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選舉法規定,享有選舉權的基本條件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四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簡單概括為:具有中國國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年滿18周歲;依法享有政治權利。除此以外,公民不因諸如民族、種族、性別、財產狀況、居住期限、教育程度等任何外在因素的差別,而使享有選舉權的資格受到限制或剝奪。
(1)選舉權的年限擴展閱讀
選舉權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之一,選舉權不是憲法「認可」的權利,而是人民通過憲法「創造」的權利,是與人民主權聯系最密切的權利,其權利屬性表現為它具有可放棄性、利益性、意志性,其選舉權的原則:
1、現行選舉法規定:「全國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一律採用無記名投票的方法。選民如果是文盲或者因殘疾不能寫選票的,可以委託他信任的人代寫。
2、選舉權的普遍性是就享有選舉權的主體范圍而言的,是指一國公民中能夠享有選舉權的廣泛程度。根據我國憲法和選舉法的規定,凡年滿18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除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以外,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和居住期限,都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3、選舉權的平等性是指每個選民在每次選舉中只能在一個地方享有一個投票權,不承認也不允許任何選民因民族、種族、職業、財產狀況、家庭出身、居住期限的不同而在選舉中享有特權,更不允許非法限制或者歧視任何選民對選舉權的行使。
Ⅱ 選民登記的有效期限是
每個選民一般只登記一次,經登記確認的選民資格長期有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選舉法的規定
1、城市居民和農村村民在戶口所在地登記。
2、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正式職工,以及取得選民資格證明的合同工、臨時工、家屬工、亦工亦農人員、在校學生,均向所在單位登記。
3、行政關系仍在原工作單位的退休、離休人員由所在單位進行登記;行政關系不在原單位的,在常住戶口所地登記。如本人要求在居住地參加選舉,居住地應在取得戶口所在地證明後准予登記。
4、戶口不在城市而短期在城市工作和居住人員,在常住戶口所在地登記。
(2)選舉權的年限擴展閱讀
選民登記
選民登記是對每一個選民所進行的法律上的認可。公民必須依法進行登記,經過資格審查,被編入選民名單,加以公布,才能成為選民。
選民登記由選舉委員會主持,按選區進行。每次選舉前對上次選民登記以後新滿18周歲的、被剝奪政治權利期滿後恢復政治權利的公民,予以登記。
對選民經登記後遷出原選區的,列入新遷入選區的選民名單。對死亡和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予以除名。經登記確認的選民資格長期有效。
Ⅲ 在中國居住滿一定期限的外國人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嗎
只有中國國籍才有選舉和被選舉權
Ⅳ 受過處分的黨員多長時間有被選舉權
你好,
黨組織對黨員的處分有五種,1、警告; 2、嚴重警告; 3、記過; 4、留黨察看;5、開除黨籍。受1、2、3、項處分的黨員,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受留黨察看一年或兩年處分的黨員,要等處分期限過去後,才能有被選舉權。受開除黨籍的黨員沒有被選舉權。
祝你順利,對回答滿意,請採納。
Ⅳ 被判了有期徒刑幾年的,未剝奪政治權利的,在服刑期間,是否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被判了有期徒刑幾年的,未剝奪政治權利的,在服刑期間,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拘留未判刑,沒有剝奪政治權利期間,是擁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有期徒刑4年,剝奪政治權利1年,則剝奪政治權利的年限為1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五十四條剝奪政治權利是剝奪下列權利:
(一)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二)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三)擔任國家機關職務的權利;
(四)擔任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領導職務的權利。
(5)選舉權的年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五十六條對於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應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對於故意殺人、強奸、放火、爆炸、投毒、搶劫等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獨立適用剝奪政治權利的,依照本法分則的規定。
