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政府強遷期限

政府強遷期限

發布時間:2021-10-24 18:25:07

㈠ 強遷什麼條件上可以實行

強制拆遷是法律賦予市、縣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的一種權力,有嚴格的法律程序和條件要求。

1991年《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十五條規定的強制拆遷的條件是,在房屋拆遷公告規定的或者房屋拆遷裁決作出的拆遷期限內,被拆遷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拆遷。有的地方性法規照抄了該規定,如《杭州市徵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第十四條。

2001年《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十七條規定:「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搬遷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強制拆遷,或者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該規定未將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房屋拆遷公告規定的拆遷期限內未搬遷列為強制拆遷的條件,但取消了1991年《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十五條關於「被拆遷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拆遷」的強制拆遷的條件。 2004年3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房屋拆遷行政裁決工作規程》進一步細化了行政裁決和強制拆遷管理,強調未經行政裁決,不得實施行政強制拆遷,規定拆遷人未按裁決意見向被拆遷人提供拆遷補償資金或者符合國家質量安全標準的安置用房、周轉用房的,不得實施強制拆遷。

也就是說,只有經過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作出房屋拆遷裁決,在該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搬遷的,並且拆遷人已按裁決意見向被拆遷人提供拆遷補償資金或者符合國家質量安全標準的安置用房、周轉用房的,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才可以申請行政強制拆遷或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

㈡ 政府拆遷有安置期限嗎

以你的說法,你家房屋實施拆遷的時段是2005年,應該適用《城市房屋專拆遷管理條例》(國屬務院第305號令,2011年1月19號頒布實施國務院第590號令《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後305號令廢止)第三十二條「拆遷人不得擅自延長過渡期限,周轉房的使用人應當按時騰退周轉房。因拆遷人的責任延長過渡期限的,對自行安排住處的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應當自逾期之月起增加臨時安置補助費;對周轉房的使用人,應當自逾期之月起付給臨時安置補助費。」

至於這個期限,該條例上沒有明確規定,要看當地制定的拆遷管理實施細則和當時你們和拆遷人簽定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上是怎麼約定的了。
如果當地沒有此項規定,拆遷協議上也未作此方面的約定的話,只能找當地房屋拆遷主管部門投訴或者找政府部門上訪了。

㈢ 動遷安置過度期限

各位被拆遷的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愛土拆遷說》,今天我們給大家講一講拆遷安置過渡期的相關法律知識。
所謂的拆遷安置過渡期,是指在房屋拆遷活動中,被拆遷人將自身房屋騰空之後,搬入新的安置房之前的這一段時間。拆遷安置過渡期自被拆遷人搬遷之日起算,安置房交付後的6個月結束。在這段時間內,有兩種方式解決被拆遷人的臨時居住問題,一種是由拆遷方提供周轉用房給被拆遷人居住,另外一種是拆遷方支付被拆遷人過渡費,由被拆遷人自行租房居住。
之所以會產生拆遷安置過渡期,是因為安置房的規劃、修建到竣工有一個比較長的時間,一般來說,正常的拆遷安置過渡期是36個月,也就是三年。
但是,在現實的拆遷活動中,不少被拆遷人八九年甚至更長時間沒有得到安置,年輕人因為沒有新房結婚而成了大齡剩青,老年人到老都沒住上新房而死不瞑目,為了避免遭遇這樣的情況,作為被拆遷人,您在選擇補償安置方式的時候,一定要提前核實安置房是否已經規劃或開工建設情況,如果拆遷的時候,安置房還沒有規劃或開工建設,則最好選擇貨幣補償自己購房。
如果您已經決定選擇安置房安置,那麼在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時,要注意與拆遷方約定清楚,如果超過正常過渡期,過渡費應當按照什麼標准支付。一般來說,超過正常過渡期,過渡費可按照雙倍標准支付。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租房成本也會逐年上漲,如果八九年沒有得到安置,仍然執行八九年前的過渡費標准,那麼這些過渡費可能連租房都成問題,會直接影響到你的居住條件和生活水平。
好了,關於拆遷安置過渡期的問題,就為您講解到這里,更多征地拆遷法律知識,請關注《愛土拆遷說》。

