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行政許可法公示期限

行政許可法公示期限

發布時間:2021-11-06 06:32:15

『壹』 什麼是行政機關公示有關行政許可規定義務

《行政許可法》第七章法律責任中規定的就是責任形式。第七十一條 違反本法第十七條規定設定的行政許可,有關機關應當責令設定該行政許可的機關改正,或者依法予以撤銷。第七十二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一)對符合法定條件的行政許可申請不予受理的;(二)不在辦公場所公示依法應當公示的材料的;(三)在受理、審查、決定行政許可過程中,未向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履行法定告知義務的;(四)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不齊全、不符合法定形式,不一次告知申請人必須補正的全部內容的;(五)未依法說明不受理行政許可申請或者不予行政許可的理由的;(六)依法應當舉行聽證而不舉行聽證的。第七十三條 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辦理行政許可、實施監督檢查,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財物或者謀取其他利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第七十四條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人准予行政許可或者超越法定職權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二)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人不予行政許可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內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三)依法應當根據招標、拍賣結果或者考試成績擇優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未經招標、拍賣或者考試,或者不根據招標、拍賣結果或者考試成績擇優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第七十五條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擅自收費或者不按照法定項目和標准收費的,由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退還非法收取的費用;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截留、挪用、私分或者變相私分實施行政許可依法收取的費用的,予以追繳;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七十六條 行政機關違法實施行政許可,給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依照國家賠償法的規定給予賠償。第七十七條 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監督職責或者監督不力,造成嚴重後果的,由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七十八條 行政許可申請人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申請行政許可的,行政機關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許可,並給予警告;行政許可申請屬於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事項的,申請人在一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該行政許可。第七十九條 被許可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取得的行政許可屬於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事項的,申請人在三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該行政許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八十條 被許可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塗改、倒賣、出租、出借行政許可證件,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行政許可的;(二)超越行政許可范圍進行活動的;(三)向負責監督檢查的行政機關隱瞞有關情況、提供虛假材料或者拒絕提供反映其活動情況的真實材料的;(四)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違法行為。第八十一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未經行政許可,擅自從事依法應當取得行政許可的活動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採取措施予以制止,並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貳』 行政機關有關行政許可的規定應當公布;未經公布的,特殊情況下可以作為實施行政許可的依據.這個說法是否正

綜述:這種說法是不對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五條設定和實施行政許可,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實施行政許可的依據。行政許可的實施和結果,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外,應當公開。

行政許可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為了規范行政許可的設定和實施,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根據憲法,制定本法。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於2003年8月27日通過,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2019年4月2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叄』 行政許可法第40條有什麼作用

