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野生人參的年限辨別

野生人參的年限辨別

發布時間:2021-09-10 16:33:11

『壹』 人參怎樣辨別年份

當今純正野山參只佔有市場份額的1%,原因野山參生長於深山老林中,由於生長環境和自然災害,能存活下來的少之又少,再加上贗品泛濫,讓我們很難辨認真假。

鑒別野山參,必須掌握五個要點,即蘆、紋、皮、體、須這「五形」,也有把「蘆、艼(dǐng)、體、紋、須」稱為「五形」 ,下面我就來全面介紹一下辨別野山參真偽的要點。

1、 蘆

蘆即根莖,也稱地下莖,即主根頂端細長部分,俗稱「蘆頭」。每年秋季地上部脫落,在根莖上留下一個莖痕,俗稱「蘆碗」,其數量隨參齡增加而增加,也是鑒別參齡長短的主要標志,由於生長環境和自然災害等影響,分為好多種情況,並非人們常說的一個蘆碗一年的說法,但一般說來,蘆長、蘆碗多而緊密,總是不錯的。

根據根莖形態,可將根莖分為下列幾種。

(1) 馬牙蘆:根莖上莖痕明顯,稀疏而大,形如馬齒狀,多在根莖的最上段。

(2) 堆花蘆:根莖上的莖痕排列緊密,形如堆花,多在根莖的中段或上段。

(3) 圓蘆:根莖上的下段莖痕,因生長年久而長平,表面比較光滑,形如圓柱,故名「圓蘆」,多在根莖的最下段。

(4) 線蘆:根莖細長而較圓滑者稱為「線蘆」;較粗長而不太圓滑者稱為「草蘆」。

(5) 竹節蘆:根莖在一定間隔處呈環節狀突起,形如竹節,多在根莖的中下部。

(6) 二節蘆:根莖上端形態是馬牙蘆,下段是圓蘆或竹節蘆者稱為「二節蘆」。

(7) 三節蘆:同一個根莖上具有馬牙蘆、堆花蘆、圓蘆(或竹節蘆)者,稱為「三節蘆」。

(8) 雁脖蘆:根莖一般是直立的,因生長受阻等原因,從某部位彎曲,形似雁脖,稱為「雁脖蘆」,也稱「回脖蘆」。

2、艼(dǐng)

不定根,即蘆上長出的支根,俗稱「艼」。其形狀為中間粗,兩端細,呈棗核狀俗稱「棗核艼」。蘆基部生的不定根,稱為「護脖艼」;兩個不定根對生於蘆兩側,稱為「掐脖艼」;不定根(艼)和根莖(蘆),統稱為「艼帽」。

