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論述起訴期限

論述起訴期限

發布時間:2021-09-11 13:11:35

1. 審查起訴期限

審查起訴期限: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九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對於偵查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1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的案件,改變管轄的,從改變後的人民檢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查起訴期限。該條對審查起訴的期限以及改變管轄後審查起訴期限的計算,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這一規定是長期審查起訴經驗的總結,是符合準確、及時辦案要求的。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一條第3款的規定:對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檢察院後,人民檢察院也要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以上規定的審查起訴的期限是針對犯罪嫌疑人被羈押的案件來說的,實踐中對犯罪嫌疑人未被羈押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不受1個月至1個半月期限的限制,既可以在1個月至1個半月內完成,也可以超過這個期限,但是,必須貫徹迅速、及時原則,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審查。此外,如果在審查起訴過程中犯罪嫌疑人在逃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中止審查,並按照《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作出通緝的決定並通知偵查機關執行。共同犯罪中的部分犯罪嫌疑人在逃的,對在逃犯罪嫌疑人應當中止審查,對其他犯罪嫌疑人的審查起訴應當照常進行。中止審查應當由審查起訴部門負責人提出意見報請檢察長決定。中止審查的時間不計入審查起訴的期限。
人民檢察院經過審查,應當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依法作出提起公訴或不起訴的決定。

2. 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有效時間是多長

合同糾紛、民事訴訟法的訴訟時效為二年。

經濟糾紛一般是按照民事法律的原則來處理的,通常情況下,經濟糾紛的訴訟時效也是2年,一種比較特殊情況是關於涉外經濟技術合同引起的糾紛訴訟時效是4年;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九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申請人不服得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論述起訴期限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起訴有效時間

《民法通則》135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民法通則》136條規定:「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l)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失的。」

《民法通則》137條規定:「訴訟時效的起算是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計算。但是,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民法通則》147條規定:「不服地方法院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法院提起上訴。」

《民事訴訟法》135條規定:「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法院在立案之日起的6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延長6個月;還需延長的,經上級法院批准。」

《民事訴訟法》146條規定:「簡易程序審結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

《民事訴訟法》159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民事訴訟法》147條規定:「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副本送達上訴人。

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應當在五日內連同全部案卷和證據,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

3. 起訴期限的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1條規定:「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起訴期限的,起訴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權或者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2年」;第42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其起訴期限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計算。」
這兩條是關於行政訴訟的原告應當在什麼期限內起訴的規定。行政訴訟的原告既有可能是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相對人,也有可能是與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非行政相對人。有的人認為不管是行政相對人還是非行政相對人,只要作為行政訴訟的原告,都應該適用41條和42條的規定。筆者認為不然。41條和42條雖然沒有明確規定應當適用的對象,但從兩條規定的內容來看,筆者認為41條只適用於行政相對人,而42條只適用於與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非行政相對人。因為:
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行為之時有義務告知行政相對人行政行為的內容及相對人享有的訴權和起訴期限,而對於非行政相對人行政機關則沒有這樣的義務。41條規定:「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訴權和起訴期限的,……」。這一條是關於行政機關未告知相關權利就如何如何的規定,顯然是針對行政相對人的規定。如果將這一條適用於有利害關系的其他主體,我們將無法解釋下面這個問題:行政機關沒有義務告知除行政相對人外的任何人行政行為的內容,更沒有義務告知所謂的訴權和起訴期限,沒有義務就沒有責任,也就是說,即使沒有告訴也不承擔任何責任。但適用了41條後,行政機關就要承擔41條所規定的兩年的不利後果,這顯然與無義務就無責任的原則是相矛盾的。
對於非行政相對人提起訴訟時的訴訟期限的計算應當以《關於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2條的規定為依據。對於非行政相對人行政機關沒有告知其行政行為內容的義務更沒有告知其訴權和訴訟期限的義務,因此非行政相對人不存在一個知道訴權和起訴期限的問題。但如果非行政相對人知道了行政行為的內容且認為行政行為與其有法律上利害關系就可以在一定期限內提起訴訟。42條專門對此作了規定,即非行政相對人起訴期限的起算點從非行政相對人知道或應當知道行政行為內容時開始計算(不管其是否知道訴權或起訴期限)。而起訴期限應當遵循《行政訴訟法》第39條的規定即「應當在知道做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提起訴訟。
具體行政行為是由行政機關做出的對行政相對人實施管理的行為,依據法律規定行政機關必須採取措施讓相對人知道具體行政行為的內容,然後才能對相對人的權利義務產生影響,行政機關所實施的具體行政行為才是一個受法律認可的法律行為。如果行政機關沒有採取任何措施讓相對人知道其具體行政行為的內容,那麼行政機關所作的行為就不是一個受到法律認可的法律行為,這一行為也不能對他人的權利義務造成任何影響,所謂的行政相對人也就不再是這一行為的相對人。也就是說這時的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根本就沒有成立,也不能對他人產生任何受法律認可的影響。因此,對於行政相對人來說不存在一個不知道行政行為內容的問題。
但42條是對不知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情況應當如何起訴作了規定,因此這一條是不適用予行政相對人的。如果行政機關作出了一定的行為,且沒有將其行為內容告知任何人,但一些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權益受到了行政機關所謂的具體行政行為的實際損害又當如何呢?筆者認為,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應當提起的是民事上的侵權訴訟,而不應該是行政訴訟。因為對於權益受損害者來說,這時行政機關的行為不是一個行使管理許可權的法律行為,而是一個不應當產生任何法律後果的事實行為。所產生的損害後果不是依法律而產生的,所以應當予以彌補恢復原狀。
起訴期滿,已成為自然債,法律不再保護。

