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期限選擇和流動性升水理論

期限選擇和流動性升水理論

發布時間:2021-11-22 00:41:22

① 傳統利率期限結構理論

利率的期限結構是指風險相同但期限不同的證券收益率之間的關系。
利率期限結構理論認為利率的高低主要取決於金融工具到期時的收益與到期期限之間的關系。在說明為什麼短期利率高於或低於長期利率、為什麼長短期利率一致或不一致的問題上,形成各種不同理論,主要有:預期假說、分割市場理論、期限選擇和流動性升水理論等。

② 關於利率的期限結構,有哪幾種理論解釋

1
預期理論:長期債券的收益率應該等於現行短期利率和未來回短期利率的幾何平均答值。

2
市場分割理論:不同期限的債券市場是完全獨立和分割開來的,供求關系。

3
期限選擇和流動性升水理論:
綜合上述兩種,
長期債券的利率等於這種債券到期前預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加上這種債
券隨供求條件變化而變化的期限升水。

③ 期限選擇與流動性升水理論是如何解釋利率期限的三個經驗事實的

期限選擇與流動性升水理論是如何解釋利率期限的三個經驗事實?嗯,這個是這樣的啊,這個你要想看他的嗯經驗事實的話,只能是到書上去看他們怎麼去把這個事情和現實中的事例嗯來得到性事實。

④ 利率期限結構及流動升水理論

利率期限結構的估計是資產定價、金融產品設計、保值和風險管理的基準。國外關於利率期限結構理論的研究分為傳統的利率期限結構理論和現代的利率期限結構理論。傳統的利率期限結構理論主要集中於研究收益率曲線形狀及其形成原因;現代的利率期限結構理論著重研究利率的動態過程。傳統的利率期限結構理論包括三個理論:預期理論、流動性溢酬理論和市場分割理論。預期理論一般是指Hicks—Lutz理論,是利率期限結構理論中最主要的理論,它假定交易無稅收、無風險且交易者理性預期,認為任何證券的利率都同短期證券的預期利率有關,遠期利率反映出對未來的即期利率(spot rate)的預期。流動性溢酬理論(Liquidity Premiums Theory)認為預期理論忽視風險規避因素是不完善的。預期理論假定債券市場的債券間存在完全的可替換性,而流動性溢酬理論認為這種完全替換性是不存在的,因為不同利率之間的相互關系不僅與對未來利率的預期有關,還與風險規避因素有關。市場分割理論將整個市場分為不同期限的更小的子市場,認為投資者受到法律、偏好或者投資期限習慣的限制,只能進入子市場中的一個,從而不同期限子市場的利率水平由本身市場的供求雙方決定。西方債券市場的經驗數據研究證明,三種理論模型中,預期理論表達了對於未來即期利率的信息;偏好理論的流動性升水在期限一年以內的政府債券定價中明顯存在,而在一年期以上的債券中則不存在;市場分割理論的經驗證明相對較弱。在傳統的利率期限結構理論中,除市場分割理論以外,其他利率期限結構理論的前提條件都認為,資金在不同期限的金融市場之間是可以自由流動的。
現代的利率期限結構理論是指隨機期限結構(stochastic term structure)模型。隨機期限結構模型是刻畫利率與期限(或時間)之間的非確定性函數關系及其變化規律的有效工具。從一系列的假設條件入手,運用模型對金融市場利率歷史數據進行分析,探索利率水平變化所遵循的規律。常見的隨機期限結構和衍生證券定價模型,按其研究方法可分為計量經濟學的均衡模型(equilibrium models)和現代金融學的無套利模型(no—arbitrage models)兩大類。均衡模型是從假設一些經濟變數開始,推出短期無風險利率的一個過程,然後尋找該過程對債券價格和期權價格的含義。根據影響利率水平因素的數量,均衡模型又分為單因素模型和雙因素模型。無套利時變參數模型(Time-Dependent Parameter Models),有Heath,Jarrow和Morton(HJM)模型、Ho-Lee模型和Hull-White模型。無套利模型將初始期限結構看作為已知量,並定義期限結構是如何演變的,這個模型主觀色彩較濃;並且其模型參數的估計必須依賴市場利率的歷史數據。隨機期限結構模型中都包含維納過程,表示短期利率受到的隨機沖擊,即利率水平是以一種隨機遊走的方式反映來自市場的沖擊,不考慮不同期限利率產品間交易存在的摩擦。
因而,無論從傳統的利率期限結構理論還是從現代的利率期限結構理論進行分析,資金在整個金融市場上的自由流動是形成完善的利率結構的基礎條件。

