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商代有年限嗎

商代有年限嗎

發布時間:2021-10-14 00:50:16

① 夏朝有400年,商朝有500年,周朝有800年,為什麼夏商周這三個朝代的統治時間怎麼會這么長久

生產關系有很大關系。很多學者都認為建立在土地私有上的封建王朝,在三百年的土地流轉後只有兩個可能性,形成足以覆滅中央政權的地主勢力。形成難以忍受壓迫而不得不革命的農民勢力。而前秦處於奴隸制向封建過渡的時代,反而限制了這種可能

夏,商,更像是以血緣為關系的單一民族國家,是從氏族社會到國家的過度.夏商時期,在中原大地上,除了它們外還有許多其他民族,後來建立周的姬姓就是其中之一。
.這些由各自民族產生的利益關系體,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區域,雖然在各自邊界處會有些許摩擦,但是總的還是長期共存的關系.它們能夠存在好幾百年也就是這個原因.畢竟當時人口不多,生產力低下,又已經有了適合自己的生存空間,不可能也不需要去爭奪其他民族的地盤。
商取代夏,周取代商,實質上是本民族發展後所帶來的為擴大生活區域而引發的對其他民族的戰爭.至於周,之所以存在時間長,是因為相當長的時期里,它的王都是被當作傀儡對待,這個和日本的「天皇」很相似,基本沒有權力,只是國家的一個象徵.周 到了最後,秦國的實力已經絕對強大,所以連這個象徵也不需要了。
其他國家的一些王朝存在時間較長,但需要結合當時實際來看。

② 商朝共建立多少年帝王多少位在任時間多久

商朝
商朝的時間BC1600---BC1046約從公元前17世紀到約公元前11世紀。商代是繼夏朝之後,中國歷史上第二個世襲制王朝時代。自太乙(湯)至帝辛(紂),共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後經歷了將近六百年。

商湯立國後,汲取夏代滅亡的深刻教訓,廢除了夏桀時殘酷壓迫人民的暴政,採用了「寬以治民」的政策,使商王國內部的矛盾比較緩和,政治局面趨於穩定,國力也日益強盛起來。他對四周的許多國家進行了征伐,取得了一系列勝利。所以《孟子·滕文公下》]記有:湯「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詩.商頌.殷武》也有「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的記載,反映了商王朝在湯的統治下,已經成為強盛的國家。

商湯和左相以後,在處理政務、穩定政局、發展生產等方面,作出了不小的貢獻。仲虺死後,伊尹在政壇上的作用尤其突出,成了商湯甲時期[重要的輔佐,政壇的一位元老。

商湯死後,因其子太丁早死,由太丁之弟外丙繼位;外丙死後,其弟中壬繼位;中壬死後,又以太丁之子太甲繼位,太甲乃商湯之長孫。據《史記·殷本紀》記載:「[帝太甲即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宮。」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伊尹迎回太甲而授之政。以後,太甲修德遵法,諸侯歸服,百姓的生活比較安寧。這個故事,反映了伊尹為貫徹商湯的治國方略、使商王朝長治久安作出了不懈努力。這個故事流傳久遠,伊尹也獲得了「大仁」「大義」的美名。

不過,統治階級貪婪本性,決定了王室內部為權力和利益斗爭的局面不可避免。《史記·殷本紀》中記載;「自中丁以來,廢適而更立諸弟子,弟子或爭相代立,比九世亂,於是諸侯莫朝」。從仲丁算起,經九世正好到盤庚時期,說明這一期間商王室內部為爭奪王位,內亂不止,致使外患不斷。這期間,商王朝曾多次遷都。

