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傷寒雜病論》和《漢書》成書時間先後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班固鑒於武帝時,司馬遷著《史記》,止於武帝太初時間,太初以後便闕而不錄。後揚雄、劉歆等雖為綴續,但多鄙俗失真,不足以踵繼《史記》,班彪乃發憤繼續前史,終作成「後傳」(列傳)六十五篇。同時班固以班彪所續前史未詳,因「以彪所續前史未詳,乃潛精研究,欲就其業」,遂本其父所作,潛精研究,續成其書,踵繼先人之業。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 公元3世紀初,張仲景博覽群書,廣采眾方,凝聚畢生心血,寫就《傷寒雜病論》一書。
<<漢書>>早於<<傷寒雜病論>>
❷ 左傳 史記 漢書 他們的記得時間都是什麼時候的
史記:西漢
漢書:東漢
左傳:春秋末期-戰國初期
❸ 文選 漢書 史記 的作者和朝代分別是什麼 再按照這三本書的時間順序排序.
史記:司馬遷,西漢(有爭議),書成於約公元前104~前90年
漢書:班固,東漢(公元32--公元92),書成於公元80年
文軒:蕭統,昭明太子,南朝梁(501--531),書約成於530年,無明確記載
❹ 是知道二十四史各部史書的起止時間
二十四史
01.史記 (漢·司馬遷) 02.漢書 (漢·班固) 03.後漢書 (范曄、司馬彪)
04.裴注三國志 (晉·陳壽) 05.晉書 (唐·房玄齡等) 06.宋書 (南朝梁·沈約)
07.南齊書 (南朝梁·蕭子顯) 08.梁書 (唐·姚思廉) 09.陳書 (唐·姚思廉)
10.魏書 (北齊·魏收) 11.北齊書 (唐·李百葯) 12.周書 (唐·令狐德棻等)
13.隋書 (唐·魏徵等) 14.南史 (唐·李延壽) 15.北史 (唐·李延壽)
16.舊唐書 (後晉·沈昫等) 17.新唐書 (宋·歐陽修、宋祁) 18.舊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9.新五代史 (宋·歐陽修) 20.宋史 (元·脫脫等) 21.遼史 (元·脫脫等)
22.金史 (元·脫脫等) 23.元史 (明·宋濂等) 24.明史 (清·張廷玉等)
❺ 各個年齡段在古時候的說法
❻ 中國歷史上正式建立年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漢武帝建立54年,第一個年號是什
一般說來,除漢文、漢景所用的「上元」、「中元」等記元年號外,漢武的「建元」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
但「建元」是否實際使用過,是有爭議的。具體說法大概有以下幾種:
一是年號始自元鼎三年,其前的建元、元光、元朔、元狩系後來追定的,在蔡東藩的《前漢演義》中作如是說。
二是年號始自元狩元年,據稱趙翼的《二十二史札記》中有相關文字。
三是年號就是從建元開始的。
我查看了《史記》中的相關記載。按《史記.孝武本紀》所載,「其後三年,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數。一元曰建元,二元以長星曰元光,三元以郊得一角獸曰元狩雲。」
這里丟掉了元朔,不知是什麼原因。
這里的「其後三年」,由前文查知,應該是「獲麟」後六年,也就是元狩六年。
從後文「其明年……其夏六月中,分陰巫錦為民祠魏(月隹) 後土營旁,見地如鉤狀,掊視得鼎」也可證明,乃是元鼎前一年,為元狩六年。
《漢書》中的「武帝紀」中沒有相關記載 ,但在「郊祀志」中的記載和《史記》一模一樣。
但是元狩六年的說法,和前邊三種說法都不相符。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而且在浙江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磚銘》一書中,收有「元狩二年」、「元狩」、「元鼎元」銘文磚。
以此看來,至少在元狩二年就應該開始使用了年號。
但《史記》、《漢書》成書時間一在西漢,一在東漢,太史公直接就是武帝時人,這么簡單的事情也會弄錯么?
