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特保條款有效期

特保條款有效期

發布時間:2021-11-04 01:32:35

1. 特保,特殊保障措施,特別保障措施是同一個意思嗎急·

特殊保障措施=特別保障措施=special safeguard measure
就是英文翻譯過來的,你用哪個都行
特殊保障/特別保障簡稱特保
一般保障措施具有非歧視性,特保措施針對中國,包括:《農產品協議》中的特保措施和《紡織品與服裝協議》中的過渡性保障措施以及《中國加入工作組報告書》第241-241段下的保障措施和《入世議定書》第16條,即「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措施機制」或「特保條款」。
網路上也是網友寫的,建議參考書或相關文獻。

2. 什麼是特保條款

特保條款是指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簽訂的《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工作組報告書第242段(紡織品特殊限制措施)》,即242條款,主要適於紡織品和服務產品貿易。
根據242條款的規定,如一個世貿組織成員認為《紡織品與服裝協定》所涵蓋的原產於中國的紡織品和服裝產品自《世貿組織協定》生效之日起,由於市場擾亂、威脅阻礙這些產品貿易的有序發展,則該成員可請求與中國進行磋商,以期減輕或避免此市場擾亂。
磋商將在收到磋商請求後30天內進行。雙方將在收到這種請求後90天內,盡一切努力就雙方滿意的解決辦法達成協議,除非雙方同意延長該期限。如在90天磋商期內未能達成雙方滿意的解決辦法,則磋商將繼續進行。提出磋商請求的成員可對磋商涉及的一個或多個類別的紡織品或紡織製成品實行限制。

3. 特保是干什麼的``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

特保就是一公司,比如公司在江西南昌,和德興誠管隊簽用人合同,身著特保衣服。屬誠管隊人員

4. 請教什麼是特保條款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簽訂的《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工作組報告書第242段(紡織品特殊限制措施)》,即242條款,主要適於紡織品和服務產品貿易。

根據242條款的規定,如一個世貿組織成員認為《紡織品與服裝協定》所涵蓋的原產於中國的紡織品和服裝產品自《世貿組織協定》生效之日起,由於市場擾亂、威脅阻礙這些產品貿易的有序發展,則該成員可請求與中國進行磋商,以期減輕或避免此市場擾亂。

磋商將在收到磋商請求後30天內進行。雙方將在收到這種請求後90天內,盡一切努力就雙方滿意的解決辦法達成協議,除非雙方同意延長該期限。如在90天磋商期內未能達成雙方滿意的解決辦法,則磋商將繼續進行。提出磋商請求的成員可對磋商涉及的一個或多個類別的紡織品或紡織製成品實行限制。

中國入世時簽訂的議定書有3個條款,即《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的反傾銷和反補貼條款、第16條的特保條款以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工作組報告書第242段(紡織品特殊限制措施)》。242條款截止日期為2008年12月31日。
參考資料:http://www.cnga.org.cn/gongpin/View.asp?NewsID=8577
http://cache..com/c?word=%CA%B2%C3%B4%3B%CA%C7%3B%CC%D8%3B%B1%A3%3B%CC%F5%BF%EE&url=http%3A//lhgang%2Eblogchina%2Ecom/2926463%2Ehtml&b=43&a=19&user=

