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些情況需要返還彩禮哪些不需要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本案中,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且因為婚前給付從而導致了男方生活困難。
離婚彩禮的法律依據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還規定了離婚彩禮返還的條件,其中第(三)項規定「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是返還彩禮的一個條件。那麼如何理解「生活困難」呢?《解釋(二)》第二十七條對「生活困難」的含義作出了這樣的解釋:「婚姻法第四十二條所稱『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
據此,「生活困難」應當是指絕對困難,而不是相對困難。《解釋(二)》第十條中的「生活困難」的理解也應當與上述解釋一致。即所謂絕對困難是實實在在的困難,是因為給付彩禮後,造成其生活靠自己的力量已經無法維持當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而不是與給付彩禮之前相比,財產受到損失,相對於原來的生活條件比較困難了。本案中,被告人家庭經濟狀況本身就很差,不能維持正常生活,尚依靠單位給予經濟幫助,給付彩禮後其生活就更加困難了,應認為被告的這種生活狀況,屬於「因給付彩禮導致生活困難」的情形。
如果是索要彩禮錢、首飾錢等,就是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一章總則中的第三條:「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中的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2003 年12 月25 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004 年4 月1 日起施行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解釋(二)》)就彩禮糾紛問題如何處理作出了專門規定。
《解釋(二)》 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在理解和適用本條解釋時,要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一)結婚彩禮的性質
彩禮問題可否認定為屬於以結婚為目的的附條件的法律行為?也就是說,對給付結婚彩禮能否作為附解除條件的贈與行為對待?我們認為答案應是否定的。
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設定產生的基礎是私法自治這一民法的基本原則。依私法自治,當事人可以對法律行為效果的發生或消滅加以限制,此即法律行為的附款。附款有條件和期限兩種。附條件和期限的原因是人們為法律行為時,大多基於對現狀的認識和對其將來發展的預期,為了使當事人能計劃未來,排除不確定的風險,可以預先設定條件和期限。婚姻法律關系本質上是一種身份關系,婚姻雙方在財產上的權利義務關系是附隨於人身上的權利義務的。創設這種關系的婚姻行為是一種身份上的行為,行為人須有結婚的合意,但是婚姻成立的條件和程序、婚姻的效力、婚姻解除的原因等,都是法定的,而不是當事人意定的。不能將婚姻行為視為契約。
所以各國民法均規定,身份關繫上的行為或與身份密切相關的行為,例如:結婚、離婚、收養,收養關系的解除,繼承的承認與拋棄等此類法律行為,不允許附條件和期限。我國婚姻法強調婚姻以雙方自願為原則,婚姻關系的維系以夫妻感J 晴為基礎,沒有將經濟因素置入其中。我國給付彩禮的現象大多出現在經濟不發達的農村及偏遠地區,是當地的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是人們不得已而為之的行為。這種現象不是普遍的,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男女平等的觀念深人人心,結婚索要、給付彩禮的現象會逐漸消失。
所以《解釋(二)》未採納所謂給付彩禮是附解除條件的贈與行為這一觀點,並沒有做出凡給付彩禮的目的未達到即未結婚或離婚就應返還彩禮的規定,而是根據雙方的現實確定對彩禮問題的處理,具體明確服三種情況的返還彩禮。我們在具體理解和適用時,要嚴格掌握尺度,避免適用的擴大化。本案被告依照風俗給付原告彩禮禮金20000 元,由此導致了其家庭生活更困難,符合《解釋(二)》 第十條第(三)項規定的情況,法院判令原告返還彩禮是正確的。
(二)彩禮的給付、收受主體
