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葯典規定葯物制劑含量限度以什麼表示
一、葯物(葯品)中有效成分含量測定的意義 測定葯物(葯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是保證葯品療效的重要手段。一般可根據其有效成分的理化特徵測定其含量。含量測定必須在鑒別無誤,雜質和水分(乾燥失重)檢查合格等的基礎上進行方有意義 醫學教 育網收集整理 。 葯物並不要求是百分之百的純品,因此規定有一定的含量限度。含量限度的制定,要根據葯品的性質、生產實際以及測定方法的准確度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考慮。僅從測定方法上考慮,若選用准確度較高的重量法或容量法,通常測定誤差為0.3%-0.5%,含量限度可定為99.0-100%;如選用非水滴定、比色、分光光度等方法,由於方法的測定誤差較大,通常測定誤差為1%-2%,且影響因素較多,含量限度就不應訂得太高。否則,就不合理。非水滴定的葯品一般只訂在98.0%或98.5%以上,許多激素類葯品本身較難純化,測定方法又採用分光光度,故含量限度訂為97.0%-103.0%甚至96.0%-104.0%。 再就是根據葯品的給葯途徑的不同制定,如維生素C,口服用的含量限度為不得少於99.0%,注射用的不得少於99.5%。而葯物制劑由於生產中准確控制含量較難,且臨床使用時的劑量也有一定的幅度,並考慮到樣品檢驗的稱量誤差、測定方法和測定誤差,故含量限度允許有較寬的范圍,通常標示量為0.1g以上,含量限度為95.0%-105.0%;標示量為0.1g以下含量限度為90.0%-110.0%。二、水分(乾燥失重)對含量(或效價)限度的影響 葯品中含有葯品中含有較大量的水分時,不僅使葯品含量降低,影響使用劑量的准確性,還會引起水解或發生霉敗變質,而使葯物失效。因此需進行水分(乾燥失重)測定。 片劑含量限度:每片/每粒含***g/mg 注射劑含量限度:每支/每ml含***g/mg
② 泡沫滅火器的備用葯劑的有效期
泡沫滅火器葯劑是3年,3年以後可以更換葯劑(除了1L的滅火器外)
③ 化學分析純試劑一般有保質期嗎
有的。不同的葯劑保質期不一樣,存放條件不一樣保質期也不一樣
不同的化學品化學性質不同,但通常只要保存方法正確,數年內都不會變質.
④ 2010版新GMP生產日期的概念應該怎麼定
簡單的說就是生產日期只能提前不能推遲。葯品的生產制備過程中涉及很多步驟,如果從第一部開始算,可能會早於最後一步包裝好幾天甚至半個月。
葯品批號表示葯品生產日期的一種編號,也是表示這批葯品是同一次投料,同一生產工藝所生產的產品。一般採用六位數字,前兩位數字表示年份,中間兩位數字表示月份,末兩位數字表示日。如1992年1月8日生產的,即為920108。
分號可以表示同一天投料次數號。如1991年11月29日第一批投料生產的葯品,即應為911129-1,同一天第六批投料生產的葯品,即為911129-6。
(4)葯物制劑的有效期表示擴展閱讀:
根據新版GMP相關要求,不少葯品生產企業的改造和認證工作時間趨緊。
在「其他類別葯品」中,固體制劑占據了相當大的一部分。常用的固體劑型有散劑、顆粒劑、片劑、膠囊劑、滴丸劑、膜劑等,在葯物制劑中約佔70 %。
因此,隨著新版GMP認證最後期限日益臨近,留給相關企業的過渡期其實已經不多。考慮到企業未來發展和相關工作開展,規避認證工作「堵車」問題,不少企業將其完成新版GMP改造和認證的工作提前至半年以上,這也是有關部門所鼓勵的。
⑤ 什麼是葯物制劑什麼是葯物工程
1.葯物制劑專業(四年制本科)。 葯物制劑專業主要培養從事葯物新劑型和新制劑的設計與開發研究,葯物制劑生產與臨床制劑指導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要求畢業生系統掌握現代化工業葯劑學及臨床葯劑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與解決本專業實際問題的能力,接受必要的科學研究方法的初步訓練;具有較強的自學和科研能力,並具有一定的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本專業主要開設葯劑學、葯物分析、葯理學等學科的主要課程。全部課程和畢業考試成績合格者准予畢業,並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葯物制劑專業畢業生主要從事葯物制劑的生產、銷售及本專業科研、教學工作。
2.制葯工程專業(四年制本科) 制葯工程專業主要培養具備制葯工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制葯企業和相關部門從事醫葯產品的生產、科技開發、應用研究、經營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要求學生掌握制葯工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操作及葯物生產工藝與工程設計的基本方法。使學生具備葯物生產工藝研究,開發和工程設計的初步能力;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外語與計算機應用能力。主要開設化學、化學工程、葯學、中葯學等學科的主要課程。全部課程和畢業考試成績合格者准予畢業,並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制葯工程專業畢業生主要在制葯企業及科研院所等單位從事葯物的研製與開發、生產工藝研究、工程設計、生產過程與產品質量控制及生產管理等工作。以上回答,望你滿意!