另:關於元鼎三年(網上還有元鼎四年的,不知所自)的說法,我在查找時偶然發現,《史記》中「其後三年」是在「文成死明年」之後一段。「文成」是指齊人少翁,按《資治通鑒》,誅殺少翁一事發生在元狩四年。以此推算,可以得出「其後三年」是元鼎二年。不知有無可能是前人由此推算,又誤計一年造成的。
附一說:
年號:
是中國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紀年的名號。年號發端於中國,後來日本、越南、大韓帝國時期的朝鮮、高麗初年受到中國影響,也都使用過自己的年號。現在的日本仍然使用自己的年號。
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出現在西漢漢文帝時期,年號為「後元」(前163年—前156年)。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數,沒有年號。此後,每次新皇帝登基,常常會改元紀年,並同時改變年號。一般改元從下詔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從本年年中算起。
關於後元年號,在《漢書》中,有寫「後元元年 」、「後元二年」,也有寫「後元年」、「後二年」。對此學者解釋不同。有說年號只有一個「後」字;有說年號為「征和後元」;也有說「後元」就是年號,史書省略,寫作了「後元年」。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漢武帝當時只稱做元年,而年號還沒有起好,二年漢武帝駕崩,後人用「後元二年」(意思是元年之後的第二年)來區別,在傳抄過程中「後元年」多寫了一個「元」字,而導致誤傳。目前一般都用「後元」年號來表示這個時期。
年號也不是一開始都有的,漢朝初期就沒有,後來才開始出現,而且皇帝一般都喜歡換年號,好事壞事都要換,有的幾年換一次,偶有的一年要換幾次,一般樸素務實的皇帝年號換得少,愛標新立異的年號換得多,比如唐太宗一直用貞觀,唐玄宗也不大換,而武則天就特別喜歡改年號,一般年號是兩個字的,她還用過四個字的。
年號被認為是帝王正統的標志,稱為「奉正朔」。一個政權使用另一個政權的年號,被認為是藩屬、臣服的標志之一。這種現象主要發生在中國分裂的時期。五代十國時,閩國、楚國使用後梁、後唐年號,吳越國使用唐、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和北宋的年號。也因此,許多地方割據勢力、少數民族政權,以及人民起義也常常自立年號紀年。
❼ 中國古代文學史起止劃分時間
搜到的,貼給你
先秦文學
上古歌謠與神話
一、《尚書·堯典》、《呂氏春秋》、《毛詩大序》中關於上古歌謠的論述:
《堯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夔曰:於!予擊古拊石,百獸率舞。
《呂氏春秋》: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
《毛詩大序》:情動於中而發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而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二、《彈歌》、伊耆氏《蠟辭》和《周易·賁辭》六四爻辭:
《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
《蠟辭》: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
《周易·賁辭》:賁如,蟠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
三、神話的性質
神話就是關於神的故事。基本特徵有:
是想像的、幻想的。
是對自然、社會現象的解釋和說明,是被神化了的現實生活。
反映了初民解釋自然、社會,征服自然、社會的願望。
只能產生於遠古時代。
四、神話與傳說的區別:
神話產生比傳說早。
神話是傳說的原型,傳說是神話的社會歷史化。
神話有明顯的非理性色彩,而傳說含有人間的行為准則。
五、神話的勞動起源說與宗教起源說:
不論神話如何神異,總是表現著勞動生活,或者與勞動生活有關。
原始宗教出於對自然的敬畏,當初民從崇拜變成企圖解釋和支配自然力時,神話就產生了。
六、我國神話的基本特點:
圍繞人的生存這一主題。
人物充滿激昂的鬥志、神異的能力以及英雄氣概。
情感濃烈,形象鮮明,想像力豐富。
集體創作。
七、神話對後世文學的影響:
神話的藝術規則為後世文學提示了方向:
人的生存這一主題成為後世文學的主流。
情感、形象、想像力方面的特徵影響著後世文學發展。
神話故事成為後世文學發展的題材源泉。
詩經
