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峽大壩的建築壽命有多少,如果使用期限到了會怎樣
民用建築的壽命基本上就是70年。這和民用建築的設計規范、使用情況以及具體的結構有關系。一般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民用建築,主要取決於鋼筋混凝土的壽命。實際上混凝土是由三部分組成的,含量最多的是石頭塊,用正式的學術術語叫做骨料,剩下的是沙子和水泥。混凝土裡面一般骨料會佔了80%左右,沙子和水泥佔了剩下的20%左右。
厚度超過三米的高標號鋼筋混凝土,在對抗自然力上,基本上是無敵的存在。所以水壩的壽命比一般民用建築要長得多。
② 三峽大壩安全使用年限是什麼
設計壽命是一百年吧。但是水壩這種東西是可以通過修葺來延長使用壽命的,特別像三峽大壩這種混凝土重力壩,依靠壩體自身重力來擋水的,只要壩體沒有出現嚴重裂縫就不會有太大問題,而現在的裂縫修補技術正在快速的發展中。
至於水電站的大部分設備,在使用壽命達到以後都可以替換。
關鍵的恐怕是一些管道,比如壓力鋼管,蝸殼等在銹蝕後無法徹底的替換,只能進行修補,但無疑會不斷降低強度。
本人覺得相比大壩本身壽命而言,整個庫區的泥沙淤積才是最值得考慮的問題。也許不會像三門峽那麼杯具,但總之是一個大問題,需要我們下一代人的智慧去解決。
③ 三峽大壩的使用壽命是多少年呢是怎樣建造的
中央氣象台已經連續發布30天暴雨預警,超過1200萬人因為強降雨遭遇嚴重的財產損失,失蹤和死亡人數也達到了78人,不洪澇災害的受災省份數量也增加至13個。現在,防汛形勢依然十分嚴峻,而位於湖北宜昌的長江三峽樞紐開始了2020以來的第一次削峰泄洪,在出庫水量上作了從每秒2.5萬立方米到每秒3.5萬立方米的提升。
所以,大家不要聽風就是雨,三峽大壩好好的運行著,並不存在潰堤的可能性。而此次泄洪也並不會給下游造成發生洪災的威脅,反而能夠更有效的防止洪災的發生。雖然厄爾尼諾現象已經確定消失,但上半年我們的確也因為它的發展而遭受了明顯的極端氣候現象,有的地方降雨明顯偏多,與此同時,有的地方卻因為長時間乾旱而導致農作物受到嚴重影響。三峽大壩存在的意義遠不止發電和通航,更是為了防洪和抗旱,雖然做不到所有地方都收益,但至少可以幫助一部分地區度過艱難時期。
④ 三峽大壩的壽命有多長
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建築設計使用年限標准經歷了1966年、1974年、1989年、2000年四次更改。建設部2000年出台的關於建築設計使用年限一系列標准,規定我國橋梁設計使用年限是100年至120年,重要的和有紀念意義的建築設計使用年限是100年,一般建築物的設計使用年限是50年,這與西方發達國家的一般建築物設計使用年限50年至100年相近。
所以作為建築物,三峽大壩就算按橋梁最高設計使用壽命計算,也只有100-120年左右。而設計壽命只是一個假設壽命,不包括自然災害等特殊情況。
⑤ 三峽工程建設花了多少時間
三峽工程建設總工期17年。三峽工程建設總工期17年。三峽工程是一個具有防洪、發電、航運以及供水等巨大綜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電工程,規模宏大,舉世矚目。狹義的三峽工程是指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即三峽大壩。廣義的三峽工程包括樞紐工程、移民工程和輸變電工程三大部分。
歷史
1993年三峽工程進人施工准備階段,國務院成立了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由國務院總理擔任主任,負責三峽工程的重大決策。
在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下,成立了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三峽工程的組織協調)、監察局、移民開發局(負責移民的組織、協調工作)Ⅲ和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樞紐工程的業主)。輸變電工程由國家電力公司下屬的國家電網公司負責建設、運營和管理。
移民工程實行「中央統一領導,分省(重慶市、湖北省)負責,縣為基礎」的管理體制:1994年12月14日,二峽工程正式開工,開始進入大規模建設階段;1997年11月8日,勝利實現大江裁流;2003年6月1日以後,三峽工程正式蓄水到135m水位,永久船閘通航,第一批機組發電,工程開始發揮效益。
⑥ 三峽工程的年限是多少
潘家錚同時對社會上一些人有關三峽工程的誤解給予澄清,他特別反對稱三峽工程為「豆腐渣」工程的說法,並斥之為「謠言」。 潘家錚稱,三峽工程是「長江上的鋼鐵長城,千年萬年不會垮,質量上非常好」,這說明相關管理非常到位。通過三峽工程,中國科技水平尤其是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更詳細的內容網路一下「三峽工程萬年不垮 兩位院士述說始末」,或者點我名字進空間查看
⑦ 三峽大壩的使用壽命是多少年
三峽大壩使用壽命可達五百年以上
11月28日,三峽總公司總經理李永安披露:2007年三峽電站19台機組預計發電637億千瓦時,相當於北京市2007年全年的用電量。據了解,三峽工程自2003年首批機組發電以來,截至目前,已投產發電19台機組,總裝機容量1330萬千瓦,累計發電量超過2000億千瓦時。 中新社發 韓玉洪 攝
三峽公司官員回應"三峽大壩裂縫說" 稱固若金湯
