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國殺這個游戲是誰發明的
一篇日誌,拿來看看
三名80後大學生的「三國殺」傳奇
如果你是年輕人,沒有聽過、玩過「三國殺」,會被同伴認為是落伍了。一款名叫「三國殺」的桌面游戲似乎一夜之間在大學生、白領中風靡開來,「如果我沒在玩『三國殺』,就在去玩『三國殺』的路上」,取代網游,這種「不插電」的游戲更加低碳、健康、懷舊,三五好友面對面圍坐,在激烈的游戲中增進交流。一種新的生活休閑方式在流行……
如果你留心觀察,身邊漸漸出現了很多像咖啡店、茶館一樣的休閑場所——桌游吧、桌游店。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9月,上海有370家桌游店,當年12月,這一數字一躍為730家,今年1月,上海已至少有1000家桌游店。一個桌游產業鏈條在全國各地形成……
這種變化得益於國內第一款原創桌游——「三國殺」,業內人士絲毫不掩飾對它的欣賞:「因為它促進了中國桌遊玩家隊伍的急劇擴大,使得全球桌上玩具產業開始認真考慮中國市場和玩家的訴求。」這一結論絕不誇張,2006年,北京桌遊玩家不過兩三百人,到了2009年,活躍用戶就高達400萬。
創造這一奇跡的是三個「80後」大學生:杜彬、黃愷、李由。
「三國殺」卡牌中的武將牌,均取材於三國故事。「三國殺」的玩家有4種身份:主公、忠臣、反賊、內奸,每個玩家扮演不同的武將,每個武將被賦予了不同的技能。
走神與留神——「三國殺」的誕生
[黃愷說自己喜歡走神,走神時就習慣性地塗塗畫畫。初三時他模擬一種叫游戲王的游戲,畫了1000多張卡片,紙上的功夫由此練出。]
在北京東四環的一家寫字樓里,高高瘦瘦的黃愷坐在記者的面前,有著與24歲年齡不甚相符的成熟和穩重,他笑言「很多人說我像34歲的」。從中國傳媒大學電子游戲設計專業畢業不過一年多的他,已經是北京游卡桌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總設計師。
一副普通的紙牌不過2元錢,而一套「三國殺」的卡牌可以賣到39元。是黃愷實現了這一價值的飛躍。而這一飛躍卻是走神「走」出來的。
「一款創意產品的誕生一般有三種方式:一是從小就喜歡,二是靈光一現,三是觸景生情。」黃愷說,「三國殺」的誕生就是這三種方式的交集。黃愷從小就喜歡玩游戲,小學六年級就擁有了自己的電腦,但是父母不讓他玩電子游戲,沒辦法,就在紙上玩,手工做游戲,制定規則,畫小兵,用骰子和卡片進行戰斗,看看游戲能不能進行下去。
黃愷說自己喜歡走神,不管上課的時候還是自己在家復習功課時,走神時就習慣性地塗塗畫畫。初三時他就模擬一種叫游戲王的游戲,畫了1000多張卡片,「其實沒什麼技術含量,只需要一點點耐心就可以了,但紙上的功夫可能就是那時候練出來了」。
盡管學習成績隨著「走神」而搖擺過,但黃愷還是順利地以學校最高成績考入高中。高考時,黃愷在報考專業時,發現中國傳媒大學新設了一個專業,叫「互動藝術」,其實就是電子游戲設計。2004年中國網路游戲剛剛火起來,但很多家長聞網色變,也許正是為了規避這種風險,專業的名字才變得「如此藝術」。但對黃愷來說,這個專業讓他從小的愛好找到了歸宿。2004年,黃愷從福建順利考入中國傳媒大學,成為國內第一批電子游戲專業的學生。
「我們這屆學生還是具有實驗性質的。」黃愷說,大學時學的東西比較雜,從策劃到美術再到數學。讀大一的黃愷,剛剛接觸了在國外已經有五六十年發展歷史的桌游,加上當時國內非常流行「殺人游戲」,黃愷就有了自己的想法:設計一款「不插電」的游戲,讓人面對面交流,而不是像電子游戲一樣緊握滑鼠、盯著屏幕。