⑤ 貨幣金融學 第九版

先把名詞理解,接下來就容易多了。下面是貨幣金融學學習總結1.貨幣各職能:⑴價值尺度 ⑵流通手段 ⑶貯藏手段 ⑷支付手段 ⑸世界貨幣2.貨幣層次的劃分,依據和和層次:貨幣層次的劃分是依據它們的主要職能和流動性差異從而給出不同層次的經驗統計上的貨幣定義。 通常劃分為 M0=流通中現金 M1=M0+商業銀行活期存款 M2=M1+商業銀行定期存款+商業銀行儲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機構存款 M4=M3+L L為流動性資產3.貨幣制度的演變,各個貨幣制度的內容:在貨幣制度發展史上曾存在四種不同貨幣制度,依次為銀本單位制,金本單位制,金銀復本單位制,金單本位制,紙幣制度。 ⑴銀本單位制是最早的時間最長的貨幣制度,這種貨幣制度滿足了當時商品經濟並不發達的社會需要,隨著經濟發展,大宗商品交易增加,暴露出其價值不穩定的缺點。⑵由於商品交易種對金銀需求都增加,白銀用於小額交易,黃金用於大宗買賣從而形成了金銀復本位制,其先後經歷了平行本位制,雙本位制,跛行本位制三種形態。 ⑶金本單位制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單位制度,它在實行國家內貨幣數量適當。在實行國家內貨幣的對外匯率相對穩定。後由於世界經濟規模擴大,黃金存量有限而難以維持。金本單位制特點:⑴金鑄幣可以自由鑄造,而其他金屬貨幣則限制鑄造 ⑵金幣可以自由流通,價值符號可以自由兌換金幣⑶黃金可以在各國之間自由輸入紙幣制度主要內容:⑴紙幣發行權由國家壟斷,在中央銀行制度建立後,一般由國家授權中央銀行發行,以保證發行紙幣的收入歸國家所有⑵中央銀行發行的紙幣是法定貨幣,在一國范圍內具有無限法償能力⑶紙幣不能兌現⑷在紙幣制度下,廣泛實行非現金結算方法,以提高結算和支付的准確性,並節約現金流通費用。紙幣流通與貨幣流通的區別與聯系:聯系主要表現在它們都要受到商品流通的制約。區別:⑴這兩個規律適應商品流通的方式不同⑵這兩個規律和商品價格總額關系不同⑶這兩個規律發揮作用的條件不同信用基本特徵:具有到期歸還和支付利息2個特徵。現代信用形式的種類及特點:主要形式有高利貸信用,商業信用,銀行信用,國家信用,消費信用和國際信用。高利貸信用特點:1.高利貸資本來源於商人.官吏.宗教機構,主要用於生活性消費,因而與社會生產沒有直接的密切聯系。2.高利貸具有資本的剝削方式,卻不具有資本的生產方式。商業信用特點:1.商業信用的主體是廠商 2.商業信用的客體是商品資本 3.商業信用和產業資本的動態一致銀行信用的特點:1.銀行信用的主體與商業信用的主體不同 2.銀行信用的客體是單一形態的貨幣資本 3.銀行信用與產業資本的動態不完全一致 4.銀行信用與商業信用的需求變化不同國家信用的特點:1.國家信用包括國內信用和國外信用 2.國家信用的產生與國家財政直接相關 3.國家信用所籌集的資金主要用於政府的各項支出消費信用的特點:1.擴大需求,提高消費,刺激經濟發展,緩解消費者有限的購買力與不斷提高的生活需求矛盾 2.是有利的促銷手段,可開拓銷售市場,促進商品生產和流通 3.給經濟增加了不穩定的因素,容易造成需求膨脹國際信用特點:國際信用是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上發生的借貸行為商業信用的局限性:1.商業信用的規模受到廠商資本數量的限制 2.商業信用受到商品流轉方向的限制銀行信用的克服:銀行信用克服了商業信用的局限性,大大擴充了信用的范圍,數量和期限,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主要表現為越來越多的借貸資本集中在少數大銀行手中,銀行規模越來越大,貸款數額不斷增大,貸款期限不斷延長,銀行資本與產業資本的結合日益緊密,銀行信用提供的范圍也不斷擴大票據:具有一定格式並可用以證明債權債務關系的書面憑證。承兌:指在票據到期前,由付款人在票據上作出表示承認付款的文字記載及簽名的一種手續本票:是由出票人對收款人發出的發出的在一定期間內支付一定金額的債務憑證匯票:是出票人要求受票人在一定期間內向收款人支付的一定金額的債務憑證商業承兌匯票:信用買賣中,由購貨人承兌的匯票銀行承兌匯票:由銀行受購貨人委託承兌的匯票金融機構體系構成:現代金融機構體系通常是以中央銀行為核心,由以經營信貸業務為主的銀行和以提供各類融資服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相關金融監管機構共同構成的系統。商業銀行的職能:1.信用中介 2.支付中介 3.