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治安處罰法復議期限

治安處罰法復議期限

發布時間:2021-09-13 08:21:14

A. 公安機關以下了行政處罰書每人拘留10天,但他們要行政復議.請問在復議期間能不能執行拘留時間是多長

限制人身自由的具體行政行為復議或訴訟期間可以暫停執行。只要你提供擔保即可。

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四條規定:「訴訟期間,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1.被告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2.原告要求停止執行,人民法院認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並且停止執行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裁定停止執行的;3.法律、法規規定停止執行的。」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四十條規定:「對治安管理處罰提出申訴或者提起訴訟的,在申訴和訴訟期間原裁決繼續執行。被裁決拘留的人或者他的家屬能夠找到擔保人或者按照規定交納保證金的,在申訴和訴訟期間,原裁決(定)暫緩執行。裁決被撤銷或者開始執行時,依照規定退還保證金。」

B. 行政復議機關的復議期限問題,很糾結

這是對行政機關更為嚴格的要求。處罰法、復議法都是一般性的程序規定,各行政機關實施具體行政行為不僅要依據程序法,還要依據本部門的具體法律法規,例如公安機關實施處罰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部分部門法的頒布實施早於行政復議法,對於復議期限做出了明確規定。如果某一部門法規定了應當30日內做出復議決定,那麼復議期限為30日;如果規定的是90日,那麼復議法實施後,復議期限為60日。也就是以期限更短的為准,對復議機關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

C. 收到治安處罰決定書後多少天提出復議

申請行政復議, 行政復議法第三章第九條第一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 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 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 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 第二款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 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申請行政訴訟,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行政機關申請 復議的,復議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書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 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申請人不服復議決定的, 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復議機關逾期不作出決定的, 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十九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 應當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 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D. 治安拘留告知書簽字後有幾天時間復議。

申請行政復議,
行政復議法第三章第九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E. 對行政拘留不服提出行政復議期間,拘留要執行嗎

行政復議期間具體行政行為不停止執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五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處罰不停止執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十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必須查明事實;違法事實不清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

第三十一條 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並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第三十二條 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採納。

(5)治安處罰法復議期限擴展閱讀:

行政拘留是對人身自由的限制,屬於最嚴厲的行政處罰,對行政拘留的立法自然應慎之又慎。治安管理處罰法對一項違法行為裁決行政拘留最長期限不超過15日的規定,是維持了原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中規定的「拘留:一日以上,十五日以下」。

對於多項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合並執行拘留的最長期限,原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並沒有明確規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草案曾規定,合並執行行政拘留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30天。

但當時有意見認為,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不同於犯罪,對人身自由限制的行政拘留是以教育為主的警示性處罰,並非時間越長效果越好,且執行行政拘留的成本高於其他處罰種類。所以,建議限制人身自由的時間不宜過長。

經過大家討論,決定通過立法嚴加限制對行政拘留處罰合並執行的期限,將合並執行期限的上限縮短為20天,這也與刑法數罪並罰制度中「有期徒刑合並執行」的原則相吻合。最終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六條確立了「有兩種以上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分別決定,合並執行。行政拘留處罰合並執行的,最長不超過二十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F. 治安管理處罰法有期限嗎

第二十二條抄 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在六個襲月內沒有被公安機關發現的,不再處罰。 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拘留期限是15日以下!

G. 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一般不超過30天,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可以延長30天以上。

根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十九條的規定:

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十日;

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

為了查明案情進行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定

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辦理治安案件,不嚴格執法或者有違法違紀行為的,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向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行政監察機關檢舉、控告;收到檢舉、控告的機關,應當依據職責及時處理。

拓展資料:

治安案件是指公安機關和基層保衛組織依法對需要給予治安行政處罰的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行為和不夠立為刑事案件的輕微違法犯罪行為,通過立案確認、進行查處的案件。

根據有關規定,社會上發生的治安案件一般由當地公安派出所負責查破;發生在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內部的治安案件,由本單位保衛組織查破,沒有保衛組織的單位,由所在地公安機關負責查破。

另外,在農村沒有公安派出所的地方,對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中需要給予警告、50元以下罰款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委託鄉(鎮)人民政府裁決。

H. 對刑事拘留不服.申請復議是多長時間

我國規定了公安機關可以進行刑事拘留的7項情形。刑事拘留不同於行政拘留,行政拘留屬於行政處罰,相對人對公安機關行政拘留的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被刑事拘留的人對公安機關的決定不服的,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只能向公安機關提出異議,公安機關如果認為採取刑事拘留的強制措施不當的,應當作出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按照我國《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對沒有犯罪事實或沒有事實證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錯誤拘留的,受害人有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因此,對刑事拘留決定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如果事後證明刑事拘留是錯誤的,受害人可以依照國家賠償法規定的程序申請國家賠償。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1.違反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公民採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對公民採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時間超過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時限,其後決定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2.對公民採取逮捕措施後,決定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3.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刑罰已經執行的;4.刑訊逼供或者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5.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I. 治安管理處罰法行政復議期間拘留 保證金怎樣計算

按照《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一百零七條規定,被處罰人不服
行政拘留
處罰決定,申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可以向公安機關提出
暫緩執行
行政拘留的申請。公安機關認為暫緩執行行政拘留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由被處罰人或者
近親屬
提出
擔保人
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二百元的標准交納保證金,行政拘留處罰決定暫緩執行。

J. 行政復議決定的起訴期限有幾種

拘留結束後,我的親戚認為公安機關作出的拘留決定是錯誤的,向公安機關申請行政復議,但是公安機關說已經超過行政復議期限。請問,法律規定的是多長? 天之權鄭州律師事務所陳波解答: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並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公安機關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的,應當告知被處罰人違法事實和證據、處罰的種類和依據,如對處罰決定不服應告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權陳述和申辯,公安機關必須充分聽取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的意見,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公安機關應當採納,公安機關不得因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的陳述、申辯而加重處罰。上述規定,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也是公安機關的法定義務,公安機關在作出拘留決定前就應當聽取被處罰人的陳述和申辯。 被處罰人不服行政處罰決定,既可以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法定復議前置除外)。根據法律規定,申請行政復議的期限是被處罰人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申請行政訴訟的期限:自被處罰人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 如果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者起訴期限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規定,起訴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權或者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兩年。也就是說,如果提起行政復議,應當在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如果提起行政訴訟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如果公安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期限,起訴期限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權或者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最長不得超過兩年。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閱讀全文

與治安處罰法復議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