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明朝朝代年限

明朝朝代年限

發布時間:2021-11-10 14:01:48

『壹』 明朝和清朝哪個時間長

一樣長。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共傳十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貳』 明朝歷代皇帝及其年份,年號

1、朱元璋(在位時間:1368—1398,年號洪武)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安徽鳳陽人,漢族,生於濠州鍾離(明朝建立後改為鳳陽),字國瑞,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參加郭子興軍改為現名朱元璋。政治家,戰略家,軍事統帥,明朝開國皇帝。

朱元璋在位期間對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改革,政治上廢丞相,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掌權力,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嚴懲貪官和不法勛貴。

軍事上實施衛所制度,北伐殘元;經濟上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興修水利,解放奴婢,減免稅負,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

文化上緊抓教育,興科舉,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 ;對外加強海外交流,恢復中華宗主國地位 。經過洪武朝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了,史稱洪武之治。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歲,廟號太祖,謚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明孝陵。

2、朱允炆(在位時間:1398—1402,年號建文)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號建文,故後世稱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於應天府(今南京),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標病死,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繼位為帝。

朱允炆在位期間增強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同時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稱「建文新政」。

朱允炆於靖難之役後下落不明,時駙馬都尉梅殷在軍中,從黃彥清之議,為發喪,追謚孝愍皇帝,廟號神宗,壬午以後謚不行。

至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七月,以與顯皇帝廟號復,改廟號惠宗,謚號為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後世稱為明惠宗,清乾隆元年上謚號為恭閔惠皇帝,簡稱惠帝。

3、朱棣(在位時間:1402—1424,年號永樂)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號永樂,故後人稱其為永樂帝、永樂大帝等。

朱棣生於應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後被封為燕王。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後,多次受命參預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加強了他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

建文帝即位後採取削藩政策,不僅監視朱棣, 還欲調走他的軍隊,朱棣發動靖難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

建文四年(1402年)取得勝利,在南京稱帝。朱棣在位時,明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稱永樂盛世。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8月,朱棣死於北征回師途中的榆木川(今內蒙古烏珠穆沁),享年64歲。

謚號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太宗,葬於長陵。明世宗時改謚為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改廟號成祖。

4、朱高熾(在位時間:1424—1425,年號洪熙)

朱高熾(1378年-1425年),即明仁宗(1424年-1425年在位),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長子。在位年號洪熙。

朱高熾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由於他的儒雅與仁愛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愛。但身形較胖,導致身體較弱。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雖然在位時間很短,但是為人寬厚,為政開明,發展生產,與民休息。

他赦免了建文帝的許多舊臣,平反了許多冤獄,廢除了許多苛政,停止了朱棣時期的大規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文化得到了復興,讀書人的待遇比洪武、永樂兩朝要好。

朱高熾天稟純明,從善改過,恭檢愛民,因此後世對他的評價很高,為仁宣之治打下基礎。

洪熙元年(1425)五月,只做了十個月皇帝的朱高熾病重,不久之後就去世了。終年47歲。廟號仁宗,謚號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葬於十三陵獻陵。

5、朱瞻基(在位時間:1425—1435,年號宣德)

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即明宣宗(1425年-1435年),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長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與父親的喜愛與賞識。

永樂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為皇太孫,數度隨朱棣征討蒙古。 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

朱瞻基在性格上,他與其父朱高熾相似,也具有他父親那種對皇帝作用的理想主義的、然而是保守的想法。朱瞻基是文人和藝術的庇護人,他的統治的特點是其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在位期間文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蹇義、夏原吉;武有英國公張輔,地方上又有像於謙、周忱這樣的巡撫,一時人才濟濟。

這使得當時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經濟得到空前的發展,朱瞻基與其父親的統治加在一起雖短短十一年,但卻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史稱「仁宣之治」。

宣德十年(1435年)駕崩,終年38歲,葬景陵。廟號宣宗,謚號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

6、朱祁鎮(在位時間:1435—1449、1457—1464,年號正統、天順)

朱祁鎮(1427—1464),即明英宗,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

明英宗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兩次在位)。第一次繼位稱帝,年僅九歲,年號正統。國事全由太皇太後張氏(誠孝昭皇後)把持,賢臣「三楊」主政。

隨之,張氏駕崩,三楊去位,寵信太監王振,導致宦官專權。正統十四年(1449年),發生土木堡之變,其弟郕王朱祁鈺登基稱帝,遙尊英宗為太上皇,改元景泰。

後英宗回京,被景泰帝軟禁於南宮。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人發動奪門之變,英宗復位,第二次稱帝,改元天順。

