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主治醫師報考條件
主治醫師考試報名條件:
1、取得醫學中專學歷,受聘擔任醫師職務滿7年。
2、取得醫學大專學歷,從事醫師工作滿6年。
3、取得醫學本科學歷,從事醫師工作滿4年。
4、取得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從事醫師工作滿2年。
5、取得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
考試科目及成績:
1、考試為兩年一個周期,兩年內沒有通過四科需要重新報名參加考試。考試成績在各科目中以100為滿分計算,每科目成績達到60分為合格,考試成績有效期為2年,2年內通過四個考試科目即可取得相應資格。
2、主治醫師資格考試,即為取得主治醫師資格證書的考試。科目分為:「基礎知識」、「相關專業知識」、「專業知識」、「專業實踐能力」等4個科目。其中「基礎知識」和「相關專業知識」為公共科目。
3、考試時間為2天,一天兩個科目。
(1)主治醫師報名年限擴展閱讀
晉升條件
1、醫學中專畢業,在縣及以下基層醫療機構工作,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七年;
2、醫學大學專科畢業,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六年;
3、醫學大學本科畢業,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五年;
4、醫學大學本科畢業並取得與醫學有關的第二學士學位,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四年。
5、取得本專業或相近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從事初級(師)專業技術職務工作不少於3年
6、取得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
㈡ 主治醫師報考條件(請詳細說明報考年限的規定,謝謝!)
凡符合衛生部、人事部印發的《臨床醫學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暫行規定》(衛人發[2000]462號)中報名條件的人員,均可報名參加相應級別和專業類別的考試。
1、報名人員必須在有關部門批準的醫療衛生機構內從事外科學工作的人員;凡報考內科主治醫師的人員,應具有執業醫師資格,並在報名時提交執業醫師資格證書。對現崗位有準入資格要求的專業,在報名時應同時提交准入資格證明文件。
2、報名參加內科主治醫師資格考試人員,報名條件中有關學歷的要求,是指國家承認的國民教育學歷;有關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取得上述學歷前後從事本專業工作時間的總和。工作年限計算截止到考試報名年度的當年年底。
3、凡符合上述所規定內科主治醫師報考條件的人員,不受單位性質和戶籍的限制,均可從事內科主治醫師的考試,並根據自己所在科室報考相關科目。
所學專業須與報考專業對口(或相近),例如學葯學類專業的,只可報考葯學類資格,不可報考護理類資格,如此類推。
4、《暫行規定》所規定的有醫療事故責任者等情況不得參加考試。
1、醫師職稱
住院醫師(助教) 主治醫師(講師) 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主任醫師(教授)
2、晉升條件
具備第三條和下列條件者可晉升為主任醫師、主任葯師、主任技師、主任護師。
精通本科(本專業,下同)理論,掌握國內外本科技術發展情況,並能吸取最新科研成就應用於實際工作(中醫葯專業須精通中醫葯理論,對經典醫著有所研究)。
有豐富的臨床或技術工作經驗,能熟練地掌握本科技術操作,解決本科復雜疑難問題。能熟練地掌握一門以上外國語(中醫、中葯人員暫不作為必備條件),並有較高水平的科學論文或著作。
善於指導本科全面業務,能為醫療、教學和科研培養出高級人才。
㈢ 考主治醫師的年限及學歷要求
考主治醫師的年限和學歷要求如下:
1、醫學中專畢業,在縣及以下基層醫療機構工作,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七年。
2、醫學大學專科畢業,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六年。
3、醫學大學本科畢業,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五年。
4、醫學大學本科畢業並取得與醫學有關的第二學士學位,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四年。
醫院的住院部各科室,將床位分配給各醫生,每一床位的主要負責的醫生,就被患者和同行稱為主治醫生或主治大夫,他們可由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和副主任醫師擔任。是一種責任人稱呼。
(3)主治醫師報名年限擴展閱讀:
主治醫師的職責范圍:
1、在醫生組長領導下,負責本科一定范圍的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工作。
2、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診療常規和技術操作常規,經常檢查本病房的醫療質量,嚴防醫院感染與差錯事故的發生。
3、按時查房,具體參加和指導住院醫師進行診斷、治療及特殊診療操作。檢查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情況。
4、主持病房的臨床病例討論及會診,檢查、修改下級醫師書寫的醫療文件,決定病員出院,審簽出院病歷。
5、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發生患者病危、死亡,醫療事故、醫院感染、傳染病疫情等重要問題時,應及時處理,並向組長匯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主治醫師
㈣ 主治醫師報名時間2021年
主治醫師考試報名時間一般在前一年12月份-考試當年1月份。分為網上報名和現場審核。
(1)2020年中醫內科主治醫師考試網上報名時間為2019年12月24日-2020年1月13日。