實際生活中,給付彩禮問題並不單純的是結婚男女雙方之間的事情,更多地涉及到兩個家庭之間的往來。所以,對於彩禮的給付人和接受人,不能僅僅局限於准備締結婚姻關系的男女雙方當事人,而應作廣義的理解。就給付人而言,因為大多數情況下彩禮的數額都比較大,都是給付的一方全家用共同財產給付的,有時甚至是全家共同借債給付,所以彩禮既可以是婚姻關系當事人本人所為的給付,也可以是婚姻關系當事人的親屬所為的給付,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同樣的道理,就收受該彩禮一方而言,既包括由婚姻關系當事人接受彩禮的情形,也包括其親屬接受給付彩禮的情形。如果對給付人和收受人的主體作限制性解釋的話,是不利於糾紛的解決的。我們將彩禮的給付、收受主體明確後,如果發生糾紛,涉及到返還彩禮的問題,由誰返還,即責任主體是誰呢?有觀點認為大多數情況下彩禮是父母收受的,應當在離婚案件中追加父母為第三人,判決其承擔返還彩禮的責任。
2. 彩禮的有效期多長時間是怎樣算的
法律並沒有規定定金的最長有效時間,但是你可以再催促對方,如果對方依舊不入住,那麼就算對方違約,你可以不將定金退還給對方。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六十一條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第六十二條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准履行。
(二)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定履行。
(三)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五)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於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根據《擔保法》第 八十九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務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雙倍返還定金。
3. 彩禮可以認定為附條件的贈與嗎
可以。因為,彩禮是結婚為條件。
一、沒有領取結婚的,女方退婚的,應當同時退還彩禮。
二、雖然領取了結婚證,但沒有共同生活,有其名無其實的,離婚時,可以要求退還彩禮。
三、其他。
4. 什麼時候需要返還彩禮,哪些情形不予返還彩禮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此條件的規定,標志著人民法院正式以司法解釋的形式對於彩禮糾紛問題如何處理作出明確規定。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還規定了離婚彩禮返還的條件,其中第(三)項規定「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是返還彩禮的一個條件。那麼如何理解「生活困難」呢?《解釋(二)》第二十七條對「生活困難」的含義作出了這樣的解釋:「婚姻法第四十二條所稱『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
據此,「生活困難」應當是指絕對困難,而不是相對困難。《解釋(二)》第十條中的「生活困難」的理解也應當與上述解釋一致。即所謂絕對困難是實實在在的困難,是因為給付彩禮後,造成其生活靠自己的力量已經無法維持當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而不是與給付彩禮之前相比,財產受到損失,相對於原來的生活條件比較困難了。本案中,被告人家庭經濟狀況本身就很差,不能維持正常生活,尚依靠單位給予經濟幫助,給付彩禮後其生活就更加困難了,應認為被告的這種生活狀況,屬於「因給付彩禮導致生活困難」的情形。
如果是索要彩禮錢、首飾錢等,就是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一章總則中的第三條:「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中的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2003 年12 月25 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004 年4 月1 日起施行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解釋(二)》)就彩禮糾紛問題如何處理作出了專門規定。
《解釋(二)》 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在理解和適用本條解釋時,要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一)結婚彩禮的性質