據文獻記載,商代曾五次遷都。《竹書紀年》記載,商王仲丁「自亳遷於囂」、河甲「自囂遷於相」、祖乙「居庇」、南庚「自庇遷於奄」、盤庚「自奄遷於北蒙,曰殷」。不過考古學家至今只發現了偃師二里頭、鄭州商城、偃師商城和安陽殷墟四個都邑遺址。這四個遺址的面積都很大,均在三、四百萬平方米以上。考古學家已在這四個遺址中發現了大型宮殿基址、墓葬及作坊等重要的遺存,如二里頭遺址中部發現的一號宮殿,面積達一萬平方米。在偃師和鄭州發現了規模很大的城垣。安陽殷墟還發現了規模宏大的王陵區祭祀場。從這些發現與文獻記載可以知道,商代已經建立起比較完備的國家機構,有各種職官、常備的武裝(「左中右」三師),有典章制度、刑法法規等等。但上述這幾個都城,它們與文獻中記載的名字是甚麼關系,學術界還有不同看法,只有安陽殷墟是盤庚以後諸王世的都城、看法比較一致。

對商代歷史上多次遷都的原因,史學家們有不同的看法。但從《尚書·盤庚篇》中看到,遷都與內部的政治斗爭有一定關系。如盤庚雖然聲稱「視民利用遷」(即為人民的利益而決定遷都),但對那些不聽命令的人,他發出了「我乃劓殄滅之,無遺育,無俾易種於茲新邑」(我要將他們斬盡殺絕,不讓孽種留在新邑)的威脅,反映了內部爭斗的激烈。盤庚遷殷以後,王室內部的矛盾得到緩解,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盤庚被稱為「中興」之主,並為武丁盛世的到來,打下了基礎。

武丁是盤庚之弟小乙之子,即盤庚之侄。他年幼時,小乙曾讓他到民間生活了一段時間,深知民眾生活的艱難困苦。他即位以後,兢兢業業、不敢荒寧,勵精圖治,決意振興大業。他四齣征伐,對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國進行征討,戰爭的規模不小,往往動用數千兵力,最大的一次發兵一萬三千人。在這些征戰中,商王征服了許多小國,擴大了領土,也捉獲了大量俘虜。武丁時期的文化遺存相當豐富,宮殿、墓葬、作坊等遺存都有發現。代表當時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青銅業,有了突破性進展,如銅、鉛、錫三元合金出現了;分鑄技術已被廣泛運用;青銅器生產數量大增,還出現了司母戊大方鼎、偶方彝、三聯這樣的重器。武丁之世在青銅業方面取得的成就,表明中國青銅時代進入繁榮時期。此外,在紡織、醫學、交通、天文等方面,也都取得不小成就。武丁開創的盛世局面,為商代晚期社會生產的發展乃至西周文明的繁盛,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祭天祀祖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史前時期的考古中曾一再發現這類遺存。隨著農業的出現,人們為祈求風調雨順的好年景而產生對天崇拜。它是自然崇拜中的一種。祖先崇拜又叫靈魂崇拜。它源自對先人懷念,把夢中的情景理解為先人的靈魂作祟而產生。人們祭祀祖先,為的是求得先人的保佑。夏代開始的家天下局面,使原始宗教的內容發生很大變化。由於帝王是世上最高的統治者,為了維護他的統治,就把祖先崇拜與自然崇拜結合起來,創造了天或上帝這樣的至上神。從文獻中可以知道商代有「天」這個神,1899年因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的商代甲骨文,把湮埋了三千餘年的古老文字重新呈現在世人的面前並讓人們識讀。甲骨文的發現,使商代的存在無可爭議,並使商代歷史成為信史。安陽殷墟出土的十五萬片甲骨卜辭,記錄了商代社會中發生的許多事情。經過幾代人的整理和研究,揭示了它所包藏的豐富內容,為研究商代歷史開拓了重要的途徑。甲骨文中則有「帝」或「上帝」。所以商湯伐夏桀時說,「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夏氏有罪,子畏上帝,不敢不正」,打出「天命」的旗號,鼓動軍土和同盟者去執行上帝的意志,奮勇討伐。但天上的上帝與地上的下帝(商王)是相對的。為了執行上帝的意志,下帝通過巫與上帝溝通。商王在祭祀祖先時,用五種祀典,對上甲以後的祖先輪番地、周而復始地進行。安陽殷墟王陵區的祭祀場中發現了上千個祭祀坑,武丁時一次使用人牲達數百人。這種情況反映了商王對祖先崇拜的重視,因為上帝既是至上神,又是宗祖神。