5. 中國加入WTO時 最後無法談妥的五項要求是什麼 最後我們放棄了要求了的兩項又是什麼

1986年中國復關談判伊始,「特保」條款就是中美談判的一個核心問題。當時,美國向中國提出的要價主要包括5項內容:
●外貿制度統一性。即GATT條款及有關貿易管理的法律、規章、決定和裁決、中國政府的貿易政策等應毫無例外地在中國整個關稅領土統一實施。
●貿易政策透明度。要求中國按照GATT 1994第10條的要求保持其法律、法規制定及實施的透明度。
●取消非關稅措施。要求中國加入後不得對進口實行限制性許可證要求、進口禁令或其它數量限制。
●價格改革。要求中國取消雙重價格和國家定價。
●「特保」條款。在中國出口產品對其他國家生產同類產品或直接競爭產品的國內生產者構成實質性損害或實質性損害威脅時,雙方應磋商尋求解決辦法;如磋商無果,則應提交全體締約方尋求解決建議;如締約方全體建議未能導致問題解決,則進口方有權對中國相關產品採取預防或補救行動。
經過反復談判和研究以及專家的論證,一個基本的事實是,在當時的客觀條件下,迫使美國等在中國復關後立即放棄特保條款是不現實的。為此,國務院決定:如果接受「特保」條款不可避免,那麼必須是一種對等權利,並對「特保」措施的使用盡可能規定明確的限制條件。在此基礎上確定的談判原則是:以接受過渡性「特保」作為籌碼,力爭換取中方要求的基本條件,並對「特保」適用規定較明確的限制條件,要體現過渡性和對等性。當時,中方要求的限制條件有:
●雙向性,即中國也有權對其他締約方使用「特保」條款;
●適用標准,即應適用GATT保障措施中的「嚴重損害」標准,而不是美國要求的「實質性損害」標准;
●過渡性,即該條款應在一定期限後終止;
●補償性,即中國有權對其他締約方實施的「特保」措施要求補償或進行報復;
●事先磋商及通報,即在使用「特保」措施前應進行雙邊磋商,並應向GATT通報,以加強多邊監督。