⑥ 葯物制劑專業是干什麼的
葯物制劑的就業前景
有些學校本科畢業工作非常好找,都是搶著要。江浙一帶工資相對較高,做銷售類的工資10k左右,研究類的工資5~7k,還有質控類的沒關注過。碩士讀出來工作收益不高,所以專碩考研不溫不火,工資7~8k;博士可能12~15k+。學碩有很多直博機會,想深造至少讀到博士。在本科學習的時候如果gpa比較高,最好能申請學校的出國項目,像密西根、北卡教堂山都是很牛逼的院校,海龜博士去大學專心科研也是很不錯的選擇,一般一年能有25w以上,還有很高的社保和公積金,學校給的科研經費也足;去葯企工資更高,但是壓力更大。這個行業也只有讀到博士之後才會有競爭力,但是科研壓力大,學歷不夠都是打工的。
這個行業門檻很高,不容易失業,工資中等偏上,所以女生很多。我作為男生,覺得工作回報和付出不成比例,而且不喜歡搞科研泡實驗室,所以打算跨考其他專業轉行。
⑦ 葯物制劑、劑型、制劑、半成品、成品、新葯、成葯、劑量、極量、毒葯、劇葯、葯品的有效期的定義是什麼
葯物制劑這本書買來看看你就懂了,後面全都是葯物制劑的學術名詞。嫌麻煩的話就分開網路
⑧ 葯學和葯物制劑的差別
一、培養要求不同
1、葯學專業培養具有葯學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實驗技能的高層次科技人才,從事葯品生產領域的鑒定、設計、通用制劑和臨床合理用葯等工作。試驗、流通、使用和研發。
葯學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葯學各主要學科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接受過葯物實驗方法和技能方面的培訓,具有葯物制備、質量控制和評價、指導合理用葯的基本能力。
2、葯物制劑專業主修葯學、生物葯劑學、工業葯劑學、制劑工程等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的學生,接受過葯物制劑研究和生產技術方面的培訓。具有葯物制劑研發、生產技術改造和質量控制的基本能力。
二、需要掌握的知識能力不同
1、葯物制劑專業
(1)掌握物理化學、葯物化學、葯用高分子材料、工業制葯、制備設備和車間工藝設計的基本理論和知識。
(2)掌握制劑研究技術、制劑設計與改進技術、制劑生產工藝設計。
(3)葯物制劑的研發、劑型的設計與改進、葯物制劑生產工藝的設計;
(4)熟悉葯品管理的規章制度;
(5)了解現代醫葯制劑的發展趨勢;
(6)掌握文獻檢索和數據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2、葯學專業
(1)掌握葯學、葯理學、葯物化學和葯物分析的基本理論和知識。
(2)掌握主要葯物制備、質量控制、葯物生物作用、葯效學和葯物安全性評價的基本方法和技術。
(3)具有葯物制劑的初步設計能力、葯物分析方法的選擇能力、新的葯理實驗和評價能力、參與臨床合理用葯的能力。
(4)熟悉葯品管理法律法規、政策和市場營銷的基本知識;
(5)了解現代葯學的發展;
(6)掌握文獻檢索和數據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實際工作能力。
三、就業方向不同
1、葯學專業
葯學成人高考專業的畢業生具有較全面的綜合素質和較強的持續發展能力,畢業後可從事葯物合成、葯物制劑、葯物檢測、葯物生產與銷售、新葯研發與質量控制、葯物研究、管理與教學。
2、葯物制劑專業
葯物制劑學畢業後可從事葯物制劑研究、開發、生產及質量管理,葯品企業、醫院葯品部門、研究機構、葯房管理部門,可以從事制劑的研製、開發、生產、各種葯品經營、生產單位和醫療衛生單位、葯品制劑、質量控制和管理。葯品購銷、問病給葯等工作。
就業容易度是要結合當時的社會發展狀況而定的。