武丁死後,他開創的太平盛世,沒能長久延續下去。祖庚、祖甲以後諸王,特別是帝乙帝辛時期,國內矛盾十分尖銳,四方諸侯也起來反叛。面對這種情況,商王帝辛(紂)不思改變,不聽忠諫,一味追求驕奢淫逸的生活,進一步激化了國內矛盾。同時,他窮兵黷武,調集大軍征伐東夷,加重了民眾的負擔,也使國內兵力空虛。周武王的大軍打到商郊牧野,商紂王才組織力量,倉促應戰。結果,商王的軍隊毫無鬥志,「前徒倒戈」,為武王的軍隊開道。帝辛看到大勢已去,逃到鹿台,拿出珠玉寶貨自焚而死。商王朝就此滅亡。

商朝歷代國王

商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廩辛--庚丁--武乙--太丁--帝乙--商紂

奴隸制的發展時期—商朝
1、 商族的興起
傳說商族是高辛氏的後裔,居黃河下游,有著悠久的歷史。 舜時,商族出了一位傑出的軍事首領—契。後來商人把他稱作「玄王」,作為始祖,並編出了「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的頌歌來贊美他(《詩經·商頌·玄鳥》)。太康失國時,契的孫子相土開始向東方發展,《詩經》上說:「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到夏朝中期,契六世孫冥 「勤其官而水死」(《國語·魯語上》),商人「郊」祀之。冥子王亥「作服牛」,向河北發展。到契第十四代孫湯時,商已成為東方一個比較強大的方國。《國語·周語下》說:「雲王勤商,十有四世而興」。
2、 商朝建立與發展
湯即天乙,甲骨稱大乙,後世習慣上稱之為成湯,是一位很有修養的商族首領,相傳曾被囚於水牢。他在當選為首領後,看到夏王朝日益腐朽,夏的暴政已引起眾叛親離,便著手建立新的王朝。首先,以德立威,厲兵秣馬,使臨近部落紛紛歸附。其次,翦除夏王朝方國葛(今河南寧陵縣北)、韋(河南滑縣東)、顧(山東鄄城東北)、昆吾(河南淮陽南), 「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最後,向夏王朝首都發起進攻。雙方戰於鳴條(河南封丘東),夏師敗績。滅夏後,湯回師亳邑,大會諸侯,正式建立了商王朝,定都於亳。
3、盤庚遷殷
商自湯至紂,歷十七世、三十一王,約六百年,以盤庚遷殷為界,可分為二個階段:第一階段:湯在位期間,能夠勵精圖冶,履行「天子」職責。據說商初七年大旱,湯以身為犧牲,祈求上帝說:「餘一人有罪,無及萬夫。萬夫有罪,在餘一人。無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傷民之命」(《呂氏春秋·順民》)。當時商的勢力很大,《詩經》上說:「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詩經·商頌》)。湯死後,其孫太甲即位,雖然荒淫,但有賢臣伊尹輔佐,尚不致大亂。後來多次發生王位爭奪事件,王都屢遷,政局不穩,「比九世亂,於是諸侯莫朝」(《史記·殷本紀》)。第二階段:從盤庚開始。盤庚是商朝的第十代第二十王。鑒於當時嚴峻的政治形勢,決定把都城自奄遷至殷(河南安陽西北)。殷「左孟門而右漳滏,前帶河,後被山」(《戰國策·魏策一》),是所謂「天下之中」。此後273年都城不再遷徙。盤庚行湯之政「百姓由寧,殷道復興,諸侯來朝」(《史記·殷本紀》)。盤庚三傳至武丁,商王朝達到極盛。疆域北到遼寧,南到湖北,西到陝西,東到海濱。商朝後期,政治腐敗,至紂統治時,走上衰亡的道路。民國初年經董作賓先生的研究整理,將收集到的甲骨文分為五期:盤庚武丁時代、祖庚祖甲時代、稟辛康丁時代、武乙文丁時代、帝乙帝辛時代。