6. 影響一國貿易利益的因素有哪些

我國對外貿易在市場多元化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從經濟地理的角度看,我國對外貿易仍然是以發達國家為主的結構。其中對歐盟的貿易已經升至第一位。另外,我國對東南亞、拉丁美洲和非洲的貿易都有較快增長。我國外貿存在以下一些問題和爭議。 其一,我國外貿目前主要還是數量型增長。例如出口加工貿易現已佔我國出口總額的50%,佔比較高,但附加價值低,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所佔比重低。因此,要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現在已經在向這個方向努力了,而且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還不夠,還要繼續努力。 其二,從世界范圍看,現在正處於國際貿易磨擦的高發期,這對我國外貿發展有負面影響。這種貿易磨擦有幾個特點:一是展於世界貿易中的自然磨擦,而且我國涉及到此類磨擦的貨物所佔比例較大。這種自然磨擦在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日本、八十年代的韓國這類經濟快速發展階段的國家,也都發生過。二是貿易保護主義引起的磨擦。貿易保護主義樹起了各種新型壁壘,包括環境型壁壘和技術型壁壘。例如歐盟就存在環境壁壘,其制訂的技術標准要求很高,包括涉及環保的汽車廢氣排放標准。這種壁壘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例如日本對進口大米制訂了100多種檢測標准,實際上讓發展中國家達到這種標准不太現實。我國制訂的產品標准與西方國家有較大差距,而且西方國家制訂和調高標准又相當快,這是今後若干年都將面臨的問題。三是外貿規則中一些對我不利的條款引起磨擦。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總體看利大於弊,積極因素很多。但同時我們接受了一些對我方不利的條款。現在我國對外開放程度越來越高,而我們作出的承諾比一般發展中國家要多一些,因此,發達國家就要利用一些條款。例如外資零售業進入,以及外資金融機構的進入,等等。四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過渡期結束後,對我方仍有一些制約和限制。例如有關特殊保障條款,還有12年的有效期。在此期間,只要國際貿易中的一方以為你的產品擾亂了他的國內市場、侵犯了他的市場利益,就可以單方面提出制裁。紡織品出口就是一個實例,現在取消配額了,但還有一個特保條款,對我方出口形成限制。 現在外貿發展中爭論較多的問題是: 一是關於外貿依存度的爭論。 有一種看法認為,我國外貿依存度已經較高,佔GDP比重已達60%-70%,如果世界經濟出現波動甚至發生經濟危機,對我國經濟影響較大,所以要調整經濟發展戰略,外向型經濟之路不應再走,要轉為內需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 我對上述觀點不太同意,理由有三條:一是我國實際外貿依存度並沒有這么高。計算外貿依存度實際應當單算出口,那麼我國出口佔GDP的比重是30%強。當然,比美國的10%、日本的12%、巴西的10%要高。但是我國的現實情況是外商主導的加工貿易數量很大,佔了50%的比重,這實際是不出國的勞務出口,扣除這一塊,我國實際出口額佔比沒有那麼大。二是我們為什麼要發展加工貿易,主要是受三個條件的約束:1、資源約束。主要指能源、鐵礦砂、木材等資源、以及高新技術能力的約束。2、市場約束。我們的外部市場是逐步擴大的,這是市場發展的規律。3、勞動力約束。我國勞動力數量很大,單靠國內難以徹底解決就業問題,因此,部分要靠發展世界范圍的貿易來解決,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因此,發展加工貿易的重大意義,在於通過對外貿易實現資源轉換,在約束條件存在的前提下實現我國經濟增長和增加就業等目標。三是從國家經濟安全形度看,我們參與國際經濟分工越廣泛,越深入,實際反而更安全。當然,一些重要資源產品,對國內市場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政策結論:還是要大力發展各種形式的對外貿易。發展外貿有風險問題,但無安全問題。因此國家還是應當採取措施,鼓勵發展外貿。不僅出口,進口也一樣。 二是關於引進外資的爭論。 我國吸收外資形勢很好,2004年超過了600億美元。1、現在一種有代表性的觀點認為,外商匯出利潤越來越大,不好控制,而且影響匯率穩定,因此有風險。2、隨著外商投資增加,跨國公司壟斷了國內市場。3、對外商投資的優惠政策造成了不平等競爭,對國內企業發展不利。4、外方掌握技術和銷售渠道,利潤大部分被外商獲取。這種觀點的結論是:限制外商投資,取消外商優惠政策。 我認為上述觀點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 首先,我們增加了稅收。現在外商投資企業稅收增長最快,超過其他經濟類型10個百分點以上。當然外企也有偷稅、漏稅等問題,但這個問題國內企業同樣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現象要靠制度和管理加以解決。 其次,關於柯達公司的壟斷問題,化妝品和洗滌液也有類似現象。但總體分析,大部分企業不是獨家壟斷,例如我國汽車工業近年發展很快,為老百姓提高生活水平帶來了好處。汽車工業的發展是若幹家跨國公司在國內投資、生產、競爭,並不是壟斷。 其三,外企超國民待遇問題。現在我國所得稅稅率,特區15%、開發區24%、國內一般企業33%。這種現象長遠看應當取消,但近期則不宜取消。因為從世界范圍看,在吸引外資方面競爭激烈。即使美國這樣的國家,他的一些州也有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在當前激烈競爭的條件下,如果沒有優惠政策,外商可能不會投資。有一種觀點認為外商掌握技術和銷售渠道,實際控制了整個企業。但是隨著外商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有將研發中心轉移至中國的趨勢,這樣技術溢出效應是相當明顯的。我們可以利用技術溢出效應,發展高新技術產品。現在國際上新技術發展很快,靠你自己研究出來,恐怕已過期了。 結論:我認為不能人為限制外商投資。當然對高污染一類的項目要限制。吸收外資不僅在資金方面有益處,同時提高了我們的經濟發展水平,促使我國的市場經濟逐步發育成熟。因此,對外商投資應持鼓勵態度,要有一些優惠政策。 我國外貿面臨的任務:實現由外貿大國向外貿強國的轉變 記者:最後一個問題:我國對外貿易今後面臨哪些任務? 李雨時:面臨的主要任務是由外貿大國向外貿強國轉變。貿易強國有幾個標准: 第一,貿易強國首先是經濟強國。這是基本前提。 第二,在國際經濟貿易分工中處於相對較高的地位。從理論上講,有一個「微笑曲線」。這條曲線類似於字母「U」,但更平緩一些,像張嘴微笑時的下嘴唇,所以有此稱謂。「微笑曲線」有兩個高端,一端是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另一端是營銷渠道。這條曲線最低點在中間,產品的加工、製造處於這一位置。現在我國經濟狀態基本上處於這條曲線的底端,即在經濟與外貿格局中主要是加工製造。而佔領兩個高端,則是經濟和外貿強國的標志。 第三,在制訂世界貿易規則中,要有較多的發言權。 第四,產品的附加價值要高。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這三國的出口雖然以農牧產品為主,但由於技術含量高,其附加價值也相應較高。
參考資料: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OP-c/794388.htm

