2014年全世界智能手機供應量達到了11.67億部,較上年同比增加了25.9%,並且國產手機品牌供應量達到了4億5千萬多部,在全球智能手機供應量中擁有40%的份額。同時,全世界智能手機供應量前十強手機供應商中,中國智能手機廠商擁有六個名額。如此喜人的業績,大部分來源於高性價比的中國手機和全球對於智能手機的巨大需求。
2014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排行榜
數據來源:TrendForce,Jan,2015
2014年華為智能手機供應量達到7500萬部,同比增長70%,全球智能手機供應量排行榜上華為位居第五。其中
52%的銷售額來源於國外,同時也是華為海外銷售額第一次超過中國市場銷售額。
數據來源:旭日移動終端產業研究所
2014年華為消費者終端業務成交額為122億美元,第一次超過百億美元,比2013年增長30%;並且,智能手機供應量達到7500萬部,比2013年增長45%。
有資料顯示,華為消費者終端業務銷售額有52%來源於海外市場,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4年華為出口智能手機量達到3904.3萬台,價值為38億美元,平均每一手機價格為131美元。
201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供應量排名中,三星在2015年第一季度中全球市場份額為27.8%,居於第一位,同比2014年第四季度增長了將近13%,同時三星的老牌對手蘋果則同比衰落了14%,全球市場所佔份額為19.9%,居於第二位。
2015年第1季度全球智能手機供應量排行榜
數據來源:TrendForce.Apr.2015
居於全球智能手機供應量第三位的華為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一,佔中國智能手機供應量份額為19.2%,中國品牌聯想的國內市場份額為16.4%,居於第二位。按比例計算,華為2015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機供應量已超過2000萬,同時聯想2105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機供應量為1750萬。
華為的2015年消費者終端業務的供應量預期銷量是1億部(2014年智能手機銷售量為7500萬部),高檔機型(銷售價格為2000元以上價位)所佔比例突破30%,海外銷售額所佔比例突破60%,全年銷售額預期達到160億美元。
3.3 自身實力增強
最近幾年華為在全球智能手機終端市場的表現值得稱贊,不管是銷售數量還是品牌知名度都有巨大的提升。據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華為手機2013年的品牌國際知名度突破到52%,比2012年增長110%。
4 華為手機國際化進程優劣勢分析
華為手機在國際化的進程中不斷發展,從2003年開始進入手機領域,到2009年進入智能手機領域,2012年華為手機全球供應量位居全球第二。在這一進程中華為存在自身的優勢也有劣勢。
4.1 華為手機國際化進程劣勢分析
4.1.1 所佔的市場份額小
2009年華為進入智能手機終端領域開始,到2012年實現手機供應量位居全球第三,所佔全球智能手機供應量的份額達到5%,2013年至今出貨量一直穩居全球前五。但卻與同為全球出貨量前五的三星以及蘋果差距甚大。
華為、三星、蘋果全球銷售份額表(百分比)
4.1.2 國際品牌開始重視對低端市場的開發
國外的品牌在以往的市場開發過程中忽視了對低端市場的開發,考慮到國際市場的低端市場有龐大的消費群體,近幾年三星,索尼、諾基亞等也增強了對低端市場的開發,相繼推出了多款低端市場的機型, 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這樣使得華為手機所佔份額較大的中低端市場競爭更為激烈,雖然華為現在的目標是在中高端手機市場站穩腳跟,自2013年到今,發布了多款中高端機型,但依然改變不了低端手機在其全球出貨量中佔有較大份額。
設備供貨條約會不利於美國國家安全,讓華為對北美市;這並不是華為遇到的第一個涉及安全問題的麻煩,20;6月30日中國出口的無線網卡受到歐盟的反傾銷和保;4.1.5營銷模式落後;第一,全球化的初期,華為都用國內銷售團隊,將他們;第二,缺少進入發達國家市場競爭的經驗以及進入發達;必要的沖突和市場不穩定因素的出現;4.1.6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升值使得中國手機出口到海