朱祁鎮前後在位二十二年,在位初期勵精圖治穩定西南疆域。當初寵信王振,後來又寵信曹吉祥、石亨,政治上雖然有不足之處,但是晚年任用李賢,聽信納諫,仁儉愛民,美善很多。 還廢除了殉葬制度。

天順八年(1464年)明英宗病逝。廟號英宗,謚曰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葬於明十三陵之裕陵。

7、朱祁鈺(在位時間:1449—1457,年號景泰)

朱祁鈺(1428年—1457年3月23日),即明代宗,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鎮異母弟。母賢妃吳氏,明朝第七位皇帝,在位時間1449年―1457年,年號景泰(1450年—1457年)。

朱祁鈺生於宣德三年(1428年),長兄明英宗即位後封為郕王。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在土木堡之變中被瓦剌俘虜。為免主少國疑,於謙等大臣勸服孫太後,立郕王朱祁鈺為帝,次年改元景泰。

朱祁鈺在位期間,知人善任,啟用於謙等正直之人,勵精圖治,選將練兵,擊退了瓦剌的入侵,使得江山社稷轉危為安,又對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了整頓和改革。

使當時明朝社會由亂而治漸開中興,可謂英明之主。但是在天性之間未能盡善盡美,因而使得奸臣乘機作亂。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奪門之變爆發,明英宗復位,改元天順。二月,明英宗廢朱祁鈺為郕王,軟禁於西苑。不久朱祁鈺去世,享年三十。

明英宗上謚號曰戾,按親王禮葬在北京西山,即景泰陵。明憲宗即位後下詔恢復朱祁鈺皇帝之位,謚曰恭仁康定景皇帝。史稱明景帝、景泰帝。

8、朱見深(在位時間:1464—1487,年號成化)

朱見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即明憲宗(1464至1487年在位),後更名朱見濡。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長子,母孝肅皇後周氏。

朱見深本為太子,土木之變後其父朱祁鎮被瓦剌擄去,叔父朱祁鈺即帝位。到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鈺將朱見深廢為沂王,改立朱見濟為太子。

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因奪門之變而復辟,朱見深再次被立為太子。

朱見深英明寬仁,在位初年恢復了朱祁鈺的皇帝尊號,平反於謙的冤案,任用賢明的大臣商輅等治國理政,可以說有君王的風度。

時代風氣清明,朝廷多名賢俊彥,寬免賦稅、減省刑罰,社會經濟漸漸復甦。但是在位期間任用姦邪,不能說沒有缺陷。

成化二十三年( 1487年)九月九日病逝,終年41歲。廟號憲宗,謚號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葬在明十三陵的茂陵。

9、朱佑樘(在位時間:1487—1505,年號弘治)

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即明孝宗(1487年-1505年在位),年號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第三子 ,生母為孝穆紀太後。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 ,朱祐樘為人寬厚仁慈,躬行節儉,不近聲色,勤於政事,重視司法,大開言路,努力扭轉朝政腐敗狀況,驅逐奸佞,勤於政事,勵精圖治,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大臣,史稱「弘治中興」。

雖末年寵信宦官李廣,但是立刻改過自新,歷代史學家對他評價極高,明朝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朱國楨就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祐樘駕崩於乾清宮,在位18年,享年36歲,葬泰陵,廟號孝宗 ,謚號「建天明道誠純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10、朱厚照(1505—1521,正德)

朱厚照(1491年10月27日-1521年4月20日),即明武宗(1505年—1521年在位),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張皇後的長子,在位期間年號正德。

朱厚照從小機智聰穎,喜歡騎射。 即位後史書上出現兩極評價,一方說他處事剛毅果斷,批答奏章,決定國家重大事件。

彈指之間誅劉瑾,平安化王之亂、寧王之亂,大敗蒙古小王子,且多次賑災免賦。而且,他在位時臣下仍有不少賢才,也從側面反映出這位帝王治下總體上仍有可稱道之處。

應州大捷大敗韃靼軍,立下了一戰功。在應州一戰中與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甚至還親手殺敵一人,極大地鼓舞了明軍士氣。所以說他又是一個好的將領。

另一方面說他為政期間荒淫無道,國力衰微,一生貪杯、尚武、無賴,喜好玩樂。很多人認為他荒淫暴戾,怪誕無恥,是少見的無道昏君。但武宗雖嬉遊玩樂,卻也有抵禦邊寇之功,大事上從不怠慢。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駕崩於豹房,享年三十一歲,在位十六年,廟號武宗,謚號「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葬於康陵。

