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代戰爭一般大多長時間會累的停戰
古人的戰爭一般大的都很短
曹劌論戰中不是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就是說三鼓過後就累了,打不贏了
但是經過專業訓練的士兵,又裝配了合理的武器則會有效的延長作戰時間,這就是歐洲出現「傭兵制度」和「兵役制度」的原因
當然一代開戰,不分勝負就休兵的情況是很少的,因為一方累了,對方也是同樣的累,所以就能僵持下去,當如果一方突然來了新的有生力量(乘坐新生力量或叫生力軍)則會使戰場形勢一邊倒,但即使是現代戰爭,撐過開頭的4-8小時一般也就算度過難關,所以,一般來說古人打仗,很少有人能堅持3個小時以至以同樣的速率作戰,但由於對方的體能也在迅速下降,所以雙方都差不多,於是不會停戰
B. 抗美援朝的時間
從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10日,為抗美援朝戰爭第一階段。抗美援朝戰爭第二階段從1951年6月11日~1953年7月27日,為抗美援朝戰爭第二階段。1953年7月27日,戰爭雙方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
C. 怎麼看列車時刻錶停戰時間
在停靠站點前的時間就是進站的時間,停靠多久的話車上的列車員會播報的
D. 抗美援朝的開始和結束時間是什麼時候啊
抗美援朝1950年7月10日開始,1953年結束。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台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
抗美援朝的影響: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為和平而戰,為正義而戰,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維護和平的決心和力量,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尊敬。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是中朝兩國人民和軍隊團結戰斗的偉大勝利,是維護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事業的偉大勝利。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抵禦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
E. 騎馬與砍殺:戰團 停戰時間有多久
1、接停戰任務是最有效的停戰方式
在鎮長處接到停戰任務,做完後1-3天停戰
2、抓到敵人不少領主,並堅決不放,也可促進停戰
3、打擊敵人商隊,據說也可以促進停戰
停戰之後陣營關系會改變,看一下就知道休戰多久,只要不去主動攻擊那一方,在協議期內就不會攻擊你的。
F. 板門店停戰協定簽字儀式的時間距今多少周年
1953年7月27日簽署《朝鮮停戰協定》62年了
G. 完整的中國歷史朝代年份
一、朝代列表(名稱/起止時間):
1、
4、南朝宋
南朝宋(420年-479年),是中國南北朝時代南朝的第一個朝代,也是南朝四個朝代中存在時間最久、疆域最大、國力最強的朝代。
共傳四世,歷經九帝,享國60年。因國君姓劉,為與後來趙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區別,故又稱為劉宋;又按五德終始之說,其為水德,故又稱水宋。
劉裕在東晉末期的亂世中趁勢崛起,先後平定孫恩、桓玄、劉毅、盧循、司馬休之等勢力,又滅桓楚、西蜀、南燕、後秦等國。
不僅統一了中國南方,同時也收復了山東、河南、關中等地,最終代晉建宋,定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定中京(今河南洛陽)為陪都。
劉宋前期,社會安定,劉裕即位前後,大力推行改革,集權中央,抑制豪強兼並,實施土斷,打擊豪強士族,整頓吏治,重用寒門,發展生產,輕徭薄賦,廢除苛法,親自聽訟,振興教育,策試諸州郡秀才,舉善旌賢,多次遣使訪民間疾苦,改善政治和社會狀況。
劉裕死後,宋文帝劉義隆繼續實行劉裕的治國方略,元嘉年間一片繁榮,史稱「元嘉之治」。然因文帝晚年北伐失敗致國力大損,劉宋後期,朝政混亂,帝王更迭頻繁。公元479年被權臣蕭道成取代,建立南齊,劉宋覆滅。
5、唐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並起,617年,唐國公李淵於晉陽起兵,次年於長安稱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繼位後開創了貞觀之治。唐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永徽之治。
690年,武則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陽,史稱武周,開創了「上承貞觀,下啟開元」的治世局面,為盛唐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705年,神龍革命之後,唐中宗恢復唐朝國號。唐玄宗即位後開創了萬邦來朝的開元盛世。天寶末全國人口達八千萬左右。
