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平均年限法現在還用的多嗎
平均年限法又稱直線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訪求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相等。
1、優點:簡單明了,易於掌握,易於操作,簡化了會計核算。
2、缺點:存在局限性
(1)固定資產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經濟效益不同。使用前期操作效能高,使用資產所獲得收入比較高,而在使用後期,工作效率一般呈下降趨勢,帶來的經濟效益逐漸減少。平均年限法沒有不考慮這點,顯然是不合理的。
(2)固定資產使用的總費用包括折舊費和修理費兩部分。通常在固定資產使用後期的修理費會逐漸增加。而平均年限法的折舊費用在各期是不變的。這造成了總費用逐漸增加,不符合配比的原則。
(3)平均年限法未考慮固定資產的利用程度和強度,忽視了固定資產使用磨損程度的差異及工作效能的差異。
(4)平均年限法沒有考慮到無形損耗對固定資產的影響。
3、平均年限法的適用范圍:當一項固定資產在各期使用情況大致相同,其負荷程度也相同時。修理和維護費用在資產的使用期內沒有顯著的變化。資產的收入在整個年限內差不多時。滿足或部分滿足這些條件時,選擇平均年限法比較的合理。在實際工作中,平均年限法適用於房屋,建築物等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
㈡ 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
其實這些都是麻煩抄事,最簡單就是求出月折舊額就行了
月折舊額=10051.80×(1-5%)/(12×5)=159.1535
這樣實際折舊總額= 159.1535×60=9549.21
凈殘值=10051.80×5%=502.59
兩者合計=502.59+9549.1535=10051.80
其實你在月折舊率和折舊額中的除法運算是不精確的,實際按照你給予的演算法年折舊額=10051.80×19%=1909.6520
並不是158.96×12=1907.7600 你這樣舍來捨去時不準確的
相差就是你的凈殘值
計提折舊的會計分錄是對的。
㈢ 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
需要預計殘值。咱們先假設這個預計殘值為0.這就是從購買的下個月開始計提的。
每個月的折舊額=(原值-預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12)
如題,關於熱水鍋爐的折舊為:從2013年7月開始計提,每個月折舊額=(8000-0)/(10*12)=66.67元
當你們確定完了殘值後替換一下就可以了。
㈣ 怎樣用平均年限法的計算計提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方復法:
一、制 年限平均法(也稱直線法)
年折舊率 =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年折舊率 ÷ 12
二、 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 1 - 預計凈殘值率 )/ 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三、 雙倍余額遞減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 =2÷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凈值 × 年折舊率 ÷ 12
四、 年數總合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 = 尚可使用壽命/ 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合 × 100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預計凈殘值 )× 年折舊率 ÷ 12
一般企業使用較多的是直線法。企業計提折舊可以個別計提,也可分類計提。
擴展文件; 《會計資料大全》
㈤ 固定資產平均年限法一和平均年限法二的區別是什麼
平均抄年限法一: 月折舊率襲=(1-凈殘值率)/使用年限 月折舊額=原值*月折舊率
平均年限法二: 月折舊率=月折舊額/(原值-凈殘值) 月折舊額=(原值-累計折舊-凈殘值)/(使用年限-已計提月份)
在實際使用中,固定資產初始化時,應選擇平均年限法一,對於啟用賬套後輸出入的、新購進的固定資產,應選擇平均年限法二。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價值達到一定標準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固定資產是企業的勞動手段,也是企業賴以生產經營的主要資產。從會計的角度劃分,固定資產一般被分為生產用固定資產、非生產用固定資產、租出固定資產、未使用固定資產、不需用固定資產、融資租賃固定資產、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等。
㈥ 平均年限法怎麼算
平均年限法又稱為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折舊均衡地分攤到各期的一種方法。採用這專種方法計算屬的每期折舊額均是等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上述計算的折舊率是按個別固定資產單獨計算的,稱為個別折舊率,即某項固定資產在一定期間的折舊額與該固定資產原價的比率。通常,企業按分類折舊來計算折舊率,計算公式如下:
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某類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清理費用)/該類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
某類固定資產月折舊額=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12
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率=該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該類固定資產原價×100%
㈦ 累計折舊中的平均年限法是什麼意思
就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預計凈殘值以後,按預計使用年限作以平均,平均一年提多少折舊,再除以12個月,就是你每個月的計提折舊額。這樣,每個月、每年的折舊額是一樣的,很平均,所以叫平均年限法。
㈧ 平均年限法(一)與平均年限法(二)有何區別
平均年限法(一)與平均年限法(二)的公式如下: 平均年限法(一): 月折專舊率=(1-凈殘值率)/使用年限屬 月折舊額=原值*月折舊率平均年限法(二): 月折舊率=月折舊額/(原值-凈殘值) 月折舊額=(原值-累計折舊-凈殘值)/(使用年限-已計提月份)在實際使用中,固定資產初始化時,應選擇平均年限法(一),對於啟用賬套後輸出入的、新購進的固定資產,應選擇平均年限法(二)。
㈨ 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復均法又稱直制線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
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相等。它假定折舊是由於時間的推移而不是使用的關系,認為服務潛力降低的決定因素是隨時間推移所造成的陳舊和破壞,而不是使用所造成的有形磨損。因而假定資產的服務潛力在各個會計期間所使用的服務總成本是相同的,而不管其實際使用程度如何。即指按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平均計提折舊的一種方法。它是最簡單、最普遍的折舊方法。平均年限法適用於各個時期使用情況大致相同的固定資產折舊。
㈩ 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平均年限法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1、年限平均法(也稱直線法)
年折舊率 = (1 - 預計凈內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容(年)× 100%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年折舊率 ÷ 12
2、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 1 - 預計凈殘值率 )/ 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雙倍余額遞減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 =2÷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凈值 × 年折舊率 ÷ 12
4、年數總合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 = 尚可使用壽命/ 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合 × 100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預計凈殘值 )× 年折舊率 ÷ 12
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