彩禮問題可否認定為屬於以結婚為目的的附條件的法律行為?也就是說,對給付結婚彩禮能否作為附解除條件的贈與行為對待?我們認為答案應是否定的。
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設定產生的基礎是私法自治這一民法的基本原則。依私法自治,當事人可以對法律行為效果的發生或消滅加以限制,此即法律行為的附款。附款有條件和期限兩種。附條件和期限的原因是人們為法律行為時,大多基於對現狀的認識和對其將來發展的預期,為了使當事人能計劃未來,排除不確定的風險,可以預先設定條件和期限。婚姻法律關系本質上是一種身份關系,婚姻雙方在財產上的權利義務關系是附隨於人身上的權利義務的。創設這種關系的婚姻行為是一種身份上的行為,行為人須有結婚的合意,但是婚姻成立的條件和程序、婚姻的效力、婚姻解除的原因等,都是法定的,而不是當事人意定的。不能將婚姻行為視為契約。
所以各國民法均規定,身份關繫上的行為或與身份密切相關的行為,例如:結婚、離婚、收養,收養關系的解除,繼承的承認與拋棄等此類法律行為,不允許附條件和期限。我國婚姻法強調婚姻以雙方自願為原則,婚姻關系的維系以夫妻感j 晴為基礎,沒有將經濟因素置入其中。我國給付彩禮的現象大多出現在經濟不發達的農村及偏遠地區,是當地的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是人們不得已而為之的行為。這種現象不是普遍的,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男女平等的觀念深人人心,結婚索要、給付彩禮的現象會逐漸消失。
所以《解釋(二)》未採納所謂給付彩禮是附解除條件的贈與行為這一觀點,並沒有做出凡給付彩禮的目的未達到即未結婚或離婚就應返還彩禮的規定,而是根據雙方的現實確定對彩禮問題的處理,具體明確服三種情況的返還彩禮。我們在具體理解和適用時,要嚴格掌握尺度,避免適用的擴大化。本案被告依照風俗給付原告彩禮禮金20000 元,由此導致了其家庭生活更困難,符合《解釋(二)》 第十條第 (三)項規定的情況,法院判令原告返還彩禮是正確的。
(二)彩禮的給付、收受主體
實際生活中,給付彩禮問題並不單純的是結婚男女雙方之間的事情,更多地涉及到兩個家庭之間的往來。所以,對於彩禮的給付人和接受人,不能僅僅局限於准備締結婚姻關系的男女雙方當事人,而應作廣義的理解。就給付人而言,因為大多數情況下彩禮的數額都比較大,都是給付的一方全家用共同財產給付的,有時甚至是全家共同借債給付,所以彩禮既可以是婚姻關系當事人本人所為的給付,也可以是婚姻關系當事人的親屬所為的給付,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同樣的道理,就收受該彩禮一方而言,既包括由婚姻關系當事人接受彩禮的情形,也包括其親屬接受給付彩禮的情形。如果對給付人和收受人的主體作限制性解釋的話,是不利於糾紛的解決的。我們將彩禮的給付、收受主體明確後,如果發生糾紛,涉及到返還彩禮的問題,由誰返還,即責任主體是誰呢?有觀點認為大多數情況下彩禮是父母收受的,應當在離婚案件中追加父母為第三人,判決其承擔返還彩禮的責任。這種觀點是值得商榷的,其理由如下:
1 、離婚案件的男女雙方因其人身關系絕對的相對性,如果在訴訟中追加第三人,使民事實體與民事訴訟主體分離,顯然有違法理。
2 、將收受彩禮的父母列為當事人,實際上是將彩禮糾紛混同於一般財物糾紛,只看到了表象上的財物關系,而未看到內在的男女雙方婚姻關系,忽視了彩禮給付於婚姻關系強烈的人身依附性。彩禮的給付因男女雙方結婚而發生,又因雙方離婚而返還,雖然彩禮的交接是男女雙方的父母,但這僅僅是一種儀式,父母的地位僅相對於代理人,實質上與彩禮有關系的只能是婚姻關系的男女雙方,所以彩禮的返還也不能離開婚姻關系的當事人。
3 、審判實踐中追加第三人,往往需要多次開庭,造成司法資源的浪費,增加了當事人訴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離婚男女雙方以及雙方家庭之間的矛盾,造成一個糾紛未解決,又出現了新的糾紛。
(三)對「生活困難」的理解
《解釋(二)》 第十條規定了離婚彩禮返還的條件,其中第(三)項規定「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是返還彩禮的一個條件。那麼如何理解「生活困難」呢?《解釋(二)》第二十七條對「生活困難」的含義作出了這樣的解釋:「婚姻法第四十二條所稱『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據此,「生活困難」應當是指絕對困難,而不是相對困難。
《解釋(二)》第十條中的「生活困難」的理解也應當與上述解釋一致。即所謂絕對困難是實實在在的困難,是因為給付彩禮後,造成其生活靠自己的力量已經無法維持當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而不是與給付彩禮之前相比,財產受到損失,相對於原來的生活條件比較困難了。本案中,被告人家庭經濟狀況本身就很差,不能維持正常生活,尚依靠單位給予經濟幫助,給付彩禮後其生活就更加困難了,應認為被告的這種生活狀況,屬於「因給付彩禮導致生活困難」的情形。