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導致國力漸衰;中後期經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中之治國勢漸振。878年,黃巢起義破壞了唐朝統治根基。907年,朱溫篡唐,唐朝滅亡,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歷史朝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唐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夏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曹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朝宋
H. 列舉中國近代簽訂的條約(時間、主要內容)
中國近代不平等條約 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英艦「漢華麗」號) 中英《南京條約》 1. 割香港島給英國 2. 賠款2100萬元 3. 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 中國東南沿海門戶洞開 4. 取消舊的公行制度,英商在通商口岸自由交易 5. 協定關稅(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中國喪失了關稅自主權 1843年7月22日(道光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五)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關稅則》(通稱《五口通商章程》) 內容: 1. 壓低關稅,進口貨物的稅率定為5% 中國成為世界上最低稅率的國家之一,海關從此也失去了保護本國工農業生產的作用,便利了外國資本主義在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 2. 領事裁判權,英國僑民在中國犯刑事罪時,由英國領事根據英國法律處理 中國的司法權遭到破壞,外國人可在中國為非作歹 1843年10月8日(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十五) 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簡稱《虎門條約》《中英善後條約》) 1. 片面最惠國待遇。今後中國與任何國家簽訂不平等條約出讓新的權益時,亦應准英人一體均沾 2. 可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建立租界 1844年7月3日(道光二十四年五月二八) 中美《望廈條約》 美獲得了擴大的領事裁判權,規定不但中國人與美國人之間,而且美國人與其他外國人在華發生的一切訴訟,「中國官員不得過問」。並擴大了關稅協定權,規定中國要變更關稅稅則,必須取得美國的同意 1844年10月24日(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三)(法國專使刺萼尼,兩廣總督耆英在停泊於廣州黃埔的法艦阿吉默持號) 中法《黃埔條約》(又稱《中法五口貿易章程》)法國侵略中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共36款,附有《海關稅則》。 條約規定除取得英美兩國在條約中規定的侵略權益外,還規定允許法國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傳教,修建墳地,清朝地方政府負責保護教堂和墳地。 1846年2月(道光二十六年正月),清政府被迫宣布解除1724年(雍正二年)公布的禁止天主教在華傳教的禁令。 1858年5月28日(咸豐八年四月十六日) 中俄《璦琿條約》 俄國侵佔中國東北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60多萬平方公里 1858年6月13(咸豐八年五月三日)(清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與俄國駐華公使普提雅廷在天津簽訂) 《中俄天津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沙俄以調停為名誘迫清政府定立的不平等條約,共十二款 1. 俄國得以在上海、寧波、福州、廈門、廣州、台灣(台南)、瓊州等七處口岸通商,若他國再有在沿海增開口岸,准俄國一律照辦 2. 俄國得在中國各通商口岸設立領事官,並派兵船在這些口岸停泊 3. 俄國東正教教士得入內地自由傳教 4. 中俄兩國派員查勘「從前未經定明邊界」實際上是要藉此侵佔中國領土 5. 日後中國若給予其他國家以通商等特權,俄國得一律享受。 1858年6月18日(咸豐八年五月初八)清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與美國駐華公使列衛廉在天津簽訂 《中美天津條約》(原稱《中美和好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美國以調停為名誘迫清政府訂立的不平等條約。共三十款。 1. 清政府倘准許其他國家公使駐北京,應准美國一律照辦 2. 增開潮州、台灣(台南)為通商口岸後來開埠時潮州口岸設在汕頭 3. 耶穌教教士得自由傳教 4. 擴大片面的最惠國待遇,即清政府給其他國家的特權,「無論關涉船隻海面、通商貿易、政事交往等事情」,美國得「一體均沾」 5. 確定領事裁判權。 1858年6月26日(咸豐八年五月十六)(清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與英國全權代表額爾金在天津簽訂) 《中英天津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共五十六款,附有專條。 1. 英國公使得住北京,並在通商各口設領事官;增開牛庄、登州、台灣(台南)、潮州、瓊州、漢口、九江、南京、鎮江為通商口岸後來開埠時牛庄口岸設在營口,登州口岸設在煙台,潮州口岸設在汕頭 2. 耶穌教、天主教教士得自由傳教 3. 英國人得住內地游歷、通商 4. 