㈣ 政府規劃一個片區為拆遷片區,這個規劃期限應該是多長不可能一直都是規劃期限吧

1.規劃大致情況如下。按時間分,應該有中長期規劃和近期規劃、年度規劃;按規劃控制分,應該有總體控制規劃和專項規劃。你們這片區域應該是做了總體規劃,具體規劃要等出資人(開發企業)拿到土地後確定。
2.大家都同意拆遷改造當然是好事,是支持城市建設,但關鍵:一、徵收拆遷補償政策是否合法、合理;二、徵收拆遷程序是否合法;三、將來的改造建設資金是否到位,改造計劃是否順利實施。
3.只要政府「三封」後,應該凍結修建審批手續了。
4.如果居民都很關注是否拆遷改造,最好委託幾位代表向政府或規劃部門具體咨詢政府改造想法、進度和徵收拆遷補償有關政策等,有利於推進徵收拆遷改造進程。

㈤ 中央幾號文件取消行政強遷的

新拆遷條例——《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草案)》新版中,「版行政強拆被取消」。權強制拆遷與否擬全部由法院作出裁決,行政部門不再具有強拆決定權。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已經2011年1月19日國務院第141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取消行政強制拆遷
被徵收人超過規定期限不搬遷的,由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此外,條例草案還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為設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
會議決定,該條例草案經進一步修改後,由國務院公布施行。會議要求,條例公布施行後,各級政府和各部門都要認真學習貫徹,嚴格按照條例的規定開展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活動,維護公共利益,保障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
會議提出,考慮到集體土地徵收是由土地管理法調整的,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抓緊對土地管理法有關集體土地徵收和補償的規定作出修改,由國務院盡早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議案。

㈥ 如果政府征地有期限嗎

沒有年限規定: 一,土地被政府徵收後,性質從集體所有,變成了國家所有; 二,農用耕地按規定是不能被政政府徵收的,所以不存在三年不耕種,集體就有權收回的情況; 三,土地被徵收後,對方怎麼使用是對方的職權范圍,第三人不能幹涉; 四,政府部門會有相應的規劃,如果對此有疑問的,可以咨詢當地征管部門。 一,集體土地徵收的程序,包括以下七項: 一、建設項目用地單位向市、縣國土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用地申請; 二、市、縣國土部門擬訂征地方案報同級人民政府審查後逐級上報; 三、征地審核與批復; 四、被征地所在人民政府發布徵收土地方案的公告; 5、被征地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國土部門制訂補償、安置方案並公告; 陸、被征地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國土部門補償安置方案的實施; 漆、建設項目用地單位獲發建設用地批准證書。 二, 集體土地的徵收應當遵循下列三項原則: 一、必須以實現公共利益為目的; 二、必須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 三、必須保障被徵收人的居住條件及被征地農民的生活

