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地勘年限

地勘年限

發布時間:2021-09-25 23:29:15

Ⅰ 地質勘察結束後多長時間出地質勘察報告

這要分礦床的大小、礦種及礦石結構的復雜性而定,如大型多金屬礦床,地表工程密而多,少則半年,多則一年不等。如果是大型非金屬礦床,礦石單一,可能只要4-6個月。其他小型礦床也有隻需1-3個月的。
另外,與勘查單位提報告的水平有關。

Ⅱ 湖南地勘職工2023年退休,1979年工作,高級工,能拿多少錢

養老金多少,不是幾句話能說清的。參考以下(企業職工)養老金的演算法。
養老金與繳費金額、總繳費年限、退休年齡、地區社會平均工資 等因素有關。
一般,養老金是: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其他津貼。
(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資金總額 除以 某個數字,這個數字按退休時的年齡決定。
退休年齡 、數字(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50   195
55   170
60   139
假設:60歲退休,退休時個人賬戶里有1390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139000 / 139= 1000 元。
(2)基礎養老金。為繳費年限 乘以 1% 乘以 退休那一年的當地社會平均月工資。
假設:當地社會平均月工資為8000元、繳費年限25年。
基礎養老金 = 25年 * 1% * 8000元 = 2000 元/月。
注意1:這是假設一直按當地平均工資水平繳費的,繳費高的話,1%這個數字(依據個人繳費基數和社會平均工資算出的)會高,比如1.5%,繳費低的話,會不足1%,比如0.6% 。
注意2:一般,當地養老保險制度開始才實行個人繳費,之前的工齡,只要有合同、檔案等證明,全部視為已經繳費,叫做視同繳費年限。
軍齡也算視同繳費年限。
以上(1)和(2)舉例的情況下,兩項合計是每月:1000+2000=3000元/月。
(3)其他津貼:勞模、獨生子女、地方補充、過渡津貼、繳費年限津貼等。
以上(1)+(2)+(3)全部,構成退休第一個月的養老金。一般每年上調一定比例,2020年上調5% 。

Ⅲ 關於注冊岩土工程師專業考試工作年限

取得本專業碩士學位,累計從事岩土工程專業工作滿3年;或取得相近專業碩士學位,累計從事岩土工程專業工作滿4年。2013-2014這1年也算

Ⅳ 地質勘探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你得看什麼樣的單位,差別很大,有的單位常年不休,有的干幾個月休一個月。

Ⅳ 探礦權和采礦權的年限一般都是多長。

探礦權一般三年,到期前可以申請延續;采礦權的年限:小型的最長10年,中型的20年,大型的30年,同樣是采礦權到期前仍有可采資源的可以申請延續,延續年限以查明保有資源除以年開采規模確定,但最長也不能超過小型、中型、大型礦山對應的最長年限。

采礦登記管理機關在收到申請人報送的申請資料後, 應組織對申請的礦區范圍內是否存在礦業權交叉重復情況以及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初步方案等進行審查。

下一級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應協助登記管理機關對上述情況進行調查,並出具書面調查意見。經登記管理機關審查,同意開採的,劃定礦區范圍並下發審批意見;不同意開採的,說明理由,將申請資料退回。

(5)地勘年限擴展閱讀:

根據礦種的不同, 探礦權轉采礦權的法定程序繁簡不一。根據法律法規礦區總體規劃,工業發展規劃

礦區范圍的申請與審批

采礦權申請人在提出采礦權申請前,應當根據經批準的地質勘查儲量報告,向登記管理機關(國土資源廳或國土資源部)申請劃定礦區范圍。需要申請立項,設立礦山企業的,應當根據劃定的礦區范圍,按照國家規定辦理有關手續。

1、劃定礦區范圍應提交的申請資料

(1)劃定礦區范圍的申請報告,包括以下內容:

①辦礦理由及簡要論證; ②地質工作概況; ③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初步方案,包括以下內容:擬申請開采礦產資源范圍、礦種、 位置; 擬申請開采礦產資源儲量、質量及其可靠程度; 擬建礦山生產規模、服務年限、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方案;當申請范圍為整體礦床中的一部分時,應說明與整體礦床的關系以及與礦區總體開發的銜接; 並附申請開採的礦區范圍圖(以地質地形圖或地質圖為底圖,以國家直角坐標標定);

礦山建設投資安排及資金來源;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2)與礦山建設相適應的地質報告

礦山企業應提交有資格的地勘單位編制的地質報告。 開采零星分散礦產資源或只能用作普通建築材料的磚瓦砂石、粘土的,應提交相應的地質資料。

(3)探礦權人申請辦礦的,應出具該區域的勘查許可證影印件;探礦權經轉讓取得的,還應出具轉讓審批的有關文件。

Ⅵ 地質勘查事業單位退休年齡的規定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並且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准予退休。

綜上,男幹部年滿六十周歲,女幹部年滿五十五周歲,參加革命工作年限滿十年的,應該退休。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事業單位退休工資計算方法:

1、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2、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3、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後的退休費分別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工資之和、崗位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6)地勘年限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的職員、專業技術人員(含聘期滿10年的聘用職員、專業技術人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工作年限滿10年的;

二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

第六條事業單位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滿10年的;

二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

三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從事高空和特別繁重體力勞動工作,累計滿10年的;從事井下、高溫工作累計滿9年的;從事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累計滿8年的。

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職員、專業技術人員。

有社保專家指出,目前,除了需要明確到底每年延遲幾個月之外,還需要明確的問題是最終將延遲到多少歲退休,以及現行的男女退休年齡的差距是否會取消。

如果男女實行一樣的退休年齡,是統一延遲到60歲還是65歲?記者估算了一下,如果男女退休年齡統一為65歲,那麼2006年後出生的女性,今後都將統一在65歲退休,比現行的女性退休年齡延遲了10年甚至15年的時間。

Ⅶ 新時期地質工作新路初探

闕志興

(廣東省地質勘查局,廣東廣州,510080)

2004年4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同志在廣東省地勘局黨委向省委報送的《關於地質勘查工作的思路和有關建議的報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地質勘查工作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工作。新中國成立以來,廣大地質勘查工作者不怕艱苦,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廣東地勘局的同志們,幾十年來,走遍廣東的山山水水,為廣東的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為廣東的改革開放,立下了汗馬功勞。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省地勘局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地質勘查工作在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同意你們報告所提的工作思路及建議,希望你們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探索出一條地質勘查工作的新路。」張德江同志的批示,從戰略的高度和樹立、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進一步明確了地質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給地勘系統廣大幹部職工以極大的鼓舞,為地勘隊伍的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向廣東省地勘局提出了「探索地質工作新路」的命題,對推動全省地質勘查事業發展將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自1999年實行屬地化改革至2002年11月,廣東省地勘局1.4萬多人的隊伍,經歷了2年多沒有領導班子的「特殊時期」。2002年12月組建新領導班子後,廣東省地勘局迅速以明確的工作思路和良好的工作業績,獲得了省委書記的高度贊揚;又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在2005年2~3月間,廣東省省長和國土資源部部長先後對廣東地勘局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其中,廣東省省長黃華華對地勘局《關於二〇〇四年工作情況和二〇〇五年工作設想的報告》作出批示:「2004年,省地勘局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地質災害防治、農業地質、城市地質和資源型地質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同意你們2005年工作設想。一要圍繞中心,做好服務工作;二要繼續打造『廣東地勘』品牌,提高效益;三要深化改革,加強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努力探索地質勘查工作新路。」國土資源部要求總結廣東省地勘局的經驗,上報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參閱。可以說,廣東省地勘局在探索地質工作新路上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本文結合對廣東省地勘局改革發展的思路和具體實踐的分析思考,就「地質工作新路」提出初步看法。

