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折減年限

折減年限

發布時間:2021-10-22 14:42:26

年限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的三個區別

年限平均法
優點:平均年限法又稱直線法,這種方法比較適合各個時期使用程度和使回用效率大答致相同的固定資產。
缺點:由於平均年限法只著重於固定資產使用時間的長短,不考慮固定資產使用的強度和效率,因此,每期折舊費用總是相等的。如果某一年使用率高,生產的產品產量增多,那麼每一單位的產品分攤的折舊費用勢必降低,產品單位成本就下降:反之,則上升。所以用平均年限法分攤固定資產成本,看似各年平均其實並不均勻。

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用直線法折舊率的兩倍作為固定的折舊率乘以逐年遞減的固定資產期初凈值,得出各年應提折舊額的方法。 就與加速折舊法類同,可讓你在第一年折減較大金額。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加速折舊法的一種,是假設固定資產的服務潛力在前期消耗較大,在後期消耗較少,為此,在使用前期多提折舊,後期少提折舊,從而相對加速折舊。

② 計算自振周期為什麼要採用折減系數如何根據實砌牆體來折減

自振周期是結構本身的動力特性。與結構的高度H,寬度B有關。當自振周期與地震作用的周期接近時,共振發生,對建築造成很大影響,加大震害。

自振周期
結構的自振周期顧名思義是反映結構的動力特性,與結構的質量及剛度有關,具體對單自由度就只有一個周期,而對於多自由度就有同模型中採用的自由度相同的周期個數,周期最大的為基本周期,設計用的主要參考數據

自振周期 - 自振周期折減系數
由於計算模型的簡化和非結構因素的作用,導致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在彈性階段的計算自振周期(下簡稱「計算周期」)比真實自振周期(下簡稱「自振周期」)偏長。因此,無論是採用理論公式計算還是經驗公式計算;無論是簡化手算還是採用計算機程序計算,結構的計算周期值都應根據具體情況採用自振周期折減系數(下簡稱「折減系數」)加以修正,經修正後的計算周期即為設計採用的實際周期(下簡稱「設計周期」),設計周期=計算周期×折減系數。如果折減系數取值不恰當,往往使結構設計不合理,或造成浪費、或甚至產生安全隱患。誠然,折減系數是鋼筋混凝土框架結設計所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影響自振周期因素是諸多方面的,加之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實際工程的復雜性,抗震規范[1]沒有、也不可能對折減系數給出一個確切的數值。許多文獻中給出,當主要考慮填充牆的剛度影響時,折減系數可取0.6~0.7[4] [7];根據填充牆的多少、填充牆開洞情況,其對結構自振周期影響的不同,可取0.50~0.90[2].這些都是以粘土實心磚為填充牆的經驗值,不言而喻,採用不同填充牆體材料的折減系數是不相同的。當採用輕質材料或空心磚作填充牆,當然不應該套用實心磚為填充牆的折減系數。對於粘土實心磚外的其它牆體可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折減系數

自振周期 - 結構周期關系
按照行業標准《工程抗震術語標准》(JGJ/97)的有關條文, 自振周期:結構按某一振型完成一次自由振動所需的時間。 基本周期:結構按基本振型(第一振型)完成一次自由振動所需 的時間。通常需要考慮兩個主軸方向和扭轉方向的基本周期。
設計特徵周期 :抗震設計用的地震影響系數曲線的下降段起始點所對應的周期值,與地震震級、震中距和場地類別等因素有關。
場地卓越周期:根據場地覆蓋層厚度H和土層平均剪切波速 ,按公式T=4H/ 計算的周期,表示場地土最主要的振動特徵。 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反應與建築物的動力特性密切相關,建築物的自振周期是主要的動力特徵,與結構的質量和剛度有關,當自振周期、特別是基本周期小於或等於設計特徵周期 時,地震影響系數取值為 ,按規范計算的地震作用最大。
國內外的震害經驗表明,當建築物的自振周期與場地的卓越周期相等或相近時,地震時可能發生共振,建築物的震害比較嚴重。研究表明,由於土在地震時的應力-應變關系為非線性的,在同一地點,地震時場地的卓越周期並不是不變的,而將因震級大小、震源機制、震中距離的變化而不同。
GB50011規范對結構的基本周期與場地的卓越周期之間的關系不做具體要求,即不要求結構自振周期避開場地卓越周期。事實上,多自由度結構體系具有多個自振周期,不可能完全避開場地卓越周期。

