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外資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的出資期限問題
1)《公司法來》218條規定,「外商源投資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適用本法;有關外商投資的法律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因此毋庸置疑,《外資企業法實施細則》優先適用。
2)《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營各方出資的若干規定》第4條規定了中外合資企業出資期限。
Ⅱ 中外合資企業經營期限屆滿土地使用權期限沒到期,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
1、公司延續合同協議,繼續保持實體經營。
2、公司依法解散,提前終止土地使用權,構成違約,擔責成本,進入清算,股東按比率分擔
Ⅲ 我公司是中外合資企業,因營業執照上的經營期限即將到期,董事會決定不再延續經營,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北京這邊是先注銷稅務,然後工商局,最後才是組織機構代碼,你說的那些東回西應該也是辦完工答商注銷後才辦理的,公告的話是工商局注銷前做的, 如果在工商局做清算組備案的話就應該不用在申請延期了,最好呢還是去工商局窗口咨詢下
Ⅳ 中外合資企業和中外合作企業有什麼區別
1合資方式不同,合資企業屬於股權式的合資,合資雙方共同投資,共同經營,按各自的出資比例共擔風險、共負盈虧;而合作企業屬於契約式,中外雙方不以投資數額、股權等作為利潤分配的依據,而是通過簽訂合同具體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2,組織形式不同。合資企業必須是依法取得中國法人資格的企業,為有限責任公司,以其擁有的全部財產承擔有限責任;
而合作企業可以是依法取得中國法人資格的企業,為有限責任公司,並以其投資或者提供的合用條件為限承擔有限責任,也可以是不具備中國法人資格的企業,依照中國民事法律的有關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3,投資回收方式不同。合資企業中有在依法解散時,外國合資者才能收回自己的資本,在合資企業存續期內,外國投資者是不能回自己的資本的;而合作企業中的外國合作者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先行收回投資。
4,經營管理機構不同。合資企業的經營管理機構是董事會及董事會領導下面經營管理機構,董事會是最高權力機構。而合作企業的經營管理機構具有多樣性,可以採取董事會制,也可以採取聯合管理委員會制,還可以採用委託管理制。
5,利潤分配方式不同。合資企業是在毛利民扣除所得稅和按規定提取的基金後,將凈利潤按各方的股權比例進行分配;而合作企業是按合同約定的方式和比例分配利潤,可以採取凈利潤分成,產品分成或產值分成等分配方式。
2、中外合作企業主要內容:
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的注冊資本與投資、合作條件:
1.合作企業的注冊資本
合作企業的注冊資本,是指為設立合作企業,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的合作各方,認繳的出資額之和。
2.合作企業的投資和合作條件
(1)合作各方的出資方式
合作各方向合作企業投資或者提供合作條件的方式可以是貨幣,也可以是實物或者工業產權、專有技術、土地使用權等財產權利。
(2)合作各方的出資比例
(3)合作各方的出資期限
合作各方應當根據合作企業的生產經營需要,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合作企業合同中約定合作各方向合作企業投資或者提供合作條件的期限。
(4)合作各方的出資轉讓
合作各方之間相互轉讓或者合作一方向合作他方以外的他人轉讓屬於其在合作企業合同中全部或者部分權利的,須經合作他方書商同意,並報審查批准機關批准。
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的組織形式和組織機構:
1.合作企業的組織形式
合作企業可以申請為具有法人資格的合作企業,也可以申請為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合作企業。具有法人資格的合作企業,其組織形式為有限責任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合作企業,合作各方的關系是一種合夥關系。
2.合作企業的組織機構
具備法人資格的合作企業,一般設立董事會;不具備法人資格的合作企業,一般設立聯合管理委員會。
Ⅳ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技術轉讓協議的期限一般不超過10年。這里一般是什麼意思呢
這是法律法規中對合同期限的特別規定,但只規定了一般情況,實際中可以約定超過10年的。
Ⅵ 內地合資汽車公司合資年限分別截至哪一年
不知道樓主是不是想了解合資汽車公司的經營期限?