詩經收錄詩歌305篇,分為風雅頌,另有笙詩6篇,有目無辭,不在305之列。
采詩說、獻詩說、刪詩說。
采詩說出自漢代,見於《漢書》。
獻詩說出自先秦,見於《國語》。
刪詩說出自漢代,見於《史記》,不可信。
三、《詩經》的分類,系依據音樂的不同,分為風雅頌。
風:地方音樂。
雅:京畿附近的音樂。
頌:宗廟祭祀用的舞曲。
四、《詩經》在先秦的作用。
祭祀、宴享時奏唱。
作為外交辭令。
教育。
五、《詩經》的流傳:
秦火之後被毀,但因為是樂歌,在學者的記誦之中得以保全。
漢代有四家:魯、齊、韓、毛。
毛萇晚出,且是古文經,未得立。東漢開,由於鄭玄作注而大昌,其他三家亡,毛詩獨傳。
六、社會政治詩。
下層人民抨擊政治的詩,如相鼠、伐檀、君子於役等。
官員表達不滿的詩,如北山(對勞逸不均的憤懣)、正月(六月降雪、憂慮百姓、擔心國運,說明了政治昏暗)等。
抒發生活郁悶和人生憂傷的詩,園有桃(不被理解的苦惱)、黍離(嘆西周淪亡)等。
稱頌統治者的詩,如甘棠(對召公的懷念)。
七、情愛詩。
有大膽直爽和溫文典雅兩種風格。
《將仲子》等詩說明:愛情同禮教、社會輿論之間的矛盾。
《氓》、《谷風》等詩說明:當時的婚姻制度男女不平等。
八、史詩及其他。
五篇史詩依次序是:
《生民》:周始祖後稷出生、種植五穀等。
《公劉》:遠祖公劉率族人遷居,開荒定居。
《綿》:周文王的祖父公亶父率族人遷居、興國。
《皇矣》:太王遷居、王季傳位、文王伐密伐崇。
《大明》:王季生文王、文王生武王、武王滅商。
史詩的特點:不敘述全部歷史,而是有選擇的描繪具體事件。寫心理感受、歡快的場面。
農事詩。
《七月》內容梗概:全詩八章,按月歌唱,寫農夫一年四季無休止的勞作。
《芣苢》藝術特點:詞語簡練淺白、反復吟唱、情韻悠長。
九、《詩經》的文學成就
抒情與寫實的統一,基於:
情感真實。
表達感情坦率。
敘事飽含感情。
形式與語言方面的特點:
重章復沓。
四言為主,參差變化。
節奏鮮明,音韻天成,靈活多變。
語言方面有:詞彙豐富,多記山川草木之名。聯綿詞和疊字。
十、賦、比、興。
朱熹
賦:敷陳其事而直言之。
比:以彼物比此物。
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
李仲蒙:
賦:敘物以言情,情盡物。
比:索物以托情,情附物。
興:觸物以起情,物動情。
先秦散文
春秋時期諸子散文歷史散文繁榮的原因。
經濟原因:鐵器、初稅畝等革新。農業發達帶動工商業發達。
政治原因:周室衰微,諸侯並起,豪強兼並。
文化原因:貴族的壟斷打破,文化下移。
因此:
一些讀書人出謀劃策,貢獻自己的思想,游說君主或聚徒講學。百家爭鳴促成了諸子散文的繁榮。
另一些讀書人撰作史著,希望為統治者提供政治借鑒,造成了歷史散文的繁榮。
二、《尚書》是第一部歷史散文集。今文尚書為伏生所傳,後來亡佚;古文尚書於出孔壁。《逸周書》被視為《尚書》的余篇,是偽書。《春秋》為魯國編年史。
三、《左傳》
一般認為作者是左丘明,但尚存爭議。
《左傳》的文學特色。
文學性的剪裁和歷史事件的故事情節化。
人物形象生動,有立體感。
場面描寫生動,細節傳神。
善於描寫外交辭令,富理文美。
四、《國語》
國別史。相傳作者為左丘明,但不可信。文學成就不如左傳。
五、《戰國策》
作者不可考。為劉向編定。
文學特色:
鋪張辯麗、誇飾恣肆。
把握對方心理,循循善誘,以情理服人。
摹繪人物,形貌畢肖。
善用寓言。
六、諸子散文的發展趨向:
由簡而繁,由疏而密,理性和邏輯性不斷加強。
七、《孟子》文章的主要特點。
雄辯。
把握對方心理,循循善誘。
氣勢豐沛,是非鮮明,不給對方辯駁的機會。
善於抓住典型事例、多用比喻、寓言等。
八、《莊子》
1、《莊子·寓言》自道其書「寓言十九,重言十七」,重言就是借重他人之言,但《莊子》中這類他人之言,大多是虛構的。莊子所謂寓言,與今義異,大抵是指有情節、有比喻寄託、言此意彼的故事。即使從今天的意思而論,有學者作過統計,《莊子》全書共有寓言181則,平均數百字中即有一則寓言。因此就形成了一個顯著的特徵:把思想融入到寓言故事裡。聞一多說「讀《莊子》,本分不出哪裡是思想的美,哪裡是文學的美」。這些都說明《莊子》寓言的特色即是《莊子》的特色。
2、《莊子》寓言的特色:
想像奇幻譎詭。
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畫。
細膩逼真的描寫。
諧趣與機刺橫生。
九、《荀子》和《韓非子》
1、《荀子》的特點:長於比喻而少用寓言。
2、《韓非子》
風格:犀利、冷峻、透徹、嚴密。
寓言:通俗淺白,故事加說理。
屈原和楚辭
楚辭的產生。
1、「楚辭」這一名稱,從西漢時出現。劉向校理古籍,編屈宋等人作品,命名為《楚辭》。
2、辭與賦的區別:
從體式上說,楚辭用兮字。句式長短不齊。
賦很少用虛字,句式整齊。
從性質上說,楚辭是主觀的。抒情意味。