7. 中國紡織品服裝在國際貿易中所遭受的貿易壁壘的情況

摘要:近年來我國紡織品對美出口之路可謂是艱難坎坷,而要想扭轉紡織品出口的被動局面,必須改變以往以量取勝的理念,提高產品質量和自主品牌價值,改革現有的產業結構和營銷體系,提高我國出口紡織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綜合競爭力。
關鍵詞:貿易摩擦;保護貿易政策;綜合競爭力

一、美國為什麼對我國出口紡織品頻頻發難

(一)導致紡織品貿易摩擦的國外因素
第一,美國借對中國紡織品的制裁緩解貿易逆差及失業壓力。長期以來對華貿易的巨額逆差使得美國國內許多政治勢力和利益集團頗為不滿,他們聲稱中美貿易中的巨大逆差有損美國利益因而應對我國輸美產品予以設限。而我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又以勞動密集型輕工業產品為主,因此當美國以縮小貿易逆差為理由而採取保護性貿易政策時,作為我國出口重頭的紡織品自然是首當其沖了。2005年1月1日,全球紡織品配額制度取消後,我國對美紡織品出口額劇增。美國卻認為是低價進口紡織品大量湧入美國市場造成了美國國內產業工人的失業,盡管事實證明美國國內失業率與貿易逆差之間並無直接聯系,但美國政府則聲稱鑒於「公平」起見,須對發展中國家的進口紡織品採取以抵制政策,因而作為美國紡織品的主要進口國,我國的進口紡織品成了美國國內失業問題的「替罪羊」。
第二,美國對WTO體系下的特保條款和非市場經濟條款肆意濫用。根據中國加入WTO時在《中國加入WTO議定書》和《中國加入WTO工作報告書》中做出的承諾,如果世貿組織成員在確定原產於中國的紡織品由於市場擾亂、威脅和阻礙這些產品的有序發展的話,在與中國磋商未果的前提下則可對中國的出口紡織品進行限制,而由於相關文件中對於「市場擾亂」及「威脅、阻礙相關產品的有序發展」的標准沒有做出明確規定,美國則擅自將此標准當作「自由裁量權」而加以濫用,對我國的進口紡織品肆意制裁。
在對於反傾銷和反補貼的確定上,按照WTO的非市場經濟條款規定,對於非市場經濟國家的出口產品的反傾銷與反補貼的界定價格要低於市場經濟國家,這也意味著從2008年特保條款到期到2016年我國「非市場經濟國家」有效期結束的八年間,反傾銷與反補將成為美國限制我國紡織品進口的主要措施。
(二)中美紡織品貿易摩擦中暴露的我國出口紡織業的弊端
第一,出口紡織品同質化嚴重,單位創匯額低。我國出口紡織品多年以來主要有中低檔產品構成,因此在國際市場上難免要走低價競爭的道路,從而給了進口國的貿易保護政策以可乘之機。產品范圍的狹窄、營銷路徑單一使得我國紡織品出口一旦遭遇制裁往往涉案金額巨大,損失慘重。
另外,與我國其他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一樣,我國的出口紡織品也有技術附加值與品牌價值低的通病,大多數出口紡織品都是國外品牌的貼牌、定牌生產,只能賺取不到10%的加工費,而自主出口產品質量差,檔次低,雖然出口量大,但價值低廉,創匯少。
第二,我國的所謂「非市場經濟地位」是導致我國出口紡織品在美國頻頻遭遇特保調查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國加入WTO議定書》中的「非市場經濟條款」已成為進口方對我國紡織品予以制裁的有力把柄,因而我國市場經濟國家地位的確立將對中美紡織品貿易爭端的解決乃至化解與其他進口國的貿易摩擦都意義重大,這也是我國政府外交工作的一項艱巨任務。
第三,出口紡織品行業協會調控能力欠缺。在對美國出口中頻頻遭與特保與反傾銷調查中,我國紡織品行業協會責無旁貸。紡織品出口量增長失控,出口價格失調,在貿易風險之前缺乏相關的預警信息等等,這些都或多或少的反映了我國紡織行業協會職能上的不力。與西方發達國家的行業協會相比,我國的行業協會起步較晚,機制也欠完善。最典型的就是我國行業協會的雙重管理體制即所謂「半官半民」性,使其社會職能不明確,而且我國缺乏與行業協會職權相應的法律法規,這些都導致了我國紡織行業協會的活動范圍受限,執行力度欠缺,從而無法實現對出口紡織企業有效的宏觀協調作用。二、我國紡織品出口如何面對新一輪的挑戰

