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會計檔案保管登記簿是否應該按照不同保管期限分別登記編號
根據題目說明如下:
1、會計檔案有二類型,一種是
憑證類保管期限15年,賬冊類保管期限30年。
2、如每年會計檔案較多,建議按照年度分類。如編號規則:2009-ck11-1.表示2009年度,會計檔案綜合類第一卷。CK11-綜合(含賬冊、以及預決算之類的檔案,一般永久保存),CK12-憑證類(15年保管期限)。這樣排架和檢索都很方便。
3、如檔案較少,可以直接用2009-CK-1來表示,不分綜合和憑證。也可以解決問題。
祝一切順利!
② 會計賬簿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為多少年
會計賬簿類保管期限如下:
1)總賬 15年(包括日記賬)。
2)明細賬 15年 。
3)日記賬 15年(其中現內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為容25年)。
4)固定資產卡片 報廢清理後保管5年。
5)輔助賬簿 15年。
(2)食堂帳冊保管期限擴展閱讀:
企業會計檔案保管期限表序號檔案名稱保管期限備註:
一、會計憑證類
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和匯總憑證15年其中:涉及外事和"轉制"的會計憑證永久
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3年
二、會計賬簿類
日記賬15年其中: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25年
明細賬15年
總賬15年包括日記賬
固定資產卡片固定資產報廢清理後保存5年
輔助賬簿15年
涉及外事和"轉制"的會計賬簿永久
三、會計報表類
包括各級主管部門的匯總會計報表
主要財務指標快報3年包括文字分析
月、季度會計報表15年包括文字分析
年度會計報表(決算)永久包括文字分析
四、其他類
會計移交清冊15年
會計檔案保管清冊15年
會計檔案銷毀清冊25年
主要財務會計文件、合同、協議永久
③ 前幾年的食堂會計賬檔案丟失了,會受到如何處理
根據《中華 人民 共和 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六十條規定:「未按規定設置、保管賬冊或者保管記賬憑證和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會計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未按照規定保管資料,致使會計資料毀損、丟失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對單位處以3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④ 食堂掛往來賬戶上,可否列印獨立賬簿
掛往來賬戶上,可否列印獨立賬戶,不能問一下會計。
⑤ 會計憑證會計賬冊保存年限
會計憑證會計賬來冊保存年限為30年。
根據自財政部、國家檔案局令第79號發布的,現行最新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定:
其中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等主要會計檔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已延長至30年,其他輔助會計資料的最低保管期限延長至10年。
(5)食堂帳冊保管期限擴展閱讀:
會計憑證類保管期限:
原始憑證 30年
記賬憑證 30年
匯總憑證 30年
會計賬簿類保管期限:
總賬 30年(包括日記賬)
明細賬 30年
日記賬 30年
固定資產卡片( 報廢清理後保管5年)
輔助賬簿 30年
財務報告類保管期限:
月、季度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所屬單位 月、季度財務會計報告) 3年
會計檔案保管期限:
年度財務會計報告 (決算) 永久(包括文字分析)
其他類保管期限:
會計移交清冊 30年
會計檔案保管清冊 永久
會計檔案銷毀清冊 永久
銀行余額調節表 10年
銀行對賬單 10年
⑥ 會計憑證會計賬冊保存年限是多少
30年。
根據財政部、國家檔案局令第79號發布的,現行最新的《會計檔專案管理辦法》屬規定:
1、將會計檔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類調整為10年、30年兩類,並將原附表1、2中保管期限為3年、5年、10年的會計檔案統一規定保管期限為10年。
2、、其中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等主要會計檔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已延長至30年,其他輔助會計資料的最低保管期限延長至10年。
(6)食堂帳冊保管期限擴展閱讀
會計憑證保存的具體規定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第五十五條對相關內容有明確的規定:
會計憑證登記完畢後,應當按照分類和編號順序保管,不得散亂丟失。記帳憑證應當連同所附的原始憑證或者原始憑證匯總表,按照編號順序,折疊整齊,按期裝訂成冊,並加具封面,註明單位名稱、年度、月份和起訖日期、憑證種類、起訖號碼,由裝訂人在裝訂線封簽外簽名或者蓋章。
對於數量過多的原始憑證,可以單獨裝訂保管,在封面上註明記帳憑證日期、編號、種類,同時在記帳憑證上註明「附件另訂」和原始憑證名稱及編號。
⑦ 征管法規定,納稅人的賬冊保管期限20年對還是錯呢
稅收征管法沒有這樣的規定,賬冊保管期限是《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定的,賬冊一般保存15年,所以這道題目是錯的。
⑧ 記帳憑證的保管期限是多久呢
保管期限為30年。
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國家檔案局令第版79號發布權修訂後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等主要會計檔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已延長至30年,其他輔助會計資料的最低保管期限延長至10年。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後的第一天算起。
《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第六條第一項規定:會計憑證,包括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應當進行歸檔。
《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第十四條規定: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定期兩類。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為10年和30年。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後的第一天算起。
《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第十五條規定:各類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原則上應當按照本辦法附表執行,本辦法規定的會計檔案保管期限為最低保管期限。(附表見上圖)
⑨ 財務食堂怎樣建賬本
從二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單純分析食堂費用如何核算,不考慮企業對職工就餐是否收取費用。二是免費或有償提供就餐的情況。其中第一個方面是決定第二個方面的基礎。
一方面:
我們先來確定企業會計制度是如何規定的,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會計科目使用說明:支付的職工醫療衛生費用、職工困難補助和其他福利費以及應付的醫務、福利人員工資等在應付福利費的借方反映。
按此說明很難說清食堂費用是否應在此科目核算。本人又查找一些資料,對職工福利費的相關規定是這樣的:
職工福利制度是指企業職工在職期間應在衛生保健、房租價格補貼、生活困難補助、集體福利設施,以及不列入工資發放范圍的各項物價補貼等方面享受的待遇和權益,這是根據國家規定,為滿足企業職工的共同需要和特殊需要而建立制度。職工福利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從企業提出的職工福利費和住房補助基金。
職工福利費的開支范圍
1、 職工醫葯費 ;
2、 職工的生活困難補助;
3、 是指對生活困難的職工實際支付的定期補助和臨時性補
助。包括因公或非因工負傷、殘廢需要的生活補助 3,職工及其供養直系親屬的死亡待遇;
4、 集體福利的補貼;
5、 包括職工浴室、理發室、洗衣房,哺乳室、托兒所等集體
福利設施支出與收入相抵後的差額的補助,以及未設托兒所的托兒費補助和發給職工的修理費等;
6、 其他福利待遇:主要是指上下班交通補貼、計劃生育補助、
住院伙食費等方面的福利費開支。
不屬於職工福利費的開支
1、 退休職工的費用;
2、 被辭退職工的補償金;
3、 職工勞動保護費;
4、 職工在病假、生育假、探親假期間領取到補助;
5、 職工的學習費;
6、 職工的伙食補助費;
根據以上的規定,我們可以發現職工浴室、理發室、洗衣房,哺乳室、托兒所等集體福利設施支出屬於福利費的支出范圍,而食堂並不在所列的福利設施中,這點正好與《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中的規定相符。大家可查詢一下《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該辦法的第十九條第一款提到了只有「醫務室、職工浴室、理發室、幼兒園、托兒所」的費用在應付福利費中列支不得稅前扣除,其中也不包含食堂。