③ 自振周期折減系數的影響自振周期因素

影響自振周期因素是諸多方面的,加之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實際工程的復雜性,抗震規范沒有、也不可能對折減系數給出一個確切的數值。許多文獻中給出,當主要考慮填充牆的剛度影響時,折減系數可0.6~0.7 ;根據填充牆的多少、填充牆開洞情況,其對結構自振周期影響的不同,可取0.50~0.90 。這些都是以粘土實心磚為填充牆的經驗值,不言而喻,採用不同填充牆體材料的折減系數是不相同的。當採用輕質材料或空心磚作填充牆,當然不應該套用實心磚為填充牆的折減系數。對於粘土實心磚外的其它牆體可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折減系數。
結構計算分析總是要進行簡化的,簡化程度取決於當時的計算工具;簡化是有條件的,而關鍵是簡化模型盡可能符合真實受力模型。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計算周期往往與其自振周期有較大出入,筆者認為,此偏差主要來自計算模型的簡化,沒有計入那些難於准確計算的因素造成的。一分為二的說,沒有計入的那些因素,常常使計算周期比自振周期長,在一定條件下也會使計算周期比自振周期短,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 填充牆的剛度影響
大多數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設計計算中,並沒有計算填充牆、裝修(飾)材料、支撐、設備等非結構構件的剛度。實際工程中,由於未考慮磚填充牆的剛度常常使計算周期比實測自振周期(下簡稱「實測周期」)大很多[7].填充牆的影響與填充牆的材料性能、數量、單片牆體長度、牆體完整性(開洞情況)、與框架的連接情況息息相關。定性地說,填充牆的數量多、單片牆體長度大、牆體開洞少且小、與框架連接好,它對框架結構的剛度增加大,反之就小。
我國的框架填充牆的發展趨勢是,逐步取消粘土磚(保護粘土資源、能源、環境等的要求),採用多樣化輕質填充砌體、輕牆板取而代之。採用不同材料的填充牆,由於填充牆材料的剛度、變形性能、延性的不同,其對結構的空間剛度影響顯然不相同。在其它條件相同時,採用輕質填充牆比粘土磚填充牆對結構的剛度影響小。
一般框架結構都要有填充牆,當磚填充牆多,可能會成為影響結構自振周期的主要的直接因素。
2. 基坑回填土及混凝土剛性地坪對底層框架柱的側限作用
通常,在計算模型中,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底層柱高(計算高度),一般取基頂至一層樓蓋頂之間的距離,見下圖1.由於基頂至室內、外之間回填土必須嚴格夯實。例如壓實填土地基要求回填土的壓實系數不應小於0.94。 而且,通常在室內都要作混凝土剛性地坪。填土及地坪對結構側移的約束,完全可以改變底層柱的計算高度,增大了結構剛度。為考慮填土及地坪影響,加強了底層柱根及其在剛性地坪部位的構造措施。 當基礎埋深大,填土密實,混凝土地坪剛度大時,也是造成計算周期比實測周期偏長的重要原因。
3. 現澆樓板對樓面梁的剛度影響
目前,常規的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分析計算,通常採用桿元結構模型,如PK採用平面桿元模型,TAT、TBSA等採用空間桿元模型。但是,客觀上,現澆樓板形成了結構的剛度。在結構設計時參考了教科書及許多文獻,採用簡化方法考慮了現澆樓板對樓面梁的剛度增大系數。比如,邊框架梁取1.5倍,中框架梁取2.0倍 。但是,這並不足以反應現澆樓板作為梁的有效翼緣對線形桿元模型梁的慣性矩真實增大了多少,在彈性階段,此增大系數完全可能大於2.0.准確計算是無法做到的,也只能經驗考慮。若增大系數值取小了,計算所得的結構剛度偏小,即計算周期偏長。現澆樓板對樓面梁的剛度增大系數取值,也直接影響著結構的計算周期。
4. 計算荷載高估了結構真實質量
一般情況下,計算荷載不同程度地高估了結構的真實質量(或簡化的振動質點質量)。對於恆荷載構成的質量,在正常設計情況下,計算值必然大於實際值;對於活荷載構成的簡化質點質量,比如樓面等效均布荷載按50%考慮 ,出現這樣滿載布置情況也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所得簡化質點質量之和往往大於真實結構質量,數值計算所得的周期自然偏大。
5.結構構件的超強性