設備供貨條約會不利於美國國家安全,讓華為對北美市場的開拓受到不利影響。
這並不是華為遇到的第一個涉及安全問題的麻煩,2003年華為與思科公司出現IOS產權異議,北美以及歐洲市場一直把華為作為主要防範目標,尤其是美國市場,雖然3COM公司與之形成攻守聯盟但也毫無作用。華為公司依照美國人的處理方法,聘請游說機構去白宮、去國會山公關,同時採取了涉及公布源代碼、批准檢查設備產品、同意顧客選擇是否由華為提供服務等在內的全方位措施。但依舊無濟於事。美國依舊對華為提供的產品和技術的安全隱患發出警告。8月25日,Sprint公司在參加參議院的一次會議中受到警告,如果公司同意和華為公司的合作,Sprint公司與美國政府的合作條約就會出現阻力。
6月30日中國出口的無線網卡受到歐盟的反傾銷和保障措施的調查 ,9月16日,歐盟又一次推動第三類調查,同時是歐盟首次對中國出口的相同產品同時發起三種調查。如果歐盟發起的對中國出口的無線網卡「反補貼」檢查實現,中國高新科技行業整體都會承受連坐式的貿易壁壘。
4.1.5 營銷模式落後
第一,全球化的初期,華為都用國內銷售團隊,將他們派去海外,希望他們把國內的好的經驗運用到全球市場。採取和國內相一樣的直銷模式,直接和國外的通訊運營商談判。但後來通過經驗證明,這只是在一部分發展中國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在南美乃至在發達國家是完全行不通的。發達國家市場的擴張需要更大的海外投資規模,需要實現本土化,利用東道國高素質的營銷人才和創建新的營銷網路。
第二,缺少進入發達國家市場競爭的經驗以及進入發達國家的學習成本高。 華為的主要國際市場仍然集中在廣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市場,運營與管理經驗也大多來自於發展中國家經營的實踐總結。然而就發達國家而言,其市場經濟環境、政策外交形式、法律法規實施、技術創新與社會文化環境都極大地區別於發展中國家,是華為需要繼續探索與學習的。華為想要在發達國家市場進行發展,就必須跨越這些門檻,熟悉了解並能夠適應發達國家的市場環境及市場機制;了解並運用發達國家的政策,深入了解外交形式;學習當地的法律法規,在保護自身利益的基礎上加以合理的運用,深入了解當地的社會文化、宗教信仰,避免不
必要的沖突和市場不穩定因素的出現
4.1.6 人民幣升值
人民幣升值使得中國手機出口到海外價格變高,將會減少海外消費者的購買慾望,使得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因為消費者變少,手機出口量也會隨之變少,不利於手機的出口。
4.2 華為手機國際化進程優勢分析
4.2.1 深厚的電信通信技術優勢
截止到2014年,華為的海外收入已經突破220億美元,憑借優質的產品以及服務方案成功得打開了以德國、法國、英國、美國等為代表的共計14個發達國家的大門。同時在全世界成功建立了9個地區部、55個代表處和技術服務中心。隨之逐漸的努力和開拓,使得產品的銷售和服務網路覆蓋全球。
華為從1996 年開始國際化的發展,但在1996年- 2000年的時候,其主要銷售區域仍然是中國大陸市場。但到2000年華為的國外市場的銷售收入第一次超過 1 億美元 。
2002年華為加入了國際電信聯盟。2003年華為開始進軍阿聯酋電信通訊市場,和東道國通訊公司合作,將UMTS網路運用於全國。2004 年華為進軍歐洲市場,和西門子設立合資公司,研發TD - SCDMA解決方案,和荷蘭電信通信運營商Telfort 合作,達成價值突破2500萬美元的網路設備合約。2005年,華為順利進軍英國市場 。為BT2 1世紀網路公司提供多項業務服務;隨後與泰國的CA T 達成價值1 .87億美元的合約 ,為泰國設立覆蓋全國的3 G網路。2009 年1 月,華為在北歐和瑞典愛立信聯合建設全球第一個運用於商業的LT E網路,同北歐通訊運營商TeliaSonera 達成兩項4GLTE 商用合約。
到2010 年末,華為的產品服務已經運用於全球160個國家,支撐著全世界20多億人每天打電話、上網和發簡訊。僅在2010年,華為在全球的銷售收入就達280億美元,比上年同比增長二十八個百分點,海外成交額達到1204.05億元,在總成交額中所佔比例達到65%。華為現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通訊供應商,成功佔領國際市場,但其國際化進程仍在不斷推進。
