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隋唐服役期限

隋唐服役期限

發布時間:2021-10-20 04:58:41

1. 隋唐時期的政治體制

三省六部制和租庸調制。
隋朝沿用北魏以來的租調制,租調數量比北周輕,農民服役時間也短。後來又規定" 民年五十,免役收租",即交納一定的絹代替服役。
唐朝在隋朝的基礎上,以輕徭薄賦的思想改革賦稅體制,實行租庸調制。唐朝的租庸調制不再有年齡的限制。唐初施行兩稅制時,運作良好,人民生活安定,國家收入穩定。但自安史亂後,戶籍失修,生產破壞,國家支出大增,舊有的租庸調制已不合時宜,不得不以兩稅製取代之。
租庸調破壞的原因是因為均田制的破壞。租庸調制是要配合均田制的,其後均田制破壞,租庸調亦不可行。唐代人口不斷增加,到後來政府已無足夠土地實行均田制,領田者所得土地不足,但又要繳納定額的租庸調,使農民負擔不來,唯有逃亡,而造成租庸調制的破壞。另外,唐中葉後,土地兼並重。均田令雖然禁止買賣田地,但經府批准,田地仍可轉讓,使免課戶如官僚,寺院等可以兼並土地。失去土地的課戶仍要納租庸調,故在無法負擔的情況下不得不逃亡。大量課戶的逃亡,使政府的征稅對象減少,削減國家稅收,由此可見租庸調的破壞是因均田制的破壞。
又租庸調制本身存在不少漏洞,以致後來不得不破壞。首先,課戶與免課戶的分別,使免課戶無須負擔負役,並且享有占田佔地,建立庄園的特權,而且原來針對免課戶的戶稅和地稅,也由課戶一並承擔。而租庸調中的定額稅率,在人人領田一百畝的情況下是公平,但到後來人民領田許多不足百畝,而卻要繳納與領田百畝一樣的稅額,是絕對不公平的,故在不合時宜的情況下,租庸調不可行

2. 隋唐時期的軍事制度是怎樣的

在軍事制度方面,隋唐採用府兵制但又有新變化。中國夏商時期就已有軍隊,軍隊的核心是王室與貴族子弟,充當士卒的則是平民,戰時奴隸從軍只充當雜役。周滅商後分封諸侯,形成了國與野的分別。西周時只許國人當兵,不讓野人有武裝。天子與諸侯都有等級規定,對軍隊也有嚴格的限制。春秋中葉以後,列國戰爭頻繁,於是野人也被收入軍隊。國和野的區別逐漸取消,國人和野人都變成國君的編戶。戰國時各國普遍實行以郡縣為單位的徵兵制度,這就使當兵和務農結合了起來。秦統一中國,建立起高度中央集權化的軍事體系,各國貴族的宗族部隊或私屬武裝都被瓦解,郡兵成為地方上惟一的武裝力量,他們平時維持地方治安,戰時受中央直接調遣。西漢軍隊分為中央兵和地方兵兩級,中央兵守衛皇宮和京城,地方兵負責維持當地治安。東漢以來,農民對地主的依附強化了,於是有所謂家兵、私兵,即武將私有的軍隊。南北朝時實行府兵制,劉裕便是靠北府兵竊奪皇權,此後削弱了門閥世族的勢力;西魏、北周的府兵制是在政府控制的民戶中編組軍隊,使政府軍對私兵擁有優勢並力圖把私兵變成官軍。

隋唐時期府兵制有所改革,隋文帝針對天下戰爭平息的形勢,於開皇十年(590)下詔規定:「凡是軍人,可悉屬州縣,墾田籍帳,一與民同,軍府統領,宜依舊式。」府兵原由軍府統領,是職業兵,不列於州縣戶籍。現落籍州縣,編為民戶,平時從事農業生產。而兵士仍保留軍籍,接受訓練,輪番到京城擔任宮禁守衛,或執行其他軍事任務。這是一種兵農合一、寓兵於農的制度,對發展生產和控制軍隊都是十分有利的。充當府兵的人,20歲起服役,60歲後免役,平日務農,農閑教練,戰時征發。府兵制發展到隋末已經成熟,基本達到了完整化和系統化的程度。