一、關於當前地質工作的形勢和指導思想

新一屆中央領導對地質工作十分重視。胡錦濤總書記曾經指出:「資源短缺矛盾日益尖銳,耕地總量和人均佔有量不斷減少,部分重要礦產資源保障能力不足,石油、鐵礦石等進口量和對外依存度迅速提高。這些問題,事關我們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我們必須重視,認真加以解決。」最近,胡錦濤總書記在關於提高構建和諧社會能力的一次講話中指出,我們面臨並將長期面對的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其中主要的是「資源能源緊缺壓力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日益突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要求十分迫切……』。從去年年底至今,國務院正在組織起草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據了解,溫家寶總理對起草工作所作的重要批示指出:「地質勘查工作管理體制改革已經進行六七年了,在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起草一個指導性文件是必要的。文件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並與改革和建設對地質工作的需要相結合。」這些都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對地質工作的重視和關懷。

地質工作是國民經濟建設的先行和基礎,服務於經濟建設的諸多領域,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面臨的資源瓶頸約束和環境壓力越來越大。現實和今後經濟社會發展都將證明,地質勘查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要迅速提高礦產資源的保障能力,必須通過加強地質工作,發揮地質隊伍在地質找礦中的主力軍作用,建立中央和地方的投入機制,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城鎮出現的道路變形、工程成本增加、各種地質災害不斷發生以及一些地方出現的嚴重缺水、各種地方病等,都與地質工作息息相關。因此,地質工作也是產業發展和城鄉建設的重要條件,是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先行性、基礎性工作。

但當前地質工作存在著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認識不到位,特別是一些地方黨委、政府普遍存在著「地質工作是找礦」的片面認識,對地質工作的內容、服務領域以及地質隊伍可以干什麼缺乏了解;一方面經濟建設中需要大量的地質工作服務,而另一方面地質隊伍又「無用武之地」。因此,對地質勘查工作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先行性、基礎性地位的認識,對地質工作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這一特殊作用的認識仍有待提高。二是管理體制不順,國家和地方兩級地質工作管理體制不銜接,多數省份沒有把地質勘查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部分省級公益性精幹隊伍的建設體制不順、管理不到位,把從事公益性和商業性地質工作隊伍截然分開,並認為是發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地勘事業的發展。三是地勘隊伍的歷史遺留問題較多,普遍存在隊伍龐大,離退休人員比例大,離退休費用負擔沉重,財政撥款不足,職工住房、基本建設欠賬較多,工作基礎薄弱,設備陳舊等問題。四是政策法規不配套,屬地化改革後,國務院雖然先後出台了[1999]37號文和[2003]76號文,但各省對扶持地勘隊伍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絕大部分沒發文、不配套、少落實;在礦業權經營等方面地方政府與地勘單位爭利,礦產資源管理法律法規與市場經濟體制不相適應。五是地學基礎研究被削弱,人才流失嚴重。

因此,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對地質工作的要求,結合地質工作的現狀,為使地質工作更好地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改革、建設的需要,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地質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國務院領導關於地質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及國務院的有關文件精神,加強地質找礦,拓展服務領域,與時俱進,深化改革,努力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地質工作體制,積極推進地質工作更加緊密地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更加主動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充分發揮地質工作的先行性、基礎性作用,進一步提高地質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和水平。

二、關於地質工作的管理模式

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地勘隊伍實行屬地化改革後出現的新趨勢、新情況,地質工作的管理要體現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相適應,與屬地化後地方各級政府(主要是省、市人民政府)的管理相適應。這種管理模式的轉變,主要內容應體現在兩方面。

一是理順地質工作管理體制。地質工作有國家和地方兩個層面,各級政府應主要加強對地質工作的領導和協調;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主要是加強對地質勘查行業的綜合管理和宏觀指導,組織編制地質規劃並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列入同級財政預算安排;各有關部門要支持配合做好地質工作。根據政府機構改革「政事分開」的原則,地勘單位主管部門的主要職能是領導發展事業和管理隊伍,組織開展地質工作發展規劃計劃的調研和編制,組織、實施地方地勘工作重大項目,管理隊伍和協助行業技術管理,監管地勘單位國有資產等。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國家和地方兩級加強地質工作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地勘單位在地質工作中的主力軍作用。

二是把建立地方地質工作體系提到議事日程。國辦發[1999]37號文確定地勘隊伍實行屬地化改革的同時,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要保留一支技術素質較高、精乾的地質勘查隊伍,以滿足國家及區域經濟發展對地質勘查工作的需要」。這是建立地方地質工作體系的客觀必然。構建地方地質工作體系,其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地方地質工作的目標和任務、與國家地質工作的分工、兩級地質工作的事權界定、計劃體制與投入體制、地方地質工作隊伍建設、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等等。加強對地方地質工作體系建設的研究和實踐探索,特別是當前爭取把地質勘查工作納入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五年計劃和年度計劃,是體現地勘隊伍是否真正實現了屬地化的重要標志。

三、關於深化地勘隊伍體制改革

深化地勘隊伍體制改革,是確保地質工作得到加強、地勘事業得以發展的重要標志,同時也是地質工作的體制保障。根據國辦發[1999]37號文要求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要保留一支技術素質較高、精乾的地質勘查隊伍」有關精神,國土資源部下發的《國土資源部關於推進地質勘查隊伍深化改革,促進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土資發[2001]56號)指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質勘查隊伍在深化改革中,要依據地質勘查任務的需要,合理確定地質勘查隊伍的規模,並通過組建地調院,建立以承擔國家和地方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勘查任務為主的骨幹隊伍。」《關於印發國家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建設意見的通知》(國土資發[2005]13號)指出:「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由國家和地方公益性調查隊伍兩部分組成。」這是實行地勘隊伍改革的政策依據,也是加強地質隊伍建設的基本原則。要根據國家對事業單位按功能和職能分類的基本原則,實事求是對各類地勘單位實行分別定位、分類指導、分步實施。

