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抵押合同未約定擔保期間,何為擔保期間
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一般保證的保證期間是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版個月,一般保證因債權權人向債務人主張權利而中斷。
連帶保證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連帶保證不因債權人向債務人主張權利而中斷。
擔保法
第二十五條【一般保證的保證期間】一般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
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債權人已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期間適用訴訟時效中斷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連帶責任的保證期間】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
② 怎樣約定保證期間,沒有約定,約定不明的處理
1.約定保證期間能否早於或等於主債務履行期。
2.根據《擔保法》第二十五條,二十六條規定,如果當事人對於保證期間未作約定的,適用6個月的法定保證期間。
3.
保證期間約定不明的處理。在我國,除約定保證期間外,法律還認可法定保證期間的存在。根據《擔保法》及《擔保法司法解釋》的規定,法定保證期間系對約定保證期間的補充,主要適用以下三種情況:一是在當事人沒有約定保證期間情形,適用6個月的法定保證期間;二是在約定保證期間無效情形,同樣適用6個月的法定保證期間;三是在保證期間約定不明情形,適用兩年的保證期間。
(1)正確理解「約定不明」的含義。實踐中,經常出現當事人約定保證責任至主合同項下的債務本息全部還清為止的情況。這在商業銀行制定的標准借款擔保合同文本中最常見。對於該情形,一方面,保證合同實際上是對保證期間作出了約定,只是沒有明確具體的時間;另一方面,從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推斷,當事人均願意接受長期的保證期間,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證債權實現。因此,如果將上述情形認定為沒有約定保證期間,從而適用6個月的法定保證期間,明顯有違當事人意思自治,而且對債權人不公平。《擔保法司法解釋》由此將保證期間推定為2年。因此,司法實踐中應當注意的是,《擔保法司法解釋》對於何謂「約定不明」是有明確限制的只有從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中能推斷出保證人有承受較長期間限制的意思時,才視為「約定不明」,從而適用2年的保證期間。
(2)正確區分「沒有約定」和「約定不明」,約定無效情形。
沒有約定適用6個月的法定保證期間;約定不明適用2年的保證期間;約定保證期間無效同樣適用6個月的法定保證期間。
③ 保證合同中沒有約定保證期間的,對連帶責任保證而言,如何確定保
保證合同中來沒有約定保證期自間的,對連帶責任保證而言,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五條 一般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
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債權人已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期間適用訴訟時效中斷的規定。
(3)擔保期限未約定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二條保證期間,債權人依法將主債權轉讓給第三人的,保證人在原保證擔保的范圍內繼續承擔保證責任。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第三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證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一)主合同當事人雙方串通,騙取保證人提供保證的;
(二)主合同債權人採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保證的。
④ 債務期限未約定 擔保期限如何算
蔣衛峰《擔保法》第26條規定,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6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保證責任的期限,是要求債權人必須要在期限屆滿前,向擔保人主張擔保責任。同一般的合同履行責任不同,一般的債權債務糾紛的履行期限必須是約定的期限屆滿後向對方主張權利。
那麼,主債務沒有約定履行期限的如何認定擔保期限?是無期限限制還是從主債務成立之日起開始計算?根據《擔保法》的規定,擔保責任的期限為債務履行期限屆滿後的6個月。對沒有還款日期的債務,期限屆滿如何計算,應優先參照《合同法》。《合同法》第206條規定,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債權人應該先遵守雙方的交易習慣,如果沒有交易習慣的,可以返還,但債權人如果主張還款的,須給債務人合理的還款期限。也就是從合理期限屆滿時,認定主債務到期,擔保責任就從該時起計算6個月。
另外,《合同法》第62條規定,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該規定也與上述規定相符合,即債權人可以隨時向債務人要求還款,但應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擔保期限則從必要的准備時間到期後開始計算。
必要的准備時間與合理期限是否有沖突?筆者認為沒有沖突,兩個期限都是讓債務人就履行債務做必要的准備,以避免因為債務人沒有時間准備造成違約的狀況,從而導致不必要的糾紛。那麼,如何確定這兩個期限?首先要考慮債務的數額。數額較大的,應給予較長的履行期限。如何認定數額較大?如果能對債務人的情況查清楚,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債務的履行期限;不能查清債務人情況的,根據本地年度人均收入的標准與債務數額相比較。超過一年收入的,應給予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准備比較合適。其次要考慮債務形成的期限。對於債務形成時間較短的,應給予較短的履行期限。
綜上,對於主債務沒有履行期限的擔保責任期限應從債權人給予債務人的必要准備時間與合理期限屆滿後開始計算。
⑤ 未約定還款日如何確定保證期間