賦是客觀的。缺乏抒情。
楚辭的產生。
與楚聲、楚歌的直接聯系。
與楚國民間「巫歌」的關系密切。
描寫楚地風物,使用楚方言。
北方文化的影響。
縱橫家鋪敘華辭的風氣。
要之,楚辭的產生,既源於楚國固有的文化傳統,也接受北方文化的影響。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新的時代環境下,誕生於楚國的地域特色鮮明的新詩體。
楚辭的文體特點。
楚辭有兩種體式。一種類似於《詩經》而有所改造。四言,少用虛字。如《天問》、《橘頌》。這不是典型體式。
另一種則是「騷體」。騷體的特點:
詩風鋪排誇飾,想像豐富。
篇幅極大增長,句式長短不拘。
多用方言、虛字(兮、些)。
二、《離騷》的主題。
1、「美政」理想和深沉的愛國情感。
2、九死不悔的品格和疾惡如仇的精神。
三、《離騷》的藝術特點。
激情和想像。
主人公形象。峻美純潔、獨立不屈。
比興手法的拓展。使之具有象徵意義。
結構語言方面:篇章宏大,句式自由,散韻相間,主客問答,語言豐富。
四、《九歌》與《九章》及《天問》《招魂》
1、《九歌》是祭祀曲,多涉神鬼事。
《九章》非一時一地所作。
2、《九歌》把神靈人格化,多寫神靈相思、人鬼空戀,形成凄清幽渺、清新奇異的風格。
3、《九章》直抒胸臆、平實樸素。
4、《天問》提出170多個問題,保存了很多遠古神話,有較大史料價值。
5、《招魂》的特點:
結構精密。
長於鋪排。
五、宋玉等。
1、「九辯」即「九遍」,是樂曲名。
2、《九辯》是宋玉自悲生平之作。
3、《九辯》與《離騷》之比較。
❽ 漢朝統治時間及歷史資料
漢朝
漢朝按年代和建都分西漢和東漢。
西漢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是我國第一個統一強盛的帝國。在西漢統治的近四百年的歷史中,通過一系列的政治經濟的改革,使國力強盛、人民安樂,呈現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在此期間,中國一直以世界強國的面目屹立於世界之林。
秦末年,項羽、劉邦擁立楚懷王與秦朝抗爭。經過幾年的征戰,劉項軍奪取天下,項羽廢懷王自立為西楚霸王,分封天下土地於王侯數十人,其中劉邦被封為漢王,都南鄭。但劉邦並不甘心居於項羽之下,在謀士張良、蕭何,大將軍韓信等人的幫助下,於公元前二零二年擊敗項羽,登臨帝位,國號漢,定都長安,是為漢高帝。
高祖在位七年間,為了削弱異姓王侯的勢力,先後剝奪韓信、英布、彭越等大將的兵權與封號,加強了中央集權統治。同時制定一系列的「與民休息」的政治方針,鞏固了自己的統治,為強大的漢朝盛世奠定基礎。前一五九年,高祖薨,傳位惠帝劉盈,但此時政權實際已掌握在漢高皇後呂雉的手中。 呂後前後共掌權十六年,是我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女統治者之一。前一八三年,劉恆即位,是為文帝,他與景帝(文帝之子,前156—前143年在位)劉啟都繼續執行高祖所制定的「與民休息」的政策方針,減輕人民賦稅,使漢帝國經濟蓬勃發展,人民生活安定,國力大大增強,史家稱這一階段為「文景之治」。
通過「文景之治」,漢朝國力逐漸強大起來。前141年,景帝卒,其子武帝劉徹即位。劉徹也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間曾使衛青、霍去病擊敗匈奴,擴大了西漢王朝的統治范圍,保障了漢朝北方經濟文化的發展。但多年的征戰使國力下降,於是武帝於晚年停止征戰,轉而大力發展農業,使西漢的經濟繼續向前發展。 武帝之子昭帝繼承其父的方針,繼續實行無為政治,發展經濟,使西漢極盛時期達到了頂點。
經過昭帝、宣帝(前73—前48 年在位)兩代三十八年的「與民休息」的政策的執行,西漢王朝的國力增強,但與此同時地方勢力也隨之增強,嚴重的影響了漢帝國的統治,自元帝(前48—前32年在位)起,至成帝(前32—前8年在位)、哀帝(前6—公元1年在位)、平帝(1—6年在位)在位年間,皇帝對政權的統治力量已大不如前。 及至劉嬰即位,朝權已盡落於外戚王莽之手。公元八年,王莽篡奪皇位,改國號為新,至此西漢對中國的統治宣告結束。
西漢王朝是我國歷史上比較強盛的一個帝國之一,統治者把其主要的精力投入到農業發展上,歷代一直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人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故而漢王朝的政治一直比較穩定。在武帝年間,大臣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武帝採納之,自此,儒教、儒學形成了漢朝以後中國歷朝歷代一貫遵從的治國方略。 由於政治經濟的穩定,使得手工業、商業、人文藝術以及自然科學都得到長足的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使得以冶金、紡織為主的西漢手工業的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以紡織為例,西漢已有接近成型的綉花機器,足以見得當時生產已有一部分脫離了單純的手工勞作,使得生產率提高。手工業的發展促使商業繁榮起來,以長安為中心形成了許多商業城市,並通過絲綢之路開辟了與西亞諸國的外交與商貿等諸方面的交流。