㈦ 行政強遷程序是什麼

城市房屋拆遷行政裁決工作規程 一、行政裁決的受案范圍。
《規程》第二條明確了行政裁決的受案范圍:即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就搬遷期限、補償方式、補償標准、搬遷過渡期限、過渡方式等原因達不成協議的,當事人可以申請裁決;同時為了進一步明確受案范圍,第八條列舉出了幾種除外情形,即以下糾紛不屬裁決范圍:1、對拆遷許可證合法性提出行政裁決的;(如對許可證合法性有異議,應當根據《行政訴訟法》直接起訴到人民法院)2、申請人或者被申請人不是拆遷當事人的;3、拆遷當事人達成補償安置協議後發生合同糾紛(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此類糾紛應當到人民法院以民事糾紛立案並審理),或者行政裁決做出後,當事人就同一事由再次申請裁決的(當事人對裁決不服,不能重復申請裁決,應當依法申請復議或以裁決部門為被告以拆遷人為第三人,提起行政訴訟);4、房屋已經滅失的;5、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認為依法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同時規定對裁決申請不予受理的,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
二、受理裁決申請前的聽證程序
《規程》第七條規定,未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戶數較多或比例較高的,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在受理裁決申請前,應當進行聽證。該規定能讓裁決部門通過聽證更充分、更全面的了解具有共性的主要問題、拆遷人與被拆遷人之間達不成協議的主要原因,也便於雙方當事人溝通,消除分歧,使被拆遷人的利益得到保障。
三、規定迴避程序
迴避程序,是公正、公平的必要保障,是避免徇私枉法的基本措施。迴避程序在三類訴訟程序中都有規定,現也做為拆遷裁決程序的基本規定,是十分必要的。該規定在《規程》第十一條「行政裁決工作人員與當事人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裁決的,應當迴避」。
四、強制拆遷受到更多限制
強制拆遷是拆遷程序中的重要環節,也是使拆遷人與被拆遷人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而且在實踐當中,拆遷人野蠻強遷、違法強遷,給被拆遷人帶來財產損失甚至人身損害的現象屢見不鮮。現《規程》有針對性的對於強遷程序,規定了諸多限制。根據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規定,強遷需具備如下條件:
1、依法裁決,強遷前,必須有遷拆主管部門根據拆遷當事人的申請,針對雙方的糾紛,依法做出的行政裁決書做為強遷的首要法律依據。
2、聽證前置,強遷前,必須邀請包括拆遷當事人代表在內的有關人士,對強遷依據、強遷程序、補償安置標準的測算依據進行聽證;這意味著,對裁決的部分內容進行二次核隊,對強遷程序進行嚴格審查、把關。
3、集體討論通過,強遷前,必須經拆遷主管部門的領導班子討論決定後,方能向政府申請行政強遷申請,不是某個人自己就可以決定的。
4、補償金及安置用房及時到位,強遷前,拆遷人必須按照裁決內容將補償金或周轉用房落實,並且安置用房或周轉用房必須符合國家質量安全標准,不允許拆遷人隨便找個房屋應付。
5、補償資金的提存,對於被拆遷人拒收補償資金的,拆遷人應當將資金提存,保證裁決內容的落實。
6、做好證據保全工作,強遷前,必須對被拆房屋做好證據保全工作,防止房屋滅失給被拆遷人帶來的不利因素。
7、提前15日通知,強遷前15日,必須通知給被拆遷人,使被拆遷人做好相應的准備工作,同時也是給被拆遷人自覺搬遷的最後一次機會。
8、現場見證,強遷當時,必須有街道辦事處及被拆遷人單位代表在場見證,監督強遷執行部門合法強遷;並有公證人員將房屋及室內物品做證據保全工作。
綜上八個條件,是強遷的必備條件,缺一不可,否則相關的工作人員將按責任大小承擔相關行政、民事甚至於刑事責任。
以上是新頒布的《城市房屋拆遷行政裁決工作規程》的主要內容,該《規程》的出台為拆遷管理部門公正裁決做好了立法准備,該《規程》將在2004年3月1日開始正式施行。

㈧ 在政府徵用土地有沒有期限

徵用和徵收來是兩個概念,自如果是徵用的話應該有徵用協議,看什麼時候換給你們,如果是徵收的話那就是一次性補償了,由集體土地性質轉為國有土地,其期限是商業用地40年、工業用地50年、住宅70年。住宅用地可以說是永久的 。
物權法有相關規定,如果拆遷的話給補償。