跟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第十三條 合營企業的合營期限,按不同行業、不同情況,作不同的約定。有的行業的合營企業,應當約定合營期限;有的行業的合營企業,可以約定合營期限,也可以不約定合營期限。約定合營期限的合營企業,合營各方同意延長合營期限的,應在距合營期滿六個月前向審查批准機關提出申請。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營期限暫行規定》
第三條 舉辦合營企業,屬於下列行業或者情況的,合營各方應當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合營合同中約定合營期限:
(一)服務性行業的,如飯店、公寓、寫字樓、娛樂、飲食、出租汽車、彩擴洗像、維修、咨詢等;
(二)從事土地開發及經營房地產的;
(三)從事資源勘查開發的;
(四)國家規定限制投資項目的;
(五)國家其他法律、法規規定需要約定合營期限的。
在實踐中,合營期限一般不超過30年,特殊情況可適當放寬,一般不超過50年。即一般項目的合營期限為10年-30年,投資大、建設周期長、資金利潤低的項目,其合營期限可以延長到50年,經國務院特別批準的可在50年以上。
合營企業的合營期限起始日期:是從合營企業營業執照簽發之日起算。
以下是幾家合資公司的經營期限,供您參考。
根據1985年簽署的合資協議,上海大眾合營期限為25年。
中國汽車工業的第一個中外合資企業是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由北京汽車製造廠與美國AMC汽車公司(後來外方改為收購了AMC的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於1983年5月5日簽約,1984年1月15日正式開業,合資經營期限為20年。
2007年,目前國家發改委已正式核准並同意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日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廣汽日野汽車有限公司,項目合資期限30年。
北京現代項目經國家對外經貿部批准,由國家工商局授權北京市工商局登記注冊,注冊資本為18億元人民幣,總投資24億人民幣,中韓雙方各佔50%,企業性質為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資期限30年。
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為「中中/外」合資模式,合資經營期限為30年,公司投資總額為9800萬美元,注冊資本為7000萬美元,其中:東風汽車公司出資1750萬美元,占公司注冊資本的25%;江蘇悅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出資1750萬美元,占公司注冊資本的25%;韓國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出資3500萬美元,占公司注冊資本的50%。
Ⅶ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成立日期為( )
選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第九條規定:
申請者應當自收到批准證書之日起1個月內,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以下簡稱登記管理機構)辦理登記手續。合營企業的營業執照簽發日期,即為該合營企業的成立日期。
Ⅷ 合同法第126條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怎麼理解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是指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同中國的公司、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所簽訂的共同舉辦合營企業的合同。
中外合資企業合同的內容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的內容主要包括:
(1)總則;
(2)合營各方;
(3)成立合資經營公司;
(4)生產經營目的、范圍和規模;
(5)投資總額與注冊資本;
(6)合營各方的責任;
(7)技術轉讓;
(8)產品的銷售;
(9)董事會;
(10)經營管理機構;
(11)設備購買;
(12)籌備和建設;
(13)勞動管理;
(14)稅務、財務、審計;
(15)合營期限;
(16)合營期滿財產處理;
(17)保險;
(18)合同的修改、變更與解除;
(19)違約責任;
(20)不可抗力;
(21)適用法律;
(22)爭議的解決;
(23)文字;
(24)合同生效及其它。
製作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應當注意的問題
(1)合資的外方應當具有主體資格和合資能力。外方當事人是個人時,必須具有完全的行為能力;外方當事人是企業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時,應當具備合法的證明文件;訂立合同一定要審查外方是否具備簽訂合同的條件和能力。要對外商的經營作風和商業信譽,以及往來銀行名稱、賬號、地址等作詳細的了解,可以要求外商提供經公證機關公證的合法資格文件、擔保證書、資金信用證明等必要的資料。
(2) 中外合資經營合同必須是書面合同。合同必須經具有代表權的代表簽字,才能成立。如果當事人是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應由其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正式授權的代理人簽字。在簽字前,合同雙方應互相提供證明簽字人資格或代理資格的證書。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必須獲得有關部門的批准同意後,合同才能合法成立。