商朝帝王譜

商湯 在位30年

商湯,姓子名湯。商的祖先契助大禹治水有功封於商地,商湯時建都於亳(今河南商丘)。他任用仲虺和伊尹為相,逐漸強大起來,又有夏桀殘暴無道,民怨沸騰,遂起兵征討夏,大敗夏軍,建立商朝。建國後又修《湯刑》,《明居》等法,比較關心民命。商湯即位17年踐天子位,為天子13年崩。

外丙 在位3年

外丙,商湯的兒子,在位3年卒。

仲壬 在位4年

仲壬,商湯子,外丙的弟弟,商王世襲是先弟後子,仲壬在位4年卒。

太甲 在位33年 太甲,商湯長孫,太丁的兒子。即位初,因「顛覆湯之典刑」,被伊尹放逐於桐宮,三年後改過復立,成為有成之君。這就是「桐宮悔過」的故事。

沃丁

在位29年

沃丁,太甲的兒子。沃丁在位29年。

太庚

在位25年

太庚,太甲子,沃丁弟。

小甲 在位36年

小甲,太庚子。

雍己

在位12年

雍己,小甲弟。商朝開始衰弱。

太戊 在位75年

太戊,雍己弟。太戊勤政修德,治國撫民,頗有振作。

仲丁 在位11年

仲丁,太戊子,即位後遷都於囂。

外壬 在位15年

外壬,仲丁弟,太戊子。

河亶甲 在位9年

河亶甲,太戊子,外壬弟,遷都於相。

祖乙 在位19年

祖乙,河亶甲子,即位後遷都於庇,商朝的社會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商朝又興盛起來。

祖辛 在位16年

祖辛,祖乙子,在位16年。

沃甲 在位20年

沃甲,祖乙子,祖辛弟。

祖丁 在位32年

祖丁,祖辛子。

南庚 在位29年

南庚,沃甲子,南庚遷都於奄(今山東曲阜)。

陽甲 在位7年

陽甲,祖丁子。「帝陽甲時,殷衰」。

盤庚 在位28年

盤庚,祖丁子,陽甲弟。盤庚遷都於殷,商朝自此稱殷商。遷都後,社會經濟得到較大發展,殷都成為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

小辛 在位21年

小辛,祖丁子,盤庚弟。商復衰。

小乙 在位21年

小乙,祖丁子,小辛弟。

武丁 在位59年

武丁,小乙子。武丁是盤庚以後最好的國王,政治改善,商朝復興,他年幼時,曾到民間生活了一段時間,深知民眾的艱難。他即位以後,勵精圖治,決意振興大業。他四齣征伐,對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國進行征討,戰爭的規模不小,往往動用數千兵力,最大的一次發兵一萬三千人。在這些征戰中,商王征服了許多小國,擴大了領土,也捉獲了大量俘虜。當時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青銅業,有了突破性進展,此外,在紡織、醫學、交通、天文等方面,也都取得不小成就。

祖庚 在位7年

祖庚,武丁子。

祖甲 在位33年

祖甲,武丁子,祖庚弟。

廩辛 在位6年

廩辛,祖甲子。

庚丁 在位6年

庚丁,祖甲子,廩辛弟。

武乙 在位4年

武乙,庚丁的兒子。他在位4年被雷電擊死。

太丁 在位3年

太丁,武乙子。他在位時,周侯季歷(姬昌的父親)聲威較鎮,太丁忌憚,殺之。

帝乙 在位37年

帝乙,太丁子。帝乙時,商朝更加衰弱。以和親的方式與姬昌媾和。

商紂 在位33年

商紂,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紂相同,帝乙子。商紂為人聰穎,膂力過人。曾大舉攻伐東夷,取得勝利,為中原文化的傳播有一定的貢獻。但商紂為人殘暴,且好色無比。寵幸妲己,酷刑於民,大修宮舍,民不聊生。而此時西方周逐漸強大,終於滅商。紂王自焚而死。商亡。商紂與夏桀也成為了暴君的代名詞——「桀紂之君」。

