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專利保護期限只有20年
自己去搜索一下專利知識講座就知道了……
㈡ 專利的保護年限為什麼定為10年 20年 有什麼標准
我國專利法規定,
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二十年,
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的期限為
十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
㈢ 20年最長訴訟時效對請求權的保護與一般情況下2年訴訟時效的法律適用沖突區別>
不沖突。
我國訴訟時效的分類:
1、一般訴訟時效 是在一般情況下普遍適用的時效,這類時效不是針對某一特殊情況規定的,而是普遍適用的,如我國《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的:「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特殊時效
(1)短期時效。短期時效指訴訟時效不滿兩年的時效。
我國《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下列時效為一年: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被損壞的。」
(2)長期訴訟時效。長期訴訟時效是指訴訟時效在兩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訴訟時效。
a.《環境保護法》第42條「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3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起時計算。」
b.《海商法》第265條「有關船舶發生油污損害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三年,自損害發生之日起計算;但是,在任何情況下時效期間不得超過從造成損害的事故發生之日起六年。」
c.《合同法》第129條「第一百二十九條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因其他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此規定訴訟時效為4年。
3、最長訴訟時效。最長訴訟時效為二十年。我國《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根據這一規定,最長的訴訟時效的期間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權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時效最長也是二十年,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另,20年與2年時效的最大差異就是,2年訴訟時效是從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權利受到侵害開始起算,且中間還有比如戰爭、自然災害等各種事由可造成2年訴訟時效計算的中斷或中止。而20年則為法律對權利保護的最長期限,從客觀上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算,無論當事人出於何種原因、是否知道自己權利受到侵害、出現何種事由、是否有明確地證據證明,期限一旦超過20年,法律對該權利均不予保護,若當事人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審查後發現超過20年,則不予受理。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20年期限的性質,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它是一種除斥期間。但訴訟時效是站在程序法的角度規定法院對於實體權利的保障期限,而除斥期間則是站在實體法角度規定法律對於實體權利的保全。兩者站的角度不同,也各有一定道理,學界也有很多爭議,由個人選擇支持的觀點。
㈣ 民法中是最長時效是20年,那特殊情況有指什麼,什麼樣的情況算特殊,可以延長時效,有請專業人士回答,高
<<民法通則>>里關於最長訴訟時效的闡述:
最長訴訟時效為二十年。我國《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根據這一規定,最長的訴訟時效的期間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權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時效最長也是二十年,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這些沒問題?你都理解吧。
根據你的提問我覺得的你再問時效的延長問題,民通137第二款: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其實這在立法時有一點典故,也是歷史問題,所以法律規定了延長情形。這個例外就是立法者在當時考慮到台灣回歸大陸後可能會有些財產的爭議問題,因為政治因素,很多人不是不想訴訟而是無法訴訟,如果人民法院以20年最長時效不受理顯然是不合理的,所以立法時規定了這一例外情形。
希望我的回答是你想問的。祝好~
當然不能只認為只適用台灣的情況,我只是告訴你這部分你發條的由來,立法上說法律規定的特殊情形,至於是哪些情形還要聽立法者怎麼規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要啟動最長時效的延長是很難的問題,要有立法背景才會出現這種情形。如果你是一般學法的學生,沒必要深究,考試也不是重點
㈤ 我國民事訴訟時效一般為1年,特殊為兩年,但是為什麼又說「從權力被侵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法律不予
(1)普通訴訟時效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短期訴訟時效:《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3)最長訴訟時效:《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此處的超過20年是指起算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被侵害人不知道的情況。)如果被侵害人知道的話,就是2年或者1年的了。比如有些侵權事情發生了,但是被侵權人在客觀條件限制下不知道也不應當知道,一直到第19年才發現,那麼從第19年才開始起算訴訟時效。但是如果超過20年才知道,無論是否客觀原因,則法律是不予以保護的了。
