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古代法律名稱的變化
法律名稱的變化: 刑——法(法經)——律(商鞅變法)——刑統(宋)——大明律——大清律例。
中國法制史提要古代部分
法典的沿革變化:1.注意法律名稱的變化: 刑——法(法經)——律(商鞅變法)——刑統(宋)——大明律——大清律例。2.立法思想的演變: 明德慎罰(西周)——德主刑輔(漢)——德本刑用(唐)——民刑弼教(明)——中體西用(清末修律)
西周的立法:西周的立法活動主要是「制禮做樂」,其指導思想是「以德配天,明德慎罰。」這里的德包括三個方面德內容:敬天、敬祖、保民。明德慎罰的具體要求為:實施德教,用刑寬緩。漢代的「德主刑輔,禮刑並用」就是從這里演化而來。禮的內容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抽象的精神原則:親親、尊尊;二是禮儀形式:「五禮」。(五禮:吉禮(祭祖之禮);凶禮(喪葬之禮);軍禮(行兵打仗之禮);賓禮(迎賓待客之禮);嘉禮(冠婚之禮)【記憶口訣】嘉賓凶軍妓)。禮與刑的關系可以概括為兩句話:a、出禮入刑;b、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禮不下庶人」強調禮有等級差別,禁止任何越禮的行為;「刑不上大夫」強調貴族官僚適用刑罰上有特權,而不是不適用刑罰。
春秋戰國時期的立法:春秋時期的立法主要注意成文法的公布:鑄刑書(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動,鄭國/子產)、竹刑、鑄刑鼎(中國法制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動,趙鞅)。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封建成文法典《法經》【記憶口訣】魏國李悝作《法經》,封建法典第一部,盜賊囚(網)捕雜具,六篇法律在其中。具律本是總則名,淫狡城(禁)嬉徒金,六禁之規在雜法。 「商鞅變法」:a、改法為律,擴充法律b、運用法律的手段推行「富國強兵」的措施。c、運用法律的手段剝奪舊貴族的特權。d、全面貫徹法家主張:以法治國、親罪重刑、不赦不宥、鼓勵告奸、實行連坐。
秦漢:主要掌握漢律的儒家化:1.上請(漢高祖;東漢)2.恤刑(漢景帝)3.親親得相首匿(漢宣帝;儒家;卑幼藏尊長不負刑責;尊長藏卑幼有條件的負刑責。)文帝景帝廢肉刑。刑制改革的意義:為結束奴隸制肉刑制度,建立封建刑罰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礎。(南北朝廢宮,自此結束了使用宮刑的歷史)
魏晉南北朝時期:這個時期是中國傳統法典結構演變定型時期,主要注意以下幾部法典: 1、《魏律》,明帝《新律》(後人稱為《魏律》或《曹魏律》)18篇,具改刑名置律首,八議此時入法律,等級特權昭昭2、《晉律》又稱《泰始律》,司馬代魏西晉立,泰始年間做法律,律名晉律或泰始,此律一共20篇,刑名之後法例加,五服治罪是首創。張斐杜預疏法律,解釋與律同效力,此律還名張杜律。3、《北魏律》,20篇,其特色是采諸家之長,取精用宏。4、《北齊律》,承先啟後《北齊律》,刑名法例二而一,名例之律始出現。此時法律定期型,篇目一共十二篇,唐宋承之不改變,重罪十條北齊創,隋律開皇改十惡。「官當」制度確立。【記憶口訣】北魏南陳,官職抵罪律中明。(3)「重罪十條」的產生(4)刑罰制度改革(5)「准五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制罪」的確立。《晉律》與《北齊律》中相繼確立「准五服制罪」的制度。【記憶口決】血緣近,尊犯卑,處罰輕;卑犯尊,處罰重。(6)死刑復奏(奏請皇帝批准執行死刑判決的制度):北魏太武帝。
唐代的立法:一。《武德律》是唐代首部法典,武德律以隋《開皇律》為藍本,共十二篇,五百條。重罪十條北齊創,《開皇律》中變十惡。二。《貞觀律》基本確定了唐律的主要內容和風格,增設加役流,確定了五刑、十惡、八議以及類推原則與制度。三。《永徽律疏》長孫無忌、李勣;《永徽律》與《律疏》合編在一起,元後被稱為《唐律疏議》;標志著中國古代立法最高水平。全面體現了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風格和基本特徵,成為中華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唐律上的刑罰原則 ①區分公[緣公事致罪而無私曲者]、私罰(私罪從重);②自首原則(區分自首與自新、重罪不適用、免罪但應還贓、不實不盡不全免); ③類推斷罪:「舉重以明輕」、「舉輕以明重」;④化外人(國籍同屬人,國籍異屬地) ⑤「十惡」(淵源於北齊律的重罪十條;謀反、謀叛、謀大逆、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其中謀反、謀叛、謀大逆、大不敬是侵犯皇權的犯罪;凡犯十惡者,不適用八議,為常赦所不原-十惡不赦。)六。《唐律》六贓:1.受財枉法2.受財不枉法3.受所監臨4.強盜5.竊盜6.坐贓。保辜:指對傷人罪的後果不是立即顯露的,規定加害方在一定期限內對被害方傷情變化負責的一項特別制度
宋元時期:1、《宋刑統》,又稱《宋建隆重詳定刑統》,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刊印頒行的法典。在篇下分門。【記憶口訣】刊印頒行宋刑統,篇下分門體例新。2、編敕,是宋代一項重要、頻繁的立法活動。注意敕與律的關系。3、元代立法的特色是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民族間的不平等。蒙漢異法。元初將人分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宋刑罰:折杖法:笞杖徒流方可折,折成臀脊杖;反逆、強盜不適用 配役:為流刑而配;配役刑在兩宋多為刺配,黥刑的復活,太祖偶用,仁宗後常制。凌遲:始於西遼,南宋《慶元條法事類》法定死刑,《大清現行刑律》廢除。
明清:1、《大明律》,7篇,(名例、吏、戶、禮、兵、刑、工)。(關鍵詞記憶:朱元璋;七篇) 2、《明大誥》,朱元璋親自製定。(《尚書·大誥》;加重處罰;濫用法外之刑;重典治吏;空前普及。)3、《大清律例》,篇目與《大明律》基本相同【記憶口訣】《大清律例》乾隆定,最後一部集大成。4、會典,明清兩代都有會典,會典屬於行政法的性質。刑罰原則:從重從新(與唐律比):重其所重——賊盜及錢糧;輕其所輕——典禮及風俗教化。罪名與刑罰:(1)「奸黨罪」創立於明太祖朱元璋。(2)在流刑外增加充軍刑,有本人終身充軍與子孫永遠充軍的區分。明朝將此規定為正式刑。
希望對您有幫助,望採納,您的採納將是我們回答的動力
B. 高分徵求「古代法制史」測試題答案
1、西周的立法指導思想及主要原則
是明德慎罰與以德配天以及親親與尊尊,具體到刑事立法指導思想就是「義行義殺」和「明德慎罰」。西周法律思想反映西周統治者立法思想的成熟與豐富,有利於政權和社會的穩定發展。
所謂「義行義殺」,就是針對國內不同地區、不同的情勢,選擇最適宜的刑罰手段來對付社會犯罪,反對不分青紅皂白,一味刑殺的方法。
所謂「明德慎罰」,就是在對付社會犯罪問題上,要提倡德治,提倡倫理道德的強行灌輸,以期在人們頭腦中構築預防犯罪的精神堤壩,有效地預防可能發生的犯罪。同時在鎮壓時,採取審慎的方針,即區分嚴重犯罪與一般犯罪的界限,對一般犯罪採取寬緩的原則;對嚴重犯罪才施以重刑。
2、《法經》是由戰國時期的魏國丞相李悝制定的。他在總結春秋以來各個諸侯國新興地主階級的立法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法經》共六篇。《法經》是我國封建社會最早的一部粗具體系的法典,是適應日益發展的封建經濟關系的要求而出現的。《法經》的篇名依次是:盜法、賊法、網法、捕法、雜法、具法,主要是關於懲治盜賊罪以及其他重大犯罪行為的規定。
《法經》的階級本質:第一,它的鋒芒主要是指向農民和其他勞動者的。《法經》開宗明義規定「王者之政,莫急於盜賊」並不是偶然的,它反映了當時農民和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已經相當尖銳。第二,《法經》的目的是要維護君主制度。第三,《法經》還要維護封建等級制度。
