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商標專利 > 瑞士再保險公司商標

瑞士再保險公司商標

發布時間:2022-04-25 18:37:07

1. 瑞士再保險公司的歷史

2009年4月2日,全球再保險業巨頭——瑞士再保險公司發表聲明說,未來一年內將裁減10%的員工,約1150人,以精簡機構,提高效率,應對當前的金融危機。
瑞士再保險公司在聲明中說,該公司未來一年內將會把目前在全球僱用的11560名員工裁減10%,此舉將使公司在2010年底前節省運營成本4億瑞士法郎(1美元約合1.14瑞郎)。
瑞士再保險公司一名發言人宣布,裁減人員包括自然流動人員、重新派崗人員和提前退休人員,但也會解聘部分職員。
2009年2月,瑞士再保險公司公布年度財報說,該公司2008年虧損額達8.64億瑞郎,創歷史最高紀錄。到2008年底,該公司保險金總額降至205億瑞郎,縮減了三分之一。

2. ing的附錄

附:世界知名保險公司 國家 公司 美國 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美國洛斯保險公司 美國國際集團 美國信安金融集團 慕尼黑再保險公司 州立農業保險公司 美國紐約人壽保險公司 好事達保險公司 美國聖保羅旅行者保險公司 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 美國利寶相互保險公司 美國全國保險公司 美國教師退休基金會 美國家庭人壽保險公司 美國麻省人壽保險公司 美國哈特福德金融服務公司 美國西北相互人壽保險公司 美國前進保險公司 美國丘博保險集團 FM全球公司 美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信諾集團 美國安泰保險金融集團 日本 日本生命保險公司 日本第一生命保險公司 日本明治安田生命保險公司 日本住友生命保險公司 日本三井住友保險公司 日本財產保險公司 德國 德國安聯集團 法國 法國安盛集團 法國國家人壽保險公司 法國安盟-甘集團 荷蘭 荷蘭國際集團 荷蘭全球保險集團 加拿大 加拿大鮑爾集團 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團 加拿大宏利金融集團 瑞士 瑞士再保險公司 瑞士人壽保險公司 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 瑞典 斯堪的亞公共保險有限公司 義大利 義大利忠利集團 英國 英國英傑華集團 英國保誠集團 英國法通保險公司 英國標准人壽保險公司 英國耆衛保險公司 英國友誠保險公司 中國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 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中華聯合保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人民保險公司 平安人壽保險公司 新華人壽保險公司 泰康人壽保險公司 中意人壽保險公司 ING獅子標志
傲視寰宇ING獅子 傲視寰宇
代表ING集團的「獅子」標志,隨著國際化腳步的日益加深,遍及全世界。舊地圖上的荷蘭像極了一隻獅子,自古以來,荷軍的盔甲便以獅子為標志,取其地位卓越;在中國,獅子為萬獸之王,象徵權力、威勢,又因與「師」諧音,因此又代表教化、吉祥,然而,無論富貴、權貴或喜慶吉祥,皆表既大且好之智慧發展。ING集團以獅子為商標,期望自己在全球的金融服務市場上,也能像獅子般強健英挺,成功取得領導地位!
ING集團的表現就如其企業標志--「獅子」般的耀眼,這一切全來自於其為客戶追求最大利益的努力。我們希望在人們的心中,ING是一家『可信賴、創新、e化』的公司,人們一想到「ING」,就能聯想到ING是一家能提供『全世界最好的金融理財服務公司』。ING集團並矢志在全球各地市場建立最有利於客戶的行銷通路,提供以客戶為導向、創新的財務服務,成為領先全球的財務服務提供者。