在漢朝的人文藝術領域,出現了一位傑出的大史學家——司馬遷。他以太史令之職,完成了我國第一部通史《史記》,這部著作被後人贊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另外,漢朝的藝術水平也已達到相當高的程度,從近年來漢墓出土的一些文物看來,其做工之精細,工藝之考究,並不亞於今日。如四川廣漢出土的執鋤陶俑及廣州出土的漢代木船模型都是做工精細,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西漢自高祖劉邦創建以來,歷經十四代二百三十餘年(其中包括王莽的新朝),使中國一度成為強盛、富饒的大帝國。因此,西漢王朝被視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中興。
東漢
東漢王朝(公元25年—公元220年)由漢光武帝劉秀建立,他推翻了王莽所建立起的新王朝,重新恢復由劉氏統治的漢王朝,史家稱此漢朝為東漢。
公元25年,劉秀在綠林軍的協助下,以武力擊敗了篡位的王莽,奪得帝位。劉秀身為西漢皇族,故仍定國號為漢,但建都洛陽,年號建武,是為漢光武帝。 建武二年,光武帝下令全面改革王莽所實施的舊政策,整頓吏治,設尚書六人分掌國家大事,以近一步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許可權;廢除「官奴」;清查土地,使人民生活逐步穩定下來。 到公元一世紀中葉,經過光武帝、明帝(58—76年在位)、章帝(76—89年在位)三代的治理,東漢王朝已經逐漸恢復了往日漢朝的強盛,這一時期被後人稱之為「光武中興」。
公元89年,漢章帝薨,由年僅十歲的和帝劉肇即位,年號永元。因和帝年幼,統治權利完全落於章帝皇後竇氏與其兄竇憲之手。竇氏的專權引起了上下官吏的不滿,和帝於公元92年與宦官鄭眾等人合力誅滅竇氏, 鄭眾因功封侯。自此,宦官越來越甚地參與東漢的政治統治,加之自和帝劉肇以來歷代漢帝都寵信宦官,及至桓帝(公元132—167年在位)、靈帝(公元168—189年在位)年間,宦官的權利已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形成東漢王朝後期的宦官與外戚專權的格局。
公元189年,靈帝駕崩,何太後臨朝。當時皇宮內宦官專權,涼州董卓率兵入洛陽,廢皇子劉辯,殺何太後,立劉協為帝,是為漢獻帝。事實上獻帝即位後並無任何權利,董卓獨攬大權,殘暴專橫,使得各地官吏紛紛舉兵反抗,逐步形成了諸強割據的局面,統一的王朝實際上已經不復存在。後,獻帝又為曹操控制;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逼迫獻帝讓位,東漢王朝宣布滅亡,繼之而來的是中國歷史上又一個長期分裂的時期——三國時期。。
東漢王朝在統治上沿用了許多西漢的方針與政策,而且在一些方面做了調整與改革,使之更加適於當時的社會狀況。在東漢前期,政權進一步加強與地方勢力的融和,使國家趨於穩定,在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方面都超過了西漢的水平。公元105年,蔡倫在前人的基礎上改造了紙張的製造技術,使我國的文字記錄方式脫離了使用竹簡的時代,同時造紙術也作為我們熟悉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而流傳至今。東漢對後世的另外一項貢獻是制陶業的發展,它使中國徹底脫離了青銅時代的材料束縛,把一些以前為豪門貴族專有的用品帶入了尋常百姓家。
在自然科學方面,以張衡為代表的東漢學術界,有著很高的成就;張衡則以高超的工藝製造了「渾天儀」、「地動儀」等科學儀器,製造這些儀器的原理至盡仍被廣泛使用。另外,東漢末年的名醫華佗是有記載以來第一位利用麻醉技術對病人進行手術治療的外科醫生,他創造的「五禽戲」是我國第一套體操性質的健身活動。
到東漢時期,書法、繪畫已不單純作為文字圖形符號使用,它們的藝術地位逐漸顯露出來,雖然今日東漢流傳下來的藝術品數量不多,但從其中依然能窺得漢文化的風貌。
東漢王朝前後歷十二帝,共一百九十五年。
漢朝