離婚彩禮的一些具體問題及解決辦法
1、返還范圍:
是不是男女雙方在戀愛中所有贈送物都應返還?彩禮到底包括哪些?這是審判實踐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只有解決好彩禮返還范圍,才能切實維護好雙方的利益。筆者認為,以下兩個方面應該不屬於彩禮返還的范疇:
第一、共同花費,一方收到彩禮後,往往會拿出部分用於共同花銷,如為辦婚禮宴請賓客,送禮以及平時的吃喝玩樂等,在計算返還數額時都應當從中剔除。
第二、屬於贈與性質的財物。在戀愛中,男女雙方為表情意,通常會贈與對方定情物、信物等,可以說,這些是一方自願贈與另一方的,與有無結婚目的無關,對於該類財物,贈與方不得要求返還。
2、訴訟主體的確定:
在最高院關於適用《婚姻法》若干具體問題的解釋中,只是說「給付方」可以要求返還彩禮,那麼這里所說的給付方是否包括當事人的父母呢?筆者的回答是肯定的。在中國的傳統習俗中,兒女的婚姻被認為是終生大事,一般由父母一手操辦,送彩禮也大都由父母代送,且多為家庭共有財產。而在訴訟中大多數也是由當事人本人或父母起訴,因此為最大限度地保護公民的財產權利,防止應訴方以起訴人不適格作為抗辯,應當對「給付方」作擴大解釋。
同時,對於被告的確定問題也應引起注意,在實踐中,訴訟方也通常把對方當事人的父母列為共同被告,要求他們承擔連帶責任,筆者認為這種做法是可取的。在習俗中,一般是父母送彩禮,也是父母代收彩禮,即使由本人親自接收,兒女為表孝心,感激父母多年的養育之恩,也會將一部分交由父母。所以,將當事人父母列為共同被告並無不妥,實為可取之處。
3、婦女權益保護:
我國並不承認婚約的法律效力,因此,如果因男方的過錯導致婚約解除,或由男方提出解除婚約,女方是不能以男方違反婚約而請求不返還或部分返還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雙方雖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卻事實上同居的,若男方始亂終棄,要解除婚約,這時應權衡雙方利益,本著保護婦女,保護弱者的原則,在彩禮返還數額上,筆者認為,可酌情減少。在實踐中也存在這樣的情況,即雙方已同居多年的,男方要解除同居關系,以未辦理結婚手續為由,要求返還彩禮,此時若女方已將所收彩禮用於同居後共同生活的,也可減少返還數目或不予返還。
4、關於「婚前給付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問題:
(1)《婚姻法》第42條規定:「離婚時,如果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這是婚姻法設立的離婚救濟制度,是對離婚可能引起的消極後果的一種補救措施,旨在保護弱勢群體,體現撫弱濟貧的社會主義道德要求。而在解釋(二)中,又作出婚前給付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在離婚時可要求返還所送彩禮的規定。那麼,生活困難方是否既可以要求另一方給予幫助,又可要求返還彩禮呢?筆者對此持肯定態度。
首先,這是兩種不同且並行不悖的制度。前者是一種救濟措施,其既是人與人之間互幫互助的體現,又是夫妻之間互相扶養的法律義務在婚姻關系解除後的合法延伸。後者則是一種返還請求權,是基於結婚目的落空而產生的請求權。
其次,兩者的請求權主體有所不同。前者只限於夫妻中的一方而已,不再涉及其他人。而對於返還彩禮的請求權主體,如前所述,可以為當事人的父母。所以,筆者認為,困難一方在提出返還彩禮的要求後,不妨礙其請求另一方給予一定的幫助。當然,這里的離婚時對生活困難一方的幫助是有條件限制的:
第一、提供幫助一方要有負擔能力,一般要在該方的能力范圍之內;
第二、幫助有時限性,生活困難應是在離婚時就存在的困難,而不是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提出請求,而且在其另行結婚後,就應停止對其進行救濟。
(2)在我國,雖然不承認婚約的法律效力,但合法的婚姻關系是受法律保護的。故如果要求返還彩禮一方對婚姻的破裂存在過錯,而另一方並無任何過錯,雖然請求方存在生活困難,也無須再支持其返還請求。有這樣一個案件:某女與某男婚後不久,男方卻與另一女子離家出走,下落不明。後該女向法院起訴離婚,然在法院判決離婚後,男方母親以生活困難為由又訴至法院請求女方返還彩禮,後因證據不足,被依法駁回訴請。在本案中,即使有證據證明男方生活困難,筆者認為,也不應支持男方的訴請。因為在我國合法的婚姻為法律所保護,既然男方對婚姻破裂存有過錯,而女方並無過錯,那麼男方就應承擔不利後果,為其過錯擔負責任。
5、證據認定問題:
贈送彩禮與一般的民事行為有所不同,贈與方不可能要求對方出具收條等書面手續,以表明其已收到彩禮。因此,當引發彩禮糾紛時,當事人舉證比較困難,一般只能提供證人證言,且多為親友證言,通常證明力不大。對方當事人也常以此作為抗辯,主張不予採信。為了收集有利證據,當事人往往會不經對方同意,錄制雙方談話錄音或電話錄音。那麼對於此類視聽資料如何認定呢?
