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珠三角的有關信息
珠江三角洲
1.位置和范圍:廣義的珠江三角洲位於廣東省中南部,毗鄰香港、澳門。北回歸線穿過其北部,瀕臨南海,為珠江出口處。它包括廣州、深圳兩個副省級城市,珠海、佛山、江門、東莞、中山五個地級市以及惠州市的惠城區、惠陽縣、惠東縣、博羅縣、肇慶市的端洲區、鼎湖區、高要市和四會市,面積4.16萬平方千米,人口2300多萬,其面積和人口,分別占廣東省的23.4%和31.2%,但國內生產總產值占廣東省的70%以上。
2.自然特徵:珠江三角洲是由北江、西江三角洲和東江三角洲合成的復合三角洲,狹義的珠江三角洲是一個發育在海灣內的丘陵性三角洲,海拔50米左右,即面積約為1.1萬平方千米的珠江三角洲平原。其間山丘散布,河道縱橫,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這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豐富,生長季長,可一年三熟。春季陰雨連綿,夏季高溫濕熱,夏秋季台風入侵頻繁,冬季很少嚴寒,四季變化明顯。河流汛期在4~9月。
3.經濟發展:珠江三角洲經濟的騰飛始於20世紀80年代,短短的20多年這個區域已從一個封閉的農業社會全面轉變成工業社會,成為我國著名的4大工業基地之一,該區區人口佔全國6%,而出口佔全國1/3,與長江三角洲並稱中國經濟兩大發動機。目前,整個珠江三角洲經濟的增長方式由外延式向內涵式、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傳統工業向現代化工業、城鄉分離向城鄉一體化轉型,形成了高起點的知識、技術密集型工業體系,高標准、大規模的第三產業以及競爭力較強的主體產業群。此外,在交通、通訊、金融、信息咨詢、高科技、旅遊、文化和對外交流等方面,也形成了比較優勢和綜合優勢。
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的發展,是地理孕育了機會,歷史創造了機會,政治催生了機會。①獨特的地理優勢:這里有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毗鄰港澳,有天然海道良港,對外貿易方便。②優越的人緣優勢:這里是全國較大的僑鄉之一,在港澳台和海外的僑胞達1000多萬人,分布在世界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利於招商引資。③較強的互補性優勢: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資本、信息資源和人力資源豐富,但勞動力成本過高,市場容量小;澳門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城市,但發展空間狹小;珠江三角洲的自然、人力資源豐富,其經濟的快速發展又吸引了內地大量廉價勞動力和技術人員,加上其經濟的幅射作用,從而形成了巨大的消費市場。④經濟後發展優勢:與港澳和發達地區相比,珠江三角洲屬於後發展地區。毗鄰港澳的地緣優勢,不僅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資金和技術,而且積累了經驗和教訓。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改革開放20多年來,珠江三角洲區域的經濟翻了幾番,同時形成了良好的基礎和產業條件及對外開放整體化經濟結構。⑤人才和技術優勢:由於珠江三角洲區域經濟的高速發展和較高的經濟待遇,吸引了內地大批各式各樣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形成了它特有的技術、人才優勢。近年來,廣東省獲得的專利技術佔全國專利總數的50%左右,其中80%又在珠江三角洲地區。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有利於高新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但是,珠江三角洲區域經濟可持續性發展進程中也存在不少問題,由於我國政府實行了沿海地區優先發展的非均衡戰略,使得珠江三角洲的工業超速增長,社會財富急劇增加。但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特別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區域均衡戰略取代了過去的非均衡梯度戰略,各種矛盾和弊端逐漸顯露出來,主要表現在:①技術應用型人才缺乏導致經濟發展質量偏低。盡管相對其他地區而言,珠江三角洲區域具有人力資源和技術上的優勢,但從經濟發展來看,還存在著勞動者素質偏低、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缺乏的問題。