《法經》在我國法制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首先,《法經》初步確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則和體系。在當時對各國立法產生很大影響,商鞅就是攜帶《法經》入相於秦,並在《法經》的基礎上制定了《秦律》,而漢代蕭何則在《法經》六篇的基礎上制定了《九章律》。漢代以後歷代封建法典都是在秦、漢舊律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的,而且都吸收了《法經》的基本原則,把鎮壓農民反抗活動作為立法的主要任務。所有這些都說明《法經》的確是封建法典的藍本。
其次,《法經》對當時封建經濟的形成和鞏固,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法經》頒布的本身就是封建制度勝利的標志,它是作為封建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正因為如此,加上魏國其他有關富國強兵政策的推行,使魏國很快在戰國初期強盛一時。
3、秦朝的法律指導思想仍然採用法家的思想,主要表現為:
1.法令由一統。這一思想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全國實行統一的法律;第二層含義就是最高立法權屬於皇帝。
2.事皆決於法。秦朝專任刑罰,規定了各種法律來規范人們的行為。
3.以刑殺為威。這一思想有三層含義:第一,法網嚴密;第二,嚴刑重罰;第三,濫施刑罰。
立法活動
秦朝法律制度的許多內容直接來源於商鞅變法期間以及商鞅變法以後秦國所確立的制度。秦統一後主要是頒布各種單行的法律法令,立法活動頻繁,但沒有制定一部大而全的統一法典。
4、漢朝的法律思想經歷了兩個發展時期,漢初到文景帝時期採用黃老的無為而治作為統治思想,到了漢武帝之後確立了封建正統的儒家法律思想。後世封建王朝基本沿襲封建正統法律思想。
1.漢初至文景時期
漢初至文景時期以黃老思想為主,並輔以法家思想為法治的指導思想。
漢初,由於秦朝的苛政和連年戰爭,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統治者需要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局面,使人民得以休息生養,恢復和發展生產,以鞏固剛剛建立的封建政權。這時,劉邦總結秦亡的教訓,作為借鑒。劉邦手下陸賈根據黃老思想,結合當時的社會情況,提出「道莫大於無為」。當時統治階級從皇帝到丞相無不尊崇黃老思想。文景時期尤為顯著。無為而治的思想反映在立法指導思想上就是「輕徭薄賦」、「約法省刑」。結果,出現了生產發展、人民生活改善的繁榮景象。
2.漢武帝以後
漢武帝以後是以儒家思想為主,並輔以法家思想為法制指導思想。其核心是「德主刑輔」。
漢初社會政治經濟經過七十年的恢復和發展,國家積累了大量物質財富。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製得到鞏固,但漢初分封的諸侯王室力量也逐漸強大起來,同中央發生了尖銳的矛盾。土地兼並嚴重,加上匈奴不斷入侵,最高統治者就亟需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尋求新的法制指導思想。漢武帝招賢納士,董仲舒以「春秋大一統」思想應對。他指出,要建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首先要統一思想。進而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的儒術,是將儒家思想與陰陽家思想結合起來,使之神秘化。他指出,事件萬物都分為陰和陽,德為陽,刑為陰,德主則刑輔。這也是總結秦朝「轉任刑罰」的教訓,提倡先用德禮進行教化,教化無效再輔以刑罰。這種剛柔並濟的治國之道,是漢武帝行之有效的統治方法。這一思想對後世歷代王朝的立法影響很大,是以綱常名教為核心的封建正統法律思想的開端。
5、三國兩晉南北朝立法活動的主要成就
●封建法律形式逐漸趨於完備。
●法典體例增加了科學性。
●法律概念進一步規范。
●基本確立封建制五刑。
●豐富了封建法典的內容。
法律內容的主要發展
1、經濟立法
●頒布「占田令」或「均田令」,確認土地的等級佔有制度。
●推行租調法令,保障封建國家的財政收入。。
2、刑事立法
● 「八議」、「官當」入律。
●確立「重罪十條」。
●改革刑罰制度。
司法制度
l、司法機關
中央審判機關仍為廷尉,或稱大理。至北齊,廷尉改名並擴大為大理寺。
2、訴訟制度
這一時期訴訟制度的主要變化,是以皇帝為首的中央政府對司法權的控制日趨加強;
●皇帝更加頻繁、直接地干預和參與司法審判。
●規定了嚴格的死刑復核制度。
●加強了自上而下的司法監督。
●限制人民的訴訟權利。
3、監察機關
這一時期建立了皇帝直接領導的獨立的監察機關一御史台。
6、從《周禮》、《齊語》的雷同和類似之處,再考慮到管仲變革發生於齊國,而《周禮》亦成書於齊國,我們可以推斷,《周禮》的產生與管仲變革有密切關系,也就是說,管仲變革是《周禮》的真正發源之處。我們可以作這樣一個推測,管仲變革之時,統治者中的改革派提出了許多具體的改革方案,有的被採納施行了,有的未被採納實行,這些方案中的一部分為後人整理加工,再加上其他一些內容,遂成《周禮》一書。《周禮》中所記社會組織及職官設置過於規整且繁雜,這本身就是它成書於一些改革方案的證據。從《周禮》與《齊語》對應之處甚多來看,《周禮》所保存的這類改革方案中有許多是已經實行了的,特別是有關經濟變革的部分。當然,《周禮》中也會存在一些管仲變革之前社會的遺跡,這是由於,管仲變革打著沿襲昔「聖王治天下」之法、「修舊法,擇其善者而業用之」(《國語·齊語》。)的招牌,他給許多變革披上了舊的外衣,特別是在對被剝削者的統治手法上,另外,其復雜的成書過程也使許多管仲以前的東西匯總了進去,但是,《周禮》的主流、特別是其中社會經濟部分反映了管仲所推行的社會變革。
7、唐律的制定過程
1.《武德律》是唐代首部法典,武德律以隋《開皇律》為藍本,共十二篇,五百條。
2.《貞觀律》基本確定了唐律的主要內容和風格,增設加役流,確定了五刑、十惡、八議以及類推原則與制度。
3.《永徽律疏》
又稱《唐律疏議》,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長孫無忌、李績等在《貞觀律》基礎上修訂。唐高宗在永徽三年下令召集律學通才和一些重要臣僚對《永徽律》進行逐條逐句的解釋,於永徽四年十月經高宗批准,將疏議分附於律文之後頒行。計分12篇,共30卷,稱為《永徽律疏》。至元代後,人們以疏文皆以「議曰」二字始,故又稱為《唐律疏議》。
《永徽律疏》總結了漢魏晉以來立法和注律的經驗,不僅對主要的法律原則和制度作了精確的解釋與說明,而且盡可能引用儒家經典作為律文的理論根據。《永徽律疏》的完成,標志著中國古代立法達到了最高水平。作為中國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永徽律疏》全面體現了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風格和基本特徵,成為中華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對後世及周邊國家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永徽律疏》是迄今保存下來的最完整、最早、最具社會影響的古代成文法典。
(二)十惡
1.從「重罪十條」到「十惡」。
所謂「十惡」是隋唐以後歷代法律中規定的嚴重危害統治階段根本利益的常赦不原的十種最嚴重犯罪,淵源於北齊律的「重罪十條」。隋《開皇律》在「重罪十條」的基礎上加以損益,確定了十惡制度。
【注意】重罪十條北齊創,《開皇律》中變十惡。
2.唐律中「十惡」的具體內容:
(1)謀反:謂謀危社稷,指謀害皇帝、危害國家的行為;
(2)謀大逆:指圖謀破壞國家宗廟、皇帝陵寢以及宮殿的行為;
(3)謀叛:謂背國從偽,指背叛本朝、投奔敵國的行為;
(4)惡逆:指毆打或謀殺祖父母、父母等尊親屬的行為;
(5)不道:指殺一家非死罪三人及肢解人的行為;
(6)大不敬:指盜竊皇帝祭祀物品或皇帝御用物、偽造或盜竊皇帝印璽、調配御葯誤違原方、御膳誤犯食禁,以及指斥皇帝、無人臣之禮等損害皇帝尊嚴的行為;
(7)不孝:指控告祖父母、父母,未經祖父母、父母同意私立門戶、分異財產,對祖父母、父母供養有缺,為父母尊長服喪不如禮等不孝行為;
(8)不睦:指謀殺或賣五服(緦麻)以內親屬,毆打或控告丈夫大功以上尊長等行為;
(9)不義:指殺本管上司、受業師及夫喪違禮的行為;
(10)內亂:指奸小功以上親屬等亂倫行為。