數據來源:互聯網資源
4.2.2 強大研發能力與創新能力
1995年開始華為就已經意識到到知識產權對於公司發展的重要性,於是在公司內部建立了獨立的知識產權機構,並建立了北京研發中心。因為華為是一個研發型的高新技術公司,所以為確保華為的成功,最關鍵核心在於高新技術與產品研發系統。
華為在每年銷售額中取出可觀的收入進行科技研究開發,而且,高新技術的開發將在研究費用中佔10%的份額比例。華為採用全球同步的國際化技術開發體系,產品的研 究和開發聚集了全球有經驗的技術型人才 ,這使得華為的產品和服務一開始,在科技上就與國際接軌,增強了華為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截止到2011年2月,在全世界范圍內華為所申請的專利數量已經達到49040件,並且有17765 件獲得專利授權,包括3060 件的海外專利授權。在國內,統計到2010年年底之前,華為申請專利的個數達到31869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達到 8892件。 華為核心專利數在 LTE / EPC領域居全球領先地位 。
利用擁有較高科研技術及知識水平的國家的高新技術優勢、科技商品化優勢以及產業化優勢,採用多元化發展的思想,在全球范圍內開展技術合作及共同開 發研究項目,成功的取得了高新技術的商品化和產業化 。
5 華為手機國際化進程所遇問題的策略分析
隨著華為手機國際化進程的不斷進行,也不斷的遇到各種問題,華為手機想要不斷地發展,就得對問題詳細的分析,並採取行之有效的策略。
5.1 建立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
華為的B2C商務平台華為商城已經上線,銷售華為終端電子產品。華為面臨的挑戰巨大,如果想在全球范圍內在3G、4G領域擁有足夠的話語權,不但要加強廣告媒體的投入以及宣傳力度,以獲得消費者對華為品牌的認知度以及信譽度,增強華為品牌的產品對顧客的吸引力,以培養顧客的忠誠度。還必須改變華為一直以來的售後服務體系,建設有創造力有效率和高執行力的團隊,從而增加華為手機的市場份額。
5.2 提升品牌價值
手機供應商發展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手機的品牌問題,並且,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未來一個手機品牌能否取得成功,關鍵在於全面實力的競爭,這當中品牌在其中具有巨大作用。目前的現狀是老牌的龍頭公司在手機領域具有極大的知名度,比如:三星、蘋果等,但華為現在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卻遠遠不如。這樣的現狀就要求華為要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並為品牌注入深厚的內涵,使其能長遠的發展下去。
華為長久以來一直要求產品的研究開發要體現公司的自身品牌形象以及品位,要實現理念與個性的結合,突破自我,勇於創新。並同時加強廣告投放力度。華為一直以來都十分注重對公司形象廣告的投放,公司的形象廣告費用占公司整體廣告費用的30%,這樣有利於消費者對公司形成良好的企業形象。使得消費者對華為的產品冠以可信賴、可靠、質量優等贊美,同時也能為公司培養高忠誠度的顧客。所以,華為手機想要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手機的品牌價值,縮小與三星、蘋果等的差距。從中長期來看,想要達成上述目標,華為公司不但要明確公司的品牌定位,而且還要加強對廣告方面的投放力度,加強宣傳強度,逐漸提升消費者對華為品牌的認知度及肯定度,形成高忠誠度的顧客群體。
5.3 國家的支持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企業,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道路卻最為艱辛,每每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貿易壁壘以及形式多樣的調查。這就是目前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現狀。因此需要一個政治和文化體系,它不但能夠保護商業的發展,在企業國際化的進程中能夠保駕護航,並且要能夠確保商業的獨立地位。這才是全球市場經濟背後最真實的政商形態,而這也是促進中國企業走向強大的必由之路,在這樣的道路中,華為的國際化道路也將會更加平坦。