經濟環境瞬息萬變,對任何企業都是莫大的考驗,處在如此多變的環境中,ING集團以五大策略目標為依歸--打造堅固的財務基礎、提供集團經營效益、以多元通路及產品為客戶創造價值、持續發展專業能力以及有效降低營運成本,以求在競爭激烈的財務服務領域中成功佔有一席之地,並不斷發揮企業的核心價值,將完美的產品與服務傳遞給所有客戶。
發展歷史
ING 集團歷史軌跡可回溯至1845年成立於荷蘭海牙的荷蘭保險公司(),1963年與國民人壽保險銀行合並,觸角也從保險延伸至銀行,1991年與以銀行業務見長的荷蘭第三大銀行NMB郵政銀行集團(NMB PostbakGroup)合並後,正式定名為「荷蘭國際集團」(ING Group),奠定了ING集團擘畫全球版圖的根基。
重大事項 :
1845~1881年,荷蘭公司、國民人壽保險銀行、荷蘭郵政儲蓄銀行、荷蘭票券匯款金融機構陸續成立。
1963年,公司荷蘭公司、國民人壽保險銀行合並為荷蘭國民保險公司。
1989年,郵政銀行與NMB銀行合並為NMB郵政銀行集團。
1991年,ING集團正式成立。
1995年,合並霸菱集團。
2000年,合並安泰全球金融服務公司與安泰國際公司,完成ING集團於美洲及亞洲完整金融服務體系。
2006年,ING集團將取得台灣荷銀投信100%股權。
核心價值
了解顧客的需求,並以實際的行動提供滿足或超越顧客需求的服務。
企業家精神 Entrepreneurship
ING集團永續經營的根基在於長期優質的獲利,其中之要素為組織及其所有的員工在執行業務時能有動力與創意。
團隊合作Teamwork
重視團隊合作在活動中會與所有夥伴群策群力,共達目標。
專業 Professionalism
ING集團在所有的環節上都非常重視專業,且視其為最高層次顧客服務之必備要件。
誠信 Integrity
ING集團承諾在其所有的事業經營上,符合誠信及高道德標准准則。
投資於人 DevelopingPeople
員工為公司最重要資產,ING集團願意投資最大資源創造一個終身成長的環境。
成功關鍵
分享全球性的行銷通路
充分利用遍及全球之行銷服務網,集團下分支機構亦經常性的交換資訊、結合相互行銷、服務通路,增加銷售機會及服務管道,達到成本降低並創造最大商機。亦透過並購相近產業,(如銀行、保險、金融服務等公司)、並在區域表現具相當之水準(包含收益、成長或排名)、有行銷通路且擁有固定之客戶群之公司,使其快速擴充版圖。
滿足客戶需求的全面性金融理財服務
多角度的經營模式,全面性的規劃產品與提供服務,提供所以客戶(個人、公司、法人機構)最適切的商品,透過全面性的行銷方式、服務管道,贏得全球金融保險服務業相當高之市場佔有率。
員工是集團最重要的資產
因為深信優秀的人才是推動企業理念、傳遞服務的重要關鍵。ING集團不斷為員工創造最好的工作環境,給予員工在職訓練,藉由國際性的訓練課程,強化同仁對全球多元的金融服務的專業及視野,提升個人的專業成長在工作上有最好的發揮,這正是ING集團成為全球經營成功集團的原因之一。
風險分散
因廣大的區域分布及多角化的經營模式,避免了因為區域因素(如當地政局不穩)或某一特定產品虧損而影響整個集團的運作,因此在獲利上一直能有穩健的表現,此項特點不僅是ING荷蘭國際集團的經營策略,更是成功的主要因素。
嚴格的成本控管
本著穩健的經營文化,採取嚴格的「成本控管」政策,藉由改善成本費用率以提高整體的凈利率;另一方面,以「收益成長高於費用成長」為原則,在保險營運方面,使保費成長大於費用成長,在銀行方面使收益成長大於支出成長,使獲利維持穩定。
投資哲學:三項堅持
追求投資標的的長期成長
要求扎實的基本面研究
靈活因應總體經濟、產業景氣與產品生命周期的循環
投資風格:ING全球投資的投資規范
精選個股
基本面選股基本面選股
ING全球投資專家的支援
風險控管的原則
律嚴謹的投資紀律
F1浮空魅影主贊助商。