廣東省地勘局對深化地勘隊伍改革提出了「四個定位」的方案。據廣東省地勘局2004年5月向廣東省編辦提交的《關於報送〈廣東省地質勘查局地質勘查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方案(建議稿)〉的函》,「四個定位」是:①建設好一支精乾的地方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其主要任務是承擔起國家和地方下達的基礎性、公益性地質工作、戰略性礦產(如鈾礦等)勘查任務,應定位為純公益性事業單位;②各地勘單位的野外隊,既要承擔國家和地方下達的公益性地質工作任務,又要鼓勵其面向市場開拓商業性地質工作,既要帶領在職人員發展事業,又要做好對占職工總人數一半以上的離退休職工的管理和服務工作,建議定位為准公益性事業單位,實行差額補貼,內部實行企業化管理,並實行動態管理,今後具備條件的實行企業化;③對已具備條件的工程勘察施工單位、多種經營服務單位可轉制改企,由地方政府按照國辦發[1999]37號、[2001]2號和[2003]76號文的精神落實各項政策並繼續給予一定時期的地勘經費扶持;④省地勘局機關,要與政府機構改革相銜接,以「政事分開」為原則,定位為行政執行類(管理類),仍依照公務員進行管理。這「四個定位」中,前3個都是講地勘單位的改革定位,體現出深化地勘單位改革中的分別定位、分類指導,是實事求是的,得到了省有關領導和有關部門以及國土資源部領導的肯定。

四、關於地質工作的服務領域及經營管理

新時期地質工作從資源保障為主轉向資源、環境保障並重的多目標、多功能的地質工作,這是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要求;加強管理,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則是地質工作的特殊性和當前地質工作隊伍的現狀以及加快發展的內在需要。

樹立起「大地質」的觀念,努力拓展地質工作的服務領域。要糾正傳統認為地質工作就是找礦的片面認識,真正樹立起地質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的意識。從廣東省地勘局近幾年的工作實踐看,在局的領導、統一組織和協調下,各地勘單位圍繞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找准切入點,選好突破口,向城市地質、農業地質、旅遊地質和地質災害評估和勘查治理、為山區服務的資源型地質等領域拓展,初步實現了從單純資源保障型向資源與環境保障並重型轉變,並且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社會的認同。實踐證明,當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更加需要地質工作的服務,地質工作必須更加積極主動地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這是新時期地質工作拓展服務領域的契機。地質隊伍要在組織承擔好國土資源大調查國家項目的基礎上,把工作從傳統的礦產資源勘查轉變到資源勘查與環境地質並重上來,有重點地主動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目前,重點應該抓好為解決礦產資源瓶頸的資源型地質工作,同時,拓展城市地質、農業地質、地質災害防治等,實現「有為有位」。

努力開拓並經營商業性地質工作,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地質勘查隊伍經過近50年的發展,改革開放後更把產業延伸到工程勘查與施工、礦業開發、珠寶經營等,直接參與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重點工程項目的地質勘探、工程地質施工,因而逐步掌握了成熟的技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特別是處於經濟發達地區的地質隊,工程勘察、施工已經成為一些地勘單位的經濟支柱,形成了知名品牌。一些地勘單位在珠寶經營上也創造了知名品牌。因此,應該發揮地勘隊伍在商業地質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地勘隊伍在技術、人才、品牌以及礦業權經營等方面的優勢,擴大經營規模,實行制度創新,加強管理創新,有機整合力量,全力打造「地勘(礦)」品牌,加快地勘(礦)經濟發展。

五、關於地質工作的人才隊伍建設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是確保地質工作持續發展的關鍵。由於近年地勘隊伍體制改革搖擺不定,地質工作事實上出現了滑坡,由此造成了地質工作基礎研究被削弱,大量地質專業人才外流。為使地質勘查工作更好地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在地質人才隊伍的建設上,一要建設一支技術素質較高、裝備精良、人員精乾的公益性地質隊伍。這是國務院文件的明確規定和要求。由於地質行業的特殊性,地質找礦的區域性特點明顯,風險較大,除國家外,各省也應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精乾的地質隊伍,這不僅是地質找礦的需要,更是滿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多功能、寬領域的地質服務的需要。二要加強培養和引進人才工作,建設一支高素質復合型的人才隊伍。在地質勘查工作管理體制改革中,要創造條件,採取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業留人等多種方式,留住人才。同時,為適應隊伍企業化改革和發展的需要,要根據各地實際出台優惠政策吸引人才,尤其是一些地質行業急需的工程技術人才和項目管理、經營管理人才。要解決人才不願進、進不來的問題,創造一個引得進、留得住、使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努力造就一支為地勘隊伍改革發展所需、所用的復合型人才隊伍。