漢朝(公元前202一公元220)包括西漢和東漢.其軍制繼承秦朝而有 發展。漢初,實施「與民休息」政策,百姓兵得負擔相對減輕;軍事體 制保持了秦朝高度集中和統一的特點。武帝時期,以「中朝」馭「外 朝」,削弱王國諸侯,加強對軍權控制;在頻繁用兵過程中,軍隊結 構、兵員徵集等不斷變化,騎兵上升為重要兵種.募兵制逐漸施行。 東漢初,裁撤郡國軍隊,取消都試制度.以募兵制漸代徵兵制,使國 家軍力遭到削弱。至後期,地方牧守權力增大,在鎮壓農民起義過 程中產生大大小小武裝集團乘亂崛起,致使國家重踏分裂。
軍事領導體制 漢初,行三公九卿制。三公中,丞相輔佐皇帝 處理天下大事;太尉為最高武職,掌武事,備阜帝顧問,但不行軍令 之權,御史大夫佐丞相統理天下。九卿中,光祿勛(郎中令)統領諸 即,衛尉統轄衛士,中尉(執金吾)統率中尉卒,共同負責皇宮和京 師治安。地位顯要的軍事長官還有大將軍、膘騎將軍、車騎將軍、衛 將軍及各種名號的將軍,皆掌征伐。武帝時,削弱丞相為首的「外 朝」權力,罷太尉官;加重「中胡」地位,置大司馬以冠將軍之號。大 司馬大將軍、大司馬驃騎將軍參與宮中機密,平時參與決策、處理 軍國要務,戰時統率大軍出征。後期,改設三公為最高行政首腦.大司馬主掌軍政,位列大司徒(丞相改)、大司空(御史大夫改)之上。 東漢相沿,大司馬復稱太尉,名為軍事和行政首領,實際上總理國 家軍政要務、直接掌握軍隊的中樞是皇帝的秘書班子尚書台。中葉 以後.外戚任大將軍者操縱國政.把持兵權,成為朝廷最高軍政長 官,與三公合稱「四府」。此外,漢朝沿用古代監軍制度,多遣中朗官 和近侍(如太中大夫、X者>監軍。 凡有大的戰爭,則由皇帝頒沼,以虎符或「符」、「節」為憑,征調 各地軍隊出征;擇選全軍主帥和各路統帥,以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等充任;將軍開府置幕僚,組成指揮機構。武帝以 後,大將軍及其幕府長期設置,戰時指揮作戰,平時參須朝政,實權 甚大。
在地方,漢朝郡、國並行。郡置太守.為地方最高軍政長官,以都尉輔佐掌管兵員徵集、訓練、考核校閱、維持治安、率軍出征,以 及武器裝備的製造、管理等。郡下設縣,縣令(長)兼理軍、民兩政. 置縣尉助理軍事和掌管治安。與郡平行的諸侯王國,以相為行政長 官,兼掌軍事:臣王國中尉、郎中令、衛尉等統領軍隊,負責王宮宿 衛和維持王國治安。縣下還有鄉、亭等基層組織,各置官吏,兼掌組 織本地正卒訓練和治安、郵繹、戶籍、兵役等軍政事務。東漢時,裁 罷都尉,其職並入太守。原來作為監察區劃的州(部),逐漸演化為 郡之上的行政單位,州刺史內掌民政,外統兵馬,地方官權力膨脹。 黃巾起義後,戰爭頻仍,刺史、郡守不僅有領兵權,還有徵兵、募兵 權,從而埋下了分裂割據的種子。
兵役制度 兩漢兵役制度有一個明顯的演變過程。漢初,承秦 制.實行徵兵制。文帝時,正常征發不能適應戍邊需要,晁錯建議莫 民實邊,使邊郡常駐之民與常駐之兵合而為一。武帝時,土地兼並 日趨嚴重,大批小農破產流亡,豪宮之家多有免除兵役的特權,又 戰事頻繁,兵員需要量大,過去行之有效的徵兵制度不能正常進 行,也無法滿足戰爭的需要,於是,兼行募兵制。此外,如謫兵、奴 兵、少數民族兵也被廣泛使用。東漢劉,劉秀改革軍制,取消郡縣正 卒輪流上制度,兵員以招募為主。
漢初,民17歲博籍(登記),成為具有兵役義務的待役人員,稱 為「正」。「正」20或23歲起役.輪流應征,服現役兩年。 一 年在本郡 為材官或騎士、樓船了;一年赴京師當衛士,或到邊郡充戍卒(一說在 本郡為材官、騎士、樓船,是正卒;衛士、戊卒為同樣性質的服役,均 不是正卒。前者系兵役,後者系搖役)。「正」不服役時,為預備役兵 員,遇有戰事,須隨時應征,到60或56歲止。應役年限內的免役, 分為復身(本人免役)、夏家(全家免役)兩種。凡有一定軍功、資歷、 爵位者,飼養、捐獻軍馬或糧食、錢幣達到一定數量者,朝廷禮遇的 功臣子孫、學者、高齡者,男子身高不足規定尺寸(6.2尺以亡)者, 均可免役。
武帝開始,兼行募兵制。初募熟悉胡、越的漢族及少數民族人 當兵,不再按期更代。其後,四方有事,常募兵以備征伐。用募對象 多數是農民、流民,少量是犯罪而持許免罪(弛刑)的官吏或百姓, 以及被放免的奴隸。又有選募,即擇取身體好、膽量大、技能優的 「勇敢士」從軍。有時徵募不足,則發刑徒為兵(謫兵),井實行「七科 謫「,即謫發有罪之吏、無籍之人、嗸婿、商人(含曾作過商人或父 母、祖父母作過商人者)為兵。西漢末年,為防匈奴,還曾招募奴隸為兵。
東漢時期,募兵成為主要集兵方式,徵兵制亦末廢止。募兵制 盛行的結果是,國家以錢徵集兵員,加重財政負擔;一批農民長期 離開土地,影響農業生產發展;應募者對將領的人身依附關系加 員,演變成私家部曲,造成地方勢力膨脹,為軍閥的形成提供了 方便。
東漢時期,募兵成為主要集兵方式,徵兵制亦末廢止。募兵制 盛行的結果是,國家以錢徵集兵員,加重財政負擔;一批農民長期 離開土地,影響農業生產發展;應募者對將領的人身依附關系加 員,演變成私家部曲,造成地方勢力膨脹,為軍閥的形成提供了方便。