首先,對材料強度具有95%保證率的可靠度要求,材料(如混凝土、鋼筋等)存在超強因素;其次,設計和施工都要求結構構件的實際強度(如指標E)、尺寸(如指標I)不得低於設計標准。再者,混凝土的強度和其他性能指標的標准,一般取齡期t=28天來標定,而一般情況下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是隨齡期單調增長的,其增長速度漸減並趨向收斂。如,規范CEB-FIP MC 90中,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及彈性模量隨齡期增長的計算式分別為:fC(t)= fC ;EC(t)= EC 式中 =e .當然,正常情況下,結構的實際剛度也就大於設計計算剛度。 特別是結構進入彈塑性、塑性變形階段也會出現計算周期比 自振周期短的情形
混凝土構件的剛度是隨變形和應力狀態、配筋情況、時間等諸多因素變化的。自然,其自振周期也隨之而改變。
1. 結構剛度隨不同變形階段而變化
無論是結構構件還是非結構構件,隨著結構變形不斷增加、自身開裂直至破壞的過程中,其剛度逐漸衰減,同時阻尼在增加,才致使地震作用內力不會直線上升。當結構的側向變形達到一定范圍後,填充牆出現開裂、破壞,現澆樓板、剛性地坪等的剛度也退化和逐漸破壞。同時,隨著結構構件開裂,按彈性計算的周期應該作相應調整,以反應非結構構件抗側移剛度降低甚至消失和結構構件剛度的折減。當計算變形較大時,結構構件按彈性計算的剛度宜折減,如取0.85EcI0。
2. 實測自振周期隨外界的干擾力大小而變化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自振周期,在大振幅振動與微幅振動下是不同的。對同一結構來說,地震作用由小至大,自振周期也由短變長。例如,北京飯店東樓橫向基本實測周期,在地震前(脈動法實測值)、海城地震時、唐山地震時分別測得0.90秒、0.95秒、1.40秒。而且,結構並未進入明顯的塑性變形,震後僅有填充牆輕微開裂。也就是說,結構構件進入塑性變形之前,建築物的抗側移剛度已經明顯降低,自振周期比微幅振動時(脈動法實測值)已經增加了許多。
3. 鋼筋混凝土構件帶裂縫工作性質
大多鋼筋混凝土構件是帶裂縫工作的。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的剛度,隨時間、長駐荷載、配筋率而變化,短期剛度可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相應公式計算: 其中;長期剛度可按下式計算:,其中長期荷載作用下對撓度增大的影響系數θ與縱向受壓鋼筋配筋率等因素有關,一般長期剛度小於短期剛度。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當彎矩M大於開裂彎矩Mr後,隨著彎矩M(或彎曲應力)增大,構件上裂縫開展深度增加,截面有效高度減小而剛度降低。但是,在彈性變形階段,裂縫對受彎構件的剛度影響較小,當進入彈塑性和塑性變形階段,裂縫對受彎構件的剛度影響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1.空間布置的差別
建築的空間整體工作性能、平面布置、實際質量(包括荷載)分布、場地地基和基礎、施工質量、材料性能等等,都會對結構的自振周期產生影響。
2.算簡圖忽略諸多次要因素產生的模型化誤差
計算模型的假定和邊界條件的處理,比如,實際結構的質量沿豎向是連續分布的,振動質點的簡化與實際建築存在連續介質離散化的物理意義上的模型化差異。自然也就存在計算結果的數值差異。
總而言之,由於鋼筋混凝土材料性能的離散性、變形成分的多樣和影響因素的眾多。很難建立一個通用的可用於精確計算的本構模型。對任意框架結構和同一框架結構的彈性、彈塑性、塑性變形的各階段給定同一周期折減系數計算顯然是不恰當的,也是不切合實際的。從上述各種因素的分析和根據大量實測統計(計算周期平均為實測自振周期的2.5~3倍),在彈性計算階段,計算周期比自振周期偏長。
採用折減系數要求結構剛度、質量(荷載)、填充牆在平面內和沿豎向均勻分布
多層框架結構,由於框架柱布置靈活,隨著建築功能的復雜性、多樣性增強,大空間結構、復雜結構、特殊結構的日益增多,抗震的概念設計、構造設計更顯得重要,對關鍵部位、薄弱環節的加強必須具有針對性、有效性。對這類結構,靠自振周期折減以增大地震作用效應來增加結構安全性,並不一定奏效,還可能會使結構構件受力失真。例如:
1. 填充牆在平面內均勻分布的要求
准確的說,由於填充牆的剛度影響,必須考慮填充牆的位置及分布。特別當採用過小的周期折減系數,這種失真程度將明顯增大。
2. 結構剛度突變
在建立整體計算模型時,往往由於樓梯細部尺寸未確定(如樓梯平台梁位置、標高等),而沒有考慮樓梯間的樓梯平台梁參結構空間|考試大|剛度的計算。採用通常的周期折減系數的方法並不能准確有效的體現這種剛度變化和填充牆的不利影響。