信用創造 4金融服務 5調節經濟商業銀行的業務:資產業務,負債業務,其他業務商業銀行的功能:資金融通功能 調控功能商業銀行的道德風險:商業銀行運行中既有銀行機構自身以及從業人員違反規章制度形成的內部道德風險,又有銀行機構客戶不講誠信、不按信貸合同規定運用資金等所引致的外部道德風險商業銀行的逆向選擇:是指由於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和市場價格下降產生的劣質品驅逐優質品,進而出現市場交易產品平均質量下降的現象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及期間關系:1.安全性原則 2.流動性原則 3.盈利性原則 應該首先堅持安全性原則,在保證安全性原則的前提下,爭取最大的盈利性。在安全性與盈利性相沖突的情況下,則應該設法提高銀行資產的流動性金融市場的類型:1.按融資期限劃分,可分為貨幣市場,資本市場2種 2.按融資工具劃分,可分為證券市場,商業票據市場,可轉讓定期存單市場3種 3.按交易對象劃分,可分為資金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 4.按地域范圍劃分,可分為國內金融市場,國際金融市場金融市場主體:機構投資者,長期投資者,投機者金融市場的功能:1.聚集和分配資金功能 2.資金期限轉換功能 3.分散與轉移風險功能 4.信息集散功能直接融資:直接融資是通過最終貸款人和最終借款人直接結合來融通資金,其間不存在任何金融中介機構的融資方式間接融資:間接融資是指最終貸款人通過金融中介機構來完成向最終借款人融出自己的過程直接融資優點:1.資金供求雙方聯系緊密,有利於資金快速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提高 2.籌資的成本較低而投資收益較大缺點:1.直接融資雙方在資金數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的限制多 2.直接融資使用的金融工具其流通性較間接融資的要弱,兌現能力較低 3.直接融資的風險較大間接融資優點:1.靈活方便 2.安全性高 3.提高了金融的規模經濟缺點:1.資金供求雙方的直接聯系被割斷了,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資者對企業生產的關注與籌資者對使用資金的壓力和約束力 2.中介機構提供服務收取一定費用增加了籌資的成本名義利率:沒有剔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利率實際利率:指在物價不變,貨幣購買力不變條件下的利率,在通貨膨脹情況下剔除通貨膨脹因素後的利率市場利率:指由貨幣資金的供求關系所決定的利率官方利率:指由一國政府金融管理部門或中央銀行確定的利率固定利率:在整個借貸期限內,利率不隨借貸供求狀況而變動的利率浮動利率:指利率隨市場利率的變化而定期調整的利率決定和影響利率的因素:1.平均利潤率 2.借貸資本的供求關系 3.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 4.國際利率水平 5.預期通貨膨脹率和通貨緊縮 6.匯率古典利率理論內容和意義:利率具有自動調節經濟,使其達到均衡的作用:儲蓄大於投資時,利率下降,人們自動減少儲蓄,增加投資;儲蓄少於投資時,利率上升,人們自動減少投資,增加儲蓄.利率與貨幣因素無關,利率不受任何貨幣政策的影響可貸資金利率理論:利息產生於資金的貸放過程,則考察利率的決定就應該著眼於可用於貸放資金的供給與需求,對可貸資金的需求並非一定完全來自投資,還可能來自窖藏IS-LM分析的利率理論:認為流動性偏好利率和古典利率理論都忽略了收入因素,都不能確定利率水平,認為應該把貨幣因素和實物因素綜合起來進行分析,並把收入作為一個與利率相關變數加以考慮,認為利率受制於投資函數,儲蓄函數,流動性偏好函數,貨幣供給量四大要素。利率期限結構理論:是指某個時點不同期限的即期利率與到期期限的關系及變化規律。包括預期假說,市場分割理論,期限選擇和流動性升水理論資本市場概念:指以中期或長期投資為基本特徵的金融市場,也稱為長期金融市場或者證券市場股票的定義:股票是股份公司發給股東作為入股憑證並藉以活期股息收入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特徵:1.無期性 2.參與性 3.流動性 4.風險性 5.收益性股票分類:1.普通股和優先股 2.國家股,法人股和個人股債券定義:是債務人依照法定程序發行,承諾按約定的利率和日期支付利息,並在特定日期償還本金的書面債務憑證債券特點:1.期限性 2.安全性 3.流動性 4.收益性債券分類:1.政府債券與企業債券 2.定息債券,貼現債券,浮動利率債券與累計利率債券 3.公募債券和私募債券 4.短期債券,中期債券和長期債券 5.注冊債券,記名債券和不記名債券 6.