至於怎樣「靈光一現」,有了用三國人物作為游戲人物的念頭,黃愷說,自己都很難說清楚,因為靈感總是很難琢磨的。不過,他從小就喜歡三國故事,熟讀《三國演義》、《三國志》等,三國故事肯定是游戲的好題材。
還在讀大二的黃愷,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借用一款名叫「三國無雙」的日本游戲的圖片,用電腦重新製作,並根據三國人物的性格,制定了游戲的規則。第二天就拿到列印店列印出來,這就是「三國殺」卡牌最初的「胚子」。在以後的3年多時間里,這套卡牌被不停地改版,從圖畫重新設計到游戲規則修訂。
「三國殺」的玩家有4種身份:主公、忠臣、反賊、內奸,每個玩家扮演不同的武將,武將被賦予了不同的技能。黃愷先教自己的同學玩,沒想到,很受歡迎,卡牌變得供不應求。為了在更大范圍內看看「三國殺」的效果,黃愷和自己的搭檔、動畫專業的李由開始通過淘寶網賣「三國殺」,他們並沒打算賣出多少套,就是想嘗試一下。最初是賣一套做一套,說起這些,黃愷笑著回憶說:「一般都是買家來訂貨,我們現去做,所以,要告訴買家等一個星期再發貨。」最初的「三國殺」賣79元一套,等生產的效率高些以後,價格降為69元。
黃愷自己也喜歡玩游戲,但是黃愷說:「我跟一般玩家不同,我不是用玩的心態在玩游戲,而是想把它做起來。所以,我做游戲的時間比自己玩游戲的時間多得多。」
還是跟中學時期一樣喜歡走神,黃愷在自己最喜歡的事情上,卻十分執著。
第一千個與第一個——「三國殺」的生意經
[「我可能是國內第一千個或者第一千零一個知道桌游的人,這並不重要,但是我是第一個把它的價值挖掘出來的人。」杜彬說。]
假若黃愷沒有碰見杜彬,「三國殺」就不會有後來那麼大的市場,也許還只是小眾化的游戲,也許會走向消亡。
2006年,還是清華大學計算機專業博士生的杜彬,從瑞典朋友那裡了解了國外非常流行的桌面游戲,想看看國內是否也有同類產品。網上一搜索,還真有賣的,於是,杜彬就成了黃愷「三國殺」卡牌的第八個或第九個客戶。
「我可能是國內第一千個或者第一千零一個知道桌游的人,這並不重要,但是我是第一個把它的價值挖掘出來的人。」杜彬說。玩了一段時間的「三國殺」之後,杜彬主動找到黃愷,說「三國殺」肯定好賣,我們成立公司吧,主營桌游產品。
其實杜彬畢業時面臨三個選擇,一是去著名外企IBM做研發人員,4年IBM實習生的經歷讓杜彬比一般的正式員工還「老資格」;二是選擇成長型較高的創業企業;三是自己主導去創業「三國殺」的項目。也許出於對「第一個」的冒險與熱情,身為清華計算機高材生的杜彬走了「旁門左道」,選擇了跟同學不一樣的創業路。
但是,做第一個並不是那麼容易。在正式成立公司前,要探探路子,小批量地試售。第一批「三國殺」卡牌有5000套,基本上是手工製作。要先到噴繪店噴繪圖片,然後把圖片貼到卡紙上,再用切卡機切割成卡牌。「其實這種工作應該是居委會老大媽做的,工作量挺大的。」杜彬說,自己的媽媽都被拉來切紙牌,雖然她並不理解兒子。有時候兩人鬧矛盾了,媽媽就說:「我還不給你切了呢!」不怪媽媽生氣,因為那時候沒人能相信卡牌可以拿來賣。
創業最難的還是市場推廣。當時黃愷、李由還是在校學生,兩人忙著完善產品,而市場推廣的任務落到了杜彬身上,「北京的渠道基本上是我一家一家地『死磕』出來的。」杜彬說,很多事情要放下架子才能做。當時杜彬在北京南邊租了一套民房,兼作辦公室和倉庫。他經常跑到南五環的貨場,不管身上穿著什麼衣服,都要親自拉板車,一箱箱搬運貨物。
然而,杜彬仍會遇到不少尷尬。「清華的博士怎麼會做紙牌來賣?」這種疑問最初來自家裡人,後來擴展到卡牌印刷廠的工人。「跟他們聊著聊著,當得知你的身份,人家就會很詫異,問此類的問題。」杜彬坦言,在最艱難的時候,他也曾動搖過,也曾質疑過自己的選擇。
為什麼有的人學歷越高,很多事情反而越做不了?杜彬給自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那是因為想法在作怪,覺得這不是我應該做的事情。自己首先要突破這種想法,才能把喜歡的事情堅持做下去。」