唐律中「十惡」制度所規定的犯罪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為侵犯皇權與特權的犯罪,一為違反倫理綱常的犯罪。而且,唐律規定凡犯十惡者,不適用八議等規定,且為常赦所不原,此即俗語所謂「十惡不赦」的淵源。
(三)六殺、六贓與保辜
1.六贓。
六贓指《唐律》規定的六種非法獲取公私財物的犯罪
(1)「受財枉法」,指官吏收受財物導致枉法裁判的行為。
(2)「受財不枉法」,指官吏收受財物,但未枉法裁判行為。
(3)「受所監臨」,指官吏利用職權非法收受所轄范圍內百姓或下屬財物的行為。
(4)「強盜」,指以暴力獲取公私財物的行為。
(5)「竊盜」,指以隱蔽的手段將公私財物據為己有的行為。
(6)「坐贓」,指官吏或常人非因職權之便非法收受財物的行為。
明清律典中有「六贓圖」的附配。
2.保辜。
指對傷人罪的後果不是立即顯露的,規定加害方在一定期限內對被害方傷情變化負責的一項特別制度。
唐律規定:「手足毆傷人限十日,以他物毆傷人者二十日,以刃及火傷人者三十日,折跌肢體及破骨者五十日。」在限定的時間內受傷者死去,傷人者承擔殺人的刑責;限外死去或者限內以他故死亡者,傷人者只承擔傷人的刑事責任。
唐代確定保辜期限,用以判明傷人者的刑事責任,盡管不夠科學,但較之以往卻是一個進步。
(四)五刑與刑罰原則
1.唐律中的五刑。
唐律承用隋《開皇律》中所確立的五刑即笞、杖、徒、流、死五種刑罰,作為基本的法定刑,其規格與《開皇律》稍有不同:
(1)笞刑:由10到50,每等加10;
(2)杖刑:由60到100,每等加10;
(3)徒刑:由一年到三年,每等加半年;
(4)流刑:由2000里到3000里,每等加500;另外有加役流。
(5)死刑:分絞、斬二等。
2.唐律中的刑罰原則。
(1)區分公、私罪的原則。
公罪是指「緣公事致罪而無私曲者」,即在執行公務中,由於公務上的關系造成某些失誤或差錯,而不是為了追求私利而犯罪,
私罪包括兩種:一種是指「不緣公事私自犯者」,即所犯之罪與公事無關,如盜竊、強奸等。另一種是指「雖緣公事,意涉阿曲」的犯罪,即利用職權,徇私枉法,如受人囑托,枉法裁判等,雖因公事,也以私罪論處。
【記憶口訣】公罪從輕,私罪從重。
(2)自首原則。
①嚴格區分自首與自新的界限。唐代以犯罪未被舉發而能到官府交待罪行的,叫做自首。但犯罪被揭發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後,再投案者,唐代稱作自新。對自新採取減輕處罰的原則。
②規定謀反等重罪或造成嚴重危害後果無法挽回的犯罪不適用自首。
③規定自首可以免罪,但贓物必須按法律如數償還。
④自首不徹底的叫「自首不實」,對犯罪情節交代不徹底的叫「自首不盡」。對於不實不盡者,只處罰其不實不盡的那部分行為,如實交代的部分不再處罰。
⑤輕罪已發,能首重罪,免其重罪;審問他罪而能自首其餘罪的,免其餘罪。
C. 求:《中國法制史》復習資料
一、 中國法的起源
1�法源於天說
2�刑起於兵說
3�法源於苗民說
4�皋陶造律說
5�法源於定分止爭說
6�法源於習慣說
二、中國古代法律文獻中的刑、法、律的含義及其運用
1�刑
2�法
3�律
三、夏朝的立法及法律形式
1�禹刑
2�「誓」
四、夏代的刑法制度
(一)罪名
1�「昏墨賊殺」
2�不孝
3�「威侮五行,怠棄三正」罪
(二)刑罰
1.五刑
2.贖刑
(三)刑法原則
五、夏朝的監獄制度
第二節 商朝的法律制度
一、商朝的神權法思想
二、商朝的立法
三、刑事法律制度
(一)主要罪名
1�暫遇姦宄
2�顛越不恭
3.破律亂政
4.言行惑眾
5.「三風十愆」
(二)刑罰
四、婚姻家庭與繼承製度
(一)婚姻家庭制度
(二)繼承製度
五、商朝的司法制度
第二章、周朝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 西周的法律制度
一、 立法概論
(一)「明德慎罰」的立法指導思想
(二)立法過程
1�周公制禮
2�《九刑》和《呂刑》
3�禮與刑的關系
二、宗法制度
三、刑事法律制度
(一)罪名
(二)刑法原則
(三)刑罰
1.奴隸制五刑
2.徒刑
3. 拘役
4.贖刑
四、民事法律制度
(一)契約
(二)婚姻制度
1.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2.�實行「同姓不婚」的原則
3.�履行「六禮」的聘娶程序
(三)繼承製度
五、司法制度
(一)司法機關
(二)訴訟的分類
(三)起訴與審理
(四)判決及上訴
第二節 春秋時期的法律制度
一、春秋時期諸侯國的立法活動與成文法的公布
(一)諸侯國的立法概況
(二)成文法的公布
1.鄭國「鑄刑書於鼎」
2.鄧析「竹刑」
3.晉國鑄刑鼎
二、成文法公布引起的論爭
第三節 戰國時期的法律制度
一、新興地主階級立法原則
1�事斷於法
2�法與時轉
3�刑無等級
4�重刑輕罪
5�布之於眾
二、《法經》的制定及其歷史地位
(一)李悝制定《法經》的時代背景
(二)《法經》的主要內容
1�前四篇稱正律,主要內容是懲辦盜賊
2�雜律,又稱「雜法」
3�「具法」,後來封建法典中改為名例,類似於現代刑法的總則
(三)《法經》的特點及歷史地位
1.維護和鞏固新建立的封建制度
2.確保新的封建等級制度
3.體現了重刑輕罪的原則
4.開創了法典編纂的新體例
三、商鞅變法及其時代意義
(一)改法為律
(二)重農獎功
(三)明法重刑
1�族刑連坐
2�行刑重輕
3�不赦不宥
4�刑用於將過
5�獎勵告奸
第三章、秦朝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 秦朝的立法指導思想及立法概況
一、秦朝立法的指導思想
1�以法為本,事皆決於法
2�法自君出,法令由一統
3�嚴刑峻法,以刑殺為威
二、秦朝的立法活動與法律形式
(一)立法活動
(二)法律形式
1�律
2�令
3�式
4�廷行事
第二節 行政立法
一、創立皇帝制度
二、建立統一的官僚機關體系
三、官吏管理制度
(一)任官的標准與限制
標准:
1�道德方面
2�明悉法律令
限制:
1�不準任用「廢官」
2�官吏必須正式任命才能到任行使職權
3�長吏調任新職,不準帶走原屬佐吏
(二)選任的方式
1�薦舉
2 徵召
3�任子
(三)考課與獎懲制度
第三節 經濟立法
一、關於自然資源保護方面的立法
二、關於農業生產管理方面的立法
三、官營手工業管理立法
1.關於產品規格
2.關於產品質量
3.產品定額與勞動力計算方法
四、關於市場貿易管理方面的立法
1�保護合法的商品交換
2.規定了貨幣的比價與使用
3.關於度量衡的使用與管理
第四節 刑事立法
一、定罪量刑的原則
1�刑事責任年齡
2�區分故意與過失
3�從重從輕
4�集團犯加重
5�累犯加重
6�預謀犯加重
7�自首從輕
8�誣告反坐
9 �數罪從一重處
10�懲罰犯罪未遂
11�考察犯罪意識
二、罪名
1�侵犯皇帝權力尊嚴和人身安全方面的犯罪
2�危害專制集權的誹謗妖言罪
3�謀反叛亂罪
4�以古非今與挾書罪
5�「非所宜言」與妄言罪
三、刑罰
(一)死刑
1.戮刑
2.磔刑
3. 棄市
4.腰斬
5.梟首
6.定殺
7.坑
8.具五刑
9.族刑
10.車裂
(二)肉刑
1.黥
2.劓
3.斬左趾
4.宮刑
(三)笞刑
(四)徒刑
1.城旦、舂
2.鬼薪、白粲
3.隸臣、隸妾
4.司寇
5.候
(五)髡、耐、完刑
(六)遷與謫
(七)收刑
(八)廢刑
(九)貲刑
第五節 司法制度
一、司法機關
二、訴訟制度
三、審判制度
四、獄政制度
1.對囚徒進行嚴密看管
2.囚徒要身穿囚衣並戴獄具
3.囚徒不得自獄中上書或誣告他人
4.建立囚徒的生活管理制度
(1)囚糧的供應
(2)關於囚衣的供應
5.依法制裁獄吏的違法行為
第四章、漢朝法律制度
第二節 漢朝的主要立法與法律形式
一、約法三章
二、漢律六十章
三、法律形式
1�律是漢代最基本、最主要的法律形式,即通常所說的「法典」
2�令即皇帝的命令,是兩漢主要的法律形式
3�科也是漢代的一種法律形式
4�比是可以用來比照斷案的典型判例
第三節 行政法律
一、皇帝制度
二、中央行政管理機構
三、地方行政管理機構
(一)封國
(二)郡縣
四、監察機構
五、職官管理制度
(一)任免制度
(二)考績制度
(三)俸祿制度
(四)致仕制度
第四節 民事法律
一、關於人的規定
二、關於物的規定
三、關於債的規定
1�買賣契約
2�借貸契約
3�租賃契約
四、關於婚姻家庭的規定
(一)婚姻
(二)家庭
(三)繼承
第五節 經濟法律
一、農業管理法
二、手工業管理法
三、商業管理法
1�漢代的抑商政策
2�均輸法與平準法
3�鹽鐵酒專賣法
四、金融管理法
1�幣制改革
2�定田租
3�定口賦、算賦
第六節 刑事法律
一、刑罰
(一)刑罰的種類