第四十條 行政機關作出的准予行政許可決定,應當予以公開,公眾有權查閱。行政許可決定公開,即是將行政許可的結果予以公開。將行政許可的結果公開是行政公開的重要內容,對於保障被許可人、利害關系人和公眾的知情權、加強對行政機關的監督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對於利害關系人來說,行政許可決定會對其利益產生影響,盡管行政許可法規定了利害關系人有陳述、申辯及聽證的權利,但行政許可決定的作出是否採納了利害關系人提出的證據和意見,是否考慮了對利害關系人利益的保護,利害關系人都需要通過行政許可決定進行了解,然後才能決定是否採取對自身權益的相關保護措施。第二,在有數量限制的行政許可中,並不是所有申請人最終都能得到行政機關的許可,對於未獲得許可的申請人來說,在有關的行政許可決定作出後,他們所關心的是行政機關是否依法採用了公平的程序,保障申請人有平等競爭的機會,獲得許可的被申請人的條件是否符合行政機關事先公布的條件,行政機關的決定對自己是否存在不公正。通過行政許可決定,如果其他申請人發現行政機關的行為違法,作出的行政許可決定不公正,可以採取相應的救濟措施。第三,對於公眾來說,行政決定公開,使其可以了解自己需要的信息。如,在工商部門查詢企業法人的登記,可以了解有關企業的情況,從而使個人和企業在與注冊登記的企業進行民事活動的過程中,降低商業風險,避免損失的發生。又如,對於經檢驗、檢測、檢疫合格的產品的結果予以公開,可以使公眾根據這些結果選擇商品,保護使用者、消費者的權益。第四,將行政決定予以公開,使被許可人、利害關系人以及社會公眾可以從決定中了解行政許可的決定過程和理由,從而增加公眾對行政機關的監督的作用。目前,一些行政機關已經規定公眾查詢有關行政許可決定的資料的辦法,為公眾提供服務。如國家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制定的企業登記檔案資料的查詢辦法規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照管理許可權辦理企業登記檔案資料查詢。企業登記檔案資料的查詢,按照提供途徑,可以分為機讀檔案資料查詢和書式檔案資料查詢。機讀檔案資料的查詢內容包括:(一)企業登記事項:名稱、住所、經營場所、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經濟性質或企業類別、注冊資金或注冊資本、經營范圍、經營方式、主管部門、出資人、經營期限、注冊號、核准登記注冊日期等。(二)企業登記報批文件:部門批准文件、章程、驗資證明、住所證明、法人資格證明或自然人身份證明、法定代表人任職文件和身份證明、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三)企業變更事項:核准設立子公司或分支機構日期、變更有關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經濟性質或企業類別、注冊資金或注冊資本、經營范圍、經營方式等事項和各種登記文件及核准變更日期。(四)企業注銷(吊銷)事項:法院破產裁定、企業決議或決定、行政機關責令關閉的文件、清算組織及清算報告、核准注銷(吊銷)日期。(五)監督檢查事項。企業被處罰記錄及日期、年度檢驗情況(企業經營情況、財務狀況、開戶銀行及帳號除外)。書式檔案資料的查詢內容包括核准登記企業的全部原始登記檔案資料。各組織、個人均可向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進行機讀檔案資料查詢。各級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紀檢監察機關,持有關公函,並出示查詢人員有效證件,可以向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進行書式檔案資料查詢。律師事務所代理訴訟活動,查詢人員出示立案證明和律師證件,可以進行書式檔案資料查詢。書式檔案資料中涉及的機密事項,須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批准方可查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內部審批文書,在辦理涉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案件時方可查閱。機讀檔案資料、書式檔案資料查詢,應查詢人的要求,可以加蓋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檔案資料查詢專用章。二、行政許可決定公開的例外根據本法第五條的規定,行政許可的實施和結果應當公開,但是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內容除外。因此,一般情況下,行政許可決定應當予以公開,供公眾查閱,但遇有下列情形,不得公開。1.國家秘密根據我國保密法的規定,國家秘密是關系國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確定,在一定時間內只限一定范圍的人員知悉的事項。國家秘密包括下列秘密事項:(一)國家事務的重大決策中的秘密事項;(二)國防建設和武裝力量活動中的秘密事項;(三)外交和外事活動中的秘密事項以及對外承擔保密義務的事項;(四)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秘密事項;(五)科學技術中的秘密事項;(六)維護國家安全活動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項;(七)其他經國家保密工作部門確定應當保守的國家秘密事項。由於國家秘密涉及國家的安全和國家利益,因此,行政許可決定涉及國家秘密的,不能予以公開。2.商業秘密關於商業秘密,目前國際上還沒有統一的定義。美國的學者認為,商業秘密是指在營業中使用的、能使該秘密的所有人在同行競爭中占據優勢的東西,它可以是一個配方、一項公式、一種模式或者是推銷產品的計劃等。我國的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本條所稱的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商業秘密通常表現為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新材料、新配方、新流程以及情報、經驗、技巧、規程、報表、名單、計劃和數據等。商業秘密必須具有經濟價值,即能夠為權利人帶來實際的或潛在的經濟利益和競爭優勢。這是商業秘密與政治秘密、個人隱私等其他秘密的最為顯著的區別。對商業秘密的保護,對權利人而言,維持了商業秘密的秘密狀態,直接目的就是謀求經濟上的利益。國家對商業秘密的保護,其目的是為了維護權利人的經濟利益和社會的經濟秩序。對於商業秘密的保護,各國主要是以合同法、侵權行為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刑法的有關規定予以保護。行政法在強調行政公開和公民知情權的原則下,也需要對行政許可相關方商業秘密的保護。3.個人隱私隱私是指公民個人生活中不願為他人公開或知悉的秘密。隱私權是自然人享有的對其個人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有領域進行支配的一種人格權。行政公開是行政機關的義務,原則上行政機關將其掌握的文件資料向公眾公開,但由於行政機關掌握大量個人隱私和商業秘密,行政公開很有可能侵犯公民的隱私權,因此,有必要在規定行政公開的同時,規定對公民隱私權的保護。例如,有的國家規定,公民隱私權具體體現為以下權利:(1)了解和取得個人記錄的權利。公民個人有權知道行政機關是否存有關於他的記錄以及記錄所記載的內容,並要求得到復製品。(2)要求修改記錄的權利。個人認為關於自己的記錄不正確、不完全或不及時的,可以請求行政機關修改。(3)同意權。除了法律規定的免除情形外,行政機關公開個人的記錄,必須取得個人的書面同意,否則不能公開。在某些情況下,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和知情權會發生沖突。一方面,公眾希望知道更多的有關行政管理的情況,並對有關信息加以利用;另一方面,每個個人又不希望自己以及與自己有關的情況被他人過分關注,以維護自己的隱私權。要協調隱私權和知情權的關系,就要將隱私權與知情權的權利范圍予以明確界定。但我國的法律目前尚未對隱私權作出明確規定。在將行政許可決定公開時,行政機關必須在權衡因公共利益而決定公開與保護個人隱私之間的關系。第一,行政機關收集的申請人的有關情況,應當是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許可決定所必須的,行政機關不得要求申請人提交與行政許可事項無關的材料。第二,行政機關將行政許可決定公開,涉及申請人的有關情況,應當經申請人同意。第三,在我國目前情況下,行政機關在行政許可決定公開的問題上,對於個人隱私、商業秘密的認定不宜過寬,尤其是對於本身具有公示的作用行政許可更是如此。如企業法人登記,其功能一是為企業賦予法人資格,允許其從事經營活動。登記的另一個很重要的功能是對企業的營業狀態予以公示,保護交易安全。如果過多將企業的有關情況認定為商業秘密,登記的公示作用就無法發揮。