④ 周期折減系數在哪本規范上

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4-1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⑤ PE管道的壽命年限如何檢測

PE管的使用壽命是多種因素決定的,比如原材料,生產工藝,使用方法,回環境等。首先說說原材料,答國內頂級的PE原料基本上都能夠達到抗老化50年,但是如果料子有時候指標稍微欠缺一點,那麼對抗老化有一定的影響。其次是生產工藝,有些廠家為了謀求高利潤在生產上偷工減料,比如壁厚相差超出范圍,比如機械設備又不穩定,導致管材內部雜質較多等,這樣就影響了PE管本身的承壓能力了。然後PE管的施工上對管材本身的破壞或者摩擦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管材本身的受損,會降低PE管的使用壽命。PE管雖然是能防腐,但是遇上特別惡劣的環境也是會對使用壽命造成很大影響的,比如強酸強鹼,高溫(大於60°),或者被長期冰凍等,國標標准裡面管材壽命50年是指在溫度23°的情況下,溫度的變化對PE管材壽命是有一定比例的折減的。另外還有一些因素會影響PE管的壽命,如運輸,存放,外部壓力等等。
不掩埋裸露情況下,一般能使用10年到15年吧。

⑥ 雙倍余額遞減法和直線折舊法的折舊額的和相等嗎

不一樣.
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折舊率=2÷預計的折舊年限×100% ,年折舊額=期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年折舊率.實行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的固定資產,應當在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以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攤銷
例如:一台設備原值1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5年,預計凈殘值2.55萬元,採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分別為:
年度 折舊率 折舊額
1 2/5=0.4 100*0.4=40萬
2 2/5=0.4 (100-40)*0.4=24萬
3 2/5=0.4 (100-40-24)*0.4=14.40萬
第4年與第5年系該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的前兩年,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攤銷,即(100-40-24-14.4-2.55)/2=9.525萬。
所以
第1年折舊為40萬
第2年折舊為24萬
第3年折舊為14.40萬
第4年折舊為9.525萬
第5年折舊為9.525萬
直線法又稱年限平均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折舊總額平均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採用直線法計算的固定資產各期折舊額均是相等的
公式:固定資產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使用年限 .