②資金投入不足,導致企業技術改造遲緩。用於技術改造和高科技研究開發的資金投資嚴重不足。這種投資狀況不利於企業技術改造,更不利於核心技術的創新,從而導致區域經濟在高投入、高消耗、低產出的層次上運行。③人才分布不合理,使產業結構調整出現矛盾。三類產業中人才比例大約為1:8:7,由此導致其產業結構總體失調,比例失衡。一方面,第一產業作為基礎產業,技術開發和應用人才過少,影響其健康發展,削弱了整體經濟發展水平;另一方面,第三產業作為優質產業,因缺少技術應用和開發型人才,導致產業含量不高,發展速度遲緩。於是,出現了一種「雙約束」效應。這是珠江三角洲地區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障礙。④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能力較差,生態平衡遭到比較嚴重的破壞。由於過分偏重經濟增長和眼前效益和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使經濟高增長變成了以犧牲子孫後代生存條件為代價的低效益增長。⑤技術開發水平落後,產品技術含量偏低,企業的創新能力差。據有關資料顯示,珠江三角洲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只有30%左右,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不到45%,前者只相當於美國和日本的43%和38%,後者只及發達國家的56%~75%。
4.生態環境與自然災害:除了近些年由於工業生產發展導致的廢水、廢氣、廢渣排放引起的環境污染外,由於交通及石油開采引發的珠江口石油污染,以及珠江口的赤潮現象引人注目。夏秋季台風登陸造成的狂風、暴雨危害極大。受人類活動對珠江三角洲上游來水來沙的影響以及三角洲河道的快速改變,洪水威脅也越來越大。
5.基塘農業:①生態循環的過程:桑、蠶、魚三者結合,可節省飼料及肥料費用
A.利用水患嚴重的低窪地,挖地成塘,堆泥成基。B.塘中養魚,基堤以塘泥為肥料種植作物。C.作物又可作為飼料,如此塘基互養,形成良性「水陸互養」。②俗諺:桑茂,蠶壯,魚肥大;塘肥,基好,蠶繭多。③分類:以基堤栽種的作物不同而分:桑基魚塘,蔗基魚塘及果基魚塘。④農業:土地利用精密,可生產稻米,蠶絲,甘蔗,水果,花卉,魚蝦。⑤工業:因上述的原料供應無缺,故農產加工業發達。⑥景觀的變遷:因經濟特區的設立工業、城鎮的發展,許多魚塘已填土作為工廠及住宅,土地利用正在轉型中。
6.城鎮化和民工流:經濟的發展極大的促進了人口的城鎮化,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區城鎮化水平已達73%,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已形成了連片的城市群,人口和產業高度聚集,經濟幅射能力極強,形成「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圈」,包括廣東、福建、江西、海南、湖南、四川、雲南、貴州及港、澳(共9個省,兩個特別行政區),城鎮化過程中應重點解決以下幾個問題:①是推動產業的整合和升級,加強地域分工;②是完善城鎮體系,優化城鄉空間結構;③是推動區域基礎設施網路化發展,實現共享;④是加強生態建設,改善城鄉環境;⑤是建立和完善區域內的協調合作機制。經濟的發展吸引了大量的民工流,對民工輸入地和輸出地都有巨大影響。
B. 樓市調控逐漸分化:廈門「升級」,珠海「降級」
每經記者 甄素靜 每經編輯 陳夢妤
剛剛過去這個假期,廈門、海口連發多份重量級調控文件,分別從市場供應端和需求端加強當地樓市調控。
以廈門為例,新政將法拍房納入限購范圍,同時將新房限售時間調整為5年,此前限售時間僅為2年。
也就是說,該條政策的有效期內,在廈門島內購買新房,按照現行市場交房周期,從簽訂合同到交房拿證需要2年時間,此後限售5年,新出售的房源流動性最短將被鎖死7年。這很大程度上將抑制購房者投資投機需求,減少市場短炒行為。
而樓市調控的另一面則是,為刺激二手房市場活躍度,珠三角中重要城市,中山和珠海近期均調整了二手房交易環節的稅費,中山、珠海二手房交易個稅將由2%降為1%,非住宅轉讓個稅將由之前的復雜演算法直接變為核定稅率1.5%,個人轉讓二手非住宅的土地增值稅核定徵收率調整為5%。
