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過財政承受能力評估當年是否一定納入中長期財政預算
通過財政承受能力評估的PPP項目當年不一定能夠納入中長期財政預算。
通過財政承受能力評估的PPP項目,首先由財政部門納入本地區PPP項目開發目錄,然後由項目實施機構將完善後的項目實施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核,政府審核同意後,再由項目實施機構依法組織開展社會資本方采購,采購結束後,將采購合同草案報經相關職能部門審核、經同級政府批准,最後,財政部門根據PPP項目合同中約定的政府跨年度財政支出責任,將其納入中期財政規劃。
財政部2016年9月24日印發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財政管理暫行辦法》(財金[2016]92號)提到:
第八條 經審核通過物有所值評價的項目,由同級財政部門依據項目實施方案和物有所值評價報告組織編制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報告,統籌本級全部已實施和擬實施PPP項目的各年度支出責任,並綜合考慮行業均衡性和PPP項目開發計劃後,出具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報告審核意見。
第九條 各級財政部門應當建立本地區PPP項目開發目錄,將經審核通過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的項目納入PPP項目開發目錄管理。
第十條 對於納入PPP項目開發目錄的項目,項目實施機構應根據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審核結果完善項目實施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核。本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後,由項目實施機構按照政府采購管理相關規定,依法組織開展社會資本方采購工作。
項目實施機構可以依法委託采購代理機構辦理采購。
第十六條 采購結果公示結束後、PPP項目合同正式簽訂前,項目實施機構應將PPP項目合同提交行業主管部門、財政部門、法制部門等相關職能部門審核後,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第十八條 行業主管部門應當根據預算管理要求,將PPP項目合同中約定的政府跨年度財政支出責任納入中期財政規劃,經財政部門審核匯總後,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核,保障政府在項目全生命周期內的履約能力。
第十九條 本級人民政府同意納入中期財政規劃的PPP項目,由行業主管部門按照預算編製程序和要求,將合同中符合預算管理要求的下一年度財政資金收支納入預算管理,報請財政部門審核後納入預算草案,經本級政府同意後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審議。
2. 一般公文中常提到的中期和長期計劃指多少年
中期計劃大概指5年左右,比如第幾個五年規劃之類的.
長期計劃大概指10年左右(當然包括10年以上),比如某某發展規劃綱要之類的.
3. 淺析中長期財政規劃與年度預算的關系
中長期預算能有效地消除年度預算責任不清晰、不連貫的短期化現象,克服資源配置和使用中諸如寅吃卯糧、成本代際轉移等行為,使政府受託責任更加完整、連貫和可持續。
年度預算是指預算有效期為一年的財政收支預算。這里的年度是指預算年度,大體上有公歷年制和跨歷年制。所謂公歷年制,即從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4. 同期財政預算和中長期財政預算的區別
最主要的區別是時間上
同期是指各行業的對比時間是一致的
中長期是指未來的規劃,是預期、不確定的。
5. 一般公文中常提到的中期和長期計劃指多少年
中期計劃大概指5年左右,比如第幾個五年規劃之類的。
長期計劃大概指10年左右(當然包括10年以上),比如某某發展規劃綱要之類的。
6. 什麼是中期財政計劃
多年預算(multi-year budget) 多年預算,又叫滾動預算或中期財政計劃,是年度預算的延長形式, 是指政府在編制年度預算以外再編制不同形式的其他年度預算或直接 改造原來年度預算而成為多年度預算。即同時編制幾個 財政年度 收支 的預算。 多年預算的特點是在預算中不僅列出本財政年度的項目和數字, 而且還列出上一年度和以後若干年度的項目和數字。 多年預算一般實行遞推(或稱滾動)的編制辦法, 但只有當期預算具有法律約束。
7.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中期計劃和長期計劃分別為多少年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是指國家對一定時期內國民經濟的主要活動、科學技術、教育事業和社版會發展所作的規權劃和安排。是指導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分為長期計劃(十至二十年)、中期計劃(一般為五年、三年)、年度計劃。中國從1953年起至2017年共制訂和執行了十三個五年計劃。
8. 城市規劃的規劃年限是指什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十七條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的內容應當包回括:城市、答鎮的發展布局,功能分區,用地布局,綜合交通體系,禁止、限制和適宜建設的地域范圍,各類專項規劃等。
規劃區范圍、規劃區內建設用地規模、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農田和綠化用地、環境保護、自然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以及防災減災等內容,應當作為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的規劃期限一般為二十年。城市總體規劃還應當對城市更長遠的發展作出預測性安排。
(8)中長期財政規劃年限擴展閱讀:
鄉規劃、村莊規劃的內容應當包括:規劃區范圍,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電、垃圾收集、畜禽養殖場所等農村生產、生活服務設施、公益事業等各項建設的用地布局、建設要求,以及對耕地等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防災減災等的具體安排。鄉規劃還應當包括本行政區域內的村莊發展布局。
9.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起止時間是多少
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年—1957年)
「一五」計劃,是指我國從1953年到1957年發展國民經濟的計劃。它是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由周恩來、陳雲同志主持制定的。
根據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要求,「一五」計劃所確定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蘇聯幫助我國設計的156個建設項目為中心、由694個大中型建設項目組成的工業建設,建立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發展部分集體所有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以建立對農業和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基本上把資本主義工商業分別納入各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的軌道,以建立對私營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
「一五」計劃時期,我國對個體農業、手工業和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任務基本完成。計劃所規定的各項建設任務,主要依靠我國人民的力量,加上當時蘇聯等國家的大力援助,到1957年底勝利完成,使我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基本確定。在整個國民收入中,國營經濟、合作經濟和公私合營經濟所佔比重由1952年的21.3%上升到92.9%;建成了一大批重要工程,五年內完成基本建設投資總額550億元,新增固定資產460.5億元,相當於1952年底全國擁有的固定資產總值的1.9倍。595個大中型工程建成投產,初步鋪開我國工業布局的骨架;工業總產值比1952年增長128.6%,五年合計鋼產量1656萬噸,等於舊中國從1900年到1948年49年問鋼的總產量760萬噸的218%,煤產量達到1.31億噸,比1952年增長98%;產業結構發生新的變化,在工業總產值中,工業產值所佔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業的比重由26.4%提高到48.4%。1957年糧食產量達到3901億斤,棉花產量達到3280萬擔,都超額完成計劃。
「一五」計劃實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農業生產跟不上工業生產的步伐,以工業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70%和工業總產值中生產資料佔60%作為實現國家工業化的重要標志之一,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農業的發展。二是1956年出現全局性的冒進,基本建設投資總額147.35億元,比上年增長70%,高於1953、1954兩年的投資額,基本建設貸款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由上年的30.2%猛增到48%,造成國家財政緊張。三是社會主義改造過急過快,為以後相當長時間留下後遺症。
10. 近期規劃期限一般為幾年
個人層面來說,近期為月度、季度,時限不能超過半年;短期一般為1-3年;中期為3-5年;長期為5年以上。當然具體還要就事論事,不能一概而論。國家層面來看,短期計劃是指對較短時期內的經濟、社會活動進行有目標的事先協調與控制的形式。通常是指為期一年的年度計劃。季度、月度計劃或更短時限的計劃,也屬於短期計劃,主要在部門、公司和基層企業編制。5年以下均為短期,5-10年為中長期,10年以上方位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