③ 商朝一共統治了多少年的時間

商朝又稱殷、殷商[1-3],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夏朝諸侯國商部落首領商湯率諸侯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後裔盤庚遷殷(今安陽)後,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稱為「殷」或「殷商」。從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600年。末代君王商紂王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而亡。殷墟發掘,確證了中國商王朝的存在。商朝處於奴隸制鼎盛時期,奴隸主貴族是統治階級,形成了龐大的官僚統治機構和軍隊。甲骨文和金文的記載是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元號。在商時期的長江流域也平行存在發達的非中原文明[4]。
商朝(約前17世紀—前11世紀[5]),因契被封於商,所以他的後世子孫商湯將自己在亳(今河南商丘)建立的王朝稱為「商」。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盤庚,又將國都遷往殷(今河南安陽),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此建都長達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稱為「殷」或「殷商」,是中國歷史上繼夏朝之後的一個王朝,相對於夏朝具有更豐富的考古發現。

商朝疆域[6]
商朝的世系年代無定說,據夏商周斷代工程認為商朝取代夏朝的時間約前1556年,至前1046年1月20日被周武王所滅,共510年。該時間被中國大陸史學界採用。按民國初年史學家董作賓依歷法推算,商代的時間應為前1766年至前1111年,共655年。按照北宋史學家邵雍的推算商朝時間為前1766年至前1122年,共645年。台灣史學界采董作賓之說法,並寫入台灣教科書中。[7]
商朝五六百年間曾多次遷都,都城中的多個都在河南境內。在河南的安陽市發現了殷墟,在商丘市、鄭州市、偃師市、溫縣、輝縣、新鄭市等許多地方也發現商朝文化遺存。[8]
關於商朝的信息多來自於其後面的周朝,漢朝司馬遷的《史記》,以及商朝金文和安陽甲骨文的記載。其中,甲骨文和金文的記載是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元號。[8-9]
安陽的殷墟遺址於20世紀上半葉被發現後,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幾乎完全印證了司馬遷《史記》中所記載的商王世系,殷墟發掘,確證了中國商王朝的存在[10]。
殷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在以前被普遍看作蠻夷之地的非中原地區,如成都、廣漢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湖南寧鄉的炭河裡遺址等出土的文物也證明,在商時期的長江流域也存在發達的文明。[8-9]

安陽殷墟(10張)
商朝以玄鳥為圖騰,《史記·殷本記》記載:有娀氏之女名簡狄,吞玄鳥之卵而生契[11]。《詩經·商頌·玄鳥》曰:「天命玄鳥,降而生商。[12]」與《史記》的記載一致。
夏朝末年,商的勢力由黃河下游發展到中游,滲透到夏的統治地區,建立了強大的部落聯盟,開始向奴隸制過渡。[13-14]相傳商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於商,以後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後,就以「商」作為國號。其後裔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後,因而以「殷」稱之,或者「殷商」並稱。[15]《尚書》、《史記》等傳世文獻稱呼商朝為「殷」,但如《古本竹書紀年》等早期文獻均稱這個朝代為「商」,另有《今本竹書紀年》等文獻稱它為「殷商」[16]。這三種稱呼並見於先秦的文獻中,然而在目前出土的卜辭資料中,尚未發現可解讀作「殷」的甲骨文字。「大邑商」或「天邑商」是商人對殷墟都邑的自稱,在戰爭中稱呼己方軍隊為「商方」。尚不明晰商人是否擁有對整體國家或族群的泛稱。[17]
2歷史編輯
商族傳說

