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導彈的發展歷史是什麼
導彈的起源與火葯和火箭的發明密切相關。火葯與火箭是由中國發明的。南宋時期,不遲於12世紀中葉,火箭技術開始用於軍事,出現了最早的軍用火箭。約在13世紀,中國火箭技術傳入阿拉伯地區及歐洲國家。
18、19世紀火箭武器進展不大,直到1926年,美國才第一次發射了一枚無控液體火箭。20世紀30年代,由於電子、高溫材料及火箭推進劑技術的發展,為火箭武器注入了新的活力。
20世紀30年代末,德國開始火箭、導彈技術的研究,並建立了較大規模的生產基地,1939年發射了A—1、A—2、A—3導彈,並很快將研製這種小型導彈的經驗應用到V—1導彈和V—2導彈上。
1944年6~9月德國向倫敦發射了V—1、V—2導彈,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德國首先在實戰中使用了V-1和V-2導彈,從歐洲西岸隔海轟炸英國。V-1是一種亞音速的無人駕駛武器,射程300多公里,很容易用殲擊機及其他防空措施來對付。
V-2是最大射程約320公里的液體導彈,由於可靠性差及彈著點的散布度太大,對英國只起到騷擾的作用,作戰效果不大。但V-2導彈對以後導彈技術的發展起了重要的先驅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德國還研製了「萊茵女兒」等幾種地空導彈,以及X—7反坦克導彈和X—4有線制導空空導彈,但均未投入作戰使用。
彈道式地地導彈是發展最迅速的一類導彈,40年代後期,美國和蘇聯分別用德國的器材裝配了一批V-2導彈做試驗,並著手提高它的射程和制導精度。
50年代出現了一批中程和遠程液體導彈,這批導彈的特點是採用了大推力發動機,多級火箭,使射程增加到幾千公里,核戰斗部的威力達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噸梯恩梯(TNT)當量,已成為一種極具威懾力的武器。
但由於氧化劑仍是液氧,制導系統的精度還不很高,導彈還是在地面發射的,地面設備復雜,發射准備時間長,生存能力不高。所以這批導彈只解決了有無問題,還不是有效的作戰武器。
60年代改用了可貯存的自燃液體推進劑或固體推進劑,制導系統使用了較高精度的慣性器件,發射方式改為地下井發射或潛艇發射。這些變動簡化了武器系統,縮短了反應時間,提高了生存能力,使導彈成為可用於實戰的武器。
此後,導彈技術集中到多彈頭導彈的發展,一個導彈運載幾個甚至十幾個子彈頭,每個子彈頭可以瞄準各自的目標。這樣,不增加導彈的數量,就能大幅度增加彈頭的數量,提高了突破反導彈防禦體系的概率,增加了受到一次打擊以後生存下來的彈頭數,也給打擊更多的目標提供了可能。
多彈頭分導的技術基礎是高精度制導系統和小型核裝置的研製成功。美國首先於1970年在「民兵」Ⅲ導彈上實現了帶3個子彈頭,隨後美、蘇在新研製的遠程導彈上都採用了這項技術。
隨著進攻性導彈精度的提高和偵察能力的完善,從固定基地發射的導彈越來越難以保證自身的安全。採用加固的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生存能力低的問題。
機動發射方式效果更好一些較小的導彈多採用機動發射。大型多彈頭導彈比較笨重,陸地機動發射會遇到許多困難。一些國家轉而研製便於機動發射的小型單彈頭洲際導彈。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到50年代初,導彈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各國從德國的V—1、V—2導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作戰使用中,意識到導彈對未來戰爭的作用。美、蘇、瑞士、瑞典等國在戰後不久,恢復了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已經進行的導彈理論研究與試驗活動。
英、法兩國也分別於1948和1949年重新開始導彈的研究工作。自50年代初起,導彈得到了大規模的發展,出現了一大批中遠程液體彈道導彈及多種戰術導彈,並相繼裝備了部隊。1953年美國在朝鮮戰場曾使用過電視遙控導彈。但這時期的導彈命中精度低、結構質量大、可靠性差、造價昂貴。
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現代戰爭的需要,導彈進入了改進性能、提高質量的全面發展時期。戰略彈道導彈採用了較高精度的慣性器件,使用了可貯存的自燃液體推進劑和固體推進劑,採用地下井發射和潛艇發射,發展了集束式多彈頭和分導式多彈頭,大大提高了導彈的性能。