唐初府兵平時居家,有練習武事的任務。每年要集中校閱,考察練習成績。唐初人們之所以願意充任府兵,是由於任府兵後出征打仗一旦立功便可授以勛官,並按勛官的高低加授田地,還可以蔭子入仕,免除雜役。到高宗時,這種勛官授得太多太濫,官府不再依名兌現,立軍功就不再有實際意義。加上到京師宿衛的府兵,往往被官宦人家役使如同僮僕,況且還要自備資裝,耽誤農時,這比一個普通百姓的負擔要沉重得多。因此高宗以後,人們漸漸不願充任府兵,力圖逃避兵役。

京師的宿衛工作本是由府兵與禁兵共同承擔,府兵主要負責京城的守衛,禁兵則主要負責宮城的守衛。太宗、高宗、武後時,都擴大了禁軍的力量。高宗時成立左右羽林軍,武後和韋後當政時期充任左右羽林大將軍的都是其本家或親信,羽林大將軍的榮寵與地位非渚衛大將軍所能比。神龍元年(705),張柬之誅「二張」逼武則天還政於唐,是爭取到了羽林軍的支持。景雲元年(710),唐玄宗率萬騎廢殺韋後也是禁軍起了很大的作用。唐玄宗開元年間,命從宿衛京師的府兵中挑選優秀者充任羽林飛騎等禁軍,此後府兵逐漸變成募兵,完全成為職業軍人。

同時,唐代到高宗、武後時,府兵已無力承擔防禦周邊部族侵擾的任務,於是官府就出資召募軍隊前去屯守。從軍隊的性質上講他們已是職業兵,但並非完全出於自願而帶有強制性。隨著屯防軍隊的增加,唐廷又不斷調整結構,逐漸形成完整、嚴密的防禦體系,這就是十大節度使的設置。他們各自有主要防禦對象,同時又互相配合協調。後來節度使發展到內地則形成藩鎮,遂形成失控局面。總之,唐代前期的軍事制度是合理的,到後期的兵役制度則給人們帶來巨大的苦難。

3. 為什麼古代的兵役很長像古羅馬軍團最少要服役25年,18、9世紀歐洲士兵要服役10年,亞洲15歲從

古代不同的地區兵役情況不同。這個也很當地文化不同而改變。還有就是戰爭情況的不同,最重要的是法律不同。
古羅馬的兵役制度是募兵制和世兵制的混合體。在古羅馬早期就是世兵制。即一家人一開始有人當兵,羅馬公民。那麼。他的下一代,就必須有一個強壯的人去當兵。這種制度是世襲的。所以叫世兵制。然後是那些不是世襲士兵的羅馬公民,每個人都有義務去當兵,這種叫做徵兵制。所有的服役期限都是20年。
到了後來,隨著羅馬的改革法案(格拉古提出的),禁止17歲以下的人去當兵,並且武器都是國家提供,羅馬公民的日子才好過一些。以前當兵,盔甲武器這些都是自帶,還要死人。是很慘的。
再後來,馬略在格拉古改革法案提出的基礎上又進一步改革。把徵兵制改成募兵制。招募羅馬公民入伍。服役改成了16年
再再後來就是羅馬帝國時期。還有雇傭兵制度。因為之前羅馬一部分軍隊都是由奴隸組成的,戰鬥力不高。組成雇傭兵制度之後。戰鬥力要高一些。
歐洲那邊的農民更慘。基本上也是徵兵制。農民必須響應領主的號召去當兵,也有世襲的。但大多數都是被抓壯丁抓去的。武器也是自備。所以當時歐洲打仗,幾萬人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至於武器,你看見有士兵拿糞叉的也是很正常的。
亞洲古代天朝,其實和古羅馬制度差不多的。也是徵兵制和世兵制。只是裝備由國家提供。漢朝還多了屯田兵。世襲制。明朝有衛所兵,世襲制。