英國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往來 5. 中英兩國派員在上海舉行會議,修改關稅稅則 6. 中國給英國賠款銀400萬兩 7. 確定領事裁判權和片面的最惠國待遇。 1858年6月27日(咸豐八年)(清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與法國全權代表葛羅在天津簽訂) 《中法天津條約》(原稱《和約章程》)。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法國強迫清政府訂立的不平等條約。共四十二款,另訂《和約章程補遺》六款。 1. 法國公使得住北京 2. 增開瓊州、潮州、台灣(台南)、淡水、登州、南京為通商口岸(後來開埠時,登州口岸設 在煙台,潮州口岸設在汕頭),並在各口設領事官 3. 天主教教士得入內地自由傳教;法國人得往內地游歷 4. 凡中國與各國議定的稅則、 關口稅、噸稅、過關稅、出入口貨稅,法國都可「均沾」 5. 法國兵船可以在中國各通商口岸停泊 6. 中國給法國賠款銀200萬兩。 1858年11月8日(咸豐八年十月初三)(清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與英國全權代表額爾金在上海簽訂) 《中英通商章程善後條約》(又稱《中英通商章程》)《中英天津條約》 的補充條款。共十款,附有《海關稅則》。 1. 海關聘用英人 2. 海關對進出口貨一律按時價值百抽五征稅 3. 洋貨運銷內地,只納子口稅百分之二點五,不再納厘金稅 4. 允許鴉片進口,每百斤納進口稅三十兩從此,鴉片公開輸入,外貨充斥中國市場 《天津條約》總結起來為:①外國公使進駐北京;②增開牛庄(後為營口)、登州(後為煙台)、台灣(後選定台南)、淡水(後為汕頭)、潮州、瓊州、南京、鎮江、九江、漢口10處通商口岸;③外國商船和軍艦可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④賠款。 《天津條約》及其附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被迫進一步開放,除沿海和長江中下游的主要城市幾乎全部被迫開埠通商外,外國為和傳教士還可以到內地游歷、傳教和通商 1860年10月6日(咸豐十年八月二十二)法軍進占圓明園 1860年10月7日(咸豐十年八月二十三)英軍進占圓明園 1860年10月24日、10月25日(咸豐十年九月十一、十二日) 中英、中法《續增條約》(又稱《北京條約》) 1. 增開天津為商埠 2. 允許華工出國做工 3. 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 4. 把天津條約中對英法的賠款各增加為800萬兩 法國還擅自在條約中文本上加上「任法國教士在各省買田地,建造自便」的條文,為擴大宗教侵略製造依據,但法文中並無此項內容 1860年11月14日(咸豐十年十月二日) 中俄《北京條約》俄國借口調停有功逼迫中國簽訂 將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萬平方公里土地強行劃歸俄國 1864年10月7日(同治三年九月七日)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 俄強行侵佔中國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 44萬多平方公里二地 1879年10月2日(崇厚擅自與俄國簽訂) 《交收伊犁條約》(即《里瓦基亞條約》) 中國付沙俄「代收代守伊犁兵費」500萬盧布,合銀280萬兩,割霍爾果斯河以西及伊犁南境的大片領土給俄國等等 清政府未承認該條約,於1880年1月光緒五年十二月將崇厚革職查問,並正式照會俄國政府稱崇厚所議條約「違訓越權」「窒礙難行」。並派清新任駐俄公使曾紀澤於1880年7月(光緒六年六月)赴彼得堡談判 1881年2月24日(光緒七年正月二十六)(曾紀澤與俄國簽訂) 中俄《伊犁條約》 收回伊犁九城,取消崇厚所簽非法條約中割占伊犁南部大片領土的內容,但是沙俄仍割占霍爾河以西的中國領土 俄佔領了伊犁河北岸一片土地,使伊犁無險可守,失去戰略意義。 19世紀80年代,中俄根據中俄《伊犁條約》簽訂了幾個邊界議定書,沙俄總共割佔中國齋桑湖附近7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1884年5月11日(光緒十年四月十七)(李鴻章、福祿諾在天津簽定) 《中法會議簡明條款》(又稱《天津簡明條款》《李福協定》) 規定法國「保護」越南、允許法國在中越邊境通商、中國退兵等。 1885年4月4日(光緒十一年二月十九)(英國人金登干以清政府名義簽訂) 《中法停戰條件》 承認《中法會議簡明條款》有效;雙方停戰,法國允將台灣封港事宜撤除,中國從越南撤兵;法國派使來華商議所訂條約之細目,再由兩國訂立撤兵日期。 1885年6月9日(光緒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李鴻章和法國公使巴德諾在天津簽定) 《中法會訂越南條約》(簡稱《越南條約》《中法新約》《李巴條約》) 中國承認越南受法國的「保護」;中國同意在雲南、廣西兩省的中越邊界指定兩處開埠通商;中國日後修鐵路時,應與法國商辦;法軍基隆和澎湖。從此法國的侵略勢力伸進我國的雲南和廣西 1895年4月17日(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馬關簽訂) 中日《馬關條約》 1. 承認日本對朝鮮的控制 2. 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及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3. 賠款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 4. 