3、體

山參主根稱為「體」,根據其形狀可分下列幾種體形。

(1) 靈體:體態小巧玲瓏,支根(腿)勻稱,明顯可分,多為2條,分襠自然,體短粗而質堅,支根短粗,須根細長。根形呈菱角形、元寶形或跨海形,稱為「靈體」。

(2) 橫體:主根短粗,兩條支根分襠角度大,或有一條向橫向伸展者,稱為「橫體」。

(3) 順體:主根較長,圓柱形,支根順直生長者,謂之「順體」。如為1條支根者,俗稱「趕山鞭」。

(4) 笨體:主根較長,支根2條以上,粗細不勻,主根和支根極不相稱,體形蠢笨。

(5) 疙瘩參:主根短粗,近似圓球狀,支根兩條以上,長短不勻稱,明顯細於主根者,稱之「疙瘩體」。

4、 紋

在主體的上部(肩部)生有多條緊密連貫、排列有序、深陷細密的環狀橫紋,俗稱為「紋」,

也可稱為「肩紋」。生長年限越久,橫紋數目越多,越緊密;生長年限較短,其橫紋淺而稀。

根據主體上的紋理,可分如下幾種。

(1) 螺旋紋:橫紋僅密環於主根上部,紋理細密而深,呈螺旋狀,稱為「螺旋紋」,為純山參基本特徵。

(2) 浮紋:橫紋浮淺而稀疏者,稱「浮紋」。生長年限短的山參,多顯浮紋。

(3) 斷紋:山參經移植後,橫紋斷開,斷續延散到主根下部,

5、須

支根上生長的較細的根,須根細長,柔韌性強,有彈性、其上綴有小米粒狀的小疙瘩稱為「珍珠點」。

6、皮

主根的外層表皮,稱為「皮」。皮的色澤,老嫩程度與生長年限、地勢、坡向、土壤、水分等條件有關。

(1) 老皮:表皮粗糙,黃褐色,無光澤。

(2) 嫩皮:表皮鮮嫩而細膩,黃白色而有光澤。

(3) 緊皮:表皮細膩,老嫩程度適中,外皮豐滿,內在充實,黃色而無光澤。

(4) 錦皮:皮肉質地堅實,皮緊細膩,黃白色或金黃色,外皮似錦緞,故稱「錦皮」

野山參的質量以生長年久、蘆長、碗密、帶圓蘆、體豐滿、紋深而密、螺旋狀、棗核艼、帶珍珠疙瘩、須根堅韌不易斷,五形俱佳者為極品野山參,但並非所有的野山參五形都明顯,由於各種自然環境的影響,一支看上去只擁有五形當中的幾個形的,也可能是一支好的野山參。

『貳』 人參怎麼辨別年限

當今純正野山參只佔有市場份額的1%,原因野山參生長於深山老林中,由於生長環境和自然災害,能存活下來的少之又少,再加上贗品泛濫,讓我們很難辨認真假。

鑒別野山參,必須掌握五個要點,即蘆、紋、皮、體、須這「五形」,也有把「蘆、艼(dǐng)、體、紋、須」稱為「五形」 ,下面我就來全面介紹一下辨別野山參真偽的要點。

1、 蘆

蘆即根莖,也稱地下莖,即主根頂端細長部分,俗稱「蘆頭」。每年秋季地上部脫落,在根莖上留下一個莖痕,俗稱「蘆碗」,其數量隨參齡增加而增加,也是鑒別參齡長短的主要標志,由於生長環境和自然災害等影響,分為好多種情況,並非人們常說的一個蘆碗一年的說法,但一般說來,蘆長、蘆碗多而緊密,總是不錯的。

根據根莖形態,可將根莖分為下列幾種。

(1) 馬牙蘆:根莖上莖痕明顯,稀疏而大,形如馬齒狀,多在根莖的最上段。

(2) 堆花蘆:根莖上的莖痕排列緊密,形如堆花,多在根莖的中段或上段。

(3) 圓蘆:根莖上的下段莖痕,因生長年久而長平,表面比較光滑,形如圓柱,故名「圓蘆」,多在根莖的最下段。

(4) 線蘆:根莖細長而較圓滑者稱為「線蘆」;較粗長而不太圓滑者稱為「草蘆」。

(5) 竹節蘆:根莖在一定間隔處呈環節狀突起,形如竹節,多在根莖的中下部。

(6) 二節蘆:根莖上端形態是馬牙蘆,下段是圓蘆或竹節蘆者稱為「二節蘆」。

(7) 三節蘆:同一個根莖上具有馬牙蘆、堆花蘆、圓蘆(或竹節蘆)者,稱為「三節蘆」。

(8) 雁脖蘆:根莖一般是直立的,因生長受阻等原因,從某部位彎曲,形似雁脖,稱為「雁脖蘆」,也稱「回脖蘆」。

2、艼(dǐng)

不定根,即蘆上長出的支根,俗稱「艼」。其形狀為中間粗,兩端細,呈棗核狀俗稱「棗核艼」。蘆基部生的不定根,稱為「護脖艼」;兩個不定根對生於蘆兩側,稱為「掐脖艼」;不定根(艼)和根莖(蘆),統稱為「艼帽」。