(3) 合營各方可以現金、實物、工業產權等進行投資。外國合營者作為投資的技術和設備必須確實是適合我國需要的先進技術和設備。如果有意以落後的技術和設備進行欺騙,造成損失的,應賠償損失。中國合營者的投資可包括為合營企業經營期間提供的場地使用權。如果場地使用權未作為中國合營者投資的一部分,合營企業應向中國政府繳納使用費。
(4) 合同條款要齊全完備,包括合同主體條款,投資總額和注冊資本,合作生產經營的項目,國內外銷售產品的比例,合作期限,經營范圍,合資企業的經營管理,財務管理,勞動管理等內容。違約責任條款和法律適用條款等都要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
簽訂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的風險防範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與單純的內資企業有很大的不同,在簽訂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時,容易出現一些潛在的問題和風險,投資者應當多加註意,並採取切實可行的防範措施,以避免或減輕損失。
一、外方投資者的資信調查問題
從我國舉辦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暴露出的問題來看,選擇合作夥伴極為重要。合作夥伴的好壞是關繫到合營企業興衰成敗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找到外方合營對象後,必須對它們的資信進行嚴格的調查。特別是對初次與我方交往、資信情況不明的外方合營者更要做好資信調查工作。
所謂資信調查就是了解外方合營者的資格和信譽,其目的是搞清對方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和性質。資信調查主要針對外方投資者的公司是否存在,其性質、規模以及歷史發展情況如何等。有些外方投資者常常僅通過一張名片、一大堆頭銜蒙騙他人,所稱的公司實際上根本就不存在;有些雖然存在,但只有一張辦公桌、一部電話和幾個雇員;有的雖然登記注冊,但在談判過程中,往往是利用總公司的名義談判,而實際上是以子公司、分公司簽約,如果合同履行有了問題,就把風險轉移給子公司、分公司,並宣告破產等等。面對如此復雜的情況,在審查合同時必須要求外方投資者提供有效的法律文件,防止非法組織或者已注銷的企業借投資之名蓄意進行詐騙活動。
資信調查的方式主要有:向我國駐外方投資者所在國的使領館以及外方投資者駐我國的使領館進行咨詢、委託有關銀行及專業資信調查機構調查、對於號稱跨國企業或者知名企業分支機構的可以向相關公司核實等。
二、外方投資者的准入條件
為了規范國外投資者來華投資行為,合理引導外商投資,使其符合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國將設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行業分為鼓勵、允許、限制或者禁止等不同類別,其具體項目按照2004年我國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聯合頒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及其附件的規定。因此,審查投資產業是否符合我國《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及附件是在投資可行性研究或分析中應當做的首要事情。從《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看,我國允許設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范圍較以前明顯擴大,限制和禁止類的行業已大大減少。但是,在很多行業雖然允許設立合營企業,卻同時規定了外方投資者的投資比例不能超過一定的限度。此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2001年修正)》第四條的規定,在合營企業的注冊資本中,外國合營者的投資比例一般不低於百分之二十五。因此,擬設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各方應當從法律和政策角度論證外資准入的條件和范圍、投資行為是否切實可行、審批難易程度如何等,以免雙方簽訂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因違反有關規定而不能獲得主管部門的批准,產生風險和損失。
三、外方投資者的出資方式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2001年修正)》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外方投資者在出資方式方面應當符合下列法律規定:
(1)合營企業各方可以現金、實物、工業產權等進行投資。
(2)外國合營者作為投資的技術和設備,必須是確實適合我國需要的先進技術和設備;如果有意以落後的技術和設備進行欺詐,造成損失的,應賠償損失。
(3)作為外國合營者出資的機器設備或者其他物料,應當是合營企業生產所必需的,並且其作價不得高於同類機器設備或者其他物料當時的國際市場價格。
(4)作為外國合營者出資的工業產權或者專有技術,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① 能顯著改進現有產品的性能、質量,提高生產效率的;
② 能顯著節約原材料、燃料、動力的。