按上述的分析,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食堂並沒有相關的法規規定是屬於企業的福利部門,也沒有制度要求將其發生的費用成本在應付福利費中列支,特別是稅法中沒明文的規定。因此,實務中應可以將食堂產生的費用,包括食堂人員工資,購買糧食、蔬菜等費用記入管理費用科目稅前列支。
但在實務中存在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食堂的采購大多沒有正式的發票,如果直接在費用中列支,則為白條列支,要進行納稅調整。在考慮時我突然想到了酒店是如何處理這種問題?由於沒涉及過,我就與稅務局的朋友進行了溝通,經了解酒店一般均由市場代開發票(大型市場現均提供代開票),市場收取1.5%的手續費(可能各地不一致)。收購農產品不用納稅,成本僅僅增加了手續費,但從稅收成本的角度講還是值得,為什麼這么說,舉例說明:例如一個企業食堂全年采購1萬元,如果這個單位是盈利單位,沒有發票入賬則要納稅調整,多納33%的所得稅,成本就是0.33萬元,如果索取發代開發票,成本只有0.15萬元,因而對盈利企業而言是值得的。如虧損企業,就要分情況處理,如果納稅調整後應納稅所得仍是負數,則無須開票;如果納稅調整後應納稅的則可自行測算納稅成本,決定是否代開票入賬。
另一方面:
以上僅僅分析了食堂費用核算的主要科目問題,接下來深入分析就是食堂發生費目的有二:一是解決內部職工的就餐問題;二是招待單位的客戶。
首先說說第二種情況招待單位的客戶,如果食堂費用有用於招待單位的客戶,納稅時應將食堂費用中相應的部分納入交際應酬費進行計算是否超標。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有合法的發票(有此地方稅務機關同意企業可以編制自製憑證入賬,自製憑證需要註明招待客人的所在單位、姓名、日期以及招待的時間等)
其次食堂是用來解決內部職工的就餐的,如向職工收取費用的沒有任務核算和稅務上的問題,將收取的費用沖減食堂的支出,將凈額記入管理費用(內部非獨立核算單位相互提供的勞務,不構成營業稅納稅義務,向職工收取的費用無須納稅)。如是免費提供的,本人認為應是企業的一種福利制度,對職工來說就是一種補貼,相應這部分支出就是一種福利性支出,應記入應付福利費核算,同時作為職工的工資薪金所得,並入計算個人所得稅。在實際工作中存在有些單位可能象徵性收取餐費(感謝penglong29提供),將實質上的免費轉變成有償,這樣處理我認為是為了迴避免費提供就餐的個稅問題。
因此,食堂費用應記入何科目核算,不能簡單得說是管理費用,還是應付福利費,要針對不同的業務性質而定,以反映真實的情況。
以上的分析只能是理論上的,實務中由於企業真正開票的很少,也就存在多種核算情況,不管哪種情況,前提均是在當地稅務部門默許的方式下操作,大多的是放在應付福利費科目核算(這也是多數稅務機關承認的操作)。外資企業由於按實列支,在審計發現有些列入製造費用、也有的記入管理費用、也有記入應付福利費,不管在何科目核算,稅務機關一般也是將發生額控制在14%的范圍內。但據我所知有些地方要求是比較嚴的,稅務人員在國家稅務總局培訓時也提出了應付福利費列支依據是合法的票據。因此在當前的情況下,企業決定如何核算食堂費用,也不必完全遵守制度,可向單位的稅收專管員詢問解決方法。
隨著新的會計准則的執行,應付福利費的科目成為歷史。新的企業財務通則的出台,也取消了14%福利費的計提要求。新的稅法出台,我估計也會向現在外資處理方法接近,即按實列支福利性支出(可能會有一個列支標准)。在這種背景下,我們無須討論應記入何科目,食堂費用只能記入管理費用核算(但也要區別交際應酬、職工福利等支出,以便納稅調整)。直接列入費用,就必須要有合法的原始憑證作為記賬依據。因此本人的觀點是建議對食堂費用的核算應逐步規范,杜絕白條列支,以免增加企業的稅收成本。
⑩ 會計賬簿保管期限
保管年限
會計賬簿類:
1、日記賬 15年 其中: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帳 25年
2、明細賬、總賬、輔助賬 15年
3、涉及外來和對私改造的會計賬簿 永久
會計報表類:
1、主要財務指標報表 3年
2、月、季度會報表 15年
3、年度會計報表 永久
其它類:
1、會計檔案保管清冊及銷毀清冊 25年
2、財務成本計劃 3年
3、主要財務會計文件、合同、協議 永久
(10)食堂帳冊保管期限擴展閱讀:
各單位均應按照會計核算的基本要求和會計規范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單位經濟業務的特點和經營管理的需要,設置必要的賬簿,並認真做好記賬工作。 各種賬簿的形式和格式多種多樣,但均應具備下列組成內容:
1、封面:主要標明賬簿的名稱,如總分類賬簿、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
2、扉頁:標明會計賬簿的使用信息,如科目索引、賬簿啟用和經管人員一覽表等.
3、賬頁:賬簿用來記錄經濟業務事項的載體,其格式反映經濟業務內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內容應當包括:
1)賬戶的名稱,以及科目、二級或明細科目
2)登記賬簿的日期欄
3)記賬憑證的種類和號數欄
4)摘要欄,所記錄經濟業務內容的簡要說明。
5)金額欄,記錄經濟業務的增減變動和余額
6)總頁次和分戶頁次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