3、體

山參主根稱為「體」,根據其形狀可分下列幾種體形。

(1) 靈體:體態小巧玲瓏,支根(腿)勻稱,明顯可分,多為2條,分襠自然,體短粗而質堅,支根短粗,須根細長。根形呈菱角形、元寶形或跨海形,稱為「靈體」。

(2) 橫體:主根短粗,兩條支根分襠角度大,或有一條向橫向伸展者,稱為「橫體」。

(3) 順體:主根較長,圓柱形,支根順直生長者,謂之「順體」。如為1條支根者,俗稱「趕山鞭」。

(4) 笨體:主根較長,支根2條以上,粗細不勻,主根和支根極不相稱,體形蠢笨。

(5) 疙瘩參:主根短粗,近似圓球狀,支根兩條以上,長短不勻稱,明顯細於主根者,稱之「疙瘩體」。

4、 紋

在主體的上部(肩部)生有多條緊密連貫、排列有序、深陷細密的環狀橫紋,俗稱為「紋」,

也可稱為「肩紋」。生長年限越久,橫紋數目越多,越緊密;生長年限較短,其橫紋淺而稀。

根據主體上的紋理,可分如下幾種。

(1) 螺旋紋:橫紋僅密環於主根上部,紋理細密而深,呈螺旋狀,稱為「螺旋紋」,為純山參基本特徵。

(2) 浮紋:橫紋浮淺而稀疏者,稱「浮紋」。生長年限短的山參,多顯浮紋。

(3) 斷紋:山參經移植後,橫紋斷開,斷續延散到主根下部,

5、須

支根上生長的較細的根,須根細長,柔韌性強,有彈性、其上綴有小米粒狀的小疙瘩稱為「珍珠點」。

6、皮

主根的外層表皮,稱為「皮」。皮的色澤,老嫩程度與生長年限、地勢、坡向、土壤、水分等條件有關。

(1) 老皮:表皮粗糙,黃褐色,無光澤。

(2) 嫩皮:表皮鮮嫩而細膩,黃白色而有光澤。

(3) 緊皮:表皮細膩,老嫩程度適中,外皮豐滿,內在充實,黃色而無光澤。

(4) 錦皮:皮肉質地堅實,皮緊細膩,黃白色或金黃色,外皮似錦緞,故稱「錦皮」

野山參的質量以生長年久、蘆長、碗密、帶圓蘆、體豐滿、紋深而密、螺旋狀、棗核艼、帶珍珠疙瘩、須根堅韌不易斷,五形俱佳者為極品野山參,但並非所有的野山參五形都明顯,由於各種自然環境的影響,一支看上去只擁有五形當中的幾個形的,也可能是一支好的野山參。

