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民法/關於形成權不得附條件的問題
查了下樑慧星的《民法總論》,原文應該是,形成權之行使,原則上不得附條件與期限。
形成權是以單方意思表示,即可導致民事法律權利義務變更的權利。故而形成權之行使,屬於單方法律行為。
王澤鑒,民法總論,第427頁,中政大版:單獨行為本為確定法律關系,如許附加條件,將使法律關系愈不確定,易陷相對人於不利。故為保護相對人利益,原則上應認不許附加條件。惟有二種例外:一為附加條件經相對人同意;一為條件之成就與否,純由相對人決定……詳細分析我不打了。你可以自己去查查。
⑵ 形成權是什麼意思
形成權,是指權利人得以自己一方的意思表示而使法律關系發生變化的權利。例如:債權人可以依據請求權,要求債務人提供某項給付。但是如果債務人不履行給付,債權人通常就必須通過國家機關的強制執行才能實現其權利。與請求權相反,在特定情形下,法律允許權利主體對某項法律關系採取單方面的行動。在義務人不履行某項請求權的情況下,必須以強制力來迫使其履行。而在這里則是另外一種情況。權利主體採取行動不需要另外一個人的參與。這種權利便是形成權。形成權適用除斥期間的規定,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形成權具有下述特點:① 形成權的行使表現為單方行為;② 單方意思表示一經到達對方即為生效;③ 效力的產生不需要另一方作出某種輔助行為或共同的行為,按一方意志即可形成法律關系;④ 形成權不能與所依附的原權利分割而單獨轉讓;⑤ 形成權的存在有一定的除斥期間,形成權不得附條件和期限。
⑶ 形成權為什麼不能附條件期限
形成權效力和作用比其他權利要大,權利人單方意思便可影響法律關系,如撤銷權,解除權等等,因此,若形成權附條件和期限,則會使得法律關系一直處於不穩定和不確定狀態,權利的相對人會因此受到影響,因此不得附條件和期限
⑷ 形成權為什麼不能附條件和期限
行使形成權的時候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
⑸ 形成權的行使一方面要求遵循''不得附任何條件或期限''的原則,另一方面又說''形成權的行使總是有約
必須會有除斥期間的限制啊,任何權利都是有時限的,要不沒法保證訴訟的進行專和當事人的合法權利屬,而這里的除斥期間主要來限定撤銷權,但是在司法考試當中撤銷權是否屬於形成權有待商榷,近兩年的司法考試撤銷權都不屬於形成權了,因為撤銷權的行使一般需要法院來支持,所以並非由當事人一方就能決定的。除斥期間出個別的都為一年,以確保不會濫用形成權。至於形成權的行使總是有約定這句任何人行使形成權都要做出一定的行為,而形成權的前提必然是當事人之間有一定的約定或者權利義務關系,例如選擇之債里的選擇權,雙方肯定之前會有一個約定或者權利義務關系來促使形成權的產生。所以你如果是為了司法考試的話,你可以把形成權理解成一個有前提的權利。不得附條件或期限是指甲如有行使形成權的權利,乙是相對人的話,乙不得對甲的形成權設定條件或者期限。哇塞,打了這么多,你不給我分么
⑹ 關於民法中 形成權不能附期限和條件的問題
呵呵 你的理解是這樣的,形成權不得附加期限和條件,解除權又是形成權,得出解除權也不能附加期限和條件對吧!個人認為,梁慧星的所說不能附條件指的是形成權的行使,而你所說的是形成權的產生,分屬一個權力的不同階段。 個人愚見,還請高人指正。