4. 隋唐時期的賦役有什麼特點

在賦役制度方面,隋唐建國時期都採用了輕徭薄賦的措施。中國的賦役制度起源很早,夏商周就已存在。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經濟發生劇烈變動,賦役制度也隨之產生變革,打破了過去的井田制而出現了「履畝而稅」的新稅法。魯國、齊國、鄭國、秦國先後實行了稅畝制,軍賦也逐漸變成田賦構成「履畝而稅」的內容。秦始皇統一全國,建立了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國家,從而結束了戰國時賦稅制度混亂不一的局面。漢承秦制,形成一套較完整的封建賦役制度。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占田制和均田制的推行,加以戰亂之際,人口變動大,難以徵收人頭稅,因而廢除了秦漢以來的算賦、口賦,實行租調制度。租指田租,調即戶調,也就是戶稅,此制從魏晉實行,北魏自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後,規定一夫一婦的均田戶,每年要向國家交納一定的租調。

隋文帝開皇二年(582),規定18歲至60歲為丁,要負擔租調力役。一夫一婦為一床,每年交納租粟三石,桑田者交調絹四丈,麻田者交調布六丈,丁男服役一月。次年又減輕租調力役,規定成丁年齡為21歲,受田年齡仍為18歲,前三年不納租調不服力役。調絹由每年四丈減為二丈,力役由每年一個月減至二十天。開皇十年(590),又規定50歲以上者可「免役輸庸」,即納布帛以代力役。唐代在中葉以前規定,每丁每年納粟二石;納絹二丈,綿二兩,或納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服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可以絹代役,每日三尺,二十日六丈,稱為庸。

租調力役的減輕和輸庸代役的實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民的負擔,提高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這使唐朝府庫也極為充實豐盈,市場物價長期穩定。從開元十三年(725)到天寶年間,長安和洛陽的米價始終保持在每斗15文到20文上下,最賤時達13文。絹價也一直保持在一匹200文左右,唐玄宗時「口蜜腹劍」的奸相李林甫,一身兼職40多個,廣收賄賂,金銀珍寶等資財無數,僅庫存絹帛就多達3000萬匹。從現有文獻資料及遺存文物看,盛唐時國力強盛確為歷代罕見。

但隨著土地兼並的日趨激烈和均田制的迅速瓦解,尤其是安史亂後的國力衰落,唐朝的租庸調制難以繼續下去了。所以,到唐德宗建中元年(780)下令廢除租庸調制,實行兩稅法。兩稅法一改租庸調以人丁為本的征稅方法,確定了以土地、財產為納稅主體、以錢為納稅計算單位的制度。「令黜陟觀察使及州縣長官,據舊征稅數及人戶土客定等第錢數多少,為夏、秋兩稅。其鰥寡孤獨不支濟者,准制放免。其丁租庸調,並人兩稅……其月,下赦天下,遣黜陟使觀風俗,仍與觀察使、刺史計人產等級為兩稅法。此外斂者,以枉法論。」

兩稅法減少了納稅項目,集中了納稅時間,簡化了納稅手續,使人民得到很大的便利。兩稅法以財產多少為征稅標准,比之過去租庸調制按人丁課稅更為合理。這樣,一些官吏、客戶及商人都要納稅,改變了過去權門隱占人口的狀況。兩稅法的實施不以人丁為本,農民的人身依附關系相對減輕,這有利於生產的發展。但是在兩稅法的實施過程中,也暴露出不少嚴重的問題。如兩稅之外實際仍有種種加征,田畝稅除部分征糧外還要征錢或征帛,以稅代役僅僅維持十幾年便被廢止,而最重要的是兩稅法的實行使土地兼並不再受任何限制。