作者簡介

闕志興,廣東省地質勘查局辦公室副主任。

Ⅷ 地勘控制規范

礦產資源勘查成果登記管理辦法 ==============================================================(1994年12月28日國務院發布施行) 第一條 為維護礦產資源探礦權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礦產資源勘查市場的發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決定》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探礦權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及管轄的其他海域內進行礦產資源勘查,獲得可供進一步勘查和開發利用的勘查成果(以下簡稱「成果」),可依據本辦法向礦產資源勘查成果登記管理機關申請登記,以獲得礦產資源勘查成果登記證書,享有優先取得成果登記范圍內新發現礦種的探礦權(以下簡稱「優先探礦權」)、優先取得成果登記范圍內礦產資源的采礦權(以下簡稱「優先採礦權」)。 第三條 地質礦產部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是礦產資源勘查成果登記管理機關。大型礦床及地質礦產部規定礦種的勘查成果由地質礦產部負責登記;其他礦產資源勘查成果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負責登記;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可以委託市(地)、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負責部分礦種的小型礦床、零星分散資源的勘查成果登記。成果登記范圍跨越行政區的,由有關行政區的共同上級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負責登記。市(地)、縣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頒發成果登記證書後的30日內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備案。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內所有成果登記項目的備案。第四條 申請辦理成果登記的探礦權人,應當在勘查許可證有效期終止前40日之內向成果登記管理機關提出申請,並提交下列文件和資料: 一、地質勘查單位資格證書和勘查項目的勘查許可證; 二、成果登記申請書; 三、成果說明及相應的圖表; 四、以下兩組圖件資料中的一組: (一)實際工程式控制制的礦床(體)平面圖及其文字說明;
(二)比例尺大於1∶5萬(含1∶5萬)地球物理或地球化學圖件,標有有找礦價值的異常,並附相應的推斷解釋圖件及說明; 五、以坐標標定的勘查工作區范圍內的礦體平面投影范圍、物化探異常推斷圈定的礦體范圍以及申請登記范圍及其文字說明; 六、成果鑒定、評審意見書。 第五條 屬於下列范圍內的成果,不進行登記。 一、依法直接轉入下一階段勘查的; 二、依法直接轉入礦產開發的。 第六條 成果登記管理機關在收到成果登記申請書30日之內,應當對申請單位提交的文件和資料進行核實,審定成果登記范圍,頒發成果登記證書。成果登記范圍,根據勘查工程實際控制的礦體平面投影范圍和進一步勘查或開發這些礦床所需的區域劃定。 第四條第四款第二項規定的成果登記范圍,以推斷解釋引起異常的礦體范圍及進一步探礦所需的范圍為准。申請單位對登記管理機關核定的登記范圍持有異議的,可向上級登記管理機關申請裁定。地質礦產部是最終裁定機關。 第七條 申請登記的勘查成果中,有共生或者伴生礦產的,應當遵循礦產勘查綜合評價的原則,與主礦種勘果成果一並登記。對於共生的礦產,確有獨立勘查、開發條件的,應當行為獨立成果單獨申請登記。 第八條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合資、合作勘探項目,其成果的申請登記由合資、合作方自行商定登記人,登記後的權益歸屬以原經濟合同為依據。投資者和勘查者不是同一民事主體的,按雙方自行商定的協議或簽定的合同申請成果登記。 第九條 優先探礦權和優先採礦權的保護,實行有限期制。期限與成果登記證書有效期一致。大型礦床的勘查成果登記證書有效期為三年;中小型礦床的勘查成果登記證書有效期二年;有找礦價值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勘查異常登記證書有效期一年。成果登記證書有效期,自勘查許可證終止日開始計算。在成果登記證有效期內,可以申請延長有效期,但不得超過原登記有效期年限。 第十條 探礦權人申請成果登記時,應當按成果價格和申請登記有效期年限交納登記費。收費的具體辦法由地質礦產部商財政部另行制定。獲得成果登記證書的單位或個人,要求登記成果發布招商引資公告信息的,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並承擔公告信息費用。申請成果登記證書有效期延長的,應當按以上原則交納登記費和公告信息費。 第十一條 在成果登記證書有效期內,獲得成果登記證書的單位或個人需要轉入下一階段勘查工作時,勘查登記管理機關在審核頒發勘查許可證的同時,由成果登記機關注銷成果登記證。獲得成果登記證書的單位或個人在其有效期內需要轉入礦產開採的,在辦理采礦登記申請並獲得采礦許可證時,應當到成果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成果登記證注銷手續。申請成果登記證書有效期延長的,應當按以上原則交納登記費和公告信息費。 第十二條 申請登記並取得成果登記證書的單位或個人享有成果登記證書限定范圍內的礦種的優先探礦權。申請在他人獲得成果登記證書的礦產地進行勘查時,必須向擁有成果登記證書的單位或個人購買成果,並向勘查登記管理機關出具獲得勘查成果的文字證據,勘查登記管理機關方能受理勘查登記申請。 第十三條 取得成果登記證書的單位或個人享有成果登記證書限定范圍內的礦種的優先採礦權。取得成果登記證書的單位或個人,具備辦礦條件的,采礦登記管理機關應當優先受理其采礦申請。申請在他人獲得成果登記證書的礦產地采礦,在立項建設礦山時,應當按照有償轉讓的原則向擁有成果登記證書的單位或個人獲得已有的勘查成果。立項報告中,應當附獲得勘查成果使用的合同或協議。 第十四條 獲得成果登記證書的單位或個人可以用已獲得的勘查成果作為投資,合資、合作勘查或開發礦產資源。 第十五條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合資、合作勘查獲得的成果,在取得成果登記證書後,若一方轉讓其成果,同等條件下,合資、合作方有優先購買權。 第十六條 在成果登記證書有效期內,擁有成果登記證書的單位變更的,其相應權益由變更後的單位享有;單位解散的,其相應的權益由其合法承繼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享有;其成果登記證書的有效期期限及登記的范圍不變,但單位變更的文件或證明應當報成果登記管理機關備案。擁有成果登記證書的個人,其權益可以依法繼承。 第十七條 取得成果登記證書的單位或個人,其成果轉讓或與合資、合作方協議作為投資參與開發,當事人應當持成果轉讓或以成果作為投資合資、合作開發的協議或合同,按《礦產資源勘查登記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的程序,申請辦理采礦登記手續,領取采礦許可證。領取勘查許可證或采礦許可證後,應當到成果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成果登記證注銷手續。 第十八條 本辦法施行以前,已經結束的礦產資源勘查項目,符合第九條規定時限的,礦產地勘查權屬或開采權屬沒有明確的,可以按照本辦法的有關規定,從本辦法施行之日起六個月內到成果登記管理機關申請補辦成果登記手續。 第十九條 成果登記管理機關的工作人員應當保守勘查成果的國家秘密和工作秘密。違反本規定者,按《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規定予以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條 礦產資源勘查成果登記證書由地質礦產部統一印製。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冒用、擅自印製或者偽造礦產資源勘查成果登記證書。冒用、擅自印製或偽造成果登記證書的,由成果登記管理機關沒收其印製、偽造的證件,並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處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一條 勘查單位違反本辦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通報或取消礦產資源勘查成果登記證書的處罰。 一、虛報文件和資料,騙取成果登記證書的; 二、逾期不辦理成果登記證書注銷手續的; 三、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 第二十二條 本辦法所列行政處罰,由原頒發成果登記證的管理機關決定,地方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所作的處罰決定應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三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處罰決定通知之日起15日之內向作出處罰決定的上一級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申請復議,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二十四條 外商獨資、中外合資或合作勘查的礦產資源勘查成果可按照本辦法的有關規定申請辦理登記手續。 第二十五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可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辦法或細則。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由地質礦產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Ⅸ 地勘單位企業化經營進展情況綜述

地勘單位貫徹國辦發[1999]37號進展順利,企業化經營的改革正在深入進行,經濟穩步發展,職工隊伍穩定。現將了解到的企業化經營的一些信息,綜合起來作如下綜述,並提出一些建議。

一、地勘單位企業化經營的幾種做法

國辦發[1999]37號文提出的地勘單位企業化經營改革至今已有幾個年頭。整個改革進程在前兩年的基礎上有所前進,但發展不平衡,模式也多種多樣。歸納起來,可能有三類情況:

(一)以雲南地勘局為代表,實行「以局為單元。發展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同時堅持事企分開,穩住事業,做大產業」

(1)他們認為以局為單元發展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的條件已經具備。提出:以礦產勘查開發業為主導產業,包括公益性地質大調查的技術勞務;商業性地質勘查(面對礦業權市場、勘查勞務市場);礦產資源開發。以工程勘察施工和外經貿物業地產(第三產業)為支柱產業。圍繞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進行資產重組和機構調整。

(2)以地勘單位為基礎,實行「兩分離,一分流」。「兩分離」是:①地勘單位的經營性資產和非經營性資產的分離;②主業與輔業的分離。「一分流」是:在「兩分離」過程中對人員進行分流。剝離後的經營性資產和主業,轉為企業;剝離後的非經營性資產和輔業,留給地勘單位,是事業性質。

(3)根據發展主導產業、支柱產業以及「兩分離、一分流」的需要,將地勘費除事業開支外,分為三類,即分流人員費用、基地管理人員費用和用於產業投資的資金。

(4)根據新的體制,深化企業改革,建立股權多元的資源型股份公司並准備上市,面向社會籌集資本;對局機關進行改革,既要保事業單位的牌子,又要把事業的職能與企業的職能分開,建立集團公司;對再分離後已建立起來的企業,向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目標進行改造;對小企業網點,繼續放開搞活。

(5)把改革和開放結合起來,發展和壯大產業經濟。為此,他們實行「引進來,走出去」的發展戰略,先後與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日本等國合作,開展風險勘查,已簽訂合同金額2750萬美元,到位617萬美元;走出去,到越南、緬甸、寮國等國家開展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