李宇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山、珠海調稅政策,同近期海口、廈門等調控是不同方向的,本質上來講是政策的因城施策,有保有壓。另外,也可看到,除部分熱點一二線城市的二手房交易比較活躍外,其他三四線城市的二手房市場是很不活躍的,甚至是房價下跌的。
廈門、海口「升級」
廈門近日發布《廈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等五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通知》以及相關解讀兩份重量級文件。
相較之前,此次新政擴大了限購和限售范圍,重點梳理為四點:要求參與競買法拍房的人員,應當事先確定在本市具有購房資格,防範通過「法拍房」規避限購政策,堵塞政策漏洞;在島內新購買的一手住房,需取得產權證後滿5年方可上市交易;根據市場形勢變化,適時適度調整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貸款利率;商住用地綜合採用限房價、限地價、定配建、定品質、搖號等房地聯動出讓方式。
當地市民劉琳認為,此次限售限購政策,對於剛需和改善是好消息且合理,但調整島內一手房限售時間耐人尋味。不過根據目前市場實際情況來看,廈門島內的一手房真正剛需和改善都買不到,限制也算對症下葯。
調控升級受到市場好評的同時,也有觀點認為,在廈門僅5年限售還是不夠的,還應設定5年內的限貸最高指導價,才能平息房市場的躁動,島外的盤子也很大了,有必要清查以企業名義購買,重復抵押貸款參與炒房行為。
同廈門樓市調控升級方向一致,海口市政府辦公室日前發布新政策,取消了此前「自在海南省落戶之日起購買商品住宅,享受本地居民同等待遇,即可購2套住房」的規定,要求對於落戶海南省的人才,須提供本人在海南省累計12個月及以上個稅或社保繳納證明,方可在海口市購買第1套住房。
針對未落戶的人才,本人家庭在海南省無自有住房,須提供本人在海南省累計24個月及以上個稅或社保繳納證明,可在海口市購買1套住房。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認為,從調整本身來看,是針對近期樓市降溫出台的相關政策,作用是保持當地樓市的穩定,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房貸本身的政策依然處於相對高壓狀態,限購和金融相關政策對於樓市的影響更為明顯,短期內相關政策不變化,樓市降溫趨勢可能還會延續。
中山、珠海「降級」
並非所有城市都能成為熱點城市,升級調控政策。
據禧泰數據,2021年8月我國315個樣本城市中106個房價同比下跌,189個環比下跌。
不同於廈門、海空調控升級,部分城市的新政則是為活躍二手房市場交易。
作為珠三角中重要城市,中山和珠海近期均調整了交易環節的稅費,將二手房交易個稅將由2%降為1%,非住宅轉讓個稅將由之前的復雜演算法直接變為核定稅率1.5%,個人轉讓二手非住宅的土地增值稅核定徵收率調整為5%。
實際上,從上半年土拍、交易等諸多方面,可以看出珠海、中山等調控的宏觀背景。據珠海世聯市場研究中心統計,2021年珠海上半年招拍掛商住用地推地5宗,成交7宗,成交佔地面積為49.50萬平方米,商住用地成交樓面價為9283元/平方米,較去年同期下跌30.41%。2021年上半年住宅新增供應為20005套,同比上漲28.36%,上半年供應與往年同期相比處於相對高位。
李宇嘉表示,臨深一些城市投資需求佔主導,而近期銀行貸款額度收緊,銀行停貸等,導致二手房市場交易下滑。而二手房的回落對新房沖擊較大,某種程度來講,官方也有希望通過降稅降低二手房交易成本,來激活二手房交易,從而帶動整個樓市交易的意圖。
張波分析認為,個人二手房轉讓稅費的調整主要是針對二手房的流動性。減少流通環節的稅費可以提升二手房市場熱度,降低交易成本。從珠海和中山來看,大灣區廣深外溢需求佔比較高,同時也是投資客佔比較高的區域,本地需求不足以支撐當地的整體供應量,但單一通過交易稅費調整對市場的影響相對有限。
國家稅務總局中山稅務局表示,此次調整出台背景是為公平二手房轉讓稅負,提升辦稅便利度,降低征納成本,提高稅法遵從度和社會滿意度。
C. 廣東珠三角地區實行限購令的有哪些市縣
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東莞
D. 東莞、珠海、惠州、中山,珠三角哪裡的房產值得投資
粵港澳大灣區騰空而起,讓珠三角著實火了一把,嗅覺靈敏的投資者紛紛將目光轉向,惠州,中山,珠海,東莞等二三線城市,因為廣州和深圳的房價已經讓普通人高攀不起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去周邊城市進行購房投資。然而在選擇的過程中,大家犯難了,這四個城市該如何選擇呢?
