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取締土地使用年限的文章

取締土地使用年限的文章

發布時間:2021-10-18 12:22:53

1. 最新土地使用年限政策如何規定年限的

居住用地70年;
工業用地50年;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年限為50年;
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
倉儲用地50年;
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2. 關於土地使用年限問題

說明這塊土地上既有住宅又有商業,商業在下面幾層,上面的是住宅。合同上是住宅,那句證明是70年產權。最好在問問開發商,落實一下吧。

3. 土地使用年限變更

請問購房合同簽了沒? 購房合同簽了 您可以拒絕 土地變性 是很常見的 一般都在開發之前就會變 50年全限 明顯是工業或綜合用地 也就是說 開發商拿地的時候 是以很少的錢 拿的 拿了以後 就建住宅 那當然很賺錢 建了房子以後 又土地變性 那確實是要補交土地出讓金的 但補交的數目還是要比住宅用地少 但您買房子 不是買工廠 您是按住宅價格買的 不是按工業廠房價格買的 您給的錢 已經是超額支付了 雖然說可能您買的房子是比市場價要便宜一點。 所以 您可以拒絕支付 但如果沒有合同 或者合同沒有簽 那就很難處理了

4. 土地使用年限規定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根據我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2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居住用地70年;
工業用地50年;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
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
倉儲用地50年;
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5. 土地使用年限是如何確定的

一、有關住宅用地所使用年限,國務院早在1990年5月19日發布了第55號令,《條例》中規專定:住宅用地的出讓最屬高年限為七十年、綜合用地的出讓最高年限為五十年;您正准備購買的房產,可能是房產開發商原先辦理的綜合用地,現其中的部分已開發了商住房,其使用年限為五十年低於出讓的最高年限,因此是合法的。
二、關於補年期差價的問題,崑山市人民政府2001年8月8日昆政發 [2001]33號文通知,要求房產開發商在新開發綜合用地時,須調整土地用途,補足年期後,再開發和轉讓土地使用權(含變更)。對購房者不必補繳年期差價。您只需在購買房子時,根據土地使用年期可適當要求房產銷售商降低購房價格。至於補年期的費用,是按現行土地價格折算成年平均地價再補繳,具體按住宅用地所處土地級別的基準地價的上限標準的年平均價補繳年期差價,或按市場評估價補繳年期差價。
三、土地使用權的年限確定,是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及補充協議明確的,開發商應在購房合同中載明,國土使用證號和使用年限,因為將來您領到的土地證和開發商的土地證年限是一致的。

6. 土地使用年限法律規定有哪些

首先說明一點:以前有人在使用種莊稼,說明不是私戶宅基地,是耕地,回耕地上建房是違法的答。而且現在物權法還不很完善,你那塊土地有宅基地證嗎?如果沒有說明是違章建築,法律不予保護。如果你是非農業戶口,即使你有宅基地證,拆遷的時候你也得不到土地補償金(這筆錢是針對農民朋友的),你只能得到地上物的賠償金。回答完畢!申請50分懸賞分分

7. 土地使用年限對地價的影響。

有,年限越長,說明開發商在拿地繳稅是按照最高的繳。一般有40、50、70三種使用年限,少數30年(一般見於工業用地),

8. 土地使用年限為20年的土地,為什麼土地類型

一、抄2017年9月1日,廣東省國土資源廳出台的《關於完善工業用地供應制度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意見(試行)》正式投入實施,有限期3年。
根據該意見,對工業用地實行彈性年期出讓,新增工業用地出讓原則上不超過20年。
二、2018年1月1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發布《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科技創新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用地政策的意見(試行)》,在產業園區、開發區,入園企業申請以出讓方式取得園區產業用地,實行彈性年期出讓,出讓年限最長為20年。
所以土地使用期限為20年的,基本可以確定為工業用地。

閱讀全文

與取締土地使用年限的文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