總之,兩稅法的實行符合均田制以及租庸調制廢壞後的社會經濟情況,並為此後的賦稅制度打下了基礎。但是,唐朝後期的社會經濟受政治形勢的影響,始終未能再恢復到盛唐時的繁榮反而衰敗下去,最終導致農民起義使唐王朝徹底崩潰。

5. 中國有多少朝代要服兵役

兵役,是指國家關於公民參加武裝組織或在武裝組織之外承擔軍事任務、接受軍事訓練的制度。主要包括公民在軍隊中服現役,在軍隊外服預備役,以及在校學生接受軍事訓練等方面的有關規程。兵役制度是國家的一項重要軍事制度,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或國家元首以法律、法令的形式頒布實施。對於保障軍隊現役兵員的更替和後備兵員的儲備,加強國家武裝力量建設,建立戰時兵員動員基礎,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夏、商、西周時期,士卒由奴隸主和平民充任。春秋中、後期,逐步允許奴隸從軍和充當甲士,並已出現郡縣徵兵制。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普遍實行郡縣徵兵制。秦、漢時期,主要實行郡縣徵兵制。三國初期,主要實行募兵制。隋、唐這兩朝前期,主要實行府兵制。宋朝,盛行募兵制。元朝和明、清朝前、中期,主要實行世兵制。清末,編練新軍,招募兵員,士兵在常備軍中服現役 3年後,轉為續備軍和後備軍。中華民國初年,主要實行募兵制。中國共產黨一直實行志願兵役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繼續實行志願兵役制。1955年7月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規定實行義務兵役制。1984年5月31日頒布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規定實行義務兵役制為主體的義務兵與志願兵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
世界上許多國家也曾採用過多種不同的兵役制度。16世紀,法、德、意、西班牙等國盛行募兵制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許多國家都根據其國情和戰略要求不斷改革和完善兵役制度。世界大多數國家實行義務兵役制,也有實行募兵制,或實行徵兵和募兵相結合的兵役制度。

6. 隋唐時期的兵制問題

唐初,駐防京城和宮廷的部隊統稱禁兵或「天子禁軍」。從12衛府輪番調來宿衛京城的府兵,稱南衙禁兵。單獨組建、駐防宮城北門的禁兵,稱北衙禁兵。他們最初是從跟隨李淵起事的軍人中簡選3萬人組成,稱為「元從禁軍」(《新唐書·兵志》),系父子相代,專事宮城宿衛。以後,太宗又從中選善騎者百人,供戍衛、田獵之用,號「百騎」。另置北衙 7營,選驍壯者,於玄武門左右屯營,號「飛騎」。高宗時,置左、右羽林軍。武則天時,改「百騎」為「千騎」;中宗時,改「千騎」為「萬騎」,分左、右營;玄宗時,增左、右龍武軍;肅宗後,也多有更易。禁兵一般是召募來的,歷來驕惰怯弱,後受宦官控制,更加腐敗。但是,唐朝後期主要靠禁兵維持殘局。
唐初,駐防邊境的軍事機構稱鎮、戍。鎮與戍均有上、中、下之分。上鎮 500人、中鎮300人、下鎮300人以下,每鎮設鎮將、鎮副各 1人。上戍50人、中戍30人、下戍30人以下,每戍設戍主、戍副各 1人。此外,在少數地方,大者設軍,小者設守捉,各設使和副使統領,有的由州刺史兼任使職。地方兵中多為各地輪番到邊境戍守的戍卒,稱「防人」, 3年一代,自備資糧;另有少數召募來的兵,稱「防丁」或「丁防」。玄宗時,在戍卒中召募能更住 3年者,官給賜物;後又召募長期從軍的健兒,稱「長征健兒」,資糧等均由官給,稱為「官健」,是由國家供養的職業軍人。後期,地方藩鎮的軍人主要是這類「官健」。從武則天時期起,北邊部分州還建立一些民眾武裝,稱團結兵,其他地區也有土鎮、土團、團練等。團結兵一般是「選丁戶殷贍,身材強壯者充之」(《唐六典·尚書兵部》)。官府給予身糧、醬菜,免其征賦。主要任務是配合軍隊防衛邊疆。他們由州刺史或節度使統轄。
唐朝還制定了比較完備的軍事法律,如《衛禁律》、《擅興律》、《捕亡律》、《宮衛令》、《軍防令》、《兵部式》、《兵部格》,對軍人的職守、賞罰等有較詳細的規定,凡違犯了「令」、「式」中的有關規定,就要依「律」、「格」給予懲處。
唐末,各節度使控制地方政權,憑借其擁有的土地、人丁、財賦,豢養大批軍隊,與朝廷抗衡,改變了「內重外輕」的態勢。安史之亂以後,割據日甚,以致「方鎮相望於內地,大者連州十餘,小者猶兼三四」,「自國門以外,皆分裂於方鎮矣」(《新唐書·兵志》)。