1.死刑
2.肉刑
3.笞刑
4.徒刑
5.徙邊
6.禁錮
7.贖刑
8.罰金
(二)文景時期的刑制改革
(三)定罪量刑制度
1.刑事責任年齡
2.親親得相首匿
3.貴族官員有罪先請
4.先自告除其罪
5.不溯及既往
6.誣告反坐
二、犯罪
(一)危害封建政權的犯罪
1.謀反罪
2.大逆無道罪
3.首匿罪
4.通行飲食罪
5.見知故縱罪
6.沈命法
(二)危害皇權的犯罪
1.不敬、大不敬
2.「廢格」及「矯詔」罪
3.欺謾、誣罔、祝詛罪
4.闌入宮殿門及失闌罪
5.犯蹕罪
(三)危害中央集權的犯罪
1.阿黨與附益
2.事國人過罪
3.私出界罪
4.酎金不法罪
5.左官罪
6.僭越罪
7.漏泄省中語罪
(四)官吏職務犯罪
1.貪污罪
2.鞫獄不直與故縱罪
3.選舉不實罪
(五)侵害人身的犯罪
1.殺人罪
2.傷人罪
(六)思想言論犯罪
1.誹謗妖言罪
2.非所宜言罪
第七節 司法制度
二、訴訟審判制度
1�起訴
2�逮捕和羈押
3�審理和判決
4�上訴復審
5�錄囚
6�執行
三、春秋決獄
第五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 立法概況與律學成就
一、各時期的立法概況
(一)三國時期的立法
(二)兩晉的立法
(三)南朝立法
(四)北朝立法
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律學
三、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法律形式
第二節 行政法律
一、中央三省制
二、地方州、郡、縣三級制
三、監察機關
四、九品中正制
第三節 民事法律
一、田制與賦稅
二、買賣與借貸
三、婚姻、家庭制度
第四節 刑事法律
一、刑罰的改良
(一)進一步廢肉刑
(二)族刑連坐范圍縮小
(三)定流刑為減死之刑
二、 五刑的形成
三、儒家化的刑罰制度
(一)「重罪十條」
(二)「准五服以制罪」
(三)「八議」入律
(四)「留養」
(五)官當
第五節 司法制度
一、司法機關
二、訴訟制度
第六章、隋唐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 隋朝的法律制度
一、立法思想與立法活動
二、《開皇律》的主要內容
1�篇目體例
2�確立封建五刑制度
3�「十惡」入律
4�法律特權擴大化
5�罪名
三、司法制度
四、法紀的敗壞與隋朝滅亡
第二節 唐朝立法思想
一、明法慎刑,以寬仁治天下
二、德禮為本,刑罰為用
三、簡約易知,穩定劃一
四、一斷於律,嚴明法制
第三節 立法活動及其法律形式
一、立法活動
1�《武德律》
2�《貞觀律》
3�《永徽律》和《永徽律疏》
二、法律形式
1�律
2�令
3�格
4�式
5�典
三、中唐以後的主要立法活動
第四節 唐律疏議的基本內容與特點
一、《唐律疏義》的內容結構
1� 名例律 2�衛禁律
3� 職制律 4�戶婚律
5� 廄庫律 6�擅興律
7� 賊盜律 8�斗訟律
9� 詐偽律 10�雜律
11�捕亡律 12�斷獄律
二、《唐律疏議》的特點
(一)於「禮」以為出入
1�禮指導著法律的制定
2�禮典入律使「禮」的基本規范法律化
3�「禮」影響司法斷獄
(二)相對的完備性
(三)律學的新成就
第五節 唐律的歷史地位及其影響
一、對日本的影響
二、對朝鮮的影響
三、對越南的影響
第六節 行政法律
一、政權結構
二、職官管理
(一)職官的選拔
(二)職官的考課與獎懲
(三)職官的致仕
三、監察法
(一)監察體制
(二)監察法律及其實施
1�立法監察
2�行政監察
3�人事監察
4�經濟監察
5�倉庫監察
6�賦稅監察
7�鹽鐵專賣監察
8�利錢監察
9�司法監察
第七節 民事法律
一、權利主體與行為能力
二、物權
(一)所有權
(二)佃權
(三)質權
(四)典權
三、債
(一)買賣契約
(二)借貸契約
四、婚姻、家庭與繼承
(一)婚姻制度
(二)家庭關系
(三)繼承製度
第八節 經濟法律
一、賦稅立法
二、手工業法規
三、市場管理
四、衡器貨幣
五、對外貿易
第九節 刑事法律
一、刑名
二、刑罰適用原則
(一)「十惡」
(二)貴族、官僚減免原則
(三)定罪量刑原則
1�老幼廢疾減刑
2�自首與覺舉減免刑罰
3�共同犯罪區分首從
4�區分過失和故意
5�累犯加重
6�數罪並罰原則
7�根據良賤身份區別處刑
8�劃分「公罪」、「私罪」
9�類推
10�同居相隱不為罪
11�化外人有犯
第十節 司法制度
一、司法機關
二、訴訟制度
(一)起訴
(二)管轄
三、審判制度
(一)迴避
(二)證據
(三)判決
(四)上訴
(五)執行
四、獄政
第七章 宋朝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 立法思想與立法活動
一、立法思想
二、立法活動
(一)《宋刑統》的制定
(二)編敕與編例
(三)條法事類
第二節 兩宋的法律地位
第三節 行政法律
一、加強中央集權的行政體制改革
二、職官管理
(一)職官的選任
(二)職官考課
(三)俸祿與致仕
三、監察法
(一)監察體制
(二)監察立法
(三)監察法的實施
第四節 民事法律
一、商品經濟的發展與民事法律內容的豐富
二、民事權利主體身份的變化
三、物權
(一)所有權
(二)典權
D. 古代有人朝出車禍過嗎
哈哈,是有的……現普及一點題外話吧。古人的車子一開始都是馬拉的,在車輪處有【轄】是一個小扣子,如果它松動那麼車輪就會散倒,後果你懂的……這個部件後來引申出管理、管制的意思,於是就有了今天的【管轄】一詞。
第二點,因為魏晉戰爭頻繁,生活節奏太快,所以南北朝時期的名士都駕牛車。那段時間是中國數千年唯一不容易出車禍的年代←_←
———
下來開始講故事哈……雖然是我從網上找來的,但也是古代車禍的一個縮影了,希望親能滿意。
【故事開始】唐太宗時期,著名政治家馬周制定了行人「入由左,出由右」的規定,即進城門必須靠左邊行走,出城門則必須靠右行走,這個規定是我國古代最早的交通規則。到了唐代宗李豫時期,中西陸路重要的交通樞紐——西州(今新疆吐魯番)的高昌城發生的一起車禍,使得唐朝的交通立法提升了一個很高的段位。
話說那時候的高昌城是最大的國際商會,而南門口是高昌城最熱鬧的地方,因為進城出城的人們,都要經過這里,這里也成了商家必爭之地。商人張游鶴的店鋪就開在這里。一天,一個8歲的小男孩金兒和同歲的小女孩想子坐在張游鶴店前玩耍。
這時,一個叫康失芬的僱工正駕牛車把城裡的土坯運到城外。可能是由於他疲勞駕駛,不幸的事發生了——他的牛車把金兒和想子軋傷了。金兒傷勢嚴重,腰部以下的骨頭全部骨折,性命難保;想子腰骨骨折。這起交通事故發生後,金兒的老爸史拂和想子的老爸曹沒冒一致決定打官司。
史拂向官府提交了起訴書,說明自己兒子被牛車軋傷的事實,要求官府予以處理:「男金兒八歲在張游鶴店門前坐,乃被靳嗔奴家僱工康失芬將車輾損,腰以下骨碎破,今見困重,恐性命不存,請處分。」然後是曹沒冒提交起訴書,意思與史拂差不多。
隨後,一個叫「舒」的官員(唐朝公文中官員署名的時候,只署名不寫姓氏)接手了這個案子。他先是查問康失芬,第一次,康失芬承認他趕牛車軋人的事實無誤;第二次,舒詢問康失芬案情詳情,康失芬回答說,牛車是他借來的,由於他對駕車的牛習性不熟悉,當牛奔跑的時候,他努力拉住,但「力所不逮」,終於釀成事故;第三次,舒問康失芬有什麼打算,康失芬表示願為傷者治療,如果受傷的人不幸死亡,再按法律來處罰自己。舒最後同意了康失芬的這個意見。
唐朝對駕車傷人的法律規定
駕車傷人在唐朝是有專門法律規定的,《唐律疏議》卷二十六中,「街巷人眾中走車馬」一條規定:「諸於城內街巷及人眾中,無故走車馬者笞五十,以故殺人者減斗殺傷一等。」這個法條的意思是:在眾人中跑車馬傷人的,比照斗殺傷之罪減少一等量刑。
《唐律疏議》卷二十一中還有「保辜」條款:「諸保辜者,手足毆傷人限十日,以他物毆傷人者二十日,以刀刃及湯火傷人者三十日,折跌肢體及破骨者五十日。限內死者,各依殺人論;其在限外及雖在限內以他故死者,各依本毆傷法。」保辜是唐代的一個法律用語,意思是在傷害案件中,傷者傷勢尚未確定時,先保留犯罪人的罪名,讓其先為受害人籌錢醫治,然後在一定期限之後,再量刑處理。
據此規定,康失芬案件的保辜期限是五十日,他今後會被判什麼刑,要根據這五十日之內金兒和想子的病情來判斷。如果金兒和想子只要有一個人死亡,他就會被判流放三千里,因他行車傷人,罪行比斗毆輕一個等級,斗毆殺人是死刑,減少一等就是流放三千里了。
康失芬行車傷人案說明早在唐代我國的刑事訴訟制度已達到了較為完善的境地。對於交通肇事案件適用保辜制度,能夠把人身傷害與責任挽救結合起來,責令肇事者積極地為受害人進行治療,最大限度地降低人身損傷的後果,這一制度的設計既科學,又有人性。(據搜狐網)
———
很高興能幫到您,我是弔影,願您有一個愉快的上午!