(二)以浙江地勘局為代表,實行「以地勘單位為基礎進行改制,以地勘局為單元,進行結構整合和疏通環境,充分利用事業牌子和企業機制,壯大經濟實力」

(1)以地勘單位為基礎,整體構建有限責任公司,同時保留原事業單位的牌子。有限責任公司主要由國有股和職工持股形成。

(2)以地勘局為單元,調整生產經營結構,並大力疏通外部關系。省財政已經答應,他們的地勘費基數每年遞增8%,他們的養老、醫療保險,大部分已進入社會。

(3)逐步調整規范地勘局與所屬企業化經營單位的關系。出於充分利用地勘局作為直屬事業單位的牌子,要穩住它,擴大它的影響,在體制上不作改動,著重在機制上改革對所屬企業化經營地勘單位的領導。

(4)發揮地勘隊伍的優勢,搞好為區域經濟建設服務,用實際的業績,讓地方政府認識到地勘單位存在的重要意義和作用,為充分利用事業牌子和企業機制擴大社會影響。

(三)以安徽地勘局為代表,實行「對上保事業的牌子,對下抓企業化經營,以隊為基礎事企分開,以局為單元整合結構」

(1)他們認為,對上保事業的牌子,對下抓企業化經營,是符合安徽地勘局實際情況的選擇。它既不影響繼續享受事業單位的優惠條件,又不影響大力推進企業化經營的進程,二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2)以地勘單位為基礎,內部事企分開。其具體內容是把主業和輔業分開,主業是走市場的部分,即工程勘察、基礎施工、多種經營等,內部完全模擬公司制運作,不與輔業部分滲合;輔業部分包括地質勘查、後勤服務、基地管理等,屬於事業性質,但內部也搞企業化管理。

(3)以局為單元,整合產業結構,已確立地質勘查業、礦產品開發加工業、工勘施工業為主導產業,局將集中財力,加大投入,並多方籌集資金,把產業做大。最終形成「一院三個集團」的格局,即地調院、工勘集團、礦業集團、測繪專業集團。

(4)保證實現上述方案的主要措施是:①組織上大隊內部事企劃開,互不幹擾,除隊長外各負其責;②主業和輔業都搞三項制度改革;③對主業和輔業,都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④局將全力疏通外部環境,爭取各種優惠政策。

二、對企業化經營中帶有共性問題的評述

(一)地勘單位內部實行事企分開

地勘單位在深入實施企業化經營中,在局或地質大隊內部,把事業和企業分開,互不幹擾,相對獨立地按照各自的機制運作,可能具有普遍意義。第一,從總結歷史經驗看,許多過去風光一時的市場收入搞得好的地質隊,在事企不分體制下,紛紛走入困境。原因是市場收入的效益,都被本單位廣大職工給吃了,或者替國家分擔了經費不足的困難,無法形成積累。因此,一旦出現變化,他們沒有任何承受能力,只好又退回事業的保險箱。第二,從現實看,長期事企混合運作,既管不好事業,也經營不好企業,造成「兩耽誤」。特別是有可能造成成本失真、效益失真。許多隊辦企業,在審計時出現的虛盈實虧;不少對外收入,通過地勘費暗補,維持表現的繁榮。這都是事企混合管理的結果。可以設想,一個隊長,既要他維護出資者和債權人的利益,把企業搞好,又讓他完成主辦單元交辦的安置人員、保持穩定的任務,而這兩件事在具體執行上是相互矛盾的,很難處理好。所以在地勘單位內部實行事企分開,是很有必要的。分開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有的在全局范圍內分開,有的在地質大隊內分開,有的作為企業,在屬下設置專門管理事業的機構,都是可以的,不必強求一致。

(二)以局為單元進行產業整合

各地勘單位所辦的企業,普遍存在著小、散、結構趨同,所以以局為單元進行產業整合勢在必行。整合的辦法可考慮:

首先,要明確全局所要發展的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這些產業確定的原則是:自己的優勢同市場需求的結合點,二者缺一不可。

其次,根據主導產業、支柱產業的特點,決定整合和重組的要求。有的要以局為單元,統一發展。如:對大型礦產開發、礦產勘查的產業,就應當以局為單元,統一去搞。因為它的投資大、周期長、風險大,光靠一個地勘單位無法承受。有的要有分有統。如:對工程勘查、基礎施工的產業,就應當有分有統,分是為了適應市場經營的需要,,發揮多個積極性,特別是對一些中小項目,光靠局統一去攬活是不現實的;統是為了更好地利用高級別的資質、大型的設備,更好地承攬大項目,更有效地開發新技術、新方法。有的則適於聯營。如:旅遊業、某些服務業等,既可以獨立經營,又需要相互依託,招攬生意。

第三,調整的方法,可以根據各自的情況,分別進行。但是確定重大項目,籌措資金,必須在戰略謀劃的基礎上進行,這里,增量的投入是至關重要的,局的作用具有決定性。當然,在具體步驟上,可以先以隊為基礎進行調整,發展各自的重點產業,然後局再作整合;但是條件成熟的,也可以在全局范圍內,進行產業重組。

(三)局機關的改革要提到議事日程

近20年的地勘單位改革,都是在地質大隊一級進行,局機關作為事業單位,全權領導著地勘單位的改革,而本身基本沒有觸動。這次,不僅有37號文件要求,局機關和地質大隊都要改,而且在事企分開的要求下,局機關也必須改。

總體考慮是:地勘局作為事業單位的牌子不能動,保事業的牌子,首先要保局的牌子,在對外是事業單位的大前提下,在內部對事、企分別用不同機制和人員去管理,機構可以分三塊:

(1)局機關要組織一個專門機構,代表出資人去管所屬的業已分開的企業。可以組成管理國有股權(產權)的董事會,行使國有股東的權利,按照董事會的職權,確保出資人的權益。

(2)對局級還保有的事業職能,要進一步明確、細化,組成專門機構去管。這里的問題是如何規范地分配事業費(增量投資交給管企業的去配置),並且一定要包死基數(政策性增資,統一調整基數),不搞臨時增補,防止「跑局錢進」,形成要錢的機制。

(3)局機關的辦公室、政治工作機構、人事機構、財務機構等,可以不分為事業和企業,作為綜合部門,管理所屬單位各自的業務。

局機關管企業的部分,進一步發展可能有兩種模式:一是作為控股公司,專門從事資本經營,不搞實業經營;二是作為集團公司,既搞資本經營,也搞實業經營。

(四)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實行現代企業制度

黨中央提出的實行現代企業制度,就是要使絕大多數國有企業改造成為公司制企業,其關鍵是要建立與現代公司運行機制相適應的公司治理結構。

現代公司最基本的特點,一是眾多出資者共同出資,形成了公司的法人資產,股東對公司債務所負責任只以其投入的股本為限;二是企業所有者與經營者的分離,所有者「遠離」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由具有經濟能力的人直接管理企業的運營。正是由於這些特點,現代公司必須建立起有效的法人治理結構,以通過出資者(股東)對公司控制權的配置和行使,來保證資產的安全和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公司治理結構是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