隨著渠道的擴展和口口相傳,玩「三國殺」的人越來越多。2007年年底,杜彬、黃愷、李由3個人湊了5萬元,成立了游卡桌游工作室。半年以後,公司吸引到「三國殺」的資深玩家、游戲產業經驗積累已十幾年的黃今和尹龍,核心創業團隊擴大到5人。2008年11月,全國首家桌游公司——北京游卡桌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公司的壯大延續了傳奇的色彩。不到兩年的時間,公司壯大為六七十人,並吸引了盛大集團的投資,負責開發「三國殺」網路游戲。如今,「三國殺」卡牌已經累計銷售100多萬套,2009年公司的營業額已經達到1000萬元,游卡桌游還開發了「砸蛋」、「福神」等針對不同玩家的游戲。
讓人驚喜的是,「三國殺」帶動了桌游店的發展,桌游產業鏈條正在形成。杜彬說,就像咖啡館、茶吧、水吧最早興起一樣,大家並不是為了喝咖啡、喝茶才到那裡,而是需要和朋友聚在一起,滿足情感交流的需求,「跟誰玩什麼游戲並不重要,而是跟誰在一起玩」,所以,桌游在一線城市很有市場,大家有需求從網路中走出來,回歸原始的游戲。
「可以說,『三國殺』是中國桌游產業的基石,打開了市場,起到了開路先鋒的作用。沒有『三國殺』,桌游會推遲一兩年出現,或者被其他產品代替。」杜彬說,「三國殺」受眾已佔據中國桌游用戶份額的80%-90%,在「三國殺」出現之前,北京的桌游用戶只有兩三百人,而現在,僅線上的活躍用戶就高達400萬。
星星之火如何燎原——「三國殺」的未來
[「三國殺」會不會曇花一現?杜彬說,之前中國桌游有兩次短暫的繁榮,失敗的原因都是因為單個產品作戰,從而被擠壓出市場。「三國殺」會吸取教訓,帶動行業走向成熟規范。]
讓杜彬沒想到的是,「三國殺」的創業像火種一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個火種「點燃」了更多的創業故事。「三國殺」浙江總代理應曉天就是其中之一。
1988年出生的應曉天,目前還是浙江大學信息管理專業2006級的學生,還有幾個月就要畢業,跟忙著找工作的同學不一樣,他已經創業兩年。2008年,玩了三四個月的「三國殺」之後,應曉天就給杜彬發郵件,希望自己在浙江推廣「三國殺」。這個小夥子憑借自己清晰的推廣思路,贏得了浙江總代理的位置,成為「三國殺」在全國33個總代理商中的唯一一名學生。
應曉天開始選擇浙大校園推廣,然後擴展到周邊街道、書報亭,杭州30多家書報亭都被應曉天「攻下」,開始賣「三國殺」。看到銷量不錯,應曉天跑到圖書公司、連鎖店,用之前的成績說服他們。到後來,浙江的麗水、紹興、嘉興等8個市都被應曉天跑遍。目前,應曉天手下有450家代理銷售商,浙江「三國殺」的銷量穩居全國第四位。
2008年上半年,應曉天從家裡借了點錢,加上股票收益,跟同學合夥在浙大北門開了家桌游店。對於桌游的未來,應曉天很有信心,他認為,桌游真正成熟的時代應該在5到8年以後,也就是當今這些玩家有了下一代以後,桌游才會像國外那樣,轉為家庭游戲。不過,應曉天也有自己的擔憂:從現在的桌游吧產業來說,還沒有成熟的運作模式,服務也比不上同類的休閑場所;從桌游產品來說,除了「三國殺」,其他產品還不能被市場接受,不具備玩家基礎,市場積淀需要過程,希望以後能出現更多專業做桌游的人,豐富產品線。
應曉天的擔心不無道理。自從「三國殺」出現後,很多山寨版的「水滸殺」、「西遊殺」充斥市場,但是只摸到桌游的皮毛。「其實,游戲中人物技能背後是數學模型,需要很強的邏輯能力,產品研發出來後,需要反復測試,把每種極限情況都考慮到,這是一個非常折磨人的過程。」目前已是游卡桌游產品總監的李由說。