⑨ 什麼是葯物制劑
所謂葯物制劑,從狹義上來講,就是具體的按照一定形式制備的葯物成品,如阿莫西林膠囊等,從廣義上來講是葯物制劑學,是一門學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第一百零二條關於葯品的定義:葯品是指用於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調節人的生理機能並規定有適應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質,包括中葯材、中葯飲片、中成葯、化學原料葯及其制劑、抗生素、生化葯品、放射性葯品、血清疫苗、血液製品和診斷葯品等。葯物制劑解決了葯品的用法和用量問題。
葯物制劑對人類起到非常大的意義,具有重大的作用。葯物制劑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如果我們感冒了,我們會吃一些感冒葯,有的人吃的是膠囊的「康泰克」,有的人吃的是片狀的「感康」。其實「膠囊」、「片狀」這就是葯物制劑,葯物制劑的作用一般分為兩類。葯物制劑能為患者減少痛苦,有的人生病了,也不想吃葯,因為他討厭葯的苦味,葯真的是苦澀難咽.但是一旦把葯做成糖衣片的話,這就不同了,避免了讓患者飽受苦澀的煎熬。葯物制劑能使葯物發揮其作為「葯物」的作用和效果,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被人體食用後會分解從而失去效用,但是把胰島素做成針劑,注射到糖尿病患者的體內,將會對糖尿病患者起到治療的作用。
中文名
葯物制劑
外文名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狹義
具體的葯物成品
廣義
葯物制劑學,是一門學科
影響
溫度、催化劑,水分、光線等
快速
導航
不穩定反應
分類
歷史沿革
穩定性
動力學
影響因素
化學分解
不同方面
化學方面
(一)化學方面葯物與葯物之間或葯物與溶劑。附加劑,形劑、容器、外界物質(空氣、光線、水分等)雜質(夾雜在葯物或附加劑等之中的金屬離子、中間體、副產物等)產生化學反應反而導致葯劑的分解。
物理學方面
(二)物理學方面例如乳劑的乳析、分裂、混懸劑中顆粒的結塊或粗化,某些散劑的共熔,芳香水劑中揮發性油揮發逸散、片劑在貯藏中崩解性能的改變,浸出制劑的發等使葯劑的原有質量變差甚至不合,醫葯使用要求。一般而言,物理方面的不穩定性部問題僅是葯物的物理性質改變,但葯物的化學結構不變。
生物學方面
(三)生物學方面由於微生物的滋長,引起葯劑發霉、腐敗或分解。
不穩定反應
由於上述原因,往往引起下列一種或幾種後果:
① 產生有毒物質。一旦發現這種情況,葯劑就應停止使用;
② 使葯劑療效減低或副作用增加。這種情況比較多見;
③ 病人使用不便,如混懸劑中的葯物沉澱成硬餅狀,使用時不僅不便而且可能造成每次劑量不準確;
④ 有時雖然葯物分解的量極少,葯劑的葯療效,含量、毒性等可能改變不顯著,但因為產生較深的顏色或少量的微細沉澱(例如注射液),因而不能供葯用。本章主要討論葯物水溶液的由於化學變化不穩定性及其克服的方法。,對化學動力在葯物制劑穩定性試驗中的應用,也作了初步介紹。有些無機葯物水溶液的穩定性也很差(如漂白粉、碘化、過氧化氫等),但反應比較簡單,常用的制劑也不多,所以本章中不予敘述。
分類
按形態分類
1.液體劑型(如溶液劑、注射劑等)
2.固體劑型(如片劑、膠囊劑等)
3.半固體劑型(如軟膏劑、凝膠劑等)
4.氣體劑型(如氣霧劑、噴霧劑等)
按分散系統分類
1. 溶液型
2. 膠體溶液型
3. 乳狀液型
4. 混懸液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