巡航導彈採用了慣性制導、慣性-地形匹配製導和電視制導及紅外製導等末制導技術,採用效率高的渦輪風扇噴氣發動機和比威力高的小型核彈頭,大大提高了巡航導彈的作戰能力。
戰術導彈採用了無線電制導、紅外製導、激光制導和慣性制導,發射方式也發展為車載、機載、艦載等多種,提高了導彈的命中精度、生存能力、機動能力、低空作戰性能和抗干擾能力。
70年代中期以來,導彈進入了全面更新階段。為提高戰略導彈的生存能力,一些國家著手研究小型單彈頭陸基機動戰略導彈和大型多彈頭鐵路機動戰略導彈,增大潛地導彈的射程,加強戰略巡航導彈的研製。
發展應用「高級慣性參考球」制導系統,進一步提高導彈的命中精度,研製機動式多彈頭。以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為例,從1957年8月21日蘇聯發射了世界第一枚SS—6洲際彈道導彈以來,世界上一些大國共研製了20多種型號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
30多年來經歷了3個發展階段(表1)。在此期間,戰術導彈的發展出現了大范圍更新換代的新局面。其中幾種以攻擊活動目標為主的導彈,如反艦導彈、反坦克導彈和反飛機導彈,發展更為迅速,約佔70年代以來裝備和研製的各類戰術導彈的80%以上。
面對尖銳激烈的國際斗爭環境,為了維護國家的獨立與領土完整,為了自衛,中國自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研製導彈。經過20多年的努力,1966年10月27日進行了首次導彈核武器試驗,1980年5月18日成功地發射了洲際彈道導彈,1982年10月成功地發射了潛地導彈。
1999年8月2日發射了新型車載遠程地地戰略彈道導彈。中國已經研製並裝備了不同類型的中遠程、洲際戰略彈道導彈,及其他多種類型的戰術導彈。
導彈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問世以來,受到各國普遍重視,得到很快發展。導彈的使用,使戰爭的突然性和破壞性增大,規模和范圍擴大,進程加快,從而改變了過去常規戰爭的時空觀念,給現代戰爭的戰略戰術帶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導彈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的高度集成,它的發展既依賴於科學與工業技術的進步,同時又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因而導彈技術水平成為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
另外,導彈技術還是發展航天技術的基礎。自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來,世界各國已研製成功150餘種運載火箭,共進行了4000餘次航天發射活動。
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從第一顆人造衛星的83.6千克發展到10010千克以上;火箭的飛行軌道從初期的近地軌道發展到太陽系深空間軌道。
以運載火箭為主要支撐的航天技術已發展成為一種新興高技術產業,它是人類對外層空間環境和資源的高級經營,是一項開拓比地球大得多的新疆域的綜合技術,它不僅為人類利用開發太空資源提供技術保障,而且還為人類現代文明的信息、材料和能源3大支柱作出開拓性貢獻,給世界各國帶來了巨大的政治、社會與經濟效益。
因此,當今世界的航天技術領域已成為各技術先進的大國角逐的重要場所。綜觀世界各國航天技術發展史,幾乎都是與液體彈道導彈技術的發展緊密相關的。
蘇聯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運載火箭,是由SS—6液體洲際彈道導彈改裝成的,以後又在此基礎上逐步發展了「東方」號、「聯盟」號和「能源」號等運載火箭,在航天活動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美國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運載火箭,也是以「紅石」液體彈道導彈為基礎改製成的,以後又在「雷神」、「宇宙神」、「大力神」等液體彈道導彈的基礎上發展了「雷神」、「宇宙神」、「大力神」、「德爾塔」等系列運載火箭。