「三國殺」會不會曇花一現?杜彬說,之前中國桌游有兩次短暫的繁榮發展的歷史:一次是強手棋,很快被電子游戲取代;一次是萬智牌,也很快被網路游戲取代。兩次失敗的原因都是因為單個產品作戰,沒有藉助正在發展的信息產業,從而被擠壓出市場。杜彬說,「三國殺」會吸取教訓,藉助互聯網形成產業,讓桌游產業與互聯網互相帶動、互相補充。杜彬說,國內的桌面游戲市場剛剛興起,他希望與桌游從業者、玩家共同努力,在中國能形成一個健康、陽光的桌游產業。眼下,怎麼設計桌游,懂的人並不多,「但是,對於怎麼設計,我們從來都用開放的心態來對待,希望帶動行業走向成熟規范。」杜彬說,游卡桌游最近召開「設計師俱樂部」,以培養專業的桌游設計師,武漢、四川等地的設計師都慕名前來。
對於大學生創業,杜彬貢獻了自己的三個切身體會。第一,要勤於思考,開闊自己的眼界,養成分析問題的習慣,不管看到舊事物還是新事物,要向靠近自己行業的方面去想,為什麼人家會成功。比如開心網,其實沒有技術壁壘,但是創意很好。第二,要把想法轉化成行動,不管多小的想法,都不要覺得小就不做了。做也要一點點地做,由點到面。第三,要有風險控制意識,讓有經驗的人加入你的創業團隊,不要一畢業就創業,而是要工作幾年再創業,在工作中積累創業的實踐經驗。
2. 誰知道三國殺的來源。。。詳細的。。。
<三國殺>是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04級游戲專業學生設計,並於2009年6月底《三國殺》被移植至
網游平台的一款國內最流行的桌上游戲。在《三國殺》游戲中,玩家將扮演一名三國時期的武將,結合本局身份,合縱連橫,經過一輪一輪的謀略和動作獲得最終的勝利。
《三國殺》作為一款原創桌上游戲,有別於其他桌面游戲的最主要特色,就是身份系統。《三國殺》中共有4種身份:主公、忠臣、反賊、內奸。主公和忠臣的任務就是剿滅反賊,清除內奸;反賊的任務則是推翻主公。內奸則要在場上存在除主公以外的其他人物之時先清除其他人物,最後單挑主公。游戲開始時每個玩家隨機抽
取一張身份牌,抽到主公的玩家,要將自己的身份牌明示。其他人的身份牌不能被其他玩家看到。
《三國殺》游戲採用回合制的出牌順序,由主公開始依次行動,在自己的回合內,玩家需要完成摸牌、出牌和棄牌的過程。游戲牌共分為三大類:基本牌、錦囊牌和裝備牌。每類牌里包含了多種同類型牌。每種牌都有自己的獨特用處。
《三國殺》的另一大游戲特色,就是在游戲中加入了武將系統,每名玩家除去自己的身份外,還
需要扮演一名三國時期的武將。每名武將都有專屬武將技,這些技能從名稱到作用都是根據該武將能力、性格而設計。
3. 三國殺是誰發明的
一篇日誌,拿來看看
三名80後大學生的「三國殺」傳奇
如果你是年輕人,沒有聽過、玩過「三國殺」,會被同伴認為是落伍了。一款名叫「三國殺」的桌面游戲似乎一夜之間在大學生、白領中風靡開來,「如果我沒在玩『三國殺』,就在去玩『三國殺』的路上」,取代網游,這種「不插電」的游戲更加低碳、健康、懷舊,三五好友面對面圍坐,在激烈的游戲中增進交流。一種新的生活休閑方式在流行……
如果你留心觀察,身邊漸漸出現了很多像咖啡店、茶館一樣的休閑場所——桌游吧、桌游店。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9月,上海有370家桌游店,當年12月,這一數字一躍為730家,今年1月,上海已至少有1000家桌游店。一個桌游產業鏈條在全國各地形成……
這種變化得益於國內第一款原創桌游——「三國殺」,業內人士絲毫不掩飾對它的欣賞:「因為它促進了中國桌遊玩家隊伍的急劇擴大,使得全球桌上玩具產業開始認真考慮中國市場和玩家的訴求。」這一結論絕不誇張,2006年,北京桌遊玩家不過兩三百人,到了2009年,活躍用戶就高達400萬。
創造這一奇跡的是三個「80後」大學生:杜彬、黃愷、李由。