『肆』 關於行政許可法的問題

表現(共28種)行政違法

15種行政執法不作為的行為

一、對依法申請的行政行為,不按照規定履行受理、審查、決定等職責的;

二、 未按照規定履行檢查、檢驗、檢測、檢疫等監督職責的;

三、對違法行為不制止、不糾正的,對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或者採取

行政強制措施的,未予處罰或者未採取行政強制措施的;

四、接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投訴、舉報後,不按照規定履行調查、

處理等職責的;

五、應當履行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人身權和財產權等法定職責,

而拒絕履行的;

六、 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賠償、補償,不予賠償或者補償的;

七、行政相對人詢問有關行政許可、行政給付條件、程序、標准等事項,

敷衍塞責、推諉、拖延或者拒絕答復的;

八、 不按照規定履行執法協調職責或者配合協調工作的;

九、 不執行或者拖延執行達成一致的執法協調意見的;

十、未按照規定開展行政處罰執法資格培訓、考試等管理工作的;

十一、未按照規定做好制定實施方案、建立配套制度等法規、規章實施准備

工作的;

十二、未按照規定對法規、規章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和定期評估的;

十三、 未按照規定製定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規范的;

十四、未按照規定建立案卷評查制度、組織開展案卷評查工作,或者無正當

理由不參加案卷評查的;

十五、 其他不履行行政執法職責的。

13種行政執法亂作為的行為

一、無法定依據實施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強制、行政徵收等行政

執法行為的;

二、未按照規定履行調查取證、告知、聽證等法定程序,做出行政處罰、

行政許可、行政強制、行政徵收等行政決定的;

三、 超越行政執法職權的;

四、 適用法律依據錯誤的;

五、 違反規定委託實施行政執法的;

六、無法定事由或者違反法定程序擅自改變已做出的行政執法決定的;

七、違反規定截留、挪用、私分或者變相私分查封、扣押、沒收、徵收的

財物的;

八、 濫用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

九、不具有行政處罰執法資格或者不按照規定使用執法證件的;

十、違反規定亂收費,或者要求行政相對人接受有償服務、購買指定商品

以及承擔其他非法定義務的;