11、朱厚熜(1521—1566,嘉靖)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出生地湖廣布政司安陸州(今湖北鍾祥),明憲宗之孫,明孝宗之侄,興獻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的堂弟。

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正德十六年(1521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在位,年號嘉靖。

正德十六年(1521年)4月20日,明武宗駕崩,由於武宗死後無嗣,因此張太後(明武宗的母親)和內閣首輔楊廷和決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繼承皇位。

朱厚熜即位之初,通過大禮議逐步掌握皇權。在位早期他英明苛察,嚴以馭官、寬以治民、整頓朝綱、減輕賦役,重振國政,開創了嘉靖中興的局面,為隆慶新政與張居正改革、嘉隆萬大改革奠定了基礎。

後期崇信道教、寵信嚴嵩等人,導致朝政腐敗。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壬寅宮變」中幾乎死於宮女之手, 此後明世宗長期不理朝政,迷信方士、浪費民力,最終激起農民起義。

同時蒙古韃靼俺答汗寇邊,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兵臨北京城下,史稱「庚戌之變」;倭寇也侵略中國東南沿海,「南倭北虜」始終困擾, 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明世宗為人聰明,尤其在書法和文辭修養都有不錯的造詣。同時也特別敏感,但是也十分勤奮,批閱奏書票擬經常到後半夜。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嘉靖帝於乾清宮去世,享年60歲。廟號世宗,謚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葬於北京十三陵之永陵,傳位第三子裕王朱載垕。

12、朱載垕(1566—1572,隆慶)

朱載垕(1537年-1572年),即明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1566年-1572年在位。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母杜康妃,明世宗病死後繼位。

少年因其母緣故而不得父皇寵愛, 因其母親杜康妃失寵,又非長子,所以很少得到父愛。

登基前的內憂外患使他關心朝局,對他登基後處理政務有著較大的影響。即位後倚靠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大臣的盡力輔佐,實行革弊施新的政策,海內外得到大治,史稱隆慶新政。

但因為沉迷媚葯,也服這些媚葯助興,導致荒於政事。

朱載垕在位6年,因病去世,終年36歲。廟號穆宗,謚號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庄皇帝。葬於十三陵昭陵。

13、朱翊鈞(1572—1620,萬曆)

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後李氏。

隆慶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隆慶六年(1572年),明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去世,終年56歲,廟號神宗,謚號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

死後由長子朱常洛繼位,明神宗死後僅24年,明朝滅亡。

14、朱常洛(1620(29天),泰昌)

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即明光宗(1620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在位)。明神宗朱翊鈞長子,母親孝靖皇後王氏。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年號泰昌,因在位僅一個月,故又被稱為「一月天子」。

朱常洛身世和明神宗一樣,都是父皇偶然臨幸宮女所生。因此朱常洛從小得不到父愛,由於黨爭和皇權交替問題,朱常洛先後經歷了國本之爭、梃擊案等重大歷史事件。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明神宗駕崩後,朱常洛即位,改元泰昌。他在位期間進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措施,罷除了萬曆朝的礦稅,撥亂反正,重振綱紀。但每日回宮後卻沉於酒色,縱欲淫樂,身體羸弱。

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二十六日病逝,史稱「紅丸案」,終年38歲,廟號光宗,謚號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葬在明十三陵的慶陵。

15、朱由校(1620—1627,天啟)

朱由校(1605年-1627年),即明熹宗(1620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長子,生母選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檢異母兄。16歲即位,在位七年。

朱由校在位期間,魏忠賢與客氏專權,製造了「乙丑詔獄」「丙寅詔獄」等冤獄,殘酷迫害企圖改良明朝政治的東林黨人。魏忠賢閹黨對東林黨人的迫害不斷激起民變。

其時,國內各種社會矛盾激化。主要憂患來自遼東後金對明朝的威脅。朱由校即位後罷免有膽知兵的遼東經略熊廷弼,致使後金攻陷沈陽、遼陽,遼東局勢日趨嚴峻。

天啟元年(1621年)三月,為穩定遼東,再次起用熊廷弼為遼東經略。熊廷弼根據遼東實際情況,制定了三方布置策。

而掌握遼東實際兵權的巡撫王化貞,卻不顧當時敵強我弱、容易被各個擊破的危險,力主分兵把守,全面進攻。在閹黨策劃下,堅持正確方略的熊廷弼被殺,遼東戰局陷於重重危機。

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十一日,落水生病的朱由校服用「仙葯」身亡,終年23歲。謚號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廟號熹宗。葬於明十三陵之德陵。