第一,從根本上改變增長方式,從量的優勢轉向以質取勝。要想讓我國出口紡織品在國際市場上真正站穩腳跟的關鍵在於「質」而非量,即提高出口紡織品質量與品牌價值,提高高檔產品在出口紡織品中的比例,從而增加單位出口品的出口利潤,讓種種保護貿易政策無從下手。針對當前我國出口紡織品中貼牌生產比例大,且國內品牌價值低、數量少的現狀,政府部門及行業協會應當下大決心、花大力氣,對我國紡織品出口行業結構進行根本上的結構調整,從生產和定價兩方面著手對行業結構進行整治。在出口紡織品的生產方面執行統一嚴格的質量標准,尤其在安全與衛生標准方面向西方主流標准看齊,建立完善的監管體制;在定價方面,必須理順當前低價競爭的價格體制,通過引入相關的最低工資制度、勞保制度、稅收制度等將出口產品價格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在紡織行業內形成定價策略高度統一的「卡特爾」,對個別企業在貿易中追求短期利益的「個人行為」堅決予以杜絕,這樣才能夠保證在長期中所有企業利益的最大化。要使我國出口紡織品在海外市場能夠穩據一席之地,品牌戰略是我國紡織行業的必經之路,我國應通過技術與資金支持在紡織企業中扶持起一批自主名牌企業,通過過硬的質量和高端定價以及一系列完善的營銷網路在進口國確立起鞏固的市場地位,扭轉國際市場上中國紡織品以往粗製廉價的形象。
第二,做好應對反傾銷與反補貼的准備。但隨著2008年特保條款得到期,反傾銷將成為許多進口國尤其是美國制約我國紡織品進口的利器,並且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地位的逐漸被認可,針對我出口紡織品的反補貼調查也很可能會有增多的趨勢。面對可能到來的紡織品反傾銷浪潮,除了要對出口紡織行業中的價格體系進行整改以外,紡織企業的產權制度也需要得到進一步的理順,根據歐美的反傾銷法,對於傾銷的界定取決於一國政府在資源分配和定價中所起作用程度。產權不明晰是當前我國眾多國有企業的通病,因而許多大型國有紡織企業須加快股份制改革的步伐,在理順國有企業產權制度的前提下,有效地從機制上切斷產權上的政企關聯,為反傾銷的應對打好基礎。而與反傾銷相比,我國紡織企業對反補貼似乎更為陌生,在應對反補貼方面的人才相當匱乏,相關立法也欠完善,因而當務之急是在紡織行業內大力普及WTO框架下關於補貼與反補貼的法律法規,並盡快在國內培養起一批我們自己的反補貼應訴人才,盡快熟悉與適應國際反補貼應訴規則,為反傾銷應訴做好充分准備。
第三,從單一的出口貿易向全球化經營轉變。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世界貿易體系中區域貿易協定的比例急劇增長,據統計,2005年在自由貿易協定之下的優惠貿易已佔到總貿易的一半以上,與此同時,跨區域的雙邊貿易協定也有所增加,這些都對紡織品貿易有著深刻的影響。區域貿易的一體化對我國這樣在紡織品貿易領域具有全球化競爭優勢的國家是不利的,區域貿易組織的內部貿易對我國紡織品在這些地區的出口會產生巨大的貿易轉移作用,因而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貿易中,應當以合作貿易形式取代單一的出口貿易,通過海外生產及加工貿易的方式繞開區域貿易壁壘,從而利用其內部貿易的優惠安排增大在這些地區的貿易額。