⑦ 設備原值價值為60000元,使用年限為8年,殘值為2000元,使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各年的折舊額。

你好,雙倍余額遞減法是指在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原價減去累計折舊後的金額和雙倍的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應在其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攤銷。


有不懂再問我, 我學會計這么多年都沒寫過這么完整的每年折舊額。😂

⑧ 年限平均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的區別

年限平均法
優點:平均年限法又稱直線法,這種方法比較適合各個時期使用程度和使用效率大致相同的固定資產。缺點:由於平均年限法只著重於固定資產使用時間的長短,不考慮固定資產使用的強度和效率,因此,每期折舊費用總是相等的。如果某一年使用率高,生產的產品產量增多,那麼每一單位的產品分攤的折舊費用勢必降低,產品單位成本就下降:反之,則上升。所以用平均年限法分攤固定資產成本,看似各年平均其實並不均勻。

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用直線法折舊率的兩倍作為固定的折舊率乘以逐年遞減的固定資產期初凈值,得出各年應提折舊額的方法。 就與加速折舊法類同,可讓你在第一年折減較大金額。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加速折舊法的一種,是假設固定資產的服務潛力在前期消耗較大,在後期消耗較少,為此,在使用前期多提折舊,後期少提折舊,從而相對加速折舊。

我國現行財會制度規定允許使用的加速折舊法主要有兩種:即年數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公式
(1)年折舊率=2÷預計的折舊年限×100%,年折舊額=固定資產期初賬面凈值×年折舊率。

(2)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3)月折舊額=固定資產期初賬面凈值×月折舊率

(4)固定資產期初賬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實行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的固定資產,應當在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以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攤銷。

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相等.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額÷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公式
(1)年折舊率=2÷預計的折舊年限×100%,年折舊額=固定資產期初賬面凈值×年折舊率。

(2)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3)月折舊額=固定資產期初賬面凈值×月折舊率

(4)固定資產期初賬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1.在使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時要注意在最後兩年計提折舊時,將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凈值平均攤銷。

2.由於雙倍余額遞減法不考慮固定資產的殘值收入,因此,即不能使固定資產的帳面折余價值降低到它的預計殘值收入以下。當下述條件成立時,應改用直線法計提折舊。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的一種計算方法,它的基本規則是:以固定資產使用年數倒數的2倍作為它的年折舊率,以每年年初的固定資產帳面余額作為每年折舊的計算基數,但由於在固定資產折舊的初期和中期時不考慮凈殘值對折舊的影響,為了防止凈殘值被提前一起折舊,因此現行會計制度規定,在固定資產使用的最後兩年中,折舊計算方法改為平均年限法,即在最後兩年將固定資產的帳面余額減去凈殘值後的金額除以2作為最後兩年的應計提的折舊。誠然,在一般情況下,我們都可以遵照這種規則來處理雙倍余額遞減法的折舊問題,但筆者認為,這種通用的規則並不能全部適用。在實務中,如果不顧固定資產凈殘值估計的實際情況,機械地照搬上述原則,則雙倍余額遞減法的應用可能會走入誤區,並將造成固定資產使用末期折舊計算的不當和錯誤。