「三國殺」卡牌中的武將牌,均取材於三國故事。「三國殺」的玩家有4種身份:主公、忠臣、反賊、內奸,每個玩家扮演不同的武將,每個武將被賦予了不同的技能。
走神與留神——「三國殺」的誕生
[黃愷說自己喜歡走神,走神時就習慣性地塗塗畫畫。初三時他模擬一種叫游戲王的游戲,畫了1000多張卡片,紙上的功夫由此練出。]
在北京東四環的一家寫字樓里,高高瘦瘦的黃愷坐在記者的面前,有著與24歲年齡不甚相符的成熟和穩重,他笑言「很多人說我像34歲的」。從中國傳媒大學電子游戲設計專業畢業不過一年多的他,已經是北京游卡桌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總設計師。
一副普通的紙牌不過2元錢,而一套「三國殺」的卡牌可以賣到39元。是黃愷實現了這一價值的飛躍。而這一飛躍卻是走神「走」出來的。
「一款創意產品的誕生一般有三種方式:一是從小就喜歡,二是靈光一現,三是觸景生情。」黃愷說,「三國殺」的誕生就是這三種方式的交集。黃愷從小就喜歡玩游戲,小學六年級就擁有了自己的電腦,但是父母不讓他玩電子游戲,沒辦法,就在紙上玩,手工做游戲,制定規則,畫小兵,用骰子和卡片進行戰斗,看看游戲能不能進行下去。
黃愷說自己喜歡走神,不管上課的時候還是自己在家復習功課時,走神時就習慣性地塗塗畫畫。初三時他就模擬一種叫游戲王的游戲,畫了1000多張卡片,「其實沒什麼技術含量,只需要一點點耐心就可以了,但紙上的功夫可能就是那時候練出來了」。
盡管學習成績隨著「走神」而搖擺過,但黃愷還是順利地以學校最高成績考入高中。高考時,黃愷在報考專業時,發現中國傳媒大學新設了一個專業,叫「互動藝術」,其實就是電子游戲設計。2004年中國網路游戲剛剛火起來,但很多家長聞網色變,也許正是為了規避這種風險,專業的名字才變得「如此藝術」。但對黃愷來說,這個專業讓他從小的愛好找到了歸宿。2004年,黃愷從福建順利考入中國傳媒大學,成為國內第一批電子游戲專業的學生。
「我們這屆學生還是具有實驗性質的。」黃愷說,大學時學的東西比較雜,從策劃到美術再到數學。讀大一的黃愷,剛剛接觸了在國外已經有五六十年發展歷史的桌游,加上當時國內非常流行「殺人游戲」,黃愷就有了自己的想法:設計一款「不插電」的游戲,讓人面對面交流,而不是像電子游戲一樣緊握滑鼠、盯著屏幕。
至於怎樣「靈光一現」,有了用三國人物作為游戲人物的念頭,黃愷說,自己都很難說清楚,因為靈感總是很難琢磨的。不過,他從小就喜歡三國故事,熟讀《三國演義》、《三國志》等,三國故事肯定是游戲的好題材。
還在讀大二的黃愷,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借用一款名叫「三國無雙」的日本游戲的圖片,用電腦重新製作,並根據三國人物的性格,制定了游戲的規則。第二天就拿到列印店列印出來,這就是「三國殺」卡牌最初的「胚子」。在以後的3年多時間里,這套卡牌被不停地改版,從圖畫重新設計到游戲規則修訂。
「三國殺」的玩家有4種身份:主公、忠臣、反賊、內奸,每個玩家扮演不同的武將,武將被賦予了不同的技能。黃愷先教自己的同學玩,沒想到,很受歡迎,卡牌變得供不應求。為了在更大范圍內看看「三國殺」的效果,黃愷和自己的搭檔、動畫專業的李由開始通過淘寶網賣「三國殺」,他們並沒打算賣出多少套,就是想嘗試一下。最初是賣一套做一套,說起這些,黃愷笑著回憶說:「一般都是買家來訂貨,我們現去做,所以,要告訴買家等一個星期再發貨。」最初的「三國殺」賣79元一套,等生產的效率高些以後,價格降為69元。
黃愷自己也喜歡玩游戲,但是黃愷說:「我跟一般玩家不同,我不是用玩的心態在玩游戲,而是想把它做起來。所以,我做游戲的時間比自己玩游戲的時間多得多。」
還是跟中學時期一樣喜歡走神,黃愷在自己最喜歡的事情上,卻十分執著。