3. 瑞士再保險公司的中國關系

為了擴大與中國保險業的合作,瑞士再公司早在1983年就與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簽訂了第一份再保險合同。此後,瑞士再公司與中國保險業的合作不斷加強。自中國保險市場對外開放以來,瑞士再公司先後於1996年和1997年,分別在北京和上海設立了兩家代表處,並於1999年4月正式向中國保監會遞交了申請經營性分公司的信函,成為第一家申請在華營業的再保險公司。2002年7月10日終於獲得了中國保監會的經營許可,業務范圍包括產、壽險再保險業務。
瑞士再保險公司對中國保險市場的技人不僅局限於每天的日常工作,更致力於對中國保險從業人員的專業培訓。瑞士再公司經常在國內舉辦不同險種的專題講座和研討會,例如財產險、工程險和風險管理等,同時也組織安排國內保險公司的員工赴瑞士再總部的保險培訓中心(SITC)進行學習。人保公司每年都要輸送不同部門的業務人員參加相關的專業課學習。
針對中國客戶的需求,瑞士再公司還組織人力和物力把一些保險、再保險的書籍陸續翻譯成中文並出版。此外,還幫助中國人民銀行和人保公司進行過有關自然災害方面的研究;資助中國人民大學在校學生參加美國壽險管理師(LOMA)和北美精算師協會(SOA)的專業考試。1999年4月,瑞士再公司與北京師范大學合作在北京成立了中國第一個自然災害風險與保險研究中心,以加強對中國自然災害的系統研究,從而促進和推廣保險技術在減災中的應用。雙方還共同搜集了從12世紀至今的中國歷史、地理及氣候等各類數據,合作繪制了一張中國巨型電子災難地圖,這張地圖將為中國的保險公司大膽涉足地震、洪水等巨災保險市場提供有力的風險評估依據。

4. 渤海財險是什麼時候成立的,償付能力怎麼樣,可信不

渤海財險是2005年成立的,這個時間也算是比較久了,大家都知道保險公司是不可能倒閉的,所以償付能力可想而知,它是家全球性的財產保險公司,在天津當地還是比較有信任度的,其他不詳。希望可以給你帶來幫助
(4)瑞士再保險公司商標擴展閱讀
渤海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渤海財險」) 由天津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19] 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所屬的金融機構,2005年10月18日開業,是首家總部設在天津的全國性財產保險公司。 [5] 目前,公司擁有24家省級機構,300餘家地市級和縣級機構,銷售服務網路遍及全國,產品涉及機動車輛保險、企業財產保險、工程保險、貨物運輸保險、責任保險、保證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短期健康保險等保險產品,能夠為客戶提供專業、全面的風險保障。 [6] 2012年公司成功引入大洋洲最大的非壽險公司澳大利亞保險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 [5] 與慕尼黑再保險、瑞士再保險等國際知名再保險公司保持著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7]
經營理念編輯 語音
經營理念:「誠信、規范、創新、開放」。
經營理念內涵:
誠信:將誠信融入到公司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為股東、公司、員工和客戶樹立起渤海財險誠信經營的品牌。
規范:構建規范的決策機制和決策體系,確保公司各項制度的落實執行。
創新:以創新驅動激發發展新動力,充分運用新理念、新思維、新技術,積極探索新渠道、新模式、新產品,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的公司發展新狀態。
開放:對標保險市場和同業優秀公司,吸收新知識,學習新技術,以開放的姿態迎接市場挑戰。跨部門有效溝通,員工間團結合作,共同進步。 [8]
業務范圍編輯 語音
渤海財險業務經營范圍主要包括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核準的財產損失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 [9] 短期健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上述業務的再保險業務,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保險資金運用業務,經保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 [9]
社會口碑編輯 語音
渤海保險自成立以來積極響應號召,走自主創新之路,獲得中國保監會對開辦「渤海保險電話營銷商業車險產品」的批復,成為行業內繼中國平安、大地保險和天平汽車保險之後第四家獲准開辦此項業務的公司。渤海財險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通過保險進社區、進課堂等方式,積極宣傳保險知識,普及防災防損常識,提高公眾對保險的認知度。參與建設希望小學、設立助學基金、為兒童福利院捐款、為貧困地區捐款捐物、為貧困戶捐贈保險,塑造積極、健康的企業形象,為實現「中國夢」做出自己的貢獻。 [10]
企業榮譽編輯 語音
2009年渤海保險被人民網評為「中國十佳最具成長性金融機構」,2010年在中國經營報社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推出的「2010卓越競爭力金融機構評選」系列評選活動中,渤海保險再次榮膺2010年「卓越競爭力成長型保險公司」稱號。2010年底渤海保險還被破格認定為「天津市著名商標」。站在歷史新的起點上,渤海保險志存高遠、意氣風發,正沿著「解放思想、幹事創業、科學發展」之路揚帆遠航,向著建成品牌卓越、管理先進、技術領先、盈利性強的綜合保險服務集團的目標邁進!
2016年9月,渤海財險榮獲「2015年度中國價值成長性十佳保險公司」稱號。2016年10月 渤海財險榮獲保險公眾宣傳大比武特別貢獻獎。2016年12月,渤海財險 「電梯責任保險」 產品榮獲「2016年度保險產品」稱號。2017年1月17日,渤海財險榮獲「2016榜樣天津企業社會責任榜——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獎」。2017年11月,渤海財險榮獲「2017年保險行業公眾宣傳大比武最佳組織獎」和「2017年中國保險業7.8公益扶貧貢獻獎」兩項榮譽稱號。2018年11月,第十一屆中國保險文化與品牌創新論壇暨第十三屆中國保險創新大獎頒獎盛典上發布了《2018中國保險年度排行榜》,2018年12月26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在京舉辦全國保險扶貧好事跡發布暨7.8活動總結會議,通報2018年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大比武獲獎單位。渤海財險榮獲2018年保險行業公眾宣傳大比武「優秀活動獎」和「保險脫貧攻堅獎」殊榮。 [10]