局屬的骨幹企業,有條件的地勘單位都要逐步實行現代企業制度。對此,許多地勘局和地勘單位都作了有益的探索,既取得了經驗,也遇到了問題。當前的主流方向應當是積極創造條件,加速改革進程。首先可以在出資者到位、經營者與所有者分離這兩個基本點上進行深入,模擬運行,待條件成熟時再建立規范的現代企業制度。

(五)對小型企業網點放開搞活

這項工作已有相當的進展,但要深入抓下去。放開的原則要堅持:①堅持以地質大隊一級地勘單位為主體,不能多頭放。②堅持與產業結構調整、資本結構調整相結合,不能孤立地抓放小。③要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保護資產所有者的權益。④要堅持與職工分流相結合,不能把資產放開了,把人員留下來。

放的形式要靈活多樣:①股份合作制。國家投入可轉為債權,逐步返回。②合夥經營。可本著職工自願,單位同意,按有關法律和規定的程序改制,國有資產全部置換。③產權出售。包括整體出售、部分出售、單項出售。必須嚴格評估,公平交易。④引資嫁接。包括入股式嫁接、聯營式嫁接。⑤企業兼並。包括承擔債務式兼並、投資入股式兼並、購買式兼並、行政劃撥式兼並等。⑥租賃經營。包括抽資租賃、抵押租賃、還本租賃。⑦承包經營。包括風險抵押式承包、定額上繳式承包。

(六)切實抓好人員的分流

由於職工的素質同產業的要求不夠適應,即使產業結構調整到位,小企業放開,仍有一部分職工得不到安置。因此,採取多種形式分流職工,同營造新的產業一樣重要。其具體做法是:①實施再就業工程。各單位建立「再就業工程專項費用」,專項用於下崗職工培訓和再就業支出,增強職工轉崗適應能力,增加再就業機會。②鼓勵下崗職工從事集體、個體經營或對外勞務輸出。根據情況,對個體經營者可適當支助資金或貸款;要求保留職工身份的,必須按規定交足規定的費用。③退養。45歲以上的,可以按照一定標准,發放退養費,到退休時再辦理退休。④退休。因身體狀況不佳,退休年齡可放寬5年(比國家規定),但須本人申請,單位同意,局批准。⑤解除勞動關系,一次性安置。由本人申請,家屬簽字,經職代會同意,企業法人代表批准,公證部門公證,可以與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做一次性安置。安置費用的標准可靈活掌握。

(七)基地管理逐步實行社會化

在對主導產業、支柱產業的企業實行公司制改革,對小企業網點實行放開搞活的同時,再把主業和副業分離、物業管理和生產經營分離,以減輕新改制企業辦社會的負擔。其具體做法是:對原地勘單位的基地進行改造,組建物業管理中心,條件成熟時,可轉為社區服務中心,與原系統脫鉤。

物業管理中心的職能是:①管理原地勘單位基地的房地產,有的直接經營,有的服務維修;②管理沒有進入股權的原來國有資產,以及代表所有者管理小企業網點的國有股權;③經營管理原地勘單位基地的公用服務設施;④管理離退休職工的日常事務;⑤管理下崗職工,有的可以搞待崗培訓。

物業管理中心實行「獨立核算、有償服務,以收抵支、定額補貼,超支不補、節約提成」的經濟責任制。關鍵是要制定公平合理的收費標准,有的標准要經過批准,不能自作主張。

物業管理中心的領導體制,有的由地勘局直接管理,有的經地勘局委託,由局屬企業管理。不管由誰管理,都要規范管理模式,建立既有利於提高服務質量,又有利於高效益的經濟承包責任制。而且管理方式逐步向城市社區管理中心學習,以便條件成熟時,放到當地社區。

三、地勘單位企業化經營面臨的問題和困難

地勘單位企業化經營已經取得的成績應當肯定,但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也越來越突出,有的是原來潛伏著,現在表面化了;有的則是在新形勢下發生的。其中主要有:

1.政府的現行政策和某些行為,不利於地勘單位企業化經營的推進。如:①事業單位調整工資,不是按全部在冊人員給,而是扣除已經轉企的人員;②省級財政要求地勘單位按全額預算的事業單位進行會計核算、上報會計報表,強化了事業管理,弱化了企業管理;③某些地方財政和主管領導,認為地勘單位對外收入,應相應減少財政撥款,使地勘單位感到越搞企業化越吃虧。

2.這次調工資,為廣大地勘職工增加收入,本來是件大好事,但是也對企業化經營的推進產生負面影響。比如:從事事業性質工作職工工資的提高,必然造成從事企業工作的職工的攀比,進而加大了企業壓力,促使成本提高,競爭力減弱,甚至影響向企業分流人員。再比如:由於事業單位定期提高工資,也普遍強化了保事業牌子的意識,因為一次調工資可使一個局增加上千萬元的財政撥款,這比市場上收入上億元還頂用。可見,事業的牌子很值錢,如果能穩住這個牌子,幹嘛還要冒企業化的風險呢。

3.地勘單位人員過多,且素質和結構不適應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原以為通過生產經營結構調整,可以把現有人員大部分轉到企業去。兩年的實踐證明,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新的產業所需要的人,並非是現有富餘人員所能勝任的。所以,即使地勘單位生產經營結構調整到位,大多數富餘人員也無法得到安置,同時也不能用企業賺的錢去為地勘單位養活人。富餘人員難以解決是大多數地勘單位面臨的最大問題和困難。

4.許多地勘單位現有的市場收入,有相當一部分是靠地勘費的補貼而取得的,這也是原來沒有引起重視或認識不足的問題。人們習慣上總是把市場收入同地勘費撥入加在一起,計算地勘單位的總收入,並用市場收入佔地勘單位總收入的百分比來論證地勘單位的市場化成就。可是如果某些市場收入是靠地勘費補貼才能實現,那麼一旦補貼沒有了,這部分市場份額就失去了競爭力,收入也就沒有了。所以這部分市場收入與地勘費的關系,不是彼此獨立相加的關系,而是一方沒有、另一方也不存在了的關系。這不能不說是地勘單位潛伏的一個嚴重問題,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地勘單位不可能長期靠補貼在市場上競爭。