第一千個與第一個——「三國殺」的生意經
[「我可能是國內第一千個或者第一千零一個知道桌游的人,這並不重要,但是我是第一個把它的價值挖掘出來的人。」杜彬說。]
假若黃愷沒有碰見杜彬,「三國殺」就不會有後來那麼大的市場,也許還只是小眾化的游戲,也許會走向消亡。
2006年,還是清華大學計算機專業博士生的杜彬,從瑞典朋友那裡了解了國外非常流行的桌面游戲,想看看國內是否也有同類產品。網上一搜索,還真有賣的,於是,杜彬就成了黃愷「三國殺」卡牌的第八個或第九個客戶。
「我可能是國內第一千個或者第一千零一個知道桌游的人,這並不重要,但是我是第一個把它的價值挖掘出來的人。」杜彬說。玩了一段時間的「三國殺」之後,杜彬主動找到黃愷,說「三國殺」肯定好賣,我們成立公司吧,主營桌游產品。
其實杜彬畢業時面臨三個選擇,一是去著名外企IBM做研發人員,4年IBM實習生的經歷讓杜彬比一般的正式員工還「老資格」;二是選擇成長型較高的創業企業;三是自己主導去創業「三國殺」的項目。也許出於對「第一個」的冒險與熱情,身為清華計算機高材生的杜彬走了「旁門左道」,選擇了跟同學不一樣的創業路。
但是,做第一個並不是那麼容易。在正式成立公司前,要探探路子,小批量地試售。第一批「三國殺」卡牌有5000套,基本上是手工製作。要先到噴繪店噴繪圖片,然後把圖片貼到卡紙上,再用切卡機切割成卡牌。「其實這種工作應該是居委會老大媽做的,工作量挺大的。」杜彬說,自己的媽媽都被拉來切紙牌,雖然她並不理解兒子。有時候兩人鬧矛盾了,媽媽就說:「我還不給你切了呢!」不怪媽媽生氣,因為那時候沒人能相信卡牌可以拿來賣。
創業最難的還是市場推廣。當時黃愷、李由還是在校學生,兩人忙著完善產品,而市場推廣的任務落到了杜彬身上,「北京的渠道基本上是我一家一家地『死磕』出來的。」杜彬說,很多事情要放下架子才能做。當時杜彬在北京南邊租了一套民房,兼作辦公室和倉庫。他經常跑到南五環的貨場,不管身上穿著什麼衣服,都要親自拉板車,一箱箱搬運貨物。
然而,杜彬仍會遇到不少尷尬。「清華的博士怎麼會做紙牌來賣?」這種疑問最初來自家裡人,後來擴展到卡牌印刷廠的工人。「跟他們聊著聊著,當得知你的身份,人家就會很詫異,問此類的問題。」杜彬坦言,在最艱難的時候,他也曾動搖過,也曾質疑過自己的選擇。
為什麼有的人學歷越高,很多事情反而越做不了?杜彬給自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那是因為想法在作怪,覺得這不是我應該做的事情。自己首先要突破這種想法,才能把喜歡的事情堅持做下去。」
隨著渠道的擴展和口口相傳,玩「三國殺」的人越來越多。2007年年底,杜彬、黃愷、李由3個人湊了5萬元,成立了游卡桌游工作室。半年以後,公司吸引到「三國殺」的資深玩家、游戲產業經驗積累已十幾年的黃今和尹龍,核心創業團隊擴大到5人。2008年11月,全國首家桌游公司——北京游卡桌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公司的壯大延續了傳奇的色彩。不到兩年的時間,公司壯大為六七十人,並吸引了盛大集團的投資,負責開發「三國殺」網路游戲。如今,「三國殺」卡牌已經累計銷售100多萬套,2009年公司的營業額已經達到1000萬元,游卡桌游還開發了「砸蛋」、「福神」等針對不同玩家的游戲。
讓人驚喜的是,「三國殺」帶動了桌游店的發展,桌游產業鏈條正在形成。杜彬說,就像咖啡館、茶吧、水吧最早興起一樣,大家並不是為了喝咖啡、喝茶才到那裡,而是需要和朋友聚在一起,滿足情感交流的需求,「跟誰玩什麼游戲並不重要,而是跟誰在一起玩」,所以,桌游在一線城市很有市場,大家有需求從網路中走出來,回歸原始的游戲。