㈥ 專利一般能保護多久有效期最長是多久
對授予專利權之後,才能獲得相關法律中的保護。而在我國,專利主要分為了三類,自然法律對專利權的保護也是有期限的,然而專利的類型不同,那麼對應的保護期限也是不一-樣。究竟我國對專利保護期限是如何規定的呢?接下來,小編就這個問題為你做詳細解答。
針對不同類型的專利,《專利法》當中規定的保護期限是不一樣的。其中發明創造專利保護期限為20年,這也是最長的。於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期限最長就為10年了。另外,我們也要注意,在對專利進行保護的年限內,其實每一年都是需 要專利權人交納年費的,否則就會中止對專利的保護。
㈦ 短期訴訟時效為1年,但是權力的最長期限20年。怎樣理解時效期間是1年還是20年
首先,一來般的訴訟時效源為兩年,若無時效中斷、中止、延長的情形,在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的兩年內應提起訴訟,否則會喪失勝訴權,即使向法院起訴,法院也會以超過時效為由駁回訴訟請求。人身損害等取證相對困難的,訴訟時效為一年。還有一些案件比如環境污染的損害賠償、國際經濟糾紛等,訴訟時效為2至20年不等。至於20年的最長期限,是法律對於權利保護的最長期限,超過二十年法院不予保護。有學者認為,這二十年不是訴訟時效而是除斥期間。無論怎樣定性,一旦過了二十年,無論中間出現多少次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或延長的事由,只要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受侵害之日起二十年後,法院均不予保護。這兩個時效的規定是站在不同角度來看的,不知道這樣說是不是夠清楚。
㈧ 法律時效2年和時效20年有什麼區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
也就是說你在知道或應當知道你的合法權益被侵害後,必須在從知道起2年內提起訴訟,如果在兩年內你沒有提起訴訟,那麼你將失去法院支持你訴訟請求的訴訟權利,也就是法院不會受理你的訴訟,但是你的實體權利還是有的,也就是說如果對方自願履行,可以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
在兩年的訴訟時效內,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也就是你又擁有了兩年的訴訟時效。
(8)20年最長保護期限擴展閱讀:
適用條件
1、引起訴訟時效中斷的事實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其特點在於均是當事人有意識的行為,包括起訴、權利人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的行為。這些法定事由只要在訴訟時效進行中出現即引起時效的中斷(具體事由後述)。
2、中斷訴訟時效的法定事由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任何階段均產生中斷的法律效力。
而且訴訟時效中斷的次數不受法律限制,也就是說,訴訟時效因權利人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後,權利人在新的訴訟時效期間,再次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再次中斷。
3、從訴訟時效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從而法定事由發生之前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歸於無效,與重新計算的時效期間沒有關系,在此種意義上,民法學稱訴訟時效中斷為根本性障礙。
㈨ 20年最長訴訟時效一般用在哪些方面有沒有什麼實例.
中國《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的20年的訴訟時效期間。最長訴訟時效具有如下特點:
(1)它既適用於一般訴訟時效所規定的一般民事法律關系,適用於特殊訴訟時效所規定的特殊民事法律關系;
(2)其起算點是權利被侵害之日;
(3)最長訴訟時效實質上是一般訴訟時效和特殊訴訟時效的截止期限。因為一般訴訟時效和特殊訴訟時效是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
如果沒有最長訴訟時效的規定,權利人自權利被侵害時起到20年、30年、40年,甚至更長時間以後方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他仍可按一般訴訟時效和特殊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保護其權利,人民法院還應給予保護。
這就喪失了民法規定訴訟時效的實際意義。有了最長訴訟時效,權利人自權利被侵害起超過20年才提起訴訟,請求人民給予保護的,即使符合一般訴訟時效和特殊訴訟時效的規定,除有特殊情況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外,人民法院將不再給予保護;
(4)最長訴訟時效不發生中止、中斷。因為權利人在尚不知道自己權利受到侵犯的情況下,不可能主張權利,自然也就不發生中止和中斷的間題。
(9)20年最長保護期限擴展閱讀
1986年4月12日
民法通則制定於1986年(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條。
2009年8月27日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決定:對民法通則中明顯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要求的規定作出修改,修改如下:
1、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條修改為:「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2、刪去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六項:「經濟合同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