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海洋法公約島嶼歸屬期限50年

海洋法公約島嶼歸屬期限50年

發布時間:2021-11-06 22:24:10

❶ 關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很很很很急]

目 錄
第Ⅰ部分 用語和范圍
第Ⅱ部分 領海和毗連區
第Ⅲ部分 用於國際航行的海
第Ⅳ部分 群島國
第Ⅴ部分 專屬經濟區
第Ⅵ部分 大陸架
第Ⅶ部分 公海
第Ⅷ部分 島嶼制度
第Ⅸ部分 閉海或半閉海
第Ⅹ部分 內陸國出入海洋的權利和過境自由
第Ⅺ部分 「區域」
第Ⅻ部分 海洋環境的保護和保全
第XⅢ部分 海洋科學研究
第XIV部分 海洋技術的發展和轉讓
第XV部分 爭端的解決
第XVI部分 一般規定
第XVII部分 最後條款
附件Ⅰ 高度回遊魚類(略)
附件Ⅱ 大陸架界限委員會
附件Ⅲ 探礦、勘探和開發的基本條件
附件Ⅳ 企業部章程
附件Ⅴ 調解
附件Ⅵ 國際海洋法法庭規約
附件Ⅶ 仲裁
附件Ⅷ 特別仲裁
附件Ⅸ 國際組織的參加

❷ 國際上如何確定島嶼主權歸屬

島嶼歸屬原則是最早發現、最早經營、最早管轄。

❸ 海洋法公約中關於毗鄰區的規定

1958年日內瓦領海和毗連區公約
(簽訂日期1958年4月29日生效日期1965年9月10日)
簡介
本公約於1958年2月24日至4月27日在日內瓦召開的第一次聯合國海洋會議上通過,1965年9月10日生效。參加本公約的國家共有四十多個。
本公約各締約國,
茲協議如下:
第Ⅰ部分領海
第Ⅰ節總則
第1條
1.國家主權擴展於其陸地領土及其內水以外鄰接其海岸的一帶海域,稱為領海。
2.此項主權根據本公約的各項規則和國際法的其他規則行使。
第2條沿海國的主權擴展於領海的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
第Ⅱ節領海界限
第3條除本公約另有規定外,測算領海寬度的正常基線是沿海國官方承認的大比例尺海圖所標明的沿岸低潮線。
第4條
1.在海岸線極為曲折的地方,或者如果緊接海岸有一系列島嶼,則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的劃定可採用連接各適當點的直線基線法。
2.此種基線的劃定不應在任何明顯的程度上偏離海岸的一般方向,而且基線內的海域必須充分接近陸地領土,使其受內水制度的支配。
3.除非在低潮高地上築有永久高於海平面的燈塔或類似設施,直線基線的劃定不應以低潮高地為起訖點。
4.在依據本條第1款可以採用直線基線法之處確定特定基線時,對於有關地區所特有的、並經長期慣例清楚地證明為真實而重要的經濟利益,可予以考慮。
5.一國不得採用直線基線法而致使另一國領海同公海隔斷。
6.沿海國必須在海圖上明確地標出直線基線,並將該海圖適當予以公布。
第5條
1.領海基線向陸一側的水域構成國家內水的一部分。
2.如果根據第4條確定直線基線的效果使原來被認為是領海或公海的一部分的水域被包圍成為內水,則在此種水域內應存在本公約第14條至第23條所規定的無害通過權。
第6條領海的外部界限是一條其每一點同基線上最近點的距離等於領海寬度的線。....

❹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了哪些內容

一個國家在行使其領海主要時,要受到習慣國際法規則的限制,即外國船舶享有無公害通過一國領海的自由。《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所有國家,不論為沿海國或內陸國,其船舶均享有無害通過領海的權利。」這就是所謂的「無害通過權」。外國船舶在一個國家領海享有「無害通過權」,必須達到以下條件:(1)通過領海必須是無害的,即不損害沿岸國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也不違反國際法規則。(2)在通過一國領海時,應當遵守沿岸國的有關法令。(3)除了意外情況,通過領海必須是繼續不停地迅速航行,中途不能隨意停下來。需要注意的是,無害通過權一般只適用於商船,軍艦的海上航行活動是否享有這項權利,目前還存在一定的分歧。