5. 當今世界最大的再保險公司是哪家

全球前10大再保險公司
名次 公司名稱 國家 普通保費 壽險保費
1 慕尼黑再保險集團 德國 13072.3 3882.5
2 瑞士再保險公司 瑞士 10265.7 5428.0
3 通用/科隆再保險公司 美國 5830.0 2005.0
4 GE全球再保險公司 美國 5551.0 1841.0
5 漢諾威再保險公司 德國 4837.9 1579.6
6 勞合社 英國 5743.6
7 格寧環球再保險集團 德國 3462.3 1037.4
8 斯考再保險公司 法國 2809.2 493.7
9 安盛再保險集團 法國 3294.8
10 安聯再保險集團 德國 2419.5 746.0

6. 請詳解一下再保險公司;在我國有哪些再保險公司

再保險公司:指專門從事再保險業務、不直接向投保人簽發保單的保險公司。就是保險公司的保險公司。保險公司為了分散風險,把一些大的承保單位再分保給另一保險公司。接受這一保單的公司就是再保險公司,一般出現在在財險中比較多。
在我國很少有再保險公司,目前世界上的主要再保險公司是:
1 慕尼黑再保險集團
2 瑞士再保險公司
3 通用/科隆再保險公司
4 GE全球再保險公司
5 漢諾威再保險公司
6 勞合社
7 格寧環球再保險集團
8 斯考再保險公司
9 安盛再保險集團
10 安聯再保險集團

7. 瑞士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瑞士再保險是一家上市公司,公司股票於瑞士股票交易所 (SWX) 主板上市,並在virt-x項下以 "RUKN"代號進行買賣。瑞士再保險目前的評級為:(i)標准普爾:「A+」 級;(ii)穆迪:「A1」級; (iii) A.M. Best:「A」級。瑞士再保險自1956年起就已在亞太地區開展業務,在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度和澳大利亞等國家設有多個辦事機構,公司在亞太地區的總部設在香港。