商湯像[18]
傳說商族是高辛氏的後裔,居黃河下游,有著悠久的歷史。 舜時,商族出了一位傑出的軍事首領——契。後來商人把他稱作「玄王」,作為始祖,並編出了「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的頌歌來贊美他[12]。
太康失國時,契的孫子相土開始向東方發展,《詩經》上說:「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到夏朝中期,契六世孫冥「勤其官而水死」[19],商人「郊」祀之。
冥子王亥「作服牛」,向河北發展。到契第十四代孫湯時,商已成為東方一個比較強大的方國。《國語·周語下》說:「雲王勤商,十有四世而興」[20]。[9][18][21-23]
湯武革命
夏自少康中興後,傳到帝孔甲時,夏王朝已統治中原地區數百年,由於統治日趨腐化,而漸漸走向衰落。史稱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亂,夏後氏德衰,諸侯釁之」,「孔甲亂夏,四世而隕」。
孔甲下傳四世,履癸繼位,他就是夏王朝的最後一個國王——桀。相傳夏桀非常殘暴,百姓已不堪忍受。《史記·夏本紀》說:「桀不務德而武傷百姓,百姓弗堪。」
為擺脫孔甲以來的日益衰敗的局面,桀加強了對內的統治,堅決鎮壓異己力量,據說他斬殺黎民如砍伐草木一般。但高壓手段並未達到其目的,而是加劇了人民對他的痛恨,人民甚至發誓要與之同歸於盡。

夏桀[24]
桀在加強對內控制的同時,為了轉移人們的不滿和掠奪財富、奴隸與美女而不斷對外進行征伐。他先伐有施氏,有施氏被迫將妹喜獻於桀。又征岷山氏,岷山氏被迫「進女於桀二人」。夏桀的這些行為當然要引起各部落的不滿和反抗,「諸侯畔夏」亦就不可避免了。顯然,到夏桀之時,夏王朝的統治已處於嚴重的內外交困之中。
與此同時,興起於東方的商族則有較大發展,並逐漸強盛起來,在商湯的領導下已積蓄了滅夏的實力。湯即天乙,姓「子」,甲骨文稱大乙,後世習慣上稱之為成湯,是一位很有修養的商族首領,他在成商部族首領後,看到夏王朝日益腐朽,夏的暴政已引起眾叛親離,便著手建立新的王朝。
首先,以德立威,厲兵秣馬,使臨近部落紛紛歸附。
商族在滅夏前尚處於氏族社會末期。此時商族內部的不平等、奴役和剝削等現象亦早已產生,但相對於夏王朝的統治來說要寬松、緩和得多。湯亦注意取得國內的擁護和支持。《國語·魯語》說「湯以寬治民,而除去邪」。《淮南子·脩務訓》更進一步說他「夙興夜寐,以致職明。輕賦薄斂,以寬民氓。布德施惠,以振窮困。弔死問疾,以養孤孀。百姓親附,政令流行」。
成湯的勤政薄斂體恤民情等

商朝有莘氏之太姒[25]
舉措,對籠絡人心,鞏固統治,積蓄滅夏力量起到了十分顯著的作用。他的行為不僅得到本族人的擁護,也使得夏人及其他方國人民十分嚮往。因此,也就有了《史記·夏本紀》所謂的「湯修德,諸侯皆歸商」的局面。
商湯的活動自然引起了夏桀的注意。此時商的力量雖已有較大發展,但相對於夏仍然弱小,不得不暫時臣服於夏。夏桀出於猜忌將商湯召來並囚之於夏台。
其次,用伊尹的計策,離間夏桀與其同盟者九夷族的關系,使力量對比漸漸轉向於己有利。
《說苑·權謀篇》對此有較詳細的描述:「湯欲伐桀,伊尹曰:請阻乏貢職以觀其動。桀怒,起九夷之師以伐之。伊尹曰:未可,彼尚猶能起九夷之師,是罪在我也。湯乃謝罪請服,復入貢職。明年,又不貢職,桀怒,起九夷之師,九夷之師不起。伊尹曰:可矣。湯乃興師,伐而殘之,遷桀南巢氏焉。」至此,除了少數部族如昆吾等尚聽從夏王的指揮外,桀已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形勢已轉變的對商湯極為有利。
完成這些准備後,商開始對夏用兵。

