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各朝代的時間年限化分
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471年
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共計:438年
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共計: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共計:5年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共計:210年
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興帝王莽,共計:16年
玄漢:公元23-25年,漢更始帝劉玄,共計:3年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共計:196年
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共計: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淵,共計: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計:54年
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共計: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計: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共計:268年
(1)西周的年限擴展閱讀:
中國各朝國土面積(單位:平方公里)
1、夏(210萬,包括長江以北的湖北,河南,安徽,山東,河北,山西,京津和江蘇,陝西的一部分)
2、商(320萬,除上述土地外,還包括陝西江蘇的剩餘土地,遼寧,甘肅,湖南,浙江,重慶和四川的一部分)
3、周(340萬,基本與商差不多,在遼寧和重慶四川的范圍更大)
4、秦(360萬,還包括整個寧夏並包括重慶全部和更大的幾乎整個四川的土地,東晉各諸侯國的國土總合與西周基本相同)
5、漢(在兩漢最頂盛的時代,由西漢武帝和後人西漢宣帝、東漢光武帝、東漢明帝打下了驚人的國土。現在朝鮮的幾乎全部,越南的北方。大半的新疆,包括中亞相當大的土地都在漢的西域都護府范圍中,還有全部的四川和雲貴的大片土地,遼寧的全部土地也在漢治下,和吉林的一片土地,內蒙也有相當大的土地在漢的治內,估約國土為1040萬平方公里。東漢後期出現嚴重縮水,失去了雲貴和內蒙的土地,新疆北部的土地也喪失殆盡,國土應為890萬平方公里。
6、三國
(魏:530萬平方公里,所有的長江以北的漢人地區和在新疆甚至中亞的土地,也包括朝鮮的少量土地和內蒙的土地)
(吳:240萬平方公里,浙江,江西,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和越南北方。)
(蜀:170萬平方公里,湖南,四川,重慶,貴州,雲南,和青海的一小部分,緬甸的極北方。)
7、晉(西晉的國土大小為920萬平方公里。在雲貴兩地上略少於蜀的控制,在越南和朝鮮的土地縮小了。但略增加了內蒙的土地)
8、南北朝(國土總合約為935萬平方公里,增加了幾乎所有剩餘的內蒙和部分外蒙的土地)
9、隋、(國土為840萬平方公里,突厥佔領了甘肅和寧夏相當大的土地,雲南和貴州也正走向獨立,喪失了所有在越南和朝鮮的國土)
10、唐、(強盛時的唐國土大的非常驚人,比現在中國少黑龍江和西藏與雲南,多了中亞的大片土地,大半個蒙古國和俄貝加爾湖,共1240萬平方公里,在數十年後竟縮為1030萬平方公里,安史之亂後更是縮為800萬平方公里,可謂史上巨大的縮水。)
11、宋、(國土為460萬平方公里,與現在中國比沒有新疆,甘肅,寧夏,內蒙,整個東北三省,青海和西藏,雲貴和台灣。)
12、元、(1680萬平方公里,馬克思列寧毛澤東都視其是中國的朝代,忽必烈也自稱是中國之主。國土包括整個中國和蒙古,和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大片土地,當是中國古代史上的第一)
13、明(國土最大時,比現在少一小半西藏和大半新疆,內蒙古全部和東三省小半土地,俄羅斯極少土地。共710萬平方公里。後來大為縮水,喪失西藏新疆和東北台灣,到滅亡時只剩下350萬平方公里。)
14、清、國土1310萬平方公里,整個中國和外蒙和俄羅斯及中亞的一些土地,,論大小算是中國各朝代第二。
❷ 西周建立的時間滅商的時間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姬發滅商後所建立,定都於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市西部).由於周朝後來將都城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稱東周,所以稱這一時期的周朝為西周.
另:東周赧王時其地亦分為東西二周.
目前,關於周是否屬於封建制度或奴隸制度,學術界尚有爭議.