『叄』 東北野山參怎麼看年份

年齡較小的野山參,蘆形明顯細長,蘆碗界限不清晰。

年齡大的野山參常有 2~3個或更多的地上莖,呈叢生狀態,長短不一,形態復雜多變。

有的蘆多節而分支,即「分支蘆」,還有的大蘆碗上又生一串或幾串小蘆,稱為「子母蘆」。

『肆』 怎麼鑒別野山參年齡

野山參的「不定根」,習稱為「艼」或「門艼」,生長於「堆花蘆」或「馬牙蘆」上(圓蘆上不長艼),「艼」和生出「艼」的那段參蘆統稱為「艼帽」。按照「艼」的形態,分為棗核艼、蒜瓣艼、順長艼、毛毛艼、兔耳朵艼等。按照「艼」的生長方式有「對生艼」、「掐脖艼」、「護脖艼」等。對野山參「艼」的鑒別,有助於判斷野山參的生長年限,也有助於區別野山參純貨和其它「山參趴貨」,同時還有助於甄辯人參生長的生物信息。野山參不定根:棗核艼「棗核艼」是野山參的典型特徵之一。艼體短粗,兩端尖細,形如大棗之核,故名棗核艼。野山參生有棗核艼,要有一個年深日久的緩慢過程,生長四五十年的野山參,一般只具有比較典型的「蒜瓣艼」,生長五十年以上的野山參,主根須逐漸衰退,吸收功能下降,激發艼須快速生長,吸收養分迅速膨脹,待艼須的吸收功能也衰退了,原有的蒜瓣艼會逐漸演變成兩頭尖,中間膨脹的棗核狀艼,即成為「棗核艼」,野山參生有棗核艼,是野山參夠老的標志性特徵,標志著其內在品質優異。傳統上認為「棗核艼」是鑒別野山參的顯著特徵,實際上,具有棗核艼的野山參極少,只有生長百八十年的老山參才會有典型的棗核艼,而現在老山參極少,市場上大多是二三十年或是三四十年的野山參,這樣的野山參根本不會生長棗核艼,所以,棗核艼市面上也就很少見。野山參不定根:蒜瓣艼蒜瓣艼的特點是:連接蘆碗一端頭鈍圓、另一頭尖細順長,形如蒜瓣,習稱蒜瓣艼。「蒜瓣艼」也是野山參特徵之一,與「棗核艼」相比,蒜瓣艼不是典型的特徵,但在野山參中很常見。蒜瓣艼是野山參中期生長信息的表達,生長三四十年的野山參,蘆頭上的「順長艼」稍顯頹勢,畸形變態,緩緩膨大逐漸嬗變成蒜瓣艼。目前市場中生有蒜瓣艼的野山參很多見。因多是三四十年或四五十年的貨品,此類貨品多為蒜瓣艼,但由於生長年限的差別,蒜瓣艼中老嫩不一,質嫩者色白而脆,質老者分腿分支而色深,二者相差懸殊。野山參不定根:順長艼特點是艼體上部稍粗,向下漸細而長,粗細變化不突然,艼長超過主根,隨主根順勢而下,故名順長艼。順長艼是年幼野山參信息的表達,通常二三十年左右的野山參會多為順長艼,目前野山參市場中此類貨品非常多。野山參不定根:毛毛艼是蘆頭上長出的彎彎曲曲細小的不定根。集中長在蘆頭一側的毛毛艼像一撮山羊鬍子,也稱「羊鬍子艼」。毛毛艼於長在蘆頭兩側,稱做「蓑衣艼」。毛毛艼是人參初期生長信息的表達,說明生長年限很短,還不具備野山參的基本特徵。野山參不定根:艼帽野山參的艼帽通常是一段,也有特別發達而具有多段艼帽的。通過對艼帽的鑒別,有助於掌握和了解野山參的生長信息,甄別優劣。艼帽大直接影響野山參的品質,通常艼帽的重量不超過總體重量的20%,超過這個比例就稱艼帽大。為什麼會有「大艼帽」原因很多,一是野山參生長地落葉腐爛,土壤地溫、干濕度合適,微生物活躍,腐殖質充分分解,富集營養素,艼就會多條萌發,眾多的毛毛艼迅速吸收,猛長而成大艼帽。二是森林新伐區,砍伐了木材,忽然降低了郁閉度,陽光透射的強度增加,光合作用隨之增加,首先使艼須膨大瘋長。三是年幼野山參移栽新地,受動土刺激長成大艼帽。不過,艼帽大不能一概而論,通常艼帽大,主根占的比例越小,整支參的質量就差,這樣的貨品就要降等降級;若雖然艼帽大但長有棗核艼,且配一主根,為典型的「一艼一棒」,這又恰是優質野山參,不能降級論價,應定為優質佳品。年代久遠的野山參上多生有1-3根參艼,兩根以上的多為左右互生,野山參艼體總是自然垂直向下伸延,稱為「下順」,這是野山參艼生長方向的特點。「參艼」有擴大人參吸收營養和水份面積和增強固著或支撐的功能,尤其是野山參的「艼」在其生長後期起著更重要的支柱作用,如果「艼」所處的土質條件比主根好,常有「艼」大而超過主根的,稱為「奴欺主」現象;倘若主根後期萎縮或受傷,大形的「艼」往往代替主根,成為「艼變山參」;有的野山參因年歲太老,棗核艼還會拔出圓蘆,常說的雙體參、三體參、四體參,實際就是「艼」已嬗變成山參,都有圓蘆,往往形成錯覺,看似多個大小不等的主根。依據艼的粗細老嫩可大致判別野山參的年齡,艼帽的大小可判別土質的肥瘦以及是否動土移栽過。而艼的生長方向在鑒別工作中更為重要,它記載了重要的生物信息,小的野山參是直立而生,艼的方向始終是自然下垂;移山參或趴貨移栽時取平卧或斜卧,艼的方向是朝天上翹或平伸,如果是毛毛艼則說明年份很短;圓參的艼多是上粗下細,狀如參腿,不向下垂而向上或旁伸。艼的伸出方向和艼本身的樣子同樣重要,應盯牢不放,仔細觀察,它是甄別純貨和趴貨的重要標志之一。