1995年最高院在《關於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制其談話取得的資料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批復》中嚴格強調了視聽資料的合法性,但在後來制訂的《最高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八條規定: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該條款則降低了證據合法性的要求,認為只要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所取得的證據就可認定。但是如果利用威脅、利誘、限制人身自由、侵犯他人隱私等非法手段獲得的證據就不應採用,即所謂的「毒樹之果」原則。而在彩禮糾紛中,視聽資料往往是最能證明事實存在的證據,因而只要當事人在收集證據時沒有違反上述規定和原則,且能證明其真實性,就應當採信。對於彩禮糾紛案件的證明標准,也應遵循高度概然性原則,即只要當事人所舉證據足以讓法官對案件的法律真實產生高度信任,並能排除其它合理懷疑,那麼就可認定該法律事實達到客觀真實。
6.訴訟時效:
彩禮返還請求權沒有具體時間上的限定。筆者認為應適用普通的訴訟時效,即兩年。訴訟時效的起算,根據《民法通則》規定,權利受到侵害,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開始。因此,此類糾紛的起算,有以下幾種情形:如果雙方沒有締結婚姻關系的,給付人應當及時履行自己的權利,向對方主張自己的權利。對方拒不返還的,訴訟時效開始計算;如果雙方登記結婚的,自其解除婚姻關系之日起,給付人就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訴訟時效開始計算。當然根據法律有關規定,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請求保護的訴訟時效,也可以發生中止、中斷、延長的情況。
5. 如何理解雙方當事人訂婚時給與的彩禮的返還
但是,當婚姻關系不成就或者成就後又被解除的,雙方當事人又會為彩禮的歸屬發生糾紛。對此,最高人民法院在婚姻法解釋(二)第十條中作出如下解釋:「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由於各種原因,人們往往對雙方當事人訂婚時給與的彩禮性質理解不同,並產生不同的觀點,筆者擬就此問題作以下分析。 一、彩禮性質的界定 筆者認為,所謂彩禮就是男女雙方因訂立婚約而給與對方或對方親屬的禮金或禮物。從彩禮的概念出發,我們可以得知,法律上,給予和收受彩禮行為的構成要件是:1、給予和收受彩禮雙方當事人要就男女雙方訂立婚約形成合意。如果雙方沒有就訂立婚約形成合意,一方當事人只是為了取悅對方當事人而給予的禮物就不能認定是彩禮,而只能認定是一種贈予行為。2、要有給予和收受禮金或禮物的事實。如果一方當事人沒有將禮物或禮金交付給對方,也不能把其准備送給對方的禮物或禮金認定為彩禮。也就是說,准備送彩禮的一方在未取得對方同意的情況下而准備送出的禮物,在法律上不能看作是彩禮。 二、當事人請求返還彩禮的法律依據 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可以把婚姻關系看成是一種契約關系。男女雙方在戀愛期間屬於要約和反要約階段,從訂婚時起到辦理結婚登記前,可以看作是承諾階段,也就是契約成立階段。辦理結婚登記,領取結婚證後,可以看作是合同生效階段。從契約的角度來看,給與和收受彩禮的行為是發生在婚姻契約成立階段。由於有了給與和收受彩禮的行為,才使得婚姻關系由成立階段向生效階段過渡有了一定的保證。此後,如果婚姻關系沒有生效,那麼,當事人收受彩禮的行為就違背了當初訂約雙方的本意,理應予以返還。如果婚姻關系生效後,彩禮的作用也就完成了,送彩禮的一方自然沒有索要回彩禮的法律依據。 考慮到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情況,最高人民法院在婚姻法解釋(二)第十條中對於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和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特殊情況,單獨作出以雙方離婚為前提條件而應予返還的規定。該解釋雖然沒有概括應當返還彩禮的所有情形,但在法律上肯定了在一定條件下,收受的彩禮應當返還。 三、與之相關問題的討論 本文重點討論的是送彩禮方要求收彩禮方返還的依據和建議。 1、關於附條件贈予說。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送彩禮方送彩禮是附條件的,即男女雙方辦理結婚登記後,彩禮自不用退還;否則,送彩禮一方沒有理由送給對方這么大一筆彩禮。雖然雙方沒有書面或者口頭對上述條件作出約定,但送彩禮是民間習俗,無須約定。