十一、實施行政處罰、行政強制和行政徵收,未按照規定製作法律文書、使用

合法票據的;

十二、刁難、謾罵、毆打行政相對人的;

十三、其他違法或者不當履行行政執法職責的。

相對人救濟的途徑:

1、行政復議

當事人對市執法局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2個月內向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當事人對分局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2個月內向市人民政府或市執法局申請行政復議。

2、行政訴訟

當事人對市執法局或分局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也可以直接在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伍』 請問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有效期限是多久

《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及附圖,有效期限一年。逾期未辦理土地使用手內續或在有效期容屆滿三十日前未申請辦理延期手續的,上述證件及附圖自行失效。

建設單位或個人在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後一年內未辦完用地手續,或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後一年內未開工,又未辦理延期手續的,逾期未辦理土地使用手續或在有效期屆滿三十日前未申請辦理延期手續的,上述證件自動失效。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自行失效。

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有效期分城市而定,房地產開發商在申請這個證件時可以咨詢工作人員證件的有效期有多長,這樣才不至於耽誤工程建設。

(5)行政許可法公示期限擴展閱讀:

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有效期限:

《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及附圖,有效期限一年。以劃撥方式供地的建設項目,還包括以規劃條件為主要內容的附件。在有效期內取得《國有土地使用證》的,有效期與《國有土地使用證》相同。

逾期未辦理土地使用手續或在有效期屆滿三十日前未申請辦理延期手續的,上述證件及附圖自行失效。

『陸』 行政許可法是否規定有在公示期間有反應可停止許可

行政許可法是否規定有在公示期間有翻譯應可停止許可 店裡可以查詢一下相關的政策規定

『柒』 行政許可辦理時限規定有何規定及其期限怎樣計算

行政許可辦理時限規定以及期限計算方法如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規定

第四十二條、除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外,行政機關應當自受理行政許可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作出行政許可決定。二十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十日,並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但是,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行政許可採取統一辦理或者聯合辦理、集中辦理的,辦理的時間不得超過四十五日;四十五日內不能辦結的,經本級人民政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十五日,並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

第四十三條、依法應當先經下級行政機關審查後報上級行政機關決定的行政許可,下級行政機關應當自其受理行政許可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審查完畢。但是,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十四條、行政機關作出准予行政許可的決定,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十日內向申請人頒發、送達行政許可證件,或者加貼標簽、加蓋檢驗、檢測、檢疫印章。

第四十五條、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許可決定,依法需要聽證、招標、拍賣、檢驗、檢測、檢疫、鑒定和專家評審的,所需時間不計算在本節規定的期限內。行政機關應當將所需時間書面告知申請人。

(7)行政許可法公示期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中的相關規定

第十一條、設定行政許可,應當遵循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律,有利於發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積極性、主動性,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促進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第十二條 下列事項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1、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宏觀調控、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等特定活動,需要按照法定條件予以批準的事項;

2、有限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公共資源配置以及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業的市場准入等,需要賦予特定權利的事項;

3、提供公眾服務並且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職業、行業,需要確定具備特殊信譽、特殊條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資格、資質的事項;

4、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設備、設施、產品、物品,需要按照技術標准、技術規范,通過檢驗、檢測、檢疫等方式進行審定的事項;

5、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等,需要確定主體資格的事項;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其他事項。

第十三條、本法第十二條所列事項,通過下列方式能夠予以規范的,可以不設行政許可: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能夠自主決定的;

2、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的;

3、行業組織或者中介機構能夠自律管理的;

4、行政機關採用事後監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夠解決的。

第十四條 本法第十二條所列事項,法律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必要時,國務院可以採用發布決定的方式設定行政許可。實施後,除臨時性行政許可事項外,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規。

『捌』 行政許可法 公示首日 是否起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玖』 規劃公示的時間能否計入行政許可的審批時限

3、根據行政許可法第36條的規定,行政機關對行政許可申請進行審查時專,發現行政許可事項直屬接關系他人重大利益的,應當告知該利害關系人。在利害關系人不特定的情況下,行政機關可以通過公告、公示等形式履行告知義務。根據行政許可法第45條的精神,公告、公示時間可以不計算在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期限內

閱讀全文

與行政許可法公示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