司律師:張某向李某借款5萬元,出具借條一張,未約定還款時間。王某於同日在保證人欄簽名擔保。請問,本案保證期間如何確定?馮強馮強讀者:保證期間是指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起止時間。保證人在規定的期間內承擔保證責任,過了該期間,保證人就不再承擔保證責任。當事人約定保證期間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第一,保證期間是從主合同履行期限屆滿起算,不宜將保證期限訂得早於或等於債務履行期;第二,不宜將保證期間約定為無限期。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是以債務人沒有履行債務為前提的,保證期間也應當以主債務履行期屆滿時開始計算。如果債權人和債務人沒有約定主債務的履行期,那麼保證人承擔責任的起始點就難以確定。 主債務期限沒有約定的,依據《民法通則》第88條和《合同法》第66條的規定來確定,即「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隨時向債權人履行義務,債權人也可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但應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債權人提出合理寬限期後,就會使原來不明確的主債務履行期得以確定,也使保證期間的起算點可以明確。最高法院關於適用《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3條規定,主合同對主債務履行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保證期間自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 《擔保法》第26條規定,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免除保證責任。
⑥ 債務期限未約定擔保期限如何算
擔保合同的擔保期限(一般擔保人),服從於債權人與債務人約定的借貸合同的履行期或責任承擔方式,為擔保期限與擔保范圍。如果超過了擔保期6個月後債權人還沒有主張權利時,債權人不能再追究擔保人責任,擔保責任消除。
擔保人的擔保期限
一般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
合同中有約定的,按照約定的期限執行,沒有約定的,按以下的規定執行:
關於擔保期限,我國《擔保法》規定:
第二十五條一般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
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債權人已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期間適用訴訟時效中斷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擔保法司法解釋》:
第三十二條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早於或者等於主債務履行期限的,視為沒有約定,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
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務本息還清時為止等類似內容的,視為約定不明,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二年。
第三十三條主合同對主債務履行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保證期間自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
第三十四條一般保證的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從判決或者仲裁裁決生效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
連帶責任保證的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從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⑦ 一般擔保沒寫明擔保期限的,一般擔保期為幾年
一般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
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債權人已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期間適用訴訟時效中斷的規定。
⑧ 保證期間的起算(約定了保證期限、未約定起算之日)
保證期間應該從主債權到期之日起開始計算。
⑨ 協議中的保證期間是未約定保證期間還是保證期間約定不明如果不明確,是否要承擔兩年的保證責任
約定保證期間能否早於或等於主債務履行期。
根據《擔保法》第二十五條,二十六條規定,如果當事人對於保證期間未作約定的,適用6個月的法定保證期間。
我國《擔保法》第25條第1款規定:「一般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第26條第1款規定: 「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由此可見,《擔保法》對保證期間採取了「有約定」和「沒有約定」的兩分法,並為沒有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合同推定了一個「6個月」的法定保證期間,確立了「保證期間法定主義」,亦即,任何保證債務,均有保證期間的適用,約定了保證期間的保證債務適用約定的保證期間,沒有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債務適用法定的保證期間。
在我國《擔保法》上並沒有規定對保證期間「約定不明確」這種情形,在解釋上應視為「沒有約定」,而適用法定保證期間。「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務本息還清時止」的約定,如系 「保證期間約定不明」,則應視為對保證期間沒有約定,而將保證期間推定為「6個月」。
(9)擔保期限未約定擴展閱讀:
保證期間約定不明的處理。在我國,除約定保證期間外,法律還認可法定保證期間的存在。根據《擔保法》及《擔保法司法解釋》的規定,法定保證期間系對約定保證期間的補充,主要適用以下三種情況:一是在當事人沒有約定保證期間情形,適用6個月的法定保證期間;二是在約定保證期間無效情形,同樣適用6個月的法定保證期間;三是在保證期間約定不明情形,適用兩年的保證期間。
理解「擔保期間約定不明」的含義。實踐中,經常出現當事人約定保證責任至主合同項下的債務本息全部還清為止的情況。這在商業銀行制定的標准借款擔保合同文本中最常見。
對於該情形,一方面,保證合同實際上是對保證期間作出了約定,只是沒有明確具體的時間;另一方面,從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推斷,當事人均願意接受長期的保證期間,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證債權實現。
因此,如果將上述情形認定為沒有約定保證期間,從而適用6個月的法定保證期間,明顯有違當事人意思自治,而且對債權人不公平。《擔保法司法解釋》由此將保證期間推定為2年。
因此,司法實踐中應當注意的是,《擔保法司法解釋》對於何謂「約定不明」是有明確限制的只有從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中能推斷出保證人有承受較長期間限制的意思時,才視為「約定不明」,從而適用2年的保證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