❺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小島嶼所屬國擁有的資源管轄許可權是方圓多少海里

12海里的領海權屬於島嶼主權國家,如果不到12海里的話按中間線劃分,謝謝。

❻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是否具有溯及力

自2013年1月22日菲律賓對中國就南海爭端提起《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簡稱《公約》)下的強制仲裁程序後,仲裁法庭在6月25日正式完成組建,並於8月27日發布了第一號程序令,確定了書面程序的初始時間表和適用仲裁的程序規則,確定2014年3月30日為菲律賓提交書面陳述的日期。仲裁庭將在徵求當事雙方意見後,適時決定後續仲裁程序,包括其他書面陳述和開庭審理的必要性以及時間表。{1}在程序規則和時間表通過之前,中國於2013年8月1日向常設仲裁法院遞交照會重申「不接受菲律賓提起的仲裁」的立場,同時也闡明中國未參與仲裁程序。
雖然中國已經明確表明了不接受仲裁的立場,但卻從未聲明將放棄行使國際法賦予的相關權利,中國可通過其他合法的途徑不斷發表並論證仲裁庭不具有管轄權的主張。目前,國內有許多研究已從不同角度論證了這一主張,例如從南海斷續線的性質、島礁主權的歸屬、強製程序的保留以及提起此程序的前置條件等方面展開。但這些論證大多是針對菲律賓訴求的實質內容進行的,較缺乏對菲律賓《關於西菲律賓海的通知和主張聲明》(簡稱《聲明》)中13條訴求的逐一剖析,忽略了對其中部分訴求的分析以及說明菲律賓真實訴求與書面訴求的關聯,如此不免讓人憂慮:仲裁庭是否會產生錯覺,認為中國既然對菲律賓的部分訴求強烈表示反對,那麼對未反對的部分是否在表示默認;或單從表面認為中國拒絕仲裁的理由與菲律賓在《聲明》中所提的訴求缺乏關聯,因而判定其對本案部分或全部具有管轄權。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逐一研究這13項訴求,並揭示其實質內容,以便作出具有針對性的應對。
一、菲律賓針對中國南海傳統斷續線的訴求
菲律賓在《聲明》中的第1項至第3項要求如下:(1)宣告中國應如菲律賓一樣,在南海依據《公約》進行權利主張,由《公約》第二部分的領海與毗連區、第五部分的專屬經濟區和第六部分的大陸架組成;(2)宣布中國依據所謂「九段線」的海洋主張與《公約》相矛盾因而無效;(3)要求中國修改國內立法使之與《公約》保持一致。{2}
第1項訴求的陳述,實際上是在為其第2項、第3項訴求作鋪墊,但菲律賓卻故意將它們拆分開,請求仲裁庭同時作出三個裁決。但仲裁庭不可能割裂第1項與第2項、第3項的聯系而單獨裁決:若將第1項訴求看作完全獨立,那麼其將喪失存在意義。根據《公約》第288條第1款的規定,仲裁庭進行管轄的一個重要前提即是向其提出的必須是「有關本公約的解釋或適用的任何爭端」,一方面需要與「本公約的解釋或適用有關」,另一方面需要是「爭端」。按照國際法院的觀點,「爭端」是兩個國家之間「有關法律或事實點的爭執,法律觀點或利益的沖突」,「它必須顯示出一方斷然地反對另一方的主張」。{3}若獨立觀察第1項訴求,菲律賓所批駁的並非是中國的實際主張,其並非是一個「爭端」,從根本上不滿足法庭的受理條件。同時,第2項訴求主張南海傳統斷續線無效將否定中國在南海劃界和島礁主權的主張。而第3項訴求要求中國修改國內立法,這項訴求在本質上仍是反對中國在南海海域的島礁主權與海域劃界主張的法律化,因為根據199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簡稱《領海及毗連區法》)第2條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陸地領土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及其沿海島嶼、台灣及其包括釣魚島在內的附屬各島、澎湖列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其他一切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島嶼。
因此,上述三項訴求在實質上可合並為「要求法庭宣布中國基於『九段線』在南海提出的訴求是與《公約》相矛盾並無效」一項訴求。中國劃定南海傳統斷續線的時間遠比《公約》的制定時間要早,國民政府1947年出版的《南海諸島位置圖》,從北到南標注了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並從北部灣中越陸地邊界向海至台灣省東部,標繪了一組共計11條斷續的線段。1948年2月,商務印書館公開印行的《中華民國行政區域圖》中亦繪有這組線段。{4}因此,仲裁庭對此訴求不具有管轄權,理由如下。
第一,中國南海傳統斷續線的性質不僅涉及復雜的海域劃界問題,而且涉及島礁等領土主權問題。2006年8月25日,中國發表聲明,對於《公約》第298條第1款(a)、(b)、(c)項所述的任何爭端,不接受《公約》第十五部分第二節的任何爭端解決程序。其中(a)項主要涉及的是海洋劃界爭端,並根據(a)項第(1)目的規定,「任何爭端如果必然涉及同時審議與大陸或島嶼陸地領土的主權或其他權利有關的任何尚未解決的爭端,則不應提交這一程序」,此處「這一程序」指的是強制調解程序,但由此可推論,若這類爭端不是可以強制調解的事項,則當然更不可能是強制仲裁的事項,與陸地領土歸屬有關的爭端同樣屬於第298條可聲明保留的范圍之內(若以下再次出現有關海洋劃界爭端或陸地領土歸屬爭端的事項,則均因為屬於此處中國已作出聲明保留的范圍之內而不適用《公約》的強製程序,下文不再重述)。
第二,根據對中國劃定南海傳統斷續線歷史的追溯,《公約》在國際法上對其不具有溯及力。
第三,《公約》中不存在任何認定島礁等領土歸屬的規定,並且現代海洋法分割海域的基本原則是「以陸定海」,海洋管轄權是以領土主權為基礎並從其中派生出來的,{5}不能通過《公約》解決領土爭端。中國南海傳統斷續線法律地位的爭端不屬於有關《公約》解釋或適用的爭端,仲裁庭從根本上對此訴求沒有管轄權。