西周綜述
西周從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朝起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殺為止,共經歷11代12王,大約歷經275年.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諸侯立周平王(宜臼)為國王,平王將京都從宗周遷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歷史上稱東遷以後的周王朝為東周.
❸ 問,夏朝,商朝,西周的起止時間 都城 建國者
1、夏朝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都城,陽城。建立者,啟。
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後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系,政治上有分封關系,經濟上有貢賦關系,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范圍。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2、商朝: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建立者,商湯。都城,殷。
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夏朝方國商國君主商湯率方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以「商」為國號,在亳(今商丘)[2]建立商朝。
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後裔盤庚遷殷(今安陽)後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後世稱為「殷」或「殷商」。
3、西周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都城:鎬京。建立者:武王。
周是關中一個古老的部族,始祖名棄,善種植,堯舜時被封為「後稷」,封於邰(今陝西武功縣及楊陵區一帶)。
公劉時由邰遷到邠(今彬縣、旬邑縣之間),到古公亶父時遷到岐山之陽的「周原」(今扶風縣與岐山縣交界處)。
周人在這里興建城邑、疆理田地、設置官吏、建立軍隊,商代晚期已為渭水中游的強盛諸侯國。姬昌(文王)遷都豐(今西安市長安區馬王村一帶)。
姬昌死,其子姬發(武王)即位,在灃河的東岸營建鎬京(今灃東新區斗門鎮一帶)並修文王緒業,公元前1046年,經牧野之戰,滅商建立周朝,史稱西周。
夏商西周之間的政權關系
夏商西周之間的政權關系是商滅夏,西周滅商。
夏商周即華夏族夏朝、商朝、周朝三個朝代的簡稱。其國家領導分別是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
《尚書·湯誓》記載商湯伐桀時舉說桀的罪狀只是「率遏眾力,率割夏邑」。鳴條之戰,夏室被推翻,在方國部落的支持下湯在亳稱「王」,建立商王朝,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朝代更替。
中國的首個世襲制政權,夏朝,傳十四世、十七君,歷時四百七十一年,於前17世紀末、前16世紀初滅亡。
武丁死後,商朝逐漸衰落。商代最後一個王帝辛(商紂王)對開發中國東南,對淮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很大促進。
但由於連年發動戰爭和大規模建造瓊宮瑤台,大大耗費社會的人力與資財,促使社會矛盾激化,周武王聯合羌、髳、盧等部落,共同伐紂,一直打到朝歌(今河南鶴壁市淇縣)。
人們不願為荒淫無度的紂王賣命,紛紛倒戈,牧野之戰後,紂王自焚,商朝從此滅亡。周王朝建立。
❹ 西周的起止時間
西周公元前1121—公元前771年
❺ 西周的滅亡是在什麼時間
西周的滅亡
公元前782年,宣王死,幽王宮涅繼位,它是一個昏暴的國君.幽王繼位後,天災人禍紛至杳來,社會上呈現出"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景象.
幽王二年,周王朝心臟地帶關中地區發生了大地震."三川竭,岐山崩."(《史記·周本紀》)"百川沸騰,山冢崒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詩·小雅·十月之交》)山崩地裂,川源堵塞,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極大損失.地震之後又遭旱災,無草不死,無木不萎,飢荒嚴重,對於危機日重的周王朝無疑是雪上加霜.王室史官伯陽父驚呼:"周將亡矣!"(《國語·周語上》)
而幽王仍倒行逆施,他任用善諛好利的虢石父為卿士,"小人在位,君子在野"(《詩·小雅·隰桑》毛序),朝政昏暗,引起國人的強烈不滿.周幽王嬖愛褒姒,為博得褒姒一笑,竟將軍國大事視同兒戲.