商湯畫像[25]
湯在興兵伐桀的誓師大會上,歷數夏桀的罪惡及人民對桀的痛恨,假借上天的旨意指出滅夏戰爭的正義性和必要性,指出滅夏是上天的命令而不可違背,有功者將受到獎賞,不從者要受到嚴厲懲罰。這就是保存至今的《尚書·湯誓篇》。商湯從亳起兵,矛鋒直指夏都。
在與夏桀決戰之前,先滅掉了此時仍然聽從夏王指揮的個別方國部落。《詩·商頌·長發》:「韋、顧即伐,昆吾夏桀」鄭玄如是注釋:「韋,彭姓也。顧、昆吾皆己姓也。三國黨於桀惡,湯先伐韋、顧,克之。昆吾、夏桀則同時誅也。」說明湯之所以伐韋、顧、昆吾三國,是因為它們仍在助桀與商為敵,即「三國黨於桀惡」。三國之中最後滅亡的是昆吾,《史記·殷本紀》說:「當是時,夏桀為虐政淫荒,而諸侯昆吾氏為亂。湯乃興師率諸侯,伊尹從湯,湯自把鉞以代昆吾,遂伐桀」。
至此,夏桀羽翼已被全部剪除。然而,此時夏桀對商湯的進攻並未做認真防備,「桀亡待湯之備」。因此,當商湯的軍隊到來時,「未接刃而桀走」。
夏軍逃至鳴條,一戰被商軍擊潰,夏桀逃奔南巢而死。《史記·夏本紀》雲:「湯乃踐大子位,代夏朝天下」。至此,商湯完成滅夏重任,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奴隸制王朝——商。
向夏王朝首都發起進攻。雙方戰於鳴條(河南封丘東),夏師敗績。滅夏後,湯回師亳邑,大會諸侯,正式建立了商王朝,定都於亳。
商朝的建立,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使古代文明的進步獲得轉機。商朝建立以後,為了抵禦自然災害,屢次遷都,經濟水平十分低下。但商湯吸取夏朝滅亡的教訓,廣施仁政,深得民心,商朝政權得到了初步鞏固。
商朝的農業、手工業迅速發展起來。出現了黍、稷、稻、麥等糧食作物和桑、麻、瓜果等經濟作物,經濟發展加快,私有制度進一步完成,商朝走向了奴隸制度佔主要地位的時代。歷史上把這一段時期稱作「商湯革命」時期。[26]

④ 買房子商業貸款對年限有哪些規定

1.各商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的最長貸款期限為30年。

2.商業用房和商住回兩用房,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答10年。

3.住房公積金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30年。

4.借款人年齡不超過國家法定退休年齡,即男不超過60周歲、女不超過55周歲。

5.房貸期限不得超過借款人退休年齡。

(4)商代有年限嗎擴展閱讀:

個人住房商業性貸款

個人住房商業貸款是中國公民因購買商品房而向銀行申請的一種貸款,是銀行用其信貸資金所發放的自營性貸款。具體指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購買本市城鎮自住住房時,以其所購買的產權住房(或銀行認可的其他擔保方式)為抵押,作為償還貸款的保證而向銀行申請的住房商業性貸款。抵押貸款是商業性貸款中的一種貸款方式。

個人住房商業性貸款成數:

1、 二手房住宅貸款成數最高為購房總價與房屋評估價兩者之間低值的70%,根據不同銀行不同套數貸款額度有所浮動,具體以所貸款銀行的要求為准。

2、貸款期限最長為30年,借款人到貸款期限年齡男不超過65歲,女不超過60歲。

3、貸款利率按照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貸款利率的規定執行。見個人住房商業性貸款利率表