至於收回彩禮,相對於送彩禮者而言,一是可以挽回經濟損失,二是送彩禮方在內心裡能夠得到一些平衡,三是周圍的人們也能理解。但是,附條件贈予說在法律上是以男女雙方辦理結婚登記為贈予條件(當然,在民間是以舉辦婚禮及婚宴為贈予條件),而最高人民法院在婚姻法解釋(二)第十條中是以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確未共同生活和離婚,或者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和離婚為前提條件。亦即附條件贈予說的條件與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規定的退還彩禮的條件不一致,在這種情況下,附條件贈予說失去了法律依據,不能採用。 2、關於無條件給予說。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收、送彩禮雙方在收、送彩禮時均認為,訂婚男女當事人進一步發展到結婚是沒有疑問的,收、送彩禮只是喜慶的意思,並無給訂婚男女施加壓力而結婚的意思,更無附條件的贈予的意思,或是有日後收回彩禮的意思或約定。筆者同意這種觀點。其實,從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釋(二)中關於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解釋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第一,最高人民法院並沒有採用附條件贈予說。也就是說,法律從來就沒有把婚姻關系看成是一種類似於買賣合同關系。相反的,附條件贈予說恰恰就有把婚姻關系看成是一種類似於買賣合同關系的意思在裡面,婚姻關系成就了,彩禮就送給對方;婚姻關系不成就,就要對方退還彩禮,這與社會主義道德觀念相違背,同時也是對訂婚男女人身權利的侵害。第二,在一般情況下,法律是不支持收彩禮一方返還彩禮的。第三,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結合公平原則和民間習俗,人民法院對於要求返還彩禮一方的請求才予以支持。 3、關於返還訂婚時的彩禮的理論依據。有的人認為,是依據附條件贈予說,所附條件不成就,贈予合同不生效,收彩禮方當然應予返還。有的人認為,是依據民法中的不當得利來處理,由於婚約無效或者被解除,違背了訂約雙方以彩禮來促成婚約的本意,送彩禮者當然有權收回彩禮,而收彩禮者此時則無收受彩禮的法律上之原因,屬不當得利之債,應予返還。在此,因筆者贊同無條件給予說,所以,並不同意上述觀點,而認為應采民法上的公平原則。 4、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釋(二)中關於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解釋的建議。在現實生活當中,由於收、送彩禮的情形千差萬別,最高人民法院無法將所有情形在此羅列。例如,送彩禮一方將自己非常珍貴的物件,或者是價值昂貴的物件送給對方,如若收彩禮方不返還,將會給送彩禮方造成較為嚴重的人身傷害或是財產損失,對此,最高人民法院應當制定相應的原則,賦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權,由法官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酌情處理,或者是部分返還,或者是全部返還後,由送彩禮方給收彩禮方一定的物質或者是精神上的補償,以期最終達到體現法律公平原則的目的。(作者單位:湖北省孝感市中級人民法院)
6. 彩禮如何分配
2004年4月1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此條件的規定,標志著人民法院正式以司法解釋的形式對於彩禮糾紛問題如何處理作出明確規定。《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還規定了離婚彩禮返還的條件,其中第(三)項規定「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是返還彩禮的一個條件。那麼如何理解「生活困難」呢?《解釋(二)》第二十七條對「生活困難」的含義作出了這樣的解釋:「婚姻法第四十二條所稱『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據此,「生活困難」應當是指絕對困難,而不是相對困難。《解釋(二)》第十條中的「生活困難」的理解也應當與上述解釋一致。即所謂絕對困難是實實在在的困難,是因為給付彩禮後,造成其生活靠自己的力量已經無法維持當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而不是與給付彩禮之前相比,財產受到損失,相對於原來的生活條件比較困難了。