二、菲律賓針對南海中中國部分島礁的訴求
菲律賓在《聲明》中的第4項至第9項訴求如下:(4)宣告美濟礁、西門礁為水下地物,構成菲律賓大陸架的一部分,中國佔領它們並在其上建造工程的行為侵犯了菲律賓的主權權利;(5)要求中國結束對美濟礁和西門礁的佔領;(6)宣布南熏礁與渚碧礁為在高潮時不露出水面的水下地物,不構成《公約》中的島嶼,也不位於中國大陸架上,中國對其佔領和建設行為非法;(7)要求中國結束對南熏礁與渚碧礁的佔領;(8)宣告黃岩島、赤瓜礁、華陽礁和永曙礁是高潮時在水面下,只有極小突出部分在水面上的水下地物,它們是《公約》第121條第3款項下的岩礁,因此只能擁有不超過12海里的領海,而中國非法主張了超過12海里的海洋區域;(9)要求中國停止阻止菲律賓船隻以可持續方式在黃岩島和赤瓜礁附近水域捕獲生物資源的行為,並停止在黃岩島、赤瓜礁及其附近水域行使其他不符合《公約》的行為。
非常明確,這六項訴求中的第4項和第5項是完整的一項訴求,第6項和第7項是完整的一項訴求,第8項和第9項是完整的一項訴求,而第4項、第5項、第6項、第7項實際上又可進行合並。暫且不論這幾個訴求是否屬於「有關本公約的解釋或適用的爭端」尚存在疑問,僅根據《公約》第298條,仲裁庭對這些訴求均不具有管轄權。
第一,關於第4項至第7項訴求,首先,單從表面上看,菲律賓在其中是請求法庭裁定美濟礁等島礁的法律地位,這似乎與海洋劃界爭端無關,但實際上其是在利用偷換概念的手法以掩飾爭端的真實性質。雖然根據《公約》第121條第2款、第3款,「島嶼的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應按照本公約適用於其他陸地領土的規定加以確定;不能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的經濟生活的岩礁,不應有專屬經濟區或大陸」,《公約》僅賦予了島嶼和岩礁以獨立的法律地位,但不能忽視其他礁石在海洋劃界時所起到的作用。《公約》第6條規定:「在位於環礁上的島嶼或有岸礁環列的島嶼的情形下,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是沿海國官方承認的海圖上以適當標記顯示的礁石的向海低潮線」;第47條第1款和第7款規定:「群島國可劃定連接群島最外緣各島和各干礁的最外緣各點的直線群島基線……水域面積和包括環礁在內的陸地面積的比例應在一比一至九比一之間;為計算第1款規定的水域與陸地的比例的目的,陸地面積可包括位於島嶼和環礁的岸礁以內的水域,其中包括位於陡側海台周圍的一系列灰岩島和干礁所包圍或幾乎包圍的海台的那一部分。」由此非常明確,當「環礁、岸礁、礁石、干礁」等與島嶼密切結合時,在海域劃界上將發揮重要作用。而根據《領海及毗連區法》第2條等規定可知,中國的法律立場是南海四群島屬於中國,而不是此處訴求中單純的「低潮低地」和「低潮高地」的歸屬問題。因此,菲律賓此處訴求是故意在利用表述上的技巧割裂完整的事實,不僅在事實上缺乏根據,而且在實質上是關於南海四群島中具有不同法律地位的島礁在海域劃界中的作用問題,屬於海洋劃界爭端。
其次,菲律賓在第4項至第7項訴求中認為中國在相關礁石上的占據和建築行為是非法的,並要求結束這些活動。但根據中國在南海的主張,即包括南沙群島中所有島礁,在這其中有許多島嶼完全符合《公約》第121條第1項的規定,即可以享有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例如太平島,而上述四個島礁距離其均不足200海里。根據《公約》第56條第1款(b)項、第60條第1款和第80條的規定,一國有權在其專屬經濟區內或大陸架上建造和使用人工島嶼、設施和結構,這是《公約》賦予中國的專屬權利,中國在四個島礁上的占據和建築行為完全合法。菲律賓若要質疑中國這項權利的合法性,那麼在實質上相當於質疑中國享有專屬經濟區或大陸架的界限,或是對能夠享有相關海域的島礁的主權歸屬進行質疑,這些仍然是領土主權爭端和海洋劃界爭端,仲裁庭不具有管轄權。
第二,關於第8項和第9項訴求,首先,第8項訴求不僅正如上述第1點理由所分析的那樣,因為涉及到海洋劃界問題而應被排除強制管轄,即使在海洋劃界的司法案例中,一個海上地形特徵是島嶼還是岩礁的問題都是被當作對海洋劃界的影響來對待的。{6}同時,這項訴求在事實上也缺乏根據,和第1項訴求一樣,不構成「爭端」。{7}關於第9項訴求,假設中國真的作出過「禁止」行為,是否就必然能夠證明中國對黃岩島和赤瓜礁主張了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事實並非如此,例如,中國對南海中所有島礁享有主權,即使對赤瓜礁僅主張了領海,但其領海之外的海域也並非定然是公海,可能是另一個中國島礁的領海或專屬經濟區,比如太平島。根據《公約》第56條第1款的規定,沿海國對其專屬經濟區中的生物資源享有主權權利,禁止他國在其中進行開發是一種行使管轄權的具體表現。若對這種權力進行質疑,那麼實質上是在反對中國對這些島礁享有的主權或海洋劃界,這也是中國和菲律賓產生爭端的真正原因。其次,根據《公約》第297條第3款(a)項的規定:「……沿海國並無義務同意將任何有關其對專屬經濟區內生物資源的主權權利或此項權利的行使的爭端,包括關於其對決定可捕量、其捕撈能力、分配剩餘量給其他國家、其關於養護和管理這種資源的法律和規章中所制訂的條款和條件的斟酌決定權的爭端,提交這種解決程序」。鑒於該款中包含「任何」這一短語,第297條第3款中所列的並非是完全列舉。{8}而第9項訴求是關於中國對本國專屬經濟區內生物資源行使主權權利的爭端,這種爭端不僅在《公約》第297條第3款中屬於強製程序的限制性規定,即若非在沿海國同意的情況下,任何國家無權單方將其提交《公約》強製程序。同時,此爭端亦屬於第298條第1款(b)項中「根據第297條第2款和第3款不屬法院或法庭管轄的關於行使主權權利或管轄權的法律執行活動的爭端」,中國對此已作出保留。