5.地勘單位對主導產品或主導勞務的選擇面臨難題。從地勘單位的自身優勢看,一是開礦,探采結合;二是從事地質勘查勞務。但這兩根支柱都步履艱難。在開礦方面,不是所有省地勘局都有這個優勢,在一個地勘局內,也不是所有地質隊都有這個優勢。即使存在這種優勢的局和隊,也普遍存在兩大難題:一是開礦的環境太差,比較普遍地存在著當地政府侵佔礦業權人的利益。二是開礦所需的資金短缺,同時開礦的層次也太低。靠地質隊這一級辦礦,只能是小打小鬧,且也容易受侵犯。而要上規模、正規開采,需要大量資金,特別是開發有色金屬礦,投資大、周期長,沒有國家的專項支持,難以成功。在地質勘查方面,生產能力過大而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進一步加劇:①屬地化之後,真正用於地質勘查投入的明顯減少。因為現在是根據投入效益作出的自主選擇,效益不好,投入自然減少。②社會資金對商業性地勘投入仍然缺乏積極性,一方面,許多老礦山已進入中後期,迫切需要後備資源,但又沒有資金開辟新區找礦;有的雖有投資意向,但又難以選到理想的礦區、礦點。另一方面,有的地勘單位佔有大量成礦區域和有遠景的礦點,但又缺少足夠的資金進行投入;如果讓他們讓出地盤,要價又太高,買方難以認同。目前正處在互不相讓的狀態。③除礦產勘查而外的地質勘查諸如環境地質、災害地質、農業地質、旅遊地質等,說起來前景廣闊,做起來很少有人問津,原因是這些地質工作多是供給方炒起來的,真正的社會有效需求還沒有較多地出現。

6.對地勘單位某些優惠政策難以落實,有的規定也相互矛盾。如:國辦發[1999]37號文規定「地質勘查單位轉讓國家出資形成的探礦權時,允許其部分或全部轉增國家資本金」。可是《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又規定,地勘單位過去已經取得的探礦權,如果超過保護年限,收歸國家所有。這後面的規定,實際上否定了前面的規定。有些地方政府,包括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把地勘單位過去形成的已超過保護期的探礦權,拿出來轉讓,招商引資,地勘單位難以接受。

四、解決地勘單位困難和問題的對策建議

1.對地勘單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要有理性認識。它既是結構性的,又是體制性的。所謂結構性的,就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用行政方法配置的龐大的地質隊伍,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由市場來配置,不需要那麼多了,而且差距很大,甚至連原來的10%都用不了,90%要轉為非地勘業。這是一種非常嚴酷的現實,不是臨時的困難。所謂體制性的,是指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商業性固體礦產的勘查,是由國家財政提供經費,用完即核銷的事業管理體制,而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礦產品是競爭性商品,勘探費由企業出資,進入礦產品成本,可見商業性礦產勘查是一種企業行為。因此,地勘單位企業化經營,實現結構調整、體制轉換,從根本上說是由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大環境所決定的,其方向是不可逆轉的。對上述兩點,一定要有清醒認識,不能存在僥幸心理。

2.要正確處理事業牌子和企業化經營的關系。地勘單位仍然保留事業性質本身,就是一項重要政策,充分而有效地利用這項政策,理所當然地是我們要努力堅持的頭等大事。對此,有許多地勘局做得很好,應當繼續努力。但是這畢竟不需要組織很多人去做,只要明確責任,指定專人去疏通就可以了。同時也不宜擴大宣傳,因為在這件事情上讓廣大職工知道得太多,有可能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形成層層向上的一種機制。對地勘局的主要職能來說,應當放在組織和領導地勘單位實施企業化經營上。實際上大家也是這樣做的,這里需要論證的是在處理向上要和向市場要的關繫上可能有四種結果:一是向上要影響了向市場要,即由於向上要,強化了幹部和職工的等、靠、要的意識,弱化了闖市場的勁頭;二是向市場要影響了向上要,即由於對上邊的工作沒有做好,造成市場增收,而相應減少財政撥款;三是向上要和向市場要互不影響;四是向上要增強了向市場要的實力,即把向上要的錢利用得好,能夠產生長期效應。我們應當努力爭取第四種結果,至少要達到第三種結果,一定要防止第一種和第二種結果。

3.地勘單位的人多,靠企業化經營來消化或轉移又是不可能的。所以大量富餘人員長期滯留在地勘單位,是很多地質隊由事業向企業轉化過程中無法迴避的大問題。對此,必須求助於政府。辦法是:比照國內一些大企業的做法(如石油、石化、銀行),對原事業編制的職工,年滿45歲以上的可以內退或買斷。其所需費用,首先從地勘費基數中拿出一部分,再由財政部門一次性支持一部分。這個問題解決了,地勘單位企業化經營就會大大前進一步。據估算,45歲以上的職工,約佔地勘單位現有在崗職工的1/3,他們之中的大多數是富餘人員。穩住了這些人,就穩住了整個局面。實踐也證明,與其花錢辦那些為安置人而不死不活的企業,不如乾脆把錢用於這些人員的內退或買斷。

4.地勘單位用於經營性的資產和資金嚴重不足,大多數為人均不足1萬元。為了緩解這個問題,除了從地勘費基數中每年擠出10%用於投資而外,還需要政府從兩個方面給予切實的支持:一是對地勘單位用國家預算完成的探礦權,不受保護年限的限制,誰找的礦,歸誰支配,形成的探礦權價款,轉增國家資金;二是建立專門用於補貼礦產普查的「地質勘查基金」,把地勘單位的主業培育和發展起來。這等於增加地勘單位經營性資產。因為主業有活幹了,地勘單位現有的裝備和技術都可以派上用場。

「地質勘查基金」用於補貼普查,不是用「基金」直接立項,代替企業去找礦,而是通過「基金」的杠桿作用,經過兩級傳導,去調動社會資金,增加勘查投入。首先,用「基金」補貼礦產普查。之所以補貼普查,是因為在整個礦產勘查中,普查階段風險最大,社會資金最不肯進入,通過政府補貼,可以調動社會資金進入普查。其次,一旦普查有所突破,找到了市場需要的有望礦點、礦區,就可以有效地調動社會資金進入礦產勘查。這樣,通過兩個層次調動,即政府補貼,調動社會普查資金;普查成果,調動社會勘查資金,就可以用少量的政府補貼,把固體礦產勘查的投入啟動起來,促進地勘單位主業的發展。

5.政府的各項政策,必須向有利於推進地勘單位改革的方向轉變。很明顯,要求地勘單位實行企業化經營,逐步成為「四自」的經濟實體,是國辦發[1999]37號文的既定方針。因此,各級政府對地勘單位的政策應當服從並服務於這個總目的,而不是相反。當前,至少在如下3個問題上應當進行政策的調整:①在對地勘單位按事業性質調整工資時,不宜劃分已轉產或未轉產,應當一視同仁,統一增加基數;②在財務制度上,在滿足統一報表要求的前提下,政府有關部門應當鼓勵地勘單位加強對外增收的核算,不要把財務預算管理,管得太死;③對企業化經營效益好的地勘單位,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促進它,表揚它,而不要減少它應當得到的財政撥款。總之,對地勘單位所有的財政優惠和政策,應當有利於它向市場上創收,而不是鞭打快車。要研究建立支持地勘單位企業化經營的政策體系。