㈨ 房屋強遷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強遷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強遷有兩種方式:
1)行政強遷,經區、縣房地局申請,由區、縣人民政府責成區、縣房地局和公安機關等有關機關部門實施的強遷;根據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實施強制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除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2)司法強遷,由區、縣房地局向人民法院申請,由人民法院實施的強遷。
實施強遷的同時,拆遷人對被拆遷人或房屋承租人的補償安置同時實施。
目前規范城市房屋強制拆遷工作的最重要的行政法規是國務院二00一年六月十三日頒布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該條例規定的城市房屋強制拆遷的方式有兩種,即行政強制拆遷和司法強制拆遷。城市房屋行政強制拆遷是指行政機關在被拆遷人不履行生效行政裁決中確定的搬遷義務時,依照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迫使被拆遷人履行裁決規定義務的行為。根據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實施強制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除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下面幾種情形不的施行強遷:
1、未經裁決,不得實施行政強制拆遷;
2 、拆遷人未按裁決意見提供補償資金或者符合國家質量安全標準的安置用房、周轉用房的,不得實施強制拆遷;
3、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實施強制拆遷,應當提前十五日通知被拆遷人,並認真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動員被拆遷人自行搬遷;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做出。
4、此外,強制拆遷時,應當組織街道辦事處(居委會)、被拆遷人單位代表到現場作為強制拆遷證明人,並由公證部門對被拆遷房屋及房屋內物品進行公證。但規程第2十條規定向政府申請行政強制拆遷時應提交被拆房屋證據保全公證書的規定,即在政府下達行政強制拆遷決定書前,被拆房屋的證據保全公證就辦好了,實踐中,都是在取得行政強制拆遷決定書後,實施行政強制拆遷前完成該項公證工作的。

7種情況不予受理
《辦法》強調,屬於如下7種情形之一的,裁決機關不予受理行政裁決申請:
1.對拆遷許可證合法性提出行政裁決申請的;
2.申請人或者被申請人不是拆遷當事人的;
3.拆遷當事人達成補償安置協議後發生合同糾紛,或者行政裁決作出後,當事人就同一事由再次申請裁決的;
4.房屋已經滅失的;
5.按規定應當舉行裁決受理前聽證而未舉行的;
6.申請人申請裁決時提供的資料不符合有關規定(《辦法》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的,又未按裁決機關要求補正材料的;
7.裁決機關認為依法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
對裁決申請不予受理的,裁決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

㈩ 關於2018年國家政府部門拆遷新政策頒布實施時間

各地的時間不同。

2018年開始將實施新的房屋拆遷補征地拆遷標准了,農村房屋拆遷按最新補償標准為每平補給1900-3300元。

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包含: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青苗補償費、社會保障費用、拆遷補償費以及在法定授權范圍內「積極探索『留地』、『留物業』、『入股』等安置補償途徑」。

對被拆遷人在進行補償時,補償費按被徵收房屋評估價值的比例和家庭情況,給予一次損失補償費。被徵收房屋評估價值的具體比例由各市縣根據本地實際確定。

(10)政府強遷期限擴展閱讀:

一、改變補償規則,實現雙向補償

農村宅基地所有權屬於村集體,房屋所有權屬於農民個人,因此在之前的拆遷補償中,只有農村房屋的拆遷補償。

不過從2018年開始,農民不僅可以領到農村房屋的補償,而且還可以領取宅基地的補償,實行雙向補償制度。

二、擴大補償范圍,提高補償金額

從2018年開始,拆遷補償范圍將不僅限於農村房屋,將主要包括兩方面:

一方面,農民的固定財產:農房以及房屋內的裝修。

另一方面,其他財產:地上附著物補償比如農民的果園菜園,或者水井廁所等。

另外,農民在拆遷時可以獲得最低2萬元的拆遷過渡期安置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包括宅基地、配套設施、租賃費)等。

三、實現多樣化補償方式,可供農民自由選擇。

農村房屋拆遷的補償方式有2種:

一種是貨幣補償,即根據農民被損失利益的總價值摺合成人民幣進行補償。

第二種是等價置換,即農民可以在政府規劃區域內本著多退少補的原則選購商品房來彌補自己的損失。

閱讀全文

與政府強遷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無形資產管理辦法 瀏覽:67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