E. 唐朝法制史
唐朝中央政府的體制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是指中央政府的三個中樞機構中書省、門下省與尚書省。中書省傳承皇帝的命令,草擬詔書;經門下省審核駁正後,交皇帝批准;尚書省負責執行皇帝詔敕和經皇帝批準的各項政令。三省的長官集體出任宰相,三省的職權明確劃分,各有分工,互相制約。
尚書省下設六部,即吏、戶、禮、兵、刑、工六個中央行政部門。
吏部掌職官的任命、考課、管理等;戶部掌戶籍與財政收入管理等;禮部掌祭祀、禮儀、教育、科舉等;兵部掌六品以下武官的選授、考課、武舉、軍事行政等;刑部掌大理寺審理案件的復核以及京師百官的案件會審等;工部掌土木、水利工程及農、林、牧(軍馬除外)、漁業等。
六部各有四司,分掌有關行政事務。
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和完善,表明封建行政體制走向成熟化與定型化,對後世有重大影響。
F. 保辜制度最早始於哪個朝代
保辜制度根據相關資料和史料記載,最早開始於漢朝,在漢代時期保辜制度體現了儒家「德禮之治」的思想。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全面確立了儒家思想在封建社會牢不可破的絕對統治地位,使儒家的「德禮之治」逐漸滲透到了封建社會的各個神經末梢。在德刑關繫上,孔子主張德刑相輔、德優於刑。
G. 敘述「10惡」的沿革,內容及影響
古代婦女殉葬制度 太監制度 科舉制度 還有就是長期存在的奴隸制度。。。。就是那些丫鬟了。。。 二、十惡 1.從「重罪十條」到「十惡」 (1)定義:所謂「十惡」,是隋唐以後歷代法律中規定的嚴重危害統治階級根本利益的常赦不原的十種最嚴重犯罪,淵源於北齊律的「重罪十條」。 (2)淵源:隋《開皇律》在「重罪十條」的基礎上加以損益,確定了十惡制度。唐律承襲此制,將「十惡」列入名例律之中。《唐律》名例疏議即雲:「五刑之中,十惡尤切。虧損名教,毀裂冠冕,特標篇首,以為明誡。」 2.唐律中十惡的具體內容 (1)謀反:謂謀危社稷,指謀害皇帝、危害國家的行為; (2)謀大逆:指圖謀破壞國家宗廟、皇帝陵寢以及宮殿的行為; (3)謀叛謂背國從偽,指背叛本朝、投奔敵國的行為; (4)惡逆:指毆打或謀殺祖父母、父母等尊親屬的行為; (5)不道:指殺一家非死罪三人及肢解人的行為; (6)大不敬:指盜竊皇帝祭祀物品或皇帝御用物、偽造或盜竊皇帝印璽、調配御葯誤違原方、御膳誤犯食禁,以及指斥皇帝、無人臣之禮等損害皇帝尊嚴的行為; (7)不孝:指控告祖父母、父母,未經祖父母、父母同意私立門戶、分異財產,對祖父母、父母供養有缺,為父母尊長服喪不如禮等不孝行為; (8)不睦:指謀殺或賣五服(緦麻)以內親屬,毆打或控告丈夫大功以上尊長等行為; (9)不義:指殺本管上司、受業師及夫喪違禮的行為; (10)內亂:指奸小功以上親屬等亂倫行為。 唐律中「十惡」制度所規定的犯罪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為侵犯皇權與特權的犯罪,一為違反倫理綱常的犯罪。唐律將這些犯罪集中規定在名例律之首,並在分則各篇中對這些犯罪相應規定了最嚴厲的刑罰。而且,唐律規定凡犯十惡者不適用八議等規定,且為常赦所不原,此即俗語所謂「十惡不赦」的淵源。這些特別規定充分體現了唐律的本質和重點在於維護皇權、特權、傳統的倫理綱常及倫理關系。 三、六殺、六贓與保辜 1.六殺 (1)分類:《唐律》賊盜、斗訟篇中依犯罪人主觀意圖區分了「六殺」——「謀殺」、「故殺」、「斗殺」、「誤殺」、「過失殺」、「戲殺」等。 「謀殺」指預謀殺人; 「故殺」指事先雖無預謀,但情急殺人時已有殺人的意念; 「斗殺」指在斗毆中出於激憤失手將人殺死; 「誤殺」指由於種種原因錯置了殺人對象; 「過失殺」指「耳目所不及,思慮所不至」,即出於過失殺人; 「戲殺」指「以力共戲」而導致殺人。 (2)處罰:基於上述區別,唐律規定了不同的處罰。 謀殺人,一般減殺人罪數等處罰,但奴婢謀殺主子孫謀殺尊親則處以死刑,體現了對傳統禮教原則的維護。 故意殺人,一般處斬刑。 誤殺則減殺人罪一等處罰。 斗殺也同樣減殺人罪一等處罰。 戲殺則減斗殺罪二等處罰。 過失殺,一般「以贖論」,即允許以銅贖罪「六殺」理論的出現,反映了唐律對傳統殺人罪理論的發展與完善。 2.六贓 (1)定義:六贓指《唐律》規定的六種非法獲取公私財物的犯罪。唐律要求官吏廉潔奉公,嚴懲利用職權牟取私利或貪贓枉法的行為。在量刑上對於官吏以權謀私、貪贓枉法的行為,唐律中均規定了較常人犯財產罪更重的刑罰。 (2)分類:六贓具體包括以下罪名: 一是「受財枉法」,指官吏收受財物導致枉法裁判的行為。《唐律》職制篇規定,凡官吏受財枉法,贓滿15匹處絞。 二是「受財不枉法」,指官吏收受財物,但未枉法裁判行為。《唐律》職制篇規定,即使不枉法,贓滿30匹也處僅次於死刑的加役流。 三是「受所監臨」,指官吏利用職權非法收受所轄范圍內百姓或下屬財物的行為。《唐律》職制篇規定.官吏出差,不得在所到之處接受禮物,主動索取或強要財物的,加重處罰。監臨主守官盜取自己所監臨財物或被監臨人財物的,比竊盜加二等處罰,贓滿30匹者即絞。甚至規定,不得向被監臨人借用財物;不得私自役使下屬人員或利用職權經商牟利;否則依情節分別處以笞杖或徒刑。唐律還規定,官吏應約束其家人不得接受被監臨人的財物,若家人有犯,比照官吏本人減等治罪。如監守自盜的比一般盜罪加等處罰,贓滿30匹者即絞。 四是「強盜」,指以暴力獲取公私財物的行為。《唐律》賊盜篇規定強盔罪處罰更嚴,雖不得財也要處徒刑2年。持凶器得財者一尺徒三年,十匹及傷人者絞,殺人者斬。 五是「竊盜」,指以隱蔽的手段將公私財物據為己有的行為。《唐律》賊盜篇對一般竊盜罪也嚴格規定,不得財者笞五十,得財者至五十匹處加役流刑。 六是「坐贓」,指官吏或常人非因職權之便非法收受財物的行為。《唐律》雜律篇規定,官吏因事接受他人財物的即構成「坐贓,同時禁止監臨主守官在轄區內役使百姓,借貸財物,違者以坐贓論處。 (3)影響:六贓的分類與按贓值定罪的原則為後世所繼承,在明清律典中均有《六贓圖》的配附。 3.保辜 (1)定義:指對傷人罪的後果不是立即顯露的,規定加害方在一定期限內對被害方傷情變化負責的一項特別制度。 (2)具體規定:唐律規定:「手足毆傷人限十日,以他物毆傷人者二十日,以刃及湯火傷人者三十日,折跌肢體及破骨者五十日。」在限定的時間內受傷者死去,傷人者承擔殺人的刑責;限外死去或者限內以他故死亡者,傷人者只承擔傷人的刑事責任。 (3)評價:唐代確定保辜期限,用以判明傷人者的刑事責任,盡管不夠科學,但較之以往卻是一個進步。 四、五刑與刑罰原則 (一)唐律中的五刑 唐律承用隋《開皇律》中所確立的五刑即笞、杖、徒、流、死五種刑罰,作為基本的法定刑,其具體規格與《開皇律》稍有不同。 (1)笞刑,為五刑中最輕一級刑罰,分為五等由笞十到笞五十,每等加笞十; (2)杖刑,亦分五等,由六十至一百,每等加杖十; (3)徒刑,分為五等,自徒一年至徒三年,以半年為等差; (4)流刑分為三等,即流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另有加役流; (5)死刑,分斬、絞二等。
H. 唐朝法治史
中國法制史:唐朝的法制-司法考試