地理位置
東莞:處於珠三角兩大巨頭廣州和深圳之間,位置極其優越。
珠海:與澳門相鄰,現在通過港珠澳大橋與香港相連,前途不可限量。
中山:北邊與廣州南沙自貿區相接,南邊與珠海相鄰,深中通道開通後,與深圳前海灣自貿區想通,處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幾何中心位置。
惠州:與深圳的東邊相鄰,深圳東進策略的目的地,深圳的地鐵直達惠州,深惠同城指日可待。
總的來說,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圍內,建議買房的順序為東莞>珠海>中山>惠州
不知道你是如何選擇,歡迎關注並在評論區留言討論,謝謝!
E. 每次限購政策一出,大城市的離職率必然會跟著降低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這種說法——2017年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租賃元年。
4月份以來,全國各地樓市收緊政策繼續加碼,在前期相繼出台限購、限貸、限離的政策後,部分地區又推出了限售新規。
7月20日,住建部等九部委發文稱,要加快大中城市住房租賃市場發展。
此後,各地租賃利好政策紛紛落地。
每次限購政策一出,大城市的離職率必然會跟著降低,因為——社保不能輕易斷啊!
可是,面臨職場瓶頸,跳槽是最快的漲薪途徑,工資不漲,買房更是遙遙無期。
怎麼辦???
淘寶店鋪名稱:廣源永盛社保連鎖品牌,開通淘寶店鋪,線上線下相結合,滿足您多種需求,社保1個月起繳,靈活穩當,跳槽期間無縫銜接。
F. 想問下在東莞買房限購嗎,我在深圳有兩套,老家一套
中山,東莞都已經限購,你可以考慮別的地方。
G. 東莞深圳限購後,為什麼廣州增城房地產市場立馬火爆
繼715深圳新政出台後不久東莞緊隨其後發布「史上最嚴」限購政策!通知指出,商品房須取得不動產權證滿3年才能交易!隨著兩市新政落地,不少人都在猜測,若深圳和東莞調控加碼的情況下,廣州十區中哪個區即將要承載一波限購下失去購房資格的置業者呢?下面小編跟大家分析一下:
近年來廣州市中心房價近年來居高不少,個人認為廣州東進方向發展的城市中增城區目前最為理想。增城作為不限購的城市之一,近年來樓市成交量一直遙遙領先。再者增城作為廣州的東進橋頭堡,擁有前所未有的區位優勢、四通八達的交通、雄厚的產業基礎和發展潛力、優越的生態人居環境......交通建設越來越快,生活條件越來越便利,使得人居氛圍愈發成熟,高鐵全線貫通下,9+2城市群將形成1小時的工作圈和生活圈,高度融合。廣州東已然成為廣州新一代投資置業優選!另外增城依託掛綠湖優美的生態環境,提升城市綜合服務配套功能;其次是,將依託國家級開發區「一區多園」建設高端產業發展平台。此外,增城還要建設生態宜居城區,規劃建設高端優質社區;完善商貿、醫療、教育、休閑娛樂等城市服務功能,為市民提供完善的現代生活服務。增城還提出突出建設廣州東部交通樞紐中心商務區,重點加快軌道交通、軌道站場及綜合體一體化建設,打造城市核心功能區,提升高端要素集聚能力。整合周邊土地,引入品牌企業進行整體開發,發展總部經濟、高端商貿、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建設廣州東部國際商務中心和商貿會展中心,引領新塘、永寧地區產業和城市整體轉型升級。如此好的發展,必定能成為深圳、東莞購房客的首要選擇。
本人對增城還是很了解,有一個很不錯的樓盤推薦給大家,就在增城市中心叫碧桂園中心CGC,樓盤距離地鐵300米與增城萬達廣場一路之隔,萬達廣場更是集合了衣食住行等便利的生活配套。周邊的交通四通八達,距離區政府、行政中心約1公里范圍,醫療配套也是很便利一公里集合增城三所三甲醫院,總之好的配套應有盡有,所以整個增城最好的資源就集合在這周邊,相信這就是好地段的標志吧。希望我的推薦適合你,喜歡我的分享可以關注我,經常有很多房產的推薦信息給大家。
H. 被住建部約談後惠州升級樓市調控 重點片區首次對外市戶籍限購
財聯社(廣州,記者 陳業)繼東莞後,又一珠三角城市近期對樓市調控進行升級。
8月9日凌晨,惠州市住建局發布了《關於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在建立完善房價地價聯動機制、加強新建商品住房預售和價格備案管理、嚴格房地產開發資金監管、進一步完善商品住房銷售政策、嚴格落實配建公建設施、穩步提升住房保障覆蓋面、嚴格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以及強化聯動調控機制等八方面對樓市加強調控。