⑨ 中國法制史五刑

隋、唐時期,商周以來的墨、劓、剕、宮、大辟五刑制度,終於為笞、杖、徒、流、死的五刑制度所代替,直至明、清沿用不改。 先秦以前的五刑是指墨、劓、剕、宮、大辟; 北魏律的五刑是死、流、徒、鞭、杖, 北齊律的五刑是鞭、杖、耐、流、死, 北周律的五刑是死、流、徒、鞭、杖。 自隋律起,才將五刑定為笞、杖、徒、流、死。此後延用至清。 墨 在罪犯面部、耳後、頸項、手臂上刺刻後塗以墨的刑罰,是最輕的刑罰。戰國時秦稱為黥刑,廣泛適用,並與其他刑罰相結合。漢文帝廢肉刑時,黥刑被廢。魏晉南北朝時期間或使用,到梁武帝天監十四年(515)再度被廢。隋唐無此制。五代後晉恢復黥刑,改稱刺字,並與流刑結合使用,稱為刺配,沿用至清。刺字的對象、部位、形狀各代不盡相同。清末法制改革,刺字廢。 劓 割掉鼻子的刑罰。重於墨刑,輕於剕刑。起源於夏,周代廣泛適用。戰國及秦時與其他刑罰結合使用。漢初亦沿用劓刑。漢文帝除肉刑,以笞刑代替劓刑。但直至南北朝時,劓刑尚間或使用。隋以後不見於刑典,只有金國早期對於犯重罪的贖刑者(見贖免),仍要割掉鼻子或耳朵,以別於一般平民。 刖 斷足的刑罰。也稱剕刑。重於劓刑。春秋戰國時普遍施用。齊國因受刖刑者多,曾出現「屨賤踴貴」現象,踴就是刖足者穿的鞋。秦及漢初,罪重者斬右趾,罪輕者斬左趾。漢文帝除肉刑,改刖左趾為笞五百,刖右趾為棄市。至漢景帝時,又下令應棄市的犯人,如願意刖右趾,可以聽許,廢除的刖刑又被恢復。自魏晉以後,律典中已無刖刑的規定。但間或亦有實行刖刑者,如唐初一度以斷右趾作為減死罪的刑罰。 宮 男子割勢、婦人幽閉的刑罰。始於夏代苗族的蒼刑,夏族襲用,秦、漢時亦稱腐刑、蠶室刑、陰刑。男子割勢即割下男子生殖器。女子幽閉,古有兩說。一說為禁閉於宮,另一說為用棍棒椎擊女性胸腹,使胃腸下垂,壓抑子宮墮入膣道,以妨交接。宮刑最初用以懲罰淫罪,後來也適用於謀反、謀逆等罪,並擴大到連坐的犯人子女。秦統一六國後曾大量適用。漢文帝除肉刑而宮刑不廢。漢景帝允許以宮刑代替死刑。自漢至南北朝時期,宮刑時存時廢,到隋開皇(581~600)初年正式廢除 。後來遼穆宗應歷十二年(962)又一度恢復,以後各朝律令沒有宮刑。 大辟 即死刑。其名稱和執行方式各代不盡相同。先秦時有炮烙、剖腹、醢、脯、戮、斬、焚、踣、罄、轘、辜等。戰國及秦有鑿顛、鑊烹、抽脅、車裂、囊撲、梟首、腰斬、棄市等。漢初以腰斬、棄市、梟首為主。北魏有轘、腰斬、殊死(斷頭)、棄市四等,後改為梟首、斬、絞三等。北齊、北周因襲不改。隋、唐定死刑為斬、絞兩等。五代和宋大抵仿效隋律,此外,還有不載於律書的凌遲(即分割犯人的肢體)。遼初還有投懸崖、射鬼箭、五車轘、生瘞(活埋)、炮擲等目。金代有擊腦。此外,歷代還有法外酷刑,如棒殺、剝皮、醢 笞 用竹板或荊條拷打犯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罰。在奴隸社會已廣泛使用。秦律有「笞十」、「笞五十」的規定。漢文帝除肉刑時,用笞來代替肉刑。漢景帝時因笞刑過重,減笞500為300,300為200。後又改300為200,200為100。同時定《棰令》,規定以竹代小荊,削平其節;笞臀部,中途不得更換行刑人。魏晉時,婦女受笞刑笞背。