國內債券和國際債券股票與債券異同點:同包括都具有流動性,收益性,都有一般有價證券的共性。異包括持有者權利不同,期限不同,收益穩定性不同,分配和清償順序不同貨幣市場:指以短期金融工具為媒介進行期限在一年以內融資活動的交易市場,又稱短期資金市場或短期金融市場同業拆借:指銀行與銀行之間,銀行與其他機構之間進行短期臨時性資金拆出拆入的市場票據貼現:指持票人需要資金時,將其持有的未到期的商業票據,經過背書轉讓給商業銀行並貼付利息,商業銀行從票面金額中扣除利息後,將餘款支付給持票人的票據行為再貼現: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以貼現過的票據作抵押的一種放款行為轉貼現:貼現銀行需要資金時,持未到期的票據向其他銀行辦理貼現的一種行為回購協議:指按照交易雙方的協議,由賣方將一定數額證券臨時性地售予買房,並承諾在日後將該證券如數買回,同時買方也承諾在日後將買入的證券售回賣方中央銀行的職能:中央銀行有發行的銀行、政府的銀行、銀行的銀行職能 中央銀行支付清算主要內容:組織票據交換清算,辦理異地跨行清算,為私營清算機構提供差額清算服務,提供證券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清算服務,跨國支付服務貨幣政策最終目標:1.幣值穩定 2.充分就業 3.經濟增長 4.國際收支平衡貨幣政策中介指標選擇標准:1.相關性 2.可測性 3.可控性具體指標內容:1.貨幣供給量 2.利率 3.其他可供選擇中介指標法定存款准備金政策:優點是其對所有存款貨幣機構的影響是平等的,對貨幣供給的影響是強而有力的,效果明顯,收效迅速。缺點是法定存款准備金率的變動對經濟的震動太大,其輕微的變動就會帶來超額准備金的大量減少,緊縮效果過於劇烈。法定準備金率的提高很容易引起整個金融體系流動性不足,使整個金融體系面臨危機。再貼現政策:優點1.再貼現率的升降會影響商業銀行等存款貨幣機構持有準備金或借入資金的成本,從而影響它們的貸款量和貨幣供給量 2.再貼現政策對調整信貸結構有一定的效果 3.再貼現政策具有告示效應 4.再貼現政策可以防範金融恐慌 缺點1.從控制貨幣供給量來看,再貼現政策不是一個理想的控制工具 2.調整再貼現率的告示效應是相對的,存在出現負面效應的可能 3.再貼現政策主要是利用再貼現率與市場利率之間的利差方向或者利差大小來影響商業銀行的借款決策公開市場操作:優點1.公開市場操作的主動權完全在中央銀行,其操作規模大小完全受中央銀行自己控制 2.公開市場操作可以靈活精巧地進行,用較小的規模和步驟進行操作,可以較為准確地達到政策目標,其操作不會因變動劇烈而帶來不良影響 3.公開市場操作可以經常性,連續性地微幅調整貨幣供給,具有較強的伸縮性,是中央銀行進行日常性調節的理想工具 4.公開市場操作具有較強的可逆轉性,當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操作中發現錯誤時,可立即逆向使用該工具,即可糾正其錯誤,而不致造成過大損失 5.公開市場操作可迅速進行 缺點1.公開市場操作較為細微,技術性強,政策意圖告示作用較弱 2.需要以較為發達的有價證券市場為前提現金交易數量說:貨幣的唯一功能是充當交換媒介,貨幣並不能滿足人們的慾望,人們需要貨幣僅僅是因為貨幣具有購買力,可以用來交換商品和勞務現金余額數量說:當人們基於便利和安全動機而保留在手邊的現金余額就是貨幣需求交易說與余額說比較:它們都發展了貨幣需求的古典理論,認為貨幣需求與收入成比例。主要差別在於,現金交易數量說強調了技術上的因素,並排除了在短期內利率對貨幣需求的任何可能的影響,而余額說卻強調了個人選擇,沒有排除利率的影響流動性偏好說內容:就是指人們寧願持有流動性高但不能生利的現金和活期存款而不願意持有股票和債券等雖能生利但較難變現的資產。凱恩斯認為人們的貨幣需求由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共同決定,個人和企業收入的取得與支出之間往往存在著時間差以及現實經濟生活中常有各種意外情況出現或者人們出於投機目的,因而需要經常在手邊保留一定貨幣余額。流動性偏好說意義:它是古典劍橋學派理論的擴展,在分析人們持有貨幣的動機上精細的多流動性偏好說不足:理論與現實世界種的不確定狀態不符,同時也不能解釋投資者在實際行為種所遵守的資產分散原理原始存款:指客戶以現金形式存入銀行的直接存款派生存款:指銀行由發放貸款而創造出的存款基礎貨幣:也稱高能貨幣或強力貨幣,是由流通中的通貨和商業銀行的准備金組成貨幣乘數:是指貨幣供給量對基礎貨幣的倍數關系存款貨幣創造過程:是通過不斷的存款貸款過程,通過乘數效應放大貨幣供應量的存款貨幣創造條件:1.部分准備金制度 2.部分現金提取影響貨幣供給的因素:1.存款准備金 2.超額存款准備金 3.現金持有量 4.存款數量