7. 橫掃六國的秦軍法定服役期,真的只有一個月嗎

過往對於秦漢兵役制度的普遍認識,以《漢書·食貨志》中的一段話為基礎。

在此基礎上,諸多兩漢、三國之後的注家追述了西漢的兵役制度,一般均認可秦和西漢初年與西漢中後期之後一樣,都是成年男子需服2年兵役。

然而,這個制度,在秦朝、漢初肯定不存在。

翻譯一下,就是「睆老」僅服其爵位規定一半的徭役,若有重病可以免除戍役。



比如「律說,卒踐更者,居也,居更縣中五月乃更也。後從尉律,卒踐更一月,休十一月也。

這句話結合以上的信息,可以理解為,居更縣中五月乃更,即單個更卒,服役1個月,休5個月,即1年輪2次,稱六更,其後按照尉律的規定,改為單個更卒服役1個月,休11個月,即1年論1次,稱十二更。

而在《南郡卒更簿》中,17個縣(侯國)有10個是「三更」,也就是說每個戍卒要服役1個月,休2個月,即1年輪4次。

事實上,對「更數」的理解,唯其如此才能理解,正如《南郡卒更簿》和《二年律令》里展示的一樣,「更數」是站在國家文書的角度來判斷,並可以將其與具體的月數對應,才對於文書計數最為簡易、便捷,而非站在個體更卒的角度來計數,這也是眾多前賢學者對這一問題認識偏差的根本原因所在。

8. 關於隋唐府兵制

隋朝繼續實行府兵制。隋文帝規定:府兵一面在州縣落籍,耕種田地,「一與同民」;一方面仍保留軍籍,輪番宿衛,從而使府兵制與均田制進一步結合起來。唐朝改進府兵制度。府兵制的組織機構大體沿襲隋朝,十二衛仍為最高領導機關。而基層組織則由隋時鷹揚府改為折沖府。全國共有折沖府640多個,其中關中地區就有261個,形成了內重外輕的軍事布局。折沖府下又有團、旅、隊、火等。府兵由均田農民中的丁壯充任,定期宿衛京師或戍守邊防。不服役時則從事農耕,農閑則進行軍事訓練。府兵的征調要由中央兵部下發兵符,經與地方軍政長官對勘相合以後,才能成行。遇有戰事,則命將以出,戰事結束,則兵散於府,將歸於朝,免除了將帥專兵之弊。唐代府兵制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寓兵於農」,兵農合一。從均田農民中點兵,兵源較為保證;資糧甲杖自備,把部分軍需品轉嫁於民,減少了封建國家的開支。第二,中央十二衛督率各府,軍府又相對集中在關中地區,京城地區擁兵二十六萬,佔全部兵力的3倍,形成朝廷「居重馭輕」之勢。第三,戰士平時有訓練,保證了戰鬥力。有事「命將以出」,事畢「兵散於府,將歸於朝」,將帥難以吏兵跋扈。這些特點表明:府兵制有強化中央集權的性質。
唐朝中期,開始實行募兵制。唐朝的府兵制是以農民受田為前提,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礎之上的。唐高宗至玄宗統治時期,土地兼並加劇,賦役滋重,大批農民破產或逃亡,均田制逐漸廢弛。隨著均田制的廢弛,府兵制也逐漸破壞;逃亡農民自不待言,破產農民亦無法承擔自備甲杖的負擔,於是,兵源成了大問題。另一方面,府兵制本身流弊日增,此時府兵受到了種種奴役,也加速了府兵制的崩潰。開元十一年(723)衛士渙散,朝廷開始實行募兵制,後改稱「彍騎」。開元二十五年(737),以募兵代府兵戍邊,稱「長征健兒」。天寶八年(749),各折沖府已無兵可調,朝廷只好下令停發魚符敕書,府兵制正式廢止。