(2)2020年中醫內科主治醫師考試現場確認時間為2019年12月25日-2020年1月16日。
主治醫師資格考試,即為取得主治醫師資格證書的考試。科目分為:「基礎知識」、「相關專業知識」、「專業知識」、「專業實踐能力」等4個科目。
(4)主治醫師報名年限擴展閱讀:
主治醫師考試成績在各科目中以100為滿分計算,每科目成績達到60分為合格,考試成績有效期為2年。所有4個科目在2年內全部合格者可申請該級專業技術資格。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的有關規定,參加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可聘任醫士職務;取得執業醫師資格,可聘任醫師職務。
㈤ 考主治醫師年限要求
有關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取得
學歷
前後從事本專業工作時間的總和。工作年限計算的截止日期為考試報名年度的當年年底。
臨床專業
是在取得執業證後滿5年可以報考主治!2013年
㈥ 每年主治醫師報名時間
每年主治醫師報名時間一般在12月-年初1月份。
參加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並版成績合格者權,由人事局頒發人事部統一印製,人事部、衛生部用印的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該證書在全國范圍內有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衛生局吊銷其相應專業技術資格,由人事局收回其專業技術資格證書,2年內不得參加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
1、偽造學歷或專業技術工作資歷證明;
2、國家和本市衛生、人事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6)主治醫師報名年限擴展閱讀:
凡符合衛生部、人事部印發的《臨床醫學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暫行規定》(衛人發[2000]462號)中報名條件的人員,均可報名參加相應級別和專業類別的考試。
報考衛生專業中級資格的人員,除具備(一)所規定的條件外,還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取得相應專業中專學歷,受聘擔任醫(葯、護、技)師職務工作滿7年;
2、取得相應專業大專學歷,從事醫(葯、護、技)師工作滿6年;
3、取得相應專業本科學歷,從事醫(葯、護、技)師工作滿4年;
4、取得相應專業碩士學位,從事醫(葯、護、技)師工作滿2年;
5、取得相應專業博士學位。
㈦ 主治醫師考試報名的時間
全國主治醫師考試時間一般在每年的5-6月份考試。
2010年主治醫師考試時間:5月22、23、29、30日
2010年度全科醫學、臨床醫學的各專業「基礎知識」、「相關專業知識」、「專業知識」、「專業實踐能力」4個科目的考試,均採用人機對話的方式進行。
具體機考專業的考試時間安排由 衛生部人才交流服務中心根據報名情況負責另行通知。主治醫師資格考試,即為取得主治醫師資格證書的考試。科目分為:「基礎知識」、「相關專業知識」、「專業知識」、「專業實踐能力」等4個科目。考試成績在各科目中以100為滿分計算,每科目成績達到60分為合格,考試成績有效期為2年。所有4個科目在2年內全部合格者可申請該級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科目
內| 外科主治醫師資格考試科目分為:「基礎知識」、「相關專業知識」、「專業知識」、「專業實踐能力」等4個科目。
其中「基礎知識」與「相關專業知識」科目外科學及其各亞專業考核內容一樣。「專業知識」與「專業實踐能力」科目各亞專業考核內容為本亞專業考試大綱所要求掌握的內容。
2008年度 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外科主治醫師的「基礎知識」、「相關專業知識」、「專業知識」和「專業實踐能力」4個科目將全部採用人機對話方式進行考試。各專業每科目考試時間均為90分鍾。
㈧ 主治醫師報名時間
凡符合衛生部、人事部印發的《臨床醫學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暫行規定》(衛人發[2000]462號)中報名條件的人員,均可報名參加相應級別和專業類別的考試。
內科學專業:
1、參加內科主治醫師資格考試的人員,應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和法律;
(2)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並取得執業醫師資格;
(3)具備良好的醫德醫風和敬業精神;
(4)已實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療機構的醫師須取得該培訓合格證書。
2、參加內科主治醫師資格考試的人員,除具備上述所規定的條件外,還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取得醫學中專學歷,受聘擔任醫師職務滿7年。
(2)取得醫學大專學歷,從事醫師工作滿6年。
(3)取得醫學本科學歷,從事醫師工作滿4年。
(4)取得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從事醫師工作滿2年。
(5)取得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請參加內科學專業技術資格的考試:
(1)醫療事故責任者未滿3年。
(2)醫療差錯責任者未滿1年。
(3)受到行政處分者在處分時期內。
(4)偽造學歷或考試期間有違紀行為未滿2年。
(5)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參加內科主治醫師資格考試的人員必須先取得執業醫師資格,並在報名時提交相應專業執業醫師資格證書。因工作崗位變動,需報考現崗位專業類別的人員,其從事現崗位專業工作時間須滿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