8. 中國太平的發展歷程

太平人壽——80年的「中國太平」之路
太平人壽,始創於1929年。一家擁有八十年歷史的壽險公司。在其80年的「中國太平」之路中,見證了中國民族保險業發展的歷史。公司自2001年國內復業至今的八年來,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亮點頻現。
亮點1:穩定的股東結構,持續的資本注入,太平人壽發展力量更強大;
亮點2:綜合競爭力快速提升,躍居亞洲壽險公司第九位;
亮點3:實現連續四年盈利,太平人壽已建立起可持續發展能力;
亮點4:穩健高效的投資管理優勢,為客戶帶去更多效益;
亮點5:堅持「三高團隊」建設,引領國內壽險業專業經營先潮;
亮點6:堅持專業經營,太平人壽個人業務構建起體系運作的「八大體系」;
亮點7:一流的服務支援體系,保障公司高效進行專業經營;
亮點8:勇擔企業公民和社會大眾保險服務商的責任,參與各項社會公益活動,承攬國際國內各項重要活動。
金城銀行創辦太平保險,開風氣之先
1929年11月20日,太平保險公司創立於上海。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民族保險業正處在有史以來第一個發展高潮期。
1919年「五四」運動以後,國人的民族意識不斷增強。有感於「海通以來,我國的財產保險與生命保險為外商所壟斷,金錢外溢與年俱增,不獨有損利權,漏卮難塞,其影響我國民族工商業的發展尤為嚴重」(沈雷春:1937年《中國保險年鑒》),一些有識之士開始集資創辦保險公司,力圖與洋保險相抗衡。據資料記載,1919年至1935年間,國人共開設保險公司30餘家。
在此期間,中國保險業還出現了一個新形勢,就是銀行業投資辦保險蔚然成風。銀行與保險具有天然的聯系:它所經營的貸款業務,貸款戶的貨物或不動產抵押都必須投保以資保證。在保險業方興未艾之時,銀行家看到這是一個有利可圖的行業,因此紛紛起而經營。從1926年以後的10年間,由私營銀行和官辦銀行投資設立的保險公司共有12家。《中國保險史》對此評論道:「中國從1926年到1936年期間,由於金融業以其雄厚的資金投入保險業,改善了公司的經營管理,注意培養專業人才,拓展險種,發展經紀人,並利用銀行貸款關系,爭取工商業的保險業務。民族保險業有了迅速發展,與1914年相比,公司家數增加兩倍多,資本金增加五倍多,呈現一片新的景象。」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繼1926年東萊銀行設立安平水火保險公司之後,私營的金城銀行於1929年投資100萬元(實收50萬元)開設了太平水火保險公司,設址於上海江西路212號金城銀行大樓。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由金城銀行總經理周作民兼任,丁雪農任第一協理,王伯衡任第二協理。太平保險公司以太極圖形為商標,取「生生不息」之意,並打出了「太平保險,保險太平」的口號。
公司於1929年11月20日成立,次年2月19日正式開業。公司以經營水險、火險、船殼保險、汽車保險等為主,並酌量辦理「玻璃」、「郵包」、「行動」、「繭紗」等險種。「創辦初期,雖值百業不振,然歷年決算頗具效益,且業務亦日在進展之中」(金城銀行檔案)。但畢竟由於資本額不夠雄厚,遇有大額業務便無力承做,或只得分與他人,影響收益。1933年,金城銀行擬將太平擴大經營,而其他尚未涉足保險業的銀行也正躍躍欲試,於是,金城邀集交通、大陸、中南、國華等四家銀行加入太平,資本額擴大為500萬元(實收300萬元)。一時聲勢浩大,金融界為之矚目。7月,公司改組完成,黃奕住任董事長,周作民任常務董事兼總經理,聘丁雪農、王伯衡為協理。同時,將公司名稱中的「水火」兩字刪去,改稱太平保險公司,並添辦人壽、意外等保險。
太平保險從此步入大型華商保險公司的行列
接收安平豐盛天一,集團化經營蔚為大觀
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市場上保險公司的生生滅滅、分化重組乃是尋常之事。從1934年起的三年間,太平保險公司陸續收購了幾家華商保險公司,開始向集團化的方向邁進。
1934年初,豐盛保險公司因經營不善,擬將大部分股份售與太平,改組公司,與太平合作營業。太平對合辦並不感興趣,但考慮到該公司的牌號已有多年歷史,若將其全盤接辦,作為子公司繼續營業,「則所有業務上衡量操縱、選擇迎拒之便利既可繼續存在,且可以豐盛公司之名義,多一招攬生意之機會,增厚進展之力量,相輔而行」(太平檔案)。經談判,太平最終以一萬元的價格收買了豐盛。
1935年5月,東萊銀行加入成為太平保險的第六個股東。同時,東萊銀行創辦的安平保險公司經營上發生困難,亦由太平接收合並。
1936年,中國墾業銀行投資開辦的中國天一保險公司因無人管理,也以低微的價格轉讓給太平接辦。
