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確定接受遺贈的時間與方式
北京二中院判決李某訴韓某1等遺贈繼承糾紛案
裁判要旨
遺囑保存在中立第三方機構,無證據表明受遺贈人知道遺囑內容的情況下,接受遺贈期限應從受遺贈人知道遺囑內容時起算。同時,受遺贈人向中立第三方機構作出接受遺贈的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規定,應為有效。案情
被繼承人韓某3系韓某2、韓某4(已去世)之父,韓某1系韓某2之子,李某系韓某4之子。2016年11月29日韓某3在中立第三方機構中華遺囑庫訂立登記遺囑,將名下的房屋指定由韓某1繼承,並將該遺囑交由中華遺囑庫保管。2018年6月韓某3去世。2019年1月29日韓某1向中華遺囑庫申請查詢涉案遺囑,並在同年3月8日提取該遺囑原件時,在領取通知上簽名表示同意接受遺贈。後李某因韓某3遺產糾紛訴至法院,要求依法繼承韓某3名下的房屋。
裁判
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韓某3所立遺囑真實合法有效。本案中,韓某3於2018年6月去世,韓某1於2019年1月29日對涉案遺囑進行查詢,於同年3月8日提取涉案遺囑原件,並在提取時表示同意接受遺贈。現李某主張韓某2已於韓某3生前知曉遺囑內容,從而推定韓某1早已知曉遺囑內容,並認為韓某1未在知道遺贈後的兩個月內表示接受遺贈,故已喪失繼承權;但未有充分證據證明韓某1在2019年1月29日查閱涉案遺囑前知曉受遺贈事實或知曉遺囑內容。韓某1向保存遺囑的相對中立的第三方作出接受遺贈的意思表示,並不違反法律規定。據此,法院認為韓某1已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遺贈的意思表示,最終判決按照涉案遺囑內容由韓某1繼承涉案房屋。
李某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後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評析
本案爭議焦點是,韓某1接受遺贈的時間及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規定。即如何認定韓某1知曉受遺贈事實的時間,以及韓某1向中華遺囑庫作出意思表示的行為是否符合法律規定。
1.知曉受遺贈事實的時間。遺贈行為屬於單方法律行為,僅憑遺贈人一方的意思表示便可成立,並於遺贈人死亡時當然的發生法律效力。受遺贈人基於遺贈人所立有效遺囑,取得受遺贈權。一般而言,遺贈對受遺贈人有益,但即使有益,也不能違背受遺贈人的意思而強制使其受益,受遺贈人有選擇接受或放棄受遺贈的權利,這種處分權因涉及受遺贈人與繼承人或其他利害關系人權利義務關系的確定而被賦予期限限制。繼承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規定,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條亦有相同規定。如何認定受遺贈人「知道受遺贈」的時間?現實生活中,通常由於遺囑人對遺囑內容未予以保密或將遺囑交由受遺贈人保管,使得受遺贈人提前知悉遺囑內容,故實踐中一般以繼承開始時,即遺囑人去世時點開始起算。基於遺囑人去世、家人忙於後事的現實,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超過了作出意思表示的期限。本案不同於一般情形,遺囑人韓某3系在中立第三方機構中華遺囑庫訂立遺囑並將遺囑交由該機構保管,受遺贈人韓某1在遺囑設立時並不在場、不知悉遺囑內容;李某以韓某1之父韓某2陪同韓某3在中華遺囑庫設立遺囑、知曉遺囑內容,從而推斷與其存在血親關系、利益一致的韓某1已在查詢遺囑前知曉遺囑內容,並無依據(韓某2亦表示未將涉案遺囑內容告知過韓某1),也不能依據該推斷明確韓某1知悉遺囑內容的具體時間,從而判斷其作出接受遺贈意思表示是否已經超過法定期限。故本案應以2019年1月29日韓某1向中華遺囑庫查詢遺囑時間,認定其「知道受遺贈」的時間為宜。
2.接受遺贈的方式。實踐中,受遺贈人作出接受遺贈意思表示的方式一般認為有以下幾種:向法院提起訴訟、向公證機關提出辦理繼承公證的申請、向人民調解組織提出調解申請,以及向其他繼承人或利害關系人提出。由於向法院提起訴訟或向公證機關、人民調解組織提出申請,均需要提交申請文件和相關證據,對於一些缺乏法律專業知識和經驗的當事人而言,存在一定困難;而向其他繼承人或利害關系人提出的方式,也可能因為相對人的反對,從而無法證明已提出接受遺贈的事實及具體時間。我國現行繼承法及相關法律規定,並未明確受遺贈人應以何種形式作出接受或放棄受遺贈的意思表示,以及向誰作出該意思表示。因此,在法律無限制規定的前提下,受遺贈人能夠舉證證明已向不特定第三人作出接受遺贈的意思表示,即為完成對受遺贈權的處分。本案中,受遺贈人向保管遺囑的中立第三方機構中華遺囑庫作出接受受遺贈權的意思表示,並不違反法律規定,韓某1已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遺贈的意思表示,可以按照涉案遺囑繼承涉案房屋。
本案案號:(2019)京0102民初23006號,(2020)京02民終428號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 鄒冉
B. 請問房產遺贈接受表示的有效期問題
在你爺復爺去世後兩個月制內表示接受就行了
在這個網站上可以找到很多你們,你最好當面或者電話向他們咨詢。法律是一項專業,很多問題並不是通過三言二語可以解釋的清楚的,建議你們聘,由他們這些法律專家來幫你處理這些法律上的問題。
C. 遺贈的規定,遺贈有時效限制嗎
你好,遺贈有時效限制。遺贈,是指公民以遺囑方式將其遺產中財產權利的一部分或全部贈給國家、集體組織、社會團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個人,在遺囑人死後發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為。立遺囑人為遺贈人,接受遺贈的人為受遺贈人。
按照我國繼承法的規定,對於法定繼承人來說,在繼承開始後,如果繼承人沒有明確表示放棄繼承,那麼他就永遠享有繼承權(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訴訟時效除外),但遺贈則不同,依據規定,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因此對於受遺贈人來說,必須要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明確的表示,同時還要注意:這里的兩個月不是繼承開始後,而是知道自己能夠得到遺贈時開始計算。