⑤ 商朝存在時間是多長

商朝(約前1600年—前1046年),中國歷史上繼夏朝之後的一個王朝。約公元前1600年商族部落首領商湯滅夏創立,商王朝經歷17代31王。歷經五百餘年,至前1046年1月20日被周武王所滅。

⑥ 商朝存在了多長時間

商朝,又稱殷、殷商[1-3] ,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夏朝諸侯國商部落首領商湯率諸侯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後裔盤庚遷殷(今安陽)後,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稱為「殷」或「殷商」。
商朝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600年左右。末代君主帝辛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後自焚而亡。
殷墟發掘,確證了中國商王朝的存在。商朝處於奴隸制鼎盛時期,奴隸主貴族是統治階級,形成了龐大的官僚統治機構和軍隊。甲骨文和金文的記載是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元號。在商時期的長江流域也平行存在發達的非中原文明。

⑦ 商朝王朝一共存在了多長時間

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從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600年時間。

⑧ 商朝的時間(什麼時候建立什麼時候滅亡)

商朝(約前17世紀—前11世紀)。因契被封於商,所以他的後世子孫商湯將自己建立的王朝稱為「商」;至盤庚,又將國都遷往殷,所以商朝又稱為又稱殷商。是中國歷史上繼夏朝之後的一個王朝,相對於夏朝具有更豐富的考古發現。原夏朝之諸侯國商部落首領商湯率諸侯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在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建立商朝。經歷17代31王後,末代君王商紂王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而亡。商朝的世系年代無定說,據夏商周斷代工程認為商朝取代夏朝的時間約前1556年,至前1046年1月20日被周武王所滅,共510年。該時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學界採用。按民國初年史學家董作賓依歷法推算,商代的時間應為前1766年至前1111年,共655年。

⑨ 商朝起止的時間是

商朝(約前16世紀—前11世紀)因最後首都固定於殷,又稱殷商。是中國歷史上繼夏朝之後的一個王朝,相對於夏朝具有更豐富的考古發現。原夏朝之諸侯國商部落首領商湯率諸侯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建立商朝。經歷17代31王後,末代君王商紂王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而亡。

⑩ 商朝是在什麼時間

由湯創立的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王朝,從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歷時554年,傳31王。商朝建立以後,內部紛爭不斷,政局不穩,為此多次遷都。直到公元前1300年左右,第20位國王盤庚即位後,遷都到殷(在今河南安陽)以後,商朝才穩定下來。從此,殷成為商朝統治中心,歷史上把商朝也稱為殷朝。

商朝的奴隸制發達,使用奴隸已很普遍。農業有了很大發展,已經能生產多種糧食作物,並用糧食釀酒,種桑養蠶繅絲已很發達。商代的青銅器鑄造水平很高,成了那個時代的標志。制陶業則在廣大民眾中發展。商代在文化上的一項重大成就是甲骨文的使用。甲骨文是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已發現的甲骨文中,記錄了不少有關商朝的史料,表明中國文字已發展到成熟階段。

商代的奴隸主要來源於被征服的部落和種族,以及戰爭中的俘虜。他們從事繁重的勞動,沒有人身自由,甚至被隨便殺死為奴隸主殉葬和當祭祀品。而奴隸的反抗也是不斷發生的。商朝最後一個國王紂,在開拓疆域和發展生產上是有功的,但他又是個昏庸的暴君,用酷刑殘害百姓和忠良,過著驕奢的生活,致使大批官員和平民、奴隸逃亡。興起於渭河流域的周國,在姬昌(文王)領導下漸漸強盛起來。公元前1046年,姬昌之子姬發(武王)率軍伐紂,佔領殷都,紂王自焚而死。商朝滅亡。

閱讀全文

與商代有年限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醫院矛盾糾紛工作總結 瀏覽:351
中國科學院無形資產管理辦法 瀏覽:67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