❼ 《海洋法公約》關於毗鄰的規定,是指從領海基線算起不超過多少海里

24海里.中華人民共和國毗連區的外部界限為一條其每一點與領海基線的最近點距離等於二十四海里的線.
領海基線
量算領海的寬度要有一條起點線.這條起點線在海洋法中被稱為「領海基線」.
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一般有3種確定沿海國領海基線的方法:一種是正常基線法,一種是直線基線法,還有一種是混合基線法.正常基線是指沿海國官方承認的大比例尺海圖所標明的沿岸低潮線.直線基線是指在海岸線極為曲折,或者近岸海域中有一系列島嶼情況下,可在海岸或近岸島嶼上選擇一些適當點,採用連接各適當點的辦法,形成直線基線.混合基線則是交替採用正常基線和直線基線來確定本國的領海基線.
我國漫長的海岸線曲折復雜,近岸又有一系列島嶼.這種自然地理條件適於採用直線基線法.這在我國1958年的領海聲明中和1992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中都有明確表述,即:「中國大陸及其沿海島嶼的領海以連接大陸岸上和沿海岸外緣島嶼上各基點之間的各直線為基線.」從這條基線垂直向海外延伸12海里,這一段海域就是我國的領海.中國的領海面積約為37萬平方公里.
領海是沿海國家領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陸和內水以外的一定寬度的帶狀水域.我國的領海寬度是12海里(1海里=1.852公里).這早在1958年我國政府關於領海的聲明中,就有明確的規定.1992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又一次明確了我國的領海寬度是12海里.
毗連區,顧名思義是連接領海的一部分海域.它的出現可追溯到200多年之前,但作為一項公認的國際法制度載入國際公約只是近幾十年的事.1958年的《聯合國領海及毗連區公約》中規定:「沿海國的毗連區不得延伸到從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起12海里以外.」在1982年產生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關於毗連區的范圍有所擴大,即「毗連區從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量起,不得超過24海里」.我國在1992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中,才真正建立起我國的毗連區制度,規定了我國的毗連區是在領海之外、鄰接領海寬度為12海里的一帶海域.在該海域內,為防止和懲處在我國陸地領土、內水或者領海內違反有關安全、海關、財政、衛生或者入出境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我國有權行使管制權.
1982年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把專屬經濟區作為一項海洋法律制度正式確定下來,規定沿海國家可以建立寬度不超過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在專屬經濟區內,沿海國家享有以勘探和開發、養護和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和海床及底土的自然資源(包括生物或非生物資源)為目的的主權權利以及關於在該區域內從事經濟性開發和勘探,如利用海水、海流和風力