16、朱由檢(1627—1644,崇禎)

朱由檢(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即明思宗(1627年—1644年在位),字德約 ,明朝第十六位皇帝 ,亦是明朝作為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異母弟,母為淑女劉氏。

天啟二年(1622年)被冊封為信王,天啟七年(1627年)登基,改元崇禎,後世稱為崇禎帝。

崇禎帝繼位後大力鏟除閹黨,勤於政事,生活節儉,曾六下罪己詔,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可惜其生性多疑,無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

在位期間爆發農民起義,關外後金政權虎視眈眈,已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時,於煤山自縊身亡,終年34歲,在位17年。

崇禎十七年(1644年)四月四日,昌平州吏趙一桂等人將崇禎帝與皇後葬入昌平縣田貴妃的墓穴之中,清朝以「帝體改葬,令臣民為服喪三日,葬於十三陵思陵」。

崇禎帝死後,清上廟號懷宗(後取消),南明弘光帝上廟號思宗,旋改毅宗,隆武帝上廟號威宗。清上謚號守道敬儉寬文襄武體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謚號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明朝君主

網路——明朝年號

『叄』 明朝的時間

明(公元1368——公元1644)
稱號 姓名 年號 對前一君王之關系
太祖 朱元璋 洪武
惠帝 朱允炆 建文 孫
成祖 朱棣 永樂 叔
仁宗 朱高熾 洪熙 子
宣宗 朱瞻基 宣德 子
英宗 朱祁鎮 正統 子
景帝 朱祁鈺 景泰 弟
英宗 朱祁鎮 天順 兄
憲宗 朱見深 成化 子
孝宗 朱佑樘 弘治 子
武宗 朱厚照 正德 子
世宗 朱厚熜 嘉靖 堂弟
穆宗 朱載垕 隆慶 子
神宗 朱翊鈞 萬曆 子
光宗 朱常洛 泰昌 子
熹宗 朱由校 天啟 子
庄烈帝 朱由檢 崇禎 弟

南明(公元1644——公元1662)
稱號 姓名
弘光帝 朱聿崧
隆武帝 朱聿鍵
魯王 朱以海
紹武帝 朱聿鍔
永曆帝 朱由榔

『肆』 明朝和清朝哪個朝代存在的時間比較長

明朝276年,清朝267年,明朝長

『伍』 明朝建立和滅亡的時間分別是哪年

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建立,都金陵;公元1644年,崇禎17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朝亡。

『陸』 明朝使用時間最長的國號使用了多少年

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是朱翊鈞,從1572年到1620年在位48年,他的名字叫萬曆。雖然朱翊鈞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但明朝皇帝的頭銜不是萬曆,因為一個皇帝的頭銜被使用了270多年,甚至趕上了明朝的生活。這個稱號並不是明朝洪武的第一個稱號。明四宗朱由檢統治時期為1627年至1644年,共17年。據說明朝滅亡後,崇禎皇帝的稱號也應該更換。確實如此。清朝入主中原後,1644年成為順治元年。但需要注意的是,稱號的更換發生在中原王朝。至於諸侯國,稱號的使用就比較隨意了,「崇禎」。

朝鮮作為大明最忠誠的藩屬國

為了表示對中原王朝的忠誠,中國歷史上的一些諸侯國經常使用中原皇帝的稱號,如朝鮮、琉球等。其中,朝鮮作為中原王朝最忠誠的藩屬國,除戰爭和分裂時期外,一直沿用中國封建王朝賦予的稱號,如朝鮮王朝太祖李成桂、定宗李廣元對光海李峻回、仁祖李毅等。,無一例外,尊明朝為正統和文書李氏朝鮮之所以以明朝為正統,是因為他們世世代代享受明朝的恩寵。早在明太祖時期,李氏朝鮮就受到大明的保護,每當有重大節日,他們都會來祝賀朝鮮。特別是在仁鎮大亂的情況下,在李氏朝鮮毫無抵抗能力的情況下,大明派出了以李為首的強大軍隊幫助李氏朝鮮度過危機。由於大明的仁慈,李氏的韓國親明風氣更加興盛。