5.4 渠道模式要具有針對性
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市場,銷售繼續以直銷為主,將華為的服務網路進一步擴大。運用直銷網路的特性提升市場的反應速度以及及時性,將顧客的建議及要求快速高效的反饋到研發及服務體系,以對客戶的承諾來培養客戶對公司的忠誠度。但是北美市場的開發需要一定數量的專業代理商,同直銷商一起實現市場的開拓。
落後國家的市場,設立有權威的渠道,同時科學控制分支機構的規模和成本,實現產品市場整體結構上的布局工作。
發展中國家市場,華為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市場上,項目研究不徹底,銷售額有上升空間,市場存在巨大的開發潛力。加大營銷網路拓展的投入力度,不但科學增加分支機構,而且要設立代理和分銷渠道系統,用以加強市場關系的覆蓋面,把市場的拓寬到顧客的第一線。
5.5 繼續加強技術研發
手機要想不斷的發展與進步離不開科技技術的創新,隨著智能手機不斷展現其巨大的發展前景以及盈利空間,國內外的許多著名手機品牌都紛紛加大了研發的投入。同樣在研發上,華為也是很有魄力, 從1995年起,華為每年都將杏色額的10%用於科技研發。根據專利合作條約組織統計, 到2011 年2 月 份為止,華為在全球范圍內所申請的專利已經累計49040件,其中獲17765 件獲得專利授權。眾所周知,中國的電子類產品在出口方面一直面臨著專利問題的困擾,總
是會受到美國、歐盟等國家的專利調查;結論;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手機日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華為取得成功的基礎是其在全球電信通訊領域的地位以;出口既有優勢前提下,不斷進行科技研發,研發高檔機;參考文獻;[1]李偉玲.中國手機出口的國際競爭力分析.時代;[2]鄒艷.中國電信製造業國際化經營啟示—對中興;[3]袁卓君.徐亞楠.劉雪晴.華為國際目標市場選;[4]安
是會受到美國、歐盟等國家的專利調查。處於尷尬的境地。但華為手機自出口以來很少受到專利方面的調查,原因就在於華為其強大技術研發能力。
結 論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手機日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巨大的便利。尤其是手機越來越智能化的今天,同時智能手機也顯示出其巨大的盈利空間,導致全球各大知名手機品牌投入巨資進行研發。華為於2009年進入智能手機領域,經過幾年的不斷發展,在全球手機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華為取得成功的基礎是其在全球電信通訊領域的地位以及超強的科研能力,但同時也要意識到華為與手機領域的巨頭三星、蘋果相比還存在著巨大的差距於不足,在全球手機出貨量中華為所佔份額還太小,並且主要集中在低檔手機出口,高檔手機完全被三星、蘋果等所壟斷,但與此同時,國際知名手機品牌也已經加強了對低檔手機的研發。華為手機如果想要不斷取得發展,就得保證在低檔手機
出口既有優勢前提下,不斷進行科技研發,研發高檔機型,樹立在高端手機領域的地位,從而塑造良好的高知名度的華為品牌。
⑨ 中國注冊專利數量在世界上的排名和其他國家的排名
2006年上半年韓國PCT申請量升至全球第5
據WIPO 2006年9月25日消息,2006年1月至7月,韓國PCT申請量達2,554件,全專球排名屬第5。2002年、2003年和2004年的韓國排名分別為全球第9、第7和第6。同期,美國PCT申請量高達21,742件,繼續保持全球領先;日本13,392件,居第二;其次是德國,為7,892件;英國 2,790件;法國2,343件,降至第6(2005年排名第4)。(夏佩娟)
⑩ 世界哪個公司國際專利最多
1.IBM公司,2005年獲得了2941項專利.2005年
2.佳能,2005年獲得了1828項專利。
3.惠普公司,2005年獲得了1797項專利
4.松下電氣公司,2005年它的專利數量為1688項.
5.韓國三星電子公司,2005年獲得了1641項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