http://www.ynexam.cn/html/sifakaoshi/yijuan//2006/1026/zhongguofashi_tangchaodefa_sifakaoshi_8809.html
基本內容
一、《唐律疏議》——禮法統一的法典
1.《唐律》的修訂過程——從《武德律》到《永徽律疏》
(1)《武德律》。唐高祖李淵(公元618~626年)於武德四年命裴寂等以《開皇律》為准,撰定律令,於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奏上,是為《武德律》,這是唐代首部法典。《武德律》共12篇500條。
(2)《貞觀律》。唐太宗即位以後,鑒於《武德律》不能完全符合當時的需要,於貞觀元年命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在《武德律》基礎上,參照隋《開皇律》更加厘改,制定新的法典,至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始告完成,稱為《貞觀律》。《貞觀律》仍為12篇500條。
注意:《貞觀律》的修訂長達11年時間,對《武德律》進行了比較大的修改。如增設加役流,縮小連坐處死的范圍,確定了五刑、十惡、八議以及類推等原則與制度。《貞觀律》的修訂,基本上確定了唐律的主要內容和風格,對後來的《永徽律》及其他法典有很深的影響。
2.《永徽律疏》的頒行
(1)制定:《永徽律疏》又稱《唐律疏議》,是唐高宗永徽年間完成的一部極為重要的法典。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長孫無忌、李績等在《貞觀律》基礎上修訂,如將原《貞觀律》名例篇中的「言理切害」更為「情理切害」並作鄭重說明:「舊律雲言理切害,今改為情理切害者,蓋欲原其本情,廣思慎罰故也。」最終,奏上新律12卷,是為《永徽律》。
(2)疏議:鑒於當時中央、地方在審判中對法律條文理解不一,每年科舉考試中明法科考試也無統一的權威標準的惰況,唐高宗在永徽三年下令召集律學通才和一些重要臣僚對《永徽律》進行逐條逐句的解釋,「條義疏奏以聞」,繼承漢晉以來,特別是晉代張斐、杜預注釋律文的已有成果,歷時1年,撰《律疏》30卷奏上,與《永徽律》合編在一起,於永徽四年十月經高宗批准,將疏議分附於律文之後頒行。計分12篇,共30卷,稱為《永徽律疏》。至元代後,人們以疏文皆以「議曰」二字始,故又稱為《唐律疏議》。由於疏議對全篇律文所作權威性的統一法律解釋,給實際司法審判帶來便利,以至《舊唐書·刑法志》說當時的「斷獄者,皆引疏分析之」。疏議的作用至重,學者楊鴻烈在《中國法律發達史》一書中認為,「這部永徽律全得疏議才流傳至今。」
(3)歷史地位:
第一,《永徽律疏》總結了漢魏晉以來立法和注律的經驗,不僅對主要的法律原則和制度作了精確的解釋與說明,而且盡可能引用儒家經典作為律文的理論根據。
第二,標志著中國古代立法達到了最高水平。作為中國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永徽律疏》全面體現了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風格和基本特徵,成為中華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對後世及周邊國家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第三,是中國歷史上迄今保存下來的最完整、最早、最具有社會影響的古代成文法典。
二、十惡
1.從「重罪十條」到「十惡」
(1)定義:所謂「十惡」,是隋唐以後歷代法律中規定的嚴重危害統治階級根本利益的常赦不原的十種最嚴重犯罪,淵源於北齊律的「重罪十條」。
(2)淵源:隋《開皇律》在「重罪十條」的基礎上加以損益,確定了十惡制度。唐律承襲此制,將「十惡」列入名例律之中。《唐律》名例疏議即雲:「五刑之中,十惡尤切。虧損名教,毀裂冠冕,特標篇首,以為明誡。」
2.唐律中十惡的具體內容
(1)謀反:謂謀危社稷,指謀害皇帝、危害國家的行為;
(2)謀大逆:指圖謀破壞國家宗廟、皇帝陵寢以及宮殿的行為;
(3)謀叛謂背國從偽,指背叛本朝、投奔敵國的行為;
(4)惡逆:指毆打或謀殺祖父母、父母等尊親屬的行為;
(5)不道:指殺一家非死罪三人及肢解人的行為;
(6)大不敬:指盜竊皇帝祭祀物品或皇帝御用物、偽造或盜竊皇帝印璽、調配御葯誤違原方、御膳誤犯食禁,以及指斥皇帝、無人臣之禮等損害皇帝尊嚴的行為;
(7)不孝:指控告祖父母、父母,未經祖父母、父母同意私立門戶、分異財產,對祖父母、父母供養有缺,為父母尊長服喪不如禮等不孝行為;
(8)不睦:指謀殺或賣五服(緦麻)以內親屬,毆打或控告丈夫大功以上尊長等行為;
(9)不義:指殺本管上司、受業師及夫喪違禮的行為;
(10)內亂:指奸小功以上親屬等亂倫行為。
唐律中「十惡」制度所規定的犯罪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為侵犯皇權與特權的犯罪,一為違反倫理綱常的犯罪。唐律將這些犯罪集中規定在名例律之首,並在分則各篇中對這些犯罪相應規定了最嚴厲的刑罰。而且,唐律規定凡犯十惡者不適用八議等規定,且為常赦所不原,此即俗語所謂「十惡不赦」的淵源。這些特別規定充分體現了唐律的本質和重點在於維護皇權、特權、傳統的倫理綱常及倫理關系。
三、六殺、六贓與保辜
1.六殺
(1)分類:《唐律》賊盜、斗訟篇中依犯罪人主觀意圖區分了「六殺」——「謀殺」、「故殺」、「斗殺」、「誤殺」、「過失殺」、「戲殺」等。
「謀殺」指預謀殺人;
「故殺」指事先雖無預謀,但情急殺人時已有殺人的意念;
「斗殺」指在斗毆中出於激憤失手將人殺死;
「誤殺」指由於種種原因錯置了殺人對象;
「過失殺」指「耳目所不及,思慮所不至」,即出於過失殺人;
「戲殺」指「以力共戲」而導致殺人。
(2)處罰:基於上述區別,唐律規定了不同的處罰。
謀殺人,一般減殺人罪數等處罰,但奴婢謀殺主子孫謀殺尊親則處以死刑,體現了對傳統禮教原則的維護。
故意殺人,一般處斬刑。
誤殺則減殺人罪一等處罰。
斗殺也同樣減殺人罪一等處罰。
戲殺則減斗殺罪二等處罰。
過失殺,一般「以贖論」,即允許以銅贖罪「六殺」理論的出現,反映了唐律對傳統殺人罪理論的發展與完善。
2.六贓
(1)定義:六贓指《唐律》規定的六種非法獲取公私財物的犯罪。唐律要求官吏廉潔奉公,嚴懲利用職權牟取私利或貪贓枉法的行為。在量刑上對於官吏以權謀私、貪贓枉法的行為,唐律中均規定了較常人犯財產罪更重的刑罰。
(2)分類:六贓具體包括以下罪名:
一是「受財枉法」,指官吏收受財物導致枉法裁判的行為。《唐律》職制篇規定,凡官吏受財枉法,贓滿15匹處絞。
二是「受財不枉法」,指官吏收受財物,但未枉法裁判行為。《唐律》職制篇規定,即使不枉法,贓滿30匹也處僅次於死刑的加役流。
三是「受所監臨」,指官吏利用職權非法收受所轄范圍內百姓或下屬財物的行為。《唐律》職制篇規定.官吏出差,不得在所到之處接受禮物,主動索取或強要財物的,加重處罰。監臨主守官盜取自己所監臨財物或被監臨人財物的,比竊盜加二等處罰,贓滿30匹者即絞。甚至規定,不得向被監臨人借用財物;不得私自役使下屬人員或利用職權經商牟利;否則依情節分別處以笞杖或徒刑。唐律還規定,官吏應約束其家人不得接受被監臨人的財物,若家人有犯,比照官吏本人減等治罪。如監守自盜的比一般盜罪加等處罰,贓滿30匹者即絞。