⑥ 簡述利率期限結構理論和風險結構理論的內容

該理論認為,由於存在法律、偏好或其他因素的限制,投資者和債券的發行專者都不能無成本屬地實現資金在不同期限的證券之間的自由轉移。因此,證券市場並不是一個統一的無差別的市場,而是分別存在著短期市場、中期市場和長期市場。
不同市場上的利率分別由各市場的供給需求決定。當長期債券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的交點高於短期債券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的交點時,債券的收益率曲線向上傾斜;相反,則相反。

⑦ 流動性溢價理論是流動性升水理論嗎

流動性偏好理論認為遠期利率超過未來短期利率的預期,即遠期利率包括了預期的未來利率與流動溢價。

⑧ 以下對期限選擇和流動性升水理論的描述正確的是( )。

BDE

⑨ 貨幣金融學學習總結

1.貨幣各職能:⑴價值尺度 ⑵流通手段 ⑶貯藏手段 ⑷支付手段 ⑸世界貨幣
2.貨幣層次的劃分,依據和和層次:貨幣層次的劃分是依據它們的主要職能和流動性差異從而給出不同層次的經驗統計上的貨幣定義。 通常劃分為 M0=流通中現金 M1=M0+商業銀行活期存款 M2=M1+商業銀行定期存款+商業銀行儲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機構存款 M4=M3+L L為流動性資產
3.貨幣制度的演變,各個貨幣制度的內容:在貨幣制度發展史上曾存在四種不同貨幣制度,依次為銀本單位制,金本單位制,金銀復本單位制,金單本位制,紙幣制度。 ⑴銀本單位制是最早的時間最長的貨幣制度,這種貨幣制度滿足了當時商品經濟並不發達的社會需要,隨著經濟發展,大宗商品交易增加,暴露出其價值不穩定的缺點。⑵由於商品交易種對金銀需求都增加,白銀用於小額交易,黃金用於大宗買賣從而形成了金銀復本位制,其先後經歷了平行本位制,雙本位制,跛行本位制三種形態。 ⑶金本單位制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單位制度,它在實行國家內貨幣數量適當。在實行國家內貨幣的對外匯率相對穩定。後由於世界經濟規模擴大,黃金存量有限而難以維持。
金本單位制特點:⑴金鑄幣可以自由鑄造,而其他金屬貨幣則限制鑄造 ⑵金幣可以自由流通,價值符號可以自由兌換金幣⑶黃金可以在各國之間自由輸入
紙幣制度主要內容:⑴紙幣發行權由國家壟斷,在中央銀行制度建立後,一般由國家授權中央銀行發行,以保證發行紙幣的收入歸國家所有⑵中央銀行發行的紙幣是法定貨幣,在一國范圍內具有無限法償能力⑶紙幣不能兌現⑷在紙幣制度下,廣泛實行非現金結算方法,以提高結算和支付的准確性,並節約現金流通費用。
紙幣流通與貨幣流通的區別與聯系:聯系主要表現在它們都要受到商品流通的制約。區別:⑴這兩個規律適應商品流通的方式不同⑵這兩個規律和商品價格總額關系不同⑶這兩個規律發揮作用的條件不同
信用基本特徵:具有到期歸還和支付利息2個特徵。
現代信用形式的種類及特點:主要形式有高利貸信用,商業信用,銀行信用,國家信用,消費信用和國際信用。
高利貸信用特點:1.高利貸資本來源於商人.官吏.宗教機構,主要用於生活性消費,因而與社會生產沒有直接的密切聯系。2.高利貸具有資本的剝削方式,卻不具有資本的生產方式。
商業信用特點:1.商業信用的主體是廠商 2.商業信用的客體是商品資本 3.商業信用和產業資本的動態一致
銀行信用的特點:1.銀行信用的主體與商業信用的主體不同 2.銀行信用的客體是單一形態的貨幣資本 3.銀行信用與產業資本的動態不完全一致 4.銀行信用與商業信用的需求變化不同
國家信用的特點:1.國家信用包括國內信用和國外信用 2.國家信用的產生與國家財政直接相關 3.國家信用所籌集的資金主要用於政府的各項支出