西歐諸國早期聯合研製的「歐洲」號火箭,也是以英國的「藍光」液體彈道導彈為基礎,直到20世紀80年代又發展研製成功「阿里安」系列運載火箭。同樣,中國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也是在液體彈道導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展望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世界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新的國際形勢,新的軍事科學理論(包括新的戰爭理論),新的軍事技術與工業技術成就,必將為導彈武器的發展開辟新的途徑。未來的戰場將具有高度立體化(空間化)、信息化、電子化及智能化的特點,新武器也將投入戰場。
為了適應這種形勢的需要,導彈正向精確制導化、機動化、隱形化、智能化、微電子化的更高層次發展。戰略導彈中的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展趨勢是:採用車載機動(公路和鐵路)發射,以提高生存能力;加固固定發射提井,以提高抗核打擊能力;提高命中精度,以直接摧毀堅固的點目標;採用高性能的推進劑和先進的復合材料,以提高「推進-結構」水平;尋求反攔截對策,並在導彈上採取相應措施。
20世紀90年代末和21世紀初,美、俄兩國服役的部分洲際彈道導彈性能將得到很大提高。戰術導彈的發展趨勢是:採用精確制導技術,提高命中精度並減少附帶傷害;攜帶多種彈頭,包括核彈頭、多種常規彈頭(如子母彈頭等)和特種彈頭(如石墨戰斗部),提高作戰靈活性和殺傷效果;既能攻擊固定目標也能攻擊活動目標;提高機動能力與快速反應能力;採用微電子技術,電路功能集成化,小型化,提高可靠性;採用新型發動機以提高導彈的機動性和打擊的突然性;實現導彈武器系統的系列化、模塊化、標准化;簡化發射設備,實現偵察、指揮、通信、發射控制、數據處理一體化。
B. 中國導彈發展史
1、東風-1為近程地對地戰略導彈,是中國根據蘇聯P-2導彈仿製的近程地對地戰略導彈。1958年4月開始仿製,1960年11月5日試射成功。導彈全長17.68米,彈徑1.65米,起飛重量20.4噸。採用一級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最大射程600公里,可攜帶1300公斤的高爆彈頭,該導彈沒有實戰部署過。
C. 我國第一枚導彈是幾年幾月幾日時發射成功的
是1960年11月5日。
1960年11月,我國後來被命名為「東風一號」的導彈發射成功。這不僅是我國製造的第一枚導彈,也是軍事裝備上的一個里程碑。這些科學家們孜孜不倦,克服困難,為中國的導彈事業做出了傑出的困難。
「東風」1號地對地導彈高17.68米,最大直徑1.65米,翼展3.56米,彈頭重1.3噸,飛行時間442秒,最大射程590千米,導彈起飛重量(總重)20.4噸,關閉發動機時導彈最大飛行速度2165米/秒,彈道最大高度168千米,是中國製造的第一代地對地導彈。
(3)導彈有效期是多少年擴展閱讀:
關於我國第一枚導彈的研究趣事:
1955年10月,錢學森歷經磨難與曲折從美國回到中國。作為一名在美國搞了十幾年應用力學和火箭導彈技術的科學家,他一回國就受到國防和軍事部門的高度重視。
陳賡大將在旁邊問道:「錢先生,您看我們能不能自己造出火箭、導彈來?」錢學森說:「有什麼不能的,外國人能造出來的,我們中國同樣能造得出來。」陳賡聽了錢學森這句話,十分興奮,他握著錢學森的手說:「好,我就要你這句話。」
錢學森回到北京後,彭德懷立即會見了他,談話直截了當。彭德懷說:「我們不想打人家,但若人家打過來,我們也要有還手之力。」他問錢學森:「我們能不能先搞出一種短程導彈,比方說射程500公里,這需要什麼樣的人力、物力和設備條件?估計需要多長時間可以造出來?」
錢學森想了想,說:「搞導彈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一支搞研究和設計的隊伍。美國從軍方開始支持搞導彈,到搞出第一枚導彈,用了近10年的時間。我想,我們有5年的時間是可以的。」
1956年10月8日,錢學森負責籌建的我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五院宣告成立。這一天,正好是錢學森回歸一周年的日子。所以,後來外國人稱錢學森是「中國的導彈之父」。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1960年11月5日中國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
D. 中國導彈是幾幾年造出來的
最早是東風-1近程彈道導彈 。近程地地戰略導彈 中國根據蘇聯P-2導彈仿製的近程地地戰略導彈。1958年4月開始仿製,1960年11月5日試射成功。導彈全長17.68米,彈徑1.65米,起飛重量20.4噸,採用一級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最大射程600公里。可攜帶1300公斤的高爆彈頭。該導彈沒有實戰部署過。但是中國通過仿製P-2導彈建立了導彈研究體系,培養了一批導彈專家。