(5)外國合營者以工業產權或者專有技術作為出資,應當提交該工業產權或者專有技術的有關資料,包括專利證書或者商標注冊證書的復印件、有效狀況及其技術特徵、實用價值、作價的計算根據、與中國合營者簽訂的作價合作協議等有關文件,作為合營合同的附件。
(6)外國合營者作為出資的機器設備或者其他物料、工業產權或者專有技術,應當報審批機構批准。
2、除了現金出資之外,其他出資方式的評估價值都應在合資合同中詳細約定,並且約定實際價值低於評估價值或者認可價值時補足出資的時間、所應承擔的違約責任等,以此來約束合同雙方,使合資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
3、為了避免出現外方投資者作為出資方式的機器設備或者技術無法滿足合資企業生產需求、致使合資企業生產經營無法進行的情況,合資雙方應該對合資項目進行嚴格的論證,根據項目的技術要求分析外方投資者提供的機器設備和技術是否符合項目要求。
4、按照《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營各方出資的若干規定》的規定,合營各方應當在合營合同中訂明出資期限,並應當按照合營合同規定的期限繳清各自的出資。合營合同中規定一次繳清出資的,合營各方應當從營業執照簽發之日起6個月內繳清。合營合同中規定分期繳付出資的,合營各方第一期出資,不得低於各自認繳出資額的15%,並且應於營業執照簽發之日起3個月內繳清。合營一方未按合營合同的規定如期繳付或者繳清出資的,即構成違約。守約方應當催告違約方在1個月內繳付或者繳清出資。否則視為違約方放棄在合營合同中的一切權利,自動退出合營企業。守約方應當在逾期後1個月內,向原審批機關申請批准解散合營企業或者申請批准另找合營者承擔違約方在合營合同中的權利各義務。守約方可以依法要求違約方賠償因未繳付或者繳清出資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四、慎重簽訂合營合同及章程
合資經營企業合同和章程內容有些重復之處,但是兩者的修改程序和效力范圍不同,且都是投資者向外經貿部門報批必備的。
我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第10條、第13條對合資合同和合資企業章程的主要內容都做出明確約定。投資者在制定合資合同時要特別詳細約定出資數額、方式、期限,主要生產設備、生產技術及其來源。在合資合同和合資企業章程方面,出現糾紛比率較重的情況包括:
1、如果外商提供提供設備作為出資方式。進口設備可以憑借外經貿委審批的合資合同享受進口稅收優惠,但同時進口設備也進入海關監管范圍;
2、有些合資企業搞假合資,名為以設備作為出資,其實是設備買賣,這樣就產生了合資經營企業糾紛。
為避免合資合同糾紛,合資雙方應本著實事求是原則約定合同內容。
五、注意報批程序
投資額不同,合資企業協議、合同和章程報批的受理機關不同。根據2004年10月9日國家發改委22號令《外商投資項目核准暫行管理辦法》第三條、第四條規定,對於按照《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不同分類、投資額不同的外商投資項目,其行政審批許可權、程序、報送文件不同:
1、總投資(包括增資額,下同)1億美元及以上的鼓勵類、允許類項目和總投資5000萬美元及以上的限制類項目,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核准項目申請報告;其中總投資5億美元及以上的鼓勵類、允許類項目和總投資1億美元及以上的限制類項目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對項目申請報告審核後報國務院核准。
2、總投資1億美元以下的鼓勵類、允許類項目和總投資5000萬美元以下的限制類項目由地方發展改革部門核准;其中限制類項目由省級發展改革部門核准,此類項目的核准權不得下放。地方政府按照有關法規對上款所列項目的核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在合營企業合同中,由於外方不了解中國國內法律和行政程序,往往在合資協議、合同公司章程中約定,由合資中方承擔公司設立文件的行政報批工作,如果在限定時間內中方沒有完成相應行政報批程序視為中方違約,要求中方承擔違約責任。合資中方出於迫切需要引進資金的目的,一般對於這樣的規定都不提出異議。其實,恰恰是這樣的約定很容易產生合資企業設立的失敗。因為,合資企業的行政報批不是簡單的行政流程,在很多環節都需要合資中外方的密切配合。如果外方不夠配合,報批程序就可能無法進行。所以,如果約定由合資中方來承擔報批責任,同時也應該規定合資外方在提交材料方面的責任和其他的配合義務。
Ⅸ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期限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期限:
(1)舉辦的合營企業屬於下列行業的回,合營各方應當依照國家有關法律答、行政法規的規定,在合營合同中約定合營企業的合營期限。這些行業包括:①服務性行業的,如飯店、公寓、寫字樓、娛樂、飲食、出租汽車、彩擴、洗像、維修、咨詢等;②從事土地開發及經營房地產的;③從事資源勘查開發的;④國家規定限制投資項目的;⑤國家其他法律、法規規定需要約定合營期限的。
合營企業的合營期限,一般項目原則上為10年至30年。投資大、建設周期長、資金利潤率低的項目,由外國合營者提供先進技術或關鍵性技術生產尖端產品的項目,其合營期限可以延長到五十年。經國務院特別批準的,可以在50年以上。
(2)對於屬於國家規定鼓勵投資和允許投資項目的合營企業,除上述行業外,合營各方可以在合營協議、合同中約定合營期限,也可以不約定合營期限。
(3)約定合營期限的合營企業,合營各方同意延長合營期限的,應當在距合營期限屆滿6個月前向審批機關提出申請。審批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之日起1個月內決定批准或者不批准。
合營企業終止的情況。合營企業解散應進行清算清償債務後的剩餘財產按出資比例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