消費信用的特點:1.擴大需求,提高消費,刺激經濟發展,緩解消費者有限的購買力與不斷提高的生活需求矛盾 2.是有利的促銷手段,可開拓銷售市場,促進商品生產和流通 3.給經濟增加了不穩定的因素,容易造成需求膨脹
國際信用特點:國際信用是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上發生的借貸行為
商業信用的局限性:1.商業信用的規模受到廠商資本數量的限制 2.商業信用受到商品流轉方向的限制
銀行信用的克服:銀行信用克服了商業信用的局限性,大大擴充了信用的范圍,數量和期限,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主要表現為越來越多的借貸資本集中在少數大銀行手中,銀行規模越來越大,貸款數額不斷增大,貸款期限不斷延長,銀行資本與產業資本的結合日益緊密,銀行信用提供的范圍也不斷擴大
票據:具有一定格式並可用以證明債權債務關系的書面憑證。
承兌:指在票據到期前,由付款人在票據上作出表示承認付款的文字記載及簽名的一種手續
本票:是由出票人對收款人發出的發出的在一定期間內支付一定金額的債務憑證
匯票:是出票人要求受票人在一定期間內向收款人支付的一定金額的債務憑證
商業承兌匯票:信用買賣中,由購貨人承兌的匯票
銀行承兌匯票:由銀行受購貨人委託承兌的匯票
金融機構體系構成:現代金融機構體系通常是以中央銀行為核心,由以經營信貸業務為主的銀行和以提供各類融資服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相關金融監管機構共同構成的系統。
商業銀行的職能:1.信用中介 2.支付中介 3.信用創造 4金融服務 5調節經濟
商業銀行的業務:資產業務,負債業務,其他業務
商業銀行的功能:資金融通功能 調控功能
商業銀行的道德風險:商業銀行運行中既有銀行機構自身以及從業人員違反規章制度形成的內部道德風險,又有銀行機構客戶不講誠信、不按信貸合同規定運用資金等所引致的外部道德風險
商業銀行的逆向選擇:是指由於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和市場價格下降產生的劣質品驅逐優質品,進而出現市場交易產品平均質量下降的現象
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及期間關系:1.安全性原則 2.流動性原則 3.盈利性原則 應該首先堅持安全性原則,在保證安全性原則的前提下,爭取最大的盈利性。在安全性與盈利性相沖突的情況下,則應該設法提高銀行資產的流動性
金融市場的類型:1.按融資期限劃分,可分為貨幣市場,資本市場2種 2.按融資工具劃分,可分為證券市場,商業票據市場,可轉讓定期存單市場3種 3.按交易對象劃分,可分為資金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 4.按地域范圍劃分,可分為國內金融市場,國際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主體:機構投資者,長期投資者,投機者
金融市場的功能:1.聚集和分配資金功能 2.資金期限轉換功能 3.分散與轉移風險功能 4.信息集散功能
直接融資:直接融資是通過最終貸款人和最終借款人直接結合來融通資金,其間不存在任何金融中介機構的融資方式
間接融資:間接融資是指最終貸款人通過金融中介機構來完成向最終借款人融出自己的過程
直接融資優點:1.資金供求雙方聯系緊密,有利於資金快速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提高 2.籌資的成本較低而投資收益較大
缺點:1.直接融資雙方在資金數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的限制多 2.直接融資使用的金融工具其流通性較間接融資的要弱,兌現能力較低 3.直接融資的風險較大