香港大公報從北京發回的報道稱,國務院三峽建設委員會水庫管理司高級工程師王殿常表示,由於三峽大壩建設時提高了水泥混凝土的標號,使用壽命可能遠高於原定的三百年,可以使用五百年以上。
報道援引他的話說,大壩的使用壽命是由混凝土的壽命決定的,雖然在使用過程中,大壩的局部可能進行維修,甚至進行加固等處理,但不會影響大壩的使用壽命,以實際的建設情況看,三峽大壩可以使用五百年以上。
該報道同時還稱,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副總工程師張曙光表示,三峽大壩的壩址、地質、施工情況良好,這使大壩的使用壽命大大延長。他說,大壩的基礎非常好。三峽大壩建立在花崗石基礎上,而且壩址的強度非常好,每平方厘米可以承受一千公斤的強度,三峽大壩建在這樣的基礎上非常穩定。
同時,三峽地區沒有大的地震,根據預測,發生的地震強度最大是六度,而三峽大壩在建設時提高了等級,是按照七度的地震強度設計的,這可以確保大壩不會因為地震而出現問題。
他並指出,三峽在建設過程中,建立了施工單位、監理方、建設方、三峽建設委員會專家監督委員會層層把關的一套完整質量監督保障體系,使三峽大壩各項工程的合格率達到了100%,優良率達到了92%,這樣好的工程質量使三峽使用壽命遠遠高於原設計壽命。
⑧ 三峽工程至今用了多少時間了
最早提出三峽工程是孫中山先生,後來是毛澤東同志。
在1993年三峽工程正式立項。
1994年12月時任總理的李鵬同志宣布「三峽工程正式開工」。
算來至今已經12年了。
⑨ 三峽造了多少年
1918年,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一文中提出了建立三峽工程的原始設想:「當以水閘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資其水力。」[3]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2月長江水利委員會成立,著手開展長江的綜合治理。
1955年開始全面開展長江流域規劃和三峽工程勘測、科研與計劃工作,1957年底基本完成。
1970年12月26日,長江葛洲壩工程批准興建,這是有計劃、有步驟地為建設三峽工程作實戰准備。
1992年4月3日,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關於興建三峽工程的決議》,完成三峽工程的立法程序並進入實施階段。[3]
1993年9月27日,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在宜昌市正式成立。
1994年12月14日,國務院總理李鵬在宜昌三斗坪向全世界宣布三峽工程正式開工。
1997年11月8日,三峽工程勝利實現大江截流,第一階段建設目標完成。
1998年,三峽工程進入第二階段的建設。
2000年,三峽工程機組安裝奏序曲。[3]
2002年10月10日,國務院三峽工程二期工程驗收委員會樞紐工程驗收專家組會議在壩區召開,導流明渠截流前驗收工作正式啟動。
2002年10月21日,三峽大壩最關鍵的泄洪壩段已經全部建成,全線達到海拔185米大壩設計高程。
2002年10月25日,國務院召開長江三峽二期工程驗收委員會全體會議,同意樞紐工程驗收組關於在2002年11月份實施導流明渠截流的意見。[3]
2002年10月26日,全長1.6公里的三峽左岸大壩全線封頂,整段大壩都已升高到海拔185米設計壩頂高程。
2002年10月29日,朱鎔基總理主持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第11次會議,同意國務院三峽二期工程驗收委員會的意見,決定在11月6日進行導流明渠截流合龍。[3]
2002年11月7日,世界上最大的水輪發電機組轉子在三峽工地成功吊裝,標志著三峽首台機組大件安裝基本完成,從此進入總裝階段。
2002年12月16日,三峽工程三期碾壓混凝土圍堰開始澆築。三期圍堰設計總澆築量為110萬立方米,將與下游土石圍堰一起保護右岸大壩、電站廠房及右岸非溢流壩段施工,是實現三期工程蓄水、通航、發電的關鍵性工程。[3]
2003年4月11日,三峽工程臨時船閘停止通航運行,長江三峽水域擬實行為期67天的斷航,至6月16日恢復通航。與此同時,翻壩轉運工作全面啟動。[3]
2003年4月16日,三峽三期碾壓混凝土圍堰全線到頂,比合同工期提前55天達到140米設計高程。
2003年4月22日,三峽工程左岸臨時船閘改建沖沙閘工程開工。[3]
2003年4月27日,三峽工程二期移民工程通過國家驗收。這標志著三峽移民工作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三峽庫區135米水位線下移民遷建及庫底清理工作已全面完成,達到三峽工程按期蓄水的要求。
2003年5月21日,國務院長江三峽二期工程驗收委員會樞紐工程驗收組正式宣布,三峽二期工程達到蓄水135米水位和船舶試通航要求。同意三峽工程6月1日下閘蓄水,並可以在2003年6月份實施永久船閘試通航。
⑩ 三峽大壩安全使用年限
設計壽命是一百年吧。但是水壩這種東西是可以通過修葺來延長使用壽命的,特別專像三峽大壩這種混凝土重力屬壩,依靠壩體自身重力來擋水的,只要壩體沒有出現嚴重裂縫就不會有太大問題,而現在的裂縫修補技術正在快速的發展中。
至於水電站的大部分設備,在使用壽命達到以後都可以替換。
關鍵的恐怕是一些管道,比如壓力鋼管,蝸殼等在銹蝕後無法徹底的替換,只能進行修補,但無疑會不斷降低強度。
本人覺得相比大壩本身壽命而言,整個庫區的泥沙淤積才是最值得考慮的問題。也許不會像三門峽那麼杯具,但總之是一個大問題,需要我們下一代人的智慧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