「可以說,『三國殺』是中國桌游產業的基石,打開了市場,起到了開路先鋒的作用。沒有『三國殺』,桌游會推遲一兩年出現,或者被其他產品代替。」杜彬說,「三國殺」受眾已佔據中國桌游用戶份額的80%-90%,在「三國殺」出現之前,北京的桌游用戶只有兩三百人,而現在,僅線上的活躍用戶就高達400萬。
星星之火如何燎原——「三國殺」的未來
[「三國殺」會不會曇花一現?杜彬說,之前中國桌游有兩次短暫的繁榮,失敗的原因都是因為單個產品作戰,從而被擠壓出市場。「三國殺」會吸取教訓,帶動行業走向成熟規范。]
讓杜彬沒想到的是,「三國殺」的創業像火種一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個火種「點燃」了更多的創業故事。「三國殺」浙江總代理應曉天就是其中之一。
1988年出生的應曉天,目前還是浙江大學信息管理專業2006級的學生,還有幾個月就要畢業,跟忙著找工作的同學不一樣,他已經創業兩年。2008年,玩了三四個月的「三國殺」之後,應曉天就給杜彬發郵件,希望自己在浙江推廣「三國殺」。這個小夥子憑借自己清晰的推廣思路,贏得了浙江總代理的位置,成為「三國殺」在全國33個總代理商中的唯一一名學生。
應曉天開始選擇浙大校園推廣,然後擴展到周邊街道、書報亭,杭州30多家書報亭都被應曉天「攻下」,開始賣「三國殺」。看到銷量不錯,應曉天跑到圖書公司、連鎖店,用之前的成績說服他們。到後來,浙江的麗水、紹興、嘉興等8個市都被應曉天跑遍。目前,應曉天手下有450家代理銷售商,浙江「三國殺」的銷量穩居全國第四位。
2008年上半年,應曉天從家裡借了點錢,加上股票收益,跟同學合夥在浙大北門開了家桌游店。對於桌游的未來,應曉天很有信心,他認為,桌游真正成熟的時代應該在5到8年以後,也就是當今這些玩家有了下一代以後,桌游才會像國外那樣,轉為家庭游戲。不過,應曉天也有自己的擔憂:從現在的桌游吧產業來說,還沒有成熟的運作模式,服務也比不上同類的休閑場所;從桌游產品來說,除了「三國殺」,其他產品還不能被市場接受,不具備玩家基礎,市場積淀需要過程,希望以後能出現更多專業做桌游的人,豐富產品線。
應曉天的擔心不無道理。自從「三國殺」出現後,很多山寨版的「水滸殺」、「西遊殺」充斥市場,但是只摸到桌游的皮毛。「其實,游戲中人物技能背後是數學模型,需要很強的邏輯能力,產品研發出來後,需要反復測試,把每種極限情況都考慮到,這是一個非常折磨人的過程。」目前已是游卡桌游產品總監的李由說。
「三國殺」會不會曇花一現?杜彬說,之前中國桌游有兩次短暫的繁榮發展的歷史:一次是強手棋,很快被電子游戲取代;一次是萬智牌,也很快被網路游戲取代。兩次失敗的原因都是因為單個產品作戰,沒有藉助正在發展的信息產業,從而被擠壓出市場。杜彬說,「三國殺」會吸取教訓,藉助互聯網形成產業,讓桌游產業與互聯網互相帶動、互相補充。杜彬說,國內的桌面游戲市場剛剛興起,他希望與桌游從業者、玩家共同努力,在中國能形成一個健康、陽光的桌游產業。眼下,怎麼設計桌游,懂的人並不多,「但是,對於怎麼設計,我們從來都用開放的心態來對待,希望帶動行業走向成熟規范。」杜彬說,游卡桌游最近召開「設計師俱樂部」,以培養專業的桌游設計師,武漢、四川等地的設計師都慕名前來。
對於大學生創業,杜彬貢獻了自己的三個切身體會。第一,要勤於思考,開闊自己的眼界,養成分析問題的習慣,不管看到舊事物還是新事物,要向靠近自己行業的方面去想,為什麼人家會成功。比如開心網,其實沒有技術壁壘,但是創意很好。第二,要把想法轉化成行動,不管多小的想法,都不要覺得小就不做了。做也要一點點地做,由點到面。第三,要有風險控制意識,讓有經驗的人加入你的創業團隊,不要一畢業就創業,而是要工作幾年再創業,在工作中積累創業的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