Ⅹ 采礦許可證年檢的時間一般是什麼時候

采礦許可證年檢

一、辦理范圍及條件
年檢范圍:指在我縣范圍內從事礦產資源勘查、開采活動的法人或自然人(探礦權人和采礦權人)。
二、承諾時限
20個工作日(不包含申請人自身耽誤時間和法定節假日)。
三、必備報件材料( 一式二份)
1、首先,采礦權人申領、填報《采礦權人年度報告及檢查表》,並提交采礦許可證副本,以及上一年度礦產資源補償費、采礦權使用費、采礦權價款交款票據復印件和繳費減免證明;
2、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受理審查年度報告材料,審查其真實性,決定是否受理;
3、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對礦山企業進行實地檢查,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結論,並可在采礦許可證副本上簽署合格或不合格的意見;
4、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將年檢結論書面告知采礦權人,對年檢合格的,可以在采礦許可證副本上簽署合格意見,辦理注冊手續,加蓋專用章。對不合格的,提出限期整改意見, 整改合格的仍可視為通過年檢,辦理注冊手續。采礦權人對年檢結論不服的可以和上一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提出異議,要求重新年檢。
四、收費項目、依據和標准
采礦權使用費:《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第九條、第十一條。
列印采礦證

服務對象

辦理采礦登記頒發《采礦許可證》流程圖

導簽


辦公室蓋章

預申請批復
材料等

地礦股審查、處理
采礦權申請人
(含采礦權買受人)
窗口
受理
窗口繳納(采礦權使用費)

7日 審批後
環保、安監等相關部門材料

簽署初審意見
轉報市局

在窗口登記報送時間
受理單反饋給窗口

窗口
(即辦)


窗口
(2日)
地礦股
(總18日)

主辦股室流程及期限:

一、辦理范圍及條件
依法取得采礦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
二、承諾時限
20個工作日,屬市級以上發證的,轉報市局,屬縣級發證的20個工作日(不包括申請人材料報送市局審批時間及法定節假日)
三、必備報件材料:(一式三份)
1、采礦權申請登記書(原件)及報盤;
2、以地形地質圖或地質圖為底圖的礦區范圍圖,(以國家直角坐標標定拐點坐標)(原件);
3、營業執照或企業預留名稱文件(驗原件,交復印件);
4、資金證明文件(原件);
5、礦產資源預申請(劃定礦區范圍)的批准文件(原件);
6、佔用礦產資源儲量登記表(原件);
7、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及其審查意見(原件);
8、安全生產方案及安全生產主管部門的審查意見(原件);
9、環境保護方案及環保主管部門的審查意見(原件);
10、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價報告;
11、礦山用地的證明文件;
12、勘查許可證復印件(由探礦權轉為采礦權的);
13、采礦權評估、確認、處置文件及價款繳納證明文件(申請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礦產地采礦權的)(驗原件,交復印件);
14、中標、競拍或競買通知書、合同書及繳款證明(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采礦權的)(驗原件,交復印件);
15、采礦登記機關要求的其它資料。

辦理采礦權預申請流程圖
簽署初審意見轉報市局

預申請人
(已有探礦權轉采礦權、協議出讓的采礦權等提交預申請資料)
窗口(受理)
擬草批文
領導簽批
辦公室蓋章
服務對象
窗口受理

7日 審批後

地礦股審查、處理

2日

3日

窗口
(即辦)

窗口
(2日)
地礦股
(總18日)

主辦股室流程及期限:

一、辦理范圍及條件
申請人已有探礦權轉采礦權的,通過市場方式取得采礦權的,不需要辦理預申請。
二、承諾時限:
屬市級以上審批的,20個工作日轉報,屬縣級審批的,20個工作日(不包含申請人自身耽誤時間及法寶休息日)。
三、必備報件材料
1、預申請報告一式三份,預申請報告的內容:(1)擬申請開采礦產資源的范圍、礦種、位置、佔有的礦產資源儲量和開采規模;(2)申請的礦產資源儲量范圍為整體礦床中的部分時,應說明其與整體礦床的關系以及與礦區總體開發的銜接和影響;(3)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2、經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機構評審並辦理了評審結果備案手續折地質勘查報告(一式一份);
3、礦產資源儲量評審結果及其備案的文件(一式一份);
4、地質勘查資料匯交的證明材料(一式二份);
5、探礦權人申請開采其勘查區內礦產資源儲量的,應當提交際花該區域有效的勘查許可證;探礦權經轉讓的,還應提交轉讓的批准文件(各一式二份);
6、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同具的擬申請的礦區范圍內無礦權重置問題以及符合當地產業經濟政策和礦產資源規劃的書面意見(一式二份);
7、以國家直角坐標標定的以地形地質圖為底圖的礦區范圍圖一式三份(比例尺為1:100—1:5000均可)。
四、收費項目、依據和標准:
此項申請不收費。

采礦權延續登記流程圖

愈期不辦理的,其采礦權自行廢止
未提出申請的
書面告知采礦權人

提出意見
地礦股受騙上當理(繳納礦業權價款,簽訂出讓合同)

儲量審查
窗口受理
領導簽批
列印采礦證
辦公室蓋章
服務對象

采礦權人(在證有效期滿30日內)
地礦股
審查、處理

2日

3日

審批後 7日

提出初審意見轉報市局

在窗口登記報送時間

受理單反饋給窗口

窗口
(2日)
地礦股
(總18日)
窗口
(即辦)

主辦股室流程及期限:

一、辦理范圍及條件:
全縣所有持證礦山,有效期滿30日內來我局辦理。
二、承諾時限:
屬市局以上發的,20個工作日內轉報,屬縣級發的20個工作日(不包含申請人材料報送市局審批時間及法定節假日)
三、必備報件材料:(一式三份)
1、采礦權延續申請登記書(原件);
2、采礦許可證正、副本(原件);
3、營業執照(驗原件,交復印件);
4、資金證明文件(原件);
5、延續采礦登記申請報告(內容含:申請延續生產的理由、礦山生產和儲量利用情況,保有儲量和現有生產能力,申請延續生產年限和依據及其需要說明的情況)(原件);
6、礦產資源儲量報告、評審結果及匯交資料的證明文件(儲量變動較大的)(驗原件,交復印件);
7、佔用礦產資源儲量申請登記表表(原件);
8、礦山安全生產許可證(驗原件,交復印件)或安全生產主管部門出具的安全生產證明文件(原件);
9、資源稅、資源補償費繳納的證明文件(原件);
10、采礦權評估、確認、處置文件及價款繳納證明文件(申請國家出資勘查形成礦產產地采礦權的)(驗原件,交復印件);
11、采礦權的礦產地為是申請人自己出資勘查形成的證明文件,如發票、合同、委託書、勘查報告、勘查許可證、地勘單位證明文件(申請自己出資勘查形成的礦產地的采礦權的)(驗原件,交復印件);
12、采礦權登記機關要求的其它資料。
四、收費項目、依據和標准

閱讀全文

與地勘年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表 瀏覽:294
內地音樂版權 瀏覽:208
公共衛生服務今後工作計劃 瀏覽:457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小組 瀏覽: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瀏覽:519
工商局愛國衛生月及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總結 瀏覽:942
三興商標織造有限公司 瀏覽:657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991
迷你世界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479
愛奇藝激活碼有效期 瀏覽:507
醫療糾紛官司南方周末 瀏覽:855
公共服務類大樓的物業管理方案 瀏覽:284
電影版權買賣合同範本 瀏覽:167
口罩在商標注冊屬於哪個類目 瀏覽:25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