『伍』 人參生長多少年怎樣識別

當今純正野山參只佔有市場份額的1%,原因野山參生長於深山老林中,由於生長環境和自然災害,能存活下來的少之又少,再加上贗品泛濫,讓我們很難辨認真假。

鑒別野山參,必須掌握五個要點,即蘆、紋、皮、體、須這「五形」,也有把「蘆、艼(dǐng)、體、紋、須」稱為「五形」 ,下面我就來全面介紹一下辨別野山參真偽的要點。

1、 蘆

蘆即根莖,也稱地下莖,即主根頂端細長部分,俗稱「蘆頭」。每年秋季地上部脫落,在根莖上留下一個莖痕,俗稱「蘆碗」,其數量隨參齡增加而增加,也是鑒別參齡長短的主要標志,由於生長環境和自然災害等影響,分為好多種情況,並非人們常說的一個蘆碗一年的說法,但一般說來,蘆長、蘆碗多而緊密,總是不錯的。

根據根莖形態,可將根莖分為下列幾種。

(1) 馬牙蘆:根莖上莖痕明顯,稀疏而大,形如馬齒狀,多在根莖的最上段。

(2) 堆花蘆:根莖上的莖痕排列緊密,形如堆花,多在根莖的中段或上段。

(3) 圓蘆:根莖上的下段莖痕,因生長年久而長平,表面比較光滑,形如圓柱,故名「圓蘆」,多在根莖的最下段。

(4) 線蘆:根莖細長而較圓滑者稱為「線蘆」;較粗長而不太圓滑者稱為「草蘆」。

(5) 竹節蘆:根莖在一定間隔處呈環節狀突起,形如竹節,多在根莖的中下部。

(6) 二節蘆:根莖上端形態是馬牙蘆,下段是圓蘆或竹節蘆者稱為「二節蘆」。

(7) 三節蘆:同一個根莖上具有馬牙蘆、堆花蘆、圓蘆(或竹節蘆)者,稱為「三節蘆」。

(8) 雁脖蘆:根莖一般是直立的,因生長受阻等原因,從某部位彎曲,形似雁脖,稱為「雁脖蘆」,也稱「回脖蘆」。

2、艼(dǐng)

不定根,即蘆上長出的支根,俗稱「艼」。其形狀為中間粗,兩端細,呈棗核狀俗稱「棗核艼」。蘆基部生的不定根,稱為「護脖艼」;兩個不定根對生於蘆兩側,稱為「掐脖艼」;不定根(艼)和根莖(蘆),統稱為「艼帽」。