軍訓制度 西漢強調「非教士不得從征」(《漢書「武五子 憐》),不僅注重平時因地制宜、因兵種而異的訓練,還堅持定期校 閱、考核,次行都試(大檢閱)制度。即每年秋季,在京師,舉行隆重 祭祀儀式,武官和士兵一起演練陣法。在郡國,太守、都尉及縣令、 縣尉組織材官、騎士、樓船,進行射箭、乘馬、行船等項軍事技能比 賽和考核,評定優劣,罰的還以狩獵形式進行軍事演習。在邊境,由太守率領萬騎巡察防務情況,並實行邊塞秋射制度,對候長、士史 進行射箭考核,合格者有賞,不足吉受罰。訓練內容以張弩發矢為 主,也綜角抵(角力、摔躍)、手博(拳技)、蹴鞠(古代足球運動)等武 術、技巧項目。東漢廢都試制度。中葉以後,各種訓練制度廢弛,地 方兵、京師兵皆無訓練,戰鬥力明顯下降。
武器裝備是戰爭的工具,也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漢代的武器種類在先秦弓矢、殳、矛、戈、戟「五兵」基礎上,有了新的發展,軍士使用的武器已是多種多樣。長兵器有殳、戈、矛、戟;短兵器有刀、劍;遠射兵器有弩、弓;防護兵器有盔甲、盾牌;攻守的兵器有鉤鑲。此外還有錘、撾、杖、鉞、斧等劈砍、錘砸兵器。在各種兵器之中,鐵兵器所佔比例越來越大,漢初晁錯所列的弓彎、短兵、長戟、劍盾、矛鋌等多是質量精良的鐵制兵器。近年來考古發掘的長安武器庫所出兵器,除少量仍為青銅製造外,絕大多數均為鐵兵器,刀、劍、戟、矛、斧、骸、盔甲一應俱全,僅鐵鏃就達1000餘件。
漢代軍中的武器不僅品種多,而且質量高,遠遠優於匈奴的兵器。正如晃錯所言,漢軍的精兵良器用於戰斗,「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匈奴之兵弗能當也」,「匈奴之革笥木薦弗能支也」,「此中國之長技也」。
漢軍的精良武器是由多系統、多部門製造的。考工令是西漢中央兵器製造的主要部門之一。「考工,少府之屬官也,主作器械」。「考工令一人,六百石。主作兵器弓、弩、刀、鎧之屬。成則傳執金吾入武庫」 ; 考工之外,西漢的尚方令也製造兵器,史載尚方今:「掌上手工,作御刀劍諸好器物」。《漢書·韓延壽傳》載:「延壽又取官銅物,候月蝕,鑄作刀劍鉤鐔,放(仿)效尚方事」。另,《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載:「絳侯子,為父買工官尚方甲循五百被,可以葬者。」司馬貞《素隱》曰:「工官即尚方之工,所作物屬尚方,放雲工官尚方。」
漢代地方上製造兵器的部門是工官。「《地理志》:河南、南陽、濟南、太山、潁川、河內、蜀、廣漢等郡,皆有工官。徐天麟按:工官雖在外郡,而所作器械,實輸京師。故武帝邊兵不足,乃發武庫工官兵以贍之也。」《漢唐事箋》卷六亦載:「漢自郡國至京師,皆有武備,在郡皆有庫兵,或置工官,庫兵以算賦為之,而工官與鐵官,同置產鐵之郡。」可見,漢代產鐵之郡皆設製造兵器的機構。
西漢的武庫不僅負責兵器的貯藏,也具有武器生產的功能。執金吾屆官有武庫令,「主兵器」。這里的主兵器,也應包括武器的製造。 雖然西漢武器的製造機構有的在京師,有的在地方,但所造兵器皆藏之武庫。從這一點看,西漢的武器生產權是由國家直接控制的。對於武器生產的規格、質量、數量都應有統一的計劃。
武庫是西漢武器裝備的主要貯藏部門,為了使武器裝備能夠及時地配給軍士使用,西漢從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多層次的武庫網路。中央級的武庫有京師長安的武庫,地方郡級武庫見於記載者有洛陽、河南、上郡、潁川、廣漢、山陽、北海、玄莬武庫,張掖、酒泉、漁陽、上黨等地也建有武庫。縣級武庫見於記載者有陽陵、居延、商縣和武牢等武庫。漢武帝以後全國武庫大增,邊防軍及大將軍幕府多沒有武庫。
漢代武庫規模巨大,位於長安長樂、末央二宮之間的長安武庫,四周有高大的圍牆,考古證實東西長710米,南北寬332米,牆厚1.5米,總佔地23萬平方米。武庫內共發現七處庫房遺址,各庫所存放的武器種類不一,有的存放鎧甲,有的專貯弓箭、簇矢。該武庫自漢初興建,終西漢一代始終沿用。地方上的武庫也有相當的規模。遇有戰事,這些武庫網路便可以及時地為數以萬計甚至十幾、幾十萬的軍隊提供裝備。
西漢王朝十分重視對武器裝備的管理。武庫令(長)和武庫亟等經營武庫之官吏,一般由皇帝親信為之。武庫有嚴格的籍簿登記制度。從居延漢簡可以看出,當時庫藏武器裝備的品種、數量及出入情況都有詳盡的登記,其登記簿冊名為「器物簿」。為了保證武庫的安全,武庫有「庫卒」晝夜巡邏值班,名為「直符」。西漢中期燕刺王劉旦曾對群臣詭稱:「寡人賴先帝休德,