四是「強盜」,指以暴力獲取公私財物的行為。《唐律》賊盜篇規定強盔罪處罰更嚴,雖不得財也要處徒刑2年。持凶器得財者一尺徒三年,十匹及傷人者絞,殺人者斬。
五是「竊盜」,指以隱蔽的手段將公私財物據為己有的行為。《唐律》賊盜篇對一般竊盜罪也嚴格規定,不得財者笞五十,得財者至五十匹處加役流刑。
六是「坐贓」,指官吏或常人非因職權之便非法收受財物的行為。《唐律》雜律篇規定,官吏因事接受他人財物的即構成「坐贓,同時禁止監臨主守官在轄區內役使百姓,借貸財物,違者以坐贓論處。
(3)影響:六贓的分類與按贓值定罪的原則為後世所繼承,在明清律典中均有《六贓圖》的配附。
3.保辜
(1)定義:指對傷人罪的後果不是立即顯露的,規定加害方在一定期限內對被害方傷情變化負責的一項特別制度。
(2)具體規定:唐律規定:「手足毆傷人限十日,以他物毆傷人者二十日,以刃及湯火傷人者三十日,折跌肢體及破骨者五十日。」在限定的時間內受傷者死去,傷人者承擔殺人的刑責;限外死去或者限內以他故死亡者,傷人者只承擔傷人的刑事責任。
(3)評價:唐代確定保辜期限,用以判明傷人者的刑事責任,盡管不夠科學,但較之以往卻是一個進步。
四、五刑與刑罰原則
(一)唐律中的五刑
唐律承用隋《開皇律》中所確立的五刑即笞、杖、徒、流、死五種刑罰,作為基本的法定刑,其具體規格與《開皇律》稍有不同。
(1)笞刑,為五刑中最輕一級刑罰,分為五等由笞十到笞五十,每等加笞十;
(2)杖刑,亦分五等,由六十至一百,每等加杖十;
(3)徒刑,分為五等,自徒一年至徒三年,以半年為等差;
(4)流刑分為三等,即流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另有加役流;
(5)死刑,分斬、絞二等。
(二)唐律中的刑罰原則
1.區分公、私罪的原則
(1)定義:所謂公罪是指「緣公事致罪而無私曲者」,即在執行公務中,由於公務上的關系造成某些失誤或差錯,而不是為了追求私利而犯罪,如「擅賦斂」而無私人獲利者,處罰從輕。
所謂私罪包括兩種:一種是指「不緣公事私自犯者」,即所犯之罪與公事無關,如盜竊、強奸等。另一種是指「雖緣公事,意涉阿曲」的犯罪,即利用職權,循私枉法,如受人囑托,枉法裁判等,雖因公事,也以私罪論處。
(2)處罰:唐律規定公罪從輕,私罪從重。適用官當時,也要區分公罪和私罪,犯公罪者可以多當1年徒刑。
(3)緣由:唐律之所以要區分公罪與私罪,主要目的在於保護各級官吏執行公務、行使職權的積極性,以便提高國家的統治效能;同時,防止某些官吏假公濟私,以權謀私,保證法制的統一。
2.自首原則
唐代繼承了歷代自首減免刑罰的原則,但較前有比較明顯的發展。
一是嚴格區分自首與自新的界限。唐代以犯罪未被舉發而能到官府交待罪行的,叫做自首。但犯罪被揭發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後,再投案者,唐代稱作自新。自新是被迫的,與自首性質不同。唐代對自新採取減輕刑事處罰的原則。
二是規定謀反等重罪或造成嚴重危害後果無法挽回的犯罪不適用自首。凡「於人損傷,於物不可備償,越渡關及奸,並私習天文者,並不在自首之列」。即對前述犯罪投案的也不按自首處理。因為這些犯罪的後果已不能挽回。
三是規定自首者雖可免罪,但贓物必須如數退賠,不使犯法者在經濟上得到好處,以防止罪犯利用自首非法獲財。
四是自首不徹底的叫「自首不實」,對犯罪情節交待不徹底的叫「自首不盡」。《名例律》規定:「自首不實及自首不盡者」,各依「不實不盡之罪罪之。至死者,聽減一等」至於如實交待的部分,不再追究。
此外,唐律規定,輕罪已發,能首重罪免其輕罪;審問它罪而能自首餘罪的,免其餘罪。出於分化打擊犯罪的目的,唐律全面系統地發展了傳統刑法的自首原則;這些內容影響到後世。
3.類推原則
《唐律·名例律》規定:「諸斷罪而無正條,其應出罪者,則舉重以明輕;其應入罪者,則舉輕以明重。」即對律文無明文規定的同類案件,凡應減輕處罰的,則列舉重罪處罰規定,比照以解決輕案。凡應加重處罰的罪案,則列舉輕罪處罰規定,比照以解決重案。如疏議舉律文說,謀殺尊親處斬,但無已傷已殺重罪的條文,在處理已殺已傷尊親的案件時,通過類推就可以知道更應處以斬刑。又舉例說,夜半闖入人家,主人出於防衛,登時殺死闖入者,不論罪。律文沒有致傷的條文,但比照規定,殺死已不論罪,致傷更不論罪。唐代類推原則的完善反映了當時立法技術的發達。
4.化外人原則
化外人即指外國人。《唐律·名例律》規定:「諸化外人,同類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異類相犯者,以法律論。」即同國籍外國僑民在中國犯罪的,由唐王朝按其所屬本國法律處理,實行屬人主義原則,不同國籍僑民在中國犯罪者,按唐律處罰,實行屬地主義原則。這在當時不僅維護了國家主權,同時也比較妥善地解決了因大量外國僑民前來所引起的各種法律糾紛問題。
五、唐律的特點與中華法系
1.「禮法合一」的特點
唐朝承襲和發展以往禮法並用的統治方法,使得法律統治「一準乎禮」,真正實現了禮與法的統一。如同唐太宗所說「失禮之禁,著在刑書。」把封建倫理道德的精神力量與政權法律統治力量緊密結合在一起,法的強制力加強了禮的束縛作用,禮的約束力增強了法的威懾力量,從而構築了嚴密的統治法網,有力維護了唐朝統治。
2.科條簡要與寬簡適中的特點
唐朝立法以科條簡要,寬簡適中為特點。以往秦漢法律,向以繁雜著稱。西漢武帝以後,因一事立一法,導致律令雜亂。西晉修律對漢律令作了大幅度的縮減,北齊律定為12篇,949條,較前又有所進步。唐朝沿襲隋制,實行精簡、寬平的原則,定律12篇,502條,並為後世所繼承。僅以太宗修《貞觀律》為例,「凡削煩去蠹,變重為輕者,不可勝紀」。足見唐律的上述特點。
3.立法技術完善的特點
在立法技術上表現出高超的水平。如自首,化外人有犯、類推原則的確定都有充分表現。為防止官吏濫用比附,用精確的語言規定在法無明文規定條件下,官吏故意與過失出入人罪的處理辦法。並在承襲前代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公、私罪,故意、過失的概念,並規定了恰當的量刑標准。如《斗訟律》解釋「過失殺」說:「謂耳目所不及,思慮所不至,共舉重物為所不制,若乘高履危跌足,及因擊禽獸以致殺傷之類,皆是。」唐律結構嚴謹,為舉世所公認。
4.唐律是中國傳統法典的楷模與中華法系形成的標志
唐律是我國封建法典的楷模,在中國法制史上具有繼往開來,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唐朝承襲秦漢立法成果,吸收漢晉律學成就,使唐律表現出高度的成熟性。唐律因具有封建法律的典型性,故對宋元明清產生了深刻影響。
作為中華法系的代表作,唐律超越國界,對亞洲諸國產生了重大影響。朝鮮《高麗律》篇章內容都取法於唐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大寶律令》,也以唐律為藍本。越南李太尊時期頒布的《刑書》,大都參用唐律。可見唐律不僅在本國而且在世界法制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