第五十七條對於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應當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在死刑緩期執行減為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的時候,應當把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改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Ⅵ 美國選舉制度和中國選舉制度有什麼不同
1.選舉權與被選舉權規定上的差異
選舉權是公民最重要的政治權利,是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當家作主的重要標志之一。中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和居住年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由此可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所享有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條件較為寬松,完全不受諸如財產、性別、職業、受教育水平等條件的限制,每個公民都享有同等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美國《憲法》及相關選舉制度對選舉人和被選舉人的資格有不同的規定:(1)選民:出生在美國、年滿18周歲的美國公民,達到所在州的居住要求;(2)參議院議員:年滿20周歲的美國公民,至少在美國生活九年,是選舉所在州的居民;(3)眾議院議員:年滿25周歲的美國公民,至少在美國生活九年,是選舉所在州的居民;(4)總統:美國本土出生的公民,年滿35周歲,在美國居住年滿14周年。 因此,在美國18歲的公民並不是獲得選舉權的充要條件,還需要受到各州及地方具體選舉法的限制,例如對選民的居住期限、登記狀況甚至居住區域的特殊規定等。
2.選舉機構的差異
選舉機構,即辦理國家代表機關代表或其他國家公職人員選舉事務機構的通稱。中、美選舉機構的最大差別之處在於選舉機構的常設性和非常設性。 中國目前各級各類的選舉機構都是非常設性的或暫時代行職權的組織。如果從層次上劃分的話,可以分為中央選舉機構、地方選舉機構和基層選舉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選舉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持的。由於法律規定選舉委員會只是主持選舉的組織,因此,一般而言,選舉工作結束後,選舉委員會即 告撤銷。
美國的中央選舉主持機關是聯邦選舉委員會,屬於常設、獨立性的機構(即獨立於立法、司法、行政的專門機構)。委員在任職期間內不得擔任聯邦政府的官員或職員,不得從事任何其他的工作或事業。聯邦管理委員會有很大的職權,可以制定投票及政黨活動的有關規則,獨立向國會提出預算,具備調查、司法起訴的權力。
3.選舉經費來源的差異
選舉經費是選舉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物質 保障,也是保障選舉質量的物質基礎。中、美選舉制度對選舉經費的規定最明顯的區別在於經費的來源是公費還是自籌上。 按照現行選舉法第八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代表大會的選舉經費,由國庫開支。」選舉法第八條的規定,為選民充分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 權提供了必要的物質保障。美國的選舉費來源則較為廣泛。美國候選人競選經費主要來源於:候選人本人及其家族、政黨資助、政府補助、政治行動委員會捐助、公民個人捐款。此外,選舉經費還可以通過捐助音樂會、籌款聚餐會、發表電視講話等多種途徑獲得。美國選舉經費的來源強調的是自治原則,個人競選中自籌經費是最為強調的,相對而言政黨的籌措、政府的捐助處 於次要的地位。
4.選舉過程的差異 中、美選舉制度對選舉程序的規定大體都包含選區劃分、選民登記、候選人提名、投票、計票和選舉結果確認等環節。雖然兩國就每一步驟的細節規定不完全一致,差別不僅體現在技術層面上,也體現在選舉過程的民主、公開、透明程度上。 首先,我們國家的選舉雖說是採取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結合的方式,可我國人大代表的直接選舉范圍只限制在縣、鄉兩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多層間接選舉產生的。而在美國,無論是總統選舉、國會議員選舉還是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無論是候選人提名、還是正式選舉過程中,公民直選都占據了重要位置,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
5.選舉規則的差異
選舉規則影響著選票計算的方式,也就是說不同的選舉規則決定著候選者當選條件的不同。中、美選舉規則就存在相當的差異。在一般選舉中,我國採用以過半數票獲勝的絕對多數制。
美國的國會議員由各州選民直接選舉產 生,採取多數選舉制度,美國人稱作「相對多數制」,即在應選名額只有一名的情況下,得票最高的候選人當選,得票數不要求超過有效選票 的半數,也被稱作「領先者當選」制度。
Ⅶ 26歲的美國留學生有選舉權嗎
只有具有本國國籍的公民才擁有選舉權,留學生不屬於該國的法定公民,沒有選舉權。
Ⅷ 中國選舉制度與美國選舉制度的區別
中美選舉制度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選舉權與被選舉權規定上的差異