間接融資優點:1.靈活方便 2.安全性高 3.提高了金融的規模經濟
缺點:1.資金供求雙方的直接聯系被割斷了,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資者對企業生產的關注與籌資者對使用資金的壓力和約束力 2.中介機構提供服務收取一定費用增加了籌資的成本
名義利率:沒有剔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利率
實際利率:指在物價不變,貨幣購買力不變條件下的利率,在通貨膨脹情況下剔除通貨膨脹因素後的利率
市場利率:指由貨幣資金的供求關系所決定的利率
官方利率:指由一國政府金融管理部門或中央銀行確定的利率
固定利率:在整個借貸期限內,利率不隨借貸供求狀況而變動的利率
浮動利率:指利率隨市場利率的變化而定期調整的利率
決定和影響利率的因素:1.平均利潤率 2.借貸資本的供求關系 3.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 4.國際利率水平 5.預期通貨膨脹率和通貨緊縮 6.匯率
古典利率理論內容和意義:利率具有自動調節經濟,使其達到均衡的作用:儲蓄大於投資時,利率下降,人們自動減少儲蓄,增加投資;儲蓄少於投資時,利率上升,人們自動減少投資,增加儲蓄.利率與貨幣因素無關,利率不受任何貨幣政策的影響
可貸資金利率理論:利息產生於資金的貸放過程,則考察利率的決定就應該著眼於可用於貸放資金的供給與需求,對可貸資金的需求並非一定完全來自投資,還可能來自窖藏
IS-LM分析的利率理論:認為流動性偏好利率和古典利率理論都忽略了收入因素,都不能確定利率水平,認為應該把貨幣因素和實物因素綜合起來進行分析,並把收入作為一個與利率相關變數加以考慮,認為利率受制於投資函數,儲蓄函數,流動性偏好函數,貨幣供給量四大要素。
利率期限結構理論:是指某個時點不同期限的即期利率與到期期限的關系及變化規律。包括預期假說,市場分割理論,期限選擇和流動性升水理論
資本市場概念:指以中期或長期投資為基本特徵的金融市場,也稱為長期金融市場或者證券市場
股票的定義:股票是股份公司發給股東作為入股憑證並藉以活期股息收入的一種有價證券
股票特徵:1.無期性 2.參與性 3.流動性 4.風險性 5.收益性
股票分類:1.普通股和優先股 2.國家股,法人股和個人股
債券定義:是債務人依照法定程序發行,承諾按約定的利率和日期支付利息,並在特定日期償還本金的書面債務憑證
債券特點:1.期限性 2.安全性 3.流動性 4.收益性
債券分類:1.政府債券與企業債券 2.定息債券,貼現債券,浮動利率債券與累計利率債券 3.公募債券和私募債券 4.短期債券,中期債券和長期債券 5.注冊債券,記名債券和不記名債券 6.國內債券和國際債券
股票與債券異同點:同包括都具有流動性,收益性,都有一般有價證券的共性。異包括持有者權利不同,期限不同,收益穩定性不同,分配和清償順序不同
貨幣市場:指以短期金融工具為媒介進行期限在一年以內融資活動的交易市場,又稱短期資金市場或短期金融市場
同業拆借:指銀行與銀行之間,銀行與其他機構之間進行短期臨時性資金拆出拆入的市場
票據貼現:指持票人需要資金時,將其持有的未到期的商業票據,經過背書轉讓給商業銀行並貼付利息,商業銀行從票面金額中扣除利息後,將餘款支付給持票人的票據行為
再貼現: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以貼現過的票據作抵押的一種放款行為
轉貼現:貼現銀行需要資金時,持未到期的票據向其他銀行辦理貼現的一種行為
回購協議:指按照交易雙方的協議,由賣方將一定數額證券臨時性地售予買房,並承諾在日後將該證券如數買回,同時買方也承諾在日後將買入的證券售回賣方
中央銀行的職能:中央銀行有發行的銀行、政府的銀行、銀行的銀行職能