上述三家公司對外仍保留原來的牌號,各地的分支機構及代理處仍繼續營業。為了加強領導和管理,1935年設立了太平安平豐盛總經理處,次年改為太平安平豐盛天一總經理處,統轄四公司的一應事宜。總經理處設在太平保險總公司內,太平保險公司總協理兼任「太安豐天總經理處」總協理。這樣,太平只須用一套管理人員來處理四個公司的業務,這種歐美托拉斯性質的管理形式,在當時中外保險公司中尚屬獨樹一幟,為業界所矚目。
成為集團公司後,太平不但資金實力大增,而且業務聯系更為廣泛,所有六家股東銀行及四行儲蓄會的各地分支行、會,均由總公司與之訂立契約,委託為公司業務代理人,通過這種方式,把所有六行一會的所有放款與押匯全部交由太平保險集團承保,於是業務大振。
太平保險除在上海設總公司外,在京、漢、津、哈、魯、粵等六大區域的大中城市廣設分支公司或代理處,最鼎盛的時候,全國代理網點總數達900餘處,還在香港、新加坡、西貢、雅加達、馬尼拉等地設立了分支公司。不數年間,太平成為全國最大的華商保險公司之一。
那年月,民族保險公司大多資本數額較小,承保能力和限額也受到相應限制。為了增強對巨額業務的承保力量,一些華商公司開始走向聯合的道路。1933年6月,肇泰、華安、永寧、永安、先施、海上、聯保、通易、寧紹、華興等10家公司發起設立了華商聯合保險公司,並被國民政府特許為經營分保業務的專業再保險公司,其營業性質以便利各家之分保為重點。1936年,通易公司倒閉,華商聯合保險公司資金受嚴重影響,當年虧損2萬元,公司面臨解散的危險。經過數度接洽,太平保險集團出面繼承了通易名下的全部股份票面51000元,由太平擔認26000元,安平擔認25000元。並據此修改了華商聯合保險公司章程,增加董事名額,由太平出任常務董事兼董事長,主持該公司事務,安平任董事。並與瑞士再保險公司訂立了分保契約。同年,太平保險又與倫敦市場的勞合社、世紀、Willis Faber & Dumas等保險集團訂立了互惠分保合約。自此,太平又在再保險領域佔得舉足輕重的地位。
創建太平人壽,產壽險分業經營
太平在創立之初,定名為「太平水火保險公司」。1933年7月,公司增資擴股,股東由一變五,資本由100萬而至500萬。不僅如此,還將公司名字中的「水火」二字去掉,准備添辦人壽保險業務。
鑒於壽險業務的特殊性,是年9月,董事會決定人壽保險部之會計獨立,並從公司資本中特撥國幣100萬元,備作舉辦壽險業務之基金。12月,公司指定專人開始籌備事宜。
1934年4月20日,人壽保險部正式成立,並自即日起開始對外營業,到年底,有效保額已達170萬元,自後逐年增加,營業范圍亦逐漸擴展至全國。1936年8月,太平保險收購中國天一保險,天一壽險部的全部壽險契約也由太平概括承受。到1938年底太平保險壽險部改組為太平人壽保險公司時,太平的壽險有效保額已達國幣700萬元。
1937年1月11日,國民政府修正公布保險業法及保險業法施行法,規定同一保險業不得兼營損失保險與人身保險,在保險業法施行前兼營者,應於保險業法施行後兩年內依法改組。劃出壽險部,設立單獨的人壽保險公司乃提上議事日程。
太平的壽險部從一開始就自成機構,業務及會計獨立,不與其他業務部門相混合,因此改組手續較為簡便。經過一年多的布置,由太平的股東——交通、金城、大陸、中南、國華、東萊等六大銀行——另行認繳股本100萬元國幣。然後熱熱鬧鬧地召開了創立大會,選定周作民為董事長,丁雪農、王伯衡為常務董事,許漢卿等7人為董事,周繼雲等5人為監察人,並呈請登記。
1938年8月10日,經國民政府經濟部核准,發給營業執照。同年12月30日,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正式公告改組成立,太平保險公司壽險部的全部資產負債以及契約上之權利義務,俱由太平人壽保險公司概括承受,太平保險公司壽險部同日取消。推定周作民為總經理,丁雪農、王伯衡為協理。
從1929年11月太平保險創立到1938年底分設太平人壽,整整9年。這9年中,1933年增資擴股、1935年開始集團化經營、1938年創設太平人壽,基本上是3年跨一台階,其發展壯大之迅猛,實為當時所罕見。
組織太平分保集團,於艱危時世中奮爭
1937年,日本發動對華侵略戰爭。日本佔領上海後,並未立即與英美等國形成公開對抗,上海英美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乃成為日軍佔領區包圍中的「孤島」。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開進上海租界,昔日操縱上海保險市場的英、美、法等國的保險公司,被勒令停業,其外籍人員被關進集中營。
由於外商保險公司長期壟斷中國保險市場,加之華商保險公司資金短少,實力微薄,中國民族保險公司的再保險問題一直都依賴外商保險公司解決,主要是英商、美商及瑞士再保險公司。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華商保險公司對英美等國的分保渠道被迫中斷。上海的華商保險公司乃自謀出路,組建華商分保集團。