南北朝時的杖刑,實際上即隋以後的笞刑,且多作為流刑、徒刑的附加刑,其數在200以下,數量不等。隋改鞭為笞,分為10、20、30、40、50五等,並皆可用銅贖。唐沿隋制,並規定受刑人腿、臀分受,亦允許自願背、腿分受者。宋沿唐制,亦分笞為五等,但允許以笞折臀杖,笞五十者折臀杖十一。遼無笞刑,但有木劍、大棒擊背,類似笞刑。金國舊制,輕罪笞以柳條。元代笞刑分7、17、27、37、47、57六等。明、清笞刑沿襲唐、宋制,分五等,可贖刑。 杖 用大竹板或大荊條拷打犯人脊背臀腿的刑罰。起源甚早,《尚書舜典》就有「鞭作官刑」的記載。漢、魏、晉都設有鞭杖的刑罰。至南北朝梁武帝時把杖刑列入刑書。北魏開始把杖刑與鞭刑、徒刑、流刑、死刑並列,為五刑之一。北齊、北周沿襲魏制,依杖數分等,並均允許以金贖。隋代廢鞭刑,代以杖刑;另立笞刑,以代替原來的杖刑。凡所犯重於五十笞者,則入於杖刑。唐代杖刑同隋。唐律規定,杖皆削去節目;決杖者,背、腿、臀分受。宋沿唐制,亦分五等,並將杖刑作為附加刑。遼、金、元也均有杖刑規定。明、清杖刑依唐、宋制,至清末,杖刑廢。 徒 即徒刑,並強制服勞役。起源很早。商代就有牢獄「圉」,周代除死刑外,其他處肉刑的罪犯都須服勞役,為當時五刑的附加刑。秦、漢根據勞役的性質、徒刑期限和有無附加刑,分徒刑為若乾等級。魏晉以「髡」、「耐」(為徒刑犯人剃發、剃須)作為徒刑的制度,並以此作為徒刑名稱。北魏徒刑按勞役年限分為各種等級,因此又稱年刑。北齊時由於有附加刑「耐」,也稱「耐罪」。當時除「耐」外,還附加鞭、笞,有的還須帶刑具「鉗」。北周開始正式稱「徒刑」,並附加鞭、笞,允許以金贖罪。隋唐徒刑作為五刑之一,亦分五等,刑期為1~3年,每等之間相差半年,且不附加笞、杖,准許以銅贖刑。五代基本沿用唐制,但恢復了加杖制,實際上是一罪兩刑。宋代實行折杖制度,即折減笞杖數目,杖後不再服勞役。遼代有終身刑 ,還加杖,並「黥面」。金代徒刑與唐、宋同,唯將五等改為七等。元代徒刑又分為五等,並附杖刑。明、清徒刑基本相同,即分為五等加杖,准許以錢贖。 流 把罪犯押解到邊遠地方服勞役或戍守,不得離開該地區的刑罰。流刑刑名最早見於《尚書堯典》:「流宥五刑」,作為對墨、劓、剕、宮、大辟五刑寬宥的一種刑罰。流刑的名稱,歷代不同,有時稱放、遷、徙。北魏流刑沒有遠近差別。北齊正式將流刑列為五刑之一,亦無里程之差。到北周,流刑從流至距皇畿2500~4500里分為五等,也有時間限制,最長為六年。隋代流刑分三等,也稱三流。應配者分別居作二年、二年半、三年。應住居作者,三流俱役三年。唐代流刑亦分三等,其里數比隋代流刑各加1000里,其居作期限則縮短為一年。役滿編所在為戶,謂之「常流」。此外,有役三年者,謂之「加役流」。唐代流刑許以銅贖。宋代流刑所流里程和役年與唐代相同,但附加脊杖。元代沒有流刑。明代流刑沿宋制,均附加杖,並可用銅贖。清代流刑與明相同。 死 即死刑。隋、唐定死刑為斬、絞兩等。五代和宋基本仿效隋律,但自五代始有為凌遲。遼代將凌遲定為正式刑名,將死刑定凌遲、斬、絞三等。元代同。明、清法定死刑雖僅斬、絞兩等,但有法外刑,如棒殺。

滿意請採納

閱讀全文

與折減年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