3、體

山參主根稱為「體」,根據其形狀可分下列幾種體形。

(1) 靈體:體態小巧玲瓏,支根(腿)勻稱,明顯可分,多為2條,分襠自然,體短粗而質堅,支根短粗,須根細長。根形呈菱角形、元寶形或跨海形,稱為「靈體」。

(2) 橫體:主根短粗,兩條支根分襠角度大,或有一條向橫向伸展者,稱為「橫體」。

(3) 順體:主根較長,圓柱形,支根順直生長者,謂之「順體」。如為1條支根者,俗稱「趕山鞭」。

(4) 笨體:主根較長,支根2條以上,粗細不勻,主根和支根極不相稱,體形蠢笨。

(5) 疙瘩參:主根短粗,近似圓球狀,支根兩條以上,長短不勻稱,明顯細於主根者,稱之「疙瘩體」。

4、 紋

在主體的上部(肩部)生有多條緊密連貫、排列有序、深陷細密的環狀橫紋,俗稱為「紋」,

也可稱為「肩紋」。生長年限越久,橫紋數目越多,越緊密;生長年限較短,其橫紋淺而稀。

根據主體上的紋理,可分如下幾種。

(1) 螺旋紋:橫紋僅密環於主根上部,紋理細密而深,呈螺旋狀,稱為「螺旋紋」,為純山參基本特徵。

(2) 浮紋:橫紋浮淺而稀疏者,稱「浮紋」。生長年限短的山參,多顯浮紋。

(3) 斷紋:山參經移植後,橫紋斷開,斷續延散到主根下部,

5、須

支根上生長的較細的根,須根細長,柔韌性強,有彈性、其上綴有小米粒狀的小疙瘩稱為「珍珠點」。

6、皮

主根的外層表皮,稱為「皮」。皮的色澤,老嫩程度與生長年限、地勢、坡向、土壤、水分等條件有關。

(1) 老皮:表皮粗糙,黃褐色,無光澤。

(2) 嫩皮:表皮鮮嫩而細膩,黃白色而有光澤。

(3) 緊皮:表皮細膩,老嫩程度適中,外皮豐滿,內在充實,黃色而無光澤。

(4) 錦皮:皮肉質地堅實,皮緊細膩,黃白色或金黃色,外皮似錦緞,故稱「錦皮」

野山參的質量以生長年久、蘆長、碗密、帶圓蘆、體豐滿、紋深而密、螺旋狀、棗核艼、帶珍珠疙瘩、須根堅韌不易斷,五形俱佳者為極品野山參,但並非所有的野山參五形都明顯,由於各種自然環境的影響,一支看上去只擁有五形當中的幾個形的,也可能是一支好的野山參。

了解更多到中華人參網

『陸』 怎樣知道野生人參的年齡

方法:從野生人參的蘆、艼、體、須、珍珠點上就能判斷出人參的年齡。 人參的蘆上長蘆碗,通常一年長一個,蘆碗密集程度越高,人參的年齡越長。野山參的蘆頭大體上分為三段,而最底端的圓蘆是野山參的典型特徵,需要30年以上的生長期才能顯示出形狀,人參的艼上通常是不會有環紋的,只有年齡特別長的人參,艼上才會長紋。 人參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生長幾十年乃至上百年,參體上的皮越老,色澤越暗,人參越老。 參體上的鐵線紋是野山參的特怔之一,它形狀似鐵線匝扎,又細又密又深,圈圈相對,互不相連,這種鐵線紋越密越多,人參也就越老。 參須是人參用來吸收養分的,人參越老,參須越稀少,因此,老參的須簡潔、清爽。 人參在地下生長幾十年,會有許多參須腐爛又生長出來,腐爛的參須會留下一個個傷疤,也就是珍珠點了,因此,珍珠點越多,人參也越老。)