1942年2月,太平保險公司聯合寶隆、大業等保險公司組成太平分保集團,到7月,成員公司擴大至19家。幾年內,上海的華商保險公司相繼組建了大上海、久聯、五聯、十五聯、華商聯合等分保集團,加上太平分保集團,共計6個,參加公司達80家。在這6家中,太平頗有些與眾不同。太平檔案對此有如下記載:「講到太平分保集團的特點,就是一切集團事宜,均由太平一家負責處理,不受其他會員公司的支配與節制,與久聯集團由參加公司另組辦事處及大上海集團之另組一公司專司其事者有顯著區別。還有太平與國內外同業訂立溢額合約分保多以互惠為原則,惟因此而獲得的分入合約分保,均由太平獨家接受,並不能分與集團會員公司。因為一則它們資力薄弱,不願負額外的責任;二則國外無分支機構,遇有賠款,無法按原幣攤付。」
華商保險公司組建分保集團,有效地解決了民族保險業的危險分散問題,並為華商保險業逐步自主經營打下了基礎。
在國民黨統治的後期,通貨惡性膨脹,經濟秩序混亂不堪。據統計,1946年9月至1949年5月,物價驟漲1.051億倍。中國保險業遭到嚴重摧殘,一大批保險機構坐吃山空,負債度日,連一些較有實力的公司也陷於難以支撐的困境。華商聯合分保集團發出感嘆:「金圓券發行未久,遽爾貶值,嗣後是否有保持穩定之可能,無人敢逆料,倘法幣末期之困難情勢重演於今日,則恐我保險業將瀕於危殆。」保戶對金圓券已失去信心,即使有投保意向,也只願以外幣保額投保和計算賠款。於是,國營的和其他一些尚有餘力的保險公司,改以銀元、美金和港幣承保。太平分保集團也曾於1948年7月1日組織了包括22家成員公司的外幣業務集團,於艱危時世中勉力支撐,直到1949年解放前解散。
公私合營,天下一統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根據上海市軍管會發布的訓令,包括太平保險公司在內的64家華商保險公司和42家外商保險公司獲准恢復營業。
此後十餘年間,人民政府對保險市場進行了大刀闊斧地改革,太平保險公司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解放之初,大部分保險公司資力薄弱,承保能力有限。為緩解華商保險公司的分保問題,在軍管會的領導和中國保險公司的支持下,1949年7月20日,47家華商私營保險公司聯合組成民聯分保交換處,太平保險公司協理丁雪農被公推為主任委員,民聯的辦事機構也設在太平保險公司內。
民聯分保交換處是解放後上海工商業中最早成立的一個聯營機構,它的創辦,改變了華商保險公司依賴外商的心理,大大增強了華商保險業的信心,同時為私營保險公司的進一步聯營奠定了基礎。
在人民政府對私營保險公司「限制、利用、改造」的政策主導下,1951年下半年,上海25家私營華商產物保險公司開始醞釀合並問題。同時,天津的3家私營保險公司也派代表赴上海聯系,表示願意合並。經過緊張籌備,這28家私營保險公司分別組成太平和新豐兩家保險公司,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投入一半以上的資金,走上了國家資本主義的道路。
公私合營的太平保險公司由15家公司組成,其中上海12家,即太平、安平、中國天一、太安豐、華商聯合、福安、寶隆、建國、大豐、大信、裕民、揚子;天津3家,即大昌、中安、中國平安。公司資本總額定為人民幣100億元(舊人民幣,下同),其中參加合並的公司以其凈資產作為投資,總額定為45億元,其餘55億元悉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投資。合並協議於1951年10月22日正式簽定,11月1日,公私合營太平保險公司正式開業。
太平保險公司設立19人組成的董事會,並設立監察7人。經董事會推選確認,周作民等7人為常務董事,周作民任董事長,謝壽天任副董事長,林震峰為總經理,李祖模、金瑞麒為副總經理。
公私合營新豐保險公司由上海的13家私營保險公司組成,資本總額60億元人民幣,公司於1952年1月1日宣告開業。
1953年4月,作為國家保險公司的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開始考慮太平、新豐兩公司進一步合並的計劃,打算通過兩公司的合並,逐步做到國內保險業務由國家專營,而以合並後的合營公司加強其國外機構,進一步發展國外保險業務。1955年,在社會主義改造運動的洪流中,全保險行業的公私合營終於由設想變為現實。1955年11月11日,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由其上海分公司提出了《關於公私合營太平、新豐保險公司合並的方案》,建議:兩公司合並後的業務重點將放在國外,成為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領導下的一個專業性保險公司,加強對國外業務的領導,進一步發揮其助手作用,分擔起促進國際貿易、吸收外匯資金的光榮任務。考慮到太平保險公司在香港、新加坡、馬來亞、印度尼西亞等海外地區設有分支機構,而新豐保險公司沒有海外機構,因此建議合並後的新機構定名為公私合營太平保險公司。