❽ 國際海洋法公約下太平島是島嶼還是岩礁

太平島是島嶼。位於南海南沙群島北部中央鄭和群礁西北角的一個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居南海西側航道的東邊,面積0.43平方公里,目前由中國台灣當局實際控制,由高雄市代為管轄,與東北部的高雄港相距約1600公里。

❾ 《國際海洋法公約》內容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聯合國第三次海洋法會議通過。1982年12月10日訂於牙買加蒙特哥灣。聯合國第三次海洋法會議從1973~1982年共舉行11次會議。
《公約》於1994年11月16日生效。簽署《公約》的國家和地區有158個,到1993年12月31日止,已有60個國家批准或加入《公約》。中國於1982年12月10日簽署了《公約》,但尚未批准《公約》。
《公約》共分為17個部分,計320條,9個附件。第一部分是《公約》的用語和范圍,第二部分是領海和毗連區,第三部分是用於國際航行的海峽,第四部分是群島國,第五部分是專屬經濟區,第六部分是大陸架,第七部分是公海,第八部分是島嶼制度,第九部分是閉海或半閉海,第十部分是內陸國出入海洋的權利和過境自由,第十一部分是國家管轄范圍以外的海床和海底及其底土區域,第十二部分是海洋環境的保護和保全,第十三部分是海洋科學研究,第十四部分是海洋技術的發展和轉讓,第十五部分是爭端的解決,第十六部分是一般規定,第十七部分是最後條款。附件一是高度洄遊魚類,附件二是大陸架界限委員會,附件三是探礦、勘探和開發的基本原則,附件四是企業部章程,附件五是調解,附件六是國際海洋法法庭規約,附件七是仲裁,附件八是特別仲裁,附件九是國際組織的參加。
《公約》編纂國際海洋法的習慣規則,規定了12海里領海寬度,肯定了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制度,確定了沿海國對大陸架的自然資源的主權權利。《公約》明確宣布,國家管轄范圍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區域及其底土以及該區域的資源為人類的共同繼承財產,其勘探和開發應為全人類的利益而進行。

❿ 國家不能將公海據為己有,那麼有人在公海發現新島嶼,島嶼歸屬權是怎麼確定的

有人在公海發現新島嶼,島嶼歸屬權是由國際方面進行處理。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八十九條對公海主權主張的無效:「任何國家不得有效地聲稱將公海的任何部分置於其主權之下。」

任何國家不得將公海的任何部分據為己有,不得對公海本身行使管轄權。所以一旦海床發生變化,產生新島嶼,由國際方面進行處理,任何一國不得隨意佔有。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公海是「不包括在各主權國家的專屬經濟區、領海或內水、或群島國的群島水域內的全部海域」。公海供所有國家平等地共同使用。它不是任何國家領土的組成部分,因而不處於任何國家的主權之下。

(10)海洋法公約島嶼歸屬期限50年擴展閱讀:

各國均享有在公海進行科學研究的自由。研究活動應遵守《海洋法公約》或其他國際法的規則,顧及其他國家的利益。

這些自由應由所有國家行使,但須適當顧及其他國家行使公海自由的利益,並適當顧及本公約所規定的同「區域」內活動有關的權利。必須遵守以下規則:

(一)公海應只用於和平目的

(二)一國行使公海自由不得侵害別國的權利和利益

(三)公海自由的行使不得違反海洋法公約和公認的國際法原則及有關規則。

閱讀全文

與海洋法公約島嶼歸屬期限50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