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職工年休假中累計工作年限如何界定
所謂累計工作年限即社會工齡,指員工自參加工作之日起累計工作時間,不單指員工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還包括員工之前在其他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而且中間允許有間斷,現在通常的認定標準是社保繳費記錄。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3條、第5條分別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1、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2、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3、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4、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拓展資料:
一、帶薪年假工作年限規定
法律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這就意味著,盡管一個職工可能是剛由其它單位進入當前工作單位,但是只要他在其他單位連續工作滿1年以上,就具備享受法定的帶薪年假的基礎資格 。
二、帶薪年假天數與工齡掛鉤
滿足享受帶薪年假工作年限規定後,每個職工具體享受的帶薪年假天數如何確定呢?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職工帶薪年假天數與其自身的工齡掛鉤:
(一)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法定帶薪年休假5天;
(二)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法定帶薪年休假10天;
(三)已滿20年的,法定帶薪年休假15天。
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休假高於該標準的不予干涉,但是低於法定標准應該以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其未休帶薪年假工資,由於職工因個人原因不休並且做出書面放棄休假權利承諾的除外。
三、不應當享受帶薪年假的法定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 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四、帶薪年假的休假安排規定
單位應當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但是對於未休的年假天數,單位應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工資報酬 。
資料來源:網路:年休假
2. 勞動合同法有規定企業可以限定員工的工作年限嗎
勞動合同法沒有規定企業可以限定員工的工作年限,但是,勞動法規規定了勞動者年齡和繳費年限達到退休條件應當退休。
相關法律
《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第十五條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以某項工作的完成為合同期限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沒有規定企業可以限定員工的工作年限,但是,勞動法規規定了勞動者年齡和繳費年限達到退休條件應當退休。
立法宗旨非常明確,保護勞動者的權益
《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是前法與後法,舊法與新法的關系,按照《立法法》「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不一致的地方,以《勞動合同法》為准。
《勞動合同法》沒有規定而《勞動法》有規定的,則適用《勞動法》的相關規定。
《勞動合同法》突出了以下內容:一是立法宗旨非常明確,就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強化勞動關系,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
二是解決目前比較突出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不訂立勞動合同的問題;三是解決合同短期化問題。
用人單位有自主權,勞動者可自主選擇
《勞動合同法》是比較完整地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法,在涉及勞動關系雙方基本權利方面都給予了充分保障,保障勞動關系雙方都有一個基本權利。
勞動者在就業方面有一個自由流動、自主選擇的權利,而用人單位有一個用人用工的自主權,今後不允許對勞動者的流動加以特別限制。
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最基本的原則是提前告知。
3. 企業職工的工齡是如何認定的
一般工齡:一九五三年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第38條指出:「一般工齡系指工人職員以工資收入為生活資料之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而言。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在內。」
如在參加工作前當僱工、在私營商店當店員、給私人當保姆等,都可以計算為一般工齡。這就說明,從一定意義上講,能否計算一般工齡,是衡量一個人是勞動者還是剝削者的標志。 連續工齡:連續工齡系指職工以工資收入為全部或主要生活資料來源的連續或可以合並計算的工作年限。一九五三年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中在解釋一般工齡之後接著指出:「本企業工齡應以工人職員在本企業連續工作的時間計算之。」一九五八年公布實施的《國務院關於工人、職員退休處理的暫行規定》才將「本企業工齡」改為「連續工齡」。
連續工齡的提法,合法地解決了職工除在本企業連續工作的時間可以計算為連續工齡外,凡因組織原因,在本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之間調動工作的,都可以計算為連續工齡。連續工齡不僅包含了本企業工齡,而且容納了本企業工齡不能容納的內容。因此,連續工齡就取代了本企業工齡。在不斷地實踐過程中,人們在了解連續工齡的內容,掌握計算連續工齡的政策和方法的基礎上,已經逐步地將「連續工齡」省略為工齡。
4. 員工在公司的工作年限,該如何確定呢
5. 專業工作年限如何計算
工作人員的工作年限按周年計算。
工作年限是中國對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齡的勞動法律用語。工作人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以及企業事業單位工作的時間,一律計算為工作年限。
工作人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參加民主革命政權機關工作的時間,應當計算為工作時間。
計算:
工作人員的工作年限按周年計算。在計算退職金、退休金時,按周年計算後剩餘的月數,超過六個月的,按一年計算,六個月和不滿六個月的按半年計算。工作人員在試用期間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工作年限。
工作人員受過開除處分或刑事處分的,應當從重新參加工作之日起計算工作年限;情節較輕,並且經過任免機關批準的,其受處分以前工作的時間,也可以合並計算工作年限。
6. 工作年限 如何計算
而目前存在於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的困惑是,以前在外地工作的員工工作年限如何認定的問題,因為上海本地戶籍的員工可以通過《勞動手冊》予以認定。 目前企業有以下幾種做法: 第一,統一認定在外地工作的工作年限歸於無效,但在本市其他單位工作的年限予以承認,但必須提供證明。這類企業的理由是,企業沒有義務也無法去審查員工在外地的工作年限。 第二,建立外地員工工作年限申報制度,讓外地員工提供外地工作年限的相關證明,譬如勞動合同、勞動局證明材料等,若不能經過審核,只能按在本單位工作年限進行計算。 第三,根據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以及員工個人情況(年齡職務等)與員工自行約定一定比例的工作年限。譬如基層外地員工統一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的基礎上增加2年就屬於這種情形。
7. 請問如何確定「累計工作年限」
《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4條規定:年休假天數根據職工累計專工作時間確定。職工在同屬一或者不同用人單位工作期間,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視同工作期間,應當計為累計工作時間。
因此,累計工作年限,應當理解為是指員工的參加工作以來的累計工作年限,而非僅指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
8. 員工工齡如何計算
計算方法
1、連續計演算法
也叫工齡連續計算。例如,某職工從甲單位調到乙單位工作,其在甲、乙兩個單位的工作時間應不間斷地計算為連續工齡。如果職工被錯誤處理,後經復查、平反,其受錯誤處理的時間可與錯誤處理前連續計算工齡的時間和平反後的工作時間相加,連續計算為連續工齡。
2、合並計算
也叫合並計算連續工齡。是指職工的工作經歷中,一般非本人主觀原因間斷了一段時間,把這段間斷的時間扣除,間斷前後兩段工作時間合並計算。如精簡退職的工人和職員,退職前和重新參加工作後的連續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
3、工齡折演算法
從事特殊工種和特殊工作環境工作的工人,連續工齡可進行折算。如井下礦工或固定在華氏32度以下的低溫工作場所或在華氏100度以上的高溫工作場所工作的職工,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在此種場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個月計算。
(8)員工工作年限擴展閱讀:
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在內,但計算連續工齡時不應包括一般工齡(一般來說,因個人原因間斷工作的,其間斷前的工作時間只能計算為一般工齡)。現今確定職工保險福利待遇和是否具備退休條件時,一般只用連續工齡。
所以一般工齡當今已經失去意義。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以後,以實際繳費年限作為退休和計發養老保險待遇的依據,之前的連續工齡視同繳費年限。工作年限或連續工齡計算應按國發[1978]104號文件的規定計算,即「滿」一個周年才能算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