9. 古代當兵服役一般是多久

歷朝歷代都不同。

1、商周時期的徵兵與甲士制度
我國在商、周時已經有徵兵制度。當時規定,每個部落成員在戰爭期間,都有當兵作戰的義務。軍隊的核心是王家與貴族子弟,即「三族」與「多子族」所組成。
基幹力量是由平民組成的甲士。那時作戰用戰車,每輛車上有駕車、持干、戈和拿弓矢的作戰人員三名.俗稱「三甲士」。在每輛戰車的兩側與車後,隨有步兵(徒兵)幾十名,由奴隸充當。他們既是戰斗員,又是侍候奴隸主的雜役。

2、戰國時期的常備兵與常備兵考核制度

戰國時期,各國相繼變法,封建經濟逐步占據主導地位,開始建立了郡縣制,兵役制也發生了新的變化。當時已經建立常備兵制度。常備兵是軍隊的基幹,他們都是應把經過考選而來。選時相當嚴格。
以魏國為例:選拔武卒要求參加考選的人穿「三層之甲」,拿一張要用上百斤力才能拉開的硬弓和裝有五十支箭的箭囊,扛著文,頭戴鐵盔,腰佩劍,帶三天糧食,在半天之內走完百里路。凡是中選的人,免除全家的賦稅、徭役。

3、秦漢時期的徵兵制度

秦統一中國後,便出現了全國規模的徵兵制。徵兵以郡縣為單位,郡守有徵發一郡壯丁作戰的權力。當時農民既是主要生產力,也是兵員的主要來源。秦朝兵役和勞役極為繁重:當時全國大約有兩千多萬人口,而經常被征發服兵役、勞役的就有二、三百萬人。
漢承秦制,當時規定不省貴賤,男子二十歲就要在官府登記。並且根據三年耕一年儲的原則,從二十三歲起正式服役,直到五十六歲止。在適齡期間,除每年農閑受訓外每人一生要服兩次兵役,每次一年。一次在地方上,稱「正卒」;一次在邊疆或京城,稱「戍卒」或「衛士」。
漢武帝時,出現了招募熟悉北方少數民族情況的人組成「胡騎」,招募熟悉南方越事的人組成「越騎」。

3、三國時代的世兵制度

東漢後期,由於軍閥割據,塢堡林立,大批農民為軍閥豪強所霸佔,成為依附於他們的部曲(近於奴隸的私人部隊)。很多壯丁成了地主家兵,全國徵兵制度遭到嚴重破壞。
三國時期出現了「世兵制」。「世兵」就是父子世代為兵。這種兵家戶籍不屬郡縣,而由軍府管理,稱為「士家」、「軍戶」。他們的社會地位低下,只有得到放免才能取得平民的身份。