1956年3月21日、22日,兩公司董監事會在上海分別舉行,會議就兩公司合並、總部遷往北京、國內不再設立分支機構等一應事宜作出決議。
1956年8月1日、2日,太平、新豐兩公司在上海《解放日報》刊登聯合啟事,宣告:「自1956年8月1日起,我兩公司合並為公私合營太平保險公司,並將合並後機構遷移北京辦公,兩公司原在上海機構同時撤消」。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亦同時刊登通告,「同意接受該兩公司在上海地區簽發的保險單尚未滿期的保險責任」。新的太平保險總公司設址於北京阜成門外天寧寺路。
太平、新豐兩保險公司的合並、遷京、停辦國內業務,標志著中國保險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全面完成,中國保險市場從此進入國家專營的時代。
根據兩公司最後一次董監事會議的決議,新的公私合營太平保險公司的任務是:加強國外分支公司的領導,積極開展國外業務,繼續為僑胞服務和替國家積累外匯資金。太平保險公司自此移師海外,致力於拓展國際保險市場。
這一去就是45年。
國內復業,圓了幾代人的夢
從1956年之後的數十年間,中國保險市場幾度風雲變幻,太平保險在海外也是篳路藍縷,幾代太平人胼手胝足,在香港、澳門、新加坡等地闖出一片天地,贏得了廣泛認同。
1998年,根據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撤銷,原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的海外經營性機構劃歸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8月20日,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太平保險公司和太平人壽保險公司於是成為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兩支勁旅。
轉眼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一步步逼近世界貿易組織的大門,中國保險市場擴大開放勢在必然。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向國務院和中國保監會提出了回國創業的請求,同時對旗下資源進行戰略性重組:在香港,將太平保險與民安保險公司、中國保險香港分公司合並,以香港民安保險公司名義對外營業;在新加坡,將太平保險與中國保險新加坡分公司合並,以中國保險新加坡分公司名義對外營業;將中國人壽保險公司香港分公司與太平人壽合並,以中國人壽香港分公司的名義對外營業。
2001年5月22日,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保監會批准太平保險公司和太平人壽保險公司全面恢復中國境內的保險業務。經過半年多的籌備,太平保險公司於2001年12月20日宣布開業,總部設在深圳。此時的太平保險公司已經過股權改造,由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5.05%,中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持股30.05%,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持股24.9%。太平人壽保險公司亦於11月30日開業,總部設於太平保險的發源地上海。
海外拓業近半個世紀,一朝榮歸故里,太平保險開始在國內市場大展拳腳。復業後第一年,太平保險在深圳、北京、廣東、上海等四地開設了分公司;2003年,又一口氣在天津、大連、四川、江蘇、浙江、湖北、河南、山東等8省市開設了分公司;2004年,開設湖南、青島、重慶分公司;2005年,設立山西、陝西、安徽、福建分公司。至此,太平保險已設立19家分公司,作為全國性保險公司的機構網路布局基本形成。

9. 全球再保險公司 排名

全球十大保險公司排名:
1、慕尼黑再保險集團;
2、瑞士再保險公司;
3、通用/科隆再保險公司;
4、全球再保險公司;
5、漢諾威再保險公司;
6、勞合社;
7、格寧環球再保險集團;
8、斯考再保險公司;
9、安盛再保險集團;
10、安聯再保險集團。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閱讀全文

與瑞士再保險公司商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