選舉權是公民最重要的政治權利,是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當家作主的重要標志之一。中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和居住年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由此可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所享有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條件較為寬松,完全不受諸如財產、性別、職業、受教育水平等條件的限制,每個公民都享有同等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美國《憲法》及相關選舉制度對選舉人和被選舉人的資格有不同的規定:(1)選民:出生在美國、年滿18周歲的美國公民,達到所在州的居住要求;(2)參議院議員:年滿20周歲的美國公民,至少在美國生活九年,是選舉所在州的居民;(3)眾議院議員:年滿25周歲的美國公民,至少在美國生活九年,是選舉所在州的居民;(4)總統:美國本土出生的公民,年滿35周歲,在美國居住年滿14周年。 因此,在美國18歲的公民並不是獲得選舉權的充要條件,還需要受到各州及地方具體選舉法的限制,例如對選民的居住期限、登記狀況甚至居住區域的特殊規定等。
2.選舉機構的差異
選舉機構,即辦理國家代表機關代表或其他國家公職人員選舉事務機構的通稱。中、美選舉機構的最大差別之處在於選舉機構的常設性和非常設性。 中國目前各級各類的選舉機構都是非常設性的或暫時代行職權的組織。如果從層次上劃分的話,可以分為中央選舉機構、地方選舉機構和基層選舉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選舉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持的。由於法律規定選舉委員會只是主持選舉的組織,因此,一般而言,選舉工作結束後,選舉委員會即 告撤銷。
美國的中央選舉主持機關是聯邦選舉委員會,屬於常設、獨立性的機構(即獨立於立法、司法、行政的專門機構)。委員在任職期間內不得擔任聯邦政府的官員或職員,不得從事任何其他的工作或事業。聯邦管理委員會有很大的職權,可以制定投票及政黨活動的有關規則,獨立向國會提出預算,具備調查、司法起訴的權力。
3.選舉經費來源的差異
選舉經費是選舉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物質 保障,也是保障選舉質量的物質基礎。中、美選舉制度對選舉經費的規定最明顯的區別在於經費的來源是公費還是自籌上。 按照現行選舉法第八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代表大會的選舉經費,由國庫開支。」選舉法第八條的規定,為選民充分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 權提供了必要的物質保障。美國的選舉費來源則較為廣泛。美國候選人競選經費主要來源於:候選人本人及其家族、政黨資助、政府補助、政治行動委員會捐助、公民個人捐款。此外,選舉經費還可以通過捐助音樂會、籌款聚餐會、發表電視講話等多種途徑獲得。美國選舉經費的來源強調的是自治原則,個人競選中自籌經費是最為強調的,相對而言政黨的籌措、政府的捐助處 於次要的地位。
4.選舉過程的差異 中、美選舉制度對選舉程序的規定大體都包含選區劃分、選民登記、候選人提名、投票、計票和選舉結果確認等環節。雖然兩國就每一步驟的細節規定不完全一致,差別不僅體現在技術層面上,也體現在選舉過程的民主、公開、透明程度上。 首先,我們國家的選舉雖說是採取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結合的方式,可我國人大代表的直接選舉范圍只限制在縣、鄉兩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多層間接選舉產生的。而在美國,無論是總統選舉、國會議員選舉還是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無論是候選人提名、還是正式選舉過程中,公民直選都占據了重要位置,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
5.選舉規則的差異
選舉規則影響著選票計算的方式,也就是說不同的選舉規則決定著候選者當選條件的不同。中、美選舉規則就存在相當的差異。在一般選舉中,我國採用以過半數票獲勝的絕對多數制。
美國的國會議員由各州選民直接選舉產 生,採取多數選舉制度,美國人稱作「相對多數制」,即在應選名額只有一名的情況下,得票最高的候選人當選,得票數不要求超過有效選票 的半數,也被稱作「領先者當選」制度。
Ⅸ 根據我國憲法規定公民享有選舉權的基本條件是
群主群主呀,必須。你是學布衣,農民著想的人才能選得上。不要靠拿錢來打發人,選取上的就沒用的。
Ⅹ 劉某因挪用公款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附加剝脫政治權利1年,劉某不具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時間為多長
都是4年,但二樓的解釋不對。
一、如果是判決「剝奪政治權利」的刑罰,刑期由主刑期滿後起算。因此,本題的被剝奪政治權利的刑期為3+1=4。這點沒有異議。
二、二樓所說的「《刑法》規定徒刑的刑期適用時間內,剝奪政治權利當然適用」錯誤。這分兩種情況:
(一)如果是只判了主刑,沒有判剝奪政治權利的附加刑,罪犯在服刑期間「享有政治權利。准予其行使選舉權,但其它政治權利的行使受到限制。」
(二)如果是判了剝奪政治權利,則罪犯在服刑期間不享有政治權利,而剝奪政治權利的起算由主刑期滿後開始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