獲奉北藩,親受明沼,職吏事,領庫兵,任重職大。」漢武帝太子為江充陷害被迫起兵時,曾「橋(矯)制赦長安中都官囚徒,發武庫兵」,皆說明動用武庫兵器必須有皇帝制沼才可行,武庫兵器的發放十分嚴格。武庫控制在皇帝手中,既反映西漢對武器裝備的嚴格管理和使用,也體現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下軍事權力的高度集中。
武器管理 兩漢武器以鋼鐵兵器為主。中央由少府所屬的考 工主管全國兵器製作。冶鐵業比較發達的郡,設工官、鐵官,主管兵 器製造並輸送京師。長安、洛陽及各郡設武庫,由武庫今負責兵器 儲存和發放。
軍隊構成 漢朝軍隊包括京師兵、郡國兵、邊防兵三個部分。 三者結合,構成軍隊的整體。
京師兵即中央軍。歷來不少學者認為,漢初京師兵主要指南北軍,因駐地分別位於長安城內南北而得名。南軍的主要任務星負責 保衛宮廷,成員有衛士、郎官之別(南軍組成,常見的還有二說:一 是南軍即刀尉所領之衛士,—是南軍僅指郎中令所領之郎官)。衛 士是郡國輪流服役的正卒,由衛尉統領;郎官由高官子弟和品學出 眾之士組成,屬郎中令統領。北軍主要任務是警備長安及京畿地 區,士兵多征調三輔正卒,一年一更換,初由中尉統率。非常時期, 南北軍由皇帝指定重臣統領。武帝時,南軍增設期門、羽林和羽林孤兒;北軍增設中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憤八校 尉兵,分駐京城內外。南北軍由此擴展成為皇帝親自學握的一文重 要軍事力量。東漢時期,形式上沿襲南北軍制度,但已無南軍之稱 呼,光祿勛(郎中令改稱)統轄七署朗官,衛尉統領各宮衛士。北軍 分作兩部:一部內執金吾(中尉改稱)統領;一部(主力)由五校尉 (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分領,置北軍中候一人監軍。靈帝時 增置西園八校兵。 企考兩漢文掐,漢朝京師兵是其軍隊的精銳,主要負責宿衛皇 宮韌保衛京師,按任務可分為三個系統:①省殿衛軍。漢初由郎中令統領的郎官充任。郎官分議郎、中郎、侍郎、郎中,新入仕途而 非服兵役的高官子弟、品學出眾之士和有某種特長之人組成。主要 侍從護衛皇帝,警衛省殿門戶,又備皇帝顧問和差遣,待遇優厚。漢 武帝時改郎中令為光祿勛,為加強宿衛與侍從,先後置期門(後改 體虎賁郎)、羽林(初稱建章營騎)和羽杯孤兒,充任省殿宿衛和執 兵送從的主力。期門、羽林選自西北六郡能騎善射的良家子弟,羽 林孤兒由作戰死亡將士遺孤組成,皆長期服役,地位較高。②宮城 衛士。由衛尉統領,職掌宿衛殿外宮門和巡邏警備宮內,保衛皇帝、 皇後、太後、太子所後宮殿及中央宮府的安全。衛士由各郡回輪番赴京師宿衛的正卒充當,每期一年,期滿回籍。⑶京師屯兵。任務 是屯戌京師,保衛京師及近畿治安。大體包括三支部隊:一是南北 軍。漢初京師屯兵的主力,通常由將軍、衛將軍或賈臣統領。如呂 後以呂祿為上將軍,領北軍;以呂產為相國,領南軍;丈帝元年(公 元前179)「拜宋呂為衛將軍,居南北軍」(《漢書·文帝紀》)。文帝 二年即罷衛將軍之軍。至此,南北軍並存的建制不夏存在。武帝初, 恢復北軍組織.並擴大北軍為北軍八校兵,即中壘、屯騎、步兵、越 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八校尉兵。日常事務由中壘校尉兼掌,另 派監軍使者監領。東漢裁並八校為五營(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 聲),置北軍中候一人監軍,屯戍和出戰任務加重。二是中尉卒。由中尉(後改稱執金吾)統領。主要負責京師,維持治安;曳帝出 巡時,則隨行護駕,侍從左右。三是城門屯兵。武帝時始設,置城門 校尉統領,以外戚、近臣充任。下有司馬和十二城門候,領兵分守長 安十二城門。東漢相沿,洛陽十二城門亦設城門屯兵警守,兵員略 有減少。東漢末年,外威、宦官擁兵割據。外戚大將軍何進旱北軍 五營及期門、羽林後,宦官集團逐募京畿丁壯,創設西園八校尉軍。 各置校尉一人統領,總領於上軍校尉,從而形成外成、宦官分 掌京師兵的局面。
郡國兵即地方兵。漢初,高祖令各郡國選擇勇武有力者,因地 勢所宜,置材官、騎上、輕車、樓船,各有員額。平時參加軍事訓練.
❾ 請問班固的《漢書》的出版社 名稱以及年限
漢書(來簡體字本,前四史)(上、中、自下)(全三冊)
作者: (唐)顏師古 / (漢)班固
ISBN: 9787101045444 〔十位: 7101045448〕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定價: 130
裝幀: 精裝
出版年: 2005-3-1
❿ 《三國志》 《史記》 《晉書》 《漢書》 按時間順序排列
《史記》(漢·司馬遷)、《漢書》(漢·班固)、《三國志》(晉·陳壽)、《晉書》(唐·房玄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