中央銀行支付清算主要內容:組織票據交換清算,辦理異地跨行清算,為私營清算機構提供差額清算服務,提供證券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清算服務,跨國支付服務
貨幣政策最終目標:1.幣值穩定 2.充分就業 3.經濟增長 4.國際收支平衡
貨幣政策中介指標選擇標准:1.相關性 2.可測性 3.可控性
具體指標內容:1.貨幣供給量 2.利率 3.其他可供選擇中介指標
法定存款准備金政策:優點是其對所有存款貨幣機構的影響是平等的,對貨幣供給的影響是強而有力的,效果明顯,收效迅速。缺點是法定存款准備金率的變動對經濟的震動太大,其輕微的變動就會帶來超額准備金的大量減少,緊縮效果過於劇烈。法定準備金率的提高很容易引起整個金融體系流動性不足,使整個金融體系面臨危機。
再貼現政策:優點1.再貼現率的升降會影響商業銀行等存款貨幣機構持有準備金或借入資金的成本,從而影響它們的貸款量和貨幣供給量 2.再貼現政策對調整信貸結構有一定的效果 3.再貼現政策具有告示效應 4.再貼現政策可以防範金融恐慌 缺點1.從控制貨幣供給量來看,再貼現政策不是一個理想的控制工具 2.調整再貼現率的告示效應是相對的,存在出現負面效應的可能 3.再貼現政策主要是利用再貼現率與市場利率之間的利差方向或者利差大小來影響商業銀行的借款決策
公開市場操作:優點1.公開市場操作的主動權完全在中央銀行,其操作規模大小完全受中央銀行自己控制 2.公開市場操作可以靈活精巧地進行,用較小的規模和步驟進行操作,可以較為准確地達到政策目標,其操作不會因變動劇烈而帶來不良影響 3.公開市場操作可以經常性,連續性地微幅調整貨幣供給,具有較強的伸縮性,是中央銀行進行日常性調節的理想工具 4.公開市場操作具有較強的可逆轉性,當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操作中發現錯誤時,可立即逆向使用該工具,即可糾正其錯誤,而不致造成過大損失 5.公開市場操作可迅速進行 缺點1.公開市場操作較為細微,技術性強,政策意圖告示作用較弱 2.需要以較為發達的有價證券市場為前提
現金交易數量說:貨幣的唯一功能是充當交換媒介,貨幣並不能滿足人們的慾望,人們需要貨幣僅僅是因為貨幣具有購買力,可以用來交換商品和勞務
現金余額數量說:當人們基於便利和安全動機而保留在手邊的現金余額就是貨幣需求
交易說與余額說比較:它們都發展了貨幣需求的古典理論,認為貨幣需求與收入成比例。主要差別在於,現金交易數量說強調了技術上的因素,並排除了在短期內利率對貨幣需求的任何可能的影響,而余額說卻強調了個人選擇,沒有排除利率的影響
流動性偏好說內容:就是指人們寧願持有流動性高但不能生利的現金和活期存款而不願意持有股票和債券等雖能生利但較難變現的資產。凱恩斯認為人們的貨幣需求由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共同決定,個人和企業收入的取得與支出之間往往存在著時間差以及現實經濟生活中常有各種意外情況出現或者人們出於投機目的,因而需要經常在手邊保留一定貨幣余額。
流動性偏好說意義:它是古典劍橋學派理論的擴展,在分析人們持有貨幣的動機上精細的多
流動性偏好說不足:理論與現實世界種的不確定狀態不符,同時也不能解釋投資者在實際行為種所遵守的資產分散原理
原始存款:指客戶以現金形式存入銀行的直接存款
派生存款:指銀行由發放貸款而創造出的存款
基礎貨幣:也稱高能貨幣或強力貨幣,是由流通中的通貨和商業銀行的准備金組成
貨幣乘數:是指貨幣供給量對基礎貨幣的倍數關系
存款貨幣創造過程:是通過不斷的存款貸款過程,通過乘數效應放大貨幣供應量的
存款貨幣創造條件:1.部分准備金制度 2.部分現金提取
影響貨幣供給的因素:1.存款准備金 2.超額存款准備金 3.現金持有量 4.存款數量

閱讀全文

與期限選擇和流動性升水理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