值得關注的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曾於7月29日約談惠州、銀川、徐州、金華、泉州5個城市政府負責人。據報道,上述5個城市被納入房地產市場監測重點城市名單。此類城市的房地產調控工作,將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有關省級政府共同督辦。
「按照慣例,被住建部約談後,調控新政隨之而來。金華已先出了政策,惠州在今天出政策,也在情理之中。」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
上述通知明確,惠州嚴格執行新購住房三年限售政策,重點片區暫停向區域內擁有一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出售新建商品住房,堅決遏制投機炒房。
對此,鯨平台智庫專家嚴躍進認為,惠州在2017年4月落實了限售政策,當時已經明確了新購住房三年限售。此次重新強調這個政策,目的是為了讓購房者了解政策內容,理性置業。
「而在限購上,此次提及的重點片區,主要是指大亞灣和惠陽,這兩個區域本身也是炒房比較熱的區域,對外市戶籍限購體現了對重點區域重點監測的導向。」嚴躍進表示,若是後續炒作增加,對於本地人以及其他領域的限購政策也有望出台。
中指研究院廣州分院研究主管陳雪強告訴記者,惠州本次調控政策體現了全面性及嚴厲性,「在被住建部門約談後首次發布限購政策,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惠陽區等重點片區暫停向擁有一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出售新建商品住房,這與之前惠州一直未執行限購政策形成明顯的對比。」
「惠州樓市過去兩年太火了,出台調控新政主要目的是讓樓市趨於穩定;同時,讓惠州降低對樓市的依賴。」李宇嘉表示。
據樂有家研究中心監控數據顯示,今年6月,粵港澳大灣區九城累計成交一手住宅50524套,其中,僅惠州網簽破萬,累計網簽10558套,環比上漲20.8%,同比下跌25.7%,均價1.20萬元/平方米。
就惠州樓市調控,李宇嘉認為,惠州恐難出更加嚴厲的政策,因為惠州樓市需求嚴重依賴於深圳的外溢。一方面惠州樓市同比已在下行,房價上漲只是結構性的因素,另一方面如果出台更嚴厲的政策,惠州樓市就會跌到冰點。
不過,其也表示,由於惠州被納入房地產市場監測重點城市名單,調控效果要得到主管部門的認可,也就是說如果政策沒有達到預期,那麼後續可能會打補丁、補漏洞,比如升級限購政策、認房又認貸等。
I. 珠三角地區目前處於什麼發展階段,理由是什麼
自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經濟圈開始了其飛速發展的階段,一躍成為我國最主要的經濟貢獻力量之一,為我國經濟發展與對外貿易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近年來也表現出了它的薄弱之處和發展瓶頸,以及需要創新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迫切性。筆者通過對珠三角主要城市的走訪觀察,基於本文談談對其經濟發展之路的認識。
珠三角,位於廣東省的東南部,珠江下游,毗鄰港澳,與東南亞地區隔海相望,海路交通便利,被稱為我國的「南大門」。「珠三角」的概念最早起源於九十年代初。九十年代後期,在「(小)珠三角」的基礎上出現了「大珠三角」的概念。《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2004-2020)》中明確說明:珠江三角洲,即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
江門、東莞、中山、惠州市和肇慶市,總人口4230萬,土地總面積41698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包括城市建設用地、建制鎮建設用地和村莊建設用地)面積6640平方公里。
珠三角的經濟發展現狀是:
經濟已經實現了快速增長,1980年到1996年,珠江三角洲地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年均遞增17.8%,不僅高於全省14.5%、全國9.7%的同期平均增長速度,而且高於亞洲「四小龍」經濟起飛階段的平均增長速度,地區的生產總值從1980年的80億美元急升至2005年的2321.7億美元。
外向型經濟總體水平較高。珠三角地區充分發揮毗鄰港澳的地緣優勢和僑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條件,以國際市場為導向,以國內市場為依託,推動外向型經濟高水平、快速度發展。