本案中,被告人家庭經濟狀況本身就很差,不能維持正常生活,尚依靠單位給予經濟幫助,給付彩禮後其生活就更加困難了,應認為被告的這種生活狀況,屬於「因給付彩禮導致生活困難」的情形。《解釋(二)》 第十條規定了離婚彩禮返還的條件,其中第(三)項規定「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是返還彩禮的一個條件。那麼如何理解「生活困難」呢?《解釋(二)》第二十七條對「生活困難」的含義作出了這樣的解釋:「婚姻法第四十二條所稱『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據此,「生活困難」應當是指絕對困難,而不是相對困難。《解釋(二)》第十條中的「生活困難」的理解也應當與上述解釋一致。即所謂絕對困難是實實在在的困難,是因為給付彩禮後,造成其生活靠自己的力量已經無法維持當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而不是與給付彩禮之前相比,財產受到損失,相對於原來的生活條件比較困難了。本案中,被告人家庭經濟狀況本身就很差,不能維持正常生活,尚依靠單位給予經濟幫助,給付彩禮後其生活就更加困難了,應認為被告的這種生活狀況,屬於「因給付彩禮導致生活困難」的情形。
7. 法律規定2年後不能返還彩禮嗎
不是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我國雖然不承認婚約的法律效力,但合法的婚約關系是受法律保護的。故如果要求返還彩禮的一方對婚約的破裂存在過錯,而另一方並無任何過錯,即使請求方存在生活困難,也不應再支持其返還彩禮的請求。比如請求返還彩禮方婚內出軌並離家出走,導致婚姻關系的破裂,離婚訴訟中其提出返還彩禮的請求,法院不應支持該請求。
不予返還彩禮的情況:
1、已經登記結婚並同居生活的。這種情形下一般不予返還,無論是理論上、司法解釋的規定上、司法實踐上還是風俗習慣上,認識是一致的,本文不再贅述。
2、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而同居生活時間較長的,一般應當以兩年以上。
3、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而同居生活期間生育子女的。男女雙方同居生活雖然沒有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是雙方的「婚姻」生活因生育子女,而更加牢固,因生育子女而更能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家庭。如果雙方解除這種所謂的「婚姻」關系,將會給女方造成更大的傷害。因此,確定這種情況下彩禮不再返還。
4、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而同居生活,所接受的彩禮確已用於共同生活的。
案例:
【案例】一女子在舉辦婚禮後,一再拒絕男方辦理結婚登記的請求,在數次協商無果之後,男方無奈起訴到法院要求女方及其家人返還彩禮及戀愛期間贈給女方的財物。日前,法院在審理後支持男方的訴請,要求女方返還彩禮和戀愛期間以結婚為目的贈與的財產。
2015年農歷八月,原告陳某經媒人介紹認識被告夏某,陳某按農村傳統習俗在訂婚時給了被告夏某金項鏈、金戒指、金吊墜等價值共計6844元,經媒人一次性給被告彩禮現金36600元。
2016年農歷正月十一,雙方按習俗舉辦了婚禮,但被告一直拖延不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之後被告外出,多次向原告索要錢款,原告通過微信支付和轉賬的方式向被告給付11800元。原告方多次要求被告回來協商,2016年7月12日被告回來,雙方協商婚姻及賠償事宜未果,幾天後被告外出,其後原告無法再聯繫到被告。
原告認為被告有騙婚之嫌,為此訴請法院要求夏某及其父母夏某某、陳某妹返還上述財物。
【說法】法院審理認為,原告彩禮是以男女雙方締結婚姻關系為前提支付的財物,根據法律規定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一方給付的彩禮另一方應予以返還。
本案中,原告、被告雖按農村習俗舉辦了婚禮,但因未辦理結婚登記,基於締結婚姻關系為前提給付的彩禮36600元應予以返還,且原告給付彩禮款時被告夏某及被告夏某某、陳某妹均在場,應視為共同接受人,一並承擔相應的返還責任,原告提出要求被告夏某及夏某某、陳某妹共同返還彩禮36600元的訴訟請求,應予支持。
對於原告在訂婚和結婚時送給被告的金戒指、金吊墜和金項鏈,也是以與其締結婚姻關系為前提的,屬於彩禮范疇,現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也未共同生活,故原告要求被告夏某返還黃金首飾價款6844元符合法律規定,法院應予支持。
對於原告通過微信、支付寶轉賬給被告夏某的11800元,因為支付寶轉賬賬單詳情上明確轉賬賬戶為夏某名字的是4400元,另微信轉賬7400元無法證明收款方是夏某本人,故被告應返還原告4400元。