『柒』 明朝有幾個朝代分別是哪些

皇帝 年號 時長 起止 干支 備注

太祖朱元璋 洪武 31年 1368——1398 戊申 三十一年閏五月惠宗繼位沿用
惠宗朱允炆 建文 4年 1399——1402 己卯 建文四年成祖廢除建文年號,萬曆二十三年神宗下詔恢復
成祖朱棣 永樂 22年 1403——1424 癸巳 二十二年八月,仁宗繼位沿用
仁宗朱高熾 洪熙 1年 1425——1426 乙巳 元年六月,宣宗繼位沿用
宣宗朱瞻基 宣德 10年 1426——1435 丙午 十年正月,英宗繼位沿用
英宗朱祁鎮 正統 14年 1436——1449 丙辰
十四年九月,代宗繼位沿用
代宗朱祁鈺 景泰 8年 1450——1457 庚午
景泰八年正月英宗復位改元天順
英宗朱祁鎮 天順 8年 1457——1464 丁丑 八年正月,憲宗繼位沿用
憲宗朱見深 成化 23年 1465——1487 乙酉
二十三年九月,孝宗繼位沿用
孝宗朱祐樘 弘治 18年 1488——1505 戊申 十八年五月,武宗繼位沿用
武宗朱厚燳 正德 16年 1506——1521 丙寅 十六年四月,世宗繼位沿用
世宗朱厚熜 嘉靖 45年 1522——1566 壬午
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世宗崩,二十六日,穆宗繼位
穆宗朱載垕 隆慶 6年 1567——1572 丁卯
六年六月,神宗繼位沿用
神宗朱翊鈞 萬曆 48年 1573——1620 癸酉 萬曆四十八年七月神宗崩,八月光宗繼位,一月而崩
光宗朱常洛 泰昌 1年 1620 庚申
九月天啟帝繼位,以本年的八月至十二月為泰昌元年
熹宗朱由校 天啟 07年 1621——1627 辛酉 七年八月,思宗繼位沿用
思宗朱由檢 崇禎 17年 1628——1644 戊辰 十七年五月,安宗繼位沿用
安宗朱由崧 弘光 1年 1645 乙酉 紹宗即位後又將這個年號取消,改為隆武元年
紹宗朱聿鍵 隆武 2年 1645——1646 乙酉 弘光元年閏六月二十七日即位,當年即改元
文宗朱聿鐭 紹武 - 1646 丙戌 該年號從未正式使用
昭宗朱由榔 永曆 37年 1647——1683 丁亥 永曆十六年昭宗被殺,台灣鄭氏沿用該年號至三十七年

『捌』 明朝存在的時間長還是清朝多少年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說亡於1683年)是中國歷史上承元朝、下啟清朝的朝代,是以漢族為主推翻蒙古族統治者而建立起來的漢族復興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1368年朱元璋滅元稱帝,國號大明,共經歷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276年。因為明朝的皇帝姓朱,所以又稱朱明。明朝是中國繼周朝、漢朝和唐朝之後的盛世(黃金時代),史稱「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大明,無漢唐之和親,無兩宋之歲幣,天子御國門,君主死社稷。當為後世子孫所敬仰。此時明朝經濟文化極其發達,後世計當時朝廷歲收,明朝的經濟規模世界第一。萬曆朝中期始,皇帝怠政,官員更加腐化,地主階級到處搜刮民脂民膏,導致江南民變的發生。萬曆末年,關外建州女真叛亂,明朝開始走向衰亡。天啟年間,中官黃門集團的專政加快了這一進程的發展。至崇禎年間,因為連年災害,明廷因財政破產,無力鎮撫,人民紛紛揭竿而起,後金的軍隊也突破長城防線,五入關內。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軍攻克北京,崇禎帝自縊,同年清軍入關。 在南方一些明朝大臣擁立明朝宗室建立幾個政權,史稱南明。1662年,吳三桂將永曆帝絞殺於雲南昆明,南明滅亡。台灣鄭氏政權繼續沿用永曆年號,1683年清政府派施琅進攻台灣,鄭氏投降,監國寧靖王朱術桂自殺殉國。

『玖』 明朝和清朝各存在了多少年

明朝276年,清朝296年。

1、明朝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 1364年稱吳王,史稱西吳。1368年初稱帝,國號為大明,定都於應天府;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以應天府為陪都。

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國力強盛。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曆中興國勢復振,晚明因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導致國力衰退,爆發農民起義。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覆亡。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隨後清朝擊敗大順、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紹武等諸政權。1662年永曆帝被殺,南明覆滅。1683年清軍攻佔台灣,奉明正朔的明鄭覆滅。