城鄉均衡協調發展。現在,該地區平均每65.127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鎮。珠江三角洲地區在城鎮化過程中,將現代城鎮的服務功能優勢與現代鄉村的田園風情優勢相互補充、結合,推動了城鄉協調均衡發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融合區。
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最重要的特點是外向型。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國民生產總值約一半是通過國際貿易來實現的,外貿出口總額佔全國的10%以上。不少企業的絕大部分產品供應國際市場。珠江三角洲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基本途徑是從境外引進資金,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管理。同時本地區有臨近港澳的位置優勢,有僑鄉的優勢,有多優良海港的優勢和勞動力豐富等優勢,再加上國家為這里制訂的優惠政策,使這里成為吸引外商投資和外企落戶的風水寶地。
然而,也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外源型經濟比例偏高;產業結構存在著嚴重的同質化傾向;國內「多中心」區域經濟格局的出現;勞動力成本升高;很多在珠江三角洲佔有絕對主體地位的傳統產業步入微利時期,如何進行產業結構升級換代,重新構建新的經濟「增長極」,也成了一個擺在珠江三角洲政府和企業面前的嚴峻問題。進入新世紀,隨著政策特殊優勢的減少,廣東與全國其他地區的地位逐漸拉平,過去是廣東「一馬當先」,如今則是全國各省「萬馬奔騰」。
對此,我認為有以下一些解決之道和發展契機:
一、產業轉型
眾所周知,產業轉移是區域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不二選擇,也是工業化進程中的必經之路。珠三角那些曾經創造了輝煌的「三來一補」的加工貿易模式,由於其產業大多處於價值鏈低端,且多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土地資源和環境耗費過大,嚴重抑制了珠三角製造業高級化的進程。而且這些產業以外向型產業為主體,在金融危機到來之時顯得格外脆弱。因此,對於珠三角製造業來說,產業升級已成必然。
二、《綱要》點燃創新發展熱情
2009年1月8日,國家正式公布的《綱要》的規劃范圍是,以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東莞、中山、惠州和肇慶市為主體,輻射泛珠江三角洲區域,並將與港澳緊密合作的相關內容納入規劃。規劃期至2020年。並為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改革發展確定五大戰略定位:探索科學發展模式試驗區,深化改革先行區,擴大開放的重要國際門戶,世界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
三、靠自主創新立於不敗之地
國家發布的《綱要》中明確提出,珠三角地區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強化企業自主創新主體地位,構建開放型的區域創新體系。而實際上,珠三角的部分城市也已經用實踐證明了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
四、打通區域經濟發展「經脈」
在廣東省的規劃中,將打造三大經濟圈作為推動珠三角一體化的突破口。所謂三大經濟圈具體來說,就是以廣州為核心,佛山、肇慶為節點的「廣佛肇」
經濟圈;以深圳為核心,東莞、惠州為節點的「深莞惠」經濟圈;以及以珠海為核心,中山、江門為節點的「珠中江」經濟圈。
30年改革開放的實踐,珠三角始終站在最前列,成為全國改革開放的標桿。如今,經過全球金融風暴的洗禮,他們又抓住了產業轉型升級的先機,在全力
解決產業層次偏低、人均發展水平不高、資源與環境壓力加大等羈絆珠三角進一步發展的突出問題中,又邁出了實現的步伐。
[1]成萬牘.珠三角危急中創新發展的腳步何以更加堅實[J].統計科學與時間,2010(2).
[2]謝濤.珠三角企業面臨挑戰——論珠江模式的變遷與轉型[J]中國國情國力,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