三、結語

伴隨著中國紡織品出口走過了一段布滿荊棘的道路後,我們越來越清楚地看到,僅僅依靠低廉的價格和大量的銷售額已經很難在國際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了,紡織品貿易競爭的關鍵所在已經不在於誰掌握有低成本的勞動力,而在於生產中的專有技術、高質量高品位的產品、完善的營銷網路和良好的信譽、服務等等。另外,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區域貿易集團化的浪潮下,僅僅靠一國國內的生產和出口來占據海外市場的難度越來越大了,要想最大限度的避開貿易壁壘、降低成本賺取利潤,就得本著「大市場」的理念在廣泛地參與各個領域的國際分工與合作,而這些都是新時期國際貿易中綜合競爭力的體現。中美紡織貿易爭端暴露了我國紡織品出口的軟肋,也讓我們意識到要想成為在國際紡織品市場上穩若磐石的貿易強國,提高出口紡織業的綜合競爭力是必經之路,也是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林娟.品牌之路——中國服裝業後配額時代的必然選擇[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4,(02).
[2]胡元禮,董岳.由歐美設限看中國紡織品出口的發展[J].商業經濟,2007,(07).
[3]保羅.克魯格曼.國際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4]譚勁松.中國紡織經濟[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1.
[5]丁珏.後配額時代中國紡織業比較優勢分析[J].中國科技信息,2006,(16).
[6]Davied Palmeter A Commen tary onthe WTO Anti Dumping Code[A]Journal of World Trade,30(4),43-71,1996.

8. 242「特保」條款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簽訂的《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工作組報告書第242段(紡織品特殊限制措施)》,即242條款,主要適於紡織品和服務產品貿易。

根據242條款的規定,如一個世貿組織成員認為《紡織品與服裝協定》所涵蓋的原產於中國的紡織品和服裝產品自《世貿組織協定》生效之日起,由於市場擾亂、威脅阻礙這些產品貿易的有序發展,則該成員可請求與中國進行磋商,以期減輕或避免此市場擾亂。

磋商將在收到磋商請求後30天內進行。雙方將在收到這種請求後90天內,盡一切努力就雙方滿意的解決辦法達成協議,除非雙方同意延長該期限。如在90天磋商期內未能達成雙方滿意的解決辦法,則磋商將繼續進行。提出磋商請求的成員可對磋商涉及的一個或多個類別的紡織品或紡織製成品實行限制。

中國入世時簽訂的議定書有3個條款,即《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的反傾銷和反補貼條款、第16條的特保條款以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工作組報告書第242段(紡織品特殊限制措施)》。242條款截止日期為2008年12月31日。

9. 高分提問:分析紡織品特保條款與一般保障條款有何不同

不是周靜還是誰

10. 特保的反傾銷

許多西方國家針對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迅速發展的特點,作為攻擊他國出口商品的「數量激增」手段。其中,最具威脅力的是專門針對中國指制定的「特保條款」。如2005年6月23日,巴西政府將對原產於中國的產品採取特別保障措施,從而暫時保護巴西國內工業,這兩部法令一部針對中國的紡織品服裝實施配額和附加稅,另一部針對中國的其他特定產品。另外,近年來歐盟、美國等我國主要的出口國還出現了這樣一種趨勢,即當找不到合適的理由實施技術貿易壁壘和反傾銷措施時,就會轉求助於特保條款。

閱讀全文

與特保條款有效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