遺囑繼承在本質上是財產所有權的流轉,所以遺囑繼承的效力會受到財產所有權效力的影響。為了促進財產流轉,充分利用財產,不讓財產承受人躺在權利上睡覺,國家對遺產承受人繼承權利的保護期限作了一定的規制,表現在:
第一,對受遺贈人接受遺產期限作了規制。《繼承法》第25條第2款規定: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第二,對繼承權受到侵害請求法院保護的期限作了規制。《繼承法》第3條規定: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2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20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
也即,如果受遺贈人在法定時間內不作出接受遺贈的表示,其繼承權就不再受法律保護;如果遺產承受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繼承權受到侵害,不在法定期間起訴,就喪失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保護的權利。
網頁鏈接
D. 如何認定接受遺贈的時間
1、從被繼承人死亡之後開始起算。
2、我國《繼承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沒有意思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遺贈應屬遺贈人死亡後生效的法律行為,將財產贈與他人的意思表示,雖然是在生前做出的,但只有於遺贈人死亡後該遺贈才發生法律效力。因此,關於如何認定受遺贈人「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的起算點問題,我們認為應把第二十五條第一款和第二款聯系起來理解,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被繼承人活著時,即便做了遺贈公證,受遺贈人也不適宜在其生存時就表示接受遺贈,只能等被繼承人死亡後再表達自己的願意接受遺贈的意願,故兩個月的最早起算點應是從被繼承人死亡之後才得知遺贈之事,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放棄遺贈的表示。
E. 接受遺贈有時間限制嗎,如何辦理接受遺贈公證
一、接受遺贈有時間限制嗎
遺贈是公民以遺囑的方式將個人合法財產的一部分或全部贈送給國家、集體組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其他公民,並於遺囑人死亡時發生執行效力的單方法律行為。遺囑人在遺贈中也稱為遺贈人,遺囑指定接受遺贈財產的人稱為受遺贈人,也稱遺贈受領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規定:受遺贈人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做出接受和放棄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由此可見,接受遺贈是有時間限制的,受遺贈人必須人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做出接受遺贈的表示,否則視為放棄接受遺贈。
二、如何辦理接受遺贈公證
如果受遺贈人於被繼承人死亡兩個月之後,辦理接受繼承公證,公證處應該如何查明接受遺贈是否有效呢?
根據《繼承法》規定,受遺贈人如果在被繼承人死亡兩個月後申請辦理接受遺贈的公證申請,公證機構可以要求其提交以下證明:
1、知道被繼承人死亡的時間不到兩個月;
2、知道被繼承人生前的遺贈意思表示不到兩個月;
3、自己在被繼承人死亡兩個月內或知道遺贈後已經向被繼承人的法定繼承人或遺贈財產的管理(佔有)人或人民法院提出過接受遺贈的意思表示。
海口律師網頁鏈接
以上三個證明有一即可,但公證機構應當通過詢問遺贈人的法定繼承人等方式予以核實。
需要注意的是:我國法律對受遺贈人向什麼人提出自己願意接受遺贈的意思表示並沒有明確規定,所以如果出現受遺贈人僅向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提出,而其他法定繼承人對此有異議的情形時,公證機構應當拒絕受理。
F. 如何認定接受遺贈的時間
遺贈行為屬於單方法律行為,僅憑遺贈人一方的意思表示便可成立,並於遺贈人死亡時當然的發生法律效力。
受遺贈人基於遺贈人所立有效遺囑,取得受遺贈權。一般而言,遺贈對受遺贈人有益,但即使有益,也不能違背受遺贈人的意思而強制使其受益,受遺贈人有選擇接受或放棄受遺贈的權利,這種處分權因涉及受遺贈人與繼承人或其他利害關系人權利義務關系的確定而被賦予期限限制。
繼承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規定,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條亦有相同規定。
現實生活中,通常由於遺囑人對遺囑內容未予以保密或將遺囑交由受遺贈人保管,使得受遺贈人提前知悉遺囑內容,故實踐中一般以繼承開始時,即遺囑人去世時點開始起算。基於遺囑人去世、家人忙於後事的現實,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超過了作出意思表示的期限。
以上知識就是對「如何認定接受遺贈的時間」這一問題進行的相關解答,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問題,可以關注無訟,私信咨詢。
G. 遺贈的失效期是多少
您好,接受遺贈確實有一定的期限,應當是知道遺贈之日起2個月內。根據您的情形,事實上您已經表示了接受遺贈,只是沒有辦理過戶手續,所以對您取得該處房屋已不成問題。
H. 接受遺贈的時間是從遺贈人立遺囑時算起嗎
接受遺贈的時間應當從被遺贈人死亡或者得知遺贈事宜開始計算,而不能從立遺贈協議開始計算。
相關法律規定:
《繼承法》第二十五條 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