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日本輪船可駛入以上各口 5. 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設立工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時,只按進口貨納稅,並准在內地設棧寄存 6. 為保證中國履行條款,日軍暫占威海衛。 1896年6月3日(光緒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李鴻章同沙俄財政大臣維特、沙俄外交大臣羅巴諾夫在莫斯科簽訂) 《中俄秘密協定》(即《中俄密約》,又稱《中俄御敵互相援助條約》) 1. 日本如侵佔俄國的遠東領土及中國領土時,中俄兩國海陸軍應互相援助,並互相接濟軍火糧食。 2. 在對日本採取軍事行動期間,俄國軍艦在必要時可以進出中國的一切港灣,當地中國官吏應以物品供應 3. 中國允許俄國於黑龍江、吉林兩省地方修造鐵路以達海參崴,修路事項,由華俄道銀行經辦 該約為中俄第一次對日同盟條約,也是中國與外國簽訂的第一個同盟條約。使喚沙俄在「共同防禦日本」的幌子下奪取在中國東北修築鐵路的特權 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 中日《通商行船條約》根據《馬關條約》簽訂 承認日本在華離有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 1896年10月(光緒二十二年九月) 日本取得在天津、漢口、廈門、福州、杭州、蘇州、重慶設立租界的特權。 1898年3月 中德《膠澳租界條約》 中國被迫「租借」於1897年11月20日(光緒二十三年十月二十六日)被德國以武力佔領的膠州灣 1898年3月27日(光緒二十四年三月六日) 中俄《旅大租地條約》 「租借」旅順和大連灣(兩處已於1897年12月15日,即光緒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被俄國艦隊佔領)及其附近島嶼和海面,「租期」暫定為25年。租借地的范圍包括金州所屬,租地以北至蓋平為「中立區」。南滿鐵路由東省鐵路公司建造我。俄國還在滿州駐扎軍隊2.5萬多人,把整修東北變成俄國的勢力范圍,並向長城以南擴張。 1898年4月22日、24日(光緒二十四年閏三月二日、四日) 日本迫使清政府承認福建為其勢力范圍 1898年6月9日(光緒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英國公使竇納樂以法國租占廣州灣威威脅香港為借口,強迫清政府簽訂) 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租佔九龍半島,以擴充香港界址:劃九龍深圳灣至大鵬灣的九龍半島的全部,連同這兩個海灣之間的海面,以及北緯22度9分以北、東經113度52分和114度30分之間的全部海面和島嶼,「租期」99年。 1898年7月1日 中英《訂租威海衛專條》 英國租占威海衛、劉公島及其附近島嶼和陸岸,租期25年。 1899年9月至11月,美國國務卿海約翰分別向英、俄、德、日、意、法等國提出的所謂的「門戶開放」的通牒。 1. 各國在中國的所謂勢力范圍或租借地內的任何投資和既得利益,其他國家不得干涉 2. 各國運往勢力范圍內的貨物,均按中國現行關稅率收稅,其稅款由中國政府徵收 3. 各國對於進入自己勢力范圍或租借地內的他國船舶,不得徵收高於本國船舶之港口稅;或由鐵路運輸他國貨物時,也不得多收高於本國商品的鐵路運輸費 1901年9月7日(光緒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奕劻和李鴻章代表清政府同英、俄、美、法日、德、意、奧、西、比、荷簽訂) 《辛丑條約》 1. 賠款白銀4.5億兩,以關稅、鹽稅和常關稅作擔保,分39年還清、年息4厘,本息共9.8億兩,另有各省地方賠款2000多萬兩 在4.5億兩的賠款總數中,沙俄搶到了最大的份額,多達1.3億兩,占總額的29% 2. 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中國人不準在界內居住,由各國駐兵把守 3. 拆毀大沽炮台和北京至大沽沿途的各炮台。在天津周圍20里內,不得駐扎中國軍隊,允許外國軍隊在北京和京榆鐵路沿線的山海關、秦皇島、昌黎、灤州、唐山、蘆台、塘沽、軍糧城、天津、楊村、廊坊、黃村等12個戰略要地駐扎。禁止把軍火和製造軍火的原料運往中國,以2年為限;列強認為有必要時,還可處長延長禁運年限 4. 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組織,違者處死。各省官吏必須保護外國人的安全,否則該官即行革職,永不敘用。懲辦「禍首諸臣將」,在侵略者「被虐」「遇害」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試五年」 5. 把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改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指定皇族親貴擔任外務大臣,辦理對外事宜 6. 清政府分派大臣赴德、日兩國謝罪,並在德國公使喚克林德被殺之處建立碑坊;為被毀的外國人的墳塋建立碑碣,以示「昭滌垢雪」《辛丑條約》①賠款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②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③拆毀大沽炮台,允許帝國主義駐兵於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④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