E. 美國謊言薩德長期擱置能放壞 導彈的有效期到底是多久
美國謊言薩德長期擱置能放壞 導彈的有效期到底是多久 文在寅將怎樣接招
薩德問題似乎已經是文在寅上台的最大問題,之前敢於對美國說不的聲音似乎已經被壓下去,而韓國政府為緩和局勢絞盡腦汁想出的對薩德用地進行畸形環評,雖然在一定意義上有拖延薩德部署時間的功效,但在一定程度上根本沒有解決實質問題。不過,就在文在寅提出環評的時候,美國方面便進行視察來了。兩國交接的具體內容也成了輿論猜測的焦點,而薩德會不會在韓國製造的迷霧中悄然布置也是個謎。據韓國《東亞日報》7日稱,隨著「薩德」環評可能進入長期化,駐韓美軍正在為管理新運來的4台導彈發射車發愁,擔心「薩德」發射架長期不用,可能導致性能低下和誤操作。
F. 子彈有沒有保質期
子彈有保質期,子彈在不同的技術保管狀態下,有著不同的保管期限。
啟封的彈葯,地面庫條件為1年;未啟封的彈葯包裝箱,在地面庫條件下,溫度15—25度,濕度50—70,保存期限為20年;未啟封的彈葯包裝箱,在洞庫條件下,保存期限為30年以上。
(6)導彈有效期是多少年擴展閱讀:
基本分類
我們平時看到的子彈頭多數就一種顏色,但實際上,子彈的顏色有許多種、如綠色、紅色、黑色和白色等,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子彈的種類很多,用途也各不相同,為了在戰斗中便於區別辨認,製造者便在彈頭的尖端塗上各種不同的顏色。
普通彈
彈頭不塗色或塗銀色(鋼心彈)。它是由銅套包著一個用鋼或鉛製成的芯。它主要用來殺傷敵人的有生命的目標。
曳光彈
彈頭塗有綠色,彈頭內前端是鉛心,中間有曳光管,管內裝有發光劑,尾部有固定環,可防止發光劑流出。發光劑的成分有可燃物、氧化物和粘合劑,所以它在夜間飛行時,後面拖著一道亮光。
曳光彈主要用以顯示彈道,指示目標,修正射擊等。彈頭塗紅色,頂端塗紫色,主要供一些大口徑機槍使用。
它與燃燒彈的構造基本相同,只是在彈頭內的後端裝有發光劑。它聚集了各種槍彈的特長,既能指示彈道,又能穿甲,同時還能縱火,主要用來對空和對遠距離的目標射擊。
燃燒彈
彈頭塗有紅色,彈頭內部前端裝有燃燒劑。彈頭中間有一鋼芯,後部裝有曳光劑。它內藏「火種」,主要用來點燃易燃物質,諸如敵人的草、木偽裝設施以及彈葯庫、燃料庫、集結的車輛等。用它對一些薄鐵皮製成的油箱等目標射擊,也能收到良好效果。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子彈
G. 導彈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最早應該是德國
中國第一枚導彈
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第一枚近程導彈發射成功。1962年3月初,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一枚導彈運往酒泉發射場。3月21日,導彈發射失敗,後經認真總結,找到了問題症結。1964年6月29日,修改設計後的導彈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第一枚國產中程導彈
20世紀60年代中期,中國開始新型號中程導彈的研製工作,這個型號從1965年3月結束方案設計階段,相繼轉入初步設計、技術設計、試制生產、地面綜合試驗等階段,到1966年底進行首次飛行試驗,僅用了一年零九個月的時間。
自行研製的第一枚飛航導彈
1960年初,中國開始仿製飛航式導彈,1966年底仿製的第一個海防戰術導彈型號——上游一號艦艦導彈正式投入批量生產,並裝備了海軍部隊,結束了中國海軍有艦無彈的歷史。1971年開始自行研製全新的導彈——鷹擊八號。鷹擊八號為高亞音速超低空掠海飛行、兩級固體火箭發動機、小型多用途導彈。 1979年11月,鷹擊八號導彈首發飛行成功。
H. 中國導彈研究了幾年
1956年初,彭德懷和陳賡在會見蘇聯軍事顧問時就提出了請蘇聯向中國提供火箭製造方面的圖紙資料問題。同年1月20日,彭德懷在主持會議時又說:「目前即使蘇聯不幫助,我們也要自己研究。蘇聯幫助,我們就去學習。」
這是中國「兩彈一星」計劃中有關導彈研究最早的記載。同年,在周總理、陳毅、聶榮臻元帥等主持下,制訂了《1956至195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更明確了這一點(研製導彈)。
從那時算起,中國對於導彈技術的研究至今已有55個年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