人參的年齡越大,價值越高,重量50克以上的野山參,要幾十年才能長成,大一些的要一二百年。俗話說:七兩為參,。八兩為寶(指老秤)。
鑒定人參年齡的方法,大體有兩種,一是看莖、葉、果實;二是看參根。但是,用人參的莖、葉、果實來鑒定參齡,可靠性較差。一般多用參根來鑒定參的年齡,人參根似人形,系由蘆頭( 頭部)、門芋( 上肢)、主根( 躲干)、側根(下肢)、須根( 足)等組成。主根形體有順體、菱體、疙瘩菱體等區別,其中順體多,菱體少。人參根的蘆頭、皮色、紋理等,都可作為鑒定參齡的依據,但以蘆碗多少為准。蘆碗是人參地上部莖葉逐年更生殘留的疤痕,有幾個蘆碗,就可以認為是幾年生。但這也是相對而言,因為園參生長前三年、山參生長前幾十 年的蘆碗,往往已經消失或不太明顯,這就要憑經驗參照綜合條件去鑒定參的 年齡。經驗證明,山參不超過百年的是不會「 圓蘆」的。一般挖掘出的山參, 如果蘆圓且長,蘆碗又有幾十個,則這支人參定有百年以上。
人參若蘆圓長,皮老黃,紋細密,體形美,鞭條須,珍珠節多等,肯定是百年以上的老山珍,是罕見的珍品。

『柒』 如何看人參年份

看頭看人參腳,紋路深,顏色暗,質地硬的就像老人硬骨頭就是老人參!頭部紋路深,凹陷,不規則,長勢不是服帖的就是老人參

『捌』 怎樣辨別人參有幾年了

  1. 辨別人參年齡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看人參的莖 ,葉 , 果實 。第二種是看人參的根。

  2. 人參的皮越專老屬,顏色越暗,參的年齡越長。

  3. 人參形狀似鐵線匝扎,又細又密又深,圈圈相對,兩不相連。鐵線紋越密越多,人參也越老

  4. 參須是人參用來吸取養份,人參越老,參須越少越稀。

  5. 生長於東北吉林長白山上的人參,是一種極其珍貴的中葯,素有救命仙草之稱。

(8)野生人參的年限辨別擴展閱讀:

  1. 人參自古譽為「百草之王」「滋陰補生,扶正固本」之極品,含多種皂甙和多糖類成分,浸出液可被皮膚緩慢吸收且無不良刺激,能擴張皮膚毛細血管,促進皮膚血液循環。

  2. 增加皮膚營養,調節皮膚的水油平衡,防止皮膚脫水、硬化、起皺,人參活性物質抑制黑色素的還原性能,使皮膚潔白光滑,能增強皮膚彈性,使細胞獲得新生,是護膚美容的極品

  3. 葯屬性:人參之所以很稀奇,很名貴,主要與它的葯用價值有關。在很早的醫書《神農本草經》中就認為,人參有「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的功效,「久服輕身延年」。

  4. 人參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興奮作用,而大量時反而有抑製作用。能加強動物高級神經活動的興奮和抑制過程。

『玖』 怎樣辨別人參年齡

人參2的年抄齡鑒別主要是依據外觀襲進行鑒別:蘆、艼、紋、體、須為依據,其中最主要的是依據蘆進行鑒別。

人參分為人工種植的園參和野生的山參。

園參的種植年份不會長,一個蘆碗就代表一年,由於人參第一年沒有蘆碗,所以人參的年齡是蘆碗數量加一。例:如果園參3個蘆碗,那麼園參的年齡就是4年。

山參的蘆品種多:圓膀圓蘆的二馬牙、竹節蘆、草蘆、大馬牙、線蘆等。

大馬牙和線蘆生長10年或許只有3到4蘆碗。

人參蘆圓長,皮老黃,紋細密,體形美,鞭條須,珍珠節多的必定是百年以上的山參。

(9)野生人參的年限辨別擴展閱讀:

人參的功效:

防治缺氧的急性、慢性高原病、提高腦攝氧能力、抗高原反應、緩解人體疲勞、保護心臟、提升心肌活力、緩解血管壓力、降低血壓、增強造血能力、促進垂體、腎上腺皮質產生身體必須激素、增強身體抵抗力與免疫力。

閱讀全文

與野生人參的年限辨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