六、唐代的司法制度
(一)司法機關
唐代沿襲隋制,皇帝以下設置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大司法機構,執行各自司法職能。
1.大理寺是中央最高審判機關
大理寺以正卿和少卿為正副長官,行使中央司法審判權,審理中央百官與京師徒刑以上案件。凡屬流徒案件的判決,須送刑部復核;死刑案件必須奏請皇帝批准。同時大理寺對刑部移送的死刑與疑難案件具有重審權。
2.刑部是中央司法行政機關
唐代刑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下設刑部、都官、比部和司門等四司。刑部除掌司法政令外,並復核大理寺流刑以下及州、縣徒刑以上的犯罪案件。在復審中,如發現疑案、錯案,凡徒刑、流刑以下的案件,駁回原審州、縣重審或復判,死刑則轉送大理寺重審。刑部還有權參與重大案件的審理,並有權受理在押犯申訴案件。
3.御史台
御史台以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為正副長官,下設台、殿、察三院。作為中央監察機構,專門負責代表皇帝自上而下地監督中央和地方各級官吏是否遵守國家法律和各項制度,是否忠實履行職貴,位高權重,可稱得上是皇帝的「耳目之司」。御史台有權監督大理寺、刑部的審判工作,同時參與疑難案件的審判,並受理行政訴訟案件。御史台中分設台院、殿院、察院,統轄下屬的諸御史。
台院是御史台的基本組成部分,設侍御史若幹人,執掌糾彈中央百官,參與大理寺的審判和審理皇帝交付的重大案件。由於侍御史在諸御史中的地位最高,職權最重,因此一般均由皇帝直接指派,或由宰相與御史大夫商定,由吏部選任。
殿院,設殿中侍御史若幹人,執掌糾察百官在宮殿中違反朝儀的失禮行為,並巡視京城及其他朝會、郊祀等以維護皇帝的神聖尊嚴為其主要職責。
察院,設監察御史若幹人,執掌糾察州縣地方官吏的違法行為。唐代時以「道」為監察區,全國共分為十道(後增為十五道),每道設一名監察御史,稱為巡按使,品級雖低,但權力極大,是皇帝設在地方上的耳目。
4.唐代的「三司推事」
唐代中央或地方發生重大案件時,由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大理寺卿組成臨時最高法庭審理,稱為「三司推事」。有時地方發生重案,不便解往中央,則派大理寺評事、刑部員外郎、監察御史為「三司使」,前往審理。此外,唐代還設立都堂集議制,每逢發生重大死刑案件,皇帝下令「中書、門下四品以上及尚書九卿議之」,以示慎刑。
5.地方司法機關
唐代地方司法機關仍由行政長官兼理。州縣長官在進行司法審判時,均設佐史協助處理。州一級設法曹參軍或司法參軍,縣一級設司法佐、史等。縣以下鄉官、里正對犯罪案件具有糾舉責任,對輕微犯罪與民事案件具有調解處理的權力,結果須呈報上級。
(二)訴訟制度
1.刑訊制度
(1)刑訊的條件與證據。唐律規定,審判時「必先以情,審察辭理,反復參驗,猶未能決,事須拷問者,立案同判,然後拷訊,違者杖六十」。也就是要求在拷訊之前,必須先審核口供的真實性,然後反復查驗證據。證據確鑿,仍狡辯否認的,經過主審官與公審官共同決定,可以使用刑訊;未依法定程序拷訊的,承審官要負刑事責任。同時規定,對那些人贓俱獲,經拷訊仍拒不認罪的,也可據狀斷之」,即根據證據定罪。
(2)刑訊方法。首先,刑訊必須使用符合標准規格的常行杖,以杖外他法拷打甚至造成罪囚死亡者,承審官要負刑事貴任。其次,拷囚不得超過三次,每次應間隔20天,總數不得超過200,杖罪以下不得超過所犯之數。若拷訊數滿仍不招供者,必須取保釋放。凡有違犯,承審官須負刑事貴任。其三,拷訊數滿,被拷者仍不承認的,應當反拷告狀之人,以查明有無誣告等情形,同時規定了反拷的限制。
(3)規定對兩類人禁止使用刑訊,只能根據證據來定罪。一類是具有特權身份的人,如應議、請、減之人;二是老幼廢疾之人,指年70以上15以下、一肢廢、腰脊折、痴啞、侏儒等。對上述兩種人,唐律規定「不合拷訊,皆據眾證定罪」,即必須有三人以上證實其犯罪事實才能定罪。
2.仇賺迴避原則
唐代迴避制度稱作「換推」,指在審訊過程中,凡審判官與當事人有親屬或師生或仇嫌關系,均須調換迴避。司法機關在接受訴狀後,就開始進入審訊程序。為了防止司法官在審訊過程中因親故仇嫌關系而妨礙公正審判,唐朝在《唐六典》中第一次規定了迴避制度,即「凡鞫獄官與被鞫人有親屬仇嫌者,皆聽更之」,也就是說,若承審官與當事人有某種利害關系,准許更換承審官。這一規定對於保證司法公正有一定作用。
3.死刑三復奏
死刑復奏制度是指死罪判決的執行必須奏請皇帝批准,待皇帝批准下達三日後方可行刑。這項制度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就已正式確立,至隋朝確定為死刑須經「三復奏」方准執行。唐律對此作了更加詳細而嚴格的規定:除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及部曲、奴婢殺主等死刑判決只經一次復奏即可執行外,凡各地方的死刑判決作出後,必須三次奏報皇帝批准,待批准下達三日後方可執行。違反上述規定,「不待復奏報下而決者」要判處流刑,3日期限末滿或過限行刑者處以杖刑至徒刑。對京師判決的死刑案件要求更加嚴格,須經過「五復奏」。這項制度表明唐代對死刑的審慎態度及皇帝對死刑權的牢固控制。
I. 唐代保辜制度對漢代保辜制度的繼承有哪些這兩朝代的保辜制度又有何相似性
舉例說一下 比如說殺人罪
漢代的保辜制度是 只要在法定期限內 救助對方 哪怕對方死了 也只以傷人來算
而唐代的保辜制度是 在法定期限內 有救助對方的行為 如果確實減輕對方的後果 比如說 把人救活了 沒死 那才算保辜
如果人依然死了 就不算保辜
相似性的地方就是 都必須有救護被害人的行為
J. 唐代的律令格式有何歷史,法律共分為哪幾類呢
中國是世界上最具有歷史深度的國家之一,早在公元前2070年,中國就誕生了第一個世襲制王朝,一直到1912年清朝滅亡,中國的世襲王朝歷史持續了將近4000年。在數十個大一統王朝的不斷更迭中,形成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制度,例如保辜制度。這項制度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法律中的對仁的推崇,但也體現了一些人治的色彩。
事實上,保辜制度一直存在於中國古代的法律之中,從唐朝開始,歷朝歷代都把保辜制度列入正是法律條文並予以實踐。而唐以後的保辜制度,又基本上都是以唐朝的保辜制度為標准,大體框架都沒有改變,僅僅只是在一些細枝末節處進行了細化或者說完善。
保辜制度是儒家文化對法律影響的一個明例,它著重體現了儒家思想中「仁」的思想,其原意是為了保護受害人,同時緩和受害者與加害者的關系,對於社會的和諧存在積極的一面。但與此同時,受限於古代醫學技術的不先進,對受傷者傷情的判斷以及傷後死亡原因的斷定並不精確,很容易就造成對加害者的誤判或者對受害者保護不到位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