綜上,法院判決被告夏某、夏某某、陳某妹共同返還原告陳某給付的彩禮36600元;被告夏某返還原告陳某給付的黃金首飾款6844元及支付寶轉賬的4400元。
8. 什麼是彩禮,彩禮贈與能否撤銷
一、什麼是彩禮
彩禮是中國舊時婚禮程序之一,又稱財禮、聘禮、聘財等。 我國自古以來婚姻的締結,就有男方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向女方贈送聘金、聘禮的習俗,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男方為了結婚目的依民俗習慣,婚前訂婚階段通常會向女方支付一定標準的彩禮。
二、彩禮贈與能否撤銷
關於男方支付彩禮的性質,一般認為是合同法上的贈與行為,但該贈與若此後二者未達成婚姻則贈與撤銷,即給付彩禮屬於附條件的贈與合同。假如贈與的法律性質是真命題,則該贈與不成立附生效條件或解除條件,也不成立可以撤銷。理由如下:
(一)彩禮的交付與受領行為不成立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行為。
所謂附解除條件的贈與,是指以將來可能發生的客觀事實的成就作為贈與失效的條件。《合同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就彩禮行為而言,如果是贈與,男方的真實意思是以結婚為贈與生效的條件,如果結婚的願望不成就則贈與失效。顯然,該贈與合同的解除條件,是自條件不成就時失效。與《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南轅北轍。
(二)彩禮的交付若屬於附生效條件,則受領一方阻止結婚條件成就時贈與生效。
《合同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據此我們假定:丁女收受丙男彩禮3萬元後,約定5月1日領取結婚證。如果當日領取,可視為贈與合同生效沒有問題,假如丁女「為自己的利益」擬重新擇偶傍一大款,一拖再拖,不正當地阻止與丙男的結婚條件成就,那麼,我們能否依據附生效條件合同的法律規定,視為結婚條件已成就?如能,則丁女不必為自己的原因導致條件不成就而承擔彩禮的義務,如不能,則彩禮的給付與受領行為,顯然不屬於合同法上的附生效條件的贈與行為。
(三)在婚姻未成就情形下,彩禮的返還請求權不是基於贈與合同的撤銷權。
實踐中所謂彩禮的撤銷贈與是指交付後撤銷。撤消權受除斥期間的限制,即超過一年期的除斥期間,贈與人的撤銷權即喪失;而且從合同法的角度講,行使撤銷權的理由必須合法,以結婚這種人身關系未成就主張撤銷,則超出了《合同法》調節的范圍,因為合同法第二條第二款明確規定:「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故這種撤銷理由缺乏法律依據。而且若主張贈與合同的撤銷權,就意味著贈與合同是從交付時成立並生效,不是從締結婚姻共同生活時生效;而不從締結婚姻共同生活時生效,即確定贈與自交付時生效,又完全推翻了男方對結婚作為贈與條件的真實意思,撤銷權的行使的合法或合理的理由,在合同法及婚姻法上的依據將全部喪失。
9. 民法典對離婚彩禮的規定有哪些
彩禮屬於以結婚為條件的財物支付,《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解釋一》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彩禮的返還應綜合考慮當事人過錯程度、當地風俗習慣、訂婚時間、是否同居生活、是否生育、彩禮金多少等因素。如果彩禮支付後雙方已經辦理了結婚登記,且已經共同生活在一起,那麼法院不會支持彩禮的返還。如果只是辦了結婚儀式,且雙方共同居住的時間不長,那麼法院會支持彩禮的返還。
一、彩禮的性質
彩禮一般是指移植當地習俗一方以及家庭給付另一方以及家庭用於結婚密切相關的大額財務。不具備上述特點的婚前財產贈與不構成彩禮。《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規定應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憑婚姻索取財物。因此按照當地習俗,給付彩禮應在可接受范圍之內,不得藉以彩禮名義買賣包辦婚姻干涉,婚姻自由。
二、彩禮能不能退
彩禮按法律規定,某些情況可以退,在某些情形下也是不能被要求被返還的。夫妻雙方沒有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而共同生活了兩年以上的。雙方沒有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共同生活不滿兩年但已經孕育子女。一方給付的彩禮用於雙方的共同生活,共同花銷。從表面上看,財務是男方自願贈予女方,沒有被認定為彩禮的則從法律角度上是不能要求返還的。彩禮與一般的給予行為不同,他是以雙方結婚作為附加條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