4. 民事訴訟有效期是多久

《民法總則》第一來百八十八條源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第一百八十九條規定,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該法定代理終止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第一百九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5. 起訴期限和訴訟時效的區別

您好
訴訟時效的概念:
是指權利人通過訴訟程序,請求人民法院保護其權利的有效時間。《產品質量法》規定,受害人必須在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或能夠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2年內向法院起訴。超過時效起訴的,法院將不保護受害人的權利。訴訟時效是《產品質量法》規定的,人民法院強制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法定時間范圍。在法定規定范圍內,行使其權利,可以受到保護,法定期滿後,權利人未行使權利,就不受到法院保護。
二者的區別:
雖然都規定了一個期限,但兩者各自的含義是不同的。表現在:
第一,產品質量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解決的是消費者在購買產品多長時間以內,有權對可能發生的產品責任損害請求生產者、銷售者賠償,或者說是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在將產品投入流通後的多長時間內,對缺陷產品負有嚴格責任義務的問題;而產品責任的訴訟時效,解決的是在發生了產品責任損害以後,受害的消費者應在多長時間內起訴的問題。
第二,訴訟時效期間滿後,並不意味著生產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義務的解除,消費者請求損害的實體權利還是存在,如果生產者、銷售者自願履行債務的,就不能以不知「時效已過」為由再追回已賠償給消費者的財物。但是,請求權的10年期限滿後,法律就免除了生產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義務。即使因產品存在缺陷給消費者造成損害的,生產者、銷售者也不承擔產品質量侵權損害賠償責任。但是,如果生產者、銷售者在賣出產品時對消費者明示的產品安全使用期超過10年的,則不以10年期限為限,而應當以生產者、銷售者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為期限。
如某消費者在1998年購買一台超清晰彩電,生產商在說明書中註明,該機質量穩定,技術先進,產品可安全使用15年。在2002年12月,該機發生爆炸,造成消費者地財物損失。由於該機造成的損害發生在生產者明示的彩電安全使用期內,所以該彩電的消費者可依據產品質量法的有關規定,請求生產者賠償他的財產損失。又因為產品責任的訴訟時效為2年,因此該受到損害的消費者最遲在2004年12月以前提起產品質量侵權損害賠償。

6. 起訴期限到底有多長

針對派出所的具體行政行為,你既可以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內至於你說的行政容訴訟起訴時效三個月是指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你現在就可以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不必等到派出所給你答復。行政訴訟最好委託專業的律師來處理,這樣能最大限度地維護你的合法權益。
如有需要可以與我助理聯系13661982247,預約時間來事務所面談。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

7. 起訴有期限嗎

起訴有時復間限制。

通常,公民、法人制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

申請人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其起訴期限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計算。對涉及不動產的最長不得超過20年。

(7)論述起訴期限擴展閱讀:

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因下列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喪失代理權;

(三)繼承開始後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管理人;

(四)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導致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障礙。

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滿六個月,訴訟時效期間屆滿

8. 《行政訴訟法》對起訴期限如何規定

第四十來一條提起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源條件: (一)原告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四十二條人民法院接到起訴狀,經審查,應當在七日內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9. 起訴期限~~~

行政訴訟的起訴期限,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行政機關作出專的具體行政行為,而向人民屬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其起訴可由人民法院立案受理的法定期限。行政訴訟起訴期限是法律設定的起訴條件之一,解決的是行政起訴能否進入司法實體審查的問題。
行政訴訟的起訴期限由法律規定。行政訴訟法第39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行政訴訟只有起訴期限的耽誤,沒有起訴期限的中斷。只有在起訴期限內提起訴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才有權對其進行司法審查。超過起訴期限起訴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只能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在立案受理時沒有查明,但在審理過程中查明已超過起訴期限的,人民法院應該裁定駁回起訴。

10. 問:請簡述行政訴訟中特殊情況下起訴期限的計算

1、你朋友不僅可以行政訴訟,還可以行政復議,不過必須在60日內;
2.三個月內行政訴訟,按照《民事訴訟法》關於期限的規定,期限以時、日、月計算,但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內,那朋友最後的提起訴訟的時間應在3月22日。
3,最好提前幾天,省的在這個簡單的問題上有分歧,影響自己的訴權;
4.建議先行政復議,行政復議不收費,節約成本。

閱讀全文

與論述起訴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