4、世兵制度的進化體:北魏隋唐的府兵制度

南北朝後期,北朝出現了「府兵制」。西魏的字文泰在大統九年(公元543年),廣泛招募各地漢族豪強地主從軍,通過他們的從屬關系,帶來了大量家兵、部曲等私人武裝。西魏政權根據他們所帶軍隊的眾寡,授予各種不同爵位。這種使地方割據的私人武裝中央化的辦法,不但增強了朝廷軍力,同時使鮮卑部落兵與漢族封建兵制逐漸結合,創置了「府兵制」。
西魏末年,府兵由六個柱國大將軍率領,每柱國下設兩個大將軍,一個大將軍下又有兩個開府將軍,共有二十四軍。當時府兵與民籍分開,不屬郡縣管轄,他們只管打仗,不負擔其它賦稅。
府兵制到了隋朝起了很大變化。軍府名稱為驃騎府,以驃騎將軍為長官。軍士開始編入戶籍,從事生產。隋煬帝時,府兵直接從民間征調,男子年滿二十一歲即可參加府兵。全國府兵由十二衛分領。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驃騎將軍府為鷹揚府。長官為鷹揚郎將。軍人稱「衛士」。衛府制度趨於完善,中央集權在軍制上得到加強。
唐初全國共有六百三十四個府,均由十二衛和東宮六率分領。一改隋朝鷹揚府為折沖府,每府府兵歸折沖都尉管轄。並規定在設府的地方,人民有充府兵的義務。服役年齡是二十至六十歲.應征充當府兵的人,平日務農,農閑教練,征發時自備兵器、資糧。這實際上是一種兵農合一的兵役制度。證調服役的人,定期宿衛京師或戍邊;戰時出征,戰事完畢,即「兵散於府,將歸於朝」。

5、唐中後期、宋的募兵制

唐代中期,府兵因負擔過重而大量逃亡,折沖府名存實亡,府兵制受到嚴重破壞。為了補充兵員,就採取了招募的辦法。唐玄宗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招募蒲、同、歧、華、京兆等州逃亡的府兵和白丁充當宿衛,稱「長從宿衛」,以代替府兵定期輪流宿衛的舊制度。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27年)下令各軍鎮招募長駐邊疆的軍防健兒,其家口願同去的,各給田地屋宅。後來組成邊兵,由方鎮操縱。這樣經歷了二百多年的府兵制度基本結束。
募兵制是宋朝的主要兵制。當時有四種不同軍隊——禁軍、廂兵、蕃兵、鄉兵。禁軍是皇帝的親兵,駐守京師,兼備征伐,是北宋的正規軍。它來源於全國招募與選自廂兵、鄉兵中的健壯兵丁。廂兵是各州募集的地方軍,不進行軍事訓練,所以不能作戰,只給地方政府服親沒。蕃兵是招募西北邊疆少數民族,充當過境屯戍守軍。鄉兵,於招募之外,也有當地征發的,經過訓練作為地方防守部隊。

6、元的部落兵制

元朝在取得全國政權前,實行部落兵制。本部落的男子十五歲以上、七十歲以下全部當兵,下馬牧畜,上馬攻戰。其本族人建立的『蒙古軍」與後來吞並各部落建立的『探馬赤軍」為主力軍。進入中原後,抽調二十歲以上的漢人壯丁建立「漢軍」,作為戍守當地的地方軍。

7、明的衛所制

明朝實行「衛所制」。軍隊組織有衛、所兩級。一府設所,幾府設衛。衛設指揮使,統兵士五千六百人。衛下有千戶所(一千士兵),千戶所下設百戶所(一百士兵)。兵士有軍籍,世襲為軍,平時屯田或駐防。遇有戰爭,朝廷命將,率領調自衛、所的士兵征戰。
衛所制有些象世兵制,又與唐代的府兵制相似。

8、清的部落兵制:旗兵制

清朝實行「旗兵制」。起兵伊始,以部落為單位組成「旗」,旗是軍政合一的組織,旗民平時為民,戰時為兵。因此,旗兵制就是部落兵制。
公元1615年,努爾哈赤將滿、蒙、漢族力量編成八個旗,分別用正黃、正自、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種色旗作標志。這就是八旗軍」的由來。
清統一全國後,又以漢人為基礎組成了「綠旗軍」(以綠旗為標志,又名『綠營兵」)。兵員時有增減,最多時達到六十多萬人。

閱讀全文

與隋唐服役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