更重要的是,他破壞宗法制度,"廢後立妾,廢嫡立庶",廢正妻申後及太子宜臼,立妾褒姒為後,其子伯服為太子.宜臼逃往其外祖父申侯家,幽王興兵討伐申侯,欲殺宜臼.申侯大怒,聯合犬戎,呂(今河南南陽),繒(今河南方城)等國舉兵攻周,犬戎攻破鎬京,殺幽王於驪山之下,復立宜臼為太子,繼承王位,即周平王.平王後遷都於洛邑.從此,西周滅亡了.
周厲王時,國內矛盾日趨尖銳。厲王橫征暴斂,虐待百姓,還不讓國人談論國家政事。公元前841年,終於發生國人暴動。厲王逃到彘(今山西霍縣),國人推共伯和行天子事。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中國歷史確切紀年的開始。周宣王繼位後,汲取教訓,改變政策;為解除戎狄的威脅,還發動了對戎狄的防禦戰爭,取得了勝利。在對荊楚、淮夷的戰事中,也取得了一些勝利,因而號稱「中興」。但是社會中各種矛盾依然存在,整個社會仍處於動盪之中。
歷史的發展總是不平衡的。商周時期中原已進入青銅時代的繁盛時期,周邊的一些地區仍相對落後一些。因此,為財富及利益所驅動,周人與其它國族的戰爭幾乎一直不斷。江漢流域是蠻族的根據地。昭王率大軍征伐南蠻,遭到蠻族的強烈抵抗,周朝軍隊幾乎全軍覆沒,昭王也死於漢水之中。這是西周早期遭到的一次嚴重失敗,從此失去了對南方各國的控制能力。穆王與宣王也曾南征,均未獲得重大戰果。東方的夷族也時常侵擾周境,戰事不斷。噩侯馭方不堪周朝的奴役,「率南淮夷、東夷,廣伐南國東國」,一直打到成周附近,震驚朝野。周王派西六師、東八師前往作戰,仍無力抵禦。後靠同姓諸侯的兵力增援,才取得了勝利。西北方的犬戎是西周時期最重要的外患。穆王時,犬戎的勢力逐漸強大,阻礙了周朝與西北各國的往來,穆王西征犬戎,「獲其五王」,並將一批犬戎部落遷到太原,打通了周與西北各國的道路。以後,犬戎仍屢次侵犯周境。宣王之子幽王,寵愛褒姒,想殺太子宜臼,立褒姒之子伯服做王位繼承人。宜臼的母親是申侯的女兒。申侯勾結犬戎攻打周王,殺幽王於驪山之下,犬戎乘機掠走大量財寶。西周就此滅亡。
❻ 西周時期比的周期是多長時間
西周時期比的活動在地官系列職掌中,我們可以知道,大比的周期為每三年舉行一次;與大比相對應的是小比,小比的周期是每三月舉行一次;還有歲比,歲比即每年年終舉行一次。
❼ 周朝的時間是從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朝代,分為「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和洛邑;東周由周平王姬宜臼建立,定都洛邑。其中東周時期又稱「春秋戰國」,分為「春秋」及「戰國」兩部分。周王朝存在的時間從約前11世紀至前256年,共傳30代37王,共計存在約為791年。
❽ 周朝統治時間 周朝統治多少年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共計約791年。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朝代。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造者與最初指代。周朝共傳30代37王,共計約791年,另一說是868年,兩者相差近一百年,問題在於周朝的建國之年一直無法確認。
周朝分為「西周」(前11世紀中期-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宗周),成王五年營建東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
(8)西周的年限擴展閱讀
周朝持續久的原因:
第一,西周採取分封制和宗法制。因為宗法制的分封制,全國領土被分封制聯系在一起,諸侯國家與周天子有著一系列復雜的義務-權力關系。
因為分封各個諸侯,諸侯之間互相牽制,敵對征戰,使得自身國力消耗。只要不是一家諸侯壓迫其餘諸侯,處於權力中心位置的周王朝都穩於泰山,不受威脅。而且有著周天子與諸侯國之間的經濟紐帶——井田制,有利於王權的鞏固。
第二,周公及時在東方區域建立政治和軍事存在,為日後的遷都奠定了基礎。西周初年,周公為了防備東方的殷頑民反抗,營建了洛邑,也就是所謂的成周。成周的營建,為周王朝提供了緩沖的餘地,日後,犬戎攻破鎬京,周王室得以東遷,到洛邑繼續延續國祚。
第三,周公制禮作樂,是周朝國祚綿長的重要原因。西周初年,周公損益夏商舊制,制定了一整套的西周的禮樂制度,從天子到庶人都必須遵守。禮樂制度是周朝統治的文化基礎,在平民以上的階層都形成了一種文化共識,這種共識無疑有利於加強整個國族對於周王朝統治合法性的認同。
第四,周天子並不強大的王權,使得虛君成為可能,也使得任何一個諸侯不會輕易去篡奪中央王權。
西周初年建立的宗法分封制,各個諸侯國有著很大的自主權,這看上去好像是周天子沒有強力控制能力,但是實際上這種制度恰好有利於政治的穩定。在周天子強大時,他對諸侯國有很大的約束能力。
❾ 西周共存在時間為幾年
西周朝(公元前1097年-公元前771年),始於文王,終於幽王,共13帝。周朝的始祖名棄,帝嚳的後裔,棄曾做過堯,舜的農師。周朝姬姓。
周族有著悠久的歷史,長期在陝甘一帶活動。至公元前11世紀初,周族的力量日益強大。它不斷向東進逼的勢態,加劇了與商朝的矛盾。此時,商王朝政治腐敗。文王認為伐商條件已成熟,臨終前囑太子發(武王)積極准備伐商。武王即位以後,出兵車300乘、士卒4.5萬人、虎賁(沖鋒兵)3000人,浩浩盪盪地向東進發。許多小國也率兵會合。周武王在牧野誓師,歷數商紂之罪。商紂王發兵17萬與周軍對陣,但軍士們前徒倒戈,引導周軍攻紂。商紂王倉惶逃遁,在鹿台自焚而死,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周王朝時代。
武王克商以後,把他的同姓宗親和功臣謀士分封各地,建立諸侯國。武王把商紂之子武庚(祿父)封於商都,藉以控制商人;封其弟管叔、蔡叔、霍叔為侯,監督武庚;又將周公封於魯、姜尚封於齊、召公封於燕。周武王死後,因成王年幼,由周公攝政。管叔、蔡叔對周公不滿,說周公意在謀取王位。不久,武庚與管、蔡串通一起,發動叛亂。周公調大軍東征,用了三年時間,終於平定了武庚與管、蔡之亂。東征取得全面勝利,使周王朝的統治得到鞏固。
西周時期的社會經濟比商代又有發展。大量使用奴隸生產,為社會提供了更多的剩餘勞動產品,促使各種手工行業得到發展。青銅業生產進一步擴大。文字的使用也更廣泛。農業、畜牧、紡織、冶金、建築、天文、地理等科學技術也有不少新進展。這些成就促使人們的生產、生活都有變化。西周晚期,人們已經掌握了人工冶鐵技術。
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中國歷史確切紀年的開始。周宣王繼位後,為解除戎狄的威脅,發動了對戎狄的防禦戰爭,取得了勝利。在對荊楚、淮夷的戰事中,也取得了一些勝利,因而號稱「中興」。但是社會中各種矛盾依然存在,整個社會仍處於動盪之中。宣王之子幽王,寵愛褒姒。申侯勾結犬戎攻打周王,殺幽王於驪山之下,犬戎乘機掠走大量財寶。西周就此滅亡。宜臼靠諸侯的幫助,登上王位,是為平王。他遷居洛邑,從此,歷史進入東周時期。
http://www.hledol.com/empire/chaodai.asp?country_id=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