2、清朝

清朝(161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總計296年。 從改國號為大清開始,總計276年。從清兵入關,建立全國性政權算起為268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明朝滅亡,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攝政王多爾袞率領清軍入關,同年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統治者。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間,中國的傳統社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就。在清初的「康乾盛世」里,人口增殖,土地增墾,物產盈豐,邊境無事,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和社會生活相對繁榮穩定,綜合國力遠勝於漢唐。

鴉片戰爭後多遭列強入侵,主權和領土嚴重喪失。也開始了近代化的探索,進行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等近代化改革。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使得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

清朝後期,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凱誘使清帝溥儀遜位,頒布了退位詔書,實現五族共和,清朝從此結束。

(9)明朝朝代年限擴展閱讀:

明清時期的盛世:

1、洪武之治

1368年,朱元璋於金陵應天府即皇帝位,明朝正式建立。朱元璋在位期間,下令農民歸耕,獎勵墾荒;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組織各地農民興修水利。

大力提倡種植桑、麻、棉等經濟作物和果木作物、他還徒富民,抑豪強;下令解放奴婢;減免稅負,嚴懲貪官;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等。

在朱元璋時代,國家黃冊用來徵收田賦的土地,高達八百萬傾之多,比清朝康乾盛世的六百萬要高得多。

整個洪武時期百姓充實,府庫衍溢。蓋是時,劭農務墾辟,土無萊蕪,人敦本業,又大興屯田,故上下交足,軍民胥裕。

同時還解除了元朝時期工商業對工匠的束縛制度,解除了唐宋元三朝佃農的卑下地位和生死懲罰由主人主宰的命運,中國的工商業工匠,佃農,第一次在法律上,被確認了平等的人權,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奴隸。

明前期,經過朱元璋的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了,國力迅速增長,因其年號為「洪武」,所以史稱洪武之治。

2、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康乾之治,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盛世,同時是中國封建社會的迴光返照。

該時期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續時間長達一百三十四年,是清朝統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間,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在原有的體系框架下達到極致,改革最多,國力最強,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增長迅速,疆域遼闊。

台灣等地的史學界及教科書中,將此時期稱為康乾之治。西方傳統史學界對此有不同看法,支持的人稱這段時期為"High Qing" ,即清朝的高峰期。

不支持的人之指出此期間制度僵化,對內實行民族壓迫、對外閉關鎖國,使得這一局面無法長久。

盛世局面下隱藏著巨大危機,政治的腐敗與社會矛盾愈演愈烈,各種衰敗之象逐步顯露出來,而清廷社會統治和管理能力日漸衰微。乾隆後期各種民變相繼爆發,也標志著清朝開始走向衰落,清朝遂陷入蕭條冷落的嘉道中衰之世。

康乾盛世也是一個頗具爭議的時期,學界對「康乾盛世」是否真的存在尚存爭議,爭議的原因:一方在用傳統史學話語敘述,另一方則在用近代化全球視野敘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清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明朝

『拾』 明朝經歷了幾個朝代

明朝
1、太祖朱元璋(洪武 1368-1398)

2、惠帝朱允炆,太祖孫。(建文 1399-1402)

3、成祖朱棣,太祖第四子(永樂 1403-1424)

4、仁宗朱高熾,成祖長子。(洪熙 1425)

5、宣宗朱瞻基,仁宗長子。(宣德 1426-1435)

6、英宗朱祁鎮,宣宗長子。(正統 1436-1449; 天順 1457-1464)

7、代宗朱祁鈺,宣宗次子,英宗弟。(景泰 1450-1456)

8、憲宗朱見深,英宗長子。(成化 1465-1487)

9、孝宗朱佑樘,憲宗第三子。(弘治 1488-1505)

10、武宗朱厚照,孝宗長子。(正德 1506-1521)

11、世宗朱厚熜,憲宗第四子興王佑杬子,孝宗侄,武宗堂弟。(嘉靖 1522-1566)

12、穆宗朱載垕,世宗第三子。 (隆慶 1567-1572)

13、神宗朱翊鈞,穆宗第三子。(萬曆 1573-1620)

14、光宗朱常洛,神宗長子。(泰昌 1620)

15、熹宗朱由校,光宗長子。(天啟 1621-1627)

16、思宗朱由檢,光宗第五子,熹宗弟。(崇禎 1628-1644)

閱讀全文

與明朝朝代年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